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_第1页
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_第2页
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_第3页
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_第4页
临床血液学检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血浆: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诊断血液检验对疾病用药疗效有意义病情变化预后△血液参与生理功能活动、维持内外环境稳定。△血液系统与其它各系统相互影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一般检验=血常规检查

对外周血中RBC、WBC数量、质量的检验。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验血液的一般检验=血常规检查第一节1、生成: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早、中、晚幼RBC

->网织RBC->成熟RBC。

一、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测定:(一)RBC的生成、寿命、功能:3、功能:运输O2、CO2。免疫功能(与RBC膜上C3b受体有关)2、寿命:120天(在单核-巨噬C内破坏)。1、生成: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

红细胞数(×1012/L)Hb(g/L)成年男性4.0~5.5120~160

成年女性3.5~5.0110~150新生儿6.0~7.0170~200(二)RBC及Hb的正常参考值:红细胞数(×

1.RBC及Hb增高:

(三)临床意义(1)判定标准: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70g/L成年女性:

RBC>5.5×1012/L,.Hb>160g/L1.RBC及Hb增高:(三)临床意义(1)判

1)相对性:血浆容量减少。大量呕吐、腹泻、出汗、尿崩症等。

2)绝对性:RBC数增多,“红细胞增多症”。(2)增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1)相对性:血浆容量减少。(2)增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绝对性红细胞升高

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

继发性:

促红素代偿性升高↑:组织缺氧

促红素非代偿性↑:肿瘤、肾病生理性病理性绝对性红细胞升高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继发性:促红(1)判定标准:成年男性:RBC<4.0×1012/L,Hb<120g/L

成年女性:RBC<3.5×1012/L,Hb<110g/L2.RBC及Hb↓:贫血(1)判定标准:2.RBC及Hb↓:贫血轻度贫血:90g/L≤Hb<正常低值中度贫血:60g/L≤Hb<90g/L重度贫血:30g/L≤Hb<60g/L极重度贫血:Hb<30g/L(2)贫血的分级及标准:轻度贫血:90g/L≤Hb<正常低值(2)贫血的分级及标准:1)生理性:少年儿童、孕妇、老年人。(3)RBC、Hb↓的临床意义:2)病理性:RBC生成不良: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溶贫)失血:各种大出血。1)生理性:少年儿童、孕妇、老年人。(3)(1)正常:双凹圆盘形直径6~9um,平均7.5um,有中央淡染区、大小相当于RBC直径的1/3~2/53.RBC形态学改变:(2)病理改变:大小异常、形态异常。

1)大小异常:小RBC,大RBC,巨RBC,RBC大小不等。(1)正常:双凹圆盘形直径6~9um,平均7.RBC大小不等直径相差1倍以上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增贫RBC直径小RBC<6um缺铁贫、地贫、铁幼贫大RBC10um≤直径≤15um绝大多数溶贫巨RBC>15um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意义RBC大小不等直径相差1倍以上骨髓红系明2)形态异常球形RBC: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球形RBC>20%)椭圆形RBC:遗传性椭圆形RBC增多症(椭圆形RBC>25%)口形RBC:遗传性口形RBC增多症(口形RBC>10%)靶形RBC: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靶形RBC>20%)镰形RBC:镰形RBC增多症泪滴RBC:骨髓纤维化,其次:地贫、溶贫棘形RBC:棘形RBC增多症,脾切,尿毒症等。

2)形态异常

RBC形态不整(RBC异形症):

梨形、泪滴形、新月形、长圆形、三角形、盔形等见于: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RBC呈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增多症。RBC形态不整(RBC异形症):4.RBC染色反应的异常:

(1)低色素性:染色浅、中央淡染区扩大缺铁贫、铁幼粒细胞性贫血(铁粒贫)

(2)高色素性:染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球形RBC增多症(3)嗜多色性(多染色性):淡灰蓝、紫灰色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4.RBC染色反应的异常:5.RBC结构的异常:(1)嗜碱性点彩:胞浆内深蓝色颗粒

核糖体聚集变性正常时极少:0.01%增多:提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并有紊乱。各种增贫、铅、汞、锌等中毒。

5.RBC结构的异常:(2)Howell-Jolly小体(豪周氏体)胞浆内紫红色圆形小体 (异常染色质.核残留部分)见于:溶贫.巨幼贫.脾切等(2)Howell-Jolly小体(豪周氏体)(3)Cabet环(卡伯氏环)胞浆内紫红色.圆形或8字形细线状环。认为是纺缍体的残余物或脂蛋白变性所致见于:溶贫.巨幼贫.脾切等(3)Cabet环(卡伯氏环)5)骨髓转移癌。(4)有核RBC:指外周血中出现幼稚RBC。见于:1)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以中.晚红为主)2)红血病,红白血病(以原红,早幼红为主)3)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MF)4)严重缺氧:先天心,肺心病等5)骨髓转移癌。(4)有核RBC:1)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WBC分类:中性粒C.嗜酸性粒C.嗜碱性粒C.淋巴C.单核C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WBC分类:中性粒C.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一)正常参考值:

