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今文学提纲_第1页
现当今文学提纲_第2页
现当今文学提纲_第3页
现当今文学提纲_第4页
现当今文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三、重点、难点

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展的根本轮廓与总体特征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畴、起止年代与标志性事件;熟练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开展的根本轮廓与总体特征;在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根本面貌的根底上,从宏观上把握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的开展脉络;思考各阶段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特点;学会综合运用本章知识指导以后各章的学习。

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开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根本特点

一、现代文学开展的三个十年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开展

识记:〔1〕第一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2〕“五四〞时期文学的根本特征。〔3〕“五四〞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4〕1921年以后涌现出的文学刊物和新文学社团。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文学开展

识记:〔1〕第二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及其理论主。〔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的主要参与者及其论争的焦点。〔4〕左翼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5〕30年代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

〔三〕第三个十年(1938—1949)的文学开展

识记:〔1〕第三个十年的文学通常又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以1942年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抗战初期的文学与解放战争时期文学。〔2〕抗战初期以街头诗、独幕剧等为代表的文学创作实践。〔3〕解放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4〕国统区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5〕现代文学阶段完毕和当代文学阶段开场的标志。

二、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识记:现代文学的根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开展的主要阶段及其重要特色

一、当代文学开展的四个阶段

〔一〕十七年文学

识记:〔1〕“十七年文学〞是指从1949年到1966年“文革〞开场前这段时期的文学。〔2〕“十七年文学〞的根本特征。〔3〕“十七年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二〕“文革〞时期的文学

识记:〔1〕“文革〞期间的文学,有不同的两个局部:一是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二是秘密或半秘密状态写作和传播的作品,通常称为“地下文学〞。〔2〕公开发表的小说的代表作。〔3〕?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个“样板戏〞。

〔三〕新时期的文学

识记:〔1〕新时期文学是指从“文革〞完毕后到80年代中期十年左右时间里的文学。〔2〕新时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四〕最近十年的文学。

识记:最近十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二、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识记:当代文学的重要特色。

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的爆发及初期新文学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和意义,着重掌握?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以鲁迅、郭沫假设为代表的新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了解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思潮的论战,掌握新文学初期诗歌、小说、话剧、散文的创作实绩。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一、

晚清文学的繁荣与五四文学革命

领会: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之间的密切关联。

二、西方文学的译介与五四文学革命

领会:“五四〞时期对外国文学的介绍所发挥的进步作用。

三、?新青年?与文学革命的正式提出

识记:〔1〕?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主编是独秀。〔2〕1917年?新青年?上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进刍议?和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

领会:?新青年?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文白之争及新旧文学的比赛

识记:〔1〕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2〕向新文化进展反扑的封建复古派主要有两个:“学衡派〞和“甲寅派〞。〔3〕“学衡派〞的代表人物、刊物及理论主。〔4〕“甲寅派〞的代表人物、刊物及理论主。

第二节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一、白话新诗的尝试与开局

识记:胡适、半农、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等人对白话新诗的创作尝试。

领会:现代白话诗在各种新文学文体中与传统相差最大的原因。

二、现代小说的创新与初成

识记:〔1〕最能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是鲁迅的小说。〔2〕积极尝试白话小说的还有衡哲、胡适以及?新潮?作家群,包括汪敬熙、罗家伦、振声、俞平伯、叶绍钧等。

三、话剧形式的引入与演进

识记:〔1〕1906年话剧剧团春柳社成立,他们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第三幕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2〕胡适1919年3月发表于?新青年?上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刊载于正式刊物的话剧创作。〔3〕1921年5月在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1921年冬在成立了“戏剧协社〞。

四、现代散文的发生与开展

识记:〔1〕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随感录〞式的短小的时评或杂感。〔2〕?新青年?“随感录〞作者群。〔3〕周作人对“美文〞的倡导。

领会:五四时期现代散文开展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特别对鲁迅作品中的“立人〞思想要有所领会;重点掌握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题材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抒情叙事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以及杂文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及文学志向

识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领会:哪些因素决定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二节现实题材的小说集?呐喊?、?彷徨?

