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电信网的组织
电信网主要由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组成。用户终端包括电话机、传真机和各种数据终端;交换系统负责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传输系统是交换机与用户终端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线路及相关设备。交换机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用户线或用户环路;交换机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中继线。中继线往往称为中继线群或中继电路群。交换系统的设计是与整个通信网的规划密切相关的。在设计交换系统时,必须考虑通信网的以下几个方面:路由规划、编号制度、计费系统、交换机接口与传输系统、网同步方式和信令系统。14.1电信网的组织电信网主要由交1路由规划
电信网的路由是指在两个交换局之间建立的呼叫连接路径。路由规划包括路由设计和路由选择,这些都与电信网的组织结构有关。21.电信网的一般结构
电信网结构的基本形式有网状网和星形网,网状网的一种形态是全互连网,其中每个交换局均有直达中继线和其他交换局相连。星形网中设有一个中心局,称为汇接局,其他局与中心局之间设有直达中继线,各局之间的通信都需经中心局转接。路由规划电信网的路由是指在两个交换局之间建2
实际组网中,网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网状网结构可以简化成环形网。星形网可以扩展成树状网。可采用网状网与星形网的综合构成复合网,复合网结构能吸取两种基本形式的优点。如下图复合网中A、B、C三个交换局之间为网状网结构,汇接局以下其他各局为星形结构。复合网结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在话务量较大的局间设置直达电路,如D局和E局之间。复合型网提高了电路利用率,在实际中得到广泛采用。网络的结构形式3实际组网中,网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网32.路由设计
路由设计是根据给定的交换机之间的话务量及服务质量要求,决定交换机之间中继线的容量及配置方式。设有A、B、C三台交换机,给定呼损指标为0.01。它们之间的话务量如下图所示。试确定交换机之间如何连接及所需中继线的数量。第一种方法采用全互连方式的网状网结构,交换机间采用直达路由。第二种方法把交换机B作为汇接交换机,构成星形网结构。42.路由设计路由设计是根据给定的交换机之42.路由设计
此时AC之间的话务量全部经过交换机B汇接,AB和BC的话务量分别为20e和13e,查表他们之间的中继线路分别为30条,52.路由设计此时AC之间的话务量全部经过5
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混合路由,两台交换机之间的话务量部分通过直达中继,部分通过汇接中继,使直达中继具有较高的效率,同时又减少了较昂贵的汇接中继设备的数量。具体设计中,提高直达中继的呼损率,以达到较高的效率。对于直达中继溢出的话务量,则经过汇接中继接续,使其达到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因此,汇接中继仅作为直达中继溢出时的后备路由,汇接路由常称为替代路由或迂回路由。混合路由6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混合路由,两台交换机之6电路交换控制优质推荐课件78
现行电信网为等级制树状网络,整个通信网分为国内和国际两部分。根据CCITT(现ITU-T)的建议,用于国内通信的部分可包括4~5级,国际部分规定为3级。实际通信网的结构自上而下可分为国际网、国内长途网和本地网。3.路由选择
8现行电信网为等级制树状网络,整个通信网分为8国际网
9
国际电话网结构如下图所示。国际局分为三级,分别用CT1、CT2、CT3表示。CT1为最高国际汇接局,CT2为国际汇接局,CT3为国际出入局。CT1之间均有直达电路,为全互连网状网结构。CT1到所属CT2,CT2到所属CT3均有直达电路,它们是星形网结构。国际网9国际电话网结构如下图所示。国际9国内长途网
我国国内电话网自1986年以来,实现了五级的等级结构,由四级长途交换中心和第五级的端局组成。其中C1~C4构成国内长途网,采用复合型网络结构。C1之间采用网状网结构,其他各级逐级汇接,并且辅以一定数量的直达路由,如右图所示。10国内长途网我国国内电话网自1986年以来,10本地网
11
本地电话网简称为本地网,本地网是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若干个端局和本地汇接局、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用户终端组成的电话网。一个本地电话网属于长途电话网中的一个长途编号区,且仅有一个长途区号。本地网内用户之间的呼叫只需拨本地号码,不需要拨长途区号。根据本地网规模大小和分布范围,本地网中电话局之间有各种连接方式,即有不同的网络结构。实际中有采用网状网结构,也有采用汇接制的星形网,大型城市的本地网多为复合型网络。本地网11本地电话网简称为本地网,本11
在等级制通信网中,任何两台交换机之间都可能存在多条路由。因此,必须有一种经济合理的路由选择方案。选择路由时应充分利用高效直达路由,尽量减少转接次数和尽量少占长途电路。路由选择顺序和原则如下:
(1)先选高效直达路由。当高效直达路由忙时,选迂回路由,选择顺序是“由远至近”。
(2)最后选择最终路由。最终路由可以是实际的最终路由(低呼损电路),也可以是基干路由。路由选择方案12在等级制通信网中,任何两台交换机之间都可能存12例两个地区之间的长途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假定交换中心A呼叫交换中心B,试按“由远至近”选择顺序依次给出全部路由。解:根据路由选择顺序和原则,首选直达路由,当直达路由忙时,再选迂回路由,最后选基干路由。路由选择举例13例两个地区之间的长途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假定交换中1314
随着通信网中交换设备的数字化以及传输网的光纤化,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广泛采用的等级制结构实行的是一种静态管理方法,缺乏灵活性,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通信的技术要求。等级制通信网尤其是长途交换网正在向无级动态网演进。其中,程控数字交换设备、No.7信令系统及网络管理的智能化是实现无级动态网的必要条件。所谓“无级”是指在电话网中的各个结点(交换机)处于同一等级,不分上下级。所谓“动态”是指选择路由的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网络话务量变化或其他因素而变化。4.网络结构的变化演进
14随着通信网中交换设备的数字化以及传输网的1415我国长途电话网的演进
我国长途电话网向无级动态网过渡和扩大本地网同步进行。首先把C3和C4合并成一级DC3,形成扩大的本地网。再进一步过渡到三级网(两级长途网)。最后形成由一级长途网和本地网组成的二级网络结构,从而实现长途无级网。我国的电话网将由三个层面:长途电话网平面、本地电话网平面和用户接入网平面组成。在这种结构中,长途网和本地网均可采用动态路由选择。15我国长途电话网的演进我国长途电话网向无级1516编号制度
