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甾体及其苷类
本章内容包括:一、甾体类概述二、强心苷三、甾体皂苷第十一章
甾体及其苷类
本章内容包括:一、甾体类概述1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天然存在的甾类成分种类很多,结构中都有环戊烷骈多氢菲(cyclopentano-perhydrophenathrene)的甾核。各类甾类化合物甾核四个环的稠合方式见表11-1:第一节概述一、定义:2表11-1天然甾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甾核的稠合方式
类型C17侧链A/BB/CC/DC21甾类羟甲基衍生物反反顺强心苷类不饱和内酯环顺、反反顺甾体皂苷类含氧螺杂环顺、反反反植物甾醇脂肪烃顺、反反反胆酸类戊酸顺反反昆虫变态激素类脂肪烃顺反反
二、分类(C17侧链不同)表11-1天然甾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甾核的稠合方式类型C13从生源观点来看,甾体化合物都是通过角鲨烯(甲戊二羟酸生合成途径)转化而来,如图11-1所示。P299三、生物合成途径从生源观点来看,甾体化合物都是通过角鲨烯(甲戊二羟酸生合成途4第三节强心苷类一、概述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是存在于植物中具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在十几科的几百种植物中含有该类化合物,尤其在玄参科和夹竹桃科植物中最多。动物中至今尚未发现有强心苷类存在,而蟾蜍皮下腺分泌物中所含强心成分为蟾毒配基(bufogenins)及其酯类(称蟾酥毒类,bufotoxins),而非苷类成分。第三节强心苷类一、概述5例如:中药蟾蜍中蟾毒灵-3-半辛二酸酯例如:中药蟾蜍中蟾毒灵-3-半辛二酸酯6二、强心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强心苷的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强心苷元(cardiacaglycones)与糖二部分构成的。1、强心苷元中甾体母核四个环的稠合方式:①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B/C环都是反式;②C/D环都是顺式;③A/B环二种稠合方式都有;以顺式稠合的较多,如毛地黄毒苷元(digitoxigenin)。反式稠合的较少,如乌沙苷元(uzarigenin)。二、强心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强心苷的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强心苷7①C3和C14位都有羟基取代,C3-OH(成苷位置)大多是β-构型,少数是α-构型。C14羟基由于C/D环是顺式,所以都是β-构型。②甾核其他位置上还可能有更多的羟基,一般位于1β、2α、5β、11α、11β、12α、12β、15β、16β。③强心苷元甾核的C10上大多是甲基,也可能是醛基,羟甲基、羧基,都是β-构型。2、在强心苷元分子的甾核上取代基:①C3和C14位都有羟基取代,2、在强心苷元分子的甾核上取代8④C13上都是甲基。⑤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p301)五元环的△αβ-γ内酯,称为甲型强心苷元;六元环的△αβ,γδ-δ内酯,称为乙型强心苷元;都属于β-构型(个别为α-构型,命名时标以17β-H)。中药化学f甾体类化合物11课件93、糖:六碳醛糖6-去氧糖:L-夫糖(a)6-去氧糖甲醚:L-黄花夹竹桃糖(b)2,6-二去氧糖:D-洋地黄毒糖(c)2,6-二去氧糖甲醚:D-沙门糖(d)3、糖:104、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C3-OH)Ⅰ型:苷元–(2,6–二去氧糖)x–(D-glc)yⅡ型:苷元–(6–去氧糖)x–(D-glc)yⅢ型:苷元–(D-glc)y4、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C3-OH)Ⅰ型:苷元–(2,6–二11(一)五元内酯环强心苷类毛地黄强心苷毛地黄品种很多,主要有:毛花洋地黄(Digitalislanata)和紫花洋地黄(D.Purpurea),为玄参科植物,其叶富含甲型强心苷类化合物P308。(一)五元内酯环强心苷类毛地黄强心苷毛地黄品种很多,主12(二)六元内酯环强心苷目前此类强心苷成分较少,已发现有100多个,以百合科分布最多。如百合科植物海葱(Scillamaritima)中含有的原海葱苷A、海葱苷A与葡萄糖海葱苷A等,都是海葱苷元(scillarenin)的衍生物。海葱苷元(二)六元内酯环强心苷目前此类强心苷成分较少,已发现有1013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一)理化性质1、形态性状:多为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有旋光性。