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道头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马道头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马道头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马道头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马道头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施工方案编号:DTGF-HNHD-FABS-XL-001版本号:1.0状态:执行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TOC\o"1-2"\h\z\u56831概述 页共37页1概述1.1编制目的为了指导基础工程施工,规范基础工程建设期间安全、质量管理行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特编写本施工作业指导书。1.2编制依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建筑用砂》(GB/T14684-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618-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DL5009.2-201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年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第7部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Q/GWD248.7-200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2012版)《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2010]322号;工程设计图纸、文件及变更,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各项技术要求。1.3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大同市中电二期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南郊区高山镇100MW项目集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2工程概况及工程量2.1工程简介山西大同二期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2017年2号项目位于光伏基地南郊区南郊-左云光伏片区的高山镇附近。地块区域海拔约1200~1400m,主要为灌木林地和非林地,占地面积约4798.75亩,光伏系统建设容量100.78844MWp,是大同二期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中5个单体项目中的一个。本项目光伏系统以4回35KV电压线路220KV碾庄站。2.2线路概况本工程D标段35AZ82-30,35AZ82-30,35AZ81-24,35AZ8-27,35AZ81-24,35AZ81-24,35AZ81-30,35AZ81-30,35AZ82-30,35DZ22K-36,35AJ84-15,35AJ84-18,35AJ84-18,35D-JT4-18,35AJ81-27,35AJ83-24,35AJ84-21,35AJ84-24,35AJ8-21,35AJ84-15,35AJ84-21,35AJ82-15,35AJ81-15,35AJ81-24,35AJ84-18,35AJ84-12,新建线路长度6.8km,新建铁塔26基。新建单回路6.8km。铁塔材质为Q235、Q345二种。螺栓规格为M16、M20,强度为4.8与6.8级。2.3工程地质、地貌情况地质:本工程地处大同市,地势较为平坦。地层岩性以粉土、砂类土为主。地貌:本工程范围内以荒山耕地及国有林为主。2.4本工程基础型式及工作量统计本工程基础采用两种型式:即直柱联梁基础和刚性台阶式基础。基础均采用C25级混凝土,保护帽均采用C15级混凝土,垫层采用C15级混凝土。工程量如下:2.4.1土石方工程量:序号工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基础工程基坑m34535.52接地工程接地槽m33952.4.2接地工程量:序号工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接地工程TJ-5型接地基262接地圆钢t4.632.4.3基础工程量:序号工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基础工程基础C25m34952垫层C15m3683基础保护帽C15m314.524基础钢筋kg280005地脚螺栓kg4260具体塔型、基础型式和数量见下表:19个为刚性台阶式基础,7个为直柱柔性基础。3施工组织与准备工作3.1基础工程施工组织项目经理:欧家川项目副经理:刘炎技术负责人:伍友平项目部质检员:蒋凡项目部安全员:张扬华3.2技术准备3.2.1我项目部在基础工程开工前,将完成基础工程所需的各种措施,并按照程序逐级审批,为以后的基础施工做好质量技术准备。3.2.2以后的基础施工中的发现的特殊地形地质,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将给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3.2.3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配备具备送电线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员资格证书的技术员和专职质检员各1人,施工队设技术员和兼职质检员各1人。3.2.4工程为专职质检管理人员配备专车一部,配备经纬仪、塔尺、数显卡尺、钢卷尺照相机及其他质检工具。3.3施工力量投入根据本工程基础工作量和工期要求,投入1个队(28人),其中技工6人,劳务协议工22人。每个班组都具有独立的基础施工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资源,确保基础工序的按期完工。3.3.1每个施工队技术力量投入:3.3.2现场劳动组织(对应每一个施工班组)工序工作内容其中备注技工民工施工测量复测、分坑11土方挖方、清理、检查16水坑、流沙坑增加技工2人,民工6人。降基面12基础工程支模、清理、检查31砼浇筑指挥1按机械搅拌砼罐车运输混凝土,若为水坑增加技工2人,民工6人。配合比1机手1捣固3供水/供混凝土1拆模、养生12回填、夯实14接地挖接地槽16敷设回填夯实15测接地电阻11具体工作调配有各班组分配安排,确保组织合理性。3.4基础材料和工器具供应3.4.1本工程基础使用的地脚螺栓、基础钢筋由施工队负责加工,基础钢筋及地脚螺栓运到中心材料站经检验合格后,向施工班组供应。3.4.2本工程基础使用商品混凝土由商混站提供,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供货商运到各班组。3.4.3基础工程使用工器具均由施工班组自行配备,每个作业点配置数量见下表:基础施工主要机具配备明细表(一个作业点用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发电机12kW台12配电箱一主三分套2带漏电保护器3电缆线4芯米604振捣器棒式台25仪器台26钢尺30m个17塔尺个18抹子个29水桶个310料车辆随时调配11铁锹把1612铁板φ3mm张313溜筒套114竹(木)梯个215苫布4×6m块416尖搬手M16把817手锤把418钢筋钩把1619编织布4m宽米10020试块箱组321验电笔只222塌落度筒个1每组三个23温度计个1024绝缘手套付225绝缘鞋双2说明:模板、钢梁等应根据本施工段基础型式按五基用量配置,本表未列入。3.5工期进度要求3.5.1工期进度基础工程总体计划的安排为2018年10月1日~2018年11月15日完成全部基础工作。3.5.2工期进度保证措施本工程基础施工任务重,而且基础工程是关系到整个工程顺利按期完工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基础工程的节点工期,为铁塔工序的开展创造条件。3.5.2.1影响基础施工工期的风险分析:3.5.2.1.1由于青苗问题阻挡,影响施工进度。3.5.2.1.2由于施工材料供应不上,造成窝工,拖延工期。3.5.2.1.3工器具数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影响周转困难。3.5.2.1.4任务量大,投入施工力量不足以满足施工要求,使工期延长。3.5.2.1.5出现质量问题,造成返工返修,影响工程施工进度。3.5.2.2针对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所采取的必要措施:3.5.2.2.1项目部设立专门外协人员配合青苗赔偿工作,施工队设兼职外协员1-2名辅助其工作,青赔人员要采取合理的工作方式,减少阻挡。3.5.2.2.2对于材料供货,项目部供应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作好材料的运输、检验工作,使施工材料及时发往施工现场;项目部技术部门要提前下达材料备料计划,砂、石供应点要选择具备很强供应能力的厂家,以满足施工需要。3.5.2.2.3本工程为满足施工需要,基础施工阶段共投入了1个队,施工人员28人。3.5.2.2.4为保证工期,各施工班组配备足够周转的异型模板,以满足工器具的周转要求。3.5.2.2.5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发挥全体施工人员的能动作用,采用新方法、新工艺;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杜绝质量事故,避免返工、返修。4基础施工程序及施工要求4.1基础施工流程4.2基础施工管理4.2.1基础工程的基坑开挖、基础支模、基础浇筑、基础拆模等每道工序都必须经专职或兼职质检员和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2.2把管结果转变为管原因,在“七个要素”(工人、方法、机具、材料管理、环境、原始记录、奖惩)上做好工作。4.2.3通过技术交底和试点工作使上岗工人符合岗位技术要求。4.2.4在工程施工和施工检测手段上采用先进实用的施工机具。