一、?呐喊?、?彷徨?概述

识记:?呐喊?1923年8月由新潮社初版,收入鲁迅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所作短篇小说14篇;?彷徨?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收鲁迅1924年2月至1925年12月所作的短篇小说11篇。

分析:〔1〕?呐喊?、?彷徨?的主要思想成就。〔2〕?呐喊?、?彷徨?的主要艺术成就。

二、最初的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识记:?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用白话写成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第一篇真正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

领会:?药?的双线构造以及这种构造的效果。

分析:〔1〕?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象征意义。〔2〕?孔乙己?中孔乙己形象的思想蕴涵。

三、不朽的名作?阿Q正传?

识记:?阿Q正传?最初连载于?晨报副刊?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署名巴人。

领会: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达。

分析:〔1〕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2〕?阿Q正传?的思想蕴涵和艺术成就。

四、探索妇女解放问题的?伤逝?、?祝福?与?离婚?

识记:?伤逝?、?祝福?、?离婚?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领会:〔1〕?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的典型意义。〔2〕?离婚?中女主人公爱姑的形象蕴涵。

分析:?伤逝?的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

第三节历史题材的小说集?故事新编?

识记:?故事新编?1936年1月由文化生活初版。除“序言〞外,收入了?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8篇历史小说。

领会:?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分析:?故事新编?在整体上所表达出的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特点。

第四节抒情叙事散文集?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野草?的思想和艺术

识记:?野草?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先河,1927年出版。

领会:?过客?的艺术特点。

分析:?秋夜?的思想蕴涵及其中各种形象的象征意义。

二、?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

识记:?朝花夕拾?是鲁迅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的10篇回忆性散文的结集,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了解鲁迅生平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成就。

第五节社会众生像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

识记:鲁迅的杂文,结集的共有14本,包括?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此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篇?中也有许多杂文,鲁迅一生写作的杂文,数量达百余万字。

领会:鲁迅杂文的思想成就。

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第四章郭沫假设新诗的开创性和历史剧的独创性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郭沫假设的人生道路、美学主和文学创作过程,识记郭沫假设诗歌和历史剧创作概况,重点掌握?凤凰涅盘?、?屈原?等作品的思想涵与艺术特色。领会郭沫假设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风格。

第一节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特质

识记:〔1〕郭沫假设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创造社成立的经过。

领会:〔1〕郭沫假设创作的根本特点。〔2〕郭沫假设的美学主。

第二节开创一代诗风的?女神?

一、?女神?

识记:〔1〕?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中国的第一部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新诗集。〔2〕?凤凰涅盘?、?天狗?、?晨安?、?炉中煤?等是?女神?中的代表性诗篇。

分析:?女神?集中表达出的郭沫假设新诗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凤凰涅盘?

领会:?凤凰涅盘?的思想意义

分析:?凤凰涅盘?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第三节独具慧识与创新的?屈原?

领会:郭沫假设独特的历史剧观。

分析:历史剧?屈原?的思想蕴涵与艺术成就。

第五章四大文学社团的奉献与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众多新文学社团的相关根本知识;掌握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语丝社对散文多元形态的奉献;重点掌握各个社团的代表作家如叶绍钧、冰心、朱自清、许地山、郁达夫、闻一多、*志摩、周作人的创作实践;理解和认识这些社团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展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与创作实践

一、文学研究会概述

识记:文学研究会成立的经过及现实主义的文学主。

二、叶绍钧的创作实践

识记:〔1〕叶绍钧的创作概况。〔2〕?倪焕之?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较有份量的、直接反映“五四〞以后的时代形势及其对知识分子命运深刻影响的长篇小说。

三、冰心的创作实践

识记:〔1〕冰心的创作概况。〔2〕“爱〞是冰心创作的核心思想容。冰心的“爱的哲学〞主要是对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讴歌。

领会:冰心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四、朱自清的创作实践

识记:〔1〕朱自清的创作概况。〔2〕?背影?、?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淮河?等是朱自清最负盛名的散文名篇。

领会:?背影?抒发的父子深情。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与创作实践

一、创造社概述

识记:创造社成立的经过及浪漫主义的文学主。

二、郁达夫的创作实践

识记:〔1〕郁达夫的创作概况。〔2〕1921年10月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分析:?沦?的思想意义及其表达的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