2、溶解度:可溶于水、丙酮及醇类等极性溶剂,略溶于醋酸乙酯、氯仿-甲醇,几不溶于醚、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3、强心苷分子中有内酯环结构,当用KOH或NaOH的水溶液处理,内酯环开裂,但酸化后又环合。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一)理化性质141、温和的酸水解特点:稀酸(0.02~0.05mol/L的HCl或H2SO4)只能水解I型苷。断裂:苷元与2,6-二去氧糖的苷键,2,6-二去氧糖之间的苷键不断裂:2,6-二去氧糖与葡萄糖之间的苷键(二)苷键的水解强心苷苷键亦能被酸、酶所水解,分子中如有酯键结构,还可被碱水解,唯强心苷中苷键由于糖的结构不同,水解难易有区别,水解产物也有差异。1、温和的酸水解(二)苷键的水解强心苷苷键亦15例:紫花洋地黄苷A例:紫花洋地黄苷A16
2、强酸水解特点:3%~5%的盐酸或硫酸适合II、III型苷的水解,能断裂苷元与糖以及糖与糖之间的苷键产物:苷元往往会缩水得脱水苷元、单糖
2、强酸水解特点:3%~5%的盐酸或硫酸17例:紫花洋地黄苷A例:紫花洋地黄苷A183、酶催化水解特点:专属性强。产物:次生苷或苷元,单糖或低聚糖。4、碱水解法
NaHCO3,KHCO3а-去氧糖上的酰基Ca(OH)2,Ba(OH)2а-羟基糖、а-去氧糖上、苷元上的酰基NaOH内酯环、糖基、苷元上的酰基3、酶催化水解特点:专属性强。4、碱水解法
NaHCO319(三)显色反应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2、不饱和内酯的环显色反应3、2-去氧糖的显色反应(三)显色反应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20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2)氯仿-浓硫酸反应(Salkowski反应)(3)三氯醋酸反应(Rosen-Heimer反应)(4)五氯化锑反应(Kahlenberg反应)将样品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斑点。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212、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原理:甲型强心苷类由于C17侧链上有一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在碱性醇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从而能够与某些试剂反应而显色。反应物在可见光区往往具有特殊最大吸收,故亦用于定量。乙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次甲基,故无此类反应产生。
2、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原理:22反应名称试剂颜色λmax(nm)Legal反应Na2Fe(NO)CN5·2H2O亚硝酰铁氰化钠深红或蓝色470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
深红或红色590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紫红或蓝色620Baljet反应苦味酸
橙或橙红色490活性次甲基显色反应λmax(nm)活性次甲基显色反应233、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1)Keller-Kiliani反应:
条件:α-去氧糖必须以游离的形式或α-去氧糖与苷元相连试剂:冰醋酸/三氯化铁/浓硫酸结果:观察界面和乙酸层的颜色变化,醋酸层渐呈蓝色或蓝绿色,浓硫酸层其色随苷元不同而异。此反应只对游离的2-去氧糖,或在反应的条件下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显色3、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1)Keller-Kiliani反24(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将强心苷醇溶液滴在滤纸上,干后,喷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浓盐酸4:1),并于90℃加热30秒钟,如有2-去氧糖,可显灰红色斑点。
试剂:占吨氢醇/冰醋酸/浓盐酸结果:红色用途:定性/定量(3)占吨氢醇(xanthydrol)反应:(4)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过碘酸能与强心苷分子中的2-去氧糖氧化生成丙二醛,再与对硝基苯胺缩合而呈黄色。(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将强心苷醇溶液滴在滤25五、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比较困难:①强心苷比较复杂,大多含量又较低;②原生苷、次生苷多种强心苷共存;③与糖类、皂苷、色素、鞣质等共存;④强心苷不稳定,易分解。五、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比较困难:26(一)提取
