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1.gif)
![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2.gif)
![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3.gif)
![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4.gif)
![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3a0a3b07c9f1b4ceff57d4c9f4e2738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本章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安全管理立法的意义与基本原则了解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与标准体系熟悉我国主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第一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
一、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的意义
1.安全管理立法是国家管理道路交通运输的主要手段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制,明确责、权、利三者关系,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在道路交通运输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个人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安全,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第一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
2.安全管理立法是规范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工作。因此,只有用法律来作出相关规定,用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和个人等各方面的行为,才能对各种违法乱纪者予以法律的制裁,才能保证道路交通运输市场安全、健康地发展。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2.安全管理立法是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
3.安全管理立法能促进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手段及汽车技术的进步为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国家相继出台和修订了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断严格对车辆结构的安全性及制动、灯光等方面的要求;汽车安全性能的年检工作、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设备的开发、安全检测项目的增加与指标的提高等都对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也进一步促使有关部门研究制造出更为坚固、可靠,操作更为简单,科技含量更高的零件和机械设备、电子检测和监控设施,用以更好地保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3.安全管理立法能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
4.安全管理立法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全管理立法是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共同需求,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管理立法也是国家形象的体现,是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参与国际间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4.安全管理立法是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预防为主”就是做好事故防范工作,强化源头管理,防患于未然。这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
2.明确职责、强化管理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个人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搞好。通过法规形式明确各自职责,不仅有利于安全管理,而且有利于监督检查,还有利于在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处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二、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
3.鼓励科技进步,促进道路交通
运输文明行业建设道路交通运输生产中的安全设施,是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在道路交通运输安全设施的建设、配置时,应当积极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电子产品,逐步采用和普及车辆运行安全管理先进设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电脑化和网络化程度;提高文明化操作程度,促进道路交通运输文明行业建设。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3.鼓励科技进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
4.查处责任事故,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对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依法依纪处理,摸索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找出预防事故的对策,指导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还可以使通路运输企业和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
5.坚持积极慎重的方针道路交通运输法规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不成熟、没有把握的内容不能勉强制定,否则必然影响法规的稳定性和严肃性,甚至无法执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4.查处责任事故,吸取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
三、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及标准体系
1.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法规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的总称。我国的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五大层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颁布的其他法律(包括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国家部委颁布的规章、地方人大及政府颁布的法规和规章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三、道路交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
宪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宪法——宪法具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1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如刑法、民法通则、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等。其他法律(或称:一般法律或普通法律,是指“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修改(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解释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修改。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1基本法律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2地方性法规由各省、直辖市以及省政府所在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并修改。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总局、局、办、署经国务院批准制定的一种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有效的低层次法律,与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2地方性法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3交通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法的一部分,是调整交通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而道路交通运输行政法规,则又是交通行政法的一部分。道路交通运输行政法规是在调整道路货物运输、旅客运输、搬运装卸、运输服务、维修检测等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管理关系、合同关系、运输主体经营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定义明确了道路运政法规调整的对象,就是道路交通运输各个子行业中的运输行政管理关系、合同关系、运输主体经营管理关系,也就是对道路交通运输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和管理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3交通行政法是国家行政法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4
2.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安全标准体系所谓“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是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中国国家标准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给出标准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调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标准与技术法规在制定目的、批准和采用机构、约束力等方面是不同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42.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5技术法规是为政府法制化的行政管理活动服务的;是由政府的某一个权威机构制定、批准和执行;技术法规是法律的配套文件,是政府为贯彻法律的原则通过一定形式的立法程序制定的行政管理规则。因此它具有法律含义上的约束力。标准的起草、批准和采用是由一个公认机构(国家或国家认可的机构)负责的,不是政府职能。我国的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两种。是否在法律上具有强制性,是标准和技术法规之间重要的、原则性的区别。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5技术法规是为政府法制化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6我国的安全标准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的标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作为法规的补充,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贯彻执行。除此之外,就属推荐性标准。企业标准虽不在标准体系范围内,但它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的,只要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6我国的安全标准体系主要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7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分类
