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诗歌研究_第1页
顾城诗歌研究_第2页
顾城诗歌研究_第3页
顾城诗歌研究_第4页
顾城诗歌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童话诗人”的忧伤 摘要:顾城作为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童话色彩的诗歌。诗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被称为“童话诗人”。但是,在诗人纯真和梦幻的童话世界里却充斥着淡淡的忧伤。本文从诗人的性格、创作特点以及他的成长历程等方面对其诗歌中的忧伤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童话诗人”顾城的了解。关键词:顾城诗歌童话诗人忧伤引言顾城出生在五十年代的中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创作诗歌。他用一颗纯真的童心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期待。虽然后来诗人经历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几个大转型,但是他依然保持了这份童真,在他的诗中始终能够看到想象中的童话世界,这是很不容易的。他像个孩子一样,把天真的感受记录到了他的诗句中。诗人用最本质,没受过污染的情感感知着这个世界,就像他在《一代人》中说的那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发现光明。”诗人的一生就是在发现光明,在寻找他诗中所描述的童话世界。他认为他看到的世界总是蒙着一层阴影,他愿意做一个“童话诗人”,即使封闭在自己的王国中。这就是顾城,那个后来被称作“疯子”的人。仔细地品味他那些童话般的诗歌,很容易被里面那种淡淡的忧伤所感染,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顾城是个诗人,而且是个很特别的诗人,他用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歌成就了他的理想王国,我们不应该忘记他创造的童话世界。一、“童话诗人”忧伤的表现(一)颇显沉重的童言稚语我们平常看到的童话总是美好的,而在顾城的诗歌中,童话却透着一股忧伤。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那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首诗就像一个孩子的自白,一开始便点出了自己的任性。他自比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想用彩色的蜡笔画出诗人想象中的世界。他渴望画出没有痛苦的爱情,渴望画出快乐的小河,渴望画出美好的未来...然而他没有得到蜡笔,梦在瞬间破灭。“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诗到这里,打破了原来所有的美好。诗的风格也慢慢变得忧伤,而在最后诗人又写出了出人意料的一笔。“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是表明他的坚定,即使幻想破灭了,他依然任性。“童话诗人”的忧伤不会像一些苦情戏样让人泪流满面,而是让人从心底感到沉重。还是刚刚这首诗,一个孩子在梦和现实中徘徊,却坚持着自己的任性。在梦中看到的希望,在现实中很快被打破,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如果一个人沉醉在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中,突然被打断发现自己不再年轻一样,也不敢相信时光已然流逝。诗人描绘的是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却又把忧伤藏在其中,让人联想到并不美好的现实。诗人的童话世界总是由着忧伤滋长,用一些看似是儿童稚语的诗句,改造着成人世界。(二)忧伤凄美的诗歌意象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朦胧诗中的意象更是丰富。顾城诗歌里的意象多带有浓浓的梦幻色彩,像一个孩子的想象,美丽而忧伤。在他的童话世界里,有寂寞的小花,有写满罪恶的沙滩,有浸透悲哀的古木...这是个充满奇幻的世界,脱落的种子可以随便露出干燥的内脏,秀美的绿树可以被痛苦扭弯身躯。这些意象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却似乎又伴随着血腥和苦痛。意像是被寄托了情感的形象,诗人在诗中所用的意象大都是偏于柔弱的事物,小花、云朵、种子等,这大概暗示着觉醒的一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所以说顾城诗歌里凄美的意象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一种寄托。别具一格的忧伤朦胧诗派中有不少诗人的作品带有忧伤的成分,而顾城诗歌中的忧伤和其他人的大有不同。下面就以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舒婷为例,看看顾城的忧伤有什么特别之处。顾城童话世界里的忧伤,带着一股孩子气,很淡却又深沉。而舒婷的诗歌中表现的忧伤是以女性心理为基础的,细腻温婉。舒婷的《神女峰》里写道:“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就是女性诗人特别塑造的美丽的忧伤,感人至深却不似顾城诗歌中的忧伤那样沉重。顾城在《泡影》中塑造着另外一种忧伤,“我象孩子一样,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徒劳的要把泡影,带回现实的陆地”。这依然是诗人想象的童话世界,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是忧伤的源泉。孩子徒劳的举动展示了诗人对世界的失望和排拒,表现了自己对理想世界坚定的追求。这份沉重是舒婷及其他诗人的诗歌中所缺少的,在风格上虽然相似,表达的忧伤别具一格。二、他的诗歌为何会透着忧伤?(一)诗人自身的性格特征顾城总喜欢带着一顶帽子,至于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他的思想。一个诗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个性,顾城作为“童话诗人”,自身的特质自然是非常明显的。从诗人的性格来说,应该是有些古怪的。顾城长时间活在一个人的城堡里,他的世界容不得世间的半点污垢。诗人自身透着忧伤的气质,不爱说话的人,把一切想法投入了诗歌中,近似痴狂。