1.WBC总数:成人:(4~10)×109/L(一)正常参考值:1.WBC50-701-50.5-50-120-403-82.各类WBC的比值.绝对值:中性粒C杆状C嗜酸粒C嗜碱粒C淋巴C单核C绝对值(×109/L)比值(%)2-70.04-0.50.02-0.50-0.10.8-40.12-0.850-702.各类WBC的比值.绝对值:中性粒C(1)生成:造血干C→粒系祖C→原始.早.中.晚中性粒C→N

三阶段:干C池、生长成熟池、功能池。

△生长成熟池包括储存池(均在骨髓中)

△功能池包括:循环粒C池.边缘粒C池。

(2)寿命:4~6天(功能池中的仅为10-12h)(二)中性粒细胞(N):1.N的生成、寿命、功能:(3)功能:吞噬.杀菌作用。(1)生成:造血干C→粒系祖C→原始.早.中.晚中性粒C→N

2.中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1)生理性:下午.饱餐.情绪激动.运动.高温.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时等。特点:为一过性增高.质量无变化。2.中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①急性感染.炎症-----为最常见的原因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手术.栓塞等

(2)病理性:反应性↑、异常增生性↑1)反应性↑:(以N为主)动员骨髓储存池及外周血边缘池的N释放

③急性溶血④急性失血⑤急性中毒⑥恶性肿瘤①急性感染.炎症-----为最常见的原因(2)病理性:反应见于:①粒细胞白血病。

②骨髓增殖性疾病:真红.MF等2)异常增生性↑:骨髓中原.幼粒大量增生。见于:①粒细胞白血病。2)异常增生性↑:△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粒细胞减少症:N<1.5×109/L粒细胞缺乏症:N<0.5X109/L

3.中性粒细胞减少(1)感染性疾病:1)病毒感染。2)某些细菌感染:伤寒

粟粒性结核。

3)年老体弱、晚期癌症者感染时。△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3.中性粒细胞减少((2)血液系统疾病:再障、MDS等(3)物理化学因素:射线、氯霉素、解热镇痛药(4)单核-巨噬C系统功能亢进:(5)结缔组织病:SLE等(2)血液系统疾病:再障、MDS等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粒细胞的分叶情况,反映粒细胞成熟度。

(1)正常核象:以3叶居多,杆状核1~5%(2)核左移:杆状核↑,或出现更前阶段的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1)正常核象:以3叶居多,(2核左移:①临床意义:病情重、机体反应性强、BM造血旺盛。②分度:轻度:杆状核C>6%中度:杆状核C>10%+晚幼粒C重度:杆状核C>25%+早.中.晚幼粒C③分类:再生性、退性行核左移:①临床意义:(3)核右移:杆状核C↓.核分叶>5叶为主见于:巨幼贫.感染恢复期等(3)核右移:杆状核C↓.核分叶>5叶为主5.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1)中毒性改变:=>严重感染①细胞大小不均②中毒性颗粒③空泡形成

④核变性:核固缩/溶解/碎裂(2)巨多分叶核N:体积大、核分>5叶巨幼贫.MDS等5.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1)中毒性改变:(5)退化变性:(3)棒状小体(Auer小体)=>急性白血病胞浆中紫红色细杆状物(4)球形包涵体=>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浆中蓝色区域,圆形、梨形等(5)退化变性:(3)棒状小体(Auer小体)=>急1.E的生成、功能、正常值:(1)生成:造血干细胞→粒系祖细胞→原始、早幼粒→嗜酸性中幼粒→晚幼、杆状细胞→E(2)功能:吞噬作用。(3)正常值:占WBC0.5%~5%。绝对值≦0.5×109/L(二)嗜酸性粒细胞:(E)1.E的生成、功能、正常值:(二)嗜酸性粒细胞:(E)2.E增高的意义:

·变态反应性疾病。

·皮肤病。

·某些恶性肿瘤。

·风湿病。

·寄生虫病。

·血液病。

·某些传染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E↑+肺浸润+心、胃肠等损害。2.E增高的意义:3.E减少的意义:☆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伤寒。3.E减少的意义:(三)嗜碱性粒细胞:(B)

