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1页
2022年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2页
2022年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3页
2022年语文园地二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2语文园地二教案语文园地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园地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园地二教案1

①谈话激趣。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喜庆的季节。

秋天多美呀,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了火红的衣裳,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景色宜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收,瓜果飘香,硕果累累。

学了这组教材,我们真想出去秋游,走进秋天,感受秋天,我们还想为秋天的图画再描上几笔呢!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我们怎么来组织这次秋游活动。

②商量方案。

a.分组商量秋游活动方案。

全班讨论“到哪儿去秋游〞。

根据不同意见分组,意见相同的组成小组。

各组根据?秋游活动方案表?的内容,商量制定比拟详细的秋游活动方案。如:秋游的时间:几月几日几点到学校集合。

秋游的地点:某公园、某村、某山……

秋游前的准备:联系各项事宜、发通知……

秋游的活动内容:游览、做游戏、爬山……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绘画、日记、河边的鹅卵石、山上的野花……

b.推举小组发言代表

提名推荐或自荐小组发言代表。

推荐人说说推荐理由。

根据推荐理由商量决定小组发言代表。

讨论决定

a.各组代表发表意见,其他组同学及教师可对其进行质疑。

b.各组之间充分讨论每个方案的长处与短处〔教师作为学习伙伴之一参与讨论〕。

C.全班表决通过最正确秋游方案。

d.分组讨论完善已通过的秋游方案。

e.各组填写秋游方案表〔可大家说,一个人填写人

语文园地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积累语句。

2、学生通过交流想一想自己应该怎么办

3、引导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向同学们展示

4、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充分表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在学生充分自学的根底上,检查认读和识记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的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和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我的发现

1、有个小女孩发现了两种有趣的识字方法,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⑴课件出示小女孩的话:

⑵动脑筋,找规律:

课件出示第一组生字:

课件出示第二组生字,用同样方法学习。

⑶检查生字认读:

①齐读。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

⑷我们学过得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记?

2、读读想想:

⑴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⑵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都有一个张〕

⑶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就不一样。引导学生理解各个词中“张〞的意思:

“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学生演示理解。

“一张画〞用实物讲解。

“张爷爷〞的“张〞是人的姓。

“开张〞在句子中理解,如: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自己练读。

齐读。

学生自主观察。

自主发表见解,集体归纳方法:

减一减。

运用归纳的方法自主识字:

票、元、旦。

用生字扩词稳固: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练读。

⑵谁想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2、读读背背:

⑴课件出示儿歌。

教师范读。

⑵生自由练读,也可同桌一起读,互相帮助。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⑷生尝试背诵。

⑸检查背诵情况。齐读。

〔也可采用多种方式认读〕

分别用“照顾、精彩、奇妙〞口头造句:

①自己思考。

②指名说,及时纠正错误。

③同桌互说。

①齐读。

②男女生分读。

③指名读。

通过交流,互相正音能更好的掌握。

语文园地二教案3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3、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鸟鸣涧?,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语言意思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18〕分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出示问题: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不大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畅顺。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都积累了哪些阅读古典名著,感受古代语言和理解古典内容的方法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2、练一练,学运用。

〔1〕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领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猴王出世?

①组交流:说说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联系上文能够了解到在石猴的提示下群猴拜石猴为王。

引导学生回忆和交流积累的理解古典名著语言的方法,教师抓住学生交流中出现的好的方法进行拓展、概括、总结。使学生切实掌握了理解古典名著语言的方法。

新课教学

〔22〕分钟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你知道下面的词语现在的说法吗

1、读一读,找规律。

榜文印信驿站郎中

店家客舍货郎墨客

〔1〕小组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2、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你还积累了哪些这样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①如何: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②但凡:但凡,只要。

③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④围圆: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围一圈的长度。

⑤石碣:石碑。碣,石碑。

〔二〕读下面的句子,猜想加点局部的意思,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1。读一读,找规律。

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小组交流:说说加点局部的意思。

〔2〕互相交流,说说是怎么猜这些词语的意思出来的。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请勿自误〞的意思。

②结合石猴的发现理解“喜不自胜〞的意思。

③结合生活体验理解“瞑目蹲身〞的意思。

④联系自己看过的电视剧理解词语“拱伏无违〞和“序齿排班〞的意思。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说说在阅读中遇到的这样的词语,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平生气力:全身的力气。平生,一般指一生。〕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说时迟,那时快:表示当时的时间非常短促。旧时说书人的习惯用语。〕

〔三〕下面句子描写的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读一读,猜猜写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1、读一读,找规律。

〔1〕小组交流:猜猜写的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①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从外貌描写可以猜到是孙悟空。〕

②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漂漂然有神仙之态。〔描写的是诸葛亮,即诸葛孔明。此句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他的草庐看到他时的描写。〕