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法规主要由三大类组成:一是关于道路管理的法律规定;二是关于驾驶员和车辆管理的法律规定;三是关于运输活动及其安全管理的法律规定。关于道路管理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以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7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8
关于驾驶员和车辆管理的法规主要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
《机动车登记规定》、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及测量方法》、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8关于驾驶员和车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9
关于运输活动及其安全管理的法规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是运输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汽车旅客运输规则》、《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9关于运输活动及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0
二是行车安全管理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三是事故处理法规,如《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外交部关于外国人在华死亡后的处理程序》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0二是行车安全管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1
尽管我国已有上述许多交通运输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然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法规尚不健全,配套性差,内容比较原则笼统,缺乏详细的实施细则,所以在实施中灵活度过大,不易掌握和操作;加上公民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所有这些都会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下面主要就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运输服务、车辆与驾驶员等方面安全管理法规作一介绍。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1尽管我国已有上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2第二节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汽车旅客运输规则》、《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规范(试行)》等,都对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管理作了具体规定。
一、道路旅客运输开业的安全条件交通部颁布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对道路客运开业的安全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道路客运开业的安全条件,一般是从车辆、人员、规章制度等方面来衡量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2第二节道路旅客运输的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3
规定明确了道路旅客运输在开业时须具备的车辆、设备、设施、人员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安全条件。
一方面可以使申请经营道路客运的单位和个人,事先了解开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使开业的筹备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
另一方面使运政管理部门,对申请道路客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开业审查,对道路客运经营业户新增项目、扩大规模进行审查时有章可依。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3规定明确了道路旅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4
1.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客车
(1)客车技术要求
①技术性能;②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③技术等级
(2)客车类型等级要求
(3)客车数量要求
①经营一类客运班线的班车;②经营二类客运班线的班车;③经营三类客运班线的班车;④经营四类客运班线的班车;⑤经营省际包车客运;⑥经营省内包车客运。P73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41.有与其经营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52.人员要求
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①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②年龄不超过60周岁。③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④相关知识考试合格而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
3.制度要求
4.线路及站点方案要求申请从事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还应当有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52.人员要求从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6二、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管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对客运安全管理主要作了如下规定。
1.客运车辆管理①对客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确保客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②县级以上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客运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③鼓励使用配置下置行李舱的客车从事道路客运。④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拼装的、检测不合格的客车以及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6二、道路旅客运输的安全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72.客运经营管理①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客运经营活动,不得转让、出租道路交通运输经营许可证件。②客运班车应当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途经站点进站上下旅客,无正当理由不得改变行驶线路,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③严禁客运车辆超载运行,不得违反规定载货。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允许再搭乘不超过核定载客人数10%的免票儿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72.客运经营管理①客运经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8④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⑤客运经营者应当制订突发公共事件的道路交通运输应急预案。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客运经营者应当服从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8④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93.监督检查①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但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交通运输车辆,不得双向拦截车辆进行检查。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交通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客运车辆有超载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安排旅客改乘。③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交通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没有《道路交通运输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客运车辆可以予以暂扣,并出具《道路交通运输车辆暂扣凭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93.监督检查①道路交通运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0三、出租汽车旅客运输的安全管理
交通部颁发的《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规范(试行)》,对出租汽车旅客运输安全管理作了相关规定。