原生苷: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亲脂性溶剂。次级苷:则相反,易溶于亲脂性溶剂而难溶于水。提取时可根据强心苷的性质选择不同溶剂,例如乙醚、氯仿、氯仿-甲醇混合溶剂,甲醇、乙醇等。但常用的为甲醇或70%乙醇,提取效率高,且能使酶破坏失去活性。(一)提取
原生苷: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亲脂性溶剂。27(二)纯化,去除杂质1、溶剂法原料如为种子或含油脂类杂质较多时,一般宜先采用压榨法或溶剂法进行脱脂,然后用醇或稀醇提取。先用醇或稀醇提取,浓缩提取液除去醇,残留水提液用石油醚、苯等萃取,除去亲脂性杂质。水液再用氯仿-甲醇混液萃取,提出强心苷,亲水性杂质则留在水层而弃去。若原料为地上部分。叶绿素含量较高,可将醇提液浓缩,保留适量浓度的醇,放置使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成胶状沉淀析出,过滤除去。(二)纯化,去除杂质1、溶剂法282、铅盐法铅盐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纯化方法,但铅盐与杂质生成的沉淀能吸附强心苷而导致损失。另外过量的铅试剂能引起一些强心苷的脱酰基反应,2、铅盐法293、吸附法
强心苷稀醇提取液通过活性炭,提取液中的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可被吸附而除去。当提取液通过Al2O3,溶液中糖类、水溶性色素、皂苷等可吸附,从而达到纯化目的。但强心苷亦有可能被吸附而损失,而且吸附量与溶液中乙醇的浓度有关,是应该注意的。3、吸附法30(三)单体分离1、两相溶剂萃取法(氯仿-甲醇-水)
2、逆流分配法(氯仿-甲醇-水)
3、层析分离亲脂性单糖苷、次级苷和苷元,一般选用吸附层析,常以硅胶为吸附剂,用正己烷-乙酸乙酯,苯-丙酮、氯仿-甲醇、乙酸乙酯-甲醇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弱亲脂性成分宜选用分配层析,可用硅胶、硅藻土,纤维素为支持剂,常以乙酸乙酯-甲醇-水或氯仿-甲醇-水进行梯度洗脱。(三)单体分离1、两相溶剂萃取法(氯仿-甲醇-水)31六、强心苷的生理活性强心苷的构效关系:1、A/B环顺式或反式,C/D环必须是顺式稠合,才能显现强心作用。(如果C/D环为反式或C14-OH脱水生成脱水苷元,强心作用消失)2、在甾核的17位,必须有一个不饱和内酯环,且为β-构型。(如异构化为α-构型或开环,强心作用将变得很弱或甚至消失)3、内酯环中双键被饱和后,强心作用虽减弱,但毒性亦减弱,较为安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C10位的甲基氧化成羟甲基或醛基后,作用稍有增强,毒性亦加大。六、强心苷的生理活性强心苷的构效关系:32第四节甾体皂苷一、甾体皂苷概述甾体皂苷(steroidalsaponins)是一类由螺甾烷(spirostane)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寡糖苷,在植物中有着广泛的分布,迄今发现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已达10000种以上,主要分布在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菝葜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中。
第四节甾体皂苷一、甾体皂苷概述33螺旋甾烷
即A/B环有顺式和反式;B/C环和C/D环均为反式;C17位侧链为β-构型,侧链中的C22和C16成了一个骈合五元含氧杂环;C22和C26亦通过氧原子形成一个六元含氧杂环。二、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螺旋甾烷二、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34螺旋甾醇SaLC25为S构型螺旋甾醇SaLC25为S构型35异螺旋甾醇ReDC25为R构型螺甾烷醇和异螺甾烷醇二者互为异构体,常常是共存于植物体,由于25-R型较稳定,因此25-S型极易转化为25-R型。异螺旋甾醇ReDC25为R构型36呋甾烷醇类(furostanols)F环为开链衍生物呋甾烷醇类(furostanols)F环为开链衍生物37变形螺甾烷醇类(pseudo-spirostanols)
F环为五元四氢呋喃环。变形螺甾烷醇类(pseudo-spirostanols)
