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_第1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_第2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_第3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_第4页
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防控技术培训2015年7月3日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防控技术培训1病例诊断不及时。缺乏诊疗意识,不能及早识别MERS疑似病例,首例病例未及时诊断,甚至被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其在医院内未被及时得到管理、隔离治疗,活动也未受限制,致使较多人员感染;疫情早期,未能科学、合理确定密切接触者判断标准,致使部分与首例病例有近距离接触人群未能纳入密切接触者范畴,并加以及早隔离。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例的管理措施不严格、采取措施不及时,甚至出现了密切接触者发病后仍可出国的情况。韩国MERS疫情暴发、蔓延主要原因韩国MERS疫情暴发、蔓延主要原因2一、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5年版)二、中东呼吸综合征消毒技术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主要内容主要内容3密切接触者定义1、诊疗、护理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2、在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出现症状期间,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3、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密切接触者定义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4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对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进行登记并开展健康随访,告知本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要立即通知当地开展健康随访的卫生计生部门。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末次接触后14天由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5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医学观察期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临床症状时,应立即将其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观察期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隔离及治疗,如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诊断,则按原来的医学观察期开展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如果未出现临床症状,可解除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疑似病例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县区级疾控机构应当采集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标本和双份血清标本第一份血清标本:尽可能在末次暴露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标本:间隔3~4周后采集呼吸道标本和双份血清标本按照上级疾控机构的要求及时送检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6指定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建立转运流程。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练。全员培训,提高对MERS的警惕性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建立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首诊医师负责制。基本要求(1)指定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建立转运流程。基本7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标准预防8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以及空气消毒。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劳逸结合,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医疗废物的处置和管理。基本要求(2)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基本要求(2)9发热门(急)诊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医务人员的防护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发热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10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有关要求。未设立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就地隔离的应急预案,发现疑似病例,应就地隔离,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妥善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发热门(急)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发热门(急)诊11如果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病例,在转出前应按照以下“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防护要求”进行个人防护,并对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戴外科口罩并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发热门(急)诊如果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病例,在转出前应按照以下12患者安置原则: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监测负压运行状况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经实验室确诊的感染患者可以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患者安置原则: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13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诊疗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如有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暴露风险时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患者出院、转院后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清洁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收治疑似、临床诊14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防护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医务人员的防护15(1)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乳胶清洁手套、穿防护服(隔离衣),脱手套及防护用品后应洗手或手消毒。(2)医务人员进行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的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防渗防护服。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1)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乳胶清洁手16(3)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呼吸头罩、穿防渗防护服。(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3)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可能产生气溶胶17(5)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结束后,应及时离开隔离区,并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6)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衣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18应当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患者转运和接触非感染者时:戴外科口罩;宣传教育(咳嗽注意事项和手卫生)。限制活动原则上在隔离病房内,外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1应当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9制订并落定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按照本医疗机构的规定做好探视者的防护。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2-4天,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2制订并落定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按照本医疗机20未解除隔离的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3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321MESR致病力强近距离接触可以传播加强认识,早识别,流行病学史询问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小结MESR致病力强小结22中东呼吸综合征消毒技术

——参考《埃博拉出血热消毒技术指南》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消毒方法随时消毒消毒剂的配制注意事项中东呼吸综合征消毒技术