他与世俗格格不入,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悲哀的孩子,永远长不大。这些特质要是出现在一个普通人身上,那必然是社会批判的对象。但是对于诗人来说,这些也许是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二)诗人特殊的成长经历顾城出生在一个诗人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在诗歌方面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可以说是个天才少年。年幼时他跟随父亲在乡村生活,那里蔚蓝的天空、清朗的月夜、宁静的大海、宜人的沙滩后来都成了他诗歌的一部分。诗人亲眼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疯狂,浮躁的社会让他很是恐惧。他不敢长大,继续以一颗童心经历着这一切。创作中期,顾城和这个世界的其他人们一道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时,诗人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一代人》。黑夜、黑眼睛这样的词语奠定了这首短诗的忧伤情调。再联想到诗人刚刚经历过的那个动荡的时代,这首诗的意义非比寻常。诗中体现的忧伤不只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整个觉醒的一代人的忧伤。在后来,诗人定居国外,他的诗歌创作数量不多,但是忧伤依旧。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更多的是淡淡的乡愁。诗人所经历的三个时代的转型,对诗人塑造童话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诗中透出的忧愁,则代表着诗人以及更多年轻人对世界的思考。(三)诗人超越现实的梦顾城善于用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小孩子是不知善恶的,诗人正是喜欢这份单纯。他在很多诗歌中都塑造了小孩子的形象,而孩童对于现实是无奈的,因而就容易沉迷于梦中。顾城用这些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与现实世界相对抗。一旦梦幻破散,又陷入了忧愁。我们在品读顾城诗歌的时候,常常被其中美妙的梦境所吸引,但现实来得太快,常常被打得措手不及,也从心底生出淡淡的忧伤。(四)诗人骨子里的悲观顾城虽然拥有一颗童心,但是纵观他的成长,可以看出他从骨子里是悲观的。顾城很多次提到小时候被关在一间亮着灯的屋子里,他看到墙面上有无数的眼睛浮现出来,这时,他想到了死亡,感到害怕而无可奈何。顾城相信生命是永恒的,可他也相信死亡,相信死亡会夺走一切,相信再美的童话王国也会有残酷的一面。正是因为诗人骨子里的悲观,他在诗歌表现中愿意透出丝丝忧愁,来显示他的理想王国距离现实实在太远太远。(五)诗人对爱情的偏执爱情是永恒的话题,顾城作为一位浪漫主义的诗人,自然也难以避免。顾城关于爱情的诗歌比较多,对于爱情,他同样赋予浓厚的梦幻色彩。诗人笔下的爱情是十分完美的,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就提到了他想象中的爱情。“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永远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多么完美的爱情啊,在现实生活哪里会存在呢?可是顾城对于爱情是很偏执的,他相信有这样完美的爱情存在,只是在现实中难以寻求,相信这也与他后来的爱情悲剧有着密切的联系。就这样,他关于爱情的诗歌也染有淡淡的忧伤。(六)诗人对语言的应用顾城对语言有特殊的感悟力,他对语言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科学的。他诗歌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空灵、纯净,句式短,看似孩童稚语,却又让人为之所动。“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这些词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结合在一起却又另显新意。诗人对语言的使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用儿童的梦幻来描绘很多不可能出现的意象。并在合适的地方用上“死亡”这样深沉的词语,来达到渲染忧伤气氛的目的。三、顾城诗歌中忧伤存在的意义自古以来,诗歌就喜欢被用来表现各种情感。忧伤作为一种消极的情感,也常常成为失意、哀怨的诗人创作诗歌的主题。在顾城诗歌中,那份忧伤绝不是无痛呻吟,它既然存在,就该有存在的意义。诗歌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现实,顾城诗歌中淡淡的忧伤也与现实息息相关。诗人既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又是一个早熟的智者。他率先从迷茫中觉醒过来,却依然要面对昏暗的世界。顾城和其他朦胧派的诗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但面对生活,他无能为力,唯有把忧伤放进诗里,以一个孩子的形象,坚持着他的任性,拒绝长大,拒绝一切肮脏的东西。顾城这样一个“纯粹”的人,在自我表现和现实中来回穿梭。他爱这个世界,爱这个让他受伤的世界,可是长期在爱与受伤中煎熬,难免让他忧郁不已。也许忧伤不是顾城在童话世界中唯一要表现的东西,但它在表现诗歌主题方面,确实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作为读者,可以通过顾城诗歌中的忧伤来了解这个“以梦为马”的诗人,来了解诗人所经历过的社会。相信只要细细品味他的诗歌,我们能够看到时代因素在这一代人身上留下的烙印。结语顾城后期几乎是在国外度过的,一九八七年,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后定居在新西兰。在这里,诗人似乎也没有寻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而他本身对爱情的偏执也在这个地方给他带来很大的障碍。此时的他,已经不再勤于创作诗歌,可是忧伤似乎一直伴随着这个“童话诗人”追求不到梦中完美的爱情,很容易走上极端,后来的悲剧证实了这一点。最终顾城以一种让世人震惊的方式倒在了忧伤之中,曾经长不大的孩子,终于在任性中离开这个他不愿接受的世界。顾城以并不美丽的方式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