任何通信网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寻址方案。电话网中为使用户可以呼叫网中其他任何用户,必须对网中每一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号码。一个良好的编号制度应符合下列原则:(1)全球编号统一。(2)号码的位数尽可能的短。(3)编号要有规律。(4)编号制度应充分考虑电信网的发展,应有预见性。16编号制度任何通信网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寻址方16在“与”的结果中寻“1”,并根据“1”所处的位置确定空闲链路,显然第“2”条内部链路空闲。为了保障交换机具有必要的过负荷能力,通常处理机的占用率不设计成100%,而是保留一定的富余量,余量开销所占的时间一般不低于整个可用时间的5%。(2)接口信号形式多,有ASCII字符形式,二进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极为复杂,必须有一整套“支援软件”系统在整个软件的寿命期间来完成各项大量的设计、开发、生产、维护和管理交换机软件的任务。(2)接续链路选择控制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常用忙时试呼(BHCA)来衡量。用示意图描述呼叫处理过程一个良好的编号制度应符合下列原则:来自外设的信号被同时送给控制系统1和2,进行同程控交换机通过交换控制系统对交换网络和接口部分实施接续控制,软件在交换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才得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实际组网中,网络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网状网结构可以简化成环形网。集中控制的优点是每个处理机都具有完全的呼叫处理能力,因而当一台CPU发生故障时,仅会造成其余CPU负荷增加,总体处理速度下降,而不会引起整个系统停运。7信令系统中,信令消息是以不等长的信号单元的形式传送的,第二级的功能包括: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顺序控制、信号单元定界等。归纳起来分为下列两类:当呼叫发生时,交换机先为呼叫选择一条空闲话路,然后在这条空闲的话路上传送信令,当端到端的连接建立成功后,再在该话路上传送用户的话音信号。周期级程序执行周期的长短由任务性质和有关信息的时间参数来确定,输入处理中的各种扫描程序,其扫描周期的确定要考虑交换机的容量、处理机的处理能力、对用户的服务质量等因素,并应取为时钟中断周期的整数倍。通常国际信令系统标准由ITU-T制定,而国内标准由各国自行规定。端输入命令,包括修改局数据和调用某个诊断程序。来话分析的依据是被叫用户的用户数据和用户忙闲状态数据。所谓“动态”是指选择路由的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网络话务量变化或其他因素而变化。17CCITT建议的每部话机的完整电话号码为:本地号码
本地号码是同一本地网或编号区域中各个话机的号码,一般情况下采用等位编号,号码长度要根据本地网的长远规划容量来定。本地电话网的一个用户号码由两部分组成:局号和用户号,本地电话网的号码长度最多为8位。本地电话网内呼叫时只需拨本地号码。国家号国内长途区号++完整电话号码在“与”的结果中寻“1”,并根据“1”所处的位置确定空闲链1718
其中10为北京;2X(X=0~9)为特大城市或大区中心城市本地长途区号;XYZ(X=3~9,Y为奇数,Z=0~9)用于省会和省辖市;县级长途区号为4位。随着C3本地网的建立,各县的长途区号均与C3局一致。拨打国内长途电话,首先拨国内长途冠号“0”,然后拨国内长途区号和本地号码。
国内长途区号是用于区别同一国家内不同编号区域的号码。我国采用不等长区号,区号位长为2~4位。国内长途区号18其中10为北京;2X(X=0~9)为特大城1819
国家号是用来区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号码。国家号由1~3位组成,第一位是国际区号,各区域的划分及编号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号码如右表所示。在我国拨打国际长途电话时,首先拨国际长途冠号“00”,然后是国家号、国内长途区号和本地号码。我国除首位“0”表示长途冠号外,首位“1”表示特种业务,如114为查号台;117为报时台;119为火警;110为匪警等等。特种业务采用3位编号。国家号19国家号是用来区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号1920计费系统
计费系统用来记录和计算每次呼叫的通话费。合理的收费可以使通信系统的投资得到适时的回收,保证系统正常维护和运行,促进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实际中的计费方法常受限于交换机控制系统及计费系统的发展水平,现代的程控交换机与计算机自动计费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理想的计费。实用中的计费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1)包月制;(2)单式计次制;(3)复式计费。20计费系统计费系统用来记录和计算每次呼叫的2021
复式计费除收取每部话机的月租外,还根据每次通话的距离、时间和服务种类收取通话费。复式计费分为周期脉冲计费法和计算机自动计费法。程控交换系统常采用计算机自动计费。在计算机自动计费系统中,计算机将记录通话所有相关数据,如主、被叫地址,通话开始时间,通话结束时间以及服务类别等,并据此计算出各次通话的费用。
计算机自动计费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通话原始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通过通信接口发送给计费计算机,由计费计算机完成数据的处理、存储和打印输出。计算机自动计费21复式计费除收取每部话机的月租外,还根据每2122
交换机接口是交换机中唯一与外界实现物理连接的部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接口分为数字接口和模拟接口,每一种接口又分为用户线侧和中继线侧两部分。用户线侧连接各种用户线,称为用户接口;中继线侧通过各种传输系统连接其他交换机,称为中继接口。交换机间的传输系统和信令系统具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和规定,交换机只需提供标准的模拟中继接口和数字中继接口,就可满足应用的需要。对于用户接口,交换机制造商有着较大的设计灵活性。程控交换机所能配备的用户接口种类及功能是体现交换机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交换机接口与传输系统22交换机接口是交换机中唯一与外界实现物理连2223数字交换机接口示意图23数字交换机接口示意图2324(1)用户接口:在用户线侧的模拟接口为Z接口,Z1接口连接用户线;Z2和Z3接口连接模拟远端集线器和模拟PABX。在用户线侧的数字接口为V接口,包括V1~V5。V1接口连至用户设备,一般速率为64kb/s;V2接口连接数字远端模块;V3接口属于30B+D接口;V4为2B+D接口,支持ISDN接入;V5接口支持n×E1的接入网,包括V5.1(n=1)和V5.2(1≤n≤16)。(2)中继接口:在中继线侧的模拟接口为C接口,C11通过通路转换设备接入FDM系统,C12通过模拟中继器接入四线传输线路。在中继侧的数字接口有A接口和B接口,A接口是速率为2.048Mb/s的一次群接口。B接口是速率为8.448Mb/s的二次群接口。1.接口24(1)用户接口:在用户线侧的模拟接口为Z接口,Z1接口连2425Z接口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接口,它是数字交换机与模拟用户线之间的接口,常称为模拟用户接口。模拟用户线可以连接模拟话机、传真机或PABX等终端设备。CCITT为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模拟用户接口规定了七项功能,称为BORSCHT功能,如下图所示。接口举例——模拟用户接口25Z接口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接口,它是数字交换2526A接口是中继侧应用广泛的一种数字接口,PCM一次群数字中继接口的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整个接口可划分为四部分,分别完成信号的收发、同步时钟提取、信令提取和插入及异常情况下报警。