1.对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的规定①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行车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做好各项治安保卫和安全预防工作。②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根据有关行业管理规章,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服务质量标准、规范、工作人员守则、车辆维修、安全行车、费收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③出租汽车客运企业应加强对本企业职工的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素质,对工作作风差、服务态度恶劣的职工要坚决调离面向乘客服务的岗位。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0三、出租汽车旅客运输的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12.对出租汽车的规定①出租汽车客运车辆在正常营运期间,必须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符合部颁标准。②出租汽车应备有以下安全服务设施:车内装有安全隔离护网,前排座位备有安全带,车上配备有效的灭火器。③出租汽车车身外观应保护良好,无脏物、无严重锈斑和脱漆;前后车辆牌照号整洁、清晰;车门、车窗开闭自如、锁止可靠,玻璃齐全明净。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12.对出租汽车的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23.对出租汽车驾驶员的规定①乘客乘车时,驾驶员应主动开启车门,提醒坐在前排的乘客系好安全带,注意乘车安全。开车前,驾驶员应检查车门是否关牢。②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集中精力,谨慎驾驶,礼貌行车,确保安全。③出租车在营运中一旦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应按规定保护好现场,及时组织抢救受伤乘客,并立即报告公安、交通、保险等有关部门,以便及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此外,各省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出租汽车运输业户的开业条件、营运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23.对出租汽车驾驶员的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3第三节道路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运输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都对道路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作了具体规定。
一、道路货物运输开业的安全条件
2005年原交通部颁布的《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对道路货物运输的开业条件作了如下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3第三节道路货物运输的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4
1.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运输车辆
(1)车辆技术要求①车辆技术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的要求。②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和载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的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41.有与其经营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5(2)车辆其他要求
①从事大型物件运输经营的,应当具有与所运输大型物件相适应的超重型车组。②从事冷藏保鲜、罐式容器等专用运输的,应当具有与运输货物相适应的专用容器、设备、设施,并固定在专用车辆上。③从事集装箱运输的,车辆还应当有固定集装箱的转锁装置。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5(2)车辆其他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62.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人员
①取得与驾驶车辆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②年龄不超过60周岁。③相关知识考试合格,并取得从业资格证。
3.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驾驶员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62.有符合规定条件的驾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7二、道路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对道路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也作了相关规定。
1.货物运输车辆管理①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确保货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货运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③禁止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拼装的、检测不合格的和其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7二、道路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82.货运经营管理
①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道路交通运输经营许可证》核定的经营范围从事货物运输经营,不得转让、出租道路交通运输经营许可证件。②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③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其重型货运车辆、牵引车上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82.货运经营管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9④运输的货物应当符合货运车辆核定的载质量,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禁止使用货运车辆运输旅客。⑤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运输大型物件,应当制订道路交通运输组织方案。按照原交通部颁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⑥从事大型物件运输的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装置统一的标志和悬挂标志旗;夜间行驶和停车休息时应当设置标志灯。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39④运输的货物应当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0⑦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不得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⑧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制订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道路交通运输应急预案。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统一调度、指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0⑦道路货物运输经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13.监督检查
①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在货运站、货物集散地对道路货物运输、货运站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检查。此外,根据管理需要,可以在公路路口实施监督检查,但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交通运输车辆,不得双向拦截车辆进行检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13.监督检查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2②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在货运站、货物集散地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货运车辆有超载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装载符合标准后方可放行。③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交通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没有《道路交通运输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货运车辆可以予以暂扣,并出具《道路交通运输车辆暂扣凭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2②道路交通运输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3三、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的安全管理大型物件
《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对大型物件作了界定,即货物长度在14m以上或宽度在3.5m以上或高度在3m以上或货物质量在20t以上的单体货物或不可解体的成组(捆)货物为大型物件。大型物件按其外形尺寸、质量分为四级。大型特型笨重物件大型特型笨重物件是指货物的长度在6m以上或高度在2.7m以上或宽度在2.5m以上或单件质量在4t以上的货物。大型特型笨重物件按其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单件质量不同共分为六个等级。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3三、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的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41.大型物件运输业户的开业安全条件
因货物的体积、质量的要求,需要大型或专用汽车运输的,为大型特型笨重物件运输。1995年交通部发布的《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对大型物件运输业户从车辆装备、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技术及安全规章和历史记录等几方面作出开业安全条件。营业性道路大型物件运输业户,按其设备、人员等条件分为四类。各类运输业户的经营范围分别是:一类运输业户,允许承运一级大型物件;
二类运输业户,允许承运一、二级大型物件;
三类运输业户,允许承运一、二、三级大型物件;
四类运输业户,允许承运一、二、三、四级大型物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41.大型物件运输业户的开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5