一、新月社概述

识记:〔1〕新月社成立的经过。〔2〕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

领会:新月社新格律诗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识记:闻一多的创作概况。

领会:以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为主要容的闻一多的“三美〞主。

分析:以?死水?为代表的闻一多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志摩的诗歌创作

识记:*志摩的创作概况。

分析:*志摩诗歌独特的艺术追求。

第四节语丝社对散文多元形态的奉献

一、语丝社概述

识记:〔1〕语丝社成立的经过。〔2〕语丝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散文创作为主的作家群体,语丝社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创作,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创作。〔3〕“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是:排旧除新、放纵而谈、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

二、周作人的创作实践

识记:〔1〕周作人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周作人对“美文〞的倡导与创作。

领会:周作人散文前后期的不同特点。

分析:周作人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六章革命文学的兴起与30年代的文学思潮流派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20年代末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了解30年代初“左联〞成立的经过、主要奉献及其历史局限;掌握左翼代表作家光赤、柔石、天翼、沙汀、艾芜等的创作;掌握萧军、萧红及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了解30年代文坛的繁荣局面;掌握废名等“京派〞作家的创作风格;掌握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

第一节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

识记: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是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主要有郭沫假设、成仿吾、光慈、钱杏邨等。

领会:〔1〕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2〕革命文学论争的影响与意义。

第二节“左联〞的成立及左翼作家群的创作

一、“左联〞成立的经过、主要奉献及其历史局限

识记:“左联〞成立的经过。

领会:〔1〕“左联〞的历史奉献。〔2〕“左联〞的历史局限

二、萧军、萧红及东北作家群的创作

识记:〔1〕萧军、萧红的创作概况。

领会:〔1〕萧军小说强悍、粗暴而又沉毅的特色。〔2〕萧红小说散文化的特点。

分析:〔1〕?生死场?、?呼兰河传?各自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

第三节“京派〞、“海派〞及30年代文坛的繁荣

一、30年代文坛的繁荣局面

识记:〔1〕30年代主要的小说创作流派:社会剖析派、“京派〞和现代派〔包括心理分析派和新感觉派〕。〔2〕各流派的代表作家及艺术追求。

领会:30年代文坛繁荣局面的原因及表现。

二、“京派〞文学

识记:〔1〕“京派〞文学共同的审美追求。〔2〕废名、萧干的创作概况。

分析:废名小说?菱荡?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茅盾、巴金、老舍、从文等人的小说创作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茅盾、巴金、老舍、从文等人的小说创作概况,领会这几位作家创作的根本特点和不同的艺术风格,掌握?子夜?、?家?、?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边城?等几部作品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奉献

一、茅盾小说创作概况

识记:〔1〕茅盾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子夜?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1〕茅盾小说创作的四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特点。〔2〕茅盾小说的总体特点。〔3〕?林家铺子?的思想主题。〔4〕“农村三部曲〞共同的思想主题。

二、?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的奉献

识记:〔1〕?子夜?原名?夕阳?,1933年由光明书店出版。〔2〕?子夜?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顶峰,它继承了由鲁迅奠定的现实主义传统,把长篇写实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的开展里程。

分析:〔1〕?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开展的奉献。〔2〕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二节?家?及巴金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识记:〔1〕巴金的创作概况。〔2〕?家?、?寒夜?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1〕巴金创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2〕巴金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3〕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巴金风格的开展深化。

分析:〔1〕?家?中的觉慧、觉新等人物形象。

第三节?骆驼祥子?及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识记:〔1〕老舍的创作概况。〔2〕?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中人物形象。

领会:〔1〕老舍创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2〕老舍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3〕老舍小说浓郁的地方色彩。

分析:〔1〕?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形象的典型意义。〔2〕?四世同堂?的思想涵和艺术特色。

第四节?边城?及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一、?边城?:从文的审美理想和执着追求

识记:〔1〕从文的创作概况。〔2〕?边城?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1〕从文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2〕为什么说?边城?中的老船夫是人性“善〞的化身。〔3〕从文是如何在“边城〞世界里寄托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的。

分析:〔1〕?边城?、?萧萧?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2〕为什么说?边城?中的翠翠是人性“美〞的化身。〔3〕?边城?所表达的从文小说的风格特色。

二、风格的难以概括即从文的风格

领会:从文小说创作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的艺术个性。

第八章禺、夏衍、田汉等人的戏剧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禺文学创作道路及其主要话剧创作的根本情况,识记禺剧作的思想涵、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重点掌握?雷雨?、?日出?的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以及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熟练掌握夏衍、田汉剧作的思想容和艺术风格。