——参考《埃博拉出血热消毒技术指南》23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如下:1.接到任务准备物资2.封闭现场确定范围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4.估算用量配消毒剂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终末消毒是指患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5.全面消毒不留死角6.脱掉个人防护装备7.消毒评价保证效果8.工作结束撰写报告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如下: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终末消毒是指患24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消毒范围:如疑似、确诊患者居住过的家庭、宾馆、救治场所等,在患者离开或死亡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患者发病后污染的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也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对象:包括疑似、确诊患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表面,不必对室内空气和室外环境开展大面积消毒。消毒方法1.消毒范围、对象及时限的确定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消毒方法1.消毒范围、对象及时限25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微生物的种类、抗力和数量,疾病的严重程度,消毒对象的性质,疫源地的特点等因素。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微生物的种消毒方法226常见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A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疱疹病毒、豆苗病毒、冠状病毒、其他有包膜病毒、革兰阴性杆菌、某些丝状真菌、革兰阳性球菌、人乙肝炎病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双向性和丝状真菌、酵母菌、藻类、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细菌繁殖体C腺病毒D轮状病毒、某些真菌孢子、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微小病毒(SSDNA)、甲肝病毒E结核分枝杆菌F细菌芽胞枯草杆菌芽胞、梭状杆菌芽孢G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注:微生物由A到G对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由弱到强。常见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A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正粘病毒27常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水平消毒水平杀灭微生物种类常用消毒剂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OPA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分枝杆菌、真菌、亲水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乙醇,碘伏,酚消毒剂,复方双链季铵盐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埃博拉病毒)胍类,单链季铵盐常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水平消毒水平杀灭微生物种类常用消毒剂高效28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无国界医生组织(MSF)均推荐0.5%(5000mg/L)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进行消毒,美国疾控中心(CDC)建议选择美国环保局注册的可用于亲脂病毒消毒的消毒剂,相当于中效以上消毒剂。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无国界医生组织(MSF)均消29《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要求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采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30建议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污染物和污染环境物体表面推荐0.5%-1%(5000-10000mg/L)含氯消毒剂,清除污染物后环境表面用2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洗消毒,物体表面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建议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31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也可选择其他高效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用于污染物和污染的普通物体表面或环境的消毒含70%以上乙醇消毒液、0.5%的碘伏可用于手、皮肤黏膜的消毒消毒方法

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消毒方法

32密闭场所终末消毒解决方案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先用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机,按说明书进行消毒。再对重点污染部位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密闭场所终末消毒解决方案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33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地面、墙壁2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拖擦100-300ml/m215min有可见污染物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物体表面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30min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34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污染物少量污染物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湿巾、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消毒液小心移除液体污染物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待液体吸干后清理至专用容器容器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清理的污染物可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污染物少量污染物5035纯液体污染物:吸湿材料的消毒巾/吸附消毒粉液体污染物的处置半固体或混合物:吸附型含氯消毒粉漂白粉纯液体污染物:吸湿材料的消毒巾/吸附消毒粉液体污染物的处置半36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纺织品按医疗废物焚烧处理避免产生气溶胶煮沸消毒、流通蒸汽完全浸没30min不建议人工清洗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浸没30min不建议人工清洗手卫生70%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1-3mL45s-1m流动水皂液洗手,后消毒1m有可见污染物时皮肤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适量1-2m75%酒精洗必泰适量1-2m粘膜大量生理盐水冲洗0.05%碘伏冲洗适量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37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餐(饮)具煮沸消毒浸没30min500mg/L以上含氯消毒剂浸没30min交通工具汽车、火车和轮船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或擦拭8ml/m330min先用消毒剂清理污染物飞机应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消毒剂种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前后各三排座椅、飞机走道、厕所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38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尸体的处理患者死亡后,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护下处理,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置双层裹尸袋,每层裹尸袋均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标记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性材料标签,尽快火化。必要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应提前与民政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预案,明确专人转车转运,运输结束后立即对运输车辆进行终末消毒。相关人员按做好个人防护。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尸体的处理患者死亡后39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放入合格的医疗废物收集袋,盛放医疗废物达到收集袋的3/4时,严密封口,外层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再装入另一新的医疗废物收集袋封口,外层消毒,就地高压灭菌后按一般医疗废物处理;或标记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性材料标签,指定专人专车押运,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处置机构集中焚烧处理。表4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注意事项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医40随时消毒

在留观场所、患者诊疗场所、转运工具等有人条件下,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应做好随时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随时消毒

在留观场所、患者诊疗场所、转运工具等有人条件下,患41注意事项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干净。现场消毒工作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事项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干净。42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43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概念个人防护用品的概念44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防护服口罩/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面罩鞋套/防水鞋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451.一般防护2.一级防护3.二级防护4.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1.一般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46一般防护对象:适用于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防护配备: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一般防护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47一般防护穿工作服一般防护穿工作服48一级防护:适用于初筛门诊、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一级防护:49一级防护一级防护50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护目镜、戴手套、工作帽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51二级防护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戴护目镜二级防护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戴护目镜52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53三级防护三级防护54普通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普通医用口罩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55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医用外科口罩: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56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戴外科口罩的程序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57正确的佩戴外科口罩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58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

医用防护口罩59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60戴防护口罩1.穿过口罩带托起口罩2.罩住口鼻3.固定颈部口罩带4.固定头部口罩带5.固定鼻夹戴防护口罩1.穿过口罩带托起口罩2.罩住口鼻3.固定颈61??62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

结果处理:1、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调整鼻夹;2、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密合性检查?