各类运输业户允许承运大型物件(有装载整体大型物件实际能力):一类:20t以上100t以下二类:100t及100t以上,200t以下三类:200t及200t以上,对300t以下四类:300t及300t以上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5各类运输业户允许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62.大型特型笨重物件运输时的安全管理《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对大型特型笨重物件运输时的安全管理作了如下规定:①承运大型物件的级别必须与批准经营的类别相符,不准受理经营类别范围以外的大型物件。②承运人应根据大型物件的外形尺寸和车货质量,在起运前会同托运人勘察作业现场和运行路线,了解沿途道路线形和桥涵通过能力,并制订运输组织方案。涉及其他部门的应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并征得同意,方可起运。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62.大型特型笨重物件运输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7③大型物件运输的装卸作业,由承运人负责的,应根据托运人的要求、货物的特点和装卸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由托运人负责的,承运人应按约定的时间将车开到装卸地点,并监装、监卸。④运输大型物件,应按有关部门核定的路线行车。白天行车时,悬挂标志旗;夜间行车和停车休息时装设标志灯。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7③大型物件运输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8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交通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2005年原交通部颁布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617—2004)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开业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作了如下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8四、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9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开业的安全条件
(1)有符合下列要求的专用车辆及设备
①自有专用车辆5辆以上。②专用车辆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③配备有效的通信工具。④有符合安全规定并与经营范围、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具有运输剧毒、爆炸和I类包装危险货物专用车辆的,还应当配备与其他设备、车辆、人员隔离的专用停车区域,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⑤配备有与运输的危险货物性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49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开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0
⑥运输剧毒、爆炸、易燃、放射性危险货物的,应当具备罐式车辆或厢式车辆、专用容
器,车辆应当安装行驶记录仪或定位系统。
⑦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应当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运输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20,运输剧毒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10,但罐式集装箱除外。⑧运输剧毒、爆炸、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t。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0⑥运输剧毒、爆炸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1(2)有符合下列要求的从业人员
①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②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
(3)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车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1(2)有符合下列要求的从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22.危险货物装运的安全规定
(1)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
①包装必须坚固、完整,严密不漏,外表面清洁,不得粘附有害的危险物质。
②危险性质或消防方法相抵触的货物,不得混装在同一包装内。
③危险货物成组包装必须具有能经受多次搬运的强度,并适宜于机械装卸。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22.危险货物装运的安全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3
④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制造、检验、漆色、充灌应符合1979年原国家劳动人事部发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气瓶集装格(用来将散装气瓶集束在一起的金属结构架)
应有防止管路和阀门受到碰撞的防护装置,总管路应装有总阀门,每组气瓶应有分阀门,气瓶、管路、阀门和接头不得松动移位。
⑤放射性货物运输包装应符合国家《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的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3④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4(2)装运设备的安全要求①装运危险货物的罐(槽)应适合所装货物的性能,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应根据不同货物的需要配备泄压阀、防波板、遮阳物、压力表、液位计、导除静电等相应的安全装置;罐(槽)外部的附件应有可靠的防护设施,必须保证所装货物不发生“跑、冒、滴、漏”,并在阀门口装置积漏器。②使用装运液化石油气和有毒液化气体的罐(槽)车及其设备,必须符合原国家劳动人事部1981年发布的《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4(2)装运设备的安全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5③应定期对装运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运输车辆、设备、搬动工具、防护用品进行放射性污染程度的检查,当污染量超过规定的允许水平时,不得继续使用。④装运集装箱、大型气瓶、可移动罐(槽)等的车辆,必须设置有效的紧固装置。⑤各种装卸机械、工属具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装卸易燃、易爆危险货物的机械和工具,必须有消除产生火花的措施。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5③应定期对装运放射性同位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63.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规定
①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承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包装,并向承运人说明危险货物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应当按照规定添加。托运危险化学品的还应提交与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63.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7
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决定的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活动,不得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严禁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7②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8③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者运输有毒、腐蚀、放射性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危险货物不得与普通货物混装。④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交通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2005)的要求悬挂标志。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8③不得使用罐式专用车辆或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9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险货物脱落、扬撒、丢失以及燃烧、爆炸、辐射、泄漏等。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在运输危险货物时,应当遵守有关部门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线路、时间、速度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59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0
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物或者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置措施。严格按照《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JT617—2004)、《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JT618—2004)操作,不得违章作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0⑦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1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或者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1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2第四节道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安全管理法规
一、客运站的安全管理(自学)二、货运站场的安全管理(自学)三、汽车维修业的安全管理
1.汽车维修业户开业的安全条件
2004年,修订后的《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2004)出台,提出了新的汽车维修企业分类方法,并对各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作了新的规定。
1)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开业的安全条件汽车整车维修企业按规模大小分为一类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二类汽车整车维修企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2第四节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3
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开业应具备以下安全条件:
(人员条件、质量管理条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条件)
