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_第1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_第2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_第3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_第4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界的物质性一、教材分析本框是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题。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介绍世界的物质性,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知识构成上看,本框既是对第一单元中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本单元后面一框中运动、规律等知识点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地位上看,对于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起到基础性作用,也为本单元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主题服务。二、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和分析“地球进化史”“人类发展史”“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视频图文资料,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懂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锻炼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培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的理解。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问题,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概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难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阅读有关“我国火星探测”相关图文资料。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这意味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迈出了我国宇宙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重大里程碑。关于宇宙的产生,中外有各种认识:中国古代传说有——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说,而西方比较有名的是——上帝创世说。查阅资料,从科学的角度说说,宇宙是怎么产生的?提示:宇宙的形成和各种传说人物没有任何关系,更不是人们猜想产生的,而是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哲学上叫做事物是客观的,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世界的物质性。(二)教授新课议题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议题情境一:1.观看“地球发展史”视频短片并阅读图文信息。列宁说,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及文字材料,说说你对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理解。议学提示: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议题情境一:2.阅读下列关于世界本原的相关图文信息。《周易》认为,阴阳是天地的本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尚书》提出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天所以命万物的根本。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议学任务:(1)古代的哲学家为什么把水、火等看作世界的本原。(2)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着的事物,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议学提示:古代哲学家对客观世界刨根问底,将世界的本原理解为水、火、原子等,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这在本质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一些可贵的猜测;同时,把万事万物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表明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山川湖海、磁场、超声波等周围的事物,虽然具体的形态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又能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即万事万物都有其共同的属性客观实在性。(2)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存在状态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议题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议题情境二:阅读“人类产生”相关图文材料。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组织程度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议学任务:查阅资料,探究古猿向现代人转变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原因。议学提示: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议题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议题情境三:阅读文字材料。2016年3月9日至15日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4比1战胜李世石;2017年5月23日至27日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3比0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洁。机器人索菲亚不仅可以模仿人的一举一动,甚至拥有灵敏的反映能力,能够与人进行正常的对话交流。议学任务:查阅资料,说说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意识吗?议学提示: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4)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总结: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