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总体设计思路:以单元为目标,实现一主两翼。一主课本,两翼读本,经典。早读:周一、三、五诵读经典;周二、四阅读语文教材;(一周8节语文课,3课时讲课,2课时写作,,2课时读同步读本,1课时读书会)剩余两周时间读(北师大版本教材)课外读整本书(推荐)。一、教材整合思路:根据单元主题、教材内容进行整合1、故事性较强的教材,2、3篇课文整合为一课时。2、适合朗读指导,内涵寓意深刻的教材,1篇课文设计为一课时。阅读思路:1、阅读欣赏课(选用不同的版本)把课文当作读本,结合课后问题,采用“读、思、议”的方式阅读。二、课外读整本书(推荐)阅读评价激励策略:创设生生可期待的海量阅读星级评价及可持续性的海量阅读激励措施。海量阅读星级评价最大的特点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力求使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没有飞跑能力的也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海量阅读激励措施要遵循可持续性,可激励孩子们不断大量地进行自主阅读。如:三级读书星(班级读书星、年级读书星、校级读书星);快乐阅读增值卡等。 预习要求*一读(自己喜欢的方式3遍,结合课后题)*二查字典(认写字113,一字一音三词)*三标(文中重点词-----,四字成语圈起来,不理解的再标注?)*四划(优美句子括号,不懂的句子波浪线加)让预习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绿叶的梦》《芦叶船》《一只贝》是精读课文,《快乐的暑假》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充满了童年生活的快乐,这快乐来自置身于大自然的自由,更来自于大自然这个大课堂给予孩子们的知识。单元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内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生动。单元重、难点:重点:以“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训练重点。难点:学习作者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单元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精读《绿叶的梦》,略读《芦叶船》。设计思路这两篇课文都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抓住重点内容的描写体现了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字。3、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环节一精读《绿叶的梦》1、检查课文朗读。2、检查生字认读,学习会写字。(重点指导:“戒”的笔顺;“枣、刺”第三笔的区别)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些段落写了这一重点内容?(2)把没读懂的地方用符号标注出来。4、交流探讨:(1)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对绿叶非常着迷?为什么绿叶会使“我”那么着迷?(2)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3)解题: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5、作业:背诵第一课的第五自然段,书写第一课生字、新词。环节二略读《芦叶船》1、熟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学习会写字(重点指导:“喇”的写法)。2、朗读、感悟、理解(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2)把你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3)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略读《快乐的暑假》、精读《一只贝》。设计思路通过《快乐的暑假》这首浅显易懂的诗歌引导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深一步理解《一只贝》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课文要求会认、写的字。3、《一只贝》懂得作者借故事,寄托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思想。教学过程:环节一略读《快乐的暑假》1、开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2、检查会认字。3、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说说你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交流:你的暑假生活快乐吗?谈谈你暑假生活中快乐的事情?环节二精读《一只贝》1、带着课后问题2,默读课文。2、检查生字认读,学习会写字。3、交流:“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一教学思路:前20分钟检测基础知识,后20分钟再次读本单元课文,整体感悟文章。教学目标:1、正确读准多音字。2、学会仿写比喻句。3、读背古诗《田园乐》4、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学习百花园一。二、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课件:填空题)(1)猜一猜:出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猜词语。(2)赛一赛:出示课文重点句、段,让学生口头填空。(3)闯一闯: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等多种题型。读本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童年记趣》、《背篓》、《芦苇》和《风筝》。这几篇都是叙述儿时生活中的趣事,展现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的描写体现了童年生活的有趣快乐。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贝壳》、《山里的孩子》、《妈妈,不要阻拦》和《童年游戏》。这几篇都是着重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带来人生的思考。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读书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第二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为精读课文,《四季童话》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都是描写景物的,但写作的角度和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尤其是《观潮》《火烧云》是按照自然景观变化的顺序来描写的,文章既可以看出作者面对大自然,有着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特别适合朗读、背诵、语言积累,对学生进行读悟写的训练。单元目标:1、了解叙述的顺序,品味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形象。2、欣赏大自然中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主动将重要的、有意义的或美妙的词句、事情摘抄到采集本上,课文中精彩语段熟读成诵。单元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目的。单元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古诗三首》设计思路这三首唐诗都是以写秋景为主的。洞庭湖上的湖光秋月,秋菊满园,深秋江边的夜景。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菊花》和《枫桥夜泊》两首诗。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螺、霜、寺;要求会写的字有:菊、舍、遍、渐、偏、霜、愁、眠、苏、寺。教学过程:(一)熟读三首古诗。(个别读、小组赛读)(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渐、遍、眠(三)精读会意、体悟情感。1、《望洞庭》(1)简介作者。(2)析词释句、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借助注释)课件出示:整首诗意。(3)整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妙处?潭面无风镜未磨。“镜未磨”,古代的铜镜是打磨出来的,磨得越光滑则越明净。将“潭面”比作“没有磨试过的铜镜”。可以想象一下,秋天的夜晚,明月高照,洞庭湖上弥漫着淡淡的水雾,湖面在月光下是那么朦胧别致,并不像明镜那样光可照人,因而诗人说它像“未磨”的镜,这让人倍感新颖。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靑螺”。