(1)人员条件①企业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检验、业务、价格核算、维修(机修、电器、钣金、油漆)等关键岗位至少应配备1人,并应经过有关培训,取得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②企业管理负责人应熟悉汽车维修业务,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并了解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及标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3汽车整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4③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汽车维修或相关专业的大专以
上文化程度,或具有汽车维修或相关专业的中级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应熟悉汽车维修业务,并掌
握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及标准。④检验人员数量应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其中至少应有1名总检验员和1名进厂检验员。⑤业务人员应熟悉各类汽车维修检测作业,从事汽车维修工作3年以上,具备丰富的汽车技术状况诊断经验,熟练掌握汽车维修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工种设置应覆盖维修业务中涉及的各专业。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应达到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4③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汽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5(2)质量管理条件(技术标准、工艺等)①应具有汽车维修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标准。②应具有所维修车型的维修技术资料及工艺文件,确保完整有效并及时更新。③应具有汽车维修质量承诺、进出厂登记、检验、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技术档案管理、标准和计量管理、设备管理及维护、人员技术培训等制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5(2)质量管理条件(技术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6(3)安全生产条件①企业应具有与其维修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保护设施、消防设施等应符合有关规定。②企业应有各工种、各类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安全操作规程明示在相应的工位或设备处。③使用、存储有毒、易燃、易爆物品,腐蚀剂,压力容器等均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④生产厂房和停车场应符合安全、环保和消防等各项要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6(3)安全生产条件①企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7(4)设备条件①企业应配备与其所承修车型相适应的量具、机工具及手工具。量具应定期进行检定。②企业应配备必要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检测设备,其规格和数量应与其生产纲领和生产工艺相适应。③各种设备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应能满足加工检测精度的要求和使用要求。④允许外协的设备,但应具有合法的合同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7(4)设备条件①企业应配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82)汽车专项维修业户开业的安全条件
汽车专项维修业户是指从事汽车发动机、车身、电气系统、自动变速器、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及修补、四轮定位检测调整、供油系统维护及油品更换、喷油泵和喷油器维修、曲轴修磨、气缸镗磨、散热器(水箱)、空调维修、汽车装潢(篷布、座垫及内装饰)、门窗玻璃安装等专项维修作业的业户(三类),其开业的安全条件主要有:人员条件、质量管理条件、安全生产条件、设备条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82)汽车专项维修业户开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92.汽车维修业的安全管理2001年8月20日,原交通部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修正),2005年又颁布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对汽车维修的安全管理作了具体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692.汽车维修业的安全管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01)汽车维修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辖区内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的维修管理工作,并由各级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三类维修业户由县(市、区)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设区的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二类以上维修企业由设区的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汽车维修企业由省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报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批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01)汽车维修安全管理的主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12)车辆维修质量管理①车辆维修经营必须严格执行《汽车维护工艺规范》(JT/T201-1995)、《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GB/T3798.1-2005)》等车辆维修、维护、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及相关标准。②汽车维修(汽车小修和部分专项修理除外)竣工出厂时必须按竣工出厂技术条件进行检测,合格后由质量检验员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不合格的汽车不准出厂。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12)车辆维修质量管理①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2③车辆维修业户必须执行车辆竣工质量保证期制度。大修车辆质量保证期一般为10000km(或3个月),二级维护一般为1500km(或10天),汽车小修、一级维护及汽车专项维修自竣工出厂之日起7日内或者行驶里程1000km以内。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发生故障,由承修方无偿返修。④车辆维修经营者不得承修报废车辆,不得利用配件拼装车辆,不得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车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2③车辆维修业户必须执行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33)车辆维修安全管理
(1)维修企业的选择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车辆维护制度,并加强管理。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可以自主选择经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的二类以上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维护作业。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到具备危险品运输车辆修理条件的维修企业进行维护作业。经道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达到二类以上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的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可以对本单位的车辆进行维护作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33)车辆维修安全管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4(2)对维修企业的安全要求从事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维护作业的维修企业(以下简称维修企业),应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按规定的作业规范或说明书进行作业,不得漏项或减项作业。维修企业实行车辆维修合同制。承修方与托修方应签订维修合同,并实行竣工上线检测制度、出厂合格证制度和质量保证制度。维修企业应配备专职的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维修企业应与经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资质认定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签订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委托合同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4(2)对维修企业的安全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5(3)二级维护的监督管理车辆的二级维护由各级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对车辆二级维护执行情况的监督应在车站、货场和车辆所属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驻地进行。对达到二级维护里程或间隔时间的车辆,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应自觉按时维护外,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要及时督促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按时维护,并按要求进行检测。道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年度审验应出示车辆二级维护出厂合格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5(3)二级维护的监督管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6第五节道路交通运输车辆与驾
驶员的安全管理法规
一、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
车辆管理是指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根据有关法规、技术标准,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对正在使用的车辆进行登记、检验、发牌发证以及对车辆制造、保修、检验等单位进行监督的一项专门工作。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6第五节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71.机动车的登记
