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2、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3、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6、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小结:诗词赏析时,同学们首先要辨识诗词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什么样的表达手法,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赏析。其格式为:修辞(表达手法)+抽象作用+结合诗词具体分析。
鉴赏技巧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江苏泰州中考题)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完成下列题。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简析及备考】这一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一题是对写景句的理解,这一题相对较为简单;第二题是对思想感情的领悟,解题时就可以结合注释①提供的写作背景,联系前面的写景句和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所蕴含的情感,揣摩出诗歌的思想感情。对内容的理解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因此需要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多练习,多思考。【参考答案】(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2)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本题2分,答“苦闷”、“愁闷”、“郁闷”或“寂寞”、“孤寂”、“寂寥”给1分,答“寄情山水,缅怀古人,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给l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浙江宁波中考题)古诗文阅读(一)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铁以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1.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2分)2.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3分)
【简析及备考】宁波题主要从词语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虽然是个别词语,但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的高下。除此之外,中考题中一般是要求同学对名句进行合理的赏析,说出名句的内涵,品出语言的精彩,并常常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参考答案】1.“数重围”、“残兵千骑”“独(领)”2.“碎”、“独”两字刻画了-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形象。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山东潍坊中考题)阅读下面诗歌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睡醒。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简析及备考】考题主要是对“反衬”手法进行定点赏析,因为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考生只要抓住写景的特点,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与意境就可以了。中考题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直接指出采用的修辞或表现手法,在分析时,一定要先明确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抽象地说出相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最后要结合诗词本身的内容和主旨赏析。【参考答案】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1分)。(4分)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浙江杭州萧山区中考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20—21题。(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分)我的描绘:【简析及备考】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它需要考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作者思想感情的正确解读,还要加入合理的联想、想象,再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类题在今年中考题中较受青睐。笔者在《诗词素描:古诗词的另一种表达》中有较为详细的解说。【参考答案】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四川眉山中考题)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雨”的异同点。(4分)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简析及备考】考题明确指出要求从含义和作用的角度进行比较,并且异同均比较,要求明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考生要明确“风雨”的双层含义,然后针对环境的烘托作用进行解答。在诗词的备考中,同学们遇到同样题材的诗歌,均要从不同的角度辨析异同,这样既能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迁移拓展能力。【参考答案】(1)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意思接近即可)(2)作用:都起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1分),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案2、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答案1、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案:(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②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示例:(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
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
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l)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1)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2)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答: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3分)
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1)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意象:春潮、
雨、
野渡、
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
(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用了渲染手法。诗中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答: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
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二十七分。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2、
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除工程合同保密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出租车大包合同范本:夜间出租车安全运营管理协议
- 2025年综合类-乡村医生-乡村医生综合练习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操作系统知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容县摆摊日常管理办法
- 学院安全用电管理办法
- 2025年综合类-中医护理学主管护师-中医护理学基础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宿州学院合同管理办法
- 台商子女学校管理办法
- 家居落地活动方案
- 服装艺术搭配培训课件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物理+化学合卷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塔里木大学《高等数学B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航空公司统计管理制度
- 安全班组建设成果汇报
- 车辆伤害事故桌面功能演练方案、脚本
- 老旧厂房改造-洞察及研究
- 民政局财务管理制度
- 2025超市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