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和硝化细菌都是自养生物B.细胞增殖过程不出现纺锤体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细菌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细菌和T2噬菌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相同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体和离体转化实验都证明S型菌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B.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比例相同C.S型菌和R型菌性状的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光滑型和粗糙型两种菌落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加热后的S型菌失去毒性是由于其DNA变性失活B.R型菌的DNA也能使部分S型菌转化为R型菌C.用15N标记T2噬菌体,再进行侵染实验,也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若保温时间过长,最终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等物质,只要有液泡就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C.线粒体中的DNA,能进行自我复制并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生物吸收氮元素用于合成脂肪、核酸及蛋白质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遗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发生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C.细胞分裂过程中,质基因与核基因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用秋水仙素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其染色体数目加倍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B.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应先通气后密闭C.粮食入库前晒干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的消耗D.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农业合作社开发的“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标。稻田中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捕食水体中浮游生物、昆虫、田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等,被称为水体中的“清洁工”。据此分析回答:(1)稻田中泥鳅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泥鳅的粪便可促进水稻生长,原因是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水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___,此方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3)水稻每年固定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4)稻田中投放泥鳅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8.(10分)为研究低氧胁迫对青瓜品种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A、B两个青瓜品种进行实验研究。图示结果为一周后测得的根系中乙醇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中信息可推出,正常通气情况下,青瓜品种A、B的根系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来自于________(填细胞结构的名称)。(2)实验结果表明,青瓜品种________对氧气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直接原因是该品种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含量较高,根本原因是________。(3)根系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青瓜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9.(10分)天山雪莲具有抗炎镇痛、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其中具有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是黄酮类物质。多年来盲目采挖导致天山雪莲频临灭绝,研究人员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雪莲有效成分的提取,下图为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进行组织培养时,将雪莲幼苗的叶或茎切成1.5cm长的小段作为_______,用酒精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进行________,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并用_______吸取材料表面的水分。(2)图中①过程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_________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诱导,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才能准确地发挥“激素杠杆”的作用。(3)利用转基因技术也可以实现雪莲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需用_______处理以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细胞。通常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10.(10分)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M和m、T和t控制。这两对基因对花色的控制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纯合的红花、粉花与白花植株若干,为验证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红花植物与若干_____________植株杂交:②将得到的F1单独隔离种植,分别进行___________,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该种植物的花上有的出现紫斑,有的无花斑。将杂合红花无斑植株作为亲本自交,子代中出现红花紫斑、红花无斑、粉花紫斑、粉花无斑、白花紫斑、白花无斑6种表现型,对应的比例为27:117:9:39:12:52。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花斑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亲本杂合红花无斑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种,子代粉花无斑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11.(15分)某实验小组在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用小球藻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不变)。图1和图2表示实验结果,其中图l表示光照强度为e时测定的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温度条件是25℃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从图2中可以判断小球藻的呼吸速率的相对值是____。(2)当小球藻处于图l中温度条件为35℃时,小球藻____(填“能”或“不能”)表现生长,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3)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分析,叶绿体中有如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的意义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遗传物质为DNA。【详解】蓝藻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菌能利用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二者都是自养生物,A正确;原核生物进行二分裂,细胞增殖过程不出现纺锤体,B正确;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细菌和T2噬菌体遗传物质都是DNA,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相同,D正确。

​故选C。2、B【解析】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详解】A、活体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发生转化,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为转化因子,但是使小鼠死亡的不是S型菌的DNA,而是活的S型肺炎双球菌,A错误;B、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遗传物质还是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比例相同,各占50%,B正确;C、S型菌和R型菌性状不同的本质原因是遗传物质不同,C错误;D、混合悬浮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不会形成菌落,要看到菌落,还需使用固体培养基进行涂布分离,D错误。故选B。【点睛】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3、D【解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加热后的S型菌失去毒性是由于其中对小鼠有毒的物质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毒性,A错误;B、没有试验证明R型菌的DNA也能使部分S型菌转化为R型菌,B错误;C、N元素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共有的元素,故用15N标记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放射性都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结构及功能的有关知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植物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要有大液泡和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DNA和核糖体,能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糖类、脂肪和固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详解】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其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加工成熟,A错误;植物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要两个条件:大液泡和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B错误;线粒体内含有DNA和核糖体,能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C正确;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核酸和蛋白质共有C、H、O、N四种元素,故N元素不能用于合成脂肪,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点睛】注意细菌等原核生物中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脂肪中不含N元素。5、A【解析】

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分裂方式为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真核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详解】A、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可同时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错误;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基因是随机分配的,C错误;D、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真原核细胞的比较,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6、B【解析】

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详解】A、丙酮酸可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B、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发酵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容器应密闭,B错误;C、粮食入库前要晒干,主要目的是降低细胞中有机物损耗,C正确;D、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捕食和竞争无机盐和二氧化碳样方法随机取样水稻的残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若泥鳅数量过少,不能充分利用稻田所提供的能量;若泥鳅数量过多,就会造成稻田被破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使泥鳅的产量下降【解析】

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2、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详解】(1)从题干中分析,泥鳅捕食水体中浮游生物、昆虫、田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同时昆虫也只能以浮游生物、田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为食,所以泥鳅和昆虫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由于有机物中含有碳和其他矿质元素,所以可以为水稻提供无机盐和二氧化碳。(2)田螺活动能量较弱,活动范围小,所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样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3)水稻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水稻的残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4)若泥鳅数量过少,不能充分利用稻田所提供的能量,若泥鳅数量过多,就会造成稻田被破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使泥鳅的产量下降,所以投放泥鳅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意义的相关知识,难点是(4)熟练掌握能量流动的意义。8、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品种A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的过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解析】

由图可知,低氧胁迫条件下,青瓜品种A乙醇增加量大于青瓜品种B。【详解】(1)由图可知,正常通气下,青瓜品种A、B仍然有酒精产生,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来自于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2)由图可知,青瓜品种A对氧气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直接原因是该品种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含量较高,与无氧呼吸有关的酶可以根据氧气的浓度做出对应的调整,根本原因是品种A根系细胞中与无氧呼吸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3)根系长期处于低氧环境中,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的过程,使得青瓜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下降。同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等相关知识。9、外植体消毒无菌滤纸脱分化分裂和分化Ca2+感受态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特点。【解析】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狭义是指组培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详解】(1)进行组织培养时,离体的组织(雪莲幼苗的叶或茎切成1.5cm长的小段)称为外植体。为了防止染菌,用酒精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并用无菌滤纸吸取材料表面的水分,避免杂菌的污染。(2)外植体→愈伤组织需要经过脱分化的过程,如图中①所示。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植物组织的分裂和分化需要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3)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需用Ca2+处理以使大肠杆菌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大肠杆菌(原核生物)具有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特点,因此通常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点睛】熟悉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及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白花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F1自交部分子代中红花:粉花:白花=9:3:421614【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M控制酶M的合成,酶M能将白色色素转化成粉色色素,基因T能控制酶T的合成,酶T能将粉色色素转化为红色色素。因此红花的基因型为M_T_,粉花的基因型为M_tt,白花的基因型为mmT_和mmtt。【详解】(1)要验证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进行如下实验:①将纯合红花植物MMTT与若干白花植株(mmTT或mmtt)杂交:②将得到的F1(MmTT或MmTt)单独隔离种植,分别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1自交部分子代中红花:粉花:白花=9:3:4,说明这两对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