1.B的生成、功能、正常值:(1)生成:同E。(2)功能:主要是参与超敏反应(IgE的Fc受体)(3)正常值:占WBC0~1%(三)嗜碱性粒细胞:(B)2.B增高的意义:见于:慢粒、真红、慢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少见)3.B减少:无临床意义。2.B增高的意义:3.B减少:胸腺依赖的L: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分为骨髓依赖的L: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非T非B淋巴细胞:NK细胞,K细胞。(四)淋巴细胞:(L)△T淋巴细胞占L的50%—70%,寿命长,数月至数年。

B淋巴细胞占L的15%—30%,寿命短,仅4—5天。△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胸腺依赖的L: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1.L增高的意义:(1)生理性:出生后4—6天:50%,

4~6岁后逐减。(2)病理性: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TB等.2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4组织移植后排斥反应.5再障:L比例↑,但绝对值↓.1.L增高的意义:2.淋巴细胞(L)减少的意义:1)应用某些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ALG等。2)接触放射线。3)免疫缺陷性疾病。4)丙种球蛋白缺乏症。2.淋巴细胞(L)减少的意义:3.异形淋巴细胞:

⑴泡沫型(I型):无核仁

⑵不规则型(II型):无核仁

⑶幼稚型(III型):有核仁

⑷其它型:粒细胞样、浆细胞样、组织细胞样3.异形淋巴细胞:

4.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意义:1)病毒感染性疾病2)药物过敏3)输血、透析等4)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免疫性疾病。4.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意义:(五)单核细胞(M)1.单核细胞的生成、功能:(1)生成:造血干细胞→单核祖细胞→原、幼单→成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五)单核细胞(M)(2)功能:

①吞噬和杀灭病原体

②诱导免疫反应

③吞噬衰老RBC、清除损伤组织、坏死细胞

④抗肿瘤活性

⑤对粒细胞的生成调节:(产生CSF)(2)功能:2.M增高意义:(1)生理性:儿童达9%(2)病理性:

①某些感染:疟疾、TB。

②血液病。

③急性感染的恢复期3.M减少:无临床意义。2.M增高意义:三、类白血病反应(一)定义:刺激因素→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出现幼稚细胞、杆状细胞↑)最常见因素:感染、恶性肿瘤。三、类白血病反应(二)分型:1.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2.嗜酸性粒细胞型:3.淋巴细胞型:4.单核细胞型:☆绝大多数WBC↑↑仅少数WBC不增高(二)分型:(三)与白血病鉴别:(尤其慢粒)△共同点:幼稚细胞不同点:幼稚细胞↑程度、阶段细胞/Hb/Bpc/BM/预后(三)与白血病鉴别:(尤其慢粒)血小板的检测【正常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1.血小板生成障碍: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3.血小板分布异常:二.血小板增多:Plt>400×109/L1.原发性增多:2.反应性增多:

血小板的检测【正常值】(100~300)×1一、网织红细胞(Rl)计数:1.正常参考值:成人:0.5%~1.5%,绝对值24—84×109/L第二节、红细胞的其他检验一、网织红细胞(Rl)计数:第二节、红细胞的其他检验2.测定Rl的临床意义:(1)反映骨髓(BM)造血功能:Rl↑:BM红系造血功能旺盛。如:溶贫等Rl↓:BM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等(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3):作为治疗性诊断的观察指标。(4):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2.测定Rl的临床意义: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ct)1.定义:Hct指RBC在血中所占容积的比值。2.正常参考值:男性:0.4—0.5L/L(40—50容积%)女性:0.37—0.48L/L(37—48容积%)3.测定Hct的临床意义:(1)Hct↑:血液浓缩、RBC增多。(2)Hct↓:贫血。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ct)3.测定Hct的临床意义:三、RBC平均值的计数:(一)平均RBC容积(MCV):MCV=Hct(L/L)/RBC(/L)=Hct/RBC×1015(fl)正常参考值:82—95fl三、RBC平均值的计数:(二)平均RBC血红蛋白量:(MCH)MCH=Hb(g/L)/RBC(L/L)=Hb/RBC×1012(Pg)正常参考值:27—31Pg(三)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MCHC)MCHC=Hb(g/L)/Hct(L/L)=Hb/Hct(g/L)正常参考值:320—360g/L(32—36%)

(四)临床意义:根据MCV、MCH、MCHC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二)平均RBC血红蛋白量:(MCH)四.RBC沉降率(血沉)测定:1.定义:指RBC在规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度2.影响因素:(1)血浆阻力(2)RBC数量、形态、大小(3)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脂类物质:可使血沉↑四.RBC沉降率(血沉)测定:1.定义:指RBC在规定的条件

3.正常值: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4.临床意义:(ESR↑时)(1)生理性ESR↑: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后、老年人3.正常值:(2)病理性ESR↑:

①炎症性疾病:

②风湿病:

③组织损伤及坏死:

④恶性肿瘤:

⑤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MM、淋巴瘤等

⑥各种贫血

⑦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综等(2)病理性ESR↑:△在临床上ESR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2.用作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参考

3.反映血浆中球蛋白↑,从而可考虑导致高球蛋白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临床上ESR主要用于以下情况:一、溶血性贫血(溶贫)定义:第三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验RBC破坏过多过快超过骨髓代偿能力贫血(溶贫)一、溶血性贫血(溶贫)定义:第三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验R二、溶贫的分类:1.按病因分:(1)RBC内在缺陷:膜、Hb、酶。(2)RBC外来因素:免疫、感染、物理、化学等。2.按溶血场所分:(1)血管内溶血:RBC在血管内破坏(2)血管外溶血:RBC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破坏。二、溶贫的分类:三、确诊溶贫的实验室检验:溶血+贫血

贫血(Hb、RBC、Hct↓)破坏过多RBC代偿性增生溶血三、确诊溶贫的实验室检验:贫血(Hb、RBC、Hct↓)破坏

(一)RBC破坏过多的检验:

1.RBC寿命:↓2.血浆游离Hb:↑

(1)血浆游离Hb↑>50mg/L

(2)血清结合珠蛋白↓:(正常值0.7——1.5g/L)(3)血浆高铁Hb白蛋白复合物↑

(4)Hb尿:(+)酱油色浓茶色(5)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Rou’s试验(+)→血管内溶血(一)RBC破坏过多的检验:

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1)血清间接胆红素:↑

(2)尿中尿胆原↑,而尿胆红素(—)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二)RBC代偿增生的检验:

1.外周血Rl(网织红细胞):↑

2.外周血涂片见:有核RBC,嗜多色RBC,点彩RBC,豪周小体,卡伯氏环等

3.骨髓检查:红系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二)RBC代偿增生的检验:三.对溶血原因有意义的检验:

1.RBC膜缺陷的检验:糖水试验,RBC渗透脆性试验,Ham试验

2.RBC内酶缺陷的检验:

G-6PD定量测定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等三.对溶血原因有意义的检验:3.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血红蛋白电泳异丙醇试验4.免疫性溶血的检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3.珠蛋白合成异常的检验四.常用的溶贫检验:(一)RBC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低渗NaCl液水分进入RBC内

RBC逐渐膨胀——→破裂四.常用的溶贫检验:2.正常参考值:开始溶血:0.42%---0.46%Nacl液完全溶血:0.28%---0.34%Nacl液2.正常参考值:3.临床意义:(1)脆性↑:RBC的抵抗力↓,易溶血

(2)脆性↓:抵抗力↑

见于地中海贫血,缺铁贫等开始溶血:>0.50%Nacl液完全溶血:>0.38%Nacl液见于:球形RBC增多症椭圆RBC增多症3.临床意义:

(二)酸溶血试验(Ham试验):

1.原理:PH6.4—6.5时对补体敏感的RBC破坏

2.正常值:阴性

3.临床意义:

Ham试验(+)=>阵发性睡眠性Hb尿(PNH)(二)酸溶血试验(Ham试验):(三)蔗糖水溶血试验:

1.原理:蔗糖溶液离子可加强补体与RBC结合,使对补体敏感的RBC膜上形成小孔

2.正常值:阴性

3.临床意义:(+)=>PNH,巨幼贫,自免溶贫等(三)蔗糖水溶血试验:(四)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1.原理:抗RBC抗体-----RBC结合抗抗RBC抗体的抗体(人体球蛋白)==>凝集现象2.正常值:阴性不出现凝集现象(四)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3.临床意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SLE,类风湿,淋巴瘤也可(+)△出现假(—)的原因:

①试剂不适宜,只含抗IgG抗体

②自身抗体在洗涤RBC时脱落

③RBC膜上所吸附的抗体滴度低

④用激素后再查3.临床意义:△出现假(—)的原因:(五)高铁Hb还原试验

1.原理:G-6PD↓

氧化型辅酶Ⅱ—————还原型辅酶Ⅱ↓

高铁Hb---------→Hb

(暗红色)(红色)(五)高铁Hb还原试验2.正常值:目测法:(—)标本呈红色比色法:还原率>75%

目测法:(+)

===>G-6PD缺乏症比色法:还原率<75%3.临床意义:2.正常值:目测法:(+)3.

