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一定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从两侧截取同等单位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右侧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不吸收绿光B.叶片右侧脱色后,用碘蒸汽处理呈深蓝色C.(b-a)/6代表该叶片的呼吸速率D.(b+a)/6代表该叶片的总光合速率2.研究发现某糖尿病的病因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和破坏了胰岛β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低于正常值C.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D.补充促进T细胞分化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3.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1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C.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研究人员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的培养液培养活的小肠黏膜层,一段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TDR,换用不含放射性TDR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连续培养48h,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图所示(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①处的细胞可以进行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B.若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①②③处都将不再具有放射性C.若换用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则①②③处均能检测到放射性D.24h和48h时②③处分别出现放射性,说明H-TDR在小肠黏膜内的运输速度较慢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方法和选材的表述,正确的是()A.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比色法鉴定橙汁中还原糖的含量B.稀释涂布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细菌、霉菌的种类和数量C.哺乳动物血液和菜花都不宜作为材料用于DNA粗提取实验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颜色干扰适宜用于观察染色体数目6.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的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液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比较指标①②③④患有白癜风面积32%22%12%5%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1.1112.9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B.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C.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D.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果蝇广泛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由于其主食为酵母菌,且腐烂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果园、菜市场等地区皆可见其踪迹。果蝇由于个体小、易饲养、养殖成本低、繁殖速度快、易获取,并且其染色体数目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2)已知果蝇的红眼与棕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雌性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棕眼=1∶1。若子一代中红眼均为雄果蝇,棕眼均为雌果蝇,则果蝇的红眼性状的显隐性及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若子一代雌雄果蝇中均有红眼、棕眼,则红眼性状可能的显隐性及遗传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直毛与分叉毛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将一只灰身分叉毛雄蝇和一只灰身直毛雌蝇杂交,F1中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3∶1∶1。不考虑突变和致死,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写出亲本可能的基因型并根据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必要的实验进行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图所示甲、乙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两个家族中的致病基因均可单独致病,Ⅱ-2和Ⅱ-3均不含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都是_______________性基因(填“显”或“隐”),可以确定________(填“甲”或“乙”)家族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甲、乙两个家族的遗传病属于______________(填“单基因”“多基因”或:“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若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在图中画出Ⅲ-2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_________。9.(10分)在由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农民除了种地,有的开垦荒地变果林,有的改造洼地成鱼塘,有的发展林下养殖,在林中放养鸡、鸭等,实现了绿色、生态和经济的同步提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在能量流动中,浮游植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入鳙鱼的能量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未被____________消耗、未被____________利用、未被____________利用的能量。(2)果林中常存在小鼠、蛇两种生物,果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鼠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随后蛇的种群数量也会增加,导致小鼠的种群数量下降。从长远角度来看,小鼠和蛇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________(填图中字母),碳元素在A、B、C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2)信息传递存在于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之间,而且这种传递一般是______________的。动物捕食过程中通过鸣叫给同伴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3)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称为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一般而言,A、B、C的种类越多,该稳定性越________。(4)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导致食藻浮游动物如水蚤等大量繁殖,接着藻类减少,又引起水蚤等食藻浮游动物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此过程中,早期属于__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__反馈调节。(5)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但是还要往处于置位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下图甲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相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将两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牵张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调节。(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________。(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的肌肉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5)刺激e处时,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依据所观察到的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详解】A、右侧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较少吸收绿光,A错误;B、叶片右侧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脱色后用碘蒸汽处理呈深蓝色,B正确;CD、据上分析可知,(b-a)/6代表该叶片的总光合速率,CD错误。故选B。2、D【解析】

1.由于免疫系统过分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发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2.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产生,生理作用为降血糖。【详解】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β细胞,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低于正常水平,B正确;C、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缓解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的糖尿病,C正确;D、促进T细胞分化,可以形成更多攻击胰岛β细胞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利于缓解病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考查血糖调节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胰岛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明确该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不可育;只有一条发生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可育。研究人员用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后代雌性出现了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说明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而后代雄性只有棒眼一种表现型,说明母本存在缺失现象,为缺失杂合子,即有一条X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了缺失。【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母本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棒眼是显性性状,正常眼是隐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上,且该片段发生了缺失,B正确;F1中雌果蝇中棒眼为杂合子,正常眼为缺失杂合子,因此其产生的棒眼基因与正常眼基因的比例为1:2,则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1︰2,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应该发生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正确。4、D【解析】

由于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所以只有进行细胞分裂地方才能利用3H-TDR进行DNA复制,从而使得细胞具有放射性。小肠黏膜层细胞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更新衰老、死亡和脱落的细胞,因而通过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断向细胞死亡、脱落处推移。3H-尿苷转化是RNA合成的原料,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转录并指导合成蛋白质,所以活细胞因利用3H-尿苷而具有放射性。【详解】A、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①处能够检测到放射性,证明小肠黏膜层只有①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A正确;B、小肠黏膜细胞上的放射性将会因为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而消失。若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①②③处都将不再具有放射性,B正确;C、若换用3H标记的尿苷培养液,则①②③处细胞进行基因转录时均利用了3H-尿苷,能检测到放射性,C正确;D、24h和48h时②③处分别出现放射性,说明②③处的衰老、死亡细胞被①处分裂产生新的细胞所取代,不能说明H-TDR的运输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原料、细胞分裂及细胞更新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判断只有进行细胞分裂的位置才会发生DNA复制,能利用3H-TDR。5、B【解析】