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

63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64脱防护口罩脱防护口罩651.用流水及肥皂七步洗手法洗手2.左手托住口罩暴露面,右手轻拉口罩的橡皮筋,检查其固定性,同时将橡皮筋稍拉松便于佩戴戴防护口罩1.用流水及肥皂七步洗手法洗手戴防护口罩663.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4.双手置于鼻夹处,同时稍用力均匀压紧鼻夹,使鼻夹贴合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戴防护口罩3.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67绝对不要在可能有病毒存在的空间戴口罩,尽量在进入室内空间前就戴好口罩绝对不要用手去压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有机会感染病毒一定要尽量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试验方法:戴上口罩后,用力呼气,空气不能从口罩边缘漏出注意绝对不要在可能有病毒存在的空间戴口罩,尽量在进入室内681.打开防护衣后,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2.左右手握住左右袖口的同时,抓住防护服腰部的拉链开口处3.先穿下肢,后穿上肢,然后加拉链拉至胸部,再将防护帽扣至头部,将拉链完全拉上后,密封拉链口穿防护服1.打开防护衣后,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穿防护服691.轻轻解开密封胶条2.拉开拉链,先脱去防护帽部分,再将袖子脱出后双手抓住防护服的内面,将防护服内面朝外轻轻卷至胶鞋的脚踝部脱防护服1.轻轻解开密封胶条脱防护服70

1.将拉链拉到底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袖子3.从上向下边脱边卷4.脱下衣,将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脱连体防护服流程1.将拉链拉到底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脱71脱分体防护服流程1.将拉链拉开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脱离帽子3.脱袖子、脱下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4.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脱分体防护服流程1.将拉链拉开2.向上提拉帽子,使头部72护目镜/面罩护目镜——眼睛面罩——整个面部皮肤将眼罩至于眼部合适部位,调节舒适度。护目镜/面罩73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何种情况下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

741.为方便穿着,套上鞋套后,将裤脚塞入袜子或鞋套内2.穿入胶鞋后,将防护服裤脚罩于胶鞋外面穿胶鞋1.为方便穿着,套上鞋套后,将裤脚塞入袜子或鞋套内穿胶鞋751.先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再将手套反折一部分,然后将防护服袖口稍拉向手掌部并固定,将手套反折部分紧套于防护服袖口2.带第二层加强型防护手套戴手套1.先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再将手套反折一部分,然后将防护服袖76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1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77穿工作服穿工作服78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戴手套戴护目镜穿鞋套穿防护服b)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79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80穿戴防护用品顺序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戴护目镜穿戴防护用品顺序穿防81a)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82b)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c)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83双手伸进帽子耳后双方的内侧边缘,将帽子内面朝外取下,放入污物袋脱帽子双手伸进帽子耳后双方的内侧边缘,脱帽子84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用后的防护用品放入双层布袋中封扎,可煮沸10分钟消毒或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85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86谢谢!谢谢!87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防控技术培训2015年7月3日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防控技术培训88病例诊断不及时。缺乏诊疗意识,不能及早识别MERS疑似病例,首例病例未及时诊断,甚至被误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其在医院内未被及时得到管理、隔离治疗,活动也未受限制,致使较多人员感染;疫情早期,未能科学、合理确定密切接触者判断标准,致使部分与首例病例有近距离接触人群未能纳入密切接触者范畴,并加以及早隔离。密切接触者和疑似病例的管理措施不严格、采取措施不及时,甚至出现了密切接触者发病后仍可出国的情况。韩国MERS疫情暴发、蔓延主要原因韩国MERS疫情暴发、蔓延主要原因89一、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5年版)二、中东呼吸综合征消毒技术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主要内容主要内容90密切接触者定义1、诊疗、护理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2、在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病例出现症状期间,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3、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密切接触者定义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91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对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要及时进行登记并开展健康随访,告知本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要立即通知当地开展健康随访的卫生计生部门。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末次接触后14天由县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92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医学观察期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临床症状时,应立即将其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观察期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隔离及治疗,如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诊断,则按原来的医学观察期开展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满,如果未出现临床症状,可解除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其接触的疑似病例排除中东呼吸综合征诊断,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县区级疾控机构应当采集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标本和双份血清标本第一份血清标本:尽可能在末次暴露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标本:间隔3~4周后采集呼吸道标本和双份血清标本按照上级疾控机构的要求及时送检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防控措施(2)——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93指定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建立转运流程。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防控预案、工作流程并进行演练。全员培训,提高对MERS的警惕性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建立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首诊医师负责制。基本要求(1)指定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并建立转运流程。基本94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标准预防95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以及空气消毒。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劳逸结合,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医疗废物的处置和管理。基本要求(2)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基本要求(2)96发热门(急)诊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医务人员的防护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发热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97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有关要求。未设立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就地隔离的应急预案,发现疑似病例,应就地隔离,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妥善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发热门(急)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发热门(急)诊98如果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病例,在转出前应按照以下“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防护要求”进行个人防护,并对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戴外科口罩并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发热门(急)诊如果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MERS病例,在转出前应按照以下99患者安置原则: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参照国家相关规定监测负压运行状况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经实验室确诊的感染患者可以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患者安置原则: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100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诊疗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如有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暴露风险时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患者出院、转院后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清洁收治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区(房)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收治疑似、临床诊101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防护正确选择并穿脱防护用品。医务人员的防护102(1)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乳胶清洁手套、穿防护服(隔离衣),脱手套及防护用品后应洗手或手消毒。(2)医务人员进行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的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无菌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防渗防护服。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1)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应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乳胶清洁手103(3)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有创操作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呼吸头罩、穿防渗防护服。(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3)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可能产生气溶胶104(5)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结束后,应及时离开隔离区,并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6)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衣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感染的风险不同防护措施也不一样105应当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患者转运和接触非感染者时:戴外科口罩;宣传教育(咳嗽注意事项和手卫生)。限制活动原则上在隔离病房内,外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1应当对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06制订并落定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按照本医疗机构的规定做好探视者的防护。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2-4天,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2制订并落定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按照本医疗机107未解除隔离的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3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3108MESR致病力强近距离接触可以传播加强认识,早识别,流行病学史询问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小结MESR致病力强小结109中东呼吸综合征消毒技术