4.2.5把好材料入站和配料前的检验关。4.2.6统一现场指挥,搞好现场管理。4.2.7钢筋绑扎支模完成、基础拆模前必须上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和监理到场检查,并做好记录和签证工作;做到现场记录,资料准确齐全,出现问题可追查。4.2.8在基础施工阶段要做好对原材料(钢筋、砂、碎石、水泥、水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振捣、基础几何尺寸、拆模养生、回填土、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依据(试块)及现场布置八个控制管理点。4.2.9基础施工各岗位职责①混凝土浇筑负责人岗:由有经验的员工或技工担任,负责组织施工,指挥、监督、检查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的所有工作;并现场填写岗位施工记录。②质检员岗:由有经验的测工担任,负责监督原材料配合比检验、塌落度试验、试块制作、基础浇筑、震捣及校验基础各部分尺寸等工作,并对测量资料作记录。③安全员岗:由有经验的员工担任,负责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包括:施工机械稳固性;机械、电器设备的运行状况;漏电保护、接地是否良好;监督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等)。④基础养生、缺陷修复、回填岗:由员工担任,负责按规定对基础缺陷进行修复及基坑回填,并现场填写岗位施工记录。4.2.10基础施工其它有关事项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设计图纸及施工监理有关规定执行。4.3基础施工要求4.3.1工程施工方向及塔腿编号规定本工程施工方向及大小号见下图线路方向、转角方向及铁塔腿编号说明见以下图(一)大号侧左转右转BC腿腿AD腿腿4.3.2基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要求4.3.2.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求以上图为原则,对于特殊地形可依据实际地形进行调整。4.3.2.2现浇混凝土原材料(砂、石、水泥)要求做到不落地,即其下方铺垫施工用三色布。4.3.2.3施工现场四周要求设置围栏,明确施工范围。4.3.2.4施工现场要求必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4.3.2.5施工现场要求挂牌施工,必须明确现场施工组织及人员分工情况。4.3.2.6现场混凝土原材料要按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标识,明确原材料的生产厂商、产地、规格和使用数量等。4.3.3基础施工要求及规定4.3.3.1基坑、接地槽开挖时如遇到与设计条件不符的地质或其它特殊情况,如发现地下文物、地下军事坑道、地下电缆或管道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向项目部汇报,待明确施工方案后,方可施工。4.3.3.2各基础施工前首先对照铁塔及基础的根开,并将塔型、呼称高、转角塔角度与《杆塔明细表》相对照,一致后方可施工;另外还应仔细校核被跨越物、地面突起及桩位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标高实际值与设计相差不得超过0.3m。4.3.3.3基础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各塔号地脚螺栓在各腿的正确使用;转角塔基础应注意拔压腿地脚螺栓的正确使用,拔压腿基面标高必须按照给定的预偏值施工,基础顶面必须一次成型,地脚螺栓丝扣部分不得进入塔脚板剪切面。4.3.3.4本工程部分转角塔有位移,具体见《基础分坑找正图》和《杆塔明细表》。4.3.3.5基础基面标高应以基础中心桩基面为准。4.3.3.6为保证本工程基础施工质量,对于底板式底层配筋形式基础要求采用与基础同标号适当的(如150×150×70mm)混凝土垫块,将底层钢筋支起,各垫块之间的距离要适中。4.3.3.7所有基础模板必须涂脱模剂或废机油(钢模板)以利于脱模。涂刷废机油的方法:①涂刷前必须将模板表面进行平整处理,除去杂质、铁锈及粘附的水泥等。②将废机油沉淀澄清,除去其中的杂质。③将废机油均匀地涂刷在模板表面。④废机油不可涂刷过多,在涂刷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得溅落在基础钢筋上。4.3.3.8本工程转角塔、终端塔,为确保紧线后不向线路内角侧倾斜,根据设计文件,基础顶面考虑预偏,具体预偏资料详见《基础分坑找正图》中附表“转角塔基础预偏表”。4.3.3.9本工程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所有混凝土中严禁掺入氯盐。4.3.3.10每个基础腿浇筑时应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4.3.3.1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好对地脚螺栓的保护,浇筑完成后,地脚螺栓外露部分清扫干净后涂抹黄油,防止生锈。4.3.3.12地脚螺栓式转角塔、终端塔基础顶面采取预偏措施,其基础的四个基腿顶面应按预偏值抹成斜平面,并应共在一个整斜平面或平行平面内。4.3.3.13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本工程不允许夜间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对于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夜间浇筑的,必须以书面材料报请施工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备案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施工过程必须由质检员进行全过程监督。4.3.3.14基坑和接地槽回填时严禁用淤泥软塑土、冻土或土中掺杂树枝、杂草等杂物,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夯实。4.3.3.15本工程基础回填后,坑面上必须筑防沉层,一般土质基坑层厚不小于300mm,不易夯实土质基坑层厚不小于500mm,防沉层上部尺寸不得小于坑口。4.3.3.16对于其它未说明处,严格按照《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2014)的要求进行施工。4.3.4基础材料及配合比4.3.4.1商品混凝土:必须符合国家技术规定,必须选择具有合格资质的商品混凝土供货商,并提供商品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及相关检测报告复印件(包括:水泥、砂、碎石、添加剂等)。根据本工程设计规定,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4.3.4.2水:混凝土浇筑及养生用水,宜使用饮用水或清洁的河溪水、池溏水。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只进行外观检查,但应有记录。水中不得含有泥土、油脂、杂草等,其上游亦无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严禁使用。为保持用水清洁,严禁采用水沟引水。4.3.4.3基础钢材:到货的基础钢筋及地脚螺栓,其规格、尺寸要按设计图纸进行严格检查。钢筋焊接应符合标准;对于基础钢材必须有有效的出厂检测合格证明书及钢筋和地脚螺栓加工质量合格证和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出具的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钢材物理性能试验报告。4.3.4.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中一定要用塌落度控制用水量,每日或每个基础至少检查两次。试块是检查混凝土基础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依据,试块应与基础浇筑同地点、同条件养护。对于耐张转角塔基础每基取一组,对于一般直线塔位按同一施工班组同等混凝土配合比连续浇筑每基取一组,试块每组三块。4.3.5接地施工要求4.3.5.1全线铁塔逐基逐腿接地,铁塔接地型式为TJ-5型,即正方环型射线的接地装置。接地体采用φ12圆钢,接地沟宽0.4m,挖深0.8m,槽底应平整,并清除槽内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接地体的埋深应不小于0.7m。接地形式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遇特殊地形需变更的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工程科,由项目部工程科技术人员向设计提出更改申请。4.3.5.2接地钢筋连接处必须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均不得少于120mm。接地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并涂刷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处理。接地引下线安装的接地螺栓应穿在联板的下孔中。4.3.5.3接地线应向远离地下电缆、房屋建筑或其它管道的方向埋设。接地装置距离地下电缆最近点应不小于25m,距离燃气管道不小于50m。平行的水平接地体,平行间距不得小于5m。4.3.5.4接地体敷设时,必须通知监理人员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并签证。4.3.5.5接地沟回填土应使用好土,并捣碎、弄细、填紧、夯实,要求每200mm夯实一次并认真到位。回填后沟面应筑防沉层,防沉层高度为100-300mm。注意地貌恢复和植被保护,文明施工。4.3.5.6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应执行设计及现行接地装置规程的有关规定,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4.3.6接地孔设置具体要求塔腿处接地孔采用“风车式”布置,详见下图:5施工方法及步骤根据本工程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建设管理纲要》要求,工程要确保实现零缺陷移交,为实现既定目标,施工各工序必须从严要求,严把质量关。