第一节?雷雨?、?日出?及禺剧作的艺术风格

一、禺戏剧创作概况

识记:〔1〕禺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禺的“四大名剧〞包括?雷雨?、?日出?、?原野?和?人?。

领会:禺戏剧创作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有多方面的因素。

二、?雷雨?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

识记:〔1〕四幕剧?雷雨?是禺的处女作,完成于1933年,1934年?文学季刊?第3期全文刊载。1936年由文化生活正式出版单行本。〔2〕?雷雨?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雷雨?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命运的悲剧。

分析:〔1〕?雷雨?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2〕周朴园、蘩漪等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日出?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

识记:〔1〕四幕剧?日出?是禺的第二部重要剧作,最初发表在1936年?文季月刊?第1至第4期,同年11月由文化生活出版单行本。〔2〕?日出?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从?雷雨?到?日出?禺剧作的开展变化。

分析:白露形象的典型意义。

四、?原野?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

识记:〔1〕三幕剧?原野?创作于1936年,1937年8月由文化生活出版。〔2〕?原野?中的人物形象。〔3〕?原野?是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描写“农村〞题材。

领会:〔1〕?原野?如何表达了禺剧作独特的一以贯之的追求。〔2〕?原野?在哪些方面受到了美国作家奥尼尔?琼斯皇?的影响。

五、禺剧作的艺术风格

分析:禺剧作所表达出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夏衍、田汉等人剧作的艺术风格

一、?屋檐下?及夏衍剧作的根本风格

识记:夏衍的创作概况。

分析:〔1〕?屋檐下?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2〕夏衍剧作的根本风格。

第九章臧克家、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臧克家、戴望舒、艾青等人诗歌创作的概况,领会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掌握?雨巷?、?老马?、?大堰河——我的褓姆?等重要作品的思想涵和艺术特色,了解现代派诗歌与街头诗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戴望舒与现代派诗歌的开展

一、30年代现代派诗歌出现的背景及特点

领会:〔1〕30年代现代派诗歌出现的背景及特点。〔2〕现代诗派对中国新诗开展的奉献。

二、?雨巷?及戴望舒诗歌的根本特点

识记:〔1〕戴望舒的创作概况。〔2〕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诗篇?雨巷?,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名。

领会:戴望舒诗歌所受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双重影响。

分析:〔1〕?雨巷?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2〕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臧克家等人诗作的风格特色

一、?老马?及臧克家诗作的根本风格

识记:〔1〕臧克家的创作概况。〔2〕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泥土诗人〞。

领会:臧克家诗歌“意新语工〞艺术追求。

分析:〔1〕?老马?一诗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点。〔2〕臧克家诗歌的根本风格。

二、田间街头诗歌的风格特色

识记:〔1〕田间的创作概况。〔2〕闻一多称田间为“时代的鼓手〞。

领会:田间诗歌“鼓点式〞的特点。

分析:?给战斗者?、?她也要杀人?的主题蕴涵与艺术特点。

第三节艾青:现代诗歌的又一个顶峰

识记:〔1〕艾青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色彩的抒情诗。

领会:〔1〕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是艾青诗歌创作最重要的审美追求。〔2〕艾青诗歌既植根于现实土壤,又洋溢着浪漫主义激情的特色。

分析:〔1〕?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2〕艾青诗歌的独特风格。〔3〕为什么说艾青的诗歌是继郭沫假设以后中国现代新诗的第二座顶峰。

第十一章树理、犁等解放区文学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树理、犁创作的相关根本知识,掌握?小二黑结婚?、?荷花淀?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树理小说在写农村生活、刻画农民形象以及追求民族风格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奉献;掌握犁小说在刻画农村女性形象,以及纤丽的笔触与真诚感情相融合等方面表达出的独特风格;掌握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掌握?王贵与香香?、?白毛女?等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树理、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一、?小二黑结婚?及树理小说的根本风格

识记:〔1〕树理的创作概况。〔2〕?小二黑结婚?是?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3〕?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小二黑结婚?如何创造了真正符合广阔人民群众审美趣味的艺术形式。

分析:〔1〕树理的小说的民族风格。

第二节丁玲、周立波等人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及丁玲小说的主要价值

识记:〔1〕丁玲的生平和创作概况。〔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1〕?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思想主题的深刻性。〔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特色。