——参考《埃博拉出血热消毒技术指南》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消毒方法随时消毒消毒剂的配制注意事项中东呼吸综合征消毒技术

——参考《埃博拉出血热消毒技术指南》110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如下:1.接到任务准备物资2.封闭现场确定范围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4.估算用量配消毒剂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终末消毒是指患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5.全面消毒不留死角6.脱掉个人防护装备7.消毒评价保证效果8.工作结束撰写报告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如下:疫点终末消毒工作流程终末消毒是指患111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消毒范围:如疑似、确诊患者居住过的家庭、宾馆、救治场所等,在患者离开或死亡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患者发病后污染的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也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对象:包括疑似、确诊患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表面,不必对室内空气和室外环境开展大面积消毒。消毒方法1.消毒范围、对象及时限的确定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消毒方法1.消毒范围、对象及时限112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微生物的种类、抗力和数量,疾病的严重程度,消毒对象的性质,疫源地的特点等因素。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微生物的种消毒方法2113常见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A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疱疹病毒、豆苗病毒、冠状病毒、其他有包膜病毒、革兰阴性杆菌、某些丝状真菌、革兰阳性球菌、人乙肝炎病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双向性和丝状真菌、酵母菌、藻类、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细菌繁殖体C腺病毒D轮状病毒、某些真菌孢子、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微小病毒(SSDNA)、甲肝病毒E结核分枝杆菌F细菌芽胞枯草杆菌芽胞、梭状杆菌芽孢G朊病毒(感染性蛋白质)注:微生物由A到G对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由弱到强。常见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A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正粘病毒114常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水平消毒水平杀灭微生物种类常用消毒剂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OPA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分枝杆菌、真菌、亲水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乙醇,碘伏,酚消毒剂,复方双链季铵盐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埃博拉病毒)胍类,单链季铵盐常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水平消毒水平杀灭微生物种类常用消毒剂高效115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无国界医生组织(MSF)均推荐0.5%(5000mg/L)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物及其污染物品进行消毒,美国疾控中心(CDC)建议选择美国环保局注册的可用于亲脂病毒消毒的消毒剂,相当于中效以上消毒剂。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无国界医生组织(MSF)均消116《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要求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采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117建议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污染物和污染环境物体表面推荐0.5%-1%(5000-10000mg/L)含氯消毒剂,清除污染物后环境表面用2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洗消毒,物体表面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建议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方法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118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也可选择其他高效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用于污染物和污染的普通物体表面或环境的消毒含70%以上乙醇消毒液、0.5%的碘伏可用于手、皮肤黏膜的消毒消毒方法

