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课件_第1页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课件_第2页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课件_第3页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课件_第4页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

(发展大纲标准)

李靖夫ljf54@163.com第一讲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

(发展大纲标准)

李1一、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

1、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化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而肖夫首次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这个观点,这种提法几乎得到了所有与会专家的支持,从此以后,“计算机文化(computerliteracy)”的说法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什么是文化:第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都属于文化,例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电视文化”、“楼盘文化”……等。第二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应当具有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授功能,并对人类社会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文化,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属性:一、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

1、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化1982

1、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2、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3、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4、深刻性。这种事物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刻,它不是带来社会某一方面、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改良与变革,而是带来整个社会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到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1、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涉及3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计算机、控制和通信

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是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现代控制和现代通信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实现并飞跃发展的,所以说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基础是计算机。为此1、不掌握计算机文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2、计算机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3、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工作、生活都将离不开计算机,因此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未来的劳动者、当代的中小学生的必要任务。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计算机、控制和通信4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的事物是不多的,“语言文字”被人们公认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基础的文化。语言文字的诞生使人类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字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日益普及,计算机与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已经密不可分,日趋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不可阻挡地加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产生了质的飞跃。因此将有计算机伴随的生活方式称为计算机文化,现在叫“信息文化”,它又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二文化”,这是一种新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它是当今信息社会每一个人从小就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文化。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严格意义上5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后,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当时主要内容是BASIC编程),世界各国都把“计算机文化”引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成为一种必然。出席这次会议的我国代表也对此作出积极的响应,向我国政府呼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教育。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需求,在听取参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6

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文化”的说法又重新时髦起来,但是这时的“计算机文化”不论是其社会背景还是内涵和80年代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计算机文化”的提法以外,又出现了“因特网文化(internetliteracy)”或“信息文化(infoemationliteracy)”这类与“计算机文化”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新提法,并迅速取代原来的老提法。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72、我国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1982年~1990年

国家教委1982年做出决定: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和华东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始。到1982年底,共有19所中学开展了计算机教育活动。

1983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2、我国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1982年~19908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规定课时数为45~60,要求保证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上机操作。

为加强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实验的研究和指导,国家教委还特别成立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前身“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教育工作时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要求。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这一句适时、适势且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的成为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化成了推进计算机教育的直接动力,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无法估量。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在中小学推广计算机教育的高潮。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9

1986年,教育部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注重实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决定在19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如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力量开发教育软件,课程的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应用。为充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适当扩大对初中学生进行初级的计算机教育。根据当时的国情,还不能把计算机课作为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科,只能作为具有较大灵活性的辅助性学科,文件规定:在具备计算机专、兼职教师、有十台以上微机并有专用机房和必要的活动经费等基本条件时,在高中可作为选修课,在初中可作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或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并初步在小学和初中开展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1986年,教育部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10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当时计算机应用市场上的专门化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在许多行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计算机应用潮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纲要虽然仍然是以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为主导,但适当降低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了基于专用软件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如“了解一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以程序设计为内容,其内容随着计算机应用形态的变化而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这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对1982年到199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所做的统计1982年底1986年1990年开展计算机教育学校数(所)1933197081全国中学拥有计算机数(台)1503395076862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师数(人)2063007232累计学习计算机学生数(万)0.135300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111991年~1999年: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积极稳步地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报告。报告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规划的宏观角度肯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决心,提出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针,指出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普及和提高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各地要积极进取、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计算机教育的速度和规模,并且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要办一些实事的具体要求。

1992年2月,国家教委决定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的名称改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并明确将该中心作为基教司领导下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机构。这次更名也说明了信息技术教育从一个以实验尝试为核心的阶段转入以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阶段,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规模转型的标志,甚至开启了计算机教育进入小学阶段的大门。1991年~1999年: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12

1992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

1992年8月成立了由柳斌任组长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并在制定规划、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硬件环境选配、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具体细致地规划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蓝图。1994年5月,国家教委首次对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这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同时确定了国家级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同年9月成立了国家实验区和示范校。1994年10月,根据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并由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1992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13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这种认识既符合当时的发展背景,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经验积累与认识的价值。纲要中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作为各地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核检查的依据。

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社会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及类型的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包括联机、开机与关机、系统设置、键盘指法训练、汉字编码方案及汉字输入方法介绍、APPLE机及中华学习机CEC-I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PC机操作系统介绍。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14

