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还写过不少歌词,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综合性课程、生活化课程,又是一种个性化课程、经验性课程,它从多个侧面反映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特别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重要目标。它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初步形成比较整体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体系;提高语文素养而呈现放射状的幵放性关系。利用教师和学生的探索与开发专题;有利于形成相对整体的、稳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体系,使综合性学习真正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独立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兴趣及自主化发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的听、说、读、写活动贯穿学习的始终,其落脚点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致力于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一线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很感兴趣,但教学的实施很不尽如人意。有的语文老师从来不组织综合性学习,有的学习专题老师从未涉及,有的专题只是成为了少数学生学习的“专利”,调查结果还表现为学生对专题的喜好与否来源于专题与他们的生活距离的远近,有些专题开展的很好,如“我爱我家”。教师对专题也很有研究,开展效果好,因而也很受学生的喜欢,而这样的专题往往被追捧为教学的“热点”。但从普遍反映的总体状况看来,不容乐观。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呼声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定,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环节设计都应紧扣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些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东西可能不能直接产生所谓的语文成绩,但是却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增强,而这正是综合性学习的魅力所在。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材设计的专题或者教师设计的专题及操作方法没未能估计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从而与教学实际产生的冲突,因而不能贯彻实施。很多学生本身对某些专题就普遍不感兴趣,这样实施起来的困难就很大,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教材的专题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很多老师进行了一些浅尝辄止的实验,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花费的课时很多,需要的客观条件比上普通的课型要多,在进行教学教案检查、学生测试的过程中体现的显性分数不足,所以更愿意用“讲解题目”的方式来代替,教材上的专题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短期看效果不佳。三、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一)发挥教材优势,落实综合性学习在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己经安排了不少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专题,这些活动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只要引导得法,教师和学生应当必有收获。也许学生的成果是千差万别的,甚至有的是稚嫩的,但他们全身心投入了,心灵激荡了,记忆深刻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整体素质会得到发展。(二)自主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经常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和探究等能力都会逐步提高,人文与科学、语言与艺术、多学科的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结合教材进行了一堂辩论的综合性学习的课程,两节语文课分小组进行了辩论,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邀请本班其他学科老师的友情参与。语文老师从语言的表达、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给予学生指导,历史老师可以从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角度加以引领,政治老师从国家政策等角度加以分析,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开拓。也许这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辩论,但由于真正促进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更客观。(三)发挥网络功能,拓展综合性学习平台博客、QQ空间的盛行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广度。我们可以将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传到博客和空间上,实现班级交流、学校交流、甚至更大范围的交流与共享。如班级作文的网络化使得同学的阅读反馈更加的及时,评点也很具有同龄人参考价值。又如课外阅读的交流与心得也可以采取网络的方式,实现写作与阅读的综合、鉴赏与创作的综人。(四)积极开发和运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教材之外处处都有母语课外教材的存在,教师可以积极开发和运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比如唱歌是学生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其实有不少优秀的歌词是值得孩子们自习推敲的。在开展的一次“我爱记歌词”的语文活动中,教师可以举办“美词我来搜”、“好歌我来唱”、“好词我来创”的活动,分门别类展览了校歌的歌词、民歌歌词、流行歌曲中的精品歌词。学生还可以查找宋词词谱并尝试着填古典词。在优美的轻音乐的旋律中完成了一次限时写词的比拼赛。创新始于问题,始于新的发现。没有问题,没有新的发现何来创新。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中在“问题”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构建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阐释如下:一、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发现问题”可以是老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如学习《皇帝的新装》等课文时,先观看课本剧,进而自主生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是一帮什么样的大臣?骗子怎么这样容易得逞?皇帝为什么被骗?……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对文章整体上感知时可以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标题问题法,学习目标问题法,开头结尾问题法等。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首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提出一些问题: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主要通过那些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等。二、积极探究这是创新型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之后的分析、探究、创新的过程。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受阻卡壳时,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将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生成的“问题”整理后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且教师能够将独立思考的隐性转化为显性,如要学生圈点勾画,写批注等,便于随时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点到为止,并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和新度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继续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三、交流评价评价的内容力求多元化,可以是学生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在“积极探究”过程中的新生成的问题的评价。交流评价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如师对生的评价、生对师的评价、生对生的评价。在交流评价中,让学生不断提高质疑的能力。四、实践运用语文课堂教学应包含充盈着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本着语文是“应用之学”的思想,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编导课本剧,让学生写读后感,展开想象续写结尾、朗诵比赛,优美语段赏析,引导学生参观,组织阅读和写作竞赛,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进而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本班比对照班的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也有提高,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显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明显。本人教学的初二(7)班,平均分89.5(总分120分),其他班级均分是81.2,高于其他班级均分9分多;本班及格率为100%,其他班级及格率最低的是79%,最高的是90.2%,在及格率方面本班也远远高于其他班级。