以下施工方法中要求的数据已经过调整,为工程创优达到的限定值,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数据均不得超差。5.1施工测量5.1.1施工测量以设计勘测标定的两相邻直线桩(方向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检查塔位中心桩位置是否正确,用方向法复测线路转角,用经纬仪视距法或测绳复核档距,以上参数应与设计值相符或不超过以下规定:5.1.1.1方向桩控制塔位桩,相邻两塔位档距误差不大于设计值的1%。5.1.1.2以方向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移不大于24mm。5.1.1.3转角塔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与设计角度值之差不大于1′30″。5.1.1.4如发现与设计不符或超过以上标准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上报施工项目部工程科核实。5.1.2施工测量时,应对塔位前后档内的跨越物的标高、凸起点标高、与其相邻塔位相对高差进行复查,其误差不应超过±0.5m。遇有新增跨越物时,要按程序及时上报。5.1.3对丢失的直线塔中心桩,应按设计钉立的直线桩为基准,以设计档距控制,可用正倒镜分中法复测补桩。对丢失的转角桩补测方法如下:按图所示,将经纬仪安置于直线桩C1点,前视C2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A、B两点,再将经纬仪安置于直线桩C3点,用同样的方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交点J即为转角点。C1、C2、C3、C4必须是可靠的线路直线桩。校核转角无误后,在J点补桩。5.1.4对于转角塔中心,应在施工测量时在可靠位置上钉立辅助桩,并做好记录,以确保中心桩准确恢复。5.1.5施工测量时,应根据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辅助桩。施工中保留不住的塔位中心桩必须对其钉立辅助桩并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5.1.6两施工班组交界处要交叉复测2-3档,以免发生错位。5.1.7施工测量中要随时做好记录,如实填写施工记录。5.1.8分坑时应仔细校对塔位所对应的基础型式、各部尺寸及方位。5.1.9分坑测量按照分坑手册所给定的放线尺寸进行,并在坑位附近钉立辅助桩,以便在安装模板和地脚螺栓时,通过辅助桩上放线来找正。5.2基坑开挖本工程基坑全部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坑底。5.2.1人力开挖。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可由两人同时开挖;两人及以上在坑下作业时,应相互照顾,以不相互碰撞为宜。坑深超过1.5m时上下坑应有攀登措施,施工时坑上应设监护人。应注意坑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基础分坑找正图》中巳考虑坑壁坡度,一般土质可按手册中数据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土质疏松易坍塌时应放大边坡,发现有坍塌可能时,应马上离开,待加固好支撑档土板后,再进行工作。5.2.2机械开挖。本工程基坑全部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坑底。必须选择适合坑深要求的挖掘机,挖土机设置必须稳定可靠,必须设置安全监护人,监护挖掘机距离坑口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挖掘机压塌基坑;开挖至距离设计坑深0.3~0.5m时应改为人力开挖,将余土放入挖掘机斗内,然后提升至地面。5.2.3挡土板护壁开挖(适于砂坑、水坑、流砂坑),开挖时应随挖随打挡土板,以保持坑壁的稳定。挡土板采用钢板制成,一般200mm宽,施工时打入坑底不小于300mm,并在里面用围楞加固,上下围楞之间用方木5.2.3.1明排水法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积水时,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的周围一侧或两侧按一定坡度挖出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中,由提水桶、手压泵或污水泵将水引出坑外排走,并防止倒流或渗回坑内。抽水设备应有足够的备用量,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必须配合抽水机械,采用边抽水边开挖的方法,使抽水速度快于渗水的速度。明排水法施工图(见下图5.2-1)图5.2-11—排水沟;2—集水坑;3—水泵5.2.3.2管井排水法(1)基础分坑按基础底盘尺寸进行分坑,坑壁不留边坡。(2)布置管井1)在基础对角线方向上布置四个管井,距离基础底盘2m,井深为基坑深度加5m。管井直径为300mm。布置好后,开始抽水。管井布置示意图(见下图5.2-2)如下:图5.2-2管井布置示意图2)对于出水量较多的基坑,应相应增加管井数量,以加大抽水量。3)开始抽水后应昼夜不停,直至基础浇筑完毕。4)管井施工图(见下图5.2-3)图5.2-3管井施工图5.2.3.3基坑开挖支顶并在同一处用2股Φ4铁线绑扎。(见附图5.2-4)采用人力和机械相结合。基坑开挖到1.2m左右时,停止施工,开始下挡土板,施工过程为:(1)组合挡土楞,下挡土板。1)挡土楞采用18号槽钢,用M20螺栓连接,可以自由接长,基坑必须使用三排挡土楞,以提高基坑开挖安全度。槽钢间的连接,每处要使用10个M20螺栓。连接时,三排楞的安装方向必须相对应。即,在三排楞的同一断面处,所有楞的槽钢肢均向上或均向下,以方便安装∠40×3的角钢连接件。挡土楞连接好以后,把连接螺栓紧固。2)首先在基坑四角打入挡土板(必须选用结实的挡土板),每侧挡土板光面朝向基础侧,然后下连接好的挡土楞。3)上下挡土楞一起下,上层楞距离下层楞为1.2m,楞之间由∠40×3角钢用M16螺栓交叉连接,使之连成一体,上层挡土楞的四个角用不少于4股8#铁丝绑扎在基坑四角的挡土板上,铁丝应留有裕度,保证基坑成型后下层挡土楞距离坑底为1m左右。对于挡土楞长度超过5m的,需加斜撑楞,斜撑楞距离立柱模板0.5m即可,尽量的靠近中间,同时与四周边楞的夹角为45°。4)打入中间挡土板,挡土板进入沙层或沙土层深度不小于0.2m。5)用外径48mm长6m的钢管,在基础外围0.6m,间隔约1m打入地下,对基础外围墙体起到稳固作用,以减少挡土楞的压力。施工完毕再将钢管拔出。6)继续开挖基础,挡土板及挡土楞随着基坑的开挖依靠其自重和人工外力使其随之下降,保持坑壁和挡土板的稳定。坑深要求达到《基础分坑找正手册》的要求,挡土楞应垂直于挡土板,水平放置,挡土楞之间间距要均匀。7)施工结构图(见下图5.2-4)图5.2-4施工结构图5.2.4一般要求5.2.4.1坑上浮土堆放距坑边一般不小于0.8m(水坑1.0m),高度不超过1.6m。5.2.4.2基坑开挖时,各塔位中心桩、转角位移桩、找正辅助桩及移出的测量标记等,均应保持完好,不得碰动、挖掉或丢失。5.2.4.3基坑的深度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准。5.2.4.4基坑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Omm,-50mm,基础坑底座尺寸的允许偏差为+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按最深的坑整平,基础坑超深+8O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5.2.4.5基础周围应做好排水措施,因地制宜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灌入基坑内。雨后应检查土坑有无塌方现象,必要时加挡土板,支撑、加固牢靠方能继续施工。5.3钢筋绑扎及支模5.3.1首先再次复测线路直线、转角、档距、分坑位置及坑深,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3.2基础钢筋及地脚螺栓规格、数量、尺寸要与施工的塔位号及设计图纸相符。钢筋位置、间隔要准确,绑扎要牢固,上下板筋间距要准确、均匀,撑筋分布要合理。下板筋与坑底间要垫以与基础同等标号的混凝土垫块。5.3.3地脚螺栓的箍筋弯曲时,其弯曲部位的半径应与地脚螺栓直径相配合。5.3.4模板表面应平整,无粘结物,接缝要严密,模板内表面应涂脱模剂(要防止脱模剂污染钢筋及地脚螺栓),模板成型尺寸要符合要求,圆则圆、方则方,否则必须进行修整完好后再使用。5.3.5模板安装步骤:安装横钢梁→安装底层模板→安装底层钢筋→安装其余各层钢筋→安装立柱钢筋→安装其余各层及立柱模板→安装地脚螺栓。5.3.5.1安装钢梁钢梁(横断面不小于250×250mm)是架在基础坑口上的专用工具,它用来固定地脚螺栓及立柱模板,同时作为浇筑混凝土运输的桥梁,梁的长度可根据需要接成5.4m和7.4m(注意梁的长度超过7.4m时,连接处补强处理,中间应加顶木),接好后在梁中间固定一根50×50×2500mm的小方木,小方木用来固定地脚螺栓样板托架和稳固立柱模板。钢梁应按下列要求安装:钢梁横线路方向架在基础坑口上,坑口两边要等长,两梁间的距离应能容纳基础立柱模板,并能将立柱模板夹紧。·钢梁安装示意图:立柱钢梁5.3.5.2安装底层模板按《基础分坑找正图》所给的尺寸,利用前面所钉立的辅助桩进行放线,并在线上找出底层模板的四角位置。底层模板组装好后,用垂球通过线上所确定的四角位置对模板进行找正。另外还要对模板四角操平,支撑杆一端在围楞上,一端顶在坑壁上,距离要均匀,支撑杆的作用是配合围楞保证模板外型尺寸正确可靠、防止跑模、达到工艺美观的目的,所以支顶一定要牢固。5.3.5.3安装底层钢筋在安装好底层模板后要安装底层钢筋,对于底层钢筋可以在地面完成后,整体放入基坑内,也可以在基坑内绑扎,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案必须保证钢筋笼的成型尺寸符合设计图纸,且做到工艺美观。5.3.5.4安装其余各层钢筋和立柱钢筋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其余各层及立柱钢筋,注意在立柱钢筋安装好后,为确保立柱钢筋保护层厚度,要利用模板做支撑对钢筋笼加以支顶。5.3.5.5安装各层台阶模板及立柱模板在底层模板的四角上架设托架角钢,将二层模板安装在四根托架角钢上,最下层托架角钢为L75,以上为L63。三层模板用同样的方案安装在二层模板上。其余各层模板的围楞顶木安装同底层模板。