③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根据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可以判断写的是武松。〕

2。我交流,我积累。

〔1〕小组交流平时的积累。

〔2〕全帮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李逵〕

②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削发恨参禅。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独撑一杖行天下,孰是文殊孰普贤。〔鲁智深〕

③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沙悟净〕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作者介绍。

王维〔699-759〕,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4、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为友人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假设耶溪〕的作品。

5、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3〕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似空无所有。

〔4〕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5〕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到达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语文园地二教案4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留心观察“我的发现〞,并总结出认字的规律,鼓励学生学会发现更多的认字方法。

2、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拼音自学“我会学〞中的生字,总结识记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理解“读读想想〞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在“我的发现〞、“我会学〞、“读读想想〞的学习中,学会发现规律,总结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个月我们要争当什么星吗?〔自学之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同学们请看屏幕〔咖啡猫〕,咖啡猫是来给我们当导游的,它带我们到聪明城堡去玩一玩,听说里面还放着一颗很漂亮的自学星。只要同学们学会发现,多动脑筋,我们肯定能拿到自学星,你们有信心吗?好,出发!

二、我的发现。

过渡:我们已经来到第一站“智慧门〞,这是通向城堡的唯一通道,可是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钥匙,怎么办呢?没关系,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过了四关之后钥匙就会出现,到时候就能翻开城堡拿自学星了。

1、齐读题目“第一关,我的发现〞。

2、读题目要求〔个别读-老师读-齐读〕

3、自由读生字词,小组内互相交流:你是怎么学生字的?

4、个别学生汇报〔读一读

说学习生字的方法〕

5、继续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想想,这两组生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相机板书:减一减。

6、齐读生字词。如:漂字去掉三点水就是“票〞,火车票的“票〞。

7、拓展学生思维。〔你还可以用“票〞,“元〞组词吗?〕

三、我会学。

过渡:刚刚同学们用“减一减〞的方法学习了“票、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下面的生字,看看你还会用什么方法学?

1、齐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主学习“值、篇、遍〞。〔师巡堂,适当指导。〕

3、小组派代表汇报。〔进行红旗比赛〕“你是用什么方法学这

些字的?〞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偏旁识字。如〔“遍〞字跟之前学的哪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相机板书:加一加。

4、进一步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如:为什么“植〞字会有一个木字旁?

〔让学生初步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5、让学生联系生活,通过口头组词识记生字。“你能用“篇〞、“遍〞组词吗?〞〔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满山遍野〞〕

6、小老师带读生字词。

四、我会认。

过渡:我们已经来到第三关,这一关要求同学们认读生字,这就需要同学们动动脑筋,把刚刚所学的生字响亮而正确地读出来,我们就能过关了。准备好了吗?

1、齐读生字。

2、小组读生字。〔进行红旗比赛〕

3、各小组派代表读〔打乱生字的顺序。〕

4、开火车读〔边读边组词。〕

拓展: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交上了朋友,你会忘记它吗?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字可以用减一减或加一加的方法来学的?

五、读读想想。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关了,胜利在望,我们要继续加油啊!

1、读读题目要求。

2、自由读词语

齐读。师: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张〞字。〕

3、理解词义。〔让学生通过动作表达出教难理解的词义,如:“张贴〞、“东张西望〞等〕

4、小组讨论“选词语,说句子〞。

5、小组派代表上台,利用课件选择答案。

6、齐读。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能认真学习,积极发言,终于拿到了自学星。老师真为你们快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只要学会仔细观察,多动脑筋,肯定会有所发现。让我们人人争当自学星,好吗?

语文园地二教案5

1、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稳固识字,积累词汇。

3、初步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4、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5、拓展:说说课外知道的带提手旁的字和姓氏。

1、每人准备──本常用的字典。

2、实物投影仪、课本“语文园地二〞投影片。

3、“我会认〞里的生字卡片。

4、同学准备“露──手〞里的内容。

5、小奖杯、红五星假设干。

两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我的发现:

出示投影“我的发现〞,指导同学发现识字方法。

⑴教师引导分析“纺〞字的字形特点:“方〞与“纺〞有什么不同?

同学同桌合作学习:观察两字有什么不同?

⑵教师鼓励同学观察熟字与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汇报:熟字与生字的读音有关,熟字加与字义有关的偏旁组成生字。

⑶教师鼓励用其他方法认识这些生字,如“柏、纪、织〞也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伯──柏、记──纪、识──织)。

同学自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2、我会认:

教师轮流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我会认〞里的生字。

同学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3、我会读:

教师出示投影“我会读〞:有什么发现?

同学个别发言: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字义与手的动作有关。

4、教师:谁还知道课外的带提手旁的字?