1.原理:各种Hb的等电点不同,在一定PH缓冲液中各带不同的电荷及总电荷导致各种Hb泳动方向及速度不同,从而分出各自区带。

2.正常值:HbA97%HbA21.5—3%HbF0.5—0.8%3.临床意义:Hb电泳异常===>地中海贫血(六)血红蛋白电泳测定:1.原理:各种Hb的等电点不同,在一定PH缓(六)1.原理:在17%异丙醇液,37ºC条件下:不稳定Hb易变性,在20分钟内沉淀:(+)而正常Hb在30分钟内不出现沉淀:(—)

2.正常值:(—)

3.临床意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七)异丙醇试验:1.原理:(七)异丙醇试验:

ΔRBC、BPC、WBC均有血型临床所讲的血型仅指RBC的血型一.RBC血型系统:

20多个系、400多种以上血型,以ABO血型系统最重要第五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ΔRBC、BPC、WBC均有血型第五节血型鉴定与1.ABO血型系统血型RBC表面抗原血清中补体AA抗BBB抗AABA、B无抗A、抗BO无A、B抗A及抗B1.ABO血型系统

2.ABO血型的测定;标准血清+被检者RBC标准RBC+被检者血清———————————————

——————————

被检者血型抗A血清抗B血清抗AB血清A型B型O型(O型血清)RBCRBCRBC

+-+-+-A型-+-+--B型+++---AB型---++-O型2.ABO血型的测定;

3.交叉配血试验:(1)定义:将供、受者的血交集,看有无凝集现象(2)方法:主管:受者血清+供者RBC

次管:供者血清+受者RBC(3)结果判定:主管、次管均无凝集反应==>同型血,可以输血主管、次管均有凝集反应==>不同型血,不能输血3.交叉配血试验:4.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1)在输血上的意义:“同型输血”原则。(2)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3)在器官移植上的意义(4)可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5)可用于可疑血迹、精斑、唾液等的鉴定。(6)作为某些疾病相关性调查的指标。血型不同:46%血型相同:9%4.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3)在器官移植上的意义(4)可

二.Rh血型系统

1.有五种抗原,以D抗原性最强。

2.天然抗体极少,要再次输入Rh(+)血才引起溶血。

3.新生儿Rh溶血病。二.Rh血型系统三、其他血型系统:1.白细胞抗原系统:

WBC自身特有的抗原、HLA抗原△HLA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临床应用:1)器官移植前的HLA检测:提高成功率。

2)亲子鉴定:父母各一个单倍体型构成子代基因型。三、其他血型系统:2.血小板抗原及抗体:(1)血小板抗原(2)血小板抗体原发:ITP

继发:输血、输BPC、妊娠时。3.血清蛋白成分的抗原特异性:由遗传基因不同造成。免疫蛋白、白蛋白、结合珠蛋白等。2.血小板抗原及抗体:3.血清蛋白成分的抗原特异性: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血浆: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诊断血液检验对疾病用药疗效有意义病情变化预后△血液参与生理功能活动、维持内外环境稳定。△血液系统与其它各系统相互影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一般检验=血常规检查

对外周血中RBC、WBC数量、质量的检验。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验血液的一般检验=血常规检查第一节1、生成: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早、中、晚幼RBC

->网织RBC->成熟RBC。

一、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测定:(一)RBC的生成、寿命、功能:3、功能:运输O2、CO2。免疫功能(与RBC膜上C3b受体有关)2、寿命:120天(在单核-巨噬C内破坏)。1、生成: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

红细胞数(×1012/L)Hb(g/L)成年男性4.0~5.5120~160

成年女性3.5~5.0110~150新生儿6.0~7.0170~200(二)RBC及Hb的正常参考值:红细胞数(×

1.RBC及Hb增高:

(三)临床意义(1)判定标准: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70g/L成年女性:

RBC>5.5×1012/L,.Hb>160g/L1.RBC及Hb增高:(三)临床意义(1)判

1)相对性:血浆容量减少。大量呕吐、腹泻、出汗、尿崩症等。

2)绝对性:RBC数增多,“红细胞增多症”。(2)增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1)相对性:血浆容量减少。(2)增高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绝对性红细胞升高

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

继发性:

促红素代偿性升高↑:组织缺氧

促红素非代偿性↑:肿瘤、肾病生理性病理性绝对性红细胞升高原发性:真性RBC增多症。继发性:促红(1)判定标准:成年男性:RBC<4.0×1012/L,Hb<120g/L

成年女性:RBC<3.5×1012/L,Hb<110g/L2.RBC及Hb↓:贫血(1)判定标准:2.RBC及Hb↓:贫血轻度贫血:90g/L≤Hb<正常低值中度贫血:60g/L≤Hb<90g/L重度贫血:30g/L≤Hb<60g/L极重度贫血:Hb<30g/L(2)贫血的分级及标准:轻度贫血:90g/L≤Hb<正常低值(2)贫血的分级及标准:1)生理性:少年儿童、孕妇、老年人。(3)RBC、Hb↓的临床意义:2)病理性:RBC生成不良:造血原料不足骨髓造血功能异常。