1996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作了规划。

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7年10月15日正式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下称“修订稿”),并于1998年9月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其中规定: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个课时,最多也不宜超过60个课时。如果有条件增加课时,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建议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程。1996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计算机教15

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一般为60个课时,建议在初一或初二年级开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宜教程序设计语言。如果开展LOGO语言教学,应从绘图、音乐等功能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手段来进行教学。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工具等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程序设计可作为部分学校及部分学生的选学内容。一般不少于60个课时,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

考虑到各地、各校及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在相当长时期,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还难以彻底分开,因此,允许有交叉重复。考虑到我国经济、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置需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弹性。在“修订稿”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仍采用“以模块为主,兼顾层次”的方法,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及设备等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当时的重点之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16

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包括了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应用程序的使用介绍。尽管这一阶段仍然受到原始的“计算机文化”观念的影响,但是它实质上已经转变为以培育学生熟悉与熟练运用计算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认识到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特点,所以教学内容是以信息技术的通用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方法为基础的。因此,这一阶段,是计算机作为基本工具逐步走向大众的阶段,也是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价值、意义以及它对教育的影响的认识发生阶段,因此是一个既兴旺发展,又不断有观念冲突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除了计算机单独设科并逐步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以外,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为主的计算机普及应用已经开启了课程整合的思想。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包括了文字处理、电子报表17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第四条)和“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第十五条)。

1999年11月9日,教育部在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设置及其说明》(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函[1999]6号附件)中对信息技术课的选修部分做了适当的调整。

1999年11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出《关于征求对<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修改意见的通知》。

上述几个文件,说明在国家文本的层面上,首次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开始了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182000年~至今:

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这次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面简称2000年“纲要”)三个重要文件。2000年~至今:2000年10月25日19

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体目标是: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与互联网联通;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条件较差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校校通”工程的最大作用在于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社会力量对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在最大范围内整合各种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20

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下发的文件中,不仅指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而且明确地制定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校校通”工程的具体目标以及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文件中还详细地规定了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及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在提到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中提到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212000年底,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的统计数据学校 学校数(万)在校生数(万)教师数(万)合格率小学55.3613,013.25586.0396.9%初中6.39 6,256.29 328.6987%普通高中1.461,201.2675.6968.4%普通高校1,014所556.09成人高校772所353.64总计1,813所910

2000年底,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的统计数据学校数(万)在校22

据2001年第四季度统计,全国有12,000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92%,有近1400万普通高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约有12000多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这类地区初中学校总数的70%,约有1000多万初中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全国有44000所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小学学校总数的10%左右。截止2001年9月,全国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94万台,比1999年增加130万台。全国拥有校园网11070个,比1999年增加8000多个,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据2001年第四季度统计,全国有12,0023

2001年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再次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提出“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建设原则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2001年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4

自2000年以后,全国召开了多次大型的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等都是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暨高中研究性学习研讨会等会议则已经制度化,并将定期召开。研讨与交流的广泛开展说明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走向成熟、走向正规化发展之路。自2000年以后,全国召开了多次大型的信息252、从计算机文化观到信息素养观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现代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需求。2、从计算机文化观到信息素养观

从计算26计算机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区别培养目标教学和评价方式学具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应用技能工具使用培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任务驱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区别培养目标教学和评价方式学具计算机27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信息素养内涵:文化底蕴(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信息安全(道德层面)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28

1、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传播工具。

2、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方法获取有效的信息。

3、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信息素养外在特征

1、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294、生成信息: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改造和表述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5、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益。

6、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协作关系。

7、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地抵御和消除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自觉遵循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道德。4、生成信息:在信息搜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30

关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研制、单元教学设计、模块教材开发等应归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应用研究;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价值取向、目标体系等属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原理研究;运用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则为基础研究。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体系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理解。应当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所作为。关于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目标体系31

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定,在此过程中逐渐地明确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目。《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于2003年1月6日通过审议,并于3月31日发布,这使得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体现课程改革思路,超越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发展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也就是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教育,更本质的是素养教育。

2001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制32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确定以提高一个人的素养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设计坚持如下三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学生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3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部分,各自是否应该研制独立的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开始在全国10个省市区进行实验,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尚未出台相应的课程标准,这使得普通高中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衔接问题日益突出。