二、?暴风骤雨?及周立波小说的风格特色

识记:〔1〕周立波的创作概况。〔2〕?暴风骤雨?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暴风骤雨?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第三节?王贵与香香?、?白毛女?等解放区的诗歌和戏剧

一、?王贵与香香?:现代叙事长诗的新探索

识记:季的创作概况。

领会:?王贵与香香?为我国新诗的民族化、群众化开展做出的奉献。

分析:?王贵与香香?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二、?白毛女?:现代新歌剧的新尝试

识记:?白毛女?是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编演的,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完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部大型歌剧。

领会:〔1〕?白毛女?人物和环境的典型化特点。〔2〕?白毛女?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的歌剧样式。

分析:?白毛女?表现的时代主题。

第十二章钱钟书、爱玲等国统区文学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统区文学创作的概况,领会钱钟书、爱玲等人的创作风格,识记国统区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品,重点掌握?围城?、?传奇?、?流言?、?马凡陀的山歌?这几部作品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掌握国统区挖苦文学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一、钱钟书的创作概况及根本风格

识记:钱钟书的创作概况。

领会:钱钟书小说高超的挖苦幽默色彩。

二、?围城?的思想蕴涵与哲学意蕴

识记:?围城?最初连载于?文艺复兴?1946年第2期至1947年第6期,1947年由晨光公司出版单行本。

领会:“围城〞的含义。

分析:〔1〕?围城?的思想意蕴。〔2〕?围城?的艺术成就。〔3〕?围城?塑造的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意义。

第二节爱玲的?传奇?与?流言?

一、?传奇?及爱玲小说的独特风格

识记:〔1〕爱玲的创作概况。〔2〕?金锁记?、?倾城之恋?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爱玲小说传奇性的故事以及弥漫于其中的梦魇般的气氛。

分析:〔1〕?金锁记?的悲剧意蕴与艺术特色。〔2〕?倾城之恋?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

二、?流言?及爱玲散文的艺术价值

识记:?自己的文章?、?中国人的?等是爱玲散文的名篇。

领会:爱玲散文对“私语〞诉说模式成功运用。

第三节“七月〞派的诗歌和小说

识记:〔1〕“七月〞派概况。〔2〕“七月〞派诗歌和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创作概况。

领会:“七月〞诗派的共同特点。

分析:路翎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第四节“九叶〞诗派

识记:〔1〕“九叶〞诗派概况。〔2〕穆旦的创作概况。

领会:“九叶〞诗派共同的审美追求。

分析:穆旦诗歌独特的艺术成就。

第五节?马凡陀的山歌?等国统区的挖苦文学

识记:?马凡陀的山歌?是诗人袁水拍用笔名马凡陀发表的一百多首山歌的聚集,是这一时期政治挖苦诗的出色代表。

领会:?马凡陀的山歌?在新诗民族化、群众化方面的新尝试。

第十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中国十七年的小说创作概况;掌握?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三家巷?等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掌握?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等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掌握?的早晨?等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及历史小说?自成?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掌握短篇小说?山地回忆??百合花??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一节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

一、?红日?、?红旗谱?、?红岩?

识记:?红日?、?红旗谱?、?红岩?的作者、出版时间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红旗谱?所表现的中国农民从自发对抗到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地进展武装斗争的成长历程。

分析:〔1〕?红日?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2〕?红旗谱?中农民英雄朱老忠形象的典型意义。〔3〕?红旗谱?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4〕?红岩?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二、?保卫?、?林海雪原?

识记:?保卫?、?林海雪原?的作者、出版时间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林海雪原?所显示的我国当代小说中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相结合的开展趋向。

分析:〔1〕?保卫?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2〕?林海雪原?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三、?青春之歌?

识记:〔1〕沫的创作概况。〔2〕?青春之歌?、?三家巷?中的人物形象。〔3〕?青春之歌?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

领会:?青春之歌?是如何塑造卢嘉川、江华、林红等共产党员的光芒形象的。

分析:〔1〕?青春之歌?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2〕?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二节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

一、?三里湾?、?山乡巨变?

识记:树理、周立波建国后的创作概况。

分析:〔1〕?三里湾?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2〕?山乡巨变?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二、?创业史?、?艳阳天?