机动车登记是指公安车辆管理机关依法对我国民用机动车辆的车主、住址、电话、单位代码、居民身份证、车辆类型、厂牌型号以及车辆技术参数和车辆变更、转移、抵押、注销等情况所实行的记录手续。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71.机动车的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82004年,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登记规定》对机动车的登记种类及条件作了具体规定。
1)登记的种类机动车的登记分为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
(1)注册登记初次申领号牌、行驶证的,应当依法在车辆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称为注册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82004年,公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9
在申请注册登记前,除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认定免予检验的车型外,应当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取得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申请注册登记时,应当填写《机动车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提交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等法定证明、凭证,并交验机动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79在申请注册登记前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0(2)变更登记
变更登记主要包括下列情况:
①申请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更换车身或者车架的,应当填写《机动车变更登记申请表》,提交法定证明、凭证。②更换发动机的;③机动车因质量问题,制造厂更换整车的;④营运机动车改为非营运机动车或者非营运机动车改为营运机动车的;⑤申请机动车转入的,应当填写《机动车注册登记/转入申请表。申请机动车变更登记,应当提交的证明、凭证包括: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0(2)变更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1(3)转移登记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应当及时办理转移登记。申请转移登记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于机动车交付之日起30日内,填写《机动车转移登记申请表》,提交法定证明、凭证,并交验机动车,超过检验有效期的机动车应当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申请机动车转移登记应当提交的证明、凭证包括: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1(3)转移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2(4)抵押登记
机动车抵押登记是指抵押人(机动车所有人)将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作为抵押物,凭借与抵押权人签订的有效合同,与抵押权人一起向机动车管辖地交警部门车辆管理所申请登记的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作为抵押物抵押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抵押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2(4)抵押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3(5)注销登记
注销登记是指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因达到国家规定的强制报废标准或灭失等原因,而无法继续行驶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的行为。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3(5)注销登记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4
已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机动车所有人向机动车回收企业交售机动车时,应当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提交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确认机动车并解体,向机动车所有人出具《报废机动回收证明》。机动车回收企业应当在机动车解体后7日内将《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副本交回车辆管理所。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4已达到国家强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52.机动车的检验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指根据相关法规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要求,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经检验合格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检验合格标志。
1)机动车安全检验的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是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标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52.机动车的检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6
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起草制定的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GA468-2004——GB21861-2008),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内容、方法、流程、检验结果的审核及其他相关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对安全检测机构设置规划和资格管理及安全检测机构行为规范作了详细的规定。安检机构应当依法申请检验资格,并只能在许可的检验资格范围内,依法接受委托,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6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7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种类
根据机动车的不同状况和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分为四种类型:
(1)初次检验机动车注册登记前的注册登记检验称为初次检验。其目的是:
①检验机动车生产厂家和产品型号的合法性;
②检验机动车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③检验法律规定要提交的机动车各种凭证、证明是否完备以及确认机动车的唯一性和合法性等情况。检验合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7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8(2)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是对已经领取正式号牌和行驶证上路行驶的车辆,定期按照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进行的检验。定期检验通常每年进行一次,所以又称年度检验。定期检验的目的在于检查机动车的主要技术状况,督促加强机动车的维修保养,使机动车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机动车行驶安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8(2)定期检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9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①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②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③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④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⑤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89《道路交通安全法实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0机动车定期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检查机动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及附属设备是否齐全有效,主要总成是否更换,与初次检验的记录是否相同。②检查制动性、转向操作性、灯光、排放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③机动车经过改装、改型是否办理了审验和变更登记手续。④检查号牌与行驶证有无损坏、涂改,字迹是否清楚等情况。⑤转籍、过户是否办理了规定的手续,在册机动车与实有机动车是否一致等。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0机动车定期检验的主要内容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1(3)临时检验
临时检验是指在定期检验周期内,对参与特定运输用途车辆的不定期检验,以及对未在车辆管理机关注册登记需短期上路行驶车辆的检验。临时检验的范围包括:未注册登记,但需驶往住址所在地的机动车;已持有国外、港、澳、台号牌,并经我国政府批准,需临时入境的机动车;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参与具有非常危险性运输,参与春节旅客运输等活动的车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1(3)临时检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2⑷特殊检验
特殊检验是根据特定目的和特殊需要,或配合司法部门对机动车进行的检验。特殊检验的范围包括:改装车的检验;肇事车辆的检验;外事车辆的检验。检验内容是对改装项目、改装后整车结构的变化项目及使用性能进行重点检验;对肇事车的结构、技术性能和状况进行检验,必要时需解体车辆或恢复车辆肇事前的状态为分析肇事原因、事故责任认定提供证据;对有关从事外事活动的车辆进行安全性检验和车辆外观检验。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2⑷特殊检验特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33)机动车安全检验流程图3-1机动车安全检验流程图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33)机动车安全检验流程图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43.机动车的报废