对于插入式基础因其立柱为斜柱式,所以其不能按地脚螺栓式基础一样将立柱模板采用托架角钢固定,插入式基础立柱只能靠悬挂方案,即在立柱模板连接角钢(角模)最底部第二孔不上卡子,用φ4铁线通过该孔,分别连接两个的花篮螺丝吊在横钢梁上。注意模板安装过程中要考虑耐张转角塔拔、压腿内外角高差值。5.3.5.6本工程基础主筋保护层除特殊注明外,均按60mm施工。5.3.5.7安装地脚螺栓对于地脚螺栓式基础,地脚螺栓依靠样板及样板托架固定在钢梁上的小方木上,安装时可先将样板找正(用φ4线绑扎在钢梁上),然后再将地脚螺栓用双螺母与样板拧紧固定。地脚螺栓固定完毕,用φ4线将地脚螺栓根部固定在底层模板的四个角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地脚螺栓偏移,造成大的误差。5.3.6模板与地脚螺栓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有差错要及时纠正,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标准要求如下:5.3.6.1用钢尺检查地脚螺栓式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其误差允许范围为:±1.6‰。5.3.6.2用钢尺检查地脚螺栓的小根开及对角线。同组地脚螺栓间距误差范围为:±1mm。5.3.6.3检查同组地脚螺栓中心是否与立柱中心重合,其误差不得超过8mm。5.3.6.4用经纬仪和钢尺检查基础顶面其相对高差不得超过4mm;地脚螺栓操平印记间高差不得超过4mm。5.3.6.5检查各层模板和立柱模板是否方正,各层之间相对位置是否正确,立柱模板倾斜度是否超差,各部位模板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各部位误差范围如下:立柱和底座、各层模板的内口尺寸:-0.8%。立柱模板倾斜为柱高的0.8%。立柱模板在其底层模板上的位移:3mm。钢筋与模板间的保护层厚度:-5mm。地脚螺栓的倾斜:0.8%。5.3.7钢管杆支护模板(适用于无法安装钢梁的基坑)安装底层和二层模板按分坑手册所给的尺寸,利用前面所订立的辅助桩进行放线,并在线上找出底模板的四角位置。底层模板组装好后,用垂球通过线上所确定的四角位置对模板进行找正。另外还要对模板四角操平,支撑顶木一端在围楞上,一端顶在坑壁上,坑壁上要垫方木,一层模板顶一层顶木,每侧2~3根,距离要均匀,顶木的作用是配合围楞保证模板外型尺寸正确可靠、防止跑模、达到工艺美观的目的,所以支顶一定要牢固,在底层模板的四个角上架设托架角钢,将二层模板安装在四根托架角钢上,托架角钢的型号为L75,二层模板的围楞頂木安装参照底层模板,二层模板的找正参照底层模板。安装立柱模板在基础立柱下方安装一个“板凳“,用于搭设立柱模板,板凳采用4根L100×7的角钢及4-8根的φ48mm钢管焊接而成,如右图,板凳中心即为立柱中心。应在绑筋时,提前将板凳固定好,将板凳中心与立柱中心重合,板凳水平面进行操平,将立柱模板坐在板凳的角钢上,注:角钢的尺寸根据立柱模板确定,钢管的长度和数量根据立柱模板据垫层高度确定。立柱模板每层采用φ48mm钢管及φ12mm对拉螺栓调节杆“井”字型对穿箍牢,间隔不大于0.45m,加以固定,用垂球将其找正,要保证其几何尺寸及倾斜值符合要求。立柱四周每侧各用三层每层两根两钢管支顶牢固。操作平台及固定安装采用φ48mm钢管进行安装,位于底板内的钢管下部应支垫与基础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并套塑料管,便于浇制完将钢管拔出,并用混凝土填充。(具体见钢管杆支模图)钢管杆支模图c安装地脚螺栓(1)安装前应核对地脚螺栓规格、长度、小根开等;检查螺杆弯曲度,超差的严禁使用,施工基础半根开=基础半根开+150mm,找正时应格外注意。(2)地脚螺栓安装步骤:①模板上放2根槽钢作为支垫,②在槽钢上方安放地脚定位板,并与抬轿之间进行固定,③逐根穿入地脚螺栓,拧紧螺母,④安装下层定位板,上齐螺母并紧固,⑤找正地脚螺栓后,样板和模板之间进行固定,防止浇筑过程中,地脚螺栓位移。(3)安装前应用钢丝刷清除地脚螺栓表面浮锈。地脚螺栓安装采用逐根对称就位方式完成,防止样板单侧受力倾斜后发生高空坠落事故。(4)地脚螺栓采用定位板固定安装,在定位板下方采用2根槽钢进行支撑,地脚螺栓间距允许误差为:±2mm。(5)对地脚螺栓的控制内容包括: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地脚螺栓外露偏差+10mm,-5mm;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6)浇筑过程中,对地脚螺栓的丝扣要进行保护,浇筑前对地脚螺栓涂黄油并用塑料袋进行包扎。5.4混凝土浇筑5.4.1根据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施工时必须严格照此施工。每次基础浇筑施工前,必须由商品混凝土供货商提供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及相关检测报告复印件(包括:水泥、砂、碎石、添加剂等)。5.4.2混凝土浇筑应在原材料、机械设备、人员配置等准备工作就绪,天气状况良好时方可进行。5.4.3浇筑现场的应符合标准要求,拌制及养生用水应清洁。水泥要放置于地势较高的地方,下面再垫道木或木板,四周要修防水埂,上面用毡布掩盖,要求水泥不要在现场存放时间过长,一般以浇筑前一天运到为宜。5.4.4基础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机械振捣。5.4.5人工搅拌特殊情况下(如基础保护帽)采用人工搅拌,一般采用三干四湿的方法,即水泥和砂子干拌两次,加入石子后再干拌一次,然后加水湿拌四次(搅拌混凝土应均匀)。5.4.6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模及钢筋绑扎质量,底板筋是否支垫合格,各部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有问题及早处理。模板内的杂物、泥土等应清除干净。5.4.7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为防止发生离析现象,超过2m深应使用溜筒,使混凝土沿溜筒流入模板内,或用大锹直接端送。浇筑应先从一角或一处开始浇筑,逐渐向四周延伸。5.4.8混凝土浇筑时可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一次浇筑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应分层捣实,浇筑层的厚度为振捣部分长度的1.26倍(300mmm),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450mm)。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每个位置的振捣时间应能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振实程度,一般控制在20~30秒,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水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振动时间过短,混凝土不能充分振实,时间过长,则会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振动棒下部的振幅要比上部大得多,因此,要求每一插点在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连续分层浇筑时,振动棒要插入前一层内5cm,以使上下层互相结合,要防止漏振。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慢拔可防止振动棒抽出时形成空洞,振捣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振捣棒的电源连接要安全可靠,移动中要注意保护电线不受损伤,要谨防触电。5.4.9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基础根开、对角线、模板支顶、钢筋位置、地脚螺栓及立柱模板顶面位置和标高等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调整。浇筑完毕,应将底盘及各层台阶表面一定要抹光。校核各部几何尺寸,并及时填写施工记录表格。5.4.10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遇不可阻挡的外来因素影响,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最长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否则必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1.2MPa后,将表面打毛并用水清洗,然后再浇一层与原混凝土同样成份的水泥砂浆,再继续浇筑。5.4.11浇筑混凝土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质量检查:5.4.11.1塌落度:每日或每个基础至少检查两次。5.4.13.2配合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至少检查两次,其误差应控制在水泥±2%、砂石±3%,要对所浇筑的基础底盘部分、立柱部分或某个台阶部分用多少水泥心中有数,从另一角度检验配合比。4.11.3试块是检查混凝土基础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的依据,试块应与基础浇筑同地点、同条件养护。对于耐张塔基础每基取一组,对于直线塔位按同一施工班组同等混凝土配合比连续浇筑每基取一组,试块每组三块。5.5混凝土养护5.5.1混凝土表面养护的要求:5.5.1.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前宜避免太阳曝晒,混凝土自浇筑后12小时开始养护,将湿草袋等覆盖在混凝土上,经常浇水,保持湿润。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5.5.1.2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5.5.1.3混凝土的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5.6基础拆模与回填5.6.1基础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Mpa时,即可拆模。