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小麦化肥安全高效施肥技术—、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施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长期以来,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化肥的使用已经成为基本保障。但我省农田化肥不合理施用现象依然由此产生的土壤酸化、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业面源污染增加等一系列突出问是已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在保证产量、培肥地力和减少环境污染前提下安全高效使用化肥,已成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原测土配方施肥“养分结构肥料用量、施肥时间、施肥位置”四方优化施肥模式转变为“养分结构肥料用量、肥料品种、施肥时间、施肥位置”五方同步优化的化肥安全使用。通过养分结构调整,实现了氮肥以养分需求、目标产量与土壤供肥特征确定,磷、钾肥以土壤丰缺指标确定,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提高了配方的区域针对性;通过肥料用量调整,基于各麦区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供应水平推荐全省冬小麦施肥量定额标准,将化肥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肥料品种调整,恢复土壤酸化区域粮食产能,延缓或改良土壤酸化初现区域的酸化趋势通过施肥时间合理确定,实现作物全生育期肥料运筹合理通过施肥位置的合理确定,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该技术自2014年以来不断完善,作为我省2014年〜2016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7年〜2018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19年〜2020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核心技术在全省范围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和应用。2015年,河南省土壤肥料站联合西平县土肥站在西平县二郎乡小王庄村酸化耕地上开展了修复试验示范修复措施为深耕、增施有机肥,调整施用土壤调理剂、石灰等碱性肥料品种等。试验示范田小麦品种和田间管理措施同周围大田2016年5月23日由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对酸化耕地修复试验示范区进行了测产修,复两年地块15亩,共选取样点6个,平均亩穗数34.5万穗,平均穗粒数48.9粒,千粒重按该品种前三年平均5克计算,理论亩产759.2kg,八五折后亩产为645.3kg;修复一年地块14亩,共选取样点6个,平均亩穗数31.6万穗,平均穗粒数47.8粒,千粒重按该品种前三年平均45克计算,理论亩产679.7kg,八五折后亩产为577.8kg;相邻未修复地块10亩,共选取样点3个,平均亩穗数21.4万穗,平均穗粒数27粒,千粒重按该品种前三年平均45克计算,理论亩产260.0kg,八五折后亩产为221.0kg。2019年,核心技术在西平县二郎乡开展了化肥安全使用技术综合示范,核心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示范区2万亩。示范区统筹考虑了酸化改良、测土配方施肥、土壤保育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深耕、秸秆还田、施肥品种调整、增施碱性肥料(钙镁磷肥等)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技术全面,养分供应科学合理。2020年5月20日由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对核心示范区进行了测产。共选取样点6个,平均亩穗数29.95万,平均穗粒数36.4粒,千粒重按该品种前三年平均以13克计算,理论亩产468.8kg,八五折后亩产为398.5kg;相邻农民习惯施肥地块10亩,共选取样点3个,平均亩穗数18.1万,平均穗粒数23.1粒,千粒重按该品种前三年平均以13克计算,理论亩产179.8kg,/\五折后亩产为152.8kg。与农民习惯(对照)相比,亩增产245.7kg,增产160.8%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三)提质增效情况与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根据全省项目实施区域效果调查,一般区域亩均实现节本增收38.5元,亩节肥1.05公斤;同时,与2015年相比,三大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提高了约%。应用该技术,合理调配了作物所需养分比例因缺补缺实现了中微量元素的充足供应,使作物养分供应更全面,提升了作物品质;有机肥的合理补充,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酸化土壤的持续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实现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为全省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四)技术获奖情况该技术的核心技术未申报科技奖励。二、技术要点(一)施肥分区根据我省冬小麦生产实际,结合冬小麦生产类型与需肥特点、土壤类型与供肥能力等,将全省冬小麦划分为中筋强筋和弱筋三个类型,同时针对各个冬小麦类型进行了施肥分区,详见表表1河南省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表类型区域涵盖范围中筋冬小麦豫北高产区包括新乡市西北部、焦作市、鹤壁市、安阳市大部及濮阳市北部。豫东及豫北沿黄中高产区包括开封市、周口市、商丘市、郑州市东部,以及原阳、延津、封长垣、濮阳、范县、台前等沿黄地区。豫中南中高产区包括许昌市、平顶山东部、漯河市、驻马店市等黄河以南、淮河以广大麦区。豫西南中低产区包括南阳市、平顶山市部分地区。岗岭雨养旱作区包括洛阳市、三门峡市、济源市全部,安阳市、新乡市、鹤壁市、市、平顶山部分地区。沿淮低产区包括信阳市全部和驻马店、南阳两市南部的广大麦区。强筋豫北强筋冬小麦包括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滑县和