数字中继接口电路由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接口举例——数字中继接口26A接口是中继侧应用广泛的一种数字接口,P26048×106)=1.等级制通信网尤其是长途交换网正在向无级动态网演进。程控交换系统常采用计算机自动计费。集中控制又称为负荷分担。同时,CIC的最低4位兼作链路选择字段SLS,12比特的CIC理论上允许一条信令链路最多被4096条话路共享。(3)释放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使用户终端由忙状态变为空闲状态,“挂机”就是典型的释放信令。7信令系统中,信令消息是以不等长的信号单元的形式传送的,第二级的功能包括: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顺序控制、信号单元定界等。集中控制又称为负荷分担。两台交换机通过数字中继线相连时的传输过程如右图。下面以市话网中经过汇接局转接的正常呼叫处理过程为例,说明No.在等级制通信网中,任何两台交换机之间都可能存在多条路由。另一种称为SDL/PR,它类似于程序的语句描述。对于直达中继溢出的话务量,则经过汇接中继接续,使其达到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随着交换机接口种类的增加,控制系统的对应接口也会相应增加。对软件结构的要求在我国拨打国际长途电话时,首先拨国际长途冠号“00”,然后是国家号、国内长途区号和本地号码。由多台交换机构成的数字网,要求各个交换机具有相同的发送时钟频率和接收时钟频率。周期级程序是交换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优先执行的程序,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有固定的执行周期。7信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电话网、ISDN网、智能网和移动通信网中。ITU-T在扩充No.272.传输系统
电信网中模拟用户线大多采用双绞线,即模拟二线传输。中继传输系统常用的传输媒介有多线对电缆、同轴电缆、微波(包括卫星)和光纤等。•模拟二线传输
通过Z接口的模拟二线传输中,收发两个方向使用同一对导线,发送信号可能直接返回到己方的接收端,形成所谓的“侧音”,也可能通过远端返回,形成“回音”。侧音和回音都影响通话质量,一般侧音通过话机终端里的消侧音电路加以抑制,回音必须通过接口混合电路里的平衡网络加以抵消。048×106)=1.272.传输系统2728模拟二线的传输距离
二线传输距离由话机中送话器所需要的工作电流决定。程控交换机向终端馈送的电压为-48V,话机所获得的电流取决于话机内阻、交换机馈电电路内阻和用户环线的电阻,并应满足如下公式:
对于目前的电话机制造技术,实际中为了保证送话器和交换机接口中摘机检测电路正常工作,常规定环路电阻不大于1300Ω。因此,可根据用户环线的特性参数求得最大传输距离。参见表4-428模拟二线的传输距离二线传输距离由话机中送2829•中继传输
中继传输系统往往根据传输容量和距离选用不同的复用方式(频分复用FDM或时分复用TDM)和传输媒介。电缆载波中继传输系统如下图所示。电缆中继传输系统29•中继传输中继传输系统往往根据传输容2930
交换机C接口输出的模拟话音信号,或A接口输出的PCM一次群信号,经过相应的调制,可通过微波中继系统传输。下图给出了典型的微波中继传输系统的组成。微波中继传输系统30交换机C接口输出的模拟话音信号,或3031
光纤中继传输系统一般仅用于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输入光纤传输系统,经扰码和5B6B编码后,对光源进行调制,调制后的光信号再经过光纤线路传输。下图为典型光纤中继传输系统的组成。
尽管中继传输系统种类繁多,数字交换机只需提供输出单话路模拟信号和各次群PCM信号的中继接口。光纤中继传输系统31光纤中继传输系统一般仅用于数字信号传输,31数字网的同步
数字网由数字交换机和数字传输系统组成,为了保证接收数字信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全网中的数字设备之间必须同步。同步包括帧同步和时钟频率同步。PCM一次群信号的帧同步是利用同步时隙TS0来实现的,每个偶帧的TS0被固定的设置为x0011011,帧同步字为0011011。当接收端的帧同步字检测电路检测到与同步字相匹配的数字序列时,检测电路输出一个帧脉冲。帧同步电路以帧脉冲为参考点,检查后续各帧TS0中是否也含有同步字,在所期望的时刻(每隔250μs)连续数次收到同步字,才确认系统进入同步状态。1.帧同步32数字网的同步数字网由数字交换机和数字传输系32
在同步状态下,如果帧同步检测电路连续数次不能在预定时刻收到同步字,就认为系统失步,立即重新开始同步建立过程,这是为了避免偶然的传输误码造成假失步。帧同步检测33在同步状态下,如果帧同步检测电路连续数次不33
两台交换机通过数字中继线相连时的传输过程如右图。首先交换机A发出一帧信号经过传输时延ts到达交换机B,假定交换机B的计数器与接收信号帧同步,且两个方向的传输时延相等,则交换机A接收到的信号帧将比它发送的帧滞后2ts。交换机A的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达到帧同步的条件是
2ts=n×125μs
(n为正整数)34交换机之间的帧同步两台交换机通过数字中继线相连时的传输过程如右34
实际中,交换机之间的信号时延受距离、温度和传输系统等因素的影响,ts总是处于变化中。帧同步常采用弹性存储器来实现,线路上的传输时延会被弹性存储器自动吸收。下图为帧同步原理电路。弹性存储器35实际中,交换机之间的信号时延受距离、温度和传352.比特时钟频率同步
由多台交换机构成的数字网,要求各个交换机具有相同的发送时钟频率和接收时钟频率。由于传输介质的影响和时钟频率的漂移,一般很难做到各交换机时钟频率完全一致,这就产生了时钟频率的同步问题。对于任一台交换机,输入信号时钟频率和接收端本地时钟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滑码”,如图所示。滑码的主要影响是引起帧失步,从而损伤话音(特别是加密话音)和数据的质量。362.比特时钟频率同步由多台交换机构成36(1)接收外界信息。振铃——25Hz正弦信号,通断比1:4(秒)。用户线扫描周期通常为200ms。7信令系统的信令消息是以信号单元(SU)的形式在信令链路上传输,No.④人―机通信程序:对操作人员输入的命令进行编辑和执行,根据要求将输出信息输出到指定的外部设备。(1)监视存储器内容变更。以右图给出的三级网络为例,入线要和出线连接,就要求两级链路必须同时空闲,链路选择是根据链路忙闲表进行的。在执行基本级程序时,如果时钟中断到来,就暂停执行基本级,而转去执行周期级的程序,等到周期级程序执行完毕,返回中断点,再恢复基本级程序的执行。⑤具有可移植性。对于数字传输系统,有时隙内信令和时隙外信令,时隙外信令又分为每信道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用户部分(UP)7信令系统定义了三种SU类型:消息信号单元(MSU)、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SSU)和填充信号单元(FISU)。相应地,交换机的功能也分为用户业务功能和OAM业务功能两类。用示意图描述呼叫处理过程SDL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SDL/GR,它基于一组标准的图形符号;随着通信网的发展,CCITT建议了No.它的缺点是操作系统较复杂,软件规模大,且需要使用特殊的总线控制器。SIF字段由3部分组成:路由标记、消息类型和信令消息。数字中继接口电路由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设有A、B、C三台交换机,给定呼损指标为0.(1)准同步准同步方式又叫独立时钟法,各个交换局均设立互相独立的、标称频率相同的高稳定度时钟。由于它们的频率不完全相等,经过时间上的积累可能发生滑码。设置容量足够大的缓冲存储器,是解决滑码问题的一种方法。当存储器为n位,标称频率为f,相对频差为Δf时,滑码发生周期为:
T=n/(Δf×f)CCITT建议数据传输系统应满足20小时里滑码不超过一次,对于PCM一次群而言,当n取256时,相当于要求时钟频差
Δf=n/(Tf)=256/(20×3600×2.048×106)=1.74×10-9一般晶体振荡器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使用原子钟。频率同步方法37(1)接收外界信息。(1)准同步准同步方式又叫独立时钟37(2)主从同步这种方法基于电信网的等级制结构,即各个交换机的工作时钟来自上级交换机。各下级交换机从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中提取时钟,本地时钟由接收到的外时钟通过锁相环锁定。主从同步的优点是经济、简单,但它的缺点是可靠性差,当一个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受其控制的下级交换机都将失去工作时钟。依靠本地时钟交换机仍可正常工作,但滑码的频度会明显增加。国内通信网通常采用主从同步方式。38频率同步方法(续)(2)主从同步这种方法基于电信网的等级制结构,即各个交换38(3)相互同步各交换机都有自己的时钟,并且相互连接,无主从之分,互相控制,互相影响。最后各个交换局的时钟锁定在所有输入时钟频率的平均值上,以同样的时钟频率工作。相互同步的优点是网内任何一个交换局发生故障,不影响其他局,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其缺点是同步系统较为复杂。通常同级交换机可采用相互同步方式。39频率同步方法(续)(3)相互同步各交换机都有自己的时钟,并且相互连接,无主39
随着通信网的发展,CCITT建议了No.1~No.7信令以及R1和R2信令,我国也相应规定了中国No.1~No.7信令和中国1号信令等。目前存在于通信网中的信令十分复杂,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统一的信令系统。从通信网的发展趋势看,今后将统一在No.7信令系统下。本节主要介绍信令的概念、信令的设计,最后详细讨论得到广泛应用的No.7信令系统。4.2信令系统40随着通信网的发展,CCITT建议了No.1~40
通信网是由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组成的。信令系统的作用是协调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的运行,在指定的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电路连接,并维护网络本身的正常运行和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等。任何通信网,无论是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
数据网及综合业务数字网都离不开信令,信令系统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这里主要介绍电信网的信令系统。信令的基本概念1.信令的作用41通信网是由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组成的。41422.信令的分类
信令的分类方法很多,我们以端到端电话通信过程为例,说明信令的作用及其分类方法。一次正常电话通信的全过程包括呼叫连接建立、用户信息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用户线或中继线中传输的信号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呼叫连接建立和释放阶段,用户线和中继线中传输的是呼叫连接控制信令。而在用户信息传输阶段,线路中传输的主要是主、被叫终端之间的用户信息,或称之为用户消息。在每一阶段信令都起到关键作用,即使在用户信息传输阶段,信令系统也始终对用户通信状态进行着不间断的监视。422.信令的分类信令的分类方法很多,我4243一次电话通信的基本信令流程
43一次电话通信的基本信令流程4344
信令按其工作区域的不同,可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用户线信令是指在终端和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传输的信令,它包括用户状态信息(摘机、挂机)、数字(电话号码)信令、铃流以及各种信号音。局间信令是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占用、占用确认、应答、拆线等信令,这类信令是监视接续用的,反映呼叫接续的进展情况。另一类是传送号码和控制接续的信令。任何电话网的信令都应该具有监视、选择、控制三种功能。按工作区域划分44信令按其工作区域的不同,可分为用户线信令和4445
信令按其传送的方向,可分为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由主叫向被叫方向传送的信令叫做前向信令。反之,从被叫向主叫方向传送的信令叫做后向信令。按传送方向划分按传送信道划分
信令按其传送信道和用户消息传送信道的关系,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除以上对信令的分类方法外,信令还可以分为模拟与数字、带内与带外信令等等。45信令按其传送的方向,可分为前向信令和后向信4546随路信令与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系统的特点是信令与用户消息在同一条信道上传送,或信令信道与用户消息信道一一对应。当呼叫发生时,交换机先为呼叫选择一条空闲话路,然后在这条空闲的话路上传送信令,当端到端的连接建立成功后,再在该话路上传送用户的话音信号。随路信令系统的主要特点46随路信令与公共信道信令随路信令系统的特点是46下图给出了各种软件大小的相对比例。在执行基本级程序时,如果时钟中断到来,就暂停执行基本级,而转去执行周期级的程序,等到周期级程序执行完毕,返回中断点,再恢复基本级程序的执行。7信令系统的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级和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对应,保证消息的可靠传输。为了提高信令传输的可靠性和增加信令能力,信令传输具有明确的时序规定。如果是被叫先挂机,被叫端局应发送后向释放消息CBK。去话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主叫用户数据,可从局数据库中得到。中继传输系统往往根据传输容量和距离选用不同的复用方式(频分复用FDM或时分复用TDM)和传输媒介。从通信网的发展趋势看,今后将统一在No.通常同级交换机可采用相互同步方式。第五,交换机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交换系统的设计是与整个通信网的规划密切相关的。这些过程独立于各个信令链路,是各个信令链路操作公共的控制部分。同时,CIC的最低4位兼作链路选择字段SLS,12比特的CIC理论上允许一条信令链路最多被4096条话路共享。为了提高信令传输的可靠性和增加信令能力,信令传输具有明确的时序规定。控制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常用忙时试呼(BHCA)来衡量。第四,通用性和扩展性,交换软件系统是包含操作系统功能在内的专用软件系统,要求采用通用程序,以适应功能不同和容量各异的交换局的需要。(3)释放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使用户终端由忙状态变为空闲状态,“挂机”就是典型的释放信令。如果在这个系统中,每一台处理机均能达到全部资源,也能执行所有功能,则这个控制系统称为集中控制系统。第二转接局根据长途区号……,直至被叫端局,主叫端局向被叫端局发送用户号码,建立起主叫端到被叫端的接续。电缆载波中继传输系统如下图所示。47
公共信道信令系统的特点是信令在专门的信令信道上传送,信令信道为多个用户消息信道所共享。交换机之间有直接相连的信令信道,信令的传送是与话路分开的、独立的。与随路信令相比,公共信道信令具有以下优点:
(1)信令系统独立于业务承载网,具有改变和增加信令而不影响承载网业务的灵活性。
(2)信令信道与用户消息信道分离,使得在通信的任意阶段都可传输和处理信令,可以方便地支持未来出现的各类交互、智能新业务。
(3)便于实现信令系统的维护管理,降低信令系统的成本和维护开销。公共信道信令的特点和优点下图给出了各种软件大小的相对比例。47公共信道4748
信令的设计
信令的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令的定义、信令的编码和信令的传输。信令的定义即确定实际应用中所需的信令条目,并给出其准确的含义和功能。信令的编码是根据传输系统的特征确定每一条信令的格式、代码和信号形式。信令的传输即规定信令的传输过程及信令网络的组织等。48信令的设计信令的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4849
信令系统必须定义一组信令或一个信令集合,该集合应包括指导话路接续和维护其自身及整个网络正常运行所需的全部命令。信令集合中所含的信令条目及含义与信令的应用场合有关,比如用户线信令在定义时,由于终端数量远大于交换机的数量,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用户线信令一般设计得比较简单,通常只具有最基本的呼叫连接建立和释放功能。1.信令的定义49信令系统必须定义一组信令或一个信令集合,该4950(1)请求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使用户终端由空闲状态变为忙状态,“摘机”就是典型的请求信令。(2)地址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供交换机接续和选择路由使用。在电话网中,这种信令称为电话号码。(3)释放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使用户终端由忙状态变为空闲状态,“挂机”就是典型的释放信令。(4)来话提示由交换机发出,提示外来呼叫的到达。典型的来话提示信令是“振铃”。(5)应答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作为对来话提示的响应。(6)进程提示为了呼叫信令以正确的时序可靠地传送,终端与交换机之间常存在着必要的握手过程,在电话网中,进程提示信令包括各种信号音。用户线信令集合举例50(1)请求它由用户终端发出,使用户终端由空闲状态变5051局间信令集合举例
局间信令集合中除包括用户终端所需要的各种接续信令外,还包括以下信令:(1)路由用来通知相关交换局修改原定的路由方案。(2)管理用于传送网络的状态信息。(3)用户类型说明用户的类别及权限等。(4)业务类别说明呼叫本身的特点,通常反映呼叫所涉及的网络设备。(5)维护包括测试设备的测试信号,测试呼叫的指示信号,故障报警,以及发出诊断和维护命令等等。(6)计费交换局之间常需要交换一些有关计费的信息,例如,完整的通话记录等。51局间信令集合举例局间信令集合中除包括用户终5152
为了实现自动通信,一个统一的局间信令系统标准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国际信令系统标准由ITU-T制定,而国内标准由各国自行规定。在国际通信中,国家信令在进入国际通信网时必须经过必要的变换和匹配。下表是原CCITT在不同阶段建议的各种局间信令系统。信令系统标准52为了实现自动通信,一个统一的局间信令系统标52
为每条信令规定一种信号格式,这就是信令的编码。信令编码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信令的信号格式必须适合于传输系统。传输系统有模拟与数字之分,信令也有模拟编码和数字编码。
(2)信令的编码必须适合于信令的传输信道。对于模拟传输系统,有带内信令和带外信令。对于数字传输系统,有时隙内信令和时隙外信令,时隙外信令又分为每信道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3)信令的编码必须适合于信令的收发及处理主体。2.信令的编码53为每条信令规定一种信号格式,这就是信令的编码53
信令的编码方式有未编码方式和已编码方式两种。未编码方式的信令可按脉冲幅度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脉冲数量的多少来区分,
由于其可用的信令条目少、传输速度慢,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已编码方式有以下几种形式:(1)模拟编码方式:有起止式单频编码、双频二进制编码和多频编码方式。(2)二进制编码方式:典型的代表是数字线路信令,它使用4比特二进制编码来表示线路的状态信息。(3)信令单元方式:采用不定长分组的信令单元表示各种信令。典型代表是No.7信令系统。未编码方式和已编码方式54信令的编码方式有未编码方式和已编码方式两种。未54摘机——用户环路直流电路由开路变为导通。挂机——用户环路直流电路由导通变为开路。拨号音——连续的450Hz正弦信号。忙音——450Hz正弦信号,通断比0.35:0.35(秒)。振铃——25Hz正弦信号,通断比1:4(秒)。回铃音——450Hz正弦信号,通断比1:4(秒)。拨号——有脉冲拨号和双音多频(DTMF)拨号之分。脉冲拨号用脉冲个数表示号码数字。双音多频拨号的每个数字用两个音频表示,目前普遍使用的拨号方式为DTMF,其拨号速度远快于脉冲拨号方式。用户线信令的编码举例55摘机——用户环路直流电路由开路变为导通。用户线信令的编码举例55用户线信令波形和DTMF号码56用户线信令波形和DTMF号码5656控制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常用忙时试呼(BHCA)来衡量。拨打国内长途电话,首先拨国内长途冠号“0”,然后拨国内长途区号和本地号码。工具语言:SDL语言、CHILL语言和MML语言,这三种语言分别适应交换机生存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如右图所示。对于任一台交换机,输入信号时钟频率和接收端本地时钟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滑码”,如图所示。任务的执行首先要做动作准备,这是准备硬件资源阶段,也是处理机在存储器内部执行任务,主要包括:准备必要的资源、新状态的拟定、编制硬件动作指令。(7)发处理机间通信信息。(6)进程提示为了呼叫信令以正确的时序可靠地传送,终端与交换机之间常存在着必要的握手过程,在电话网中,进程提示信令包括各种信号音。b为每个呼叫所需的平均处理时间。周期级程序是交换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优先执行的程序,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有固定的执行周期。被叫用户的用户数据可以根据号码分析得到的结果,查找相应的局数据库中的数据。(1)路由及中继线选择随着通信网中交换设备的数字化以及传输网的光纤化,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二线传输距离由话机中送话器所需要的工作电流决定。故障级可视故障部位、影响程度等又分为高、中、低三种等级。在接续处理中,用户通话或连接到各种服务设备都需要选择链路。(1)路由用来通知相关交换局修改原定的路由方案。话务量数据和计费数据•特服情况输出处理输出的硬件控制命令主要包括:来自外设的信号被同时送给控制系统1和2,进行同ITU-T目前已定义的用户部分有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ISDN用户部分(ISUP)等。
为了提高信令传输的可靠性和增加信令能力,信令传输具有明确的时序规定。在呼叫的每一阶段,所应传输的信令是明确的,任何其他信号均可看成非法信号。借助于时序,同一信号形式,可表示不同的信令。随路信令系统中,信令与相关话路总是同路甚至同信道,因而信令与用户消息的传输路由总是相同的。对于公共信道信令,信令信道与用户消息信道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收发及处理信令的点称为信令点(SP:SignalingPoint),转发信令的点称为信令转移点(STP:SignalingTransferPoint)。信令点和信令转移点常作为交换机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位于交换机中。3.信令的传输57控制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常用忙时试呼(BHCA)来衡量。57
