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接触网专业试题_第1页
三公司接触网专业试题_第2页
三公司接触网专业试题_第3页
三公司接触网专业试题_第4页
三公司接触网专业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年技能竞赛接触网专业技能大赛试题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1分)1.复杂电路即不能用电阻串、并联方法简化为无分支电路的电路,这样的电路的分析方法很多,如支路电流法、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叠加原理、等效电源定理等。(《接触网工》第一章第二节-P8)2.预留基础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均不大于1.5°(《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二章第一节-P17)3.支柱安装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M39螺栓的紧固力矩应为1235N.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三章第一节-P46)4.已知原测量点A高程为100m,测量B点高程,需转点4次,4次后视、前视读数分别为(1.7m、0.7m)、(1.2m、0.8m)、(0.6m、2.1m)、(0.7m、2.5m),求B点高程为98.1m。(《接触网工》第三章第三节-P79-80)5.吊柱位置对相邻线路的最小限界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注意曲线地段的加宽。同时满足受电弓在动态情况下对非带电体的瞬间间隙不小于200mm的要求;(《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四章第一节-P79)6.隔离负荷开关安装前必须进行开箱检查、电气测试和预装配试验。(《接触网工》第十一章第一节-P163)7.接触悬挂采用双重绝缘方式,其中双重绝缘是指绝缘子既保证接触悬挂对地绝缘又保证接地跳线对地绝缘。(《接触网工》第十二章第一节P173)8.接触轨式接触网主要由接触轨、端部弯头、接触轨接头、防爬器和绝缘底座等构成。接触轨的安装形式可分为上磨式、下磨式和侧磨式三种。(《接触网工》第十七章第二节-P298)9.刚性悬挂中,汇流排的作用是夹持、固定接触线,承载和传输电能。(《接触网工》第十八章第一节-P301)10.补偿装置常见的故障或事故有补偿绳断股和断线、补偿卡滞、断线制动装置失效等。(《接触网工》第二十二章第三节-P436)11.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接触网工》第二十三章第三节-P481)12.进行站前预留接触网基础接口检查时,主要检查内容有:基础型号核对、基础纵向位置核对、基础螺栓限界测量检查、基础扭转检查、基础标高测量复核、基础螺栓间距、及外露测量检查、基础螺栓防腐检查、基础螺栓保护层测量检查等。(《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二章第一节-P11)13.附加导线驰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0~5%。(《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七章第二节-P201)14.不同相或不同分段两导线悬挂点间距,水平排列时,应不小于2400mm,垂直排列时,应不小于2000m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七章第二节-P202)15.进行整体钢腕臂接触网悬挂安装调整时,定位器上定位线夹紧固螺栓为内六方型,将线夹卡在接触线线槽内(六方头向外),紧固螺栓紧固力矩大小为32N·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三章第一节-P465)16.带有接地刀闸的隔离开关的接地刀及其操作机构箱的安装,基本安装调整原理是:将地刀固定在底座上,将开关置于“分”位,地刀置于“合”位,操作机构箱置于“合”位,连接操作连接件,调整行程限制器,使地刀“合”到位;紧固螺栓后,将地刀置于“分”位,微调连杆,使地刀“分”到位。(《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四章第二节-P519)17.对于无砟型地面磁感应器,安装应避开道床结合缝,尽量位于两块轨枕间隔的中部,其纵向调整范围±1000m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四章第四节-P537)18.号码牌应字迹清楚、醒目,其逆反射系数按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采用IV级以上。(《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六章-P559)19.接触线出现负弛度时,可采用加大弹性吊索张力的方法,使承力索下移,同时带动接触线下移,达到消除负弛度目的。(《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P566)20.送电前,检查沿线的通信、信号、电力线路迁改已完毕,妨碍开通的障碍物、树木等已清理完毕。接触网距树木间的最小距离,水平不应小于3.5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P601)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1.