2.消毒剂和剂量选择消毒方法

119密闭场所终末消毒解决方案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先用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机,按说明书进行消毒。再对重点污染部位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密闭场所终末消毒解决方案房间、转运车辆等密闭场所的终末消毒可120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地面、墙壁2000-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拖擦100-300ml/m215min有可见污染物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物体表面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30min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121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污染物少量污染物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湿巾、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消毒液小心移除液体污染物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待液体吸干后清理至专用容器容器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清理的污染物可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污染物少量污染物50122纯液体污染物:吸湿材料的消毒巾/吸附消毒粉液体污染物的处置半固体或混合物:吸附型含氯消毒粉漂白粉纯液体污染物:吸湿材料的消毒巾/吸附消毒粉液体污染物的处置半123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纺织品按医疗废物焚烧处理避免产生气溶胶煮沸消毒、流通蒸汽完全浸没30min不建议人工清洗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浸没30min不建议人工清洗手卫生70%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1-3mL45s-1m流动水皂液洗手,后消毒1m有可见污染物时皮肤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0.5%碘伏消毒液擦拭消毒适量1-2m75%酒精洗必泰适量1-2m粘膜大量生理盐水冲洗0.05%碘伏冲洗适量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124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餐(饮)具煮沸消毒浸没30min500mg/L以上含氯消毒剂浸没30min交通工具汽车、火车和轮船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或擦拭8ml/m330min先用消毒剂清理污染物飞机应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消毒剂种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前后各三排座椅、飞机走道、厕所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125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尸体的处理患者死亡后,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护下处理,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置双层裹尸袋,每层裹尸袋均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标记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性材料标签,尽快火化。必要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应提前与民政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预案,明确专人转车转运,运输结束后立即对运输车辆进行终末消毒。相关人员按做好个人防护。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尸体的处理患者死亡后126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时间注意事项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放入合格的医疗废物收集袋,盛放医疗废物达到收集袋的3/4时,严密封口,外层用5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再装入另一新的医疗废物收集袋封口,外层消毒,就地高压灭菌后按一般医疗废物处理;或标记中东呼吸综合征感染性材料标签,指定专人专车押运,由环保部门指定的处置机构集中焚烧处理。表4污染场所、污染物品的终末消毒处理方法与剂量消毒场所消毒方法用量消毒注意事项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医127随时消毒

在留观场所、患者诊疗场所、转运工具等有人条件下,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应做好随时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随时消毒

在留观场所、患者诊疗场所、转运工具等有人条件下,患128注意事项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干净。现场消毒工作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由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技术指导。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前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事项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干净。129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130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的概念个人防护用品的概念131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防护服口罩/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面罩鞋套/防水鞋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1321.一般防护2.一级防护3.二级防护4.三级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1.一般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133一般防护对象:适用于在医院传染病区,发热门急诊以外从事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防护配备: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一般防护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134一般防护穿工作服一般防护穿工作服135一级防护:适用于初筛门诊、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

一级防护:136一级防护一级防护137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护目镜、戴手套、工作帽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发热留观室、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138二级防护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戴护目镜二级防护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戴护目镜139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务人员140三级防护三级防护141普通医用口罩对致病性微生物的防护作用不确切,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普通医用口罩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142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医用外科口罩:不同种类的口罩如何选择

143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戴外科口罩的程序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144正确的佩戴外科口罩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145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

医用防护口罩146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147戴防护口罩1.穿过口罩带托起口罩2.罩住口鼻3.固定颈部口罩带4.固定头部口罩带5.固定鼻夹戴防护口罩1.穿过口罩带托起口罩2.罩住口鼻3.固定颈148??149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

结果处理:1、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调整鼻夹;2、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密合性检查?

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

150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73课件151脱防护口罩脱防护口罩1521.用流水及肥皂七步洗手法洗手2.左手托住口罩暴露面,右手轻拉口罩的橡皮筋,检查其固定性,同时将橡皮筋稍拉松便于佩戴戴防护口罩1.用流水及肥皂七步洗手法洗手戴防护口罩1533.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4.双手置于鼻夹处,同时稍用力均匀压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