一般浇筑后至拆模应不低于下表天数:日平均温度水泥种类+5℃以下+5℃~+20℃+20℃以上P.042.54天3天2天5.6.2拆模时施工队必须以书面或电话形式通知施工项目部,由施工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监督检查。5.6.3基础拆模应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气温较高时段,拆模时注意不得使基础表面及其棱角受损,拆下的模板如有变形,要加以修整,清除附着物,涂刷脱模剂后周转使用。5.6.4基础拆模后应继续养护并尽快回填,避免基础受太阳曝晒,基础回填前必须有专人继续养护。基础当天无法回填的,应在基础表面覆盖草袋等遮盖物,并经常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5.6.5基础回填后,将基面以上外露部分用潮湿的土壤培成土包自然养护。地脚螺栓要涂抹黄油并用塑料布包实,防止生锈。5.6.6基坑回填土严禁用淤泥软塑土,土中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每回填300mm必须夯实(可使用自制的木夯),如遇泥水,必须先清水,再回填。回填土密实度应达到原状土的85%以上,并做好护坡以防积水或冲刷。5.6.7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应按下列规定处理:5.6.5.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用1:2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平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洗刷基面。5.6.5.2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洗表面,再用细骨料混凝土(比原标号提高一级)填塞,并仔细捣实。5.6.5.3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项目地脚螺栓式基础根开及对角线(‰)±1.6基础顶面高差(mm)4立柱断面尺寸(%)-0.8地脚螺栓操平印记间相对高差(mm)2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mm)+8,-4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的偏移(mm)8整基基础横线路位移(mm)24整基基础扭转(′)85.7接地施工本工程铁塔接地型式为TJ-5型。5.7.1原材料检验5.7.1.1接地形式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本工程铁塔逐基逐腿埋设接地装置,接地体材料采用φ12圆钢。5.7.1.2接地体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5.7.1.3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及镀锌应合格。5.7.2接地沟(槽)开挖5.7.2.1接地体槽位应尽量避开道路、地下管线,注意射线的敷设方向应背离临近地下管道和通信电缆或光缆。槽底应平整,并清除槽内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5.7.2.2开挖时应做到:①倾斜地形宜沿等高线敷设接地体。②两接地体间的平行距离不得小于5m。③接地环应保持环形,接地放射线应尽量平直。④接地沟的开挖宜比接地体埋深加深200mm,宽度以工作方便为宜。⑤减少破坏需开挖以外的地面,并注意保护自然植被。5.7.3接地线敷设5.7.3.1接地装置地下部分的连接使用焊接,焊接前应清除连接处的铁锈等附着物,焊缝长度不小于120mm,两面焊平。5.7.3.2接地线敷设前应予以矫直,不应有明显弯曲,并保证埋深不小于设计值。5.7.3.3接地引下线按与塔脚角钢及基础面贴紧的条件计算长度并留有适当裕度,再焊接到接地体上,并应使接地线在连接到铁塔上后便于拆开检查。5.7.3.4接地体敷设时,必须通知监理人员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并签证。5.7.4接地沟回填5.7.4.1接地沟回填土应使用好土,并捣碎、弄细、填紧、夯实,要求每200mm夯实一次并认真到位。5.7.4.2回填后沟面应筑防沉层,防沉层高度为100—300mm。5.7.4.3注意地貌恢复和植被保护,文明施工。5.7.5施工记录和验收5.7.5.1未按设计图形敷设接地体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施工记录上绘制接地装置简图,并标明相对位置和尺寸。5.7.5.2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应执行设计及现行接地装置规程的有关规定。5.7.5.3验收时发现责任问题的,追究到班组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严肃处理。6质量管理6.1质量目标6.1.1项目部质量目标:6.1.1.1验收缺陷消除率100%;6.1.1.2工程达标率100%;6.1.1.3电网工程优质工程率100%; 6.1.1.4电网工程质量生产验收完成率100%;6.1.1.5线路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100%;6.1.1.6工程技术资料及时整理,做到准确、齐全、规范,移交及时率100%;6.1.1.7工程产品顾客满意度≥97%;6.1.1.8全员培训率100%;6.1.1.9不发生七级及以上质量事件。6.1.1.10“标准工艺”应用率100%,标准工艺评价为“优秀”项目100%。6.1.2班组质量目标分解6.1.2.1各分项、分部工程自检优良率达到100%,工程总体优良率达到100%;6.1.2.2现场施工原材料抽检化验率符合规程要求,材料到货验收检验率100%;6.1.2.3基础一次成型率100%;6.1.2.4铁塔螺栓一次紧固率≥98%;6.1.2.5架线弧垂一次合格率100%,子导线间距一次合格率100%;6.1.2.6班组一级一次验收合格率100%;6.1.2.7不发生八级及以上质量事件;6.1.2.8“标准工艺”应用率100%,标准工艺评价为“优秀”项目100%;6.1.2.9工程产品顾客满意度≥98%。6.2质量保证措施6.2.1工程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认真落实质量责任,严格技术纪律,保证工程质量自始至终受到有效的控制。6.2.2施工项目部工程科要加强施工资料的控制管理,施工资料的编写、校核、审批、发放应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既定的实施程序,并使施工资料处于完全受控状态,杜绝由于施工资料的错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6.2.3加强对采购的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验证工作,凡是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和没有正常证明材料的产品一律不得运往施工现场;各种施工原材料要建立跟踪管理台帐。6.2.4基础工程开工前,项目工程部要向参加本工程建设的全体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对直接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要着重进行详尽讲述,在过程工作中要加强现场的监视和控制。6.2.5对于参加工程建设任务的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如测工、机械操作工、电工等)必须是经过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取证,并在施工项目部备案者。在过程中要求做到挂牌施工。6.2.6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填写各种记录,填写人和审核人对施工记录的真实性及准确性负责。且强调各种施工记录必须做到现场填写,对于施工全过程必须认真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过程控制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规现象出现。6.2.7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监理方对工程的质量检查,认真听取意见并及时改进。6.2.8钢筋绑扎和拆模回填工作必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6.2.9工程施工过程执行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项目部复检和公司抽检的“三级”检验制度,隐蔽工程不得紧急放行。所有检验都必须准确记录,并标明检验者,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以证明工程已按规定的验收标准检验合格。6.3质量通病分析及防范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及以往施工经验,我们预测在下列方面可能存在影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质量通病,为了防患于未然,特制定防范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见下表。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基坑开挖超深后不按规定处理1.挖坑时专人监督,距设计坑深500mm时改人工开挖;2.超深小于100mm时采用填土夯实处理,超深大于100mm时采用铺石灌浆处理。基础垫层制作不规范1.铺石灌浆垫层必须按规范制作;2.必须保证垫层长、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2.铺石灌浆垫层制作后必须用仪器超平。基础浇筑易发生蜂窝、气泡1.对搅拌、振捣实行专人负责,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量和检验;2.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浇筑层的厚度为300mm,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大于450mm;。3.