识记:〔1〕柳青、浩然的创作概况。〔2〕?创业史?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分析:〔1〕?创业史?的思想主题与艺术成就。

第三节?的早晨?等其它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

一、?的早晨?、?百炼成钢?

识记:?的早晨?、?百炼成钢?的作者、出版时间。

领会:?的早晨?、?百炼成钢?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第十四章新中国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十七年诗歌创作的根本概况;重点掌握闻捷、瑛、季等人的抒情叙事诗的创作风格;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政治抒情诗的创作风格;以及邵燕祥、志民、蔡其矫、公、流沙河等其它诗人的创作特点。

第二节郭小川、贺敬之等人的政治抒情诗

一、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

识记:郭小川的创作概况。

领会:郭小川建国后诗歌创作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分析:郭小川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

二、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识记:贺敬之的创作概况。

领会:〔1〕贺敬之建国后诗作的两类不同题材及各自的特点。〔2〕?回?、?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的艺术特色。

分析:贺敬之政治抒情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其它诗人的诗歌创作

一、邵燕祥、志民的诗歌创作

识记:邵燕祥、志民的诗歌创作概况。

领会:〔1〕邵燕祥诗歌创作所经历的两个时期及每一时期的特点。〔2〕志民诗作的艺术风格。

第十五章新中国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十七年的散文创作概况;重点掌握朔、牧、白羽的散文表现主题和艺术特色;重点掌握巍、穆青的报告文学创作风格;了解杂文在十七年时期的新开展,重点掌握邓拓杂文的独特艺术个性。

第一节朔、牧、白羽等人的散文创作

一、朔的散文创作

识记:朔的创作概况。

领会:朔散文是如何将“诗化〞、“小说化〞和“通讯化〞融于一体的。

分析:〔1〕?茶花赋?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2〕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二、牧的散文创作

识记:牧的创作概况。

领会:牧散文是如何较好地把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的。

分析:以?社稷坛抒情?为代表的牧散文的艺术风格。

第二节巍等人的报告文学

一、巍的报告文学创作。

识记:巍的创作概况。

二、穆青的报告文学创作

识记:穆青报告文学的创作概况。

第三节杂文在当代的新开展

识记:〔1〕1961年,邓拓在?晚报?上以马南邨的署名开辟了?燕山夜话?专栏,后来出版了分集的五册?燕山夜话?。〔2〕1961年,应?前线?杂志邀请,邓拓与吴晗、廖沫沙共同开辟“三家村札记〞的杂文专栏。

领会:邓拓杂文的艺术风格。

第十六章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十七年戏剧创作的根本概况,掌握老舍的现实主义题材剧作?茶馆?、?龙须沟?的思想涵和艺术成就;掌握郭沫假设、田汉、禺等人的历史题材剧作,掌握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关汉卿?、?胆剑篇?的思想容和艺术风格。

第一节老舍的?茶馆?等现实题材剧作

一、?茶馆?的思想涵

识记:〔1〕老舍建国后的话剧创作概况。〔2〕?茶馆?中的人物。

分析:?茶馆?的思想成就。

二、?茶馆?的艺术成就

领会:?茶馆?开启的历史风情画。

分析:〔1〕?茶馆?的艺术成就。〔2〕?茶馆?主人公王利发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龙须沟?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识记:〔1〕话剧?龙须沟?共三幕六场,1950年发表于?文艺?创刊号。〔2〕?龙须沟?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龙须沟?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第二节郭沫假设、田汉、禺等人的历史题材剧作

一、郭沫假设的历史剧?蔡文姬?

识记:郭沫假设历史剧创作概况。

领会:?蔡文姬?的思想意义与艺术特点。

二、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

领会:〔1〕?关汉卿?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之间的关系的。〔2〕?关汉卿?是如何塑造关汉卿这一形象的。

分析:?关汉卿?为代表的田汉历史剧创作的根本风格。

第十七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创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概况,领会这一特殊时期特殊的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识记文革时期的小说、诗歌、戏剧创作情况,着重掌握?金光大道?为代表的小说、“手抄本〞小说、地下诗歌的主要特点,理解“三突出〞原则和高、大、全审美模式。

第一节特殊时期特殊的文学现象

领会:“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的特殊文学现象的背景及影响。

第二节?金光大道?等小说创作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创作概况

识记:“文化大革命〞时期三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创作概况及价值。

二、?第二次握手?等“手抄本〞小说

识记:〔1〕“文革〞时期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手抄本〞小说。〔2〕?第二次握手?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手抄本〞小说的影响与意义。