君山是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为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在这里,诗人借用比喻,巧妙地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4)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闭眼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将诗意描述出来。从中体会到诗人对洞庭湖夜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枫桥夜泊》(1)简介作者。(2)析词释句、揣摩句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课件出示:整首诗意。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孤身在外,想到了什么?想象情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3)教师小结。苏州是中国有名的水乡,那儿的夜色是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却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他的眼里就有了这样的景致:月亮缓缓下坠;乌鸦凄惨的叫声;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河边孤单的枫树;渔船上的点点灯火;远处悠远的钟声。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染上了浓浓的“愁”的色彩。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象画面。3、《菊花》(1)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悟情感。课件出示:整首诗意。秋天的菊花丛开得怎么样?诗人是怎样赏菊的?为什么诗人如此爱菊?(2)教师小结。住宅周围,遍植菊花,秋风送爽,菊花灿烂。诗人专心致志绕篱观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没有察觉,可见诗人对菊花的爱有多深,情有多浓。“遍绕”和“日斜”这两个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那么诗人为什么如此爱菊?正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可观赏的花。菊花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诗人对其品格发出由衷的赞美,这也是诗人不畏权贵而耿直敢言,历经贬谪而心志坚贞的风骨的写照。这诗事实上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背诵三首古诗及诗意。作业:默写《菊花》和《枫桥夜泊》。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观潮》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如何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绘钱塘江大潮奇异壮观的景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抓住重点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默写《菊花》《枫桥夜泊》(二)导入新课1、吟诵古诗,引入情境。(刘禹锡的《浪淘沙》)2、交流搜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三)检查预习情况。分段课文朗读,检查生字新词。重点指导书写“卧”“震”(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思考:练习二第一问: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五)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2、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1)潮来前江面的景色什么样?(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潮来到时的景象和声音的语句,边读边想象大潮由远及近的壮观景象,并将体会批注旁边与大家交流。(3)大潮过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4)把你理解的这一壮观景象通过朗读展现给大家。(5)把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再背给小组长听。(六)日积月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精读《火烧云》设计思路由《观潮》这课的描写顺序让学生找出本课的描写顺序,抓住一条线索进行实际观察,写一段话。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火烧云奇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3、学会本课会认、会写字,理解新词。教学过程:(一)检查《观潮》背诵及听写生字。(二)启发谈话,引趣激情出示图片:在早晨或傍晚,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出现这样一些美丽的云霞,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像这样的云霞就叫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萧红一起去观赏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三)检查课文朗读及生字认读重点指导书写“霞”、“葡萄”(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2、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如何将课文分为三部分?(五)品读感悟、感情朗读读第一部分:火烧云上来时1、读描写霞光的句子,想象画面,说说自己的感觉。2、你和泡泡图中的小同学有同感吗?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出了火烧云的“红”?3、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读第二部分:火烧云的变化1、默读课文,请你用合适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概括。(多、快)2、指名朗读第4----6自然段,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怎样的过程。划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由此感悟到作者在具体描写火烧云时是按照“出现——模样——变化——消失”的顺序来写的。3、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一下火烧云的样子除了“马”“狗”“狮子”以外,还可以像什么?它是怎样变化的,又是怎样消失的?仿照课文第4、5、6自然段,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一写,说一说。5、集体朗读,回味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读第三部分:火烧云下去了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和当时人们的心情一样吗?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部分。朗读全文,指导背诵日积月累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略读《四季童话》及《语文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出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3、掌握课文中的会认字及新词。4、读背古诗《浪淘沙》和有关气象谚语的采集。教学内容:一、略读《四季童话》(一)检查《火烧云》背诵及听写生字(二)检查预习情况(指名朗读课文及进行生字认读)(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读、划、思、议1、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讲了他们怎样的故事?2、从这些故事中,你都知道了四季有哪些特点?小作者为什么这样子称呼他们?3、把你喜欢的语句、段落找出来,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写得好,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四)日积月累二、学习语文百花园二三、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课件:填空题)(1)猜一猜:出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猜词语。(2)赛一赛:出示课文重点句、段,让学生口头填空。(3)闯一闯: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等多种题型。读本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古诗两首》、《菊花诗两首》、《钱塘潮》和《雅鲁藏布大峡谷》。