F38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性状:甾体皂苷元多有较好结晶形。2、溶解度:甾体皂苷元:能溶于PE、CHCl3等亲脂性溶剂中,而不溶于H2O甾体皂苷:一般可溶于H2O,易溶于热H2O、稀醇,几不溶于或难溶于PE、Ben、Et2O等亲脂性溶剂。3、熔点:常随着羟基数目增加而升高,单羟基物都在208℃以下,三羟基物都在242℃以上,多数双羟基或单羟酮类介乎二者之间。4、表面活性和溶血作用:与三萜皂苷相似,但F环开裂的皂苷往往不具溶血作用,而且表面活性降低。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性状:甾体皂苷元多有较好结晶形。395、甾醇分子复合物:甾体皂苷的乙醇溶液可被甾醇(常用胆甾醇)沉淀。除胆甾醇外,其他凡是含有C3位β-OH的甾醇(如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等)均可与皂苷结合生成难溶性分子复合物。甾体皂苷与甾醇形成分子复合物的规律:①当甾醇A/B环为反式相连,或具有△5的结构,形成的分子复合物溶度积最小。②若C3-OH为α构型,或者是当C3-OH被酰化或者生成苷键,就不能与皂苷生成难溶性的分子复合物。③三萜皂苷与甾醇形成的分子复合物不及甾体皂苷稳定。5、甾醇分子复合物:甾体皂苷的乙醇溶液可被甾醇(常用胆甾醇)406、显色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最后显绿色(甾体皂苷)最后显红色(三萜皂苷)Rosenheim反应:25%三氯醋酸(滤纸)
60℃红色(甾体皂苷)
100℃红色(三萜皂苷)
6、显色反应41
五、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基本与三萜皂苷相似。只是甾体皂苷一般不含羧基,呈中性(因此甾体皂苷俗称中性皂苷),亲水性较弱。
五、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甾体皂苷的提取与分离42练习题:如果强心苷的C/D环反式稠合或C14位羟基脱水成脱水苷元,则强心作用()。甲型和乙型强心苷元基本结构的区分点在于()不同,甲型为(),乙型为()。五元内酯环能产生活性次甲基,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造成的。根据试剂的作用部位,可将强心苷的显色反应分为三类()()(),liebermann-burchard反应作用于()。由中草药中提取皂苷可用乙醇或甲醇为溶剂提取,用()等亲脂性溶剂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在用亲水性强的()萃取出总皂苷。练习题:如果强心苷的C/D环反式稠合或C14位羟基脱水成脱水43强心苷苷元与糖连接的方式有三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A、葡萄糖在末端B、鼠李糖在末端C、去氧糖在末端D、氨基糖在末端K-毒毛旋花子苷的组成为毒毛旋花子苷元-D-加拿大麻糖-ß-D-葡萄糖-ß-D-葡萄糖,该苷经水解后,得到保持原结构的甘元及一个三糖,该水解条件应为:A、ß-D-葡萄糖B、3%HCl水解C、0.02mol/LHCl含水醇中回流D、HAC:水:浓HCl(35:55:10)皂苷沉淀甾醇类,对甾醇的要求是:A、具有3-a-OHB、具有3-ß-OHC、具有3-a–O糖D、具有3-ß-OAC强心苷苷元与糖连接的方式有三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44最易被酸催化水解的苷是:A、2-氨基糖苷B、2-去氧糖苷C、2-羟基糖苷D、6-去氧糖苷在研究强心苷构效关系时,人们发现强心苷必备的活性基团为:A、环戊烷多氢菲B、C3-OHC、C5-OHD、C17-内酯环某中草药水提液,在试管中强烈震荡后产生大量泡沫,该提取液中可能有:A、皂苷B、蛋白质C、丹宁D、多糖活性皂苷化合物一般不做成针剂,这是因为:A、不能溶于水B、产生泡沫C、有溶血作用D、久置产生沉淀最易被酸催化水解的苷是:45第十一章
甾体及其苷类
本章内容包括:一、甾体类概述二、强心苷三、甾体皂苷第十一章
甾体及其苷类
本章内容包括:一、甾体类概述46第一节概述一、定义:天然存在的甾类成分种类很多,结构中都有环戊烷骈多氢菲(cyclopentano-perhydrophenathrene)的甾核。各类甾类化合物甾核四个环的稠合方式见表11-1:第一节概述一、定义:47表11-1天然甾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甾核的稠合方式
类型C17侧链A/BB/CC/DC21甾类羟甲基衍生物反反顺强心苷类不饱和内酯环顺、反反顺甾体皂苷类含氧螺杂环顺、反反反植物甾醇脂肪烃顺、反反反胆酸类戊酸顺反反昆虫变态激素类脂肪烃顺反反
二、分类(C17侧链不同)表11-1天然甾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甾核的稠合方式类型C148从生源观点来看,甾体化合物都是通过角鲨烯(甲戊二羟酸生合成途径)转化而来,如图11-1所示。P299三、生物合成途径从生源观点来看,甾体化合物都是通过角鲨烯(甲戊二羟酸生合成途49第三节强心苷类一、概述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是存在于植物中具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在十几科的几百种植物中含有该类化合物,尤其在玄参科和夹竹桃科植物中最多。