混凝土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秒,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水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4.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振动棒要插入前一层内5cm,以使上下层互相结合,要防止漏振。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捣时应避免震动棒碰撞模板;5.对不易振捣的部位(如立柱与台阶接合部),应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振捣。立柱与台阶及台阶互相接合部位和立柱台阶的阴角处,易产生蜂窝1.浇灌时接合部及阴角处静停几分钟。2.加料至接合部及阴角处采用人工用铁锹下料。3.延长混凝土搅拌时间一分钟。适当减少15%的石子,或增加20%的水泥,使此处混凝土和易性好。4.加料高度超过台阶20cm左右,将振捣器放置于模板的中心位置和四周离边角30cm处,稍加振捣出浆即可,不许过振造成混凝土下沉形成蜂窝。5.人工捣固四周边角,然后继续正常施工。6.4基础关键项目质量控制6.4.1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框图6.4.2尺寸控制:根据设计图纸情况,在连接过程中,要针对各自的找正图校核各部位的具体尺寸。6.4.3基础外观质量控制6.4.3.1基础施工中,应特别注意对外观质量的控制,基面应抹平并压光,拆模时注意对基础边角的保护,不得碰坏基面和边角。6.4.3.2在地脚螺栓基础样板连接及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插入地脚螺栓的防腐工作,严禁出现伤及地脚螺栓的现象。6.4.3.3基础关键项目质量的控制工作,由施工队现场技术员和测工进行把关控制,且对关键项目质量负责。由质检员负责监督质量,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及检查,及时填写基础浇筑把关卡、隐蔽工程签证以及基础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7.1安全管理目标7.1.1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7.1.1.1不发生六级及以上事件;7.1.1.2不发生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六级及以上电网及设备事件;7.1.1.3不发生六级及以上施工机械设备事件7.1.1.4不发生七级信息系统事件;7.1.1.5不发生火灾事故;7.1.1.6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7.1.1.7不发生杆塔、架构、脚手架(跨越架)等倾倒事故;7.1.1.8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7.1.1.9不发生对公司造成影响的安全稳定事件;7.1.1.10不发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迟报、漏报、瞒报事件。7.1.2施工队(班组)安全目标分解7.1.2.1不发生七级及以上人身事件;7.1.2.2不发生因施工原因造成的七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7.1.2.3不发生八级及以上信息系统事件;7.1.2.4不发生火灾事故;7.1.2.5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7.2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7.2.1工地运输7.2.1.1严格执行国家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规。7.2.1.2运输前应指定专人对运输道路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桥、涵等是否牢固可靠,对险桥、沟坡、泥泞、坑洼、河道、急转弯处等需要加强和修路的地段,应及时进行修补,路面应保证一定宽度。7.2.1.3各施工队要和机运队配合,加强监督,特别是通往塔号的路一定要符合规定(坡度、回转半径、坚固性),严禁无把握行车。7.2.1.4货车上除押运人员外,其他人不得搭乘,押运人要坐在安全的位置上。7.2.1.5人力运输的道路宽度不小于1.2m,坡度不大于1∶4,雨后搬运物件,应选择好路线,并应有防滑措施。7.2.1.6两人以上抬运东西时要同肩、同步,号令一致。7.2.2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开挖应在有员工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且施工中应执行以下规定:7.2.2.1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可由两人同时开挖;两人及以上在坑下作业时,应相互照顾,以不相互碰撞为宜。坑深超过1.5m时上下坑应有攀登措施,施工时坑上应设监护人。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7.2.2.2坑壁应留有不小于《基础分坑找正图》中规定的边坡。7.2.2.3安全监护人应经常检查基坑边坡的石有无异常现象,如发现边坡有裂纹、疏松等,应立即停止开挖、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支撑、清理坑口积土、降低坑口基面等),未处理好前,不准继续开挖。7.2.3支模及基础浇筑复查分、挖坑情况无误,应尽快进行支模。支模自检无误后(非普通直线塔应报施工项目部对分、挖坑及支模复检)尽快进行基础浇筑。7.2.3.1施工中应随时注意坑壁及模板支顶情况,必要时停止施工进行补强。7.2.3.2在支模板时,施工人员不准在支撑上站立,更不准上下坑时脚踩支撑木,以防踩滑造成摔伤。模板及跳板必须搭设支顶牢固,特别是加高基础的支模更应注意。7.2.3.3钢梁下要垫木板或挡土板以增大受力面;坑壁强度不足时要在钢梁与坑底间用圆木支顶。7.2.3.4禁止以挡土楞为支点对钢梁、模板进行支顶。7.2.3.5装、拆模板时应选择可靠的位置站稳,不准在没有站稳的情况下工作,防止钉子、铁丝头扎脚。7.2.3.6基础浇筑时,现场布置要合理,搅拌机应安置在坚实的地方,且距坑边5m以外,开车前应检查电源是否安装正确,并试运行两分钟。7.2.3.7施工现场必须使用专用电闸箱,闸箱内使用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伤人,电机及其他电气设备必须绝缘可靠,电机外壳应接地,要防止电机受潮,尤其是阴雨天要保护好电机。7.2.3.8坑下捣固人员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要听从指挥,坑上人员要等坑下人员躲到安全部位后方可倒混凝土料。用料斗车运混凝土料时要分清进出道,不准猛跑,倒料处要设挡车横木。7.2.4拆模及回填7.2.4.1拆模前应再次检查挡土板的支顶情况。7.2.4.2拆模时坑上坑下要统一指挥,传递物品不得抛掷,以防伤人。7.2.4.3坑下人员作业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以防滑跌、撞伤。7.2.4.4拆模有困难时不得硬撬,尤其不许以挡土楞为支点撬拔模板。7.2.4.5全部模板拆完后,先拔挡土板,再拆挡土楞。施工时要尽量采用吊车、绞磨等机械,以减少工人在无防护的坑内的作业量。7.2.4.6施工时应有专人监护坑壁情况,发现有坍塌可能时,立即让坑下人员撤离,消除隐患后再行施工。7.3职业健康安全措施7.3.1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特殊工种应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7.3.2对从事施工测量、机械操作、电气操作的人员,要求必须认真执行机械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7.3.3本措施经审批后,由施工队技术负责人贯彻执行,若有异议,可提出改进意见,但是必须报请原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变动。7.3.4本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经过审批和交底,否则一律不准开工。7.3.5施工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认真把好安全作业票的填、审、签、读、行、收、查关,杜绝废票、白票。工作前向全体施工人员宣读,分析、讲解危险点及防控措施,做到人人心中有数。7.3.6各施工队要认真开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会及每日的班前会,会上根据目前的工作,有准备、有重点地查找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隐患,发动广大职工集思广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施工项目部。7.4安全风险预测及防范措施根据工程的特点,经过分析,我们预测在下列方面存在安全风险和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危险点,进行了认真分析,特制定预防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安全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见下表。施工危险点及控制措施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序号工序作业内容及部位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固有风险评定值D1固有风险级别预控措施2线路复测2.1线路复桩定位2.1.1通道清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452(1)砍伐通道上的树时,应控制其倾倒方向,砍伐人员应向倾倒的相反方向躲避。(2)多人在同一处对向砍伐或在安全距离不足的相邻处砍伐时,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为树高度的1.2倍。(3)砍伐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查,砍刀手柄应安装牢固。