古诗是加深同种题材的感悟,后两篇是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教学目标抓住景物特点,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进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洞庭秋月》、《富士的黎明》、《海滨小城》和《一碗水》。这几篇都是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抓住描写顺序,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三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其中《满山的灯笼火把》《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成长》三篇是精读课文,《球王贝利》是略读课文。四篇课文以“成长”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写了不同人物成长中的故事,说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别人的关爱帮助,更少不了老师、父母的正确引导、教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单元目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从中吸取有益于自己的东西,在意志品质、思维方法及情感态度上均得到成长。2、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感情色彩浓厚的语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单元重、难点:重点:以“抓住课文讲述的事例,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训练重点。难点:能根据文句想象画面,揣摩人物心理,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并将文中人物的所得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加以延伸和拓展。单元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精读《满山的灯笼火把》、略读《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设计思路这两课都是侧重让学生从课文的重点部分去感悟有关“成长”的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会认、会写字,正确理解生词。2、学会抓住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得到成长的启示。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精读《满山的灯笼火把》(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有一个孩子不小心跌落到了一口土井中,此时四周苍茫,连一个人影都瞧不见。这位孩子的命运将会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满山的灯笼火把》。(二)2、检查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杂、瘦、盲)(三)默读课文,思考探讨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回忆的这个故事是哪两部分写的?每一部分中的哪些情景最令你感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3、把令你感动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4、我们应该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有益于我们成长的东西。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打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怎样去做?5、处理课后问题3.二、略读《树叶都是绿色的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你们认为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在几十年前,也有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可是那时的学生说“树叶都是绿色的,它们的形状都是椭圆的”。当时,那位老师没有对他们的回答作出判断,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让他们得知了答案,并教会了他们一个做人的哲理。今天,我们就来走进那堂课。(二)检查预习情况1、分段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亦、辈)(三)默读课文,探讨交流1、林巧稚为什么总要称赞老师的教学方法?2、她担任妇产科医生后,为什么始终坚持在医疗第一线工作?3、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三、日积月累。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成长》、略读《球王贝利》设计思路这两课侧重从理性上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有利于成长及“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听写上节课所学生字新词。二、略读《成长》(一)检查预习情况1、分段朗读课文2、检查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驶、圣诞)(二)默读课文,思考交流1、约翰长得什么模样?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反思自己生活中的做法,全班交流。三、略读《球王贝利》(一)检查预习情况1、小组分段朗读课文2、检查会认字(二)默读课文,探讨交流说说教练为什么送给小贝利一个足球,后来又为什么让小贝利到他的训练场去。四、日积月累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三、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教学思路:前20分钟检测基础知识,后20分钟再次读本单元课文,整体感悟文章。教学目标:1、学会“一”字声调的变化。2、学会辨析多义词。3、积累有关“勤奋”的格言。4、学会制作读书卡片。5、巩固本单元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学习语文百花园二、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课件:填空题)(1)猜一猜:出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猜词语。(2)赛一赛:出示课文重点句、段,让学生口头填空。(3)闯一闯: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等多种题型。读本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一件小事》、《荒岛四十天》、《芦苇赢自己一把》和《盲童的画》。这几篇都是告诉我们从小应该培养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成长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乌塔》、《爸爸错了》、《十一支康乃馨》和《小象奴奴》。这几篇都是讲述孩子关爱长辈的故事,着重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带来人生的思考。教学目标抓住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人生。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读书会第四单元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人与自然”这个主题,从不同侧面选编了四篇课文和“百花园”中的一篇阅读短文。其中《麻雀》《让他们自由生息》《蒲公英的梦》是精读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单元目标:初步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更好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从单元整体出发,揣摩教材的训练梯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单元重点:以“初步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更好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为训练重点。单元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精读《麻雀》,略读《蒲公英的梦》。教学思路:这两课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从13课给了三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划分,到15课问“写了哪几部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要求掌握的词。