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溶贫)失血:各种大出血。1)生理性:少年儿童、孕妇、老年人。(3)(1)正常:双凹圆盘形直径6~9um,平均7.5um,有中央淡染区、大小相当于RBC直径的1/3~2/53.RBC形态学改变:(2)病理改变:大小异常、形态异常。

1)大小异常:小RBC,大RBC,巨RBC,RBC大小不等。(1)正常:双凹圆盘形直径6~9um,平均7.RBC大小不等直径相差1倍以上骨髓红系明显增生:增贫RBC直径小RBC<6um缺铁贫、地贫、铁幼贫大RBC10um≤直径≤15um绝大多数溶贫巨RBC>15um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意义RBC大小不等直径相差1倍以上骨髓红系明2)形态异常球形RBC: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球形RBC>20%)椭圆形RBC:遗传性椭圆形RBC增多症(椭圆形RBC>25%)口形RBC:遗传性口形RBC增多症(口形RBC>10%)靶形RBC: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靶形RBC>20%)镰形RBC:镰形RBC增多症泪滴RBC:骨髓纤维化,其次:地贫、溶贫棘形RBC:棘形RBC增多症,脾切,尿毒症等。

2)形态异常

RBC形态不整(RBC异形症):

梨形、泪滴形、新月形、长圆形、三角形、盔形等见于: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RBC呈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增多症。RBC形态不整(RBC异形症):4.RBC染色反应的异常:

(1)低色素性:染色浅、中央淡染区扩大缺铁贫、铁幼粒细胞性贫血(铁粒贫)

(2)高色素性:染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球形RBC增多症(3)嗜多色性(多染色性):淡灰蓝、紫灰色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4.RBC染色反应的异常:5.RBC结构的异常:(1)嗜碱性点彩:胞浆内深蓝色颗粒

核糖体聚集变性正常时极少:0.01%增多:提示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并有紊乱。各种增贫、铅、汞、锌等中毒。

5.RBC结构的异常:(2)Howell-Jolly小体(豪周氏体)胞浆内紫红色圆形小体 (异常染色质.核残留部分)见于:溶贫.巨幼贫.脾切等(2)Howell-Jolly小体(豪周氏体)(3)Cabet环(卡伯氏环)胞浆内紫红色.圆形或8字形细线状环。认为是纺缍体的残余物或脂蛋白变性所致见于:溶贫.巨幼贫.脾切等(3)Cabet环(卡伯氏环)5)骨髓转移癌。(4)有核RBC:指外周血中出现幼稚RBC。见于:1)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以中.晚红为主)2)红血病,红白血病(以原红,早幼红为主)3)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MF)4)严重缺氧:先天心,肺心病等5)骨髓转移癌。(4)有核RBC:1)各种增贫.尤其是溶贫(△WBC分类:中性粒C.嗜酸性粒C.嗜碱性粒C.淋巴C.单核C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WBC分类:中性粒C.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一)正常参考值:

1.WBC总数:成人:(4~10)×109/L(一)正常参考值:1.WBC50-701-50.5-50-120-403-82.各类WBC的比值.绝对值:中性粒C杆状C嗜酸粒C嗜碱粒C淋巴C单核C绝对值(×109/L)比值(%)2-70.04-0.50.02-0.50-0.10.8-40.12-0.850-702.各类WBC的比值.绝对值:中性粒C(1)生成:造血干C→粒系祖C→原始.早.中.晚中性粒C→N

三阶段:干C池、生长成熟池、功能池。

△生长成熟池包括储存池(均在骨髓中)

△功能池包括:循环粒C池.边缘粒C池。

(2)寿命:4~6天(功能池中的仅为10-12h)(二)中性粒细胞(N):1.N的生成、寿命、功能:(3)功能:吞噬.杀菌作用。(1)生成:造血干C→粒系祖C→原始.早.中.晚中性粒C→N

2.中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1)生理性:下午.饱餐.情绪激动.运动.高温.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时等。特点:为一过性增高.质量无变化。2.中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①急性感染.炎症-----为最常见的原因

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外伤.手术.栓塞等

(2)病理性:反应性↑、异常增生性↑1)反应性↑:(以N为主)动员骨髓储存池及外周血边缘池的N释放

③急性溶血④急性失血⑤急性中毒⑥恶性肿瘤①急性感染.炎症-----为最常见的原因(2)病理性:反应见于:①粒细胞白血病。

②骨髓增殖性疾病:真红.MF等2)异常增生性↑:骨髓中原.幼粒大量增生。见于:①粒细胞白血病。2)异常增生性↑:△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粒细胞减少症:N<1.5×109/L粒细胞缺乏症:N<0.5X109/L