1、本尼迪特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它与还原糖反应颜色由蓝色变为红黄色。2、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菌种的纯化和分离。3、DNA粗提取实验材料,选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详解】A、橙汁的颜色会干扰沉淀量的判断,A错误;B、稀释涂布法通过菌落的数量来代表活菌数,通过菌落的形态特征来鉴别其种类,B正确;C、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而白细胞数量少,均不适宜做提取DNA的材料;菜花是植物细胞含有大量的DNA,可以作提取DNA的植物材料,但在提取前需先去除细胞壁,C错误;D、洋葱内表皮细胞不分裂,不会形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6、D【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引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详解】A、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B、②③中酶A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录细胞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错误;C、基因突变改变的是mRNA上的密码子,不改变tRNA的种类,C错误;D、由表格信息可知,①④基因突变导致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因此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表格信息进行推理、判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次级精母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一定亲本可能的基因型:AaXBXb、AaXbY或AaXbXb、AaXBY或AaBb、Aabb。实验设计:统计子一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若雄蝇均为直毛、雌蝇均为分叉毛,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若雄蝇、雌蝇均有直毛、分叉毛,让子一代分叉毛雌蝇与直毛雄蝇杂交,如果子代雌蝇全为直毛,雄蝇全为分叉毛,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否则为AaBb、Aabb【解析】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1)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雌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是卵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2)已知果蝇的红眼与棕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一只雌性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棕眼=1:1。若子一代中红眼均为雄果蝇,棕眼均为雌果蝇,则果蝇的红眼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亲本基因型为XrXr、XRY;若子一代雌雄果蝇中均有红眼、棕眼,则红眼性状可能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亲本基因型为rr和Rr)、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亲本基因型为Rr和rr)、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亲本基因型为XRXr、XrY)。(3)果蝇的灰身与黑身、直毛与分叉毛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将一只灰身分叉毛雄蝇和一只灰身直毛雌蝇杂交,F1中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3:1:1。不考虑突变和致死,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能出现该性状分离比。亲本可能的基因型:AaXBXb、AaXbY或AaXbXb、AaXBY或AaBb、Aabb。基因型确定分析:统计子一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若雄蝇均为直毛、雌蝇均为分叉毛,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若雄蝇、雌蝇均有直毛、分叉毛,让子一代分叉毛雌蝇与直毛雄蝇杂交,如果子代雌蝇全为直毛,雄蝇全为分叉毛,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否则为AaBb、Aabb。【点睛】本题以果蝇为载体,主要考查遗传病性状和遗传方式的判断、减数分裂过程物质的变化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隐乙常单基因如图(染色体顺序、基因顺序颠倒也对)【解析】

两个家族都存在“无中生有”——父母正常、子女中至少一个患病,则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都为隐性基因。据图分析,甲病致病基因既可以在常染色体上,也可以在X染色体上,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Ⅱ−3是女性患者,其父母正常,则乙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否则其父亲要患病,因此乙病致病基因只能在常染色体上。【详解】(1)据上分析可知,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甲病致病基因既可以在常染色体上,也可以在X染色体上,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Ⅱ−3是女性患者,其父母正常,则乙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否则其父亲要患病,因此乙病致病基因只能在常染色体上。甲、乙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2)这两个家族的致病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为乙家族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甲家族的致病基因也要在同源的常染色体上,但是两种致病基因不能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否则Ⅱ−2和Ⅱ−3就含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Ⅱ−2致病基因为a,Ⅱ−3致病基因为b,则Ⅱ−2基因型为Ⅱ−3基因型为其女儿基因型就为。即Ⅲ-2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如下图所示:。【点睛】本题结合遗传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运用,掌握常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学会遗传病的相关计算是关键。9、固定太阳能自身呼吸后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均保持相对稳定【解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详解】(1)在能量流动中,浮游植物的作用是固定太阳能;输入鳙鱼的能量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未被自身呼吸消耗、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利用、未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2)果林中常存在小鼠、蛇两种生物,果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小鼠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随后蛇的种群数量也会增加,导致小鼠的种群数量下降。从长远角度来看,小鼠和蛇两个种群数量均保持相对稳定。【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A含碳有机物A、B、C双向物理信息抵抗力强负正农田生态系统中N元素的输出大于输入(或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N元素部分不能归还土壤)【解析】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详解】(1)能量的输入依赖于生产者(A)固定的能量,碳在生物群落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信息传递在生物(A、B、C、)之间双向传递,鸣叫发出声音给同伴传递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