距接触网带电体(D)m以内的金属结构均应接地。(《接触网工》第十二章第二节P176)2(B)3(C)4(D)52.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时,把电流探针距离被测接地极(A)插入地中。(《接触网工》第二十一章第三节P394)(A)40米(B)20米(C)10米(D)5米3.横向承力索至上部固定绳最短吊弦处距离宜为(C)mm。(《接触网工》第七章第三节P125)(A)300-500(B)400-500(C)400-600(D)500-7004.在AT供电方式中,牵引变电所送出的电压为(D)。(《接触网工》第二章第二节P62)(A)25kV(B)27.5kV(C)50kV(D)55kV5.在水准测量中,未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叫(B)读数。(《接触网工》第三章第三节P78)(A)后视(B)前视(C)标准(D)转点6.200~250km/h区段,受电弓的动态包络线应符合:(D)(《接触网工》第二章第一节P53)(A)受电弓动态抬升量暂按12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50mm(B)受电弓动态抬升量暂按12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00mm,曲线区段为300mm(C)受电弓动态抬升量暂按16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50mm(D)受电弓动态抬升量暂按20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50mm7.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330kV电线路,不少于(C)m。(《接触网工》第二十三章第二节P479)(A)3(B)4(C)5(D)68.高速铁路接触线的平直度检测标准:每隔(C)m,在不同悬挂点用塞尺检查导线与检测尺之间的间隙,其间隙不得大于0.1m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P353):100(B)200(C)300(D)5009.汇流排对接口应密贴、连接端缝平均宽度不大于(A)。(《接触网工》第十八章第六节P314)1mm(B)2mm(C)0.5mm(D)1.5mm10.刚性悬挂分成若干锚段,每个锚段长度一般不超过。(A)(《接触网工》第十七章第二节P297)250m(B)90m(C)150m(D)75m11.供电线架设高度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即在最大弛度时,距建筑物垂直距离≥(B)mm。(《接触网工》第十三章第一节P181)(A)3000(B)4000(C)5000(D)600012.分段绝缘器安装技术标准:承力索、接触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并位于线路轨平面中心垂直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B)mm。(《接触网工》第十五章第十六节P262)(A)50(B)100(C)150(D)200

13.我国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直流电压制(B)。(《接触网工》第十七章第十一节P296)(A)27.5KV(B)1500V或750V(C)600V(D)55KV14.接地极竖直接地体间的水平距离为()m,竖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C)m。(《接触网工》第十二章第二节P175)(A)4;1.5(B)5;3(C)5;2.5(D)6;3.015.基础浇注完毕后,一般要浇水养护,当气温低于(C)℃时,不得浇水,要覆盖、保温、保湿,以利混凝土的形成。(《接触网工》第四章第四节P96)(A)-5(B)0(C)+5(D)+616.刚性接触网是一种没有弹性的接触网形式,适用于隧道内安装,设计速度一般不大于(D)km/h。(《接触网工》第十八章第一节P299)(A)80(B)120(C)200(D)16017.钢筋混凝土支柱检查时发现支柱翼缘混凝土破损露筋超过(B)根者应及时更换。(《接触网工》第二十一章第四节P398)(A)3(B)4(C)5(D)618.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高度变化时,时速200~250km区段坡度应不大于();坡度变化率应不大于(B)(《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二章第三节-P381):(A)0.5‰;0.5‰(B)1‰;0.5‰(C)0.5‰;1‰(D)1‰;0.2‰19.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为(A)。(《接触网工》第十章第二节P147)±50mm(B)±100mm(C)±200mm(D)±500mm20.附加悬挂接头位置距离悬挂点不得小于(B)mm。(《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七章第二节-P201):(A)300(B)500(C)1000(D)2000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1.一般把电力系统的过电压分成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两大类。(×)(《接触网工》第一章第九节-P26)2.在AT供电方式中,设AT所是为改善供电臂末端电压水平和减少能耗。(×)(《接触网工》第二章第一节-P59)3.