3.中性粒细胞减少(1)感染性疾病:1)病毒感染。2)某些细菌感染:伤寒

粟粒性结核。

3)年老体弱、晚期癌症者感染时。△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3.中性粒细胞减少((2)血液系统疾病:再障、MDS等(3)物理化学因素:射线、氯霉素、解热镇痛药(4)单核-巨噬C系统功能亢进:(5)结缔组织病:SLE等(2)血液系统疾病:再障、MDS等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象:粒细胞的分叶情况,反映粒细胞成熟度。

(1)正常核象:以3叶居多,杆状核1~5%(2)核左移:杆状核↑,或出现更前阶段的粒细胞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1)正常核象:以3叶居多,(2核左移:①临床意义:病情重、机体反应性强、BM造血旺盛。②分度:轻度:杆状核C>6%中度:杆状核C>10%+晚幼粒C重度:杆状核C>25%+早.中.晚幼粒C③分类:再生性、退性行核左移:①临床意义:(3)核右移:杆状核C↓.核分叶>5叶为主见于:巨幼贫.感染恢复期等(3)核右移:杆状核C↓.核分叶>5叶为主5.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1)中毒性改变:=>严重感染①细胞大小不均②中毒性颗粒③空泡形成

④核变性:核固缩/溶解/碎裂(2)巨多分叶核N:体积大、核分>5叶巨幼贫.MDS等5.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1)中毒性改变:(5)退化变性:(3)棒状小体(Auer小体)=>急性白血病胞浆中紫红色细杆状物(4)球形包涵体=>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浆中蓝色区域,圆形、梨形等(5)退化变性:(3)棒状小体(Auer小体)=>急1.E的生成、功能、正常值:(1)生成:造血干细胞→粒系祖细胞→原始、早幼粒→嗜酸性中幼粒→晚幼、杆状细胞→E(2)功能:吞噬作用。(3)正常值:占WBC0.5%~5%。绝对值≦0.5×109/L(二)嗜酸性粒细胞:(E)1.E的生成、功能、正常值:(二)嗜酸性粒细胞:(E)2.E增高的意义:

·变态反应性疾病。

·皮肤病。

·某些恶性肿瘤。

·风湿病。

·寄生虫病。

·血液病。

·某些传染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E↑+肺浸润+心、胃肠等损害。2.E增高的意义:3.E减少的意义:☆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伤寒。3.E减少的意义:(三)嗜碱性粒细胞:(B)

1.B的生成、功能、正常值:(1)生成:同E。(2)功能:主要是参与超敏反应(IgE的Fc受体)(3)正常值:占WBC0~1%(三)嗜碱性粒细胞:(B)2.B增高的意义:见于:慢粒、真红、慢性贫血、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少见)3.B减少:无临床意义。2.B增高的意义:3.B减少:胸腺依赖的L: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分为骨髓依赖的L: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非T非B淋巴细胞:NK细胞,K细胞。(四)淋巴细胞:(L)△T淋巴细胞占L的50%—70%,寿命长,数月至数年。

B淋巴细胞占L的15%—30%,寿命短,仅4—5天。△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胸腺依赖的L: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1.L增高的意义:(1)生理性:出生后4—6天:50%,

4~6岁后逐减。(2)病理性: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TB等.2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4组织移植后排斥反应.5再障:L比例↑,但绝对值↓.1.L增高的意义:2.淋巴细胞(L)减少的意义:1)应用某些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ALG等。2)接触放射线。3)免疫缺陷性疾病。4)丙种球蛋白缺乏症。2.淋巴细胞(L)减少的意义:3.异形淋巴细胞:

⑴泡沫型(I型):无核仁

⑵不规则型(II型):无核仁

⑶幼稚型(III型):有核仁

⑷其它型:粒细胞样、浆细胞样、组织细胞样3.异形淋巴细胞:

4.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意义:1)病毒感染性疾病2)药物过敏3)输血、透析等4)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免疫性疾病。4.异形淋巴细胞增多的意义:(五)单核细胞(M)1.单核细胞的生成、功能:(1)生成:造血干细胞→单核祖细胞→原、幼单→成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五)单核细胞(M)(2)功能:

①吞噬和杀灭病原体

②诱导免疫反应

③吞噬衰老RBC、清除损伤组织、坏死细胞

④抗肿瘤活性

⑤对粒细胞的生成调节:(产生CSF)(2)功能:2.M增高意义:(1)生理性:儿童达9%(2)病理性:

①某些感染:疟疾、TB。

②血液病。

③急性感染的恢复期3.M减少:无临床意义。2.M增高意义:三、类白血病反应(一)定义:刺激因素→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出现幼稚细胞、杆状细胞↑)最常见因素:感染、恶性肿瘤。三、类白血病反应(二)分型:1.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2.嗜酸性粒细胞型:3.淋巴细胞型:4.单核细胞型:☆绝大多数WBC↑↑仅少数WBC不增高(二)分型:(三)与白血病鉴别:(尤其慢粒)△共同点:幼稚细胞不同点:幼稚细胞↑程度、阶段细胞/Hb/Bpc/BM/预后(三)与白血病鉴别:(尤其慢粒)血小板的检测【正常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1.血小板生成障碍: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3.血小板分布异常:二.血小板增多:Plt>400×109/L1.原发性增多:2.反应性增多:

血小板的检测【正常值】(100~300)×1一、网织红细胞(Rl)计数:1.正常参考值:成人:0.5%~1.5%,绝对值24—84×109/L第二节、红细胞的其他检验一、网织红细胞(Rl)计数:第二节、红细胞的其他检验2.测定Rl的临床意义:(1)反映骨髓(BM)造血功能:Rl↑:BM红系造血功能旺盛。如:溶贫等Rl↓:BM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等(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3):作为治疗性诊断的观察指标。(4):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2.测定Rl的临床意义: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ct)1.定义:Hct指RBC在血中所占容积的比值。2.正常参考值:男性:0.4—0.5L/L(40—50容积%)女性:0.37—0.48L/L(37—48容积%)3.测定Hct的临床意义:(1)Hct↑:血液浓缩、RBC增多。(2)Hct↓:贫血。二、红细胞比积测定:(Hct)3.测定Hct的临床意义:三、RBC平均值的计数:(一)平均RBC容积(MCV):MCV=Hct(L/L)/RBC(/L)=Hct/RBC×1015(fl)正常参考值:82—95fl三、RBC平均值的计数:(二)平均RBC血红蛋白量:(MCH)MCH=Hb(g/L)/RBC(L/L)=Hb/RBC×1012(Pg)正常参考值:27—31Pg(三)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MCHC)MCHC=Hb(g/L)/Hct(L/L)=Hb/Hct(g/L)正常参考值:320—360g/L(32—36%)

(四)临床意义:根据MCV、MCH、MCHC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二)平均RBC血红蛋白量:(MCH)四.RBC沉降率(血沉)测定:1.定义:指RBC在规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度2.影响因素:(1)血浆阻力(2)RBC数量、形态、大小(3)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脂类物质:可使血沉↑四.RBC沉降率(血沉)测定:1.定义:指RBC在规定的条件

3.正常值: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4.临床意义:(ESR↑时)(1)生理性ESR↑: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后、老年人3.正常值:(2)病理性ESR↑:

①炎症性疾病:

②风湿病:

③组织损伤及坏死:

④恶性肿瘤:

⑤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MM、淋巴瘤等

⑥各种贫血

⑦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综等(2)病理性ESR↑:△在临床上ESR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2.用作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参考

3.反映血浆中球蛋白↑,从而可考虑导致高球蛋白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临床上ESR主要用于以下情况:一、溶血性贫血(溶贫)定义:第三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验RBC破坏过多过快超过骨髓代偿能力贫血(溶贫)一、溶血性贫血(溶贫)定义:第三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验R二、溶贫的分类:1.按病因分:(1)RBC内在缺陷:膜、Hb、酶。(2)RBC外来因素:免疫、感染、物理、化学等。2.按溶血场所分:(1)血管内溶血:RBC在血管内破坏(2)血管外溶血:RBC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破坏。二、溶贫的分类:三、确诊溶贫的实验室检验:溶血+贫血

贫血(Hb、RBC、Hct↓)破坏过多RBC代偿性增生溶血三、确诊溶贫的实验室检验:贫血(Hb、RBC、Hct↓)破坏

(一)RBC破坏过多的检验:

1.RBC寿命:↓2.血浆游离Hb:↑

(1)血浆游离Hb↑>50mg/L

(2)血清结合珠蛋白↓:(正常值0.7——1.5g/L)(3)血浆高铁Hb白蛋白复合物↑

(4)Hb尿:(+)酱油色浓茶色(5)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Rou’s试验(+)→血管内溶血(一)RBC破坏过多的检验:

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1)血清间接胆红素:↑

(2)尿中尿胆原↑,而尿胆红素(—)3.胆红素代谢异常的表现:(二)RBC代偿增生的检验:

1.外周血Rl(网织红细胞):↑

2.外周血涂片见:有核R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