◆标准是行为的准绳,课程标准研制显然是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不同,它不仅涉及教学的内容,也涉及教学的程度、方法、资源等等;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人员不能仅仅是课程专家,也要有教研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甚至学生、家长和企业,也应该以一定的方式介入。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标34思考题: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一秒钟可以进行多少次加法或乘法?2、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售价多少?3、为什么“信息技术”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开设?思考题:35

谢谢!谢谢!36第一讲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

(发展大纲标准)

李靖夫ljf54@163.com第一讲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综述

(发展大纲标准)

李37一、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

1、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化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而肖夫首次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这个观点,这种提法几乎得到了所有与会专家的支持,从此以后,“计算机文化(computerliteracy)”的说法就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什么是文化:第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只要是能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都属于文化,例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电视文化”、“楼盘文化”……等。第二种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解,认为应当具有信息传递和知识传授功能,并对人类社会从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是文化,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属性:一、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史

1、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化19838

1、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2、传递性。这种事物应当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3、教育性。这种事物应能成为存储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手段。4、深刻性。这种事物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刻,它不是带来社会某一方面、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改良与变革,而是带来整个社会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到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1、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涉及39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计算机、控制和通信

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是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现代控制和现代通信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实现并飞跃发展的,所以说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基础是计算机。为此1、不掌握计算机文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2、计算机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3、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工作、生活都将离不开计算机,因此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未来的劳动者、当代的中小学生的必要任务。信息社会的基础是计算机、控制和通信40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的事物是不多的,“语言文字”被人们公认是一种“文化”,而且是最基础的文化。语言文字的诞生使人类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字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日益普及,计算机与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已经密不可分,日趋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产和生活的工具,不可阻挡地加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产生了质的飞跃。因此将有计算机伴随的生活方式称为计算机文化,现在叫“信息文化”,它又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二文化”,这是一种新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化,它是当今信息社会每一个人从小就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文化。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能被称作严格意义上41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后,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当时主要内容是BASIC编程),世界各国都把“计算机文化”引入了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成为一种必然。出席这次会议的我国代表也对此作出积极的响应,向我国政府呼吁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计算机教育。根据世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需求,在听取参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42

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文化”的说法又重新时髦起来,但是这时的“计算机文化”不论是其社会背景还是内涵和80年代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计算机文化”的提法以外,又出现了“因特网文化(internetliteracy)”或“信息文化(infoemationliteracy)”这类与“计算机文化”有所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新提法,并迅速取代原来的老提法。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432、我国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1982年~1990年

国家教委1982年做出决定: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和华东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开始。到1982年底,共有19所中学开展了计算机教育活动。

1983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学计算机试验工作会议”,在总结试点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目标是:2、我国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1982年~199044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3、逐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规定课时数为45~60,要求保证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时上机操作。

为加强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实验的研究和指导,国家教委还特别成立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前身“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教育工作时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要求。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这一句适时、适势且高瞻远瞩的话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也历史性的成为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高指令,化成了推进计算机教育的直接动力,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无法估量。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在中小学推广计算机教育的高潮。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45

1986年,教育部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发展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注重实效,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决定在198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部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内容,如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组织力量开发教育软件,课程的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应用。为充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适当扩大对初中学生进行初级的计算机教育。根据当时的国情,还不能把计算机课作为中小学的基础性学科,只能作为具有较大灵活性的辅助性学科,文件规定:在具备计算机专、兼职教师、有十台以上微机并有专用机房和必要的活动经费等基本条件时,在高中可作为选修课,在初中可作为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或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并初步在小学和初中开展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1986年,教育部在福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中学计算机46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当时计算机应用市场上的专门化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在许多行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计算机应用潮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教学纲要虽然仍然是以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为主导,但适当降低了对程序设计技巧部分的要求,增加了基于专用软件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如“了解一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不再仅仅以程序设计为内容,其内容随着计算机应用形态的变化而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这是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对1982年到199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情况所做的统计1982年底1986年1990年开展计算机教育学校数(所)1933197081全国中学拥有计算机数(台)1503395076862从事计算机教育教师数(人)2063007232累计学习计算机学生数(万)0.135300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中学电子计471991年~1999年:

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山东济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积极稳步地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报告。报告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和规划的宏观角度肯定了我国发展计算机教育的决心,提出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针,指出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普及和提高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各地要积极进取、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计算机教育的速度和规模,并且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要办一些实事的具体要求。