(4)在茂密的林中或路边砍伐时应设监护人,树木倾倒前应呼叫警告。(5)上树砍伐树梢或树枝应使用安全带,不得攀扶脆弱、枯死的树枝或已砍过但尚末断的树木,并应注意蜂窝。3土石方工程3.1施工前准备3.1.1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181(1)作业前必须开展现场初堪确定本工序固有风险,并编制《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清册》,对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进行复测并填写《施工作业风险现场复测单》报送监理审核。(2)土石方开挖前应熟悉周围环境、地形地貌,施工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3)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按作业项目区域定置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现场布置。3.1.2主要机具检查机械伤害422(1)施工用机械、工器具经试运行、检查性能完好,满足使用要求。(2)所有设备及工器具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3)主要受力工器具应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并附有许用荷载标志;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严禁以小代大,严禁超载使用。3.2一般土石方开挖3.2.1在3米以下人工开挖坍塌542(1)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2)坑边如需堆放材料机械,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放坡系数,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3)规范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梯子)。(4)弃土堆高≤1.5m。一般土质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1.2m,垂直坑壁边坡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3m。软土场地的基坑边则不应在基坑边堆土。(5)挖土区域设警戒线,各种机械、车辆严禁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m内行驶、停放。3.2.2开挖深度在3m-5m之间(含3米)的人工开挖坍塌903(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作业前通知监理。(3)土方开挖必须经计算确定放坡系数,分层开挖,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4)基坑顶部按规范要求设置截水沟。(5)一般土质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1.2m,弃土堆高≤1.5m,垂直坑壁边坡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3m,软土场地的基坑边则不应在基坑边堆土。(6)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观测基坑周边土质是否存在裂缝及渗水等异常情况,适时进行监测。(7)规范设置弃土提升装置,确保弃土提升装置安全性、稳定性。(8)规范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梯子),基坑边缘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护栏。(9)挖土区域设警戒线,各种机械、车辆严禁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m内行驶、停放。3.2.4机械开挖坍塌机械伤害272(1)机械开挖时应遵守人工开挖的有关的安全要求。(2)机械开挖要选好机械位置可靠支垫,有防止向坑内倾倒的措施。(3)严禁在伸臂及挖斗作业半径内通过或逗留。(4)严禁人员进入斗内;不得利用挖斗递送物件。(5)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斗放到地面。3.5特殊基坑开挖作业3.5.1泥沙流沙坑开挖坍塌903(1)编写专项施工方案。(2)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B》,作业前通知监理旁站。(3)泥沙坑、流沙坑施工中容易塌方,严格按照方案采取档泥沙板措施。(4)应派专人安全监护,随时检查坑边是否有裂纹出现,做好安全监护。3.5.2水坑、沼泽地、冻土基坑开挖坍塌542(1)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作业前通知监理旁站。(2)流沙坑、化冻土坑容易塌方,施工时应派人监护。4、钢筋工程4.1施工前准备4.1.1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81(1)作业前必须开展现场初堪确定本工序固有风险,并编制《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清册》,对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进行复测并填写《施工作业风险现场复测单》报送监理审核。(2)施工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3)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相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4)按作业项目区域定置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现场布置。4.2钢筋作业4.2.1钢筋加工机械伤害物体打击452(1)钢筋作业场地应宽敞、平坦,并搭设作业棚。(2)机械设施安装稳固,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传动部分有(完好)防护罩。(3)机械设备的控制开关应安装在操作人员附近,并保证电气绝缘性能可靠。(4)钢筋应按规格、品种分类,设置明显标识,整齐堆放。(5)手工加工前检查板扣、大锤等工具是否完好,在工作台上弯钢筋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眼,工作台上的铁屑应及时清理。(6)展开盘圆钢筋时,要两端卡牢,防止回弹伤人。(7)拉直调直钢筋时,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止行人。卷扬机棚前应设置挡板防止钢筋拉断伤人。(8)切断长度小于300mm的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且钳柄不得短于500mm,严禁直接用手把持。(9)钢筋搬运、制作、堆放时与电气设施应保持安全距离。绑扎线头应压向钢骨架内侧。4.2钢筋作业4.2.2切割焊接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452(1)从事焊接或切割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2)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穿戴专用工作服、绝缘鞋、防护手套等符合专业防护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衣着不得敞领卷袖。(3)焊接与切割的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50~100lm/m2),应采取措施排除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等,使之符合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在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焊接工作时,宜设挡光屏。(4)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时,应有防止触电、爆炸和防止金属飞溅引起火灾的措施,并应防止灼伤。(5)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必须经常检查并注意工作地点周围的安全状态,有危及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6)在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工作,除应遵守本规程中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工作开始前应清除下方的易燃物,或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并设专人监护。②不得随身带着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登高或从高处跨越。此时,电焊导线、软管应在切断电源或气源后用绳索提吊。③在高处进行电焊工作时,宜设专人进行拉合闸和调节电流等工作。(7)严禁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10m范围内进行焊接或切割工作。(8)在焊接、切割地点周围5m范围内,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确实无法清除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防护措施。(9)不宜在雨、雪及大风天气进行露天焊接和切割作业。如确实需要时,应采取遮蔽雨雪、防止触电和火花飞溅等措施。(10)气焊与气割应使用乙炔瓶供气。(11)焊接或切割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或气源,整理好器具,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设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5、基础施工5.1施工前准备5.1.1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181(1)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2)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手续齐全,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3)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按作业项目区域定置平面布置图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现场布置。5.1.2主要机具检查机械伤害422(1)施工用机械、工器具经试运行、检查性能完好,满足使用要求。