对于公共信道信令系统,信令传输完全独立于用户消息传输,信令信道、信令点和信令转移点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信令传送网。信令传送网是一种分组交换网,信令点成为分组网的终端,而信令转移点相当于分组交换机。信令传送网58公共信道信令传输模式对于公共信道信令系统,信令传输完全独立于用户消58(1)端到端方式主叫端局收到用户所拨的完整号码后,仅向第一转接局发送选择路由所需的长途区号,并完成到第一转接局的接续。第一转接局根据收到的长途区号,完成到第二转接局的接续,然后由主叫端局直接向第二转接局发送长途区号。第二转接局根据长途区号……,直至被叫端局,主叫端局向被叫端局发送用户号码,建立起主叫端到被叫端的接续。59
信令在多段链路上传输方式有两种,下面以电话通信中的地址信令为例,分别说明其传送过程。信令传输方式(1)端到端方式59信令在多段链路上传输方式有59
端到端方式的优点是发码速度快,拨号后等待时间短。缺点是要求全程采用同一信令系统,对链路质量要求高,在连接建立期间占用主叫端局的信令设备时间长。60端到端方式示意图端到端方式优缺点端到端方式的优点是发码速度快,拨号后等待时间短60
信令逐段进行接收和转发,全部被叫号码由每一个转接局全部接收,转接局根据被叫号码确定传输路由,并依次逐段转发下去,直至被叫端局,如下图所示。(2)逐段转发方式61信令逐段进行接收和转发,全部被叫号码由每一个转61
逐段转发方式的优点是在每一段链路上信令类型可以不一致,对链路质量要求低。但其缺点是转接局信令设备略为复杂,信令的传输速度慢。逐段转发方式的优缺点
实际应用中,可将两种传输方式结合起来混合使用,
在质量差的链路段采用逐段转发方式,在优质链路上采用端到端方式。目前广泛应用的No.7信令系统,主要采用逐段转发方式,但也支持端到端信令方式。62两种传输方式的混合应用逐段转发方式的优点是在每一段链路上信令类型可以62信令系统
No.7信令系统最适用于由数字程控交换机组成的数字通信网,它大量采用了现代数字通信的成果与技术,除了能传输传统的电话呼叫和数据通信所需的控制信令外,还具有传送运行维护管理(OAM)信令的能力,可以满足目前和未来通信网交换各种信息的要求。No.7信令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64kb/s的信道进行信令传输,可用作国际和国内通信网。63信令系统No.7信令系统最适用于由数字程控交63
为了适应程控数字交换、数据通信、移动电话和ISDN业务的需要,ITU-T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No.7信令系统的研究。1980年正式提出了No.7信令系统建议,即黄皮书,主要是有关电路交换网应用No.7信令系统的建议。1984年形成了No.7信令系统红皮书建议,补充了对综合业务数字网和智能网业务的研究成果。1988年提出的蓝皮书建议,完成了MTP、TUP和信令网的监视与测量的研究,并在ISUP、SCCP和TC3个重要领域取得进展。1993年的白皮书,继续完善了ISUP、SCCP和TC三部分的标准。此后,ITU-T的第11工作组在继续研究宽带网络中的信令技术。1.No.7信令系统概述64为了适应程控数字交换、数据通信、移动电话和64
我国于1984年制定了第一个No.7信令系统技术规范,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修改,1990年经邮电部批准发布执行《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1993年发布了《No.7信令网体制》,1998年经修改后再次发布了《No.7信令网体制》。No.7信令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电话网、ISDN网、智能网和移动通信网中。中国No.7信令系统概况65我国于1984年制定了第一个No.7信令系统技65No.7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66
为了各种业务信令功能的实现以及未来信令网的扩充和维护,No.7信令系统设计成分层(或分级)的协议体系结构。其基本功能结构分为两部分:消息传递部分(MTP)和适合不同业务的独立用户部分(UP)。信令收发和处理模块的总称,负责信令消息的生成、语法检查、语义分析和信令控制过程。这些模块通常属于交换机控制系统的一部分或一个子系统,体现No.7信令系统对不同应用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ITU-T目前已定义的用户部分有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ISDN用户部分(ISUP)等。
用户部分是各类•用户部分(UP)No.7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66为了各种业务66
消息传递部分是一个公共消息传送系统,其功能是在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地传递信令消息。任何UP都是公共的MTP的使用者,都要用到MTP的传递功能。根据MTP的具体功能,它又分为3级,并同UP部分一起构成No.7信令系统的4级结构。下图给出了4级结构的信令网中,信令点(SP)和信令转移点(STP)的协议栈。•消息传递部分(MTP)67消息传递部分是一个公共消息传送系统,其功能是在674级结构中各级的主要功能•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级第一级规定信令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以及链路接入方法。在采用数字传输设备的情况下,通常采用64kb/s的数字信道,这也是No.7信令系统的最佳传输速率。实际系统中,常常在PCM一次群中采用TS16作为信令数据链路,这个时隙可以通过交换网络的半固定连接和信令终端相连。68
在No.7信令网中,STP可以只有MTP部分,而没有任何UP。对于一个SP来说,MTP部分是必须的,UP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要来选择。4级结构中各级的主要功能•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级68684级结构中各级的主要功能(续)•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级第二级规定信令消息沿信令数据链路传送的功能和过程,它和第一级一起为两个信令点之间的消息传送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链路。在No.7信令系统中,信令消息是以不等长的信号单元的形式传送的,第二级的功能包括: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顺序控制、信号单元定界等。694级结构中各级的主要功能(续)•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694级结构中各级的主要功能(续)•第三级信令网功能级第三级规定信令网操作和管理的功能和过程。这些过程独立于各个信令链路,是各个信令链路操作公共的控制部分。该级的主要功能包括:信令路由、转发、网络发生故障时的路由倒换、拥塞控制等。•第四级用户部分由不同的用户部分组成,每个用户部分定义与某类用户业务相关的信令功能和过程。最常用的用户部分包括: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和ISDN用户部分(ISUP)。704级结构中各级的主要功能(续)•第三级信令网功能级70