冬小麦适宜生态区县等地。豫中东强筋冬小麦次适宜生态区包括开封市、商丘市、郑州市、许昌市、兰考县、永城市、鹿邑县师市、孟津县等地及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市的沙河以北地区。弱筋冬小麦豫南沿淮弱筋冬小麦适宜生态区包括信阳市、固始县和南阳市桐柏县、驻马店市正阳县。依据各施肥类型区冬小麦生产实际制定、推荐全省冬小麦区域施肥技术指标与大配方(表3、表4)。当前冬小麦施肥方式主要采取土壤施肥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各地创新施肥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冬小麦施肥技术水平。(二)不同区域化肥施用用量定额按照《河南省2018〜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按照冬小麦丰产优质、化肥减量增效、土壤合理培肥、生态环境绿色友好的目标要求推荐各麦区冬小麦氮素化肥总量控制指标。各地可参照推荐定额范围,进一步细化、调整。表2不同类型区的氮肥施用上限推荐指标类型分区氮(kgN/亩)中筋冬小麦豫北高产区19豫东中高产区18豫中南、豫北沿黄中高产区17豫西南中低产区16岗岭雨养旱作冬麦区、沿淮低产区15强筋豫北强筋冬小麦适宜生态区20冬小麦豫中东强筋冬小麦次适宜生态区19弱筋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冬小麦适宜生态区12注:区域内产量水平差异较大时,可参考其他区域相近产量水平限量指标(三)土壤施肥与运筹中筋冬小麦(1)豫北高产区。该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农业生态环境适合冬小麦生长,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和褐土是我省冬小麦优质高产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以一底一追为宜其中氮肥一底一追分期施用,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氮肥追施时期为返青至拔节期,具体时间视苗情而定:一般麦田返青期、壮苗麦田拔节中后期、旺长麦田拔节后期结合灌水追施。(2)豫东及豫北沿黄中高产区。该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和砂姜黑土,土壤质地差异较大。冬小麦全生育期施肥视土壤质地一底一追或一底多追,其中氮肥一底一追或一底多追磷、钾肥一次性底施。壤、粘质土壤,氮肥于返青至拔节期视苗情追施一次质地粘重的砂姜黑土底肥追肥比例以:2为宜;沙质土壤适当增加施肥次数,且忌施肥后大水漫灌;沿黄稻茬撒播麦田,水稻收获后应重施促苗肥,返青后依苗情结合灌溉或降水及早追施氮肥促弱转壮多成穗。(3)豫中南中高产区。该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褐土、黄褐土和砂姜黑土。冬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一底一追为宜其中氮肥一底一追分期施用,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供肥特点氮肥适时、适量施用,一般潮土、褐土区高产麦田0%〜60%底施、40%〜50%返青至拔节期追施,中产麦B60%〜70%底施、30%〜40%返青期追施;黄褐土和砂姜黑土区高产麦田0%底施、40%返青期追施,中产麦田70%底施、30%返青期追施。豫西南中低产区。该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褐土和砂姜黑土,土壤粘重、肥力偏低,耕作粗放,生产条件较差。冬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以一底一追重施底肥为宜,其中氮肥一底一追分期施用,磷、钾肥一次性底施。返青至拔节期追施氮肥,无灌溉条件的麦田应趁墒追施。岗岭雨养旱作区。该区属于丘陵山区,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和红黏土,土壤肥力偏低,含钾较丰富,肥料效应受土壤水分状况制约严重。晒旱地麦田采用“一次深耕早施肥”技术于伏前深耕,农家肥、化肥全部一次施入;一年两作的田块,采取分层施肥法,秋种深耕时,将全部农家肥、60%氮肥和60%磷肥混合后,随犁深施20〜25cm;其余40%氮肥、40%磷肥在播种前浅耕(5-10cm)整地时施入土壤。苗情较弱的麦田,可利用早春雨后或土壤刚解冻“返浆期”借墒追肥。沿淮低产区。该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砂姜黑土,土质粘重,耕性差,土壤普遍缺钾田间排水不畅,湿害、渍害严重。全区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冬小麦生育期施肥以一底一追为宜,一般氮肥80%底施、20%返青期追施;钾肥一次底施;磷肥分层底施,其中2/3深施、1/3浅施。强筋冬小麦(1)豫北强筋冬小麦适宜生态区。该区位于我省黄河以北,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质地以中壤为主。冬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以一底一追为宜其中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氮肥一底一追分期施用,50%〜70%底施、30%〜50%返青拔节期追施。(2)豫中东强筋冬小麦次适宜生态区该区位于我省中东部,黄河以南、沙河以北。土壤类型以潮土、黄褐土、砂姜黑土为主。该区土壤肥力较高、多数土壤质地偏粘。冬小麦全生育期施肥以一底一追为宜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氮肥一底一追分期施用,50%〜70%底施、30%〜50%返青拔节期追施。弱筋冬小麦豫南沿淮弱筋冬小麦适宜生态区位于我省南部,壤类型以水稻土和黄棕壤为主,冬小麦生育期特别是灌浆期间降水较多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光照较差。根据当前实际,一般提倡弱筋冬小麦一次性施肥,但施肥总量同分次施肥。(四)叶面喷施在冬小麦中后期施肥管理中各施肥类型区可根据冬小麦长势、土壤养分状况,结合“一喷三防”,合理喷施,综合促防。中筋冬小麦(1)中高肥力或偏旺生长麦田。