人工搅拌混凝土的加料顺序一般为砂子→水泥→水→石子。(√)(《接触网工》第四章第四节-P95)4.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道岔柱、定位柱、软横跨柱、硬横跨柱都承受接触悬挂的垂直负荷和水平负荷。(×)(《接触网工》第五章第一节-P105)5.根据测量出的支柱侧面限界,支柱内沿斜率,上底座距轨面安装高度及拉出值(带方向)可以计算出平腕臂长度(×)(《接触网工》第六章第二节-P112)6.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时,摇动测量仪摇柄,使其转速达到100转/分钟持续1分钟以上,然后调节测量仪上"测量标度盘"直至表针居中,此时读数乘以倍率即为正确读数。(×)(《接触网工》第二十一章第三节-P394)7.中心锚结布置的原则是:使中心锚结两边线索的张力尽量相等。直线区段,一般设在锚段中间处;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曲线多、半径大的一侧。(×)(《接触网工》第十章第一节-P142)8.接触网接地根据作用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隔离开关接地刀接地属于保护接地。(√)(《接触网工》第十二章总述-P172)9.弹性吊索绳长度只与跨距有关,与线索张力等因素无关。(√)(《接触网工》第十五章第十一节-P242)10.通过增大接触线线密度,并采用缓冲阻尼装置,可以改善受电弓的共振特性。改善弓网受流性能。(×)(《接触网工》第十六章第五节-P292)11.城市轨道交通与一般电气化铁路相比,供电电压低,但线路电流大。(√)(《接触网工》第十七章第一节-P296)12.汇流排安装时由中心锚结向两侧进行安装。(×)(《接触网工》第十八章第六节-P314)13.向列车显示手信号时,人员应面向来车方向,站在线路股道(或站台)右侧安全限界之外,保证足够的显示距离。停车手信号的显示距离规定为:区间:运行速度ν≤120km/h时为800m;120km/h<ν≤140km/h时为1l00m。(√)(《接触网工》第二十章第三节-P375)14.隧道内一般不得进行"V停"作业。(√)(《接触网工》第二十一章第二节-P381)15.事故抢修必须有工作票和电调命令,并按规定办理作业于续,以及作好安全措施。(×)(《接触网工》第二十二章第一节-P431)16.作业人员收到来车命令时应停止作业,然后面向来车方向。(×)(《接触网工》第二十三章第一节-P477)17.进行化学锚栓安装时,在注胶后,为防止胶液流出,应快速将化学锚栓插入孔内,然后进行胶体与螺杆的填充。(×)(《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四章第三节-P111)18.横梁承载前的预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硬横梁承受全部荷载后,横梁不得有正拱度。(√)(《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五章第一节-P134)19.棘轮调整时,检查制动块与棘齿间隙正常状态下为20mm,且间隙均匀。观察平衡轮的倾斜角度,安装偏角超过20°即为不合格。(√)(《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六章第二节-P164、P165)20.交叉吊弦的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吊弦为侧线承力索与正线接触线间的吊弦。(√)(《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二章第七节-P423)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附加导线接头、补强应符合哪些要求?(《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七章第二节-P201):答:(1)跨越铁路,一、二级公路,重要的通航河流及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不得有接头。(2)个耐张段内接头不超过1个。(3)1个耐张段内断股补强处数:1个耐张段500m时为1个,1000m及以下为2个,1000m以上为3个。(4)接头、补强位置距悬挂点不小于500mm。2、接地极埋设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测量阻值大于设计阻值时,可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阻值?(《接触网工》第十二章第二节P178)答:(1)增设接地体的射线根数和长度。(2)外引接地体,将接地体引入河流、水塘或其他土壤电阻率较低处。(3)采用土壤加食盐、化学处理土壤、更换土壤等方法。3.高速铁路隧道壁预留接触网槽道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二章第二节-P22)答:(1)测量跨距(2)槽道类型检查(3)槽道组间距测量(4)槽道组平直度及垂直度检查(5)埋深检查(6)T型螺栓安装空间检查4、电连接安装前,接触悬挂需达到的作业条件有哪些?(《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二章第九节-P439):答:(1)补偿装置工作正常,a、b值已调整正确。(2)腕臂偏移已调整正确,符合当天环境温度变化安装曲线表。(3)锚段关节、道岔已调整完成。五、综合题(共2题,每题10分)1、简述接触网交叉线岔的安装技术标准。(《接触网工程(高速)施工作业操作手册》第十二章第八节-P4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