同学个别拓展说。

二、日积月累

1、读读比比:

⑴教师出示投影“读读比比〞,指导同学读词。

同学自由读,齐读。

⑵教师指导区别异同:注意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同学同桌交流,区别带点字的异同。

2、读读记记:

⑴教师指导读“读读记记〞中的内容。

同学自读,发现姓氏歌特点。

⑵教师指导记姓氏:你是怎么记住的?

同学个别介绍记姓氏的方法。

⑶教师谁还知道课外的姓氏?

同学自由说课外的姓氏。

3、学习查字典。

⑴教师出示“庞〞字。

同学认读。〔当同学答不上来时,提示同学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⑵教师出示投影“查字典步骤〞。

同学看投影“查字典步骤〞,认读,全体用部首查字法查“庞〞字。

⑶教师做课本上的练习,比一比谁能查得又准又快。

同学查字典竞赛,每一组评一名优胜者奖励红五星。

三、展示台

教师:小朋友都来露一手怎么样?

1、组内展示。

2、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评价,开展“擂台赛〞。

3、分类选出擂主,颁发奖杯。

语文园地二教案6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局部。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标准。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适宜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4、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觉察“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微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⑴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⑶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

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觉察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⑶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⑴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⑵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假设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⑵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那么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

2、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正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⑴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比照。

⑵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比照。

⑶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语文园地二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作文讲评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老师在批改习作过程中,发出了我班不少同学“独具慧眼〞,观察到了别人不易发现的新奇有趣的地方。你们想不想也“一睹为快〞?

二、选择典型,师生点评

1、出示几类优秀习作的题目供学生选择:看到这些题目上,你想了解哪一篇习作?

2、让被选中习作的作者说说为什么要写,是怎样写的?并电脑出示习作〔放大〕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评价好在哪里?

3、再出示,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习作进行比照,或同一内容描写,精力与细致的习作比照。说说哪一篇写得好,为什么?应如何修改?

4、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放大,师生共同修改。

三、继续修改,逐步完稿

能根据同学的评议,自我修改文稿,然后同桌修改,也可小组修改。

语文园地二教案8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

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语文园地二教案9

1、以“维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维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比照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

同学们,俺们的家乡美吗?但是俺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2、交流:

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讨论:

以“俺们能为维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一起出谋划策。

第二、三课时

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维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刚的交流,你一定对维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身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身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同学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同学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资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同学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同学习作中存在的一起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同学展示自身的习作。

第四课时

〖俺的发现〗

1、同学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同学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身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二、读读背背

1、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第五课时

展示台

布置同学围绕“环境维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效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维护环境的标语牌、维护环境的建议书、维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语文园地二教案10

一、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画杨桃?中,一个同学看到一件事物是五角形的,一个同学看到的是圆形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察结果却是出自同一件事物,正所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不仅能给人带来很多灵感,而且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3秒钟时间内,看出是什么图形。

2.出示右边第一幅图3秒钟。

3.你看到了什么?请把看到的与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注意:

〔1〕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2〕听的同学要认真、专注,假设有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请教。请教也很讲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中肯。

同桌同学交流。

4.教师巡视,邀请一对观察结果不同的上台展示交流过程。

其他同学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完整。

5.通过交流,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看法的两个方阵。

同学们同时同地看了一幅图,看到的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呢?到底是哪一方的看法是正确的呢?

〔1〕双方可以进行争辩,据理力争。

〔2〕就不懂的可以虚心地向对方请教、提问或跟对方商讨。

6.再一次出示该图片,请同学们再一次仔细的看图,能不能像魏格纳一样有惊人的发现呢?

结合第一次的观察所得,说说: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现在又有什么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对这两次的'观察有什么感受?

根据学生的答复,小结观察方法:观察时要仔细地看,反复地看,从多个角度去看,才会有许许多多新的发现,才能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

重点板书:

仔细地看

反复地看

多角度看

二、小组合作观察,练习观察方法,练习条理表达。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要来试一试我们的火眼金睛有多厉害。小组同学合作观察右边第二幅图,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火眼金睛最厉害,脑子转得最快,语言表达得最有条理。

小组活动,积极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积极思考,并集合小组各成员意见,最后统一观察所得。

各小组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有条理地阐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就某一组的阐述补充自己组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评价:每组选2名同学和老师组成评委团,给各小组评分。评分工程为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总分100分〕,附加工程是联想能力〔20分〕。

三、小组竞赛观察,发现多,说得好。

1.刚刚,同学们的火眼金睛帮了小组的大忙,同时,同学们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的火眼金睛最厉害,谁的口才最厉害。

2.出示第三幅图〔10个人头图〕

3.从图上先看到了什么;再进一步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反复看一看,换几个角度看一看,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深切的感受或启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谁说得好。