第三节地下诗歌创作

一、老一代诗人

识记:老一代诗人的主要代表。

领会:老一代诗人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二、年轻一代诗人

识记:〔1〕年轻一代诗人的主要代表。〔2〕“白洋淀诗群〞、“诗人群〞。〔3〕食指、黄翔、哑默等的创作概况及影响。

领会:〔1〕“白洋淀诗群〞共同的诗歌追求。〔2〕青年诗人“地下诗歌〞创作的价值及影响。

第四节八个样板戏的问世

识记:八个样板戏。

领会:“样板戏〞的价值与局限。

第十八章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开放性开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开放性开展,掌握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文化小说、军事小说、历史小说等的主要特点,着重掌握这几类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一节伤痕小说

识记:〔1〕“伤痕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2〕“伤痕文学〞的主要特征。〔3〕心武的创作概况。〔4〕?班主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的人物形象。

领会: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分析:心武?班主任?中宋宝琪、惠敏两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二节反思小说

识记:〔1〕“反思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2〕“反思文学〞的主要特征。〔3〕王蒙、贤亮、古华新时期的创作概况。

领会:〔1〕王蒙?活动变人形?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批判意识。

分析:〔1〕贤亮?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思想蕴涵。〔2〕古华?芙蓉镇?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

第三节改革小说

识记:〔1〕工业改革题材和农村改革题材的代表性作家作品。〔2〕子龙、高晓声、贾平凹、炜的创作概况。

领会:〔1〕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的思想意义。〔2〕炜?古船?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3〕贾平凹?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共同表现出的思想主题。

分析:〔1〕高晓声“奂生系列〞小说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2〕?奂生上城?中主人公奂生的典型意义。

第四节文化寻根小说

识记:〔1〕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作品。〔2〕汪曾祺、、莫言、承志的创作概况。

领会:〔1〕汪曾祺小说多义的主题涵。〔2〕承志小说特有的文化意蕴。

分析:〔1〕?受戒?为代表的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独特追求。〔2〕小说?棋王?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色。〔3〕?棋王?主人公王一生的典型意义。〔4〕?红高粱?为代表的莫言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第五节军事小说

识记: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领会:〔1〕*怀中?西线轶事?的思想蕴涵与人物塑造。〔2〕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的思想蕴涵。

分析:存葆?高山下的花环?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第六节历史小说

识记: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领会:〔1〕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2〕新时期历史小说的重要成就。

第七节先锋小说

识记:新时期先锋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领会:〔1〕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在先锋小说的开展中的开创性。〔2〕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作品的先锋性。〔3〕先锋小说的普遍表现方式。

第十九章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形态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形态,了解现实主义诗歌、朦胧诗以及后朦胧诗的开展脉络和主要特点,识记艾青、绿原、曾卓、牛汉、北岛、顾城、舒婷等诗人的创作概况;着重掌握?重读〈圣经〉?、?答复?、?一代人?、?致橡树?、?双桅船?、?麦地?、?山民?等重要诗歌作品的思想容、艺术特色及其所代表的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现实主义诗歌的挺进

一、艾青的诗

识记: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概况。

分析: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新突破。

二、“七月派〞诗人的诗

识记:“七月派〞诗人新时期的创作概况。

领会:〔1〕绿原的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2〕曾卓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3〕牛汉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

三、邵燕祥、公、流沙河的诗

识记:邵燕祥、公、流沙河新时期的创作概况。

第二节朦胧诗的兴盛

一、朦胧诗概述

识记:〔1〕“朦胧诗〞的崛起是新时期诗歌运动中最重要的事件。〔2〕“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诗作。

二、北岛的诗

识记:北岛的创作概况。

领会:北岛?答复?的思想蕴涵与艺术特点。

分析:北岛诗歌创作的特点。

三、顾城的诗

识记:〔1〕顾城的创作概况。〔2〕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

分析:顾城诗歌创作的根本特点。

四、舒婷的诗

识记:舒婷的创作概况。

分析:舒婷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第三节后朦胧诗的崛起

识记:〔1〕人们对后朦胧诗群的称谓:“第三代〞、“新生代〞、“后崛起〞、“后新诗潮〞诗人等。〔2〕后朦胧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