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为主,亩喷施量不低于200g,降低干热风的危害,提高麦粒重。(2)低肥力麦田。有针对性的选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强化营养平衡,增强光合作用,防止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品质。(3)晚播与基肥施用不足麦田视苗情与土壤供肥情况,选用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机水溶肥料,迅速补充营养,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结实率。(4)旱作麦田。以选用具有抗旱作用的含黄腐酸液肥为主同时,结合冬小麦生长实际,生育早期喷施大量元素、有机水溶肥料等营养类肥料,生育后期喷施以磷酸二氢钾为主的水溶肥料。强筋冬小麦冬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灌浆中后期,亩用2%的尿素溶液叶面喷施,以促进籽粒氮素积累,提高品质。弱筋冬小麦在冬小麦抽穗前后和灌浆前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和硼锰等微肥。在灌浆中、后期,结合“一喷三防”,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利于小麦籽粒灌浆,增加淀粉含量,改善弱筋品质。(五)肥料用量选择不同施肥区域、各类麦田施肥可根据土壤供肥状况秸秆还田水平、有机肥资源等因素,在推荐的施肥量范围内适当调整一是连续三年秸秆还田的麦田可减施钾肥二是同一产量水平下,肥力高的麦田可相应选用低施肥量;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亩施农家肥1〜2m3,或商品有机肥100〜200kg。(六)肥料品种选择酸性土壤应施碱性和生理偏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石灰、碱性土壤调理剂等调节土壤^值,严格禁止底施硫酸亚铁肥料。碱性土壤应选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等,能有效改良培肥土壤。强筋小麦宜选用含硫的肥料品种,如硫酸钾、钙镁磷肥等。(七)施肥位置基肥在耕前机械撒施,随耕作翻入耕层土壤作业深度15cm〜20cm。追肥时尿素开沟条施,沟瀑cm〜10cm,距离播种行8cm〜10cm。(八)减肥增效范围与措施基础肥力较高的田块氮肥用量,可适当调满〜10%;磷肥用量,在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25mg/kg时,可适当调减10〜20%;钾肥用量,在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30mg/kg时,可适当调减10〜20%。但施肥量不得低于土壤养分收支平衡。酸化农田前期施肥量大的酸化农田可适当调减相应的肥料用量。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氮(N)磷钾产量水平(kg/亩)产量水平(kg/亩)施肥量(kg/亩)底追比分级指标(P:mg/kg或kg/亩)施肥量(P2O5kg/亩)分级指标(K:mg/kg)施肥量(KO:2kg/亩)豫北高产区<50011〜136:4〜5:5<97〜9<804〜6<50018或,500〜60013〜155:5〜4:69〜164〜680〜1302〜4500〜600>60016〜205:5〜4:6>163>1300〜2>600豫东及豫北沿黄中高产区<45010〜128:2〜7:3<76〜8<703〜5<45022或,450〜55013〜157:3〜6:47〜174〜670〜1202〜3450〜550>173>1200〜2>500豫中南中高产区<45010〜127:3〜6:4<106〜8<804〜6<45018,或,450〜55013〜156:4〜5:510〜174〜680〜1202〜4450〜550>173>1200〜2豫西南中低产区<40010〜118:2〜7:3<96〜8<605〜7<40019,或,400〜55012〜157:3〜6:49〜174〜660〜1103〜5400〜550>172〜4>1100〜3岗岭雨养旱作区<3507〜10<350洪4〜6<35025或,350〜45010〜12350〜500洪5〜7350〜500沿淮低产区350〜45010〜128:2〜7:3350〜500洪4〜63〜53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统计计算与应用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科学基础(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美术学院《民航服务英语(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数据模型与决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中医临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工具书与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息技术员劳动合同
- 厂家厂房承包合同
- 宾馆经营权承包合同
- 养殖产销买卖合同协议书
- 新乡县恒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项目二期工程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A3报告解析课件
- “越……越……”“越来越……”课件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80首(精排+目录)
- 精密测量技术课后答案
-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 GB/Z 25320.3-2010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第3部分:通信网络和系统安全包括TCP/IP的协议集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16章 刑法各论概述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 GB/T 11586-1989巴拿马运河导缆孔
- 企业环保环境保护管理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