动物中至今尚未发现有强心苷类存在,而蟾蜍皮下腺分泌物中所含强心成分为蟾毒配基(bufogenins)及其酯类(称蟾酥毒类,bufotoxins),而非苷类成分。第三节强心苷类一、概述50例如:中药蟾蜍中蟾毒灵-3-半辛二酸酯例如:中药蟾蜍中蟾毒灵-3-半辛二酸酯51二、强心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强心苷的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强心苷元(cardiacaglycones)与糖二部分构成的。1、强心苷元中甾体母核四个环的稠合方式:①天然存在的强心苷元B/C环都是反式;②C/D环都是顺式;③A/B环二种稠合方式都有;以顺式稠合的较多,如毛地黄毒苷元(digitoxigenin)。反式稠合的较少,如乌沙苷元(uzarigenin)。二、强心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强心苷的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强心苷52①C3和C14位都有羟基取代,C3-OH(成苷位置)大多是β-构型,少数是α-构型。C14羟基由于C/D环是顺式,所以都是β-构型。②甾核其他位置上还可能有更多的羟基,一般位于1β、2α、5β、11α、11β、12α、12β、15β、16β。③强心苷元甾核的C10上大多是甲基,也可能是醛基,羟甲基、羧基,都是β-构型。2、在强心苷元分子的甾核上取代基:①C3和C14位都有羟基取代,2、在强心苷元分子的甾核上取代53④C13上都是甲基。⑤C17位侧链为不饱和内酯:(p301)五元环的△αβ-γ内酯,称为甲型强心苷元;六元环的△αβ,γδ-δ内酯,称为乙型强心苷元;都属于β-构型(个别为α-构型,命名时标以17β-H)。中药化学f甾体类化合物11课件543、糖:六碳醛糖6-去氧糖:L-夫糖(a)6-去氧糖甲醚:L-黄花夹竹桃糖(b)2,6-二去氧糖:D-洋地黄毒糖(c)2,6-二去氧糖甲醚:D-沙门糖(d)3、糖:554、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C3-OH)Ⅰ型:苷元–(2,6–二去氧糖)x–(D-glc)yⅡ型:苷元–(6–去氧糖)x–(D-glc)yⅢ型:苷元–(D-glc)y4、糖和苷元的连接方式(C3-OH)Ⅰ型:苷元–(2,6–二56(一)五元内酯环强心苷类毛地黄强心苷毛地黄品种很多,主要有:毛花洋地黄(Digitalislanata)和紫花洋地黄(D.Purpurea),为玄参科植物,其叶富含甲型强心苷类化合物P308。(一)五元内酯环强心苷类毛地黄强心苷毛地黄品种很多,主57(二)六元内酯环强心苷目前此类强心苷成分较少,已发现有100多个,以百合科分布最多。如百合科植物海葱(Scillamaritima)中含有的原海葱苷A、海葱苷A与葡萄糖海葱苷A等,都是海葱苷元(scillarenin)的衍生物。海葱苷元(二)六元内酯环强心苷目前此类强心苷成分较少,已发现有1058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一)理化性质1、形态性状:多为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有旋光性。2、溶解度:可溶于水、丙酮及醇类等极性溶剂,略溶于醋酸乙酯、氯仿-甲醇,几不溶于醚、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3、强心苷分子中有内酯环结构,当用KOH或NaOH的水溶液处理,内酯环开裂,但酸化后又环合。三、强心苷的理化性质(一)理化性质591、温和的酸水解特点:稀酸(0.02~0.05mol/L的HCl或H2SO4)只能水解I型苷。断裂:苷元与2,6-二去氧糖的苷键,2,6-二去氧糖之间的苷键不断裂:2,6-二去氧糖与葡萄糖之间的苷键(二)苷键的水解强心苷苷键亦能被酸、酶所水解,分子中如有酯键结构,还可被碱水解,唯强心苷中苷键由于糖的结构不同,水解难易有区别,水解产物也有差异。1、温和的酸水解(二)苷键的水解强心苷苷键亦60例:紫花洋地黄苷A例:紫花洋地黄苷A61
2、强酸水解特点:3%~5%的盐酸或硫酸适合II、III型苷的水解,能断裂苷元与糖以及糖与糖之间的苷键产物:苷元往往会缩水得脱水苷元、单糖
2、强酸水解特点:3%~5%的盐酸或硫酸62例:紫花洋地黄苷A例:紫花洋地黄苷A633、酶催化水解特点:专属性强。产物:次生苷或苷元,单糖或低聚糖。4、碱水解法
NaHCO3,KHCO3а-去氧糖上的酰基Ca(OH)2,Ba(OH)2а-羟基糖、а-去氧糖上、苷元上的酰基NaOH内酯环、糖基、苷元上的酰基3、酶催化水解特点:专属性强。4、碱水解法
NaHCO364(三)显色反应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2、不饱和内酯的环显色反应3、2-去氧糖的显色反应(三)显色反应
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65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2)氯仿-浓硫酸反应(Salkowski反应)(3)三氯醋酸反应(Rosen-Heimer反应)(4)五氯化锑反应(Kahlenberg反应)将样品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斑点。1、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