(2)所有设备及工器具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主要受力工器具应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并附有许用荷载标志;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严禁以小代大,严禁超载使用。5.2机料机具运输5.2.1人力运输其他伤害452人力运输所用的抬运工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不得使用已霉烂的绳索绑扎抬运;人力抬运时,应绑扎牢靠,两人或多人应同肩、同起、同落。5.2.2机动车运输机械伤害542(1)施工车辆在运输货物时严禁装载超高、超长、超重货物,遵守车辆交通规则。

(2)如遇特殊情况运输超高、超长、超重货物时必须到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有关运输手续许可后方可实施。

(3)运输前必须熟悉运输道路,掌握所通过的桥梁、涵洞及穿越物的稳定性和高度,必要时进行加固、修复。

(4)运输中车箱内严禁乘人,必须设施明显的安全标志。

(5)驾驶员出车前要对车辆外观进行检查:车厢板连接挂钩是否裂纹;栏杆是否有开焊现象;车厢与车体连接的销子是否丢失;轮胎气压等,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消除。

(6)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法,严禁人货混装。5.3模板安装和支护作业5.3.1模板安装其他伤害272模板安装和支护作业应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人力在安装模板构件,应用抱杆吊装和绳索溜放,不得直接将其翻入坑内。5.3.2模板支护物体打击272(1)模板的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高出坑口的加高立柱模板应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2)模板采用木方加固时,绑扎后应将铁丝末端应处理,以防刮伤人。5.4钢筋绑扎安装作业5.4.1钢筋绑扎其他伤害181钢筋安装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施工人员严禁穿短袖、短裤、拖鞋进行作业。5.4.2扎筋组模物体打击181在下钢筋笼时要听从指挥,并在钢筋笼子上绑好溜绳,控制钢筋笼子的方向,以免下钢筋笼子时倾斜。5.5现场浇筑混凝土作业5.5.1搭设浇筑平台高处坠落422(1)浇筑混凝土作业应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A》。跳板材质和搭设符合要求,跳板捆绑牢固,支撑牢固可靠,有上料通道。

(2)上料平台不得搭悬臂结构,中间应设支撑点并结构可靠,平台应设护栏。

(3)大坑口基础浇制时,搭设的浇制平台要牢固可靠,平台横梁应加撑杆,以防平台横梁垮塌伤人5.5.4出料运输物体打击632基坑口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平整牢固,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倒料平台口应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5.5.5浇筑物体打击632(1)卸料时前台下料人员协助卸料,基坑内不得有人;前台下料作业要坑上坑下协作进行,严禁将混凝土直接翻入基础内。(2)投料高度超过2m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下料,串筒宜垂直放置,串筒之间连接牢固,串筒连接较长时,挂钩应予加固。严禁攀登串筒进行清理。(3)中途休息时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5.5.6振捣触电181(1)电动振捣器的电源线应采用耐气候型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任何破损和接头,电源线插头应插在装设有防溅式漏电保安器电源箱内的插座上。应严禁将电源线直接挂接在刀闸上。

(2)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靴,在高处作业时,要有专人监护。

(3)移动振捣器或暂停作业时,必须切断电源,相邻的电源线严禁缠绕交叉。

(4)振捣器的电源线应架起作业,严禁在泥水中拖拽电源线。5.5.7拆模其他伤害181拆下来的模板应集中堆放在安全的地方,外露的钉子随即拔掉或打弯,以防扎脚。5.5现场浇筑混凝土作业5.5.8冬季养护火灾、中毒、窒息452煤炉要远离可燃物,并做好排烟措施,进入养生棚之前要先通风。6、接地工程6.16.1.1施工前准备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其他伤害181(1)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6.1.2接地施工开掘与焊接物体打击181(1)开挖接地沟时,防止土石回落伤人。(2)焊接时应有设专人监护,持证上岗。8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8.1环境管理方针目标送电施工及办公过程中固体废弃物分类堆放处置,处置率≥96%;送电施工中减少植被破坏,基础回填及植被修复完好率≥100%;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污染按规定排放,污水深沉排放合格率100%;降低施工过程中水、电、纸及原材料的消耗;不发生火灾事故;不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事件。8.2施工中可能对环境及文物造成危害分析本工程有河流、农田、树林、果园、居民区、公路等各种境况,因此环境和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8.2.1在河流地带施工,可能对河堤造成破坏,对防护林砍伐削弱其水土保持效果。8.2.2在农田、枣树林、果园施工,就要占地、砍伐果树,对青苗损坏较多。8.2.3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施工噪音、污染危害当地居民,影响饲养的畜禽的日常习性。8.2.4基面开方与清理线路走廊易造成树木砍伐、破坏植被,土石方与混凝土浇筑弃渣,造成水土流失,影响自然生态环境。8.2.5施工现场施工遗留物影响环境。8.2.6对历史文物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极有可能在施工开挖时发现文物不知保护,任意践踏及损毁,或者私自藏匿,给国家造成损失。8.3环境及文物保护措施8.3.1本工程项目经理是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自上而下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网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把环境保护工作层层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8.3.2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工器具、设备的放置应合理有序,各个塔号需要破坏植被的,应在满足施工前提下,尽量减少占用面积。8.3.3为确保满足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基础原材料要求必须做到砂、石、水泥不落地,即要求原材料下方铺垫苫布或编织布。施工现场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8.3.4在居民区、饲养场附近施工,应提前通知,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方可施工。8.3.5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遵守当地环境保护有关规定,配合做好环境保护工作。8.3.6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文物知识教育,使其明白所有文物均是国家财产,任何人不得随意处置,否则是违法行为。8.3.7在施工开挖中如果发现文物、化石、硬币及其它有价值的物品,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人为移动和损害这些物品,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汇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的指令处理这些物品。8.3.8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地植被、林地树木、农田庄稼,做到少破坏植被,少砍树木,少毁庄稼;保护野生动物、文化古迹和文物。8.3.9施工现场泥浆和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湖泊、池塘,不得焚烧可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的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做土方回填,余土、弃渣、生活垃圾妥善处理,严禁倒入江河湖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