1992年2月,国家教委决定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的名称改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并明确将该中心作为基教司领导下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机构。这次更名也说明了信息技术教育从一个以实验尝试为核心的阶段转入以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阶段,成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规模转型的标志,甚至开启了计算机教育进入小学阶段的大门。1991年~1999年: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在48

1992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

1992年8月成立了由柳斌任组长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并在制定规划、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硬件环境选配、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具体细致地规划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教育发展的蓝图。1994年5月,国家教委首次对计算机教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这表明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要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同时确定了国家级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同年9月成立了国家实验区和示范校。1994年10月,根据第四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并由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正式下发。1992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计49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这种认识既符合当时的发展背景,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经验积累与认识的价值。纲要中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内容共包含五个模块,作为各地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核检查的依据。

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社会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及类型的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包括联机、开机与关机、系统设置、键盘指法训练、汉字编码方案及汉字输入方法介绍、APPLE机及中华学习机CEC-I操作系统的简单介绍、PC机操作系统介绍。3、计算机几个常用软件介绍,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电子数据表格软件、教学软件与益智性游戏软件。4、程序设计语言,包括Basi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LOGO语言等。5、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计算50

1996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五年发展纲要》(1996~2000),详细规定了到2000年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并对师资建设、教育软件的研发管理、经费投入等重要问题作了规划。

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7年10月15日正式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下称“修订稿”),并于1998年9月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其中规定: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个课时,最多也不宜超过60个课时。如果有条件增加课时,建议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建议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程。1996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计算机教51

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一般为60个课时,建议在初一或初二年级开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宜教程序设计语言。如果开展LOGO语言教学,应从绘图、音乐等功能作为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手段来进行教学。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工具等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程序设计可作为部分学校及部分学生的选学内容。一般不少于60个课时,建议在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

考虑到各地、各校及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的起点不同,在相当长时期,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还难以彻底分开,因此,允许有交叉重复。考虑到我国经济、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设置需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弹性。在“修订稿”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仍采用“以模块为主,兼顾层次”的方法,各地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及设备等条件选取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当时的重点之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52

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包括了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处理、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管理教学等等应用程序的使用介绍。尽管这一阶段仍然受到原始的“计算机文化”观念的影响,但是它实质上已经转变为以培育学生熟悉与熟练运用计算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为主要目标,认识到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的特点,所以教学内容是以信息技术的通用工具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方法为基础的。因此,这一阶段,是计算机作为基本工具逐步走向大众的阶段,也是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价值、意义以及它对教育的影响的认识发生阶段,因此是一个既兴旺发展,又不断有观念冲突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除了计算机单独设科并逐步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以外,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管理为主的计算机普及应用已经开启了课程整合的思想。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包括了文字处理、电子报表53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第四条)和“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第十五条)。

1999年11月9日,教育部在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设置及其说明》(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函[1999]6号附件)中对信息技术课的选修部分做了适当的调整。

1999年11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出《关于征求对<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修改意见的通知》。

上述几个文件,说明在国家文本的层面上,首次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开始了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转变。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542000年~至今:

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这次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后面简称2000年“纲要”)三个重要文件。2000年~至今:2000年10月25日55

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连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体目标是: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与互联网联通;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条件较差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校校通”工程的最大作用在于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社会力量对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在最大范围内整合各种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56

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在下发的文件中,不仅指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而且明确地制定了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阶段目标、“校校通”工程的具体目标以及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标。文件中还详细地规定了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及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在提到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中提到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会议还决定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572000年底,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的统计数据学校 学校数(万)在校生数(万)教师数(万)合格率小学55.3613,013.25586.0396.9%初中6.39 6,256.29 328.6987%普通高中1.461,201.2675.6968.4%普通高校1,014所556.09成人高校772所353.64总计1,813所910

2000年底,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情况的统计数据学校数(万)在校58

据2001年第四季度统计,全国有12,000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92%,有近1400万普通高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约有12000多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这类地区初中学校总数的70%,约有1000多万初中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全国有44000所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小学学校总数的10%左右。截止2001年9月,全国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94万台,比1999年增加130万台。全国拥有校园网11070个,比1999年增加8000多个,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据2001年第四季度统计,全国有12,0059

2001年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再次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政府支持力度,提出“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建设原则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2001年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60

自2000年以后,全国召开了多次大型的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等都是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全国中小学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暨高中研究性学习研讨会等会议则已经制度化,并将定期召开。研讨与交流的广泛开展说明信息技术教育正在走向成熟、走向正规化发展之路。自2000年以后,全国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