(1)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662、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原理:甲型强心苷类由于C17侧链上有一不饱和五元内酯环,在碱性醇溶液中,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亚甲基,从而能够与某些试剂反应而显色。反应物在可见光区往往具有特殊最大吸收,故亦用于定量。乙型强心苷在碱性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次甲基,故无此类反应产生。
2、不饱和内酯环的反应原理:67反应名称试剂颜色λmax(nm)Legal反应Na2Fe(NO)CN5·2H2O亚硝酰铁氰化钠深红或蓝色470Kedde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
深红或红色590Raymond反应间二硝基苯紫红或蓝色620Baljet反应苦味酸
橙或橙红色490活性次甲基显色反应λmax(nm)活性次甲基显色反应683、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1)Keller-Kiliani反应:
条件:α-去氧糖必须以游离的形式或α-去氧糖与苷元相连试剂:冰醋酸/三氯化铁/浓硫酸结果:观察界面和乙酸层的颜色变化,醋酸层渐呈蓝色或蓝绿色,浓硫酸层其色随苷元不同而异。此反应只对游离的2-去氧糖,或在反应的条件下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显色3、2-去氧糖产生的反应(1)Keller-Kiliani反69(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将强心苷醇溶液滴在滤纸上,干后,喷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浓盐酸4:1),并于90℃加热30秒钟,如有2-去氧糖,可显灰红色斑点。
试剂:占吨氢醇/冰醋酸/浓盐酸结果:红色用途:定性/定量(3)占吨氢醇(xanthydrol)反应:(4)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过碘酸能与强心苷分子中的2-去氧糖氧化生成丙二醛,再与对硝基苯胺缩合而呈黄色。(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将强心苷醇溶液滴在滤70五、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比较困难:①强心苷比较复杂,大多含量又较低;②原生苷、次生苷多种强心苷共存;③与糖类、皂苷、色素、鞣质等共存;④强心苷不稳定,易分解。五、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提取分离比较困难:71(一)提取
原生苷: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亲脂性溶剂。次级苷:则相反,易溶于亲脂性溶剂而难溶于水。提取时可根据强心苷的性质选择不同溶剂,例如乙醚、氯仿、氯仿-甲醇混合溶剂,甲醇、乙醇等。但常用的为甲醇或70%乙醇,提取效率高,且能使酶破坏失去活性。(一)提取
原生苷: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亲脂性溶剂。72(二)纯化,去除杂质1、溶剂法原料如为种子或含油脂类杂质较多时,一般宜先采用压榨法或溶剂法进行脱脂,然后用醇或稀醇提取。先用醇或稀醇提取,浓缩提取液除去醇,残留水提液用石油醚、苯等萃取,除去亲脂性杂质。水液再用氯仿-甲醇混液萃取,提出强心苷,亲水性杂质则留在水层而弃去。若原料为地上部分。叶绿素含量较高,可将醇提液浓缩,保留适量浓度的醇,放置使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成胶状沉淀析出,过滤除去。(二)纯化,去除杂质1、溶剂法732、铅盐法铅盐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纯化方法,但铅盐与杂质生成的沉淀能吸附强心苷而导致损失。另外过量的铅试剂能引起一些强心苷的脱酰基反应,2、铅盐法743、吸附法
强心苷稀醇提取液通过活性炭,提取液中的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可被吸附而除去。当提取液通过Al2O3,溶液中糖类、水溶性色素、皂苷等可吸附,从而达到纯化目的。但强心苷亦有可能被吸附而损失,而且吸附量与溶液中乙醇的浓度有关,是应该注意的。3、吸附法75(三)单体分离1、两相溶剂萃取法(氯仿-甲醇-水)
2、逆流分配法(氯仿-甲醇-水)