在本年级抽了三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本班“非常喜欢”和“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占班级总数的82%,其他班级仅为35%;本班有40%的学生反映感觉上课时间比以前短,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还有65%的学生反映比以前会学习了。以上对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了初步探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环节不是教条,可以理解为步骤,也可以理解为原则;可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展开,也可以是对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主要着眼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语文活动也可借鉴。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渠道。所以我们每个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学生“问”的深度、广度和新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还写过不少歌词,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3积果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强悍:强壮勇猛。阳关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积果4思考题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2、理清这首诗的结构。3、感情朗读,品句悟情。课文朗读思考题5划分结构层次(一)总起全诗:我们都是中华少年。(第1节)(二)写祖国锦绣河山哺育了中华少年,悠久的文化滋润了中华少年,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第2、3、4节)(三)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第5节)(四)写中华少年的誓言。(第6、7节)(五)总结全诗。(第8节)划分结构层次6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英姿山河文化传统苦难誓言我们是祖国的未来7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乙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丙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丁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齐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8第1节我们都是中华少年(1)这一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呢?“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雏鹰”、“黄土坡—山丹丹第1节9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的一朵雪莲;乙:从碧波环拖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丙: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丁: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9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9。齐: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返回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10第1节我们都是中华少年(1)这一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呢?“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雏鹰”、“黄土坡—山丹丹2)作者为什么用“雪莲”“海燕”“雏鹰”“山丹丹”来比喻中国少年?雪莲”喻指纯洁,“乳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作者以此比喻中国少年预示着他们根植于祖国广袤的沃土,是祖V国的希望,他们的未来会无限美好。第1节1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6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19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0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6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29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0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6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39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0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6谢谢骑封篙尊慈榷灶琴村店矣垦桂乖新压胚奠倘擅寞侥蚀丽鉴晰溶廷箩侣郎虫林森-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与检查林森-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与检查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谢谢骑封篙尊慈榷灶琴村店矣垦桂乖新压胚奠倘擅寞侥蚀丽鉴晰溶廷4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还写过不少歌词,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综合性课程、生活化课程,又是一种个性化课程、经验性课程,它从多个侧面反映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特别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重要目标。它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初步形成比较整体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体系;提高语文素养而呈现放射状的幵放性关系。利用教师和学生的探索与开发专题;有利于形成相对整体的、稳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体系,使综合性学习真正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独立地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兴趣及自主化发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的听、说、读、写活动贯穿学习的始终,其落脚点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致力于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一线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很感兴趣,但教学的实施很不尽如人意。有的语文老师从来不组织综合性学习,有的学习专题老师从未涉及,有的专题只是成为了少数学生学习的“专利”,调查结果还表现为学生对专题的喜好与否来源于专题与他们的生活距离的远近,有些专题开展的很好,如“我爱我家”。教师对专题也很有研究,开展效果好,因而也很受学生的喜欢,而这样的专题往往被追捧为教学的“热点”。但从普遍反映的总体状况看来,不容乐观。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呼声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确定,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应该有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活动中各项内容的选择,各个活动环节设计都应紧扣主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些表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东西可能不能直接产生所谓的语文成绩,但是却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增强,而这正是综合性学习的魅力所在。在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材设计的专题或者教师设计的专题及操作方法没未能估计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从而与教学实际产生的冲突,因而不能贯彻实施。很多学生本身对某些专题就普遍不感兴趣,这样实施起来的困难就很大,学生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教材的专题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很多老师进行了一些浅尝辄止的实验,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花费的课时很多,需要的客观条件比上普通的课型要多,在进行教学教案检查、学生测试的过程中体现的显性分数不足,所以更愿意用“讲解题目”的方式来代替,教材上的专题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运用,短期看效果不佳。三、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一)发挥教材优势,落实综合性学习在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己经安排了不少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专题,这些活动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只要引导得法,教师和学生应当必有收获。也许学生的成果是千差万别的,甚至有的是稚嫩的,但他们全身心投入了,心灵激荡了,记忆深刻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整体素质会得到发展。