(1)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及其基本原则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是排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制度。世界各国一般均采用强制报废制度。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43.机动车的报废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5
2012年四部委联合发布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已经2012年8月24日商务部第6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同意,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5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6《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四条已注册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强制报废,其所有人应当将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并将报废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1.达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使用年限的;
2.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3.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4.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6《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7《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五条各类机动车使用年限分别如下:1.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2.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3.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7《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84.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5.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6.专用校车使用15年;7.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20年;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84.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98.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使用9年,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以及微型载货汽车使用12年,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使用10年,其他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使用15年;9.有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15年,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10.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集装箱半挂车20年,其他半挂车使用15年;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998.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011.正三轮摩托车使用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13年。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
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011.正三轮摩托车使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1二、道路交通运输驾驶员的安全管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和《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已对道路交通运输驾驶员的从业条件作了相应规定,本节主要介绍道路交通运输驾驶员培训和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1.驾驶员的基本条件(年龄、身体等)
2.驾驶员的培训管理(培训实行社会化)
3.驾驶证申领和使用管理(考试和记分)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1二、道路交通运输驾驶员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2(2)机动车报废标准1991年国家首次规定了汽车报废条件,即累积行驶70万km或使用年限14年及虽未超过以上使用年限,但经过两次大修,技术状况下降,失去使用价值的应予以报废。1997年国家发布的《汽车报废标准》规定,按车型和用途汽车报废里程为30~50万km,更新报废年限为8~10年;经修理和调整后仍达不到《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7258—2004)要求的,应予以报废;若按标准已达到报废行驶里程和使用年限,但经严格检验,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延缓报废,但不得超过报废年限的一半(4~5年)。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2(2)机动车报废标准1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3
2000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对非营运载客汽车和旅游载客汽车的使用年限及办理延缓的报废标准,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标准为:
9座(含9座)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含越野型)使用15年;旅游载客汽车和9座以上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
上述车辆达到报废年限后需继续使用的,必须依据国家机动车安全、污染物排放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延长使用年限。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32000年年底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4思考题1.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有何意义?2.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应遵循哪些原则?3.何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4.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分哪些类型,主要有哪些法规?5.道路旅客运输应具备哪些开业条件,其安全管理主要有哪些规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4思考题1.道路交通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56.道路货物运输应具备哪些开业条件,其安全管理主要有哪些规定?7.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主要有哪些规定?8.道路交通运输客货运站场应具备哪些开业条件,其安全管理主要有哪些规定?9.各类汽车维修企业应具备哪些开业条件,其安全管理主要有哪些规定?1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分哪些类型?11.从事道路交通运输的驾驶员应具备哪些条件?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56.道路货物运输应具备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6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本章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安全管理立法的意义与基本原则了解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与标准体系熟悉我国主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107第一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
一、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立法的意义
1.安全管理立法是国家管理道路交通运输的主要手段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制,明确责、权、利三者关系,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才能保证在道路交通运输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个人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安全,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法规2第一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第三章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MARCA2-ligand-12-3-methylazet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3446
- N-Methylcanadium-iodide-生命科学试剂-MCE-3917
- 3-Fluoro-4-hydroxymethyl-benzonitrile-d2-4-Cyano-2-fluorobenzyl-alcohol-d-sub-2-sub-生命科学试剂-MCE-3394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作品分红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红砖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电影项目演员聘用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薪资补充协议及员工住房补贴
- 2025年度绿色生态园区物业公司股权转让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老板与艺术策展人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科研机构竞业禁止协议期限与成果转化
- 口腔种植术单病种质控查检表
- 中日劳务合同范本
- 白宫-人工智能行业:美国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英译中)
- 营口市大学生专考专招考试真题2022
- 典范英语8-15Here comes trouble原文翻译
- 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固体废弃物检查记录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学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