通信和计算机两大领域的互相渗透以及各种电信新业务的出现,要求信令系统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ITU-T在扩充No.7信令系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OSI参考模型的一致性。新增设的功能模块均注意与OSI层次结构的对应,并且参照OSI结构预留了未来功能模块的位置。No.7信令系统的第一级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和OSI第一层物理层对应,主要确定与物理电路相关的功能和特性。No.7信令系统的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级和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对应,保证消息的可靠传输。No.7信令系统的第三级信令网功能级和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与OSI的第三层网络层对应,完成路由控制功能。No.7信令系统与OSI参考模型71通信和计算机两大领域的互相渗透以及各种电信新业务71No.7信令系统与OSI层次的对应关系72No.7信令系统与OSI层次的对应关系7272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和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是ITU-T新增的两个功能模块,SCCP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层应用需求与MTP-3提供的服务之间不匹配问题,TCAP完成OSI应用层的部分功能,其他由TCAP用户来完成。SCCP和TCAP与原来的MTP和UP一起构成了一个4级结构与7层协议并存的功能结构。为支持智能网应用、移动应用和信令网络运营维护管理,在TCAP之上分别引入了3种应用: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移动应用部分(MAP)和运行维护管理部分(OMAP)。目前,中间服务部分(ISP)还处于研究之中,现行的基于无连接服务的应用均可不涉及ISP。SCCP和TCAP73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和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73No.7信令系统的信令消息是以信号单元(SU)的形式在信令链路上传输,No.7信令系统定义了三种SU类型:消息信号单元(MSU)、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SSU)和填充信号单元(FISU)。不同类型的SU长度不同,格式也不完全一样。下图给出了No.7信令系统定义的三种信号单元格式。2.信号单元的类型、格式和功能74No.7信令系统的信令消息是以信号单元(SU74
三种信号单元格式都有一个由MTP-2来处理的公共部分(图中用灰色表示),公共部分分为4个字段,它们的含义如下:(1)标志码(F,Flag):F也称为分界符,采用8比特的固定码型“01111110”来标识一个
SU的开始或结束。(2)校验码(CK,CheekBits):该字段采用CRC方法检测SU在信令链路上传输时是否发生了差错,一旦发现SU传输错误,就要求发送端重传该SU。该字段由16比特组成,其校验多项式为X16+X12+X5+1。MTP-2处理的公共部分75三种信号单元格式都有一个由MTP-2来处理的公75(3)长度指示码(LI,LengthIndicator):用来说明位于长度指示码和校验码之间的8位位组(字节)的数目,以区别三种SU类型。当LI=0时为FISU,LI=1或2时为LSSU,LI>2时为MSU。(4)差错控制信息(FSN/FIB,BSN/BIB):分别代表前向顺序号/前向指示比特、后向顺序号/后向指示比特。其中FSN和BSN各占7比特,FIB和BIB各占1比特。在链路的发送端,每个SU分配一个FSN,MTP-2会将该SU在本端缓存,直到链路的接收端通过BSN字段对该SU进行了确认,发送端才将该SU彻底释放。假如接收端通过BSN/BIB字段告知发送端该SU传输出错,发送端将通过本端的缓冲区重传该SU。MTP-2处理的公共部分(续)76(3)长度指示码(LI,LengthIndicator):76增强了编译过程中的检错能力,可减少设计工作中因设计缺陷所造成的故障或隐患;(3)实现具体功能常用的方法和典型技术。7信令系统的信令消息是以信号单元(SU)的形式在信令链路上传输,No.发送端发送SU时,依次递增FSN,FIB保持不变。输出处理输出的硬件控制命令主要包括:其后重新开始监视,受理新的输入信号。拨号——有脉冲拨号和双音多频(DTMF)拨号之分。SDL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SDL/GR,它基于一组标准的图形符号;下图给出了各种软件大小的相对比例。CPU对呼叫的处理过程包括摘机检测、送拨号音、收号、号码分析、接续、挂机检测、拆线等。基本级程序是执行级别最低的程序,它对实时性要求较低。(3)用户类型说明用户的类别及权限等。按钮话机发送的是DTMF信号,每位号码用两个音频表示,传输持续时间在40毫秒以上,数字间隔约为40毫秒。特种业务采用3位编号。应用软件与局数据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一次通话可以持续数分钟乃至数小时,但其所需CPU处理的时间仅在毫秒数量级,因此一台CPU可以处理大量呼叫。被叫用户的忙闲状态数据可以查找存储器中的动态数据。话务量数据和计费数据•特服情况缺点是要求全程采用同一信令系统,对链路质量要求高,在连接建立期间占用主叫端局的信令设备时间长。为此,系统为每个中继群建立了定义表,表的大小及格式与中继线忙闲表完全相同,只是这里每一位的内容所说明的是相应中继线是否属于该中继群。差错控制各字段的作用原理77
发送端发送SU时,依次递增FSN,FIB保持不变。接收端收到SU后,如果无差错,便将后向SU中的BSN设置为接收到的FSN,BIB不变。当接收端检测到SU有错时,只需将有错的SU抛弃。当接收端接收到无差错的SU,但发现与前一次正确的SU的FSN不连续时,立即将BIB反转,请求重传。发送端根据BSN指示的已正确传送SU的序号,从BSN+1开始重传,并将各SU的FIB反转。接收端发出重传请求后,将抛弃随后收到的所有SU,直至FIB反转时才恢复接收。增强了编译过程中的检错能力,可减少设计工作中因设计缺陷所造成77
FISU是当没有MSU和LSSU发送时才发送,用于维持信令链路的正常工作。由于接收端对FISU要进行差错检验,因此用它可以监视信令链路的性能,并对已经收到的信令消息进行证实。FISU是由MTP-2产生的。
LSSU
用于在一条信令链路两端的信令点之间传递状态信息,这些信息包含在LSSU的SF字段中。由于LSSU只在一条信令链路的两端的信令点间传送,因而LSSU不需要任何地址信息。
MSU是No.7信令网上最重要的一类SU,是信令消息的载体。与呼叫建立、监视、释放、数据库查询、响应、信令网维护、测试、管理等相关的信令均通过MSU传递,其信令消息包含在SIO和SIF两个字段中。3种SU的功能78FISU是当没有MSU和LSSU发送时才发送78
SIO占8比特,主要用来指明MSU的类型,以帮助MTP-3进行消息的分配。SIO分为两部分,低4位为业务指示码SI,高4位为子业务字段SSF,SIO的编码和含义如下表所示。SIO79SIO占8比特,主要用来指明MSU的类型,以帮助79SIF80
SIF字段由3部分组成:路由标记、消息类型和信令消息。所有的MSU路由标记部分都有相同的格式,而DPC和OPC用来标识MSU的终点和源点,通常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长度与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长度会有所不同。
SLS用于在一组信令链路或路由间实现信令业务的负荷分担。有关SIF中的消息类型和信令消息,将结合电话用户部分来讨论。消息类型和信令消息部分的格式则由SIO中的SI确定。路由标记部分的格式如右图所示。SIF80SIF字段由3部分组成:路由标记、消80
来自TUP部分的SU属于3种SU类型中的MSU,其SI的编码固定为0100。信令消息字段SIF的具体格式如下图所示。3.电话用户部分(TUP)