3、层析分离亲脂性单糖苷、次级苷和苷元,一般选用吸附层析,常以硅胶为吸附剂,用正己烷-乙酸乙酯,苯-丙酮、氯仿-甲醇、乙酸乙酯-甲醇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弱亲脂性成分宜选用分配层析,可用硅胶、硅藻土,纤维素为支持剂,常以乙酸乙酯-甲醇-水或氯仿-甲醇-水进行梯度洗脱。(三)单体分离1、两相溶剂萃取法(氯仿-甲醇-水)76六、强心苷的生理活性强心苷的构效关系:1、A/B环顺式或反式,C/D环必须是顺式稠合,才能显现强心作用。(如果C/D环为反式或C14-OH脱水生成脱水苷元,强心作用消失)2、在甾核的17位,必须有一个不饱和内酯环,且为β-构型。(如异构化为α-构型或开环,强心作用将变得很弱或甚至消失)3、内酯环中双键被饱和后,强心作用虽减弱,但毒性亦减弱,较为安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C10位的甲基氧化成羟甲基或醛基后,作用稍有增强,毒性亦加大。六、强心苷的生理活性强心苷的构效关系:77第四节甾体皂苷一、甾体皂苷概述甾体皂苷(steroidalsaponins)是一类由螺甾烷(spirostane)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寡糖苷,在植物中有着广泛的分布,迄今发现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已达10000种以上,主要分布在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菝葜科、龙舌兰科等植物中。
第四节甾体皂苷一、甾体皂苷概述78螺旋甾烷
即A/B环有顺式和反式;B/C环和C/D环均为反式;C17位侧链为β-构型,侧链中的C22和C16成了一个骈合五元含氧杂环;C22和C26亦通过氧原子形成一个六元含氧杂环。二、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螺旋甾烷二、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和实例79螺旋甾醇SaLC25为S构型螺旋甾醇SaLC25为S构型80异螺旋甾醇ReDC25为R构型螺甾烷醇和异螺甾烷醇二者互为异构体,常常是共存于植物体,由于25-R型较稳定,因此25-S型极易转化为25-R型。异螺旋甾醇ReDC25为R构型81呋甾烷醇类(furostanols)F环为开链衍生物呋甾烷醇类(furostanols)F环为开链衍生物82变形螺甾烷醇类(pseudo-spirostanols)
F环为五元四氢呋喃环。变形螺甾烷醇类(pseudo-spirostanols)
F83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性状:甾体皂苷元多有较好结晶形。2、溶解度:甾体皂苷元:能溶于PE、CHCl3等亲脂性溶剂中,而不溶于H2O甾体皂苷:一般可溶于H2O,易溶于热H2O、稀醇,几不溶于或难溶于PE、Ben、Et2O等亲脂性溶剂。3、熔点:常随着羟基数目增加而升高,单羟基物都在208℃以下,三羟基物都在242℃以上,多数双羟基或单羟酮类介乎二者之间。4、表面活性和溶血作用:与三萜皂苷相似,但F环开裂的皂苷往往不具溶血作用,而且表面活性降低。三、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1、性状:甾体皂苷元多有较好结晶形。845、甾醇分子复合物:甾体皂苷的乙醇溶液可被甾醇(常用胆甾醇)沉淀。除胆甾醇外,其他凡是含有C3位β-OH的甾醇(如β-谷甾醇、豆甾醇、麦角甾醇等)均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高频仪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1-6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每日一练
- 2025年血橙提取物化妆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多功能抑尘车项目合作计划书
- 父亲的拥抱阅读答案 父亲让我抱抱你 答案
- 消防设施检测合同范本(2024版)
- 2025年绝缘材料:绝缘套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合作协议书
- 教育法规执行中的挑战与对策
- 2025年PU系列水乳型聚氨酯皮革涂饰剂项目建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休闲素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坚持议论文范文7篇
-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村干部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煤矿采矿制图培训课件
- 羊水栓塞个案护理
- 2024年萍乡市县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透明无色聚酰亚胺薄膜行业发展动态及应用趋势预测报告
- 2025中国白酒酒业市场中期研究报告
- 紧急疏散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