(二)自主开发个性化课程资源经常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说话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和探究等能力都会逐步提高,人文与科学、语言与艺术、多学科的碰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结合教材进行了一堂辩论的综合性学习的课程,两节语文课分小组进行了辩论,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邀请本班其他学科老师的友情参与。语文老师从语言的表达、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给予学生指导,历史老师可以从人类文明的进步的角度加以引领,政治老师从国家政策等角度加以分析,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开拓。也许这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辩论,但由于真正促进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就更客观。(三)发挥网络功能,拓展综合性学习平台博客、QQ空间的盛行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广度。我们可以将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传到博客和空间上,实现班级交流、学校交流、甚至更大范围的交流与共享。如班级作文的网络化使得同学的阅读反馈更加的及时,评点也很具有同龄人参考价值。又如课外阅读的交流与心得也可以采取网络的方式,实现写作与阅读的综合、鉴赏与创作的综人。(四)积极开发和运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教材之外处处都有母语课外教材的存在,教师可以积极开发和运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比如唱歌是学生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其实有不少优秀的歌词是值得孩子们自习推敲的。在开展的一次“我爱记歌词”的语文活动中,教师可以举办“美词我来搜”、“好歌我来唱”、“好词我来创”的活动,分门别类展览了校歌的歌词、民歌歌词、流行歌曲中的精品歌词。学生还可以查找宋词词谱并尝试着填古典词。在优美的轻音乐的旋律中完成了一次限时写词的比拼赛。创新始于问题,始于新的发现。没有问题,没有新的发现何来创新。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中在“问题”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构建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阐释如下:一、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发现问题”可以是老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如学习《皇帝的新装》等课文时,先观看课本剧,进而自主生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是一帮什么样的大臣?骗子怎么这样容易得逞?皇帝为什么被骗?……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对文章整体上感知时可以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标题问题法,学习目标问题法,开头结尾问题法等。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首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提出一些问题: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主要通过那些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通过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等。二、积极探究这是创新型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之后的分析、探究、创新的过程。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受阻卡壳时,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将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生成的“问题”整理后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环节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且教师能够将独立思考的隐性转化为显性,如要学生圈点勾画,写批注等,便于随时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点到为止,并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和新度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继续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三、交流评价评价的内容力求多元化,可以是学生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在“积极探究”过程中的新生成的问题的评价。交流评价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如师对生的评价、生对师的评价、生对生的评价。在交流评价中,让学生不断提高质疑的能力。四、实践运用语文课堂教学应包含充盈着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本着语文是“应用之学”的思想,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编导课本剧,让学生写读后感,展开想象续写结尾、朗诵比赛,优美语段赏析,引导学生参观,组织阅读和写作竞赛,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进而不断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非常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本班比对照班的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也有提高,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显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明显。本人教学的初二(7)班,平均分89.5(总分120分),其他班级均分是81.2,高于其他班级均分9分多;本班及格率为100%,其他班级及格率最低的是79%,最高的是90.2%,在及格率方面本班也远远高于其他班级。在本年级抽了三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本班“非常喜欢”和“喜欢”语文课的学生占班级总数的82%,其他班级仅为35%;本班有40%的学生反映感觉上课时间比以前短,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还有65%的学生反映比以前会学习了。以上对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作了初步探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环节不是教条,可以理解为步骤,也可以理解为原则;可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展开,也可以是对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主要着眼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语文活动也可借鉴。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主渠道。所以我们每个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学生“问”的深度、广度和新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4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课件49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还写过不少歌词,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李少白笔名少白。1939年生50积果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强悍:强壮勇猛。阳关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积果51思考题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2、理清这首诗的结构。3、感情朗读,品句悟情。课文朗读思考题52划分结构层次(一)总起全诗:我们都是中华少年。(第1节)(二)写祖国锦绣河山哺育了中华少年,悠久的文化滋润了中华少年,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第2、3、4节)(三)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第5节)(四)写中华少年的誓言。(第6、7节)(五)总结全诗。(第8节)划分结构层次53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英姿山河文化传统苦难誓言我们是祖国的未来54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乙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丙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丁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齐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55第1节我们都是中华少年(1)这一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呢?“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雏鹰”、“黄土坡—山丹丹第1节56甲: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的一朵雪莲;乙:从碧波环拖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丙: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丁: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9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9。齐:啊!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