其中标记和标题码长度固定,附加信息长度可变,但为字节的整数倍。在我国TUP的MSU中,标记部分DPC、OPC的长度各24比特,电路识别码(CIC)长度12比特。总计64比特,其中4比特备用。81来自TUP部分的SU属于3种SU类型中的MSU81CIC用于标识该MSU传送的是哪一条话路的信令。采用2.048Mb/s数字通路,CIC的低5位表示PCM时隙号,其余7比特表示PCM系统号;采用8.448Mb/s数字通路,CIC的低7位表示PCM时隙号,其余5比特表示PCM系统号;……。同时,CIC的最低4位兼作链路选择字段SLS,12比特的CIC理论上允许一条信令链路最多被4096条话路共享。
标题码占8比特,分为H0和H1两个域。H0用于区分信令类型,H1用于区分同类中的不同信令。No.7信令系统TUP所定义的信令及相应的H0和H1的编码如下表。当一条信令的信息量较大,H1不足于表达时,信令标题之后可以增加若干个补充字节(附加信息)。CIC和标题码82CIC用于标识该MSU传送的是哪一条话路的信令。82电话用户部分所定义的信令83电话用户部分所定义的信令8383
这里以前向地址信令中的IAM/IAI为例,说明附加信息部分的内容。前向地址信令共包含4条信令消息,其信令代码为:IAM、IAI、SAM、SAO。
IAM/IAI是为呼叫建立连接而发出的第一个消息,可能包含了全部的地址信息,也可能只包含部分地址信息,这与交换局间采用的地址传送方式有关。附加信息84这里以前向地址信令中的IAM/IAI为例,说84主叫用户类型传送国际或国内呼叫性质信息,例如在国际半自动接续中指明话务员的工作语言,在全自动接续中指明呼叫的优先级、呼叫业务类别、计费方式等。消息表示语反映本次呼叫的被叫性质、所要求的电路性质和信令类型等信息。地址信令数量是用二进制表示的IAM所包含的地址信令数量,采用BCD码表示。八位位组表示语
八位位组表示语中的前
7位中的每一位指示了IAI所携带的一种附加信息,该位为“1”表示附加信息存在,为“0”表示附加信息不存在。最后一位为扩展位,表示是否存在第二个八位位组,为“1”表示存在,为“0”表示不存在。IAM/IAI信令消息的各字段85主叫用户类型传送国际或国内呼叫性质信息,例如在国际半自动85TUP信令消息小结
TUP部分产生MSU的信令消息字段SIF,产生的信令消息送给MTP-3,被加上路由标记和SIO字段后再送给MTP-2,然后由信令链路加入差错控制信息,形成信号单元MSU,最后送入信令数据链路传输。从No.7信令系统的4级功能结构和信令处理过程看,由TUP产生的MSU中的各字段自上而下逐级增长。在接收端的信令点,自下而上逐级处理相关字段,最后送给TUP的是与电话用户部分相关的信令消息。86TUP信令消息小结TUP部分产生MSU的信令消息字段SI86一个正常的呼叫处理信令过程,通常都包含三个阶段:呼叫建立阶段、通话阶段和释放阶段。下面以市话网中经过汇接局转接的正常呼叫处理过程为例,说明No.7信令系统的一般信令过程。(1)呼叫建立时,主叫端局首先发出IAM或IAI消息。IAM中包含全部的被叫用户地址信息、主叫用户类别及路由控制信息。(2)被叫端局收全被叫用户地址信息和其他必须的呼叫处理信息后,一旦确定被叫用户的状态为空闲,立即发送后向地址齐全消息ACM,通告后向建立成功。ACM消息使各交换局释放本次呼叫缓存的地址信息和路由信息,并接通话路,由被叫端局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信令过程举例87一个正常的呼叫处理信令过程,通常都包含三个阶段:呼叫建立87(3)在被叫用户摘机后,被叫端局发送后向应答计费消息ANC,主叫端局收到ANC后,启动计费程序,进入通话阶段。(4)通话完毕,如果主叫先挂机,则主叫端局发送前向释放消息CLF,收到CLF的交换局立即释放电路,并回送释放保护消息RLG。转接局应负责向下一交换局转发CLF消息。如果是被叫先挂机,被叫端局应发送后向释放消息CBK。在采用主叫控制电路复原方式时,发送CBK消息的交换局并不立即释放电路,而是启动相应的定时设备,若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叫用户未挂机,则主叫端局产生和发送前向释放消息CLF,随后的电路释放过程与主叫先挂机时一致。信令过程举例(续)88(3)在被叫用户摘机后,被叫端局发送后向应答计费消息ANC,88正常的呼叫处理信令过程89正常的呼叫处理信令过程89894.3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为了全面掌握存储程序控制(SPC)原理和技术,必须了解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接口技术和编程技术。本节讨论
SPC具体应用中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及解决方法和技术。对SPC原理的讨论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程控交换机应具有的功能入手,分析对控制系统提出了什么要求;
(2)从实现功能和满足要求的角度分析控制系统应具有的结构和特点;
(3)实现具体功能常用的方法和典型技术。904.3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为了全面掌握存储程90基本功能要求
程控交换机面临的用户有两类:通信终端的使用者和交换机的营运、操作者。相应地,交换机的功能也分为用户业务功能和OAM业务功能两类。
程控交换机能够提供的用户业务功能可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这些业务不仅方便了用户,而且为营运商带来增值业务。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增强用户的呼叫能力;
第二,提高用户的应答能力;
第三,提高通话能力;
第四,用户管理己方话机能力;
第五,交换机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91
1.用户业务功能基本功能要求程控交换机面临的用户有两类:91
程控交换机能够为营运商提供运行、管理和维护(OAM)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材料力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豫章师范学院《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身教练技能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图像编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学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运动控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犯罪心理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学院《世界平面设计史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新办申请表
- 数学大观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旅游学概论(郭胜 第五版) 课件 第5、6章 旅游业、旅游市场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
- (2024年)精美网络安全讲座
- 2023届新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分类强化100题 语法填空之现在分词过去分词100题(思维导图+三年真题+模拟)
- 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柱塞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 某电厂180m钢筋混凝土烟囱施工方案
- 精准高效的数字孪生光网络技术探讨和实践
- 无痛胃肠镜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