3、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环节一精读《麻雀》1、自读课文。2、检查生字认读,学习会写字。(重点指导:“庞”字的广字头下面是“龙”不是“尤”)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没读懂的地方用符号标注出来,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课后第2题,把课文分为三部分,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4、讨论探究1)老麻雀是怎样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找出来读,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2)文中那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3)从课文第一段我们了解到,作者是在打猎的时候遇见这件事的,作为一个猎人,经历这一事件后,他的思想会有什么转变吗?从而引导动物也是有感情的,需要我们爱惜和尊重。5、迁延感悟本文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伟大的母爱,母爱让老麻雀毅然地与猎狗斗争,震撼了猎狗,也震撼了作者,从而保护了自己和孩子。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便是母爱,它能带给人们力量,促成人们做到平日无法做到的事情,促使奇迹的发生。这一点不管是对于人类还是动物都是一样。你们在生活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了吗?学生能够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细节,说说议议。环节二略读《蒲公英的梦》1、自由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那几部分内容?3、交流: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又为什么做了那样一个美好的梦?4、读了这篇童话,你想到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让它们自由生息》,略读《台湾蝴蝶甲天下》。教学思路:这两课采用的都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叙述方式,从14课的“哪两方面”到16课的“从哪几方面”体现训练梯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课文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要求掌握的词。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采用的是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叙述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环节一精读《让它们自由生息》1、自读课文。2、检查生字认读,学习会写字。(重点指导:“染”字上半部的“九”字撇上不要多加一点,“尊”字上面“酋”不要少写中间的横。)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没读懂的地方用符号标注出来,想一想课题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2)、根据课后第2题,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让它们自由生息”的?4、讨论探究1)第3自然段:文中描写人工草皮和花坛时用了句什么比喻句?这样比好在哪里?野花野草在日内瓦是怎样一种生存状态?它们与人工草皮在待遇上有什么区别吗?2)野草“染绿”了城市,“染”字可用其他字替换吗?3)鸟的自由体现在哪些地方?4)麻雀的自在、有尊严表现在哪些方面?5、迁延感悟学生再次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老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到了大家对日内瓦非常向往,是啊,生活在如油画般的湖光山色中,谁会不心旷神怡呢?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人们是怎样对待野草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环节二略读《台湾蝴蝶甲天下》1、自由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台湾蝴蝶甲天下”的?3、交流:你认为台湾蝴蝶之所以能够“甲天下”,除了台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有什么原因?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四,整体感悟本单元。教学思路:前20分钟检测基础知识,后20分钟再次读本单元课文,整体感悟文章。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2、掌握叙述性文章常见的两种表达顺序。教学过程:一、检测本单元基础知识。(课件:填空题)(1)猜一猜:出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猜词语。(2)赛一赛:出示课文重点句、段,让学生口头填空。(3)闯一闯: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题型。二、分类读文章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2、围绕一个意思,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叙述。3、从读悟写,读写结合。读本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小麻雀》、《我家养鸡》、《种子的梦》和《秘密》。这几篇都是侧重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环境,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上册中的《蟋蟀的住宅》、《小鸟和松鼠》、《珍珠泉》和《鸟岛》。这几篇都是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环境,揭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读二、讨论三、交流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读书会作文指导课主题一 童年趣事第一课时过程:导入我们常常在夜晚仰望无边无际的星空,在大树下倾听蝉的鸣叫,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在田野里采野花,在瓜地旁听故事……这一切多么令人难忘啊!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围绕主题,各抒己见要选择那些有意思的,令自己高兴的、得意的一两件事,重点讲出有趣、难忘之处在哪里。三、教师指导构思指导开头(如童年的趣事就像一叶叶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船舵座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网络产品代理销售协议
- 2025-2030中国胸腰椎脊柱器械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细胞因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合物药物递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耐碱底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红枣美容食品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粉末流动分析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气采样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睡眠治疗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江南美术遗产融入美育的数智化路径探索
- 西雅图驾驶证考题及答案
- 综合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式内镜消毒管理与质量标准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脚手架钢板立网防护应用技术规程
- 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标准
- 无人机吊装作业安全措施
- 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专本科《法律文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永辉超市营运能力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
- 2024铁路通信线路施工合同规范范本3篇
- 2025年拉杆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