初赛:小组比赛,选出各2名优秀者。

复赛:优秀者在班级里比赛,评选出“观察能力突出奖〞和“小小口才家〞。

4.发奖

四、总结:

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观察,谁学会了观察,谁就具有慧眼。只有我们仔细地观察,反复地观察,多角度地观察,就会具有慧眼。

五、作业:把观察乐趣与别人一起分享。

六、板书:

我看到了……

仔细地看独

反复地看具

多角度看慧

语文园地二教案11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拟、做游戏等,复习稳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3、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比拟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教学难点:

读句说句。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相关的汉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拟、做游戏等,复习稳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比拟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我会连这个游览区,谁连得又快又对,我就把五角星送给谁。

2、开火车读准、,、,、,、。〔重点指导读准鼻音和边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汉字,指导连线。

〔1〕学生自己连一连。

〔2〕同桌对一对,连得不一致的请教生字表,教师巡视。

〔3〕连错的同学哪个字连错了,请小朋友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戏,稳固汉字的读音。

〔1〕师生合作。〔出示相关的汉字〕

〔2〕学生与学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组进行〕

〔二〕、读读比比

1、谈话激趣:请你先读一读,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秘密?

2、学生边读边观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比拟形近字的差异,练习说完整话。

〔1〕共同完成了子、十叶音形义的比拟,再分别组词。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局部。

〔3〕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读读、比比、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5、出示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全班齐读。

〔三〕、我会找

1、创设情境:〔出示苹果园图〕瞧,苹果园到了,小朋友提着篮子摘苹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每人先找同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检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读字。把10个红苹果贴在果树上,学生做摘苹果游戏,带读生字。〔配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真热闹,苹果红,苹果香,小朋友们摘果忙〕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一棵苹果树

七、课后反思: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课时

总6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比拟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谈话激趣:上节课,咱们在苹果园里摘了生字苹果,收获真不少!现在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红旗

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

3、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排词语〕

〔2〕四人小组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谈话激趣:过了独木桥,我们又来到我会读读说说游览区。让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问:第一句讲什么?〔我家门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树〕

〔2〕请同学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用横线把有什么画出来。

〔3〕指导读句子。用声音的轻重、长短读出什么地方有什么。

4、练习说话。

〔1〕把第一、二句变一变、说一说。

〔2〕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3〕扩展练习。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5〕小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3、背诵古诗。

4、表演朗诵。

〔四〕、练习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案

挑战题:补充句子。

〔〕有〔〕。

〔〕有〔〕,有〔〕,还有〔〕。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有〔〕。

七、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教案12

1、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稳固识字,积累词汇。

3、初步掌握部首的方法。

4、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5、拓展:说说课外知道的带提手旁的字和姓氏。

1、每人准备──本常用的字典。

2、实物投影仪、课本“语文园地二〞投影片。

3、“我会认〞里的生字卡片。

4、学生准备“露──手〞里的内容。

5、小奖杯、红五星假设干。

两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我的发现:

出示投影“我的发现〞,指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⑴教师引导分析“纺〞字的字形特点:“方〞与“纺〞有什么不同?学生同桌合作学习:观察两字有什么不同?

⑵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熟字与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汇报:熟字与生字的读音有关,熟字加与字义有关的偏旁组成生字。

⑶教师鼓励用其他方法认识这些生字,如“柏、纪、织〞也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伯──柏、记──纪、识──织)。

学生自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2、我会认:

教师轮流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我会认〞里的生字。

学生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3、我会读:

教师出示投影“我会读〞:有什么发现?

学生个别发言: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字义与手的动作有关。

4、教师:谁还知道课外的带提手旁的字?学生个别拓展说。

二、日积月累

1、读读比比:

⑴教师出示投影“读读比比〞,指导学生读词。学生自由读,齐读。

⑵教师指导区别异同:注意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同桌交流,区别带点字的异同。

2、读读记记:

⑴教师指导读“读读记记〞中的内容。

学生自读,发现姓氏歌特点。

⑵教师指导记姓氏:你是怎么记住的?

学生个别介绍记姓氏的方法。

⑶教师谁还知道课外的姓氏?

学生自由说课外的姓氏。

3、学习:

⑴教师出示“庞〞字。

学生认读。〔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提示学生可以用部首查字法。〕

⑵教师出示投影“步骤〞。

学生看投影“步骤〞,认读,全体用部首查字法查“庞〞字。

⑶教师做课本上的练习,比一比谁能查得又准又快。学生比赛,每一组评一名优胜者奖励红五星。

三、展示台教师:小朋友都来露一手怎么样?

1、组内展示。

2、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评价,开展“擂台赛〞。

3、分类选出擂主,颁发奖杯。

语文园地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减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1、刚刚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根底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标准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根底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园地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2、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学会用比拟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