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会计继续教育课件_第1页
XXXX会计继续教育课件_第2页
XXXX会计继续教育课件_第3页
XXXX会计继续教育课件_第4页
XXXX会计继续教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参加

2013年度会计人员

继续教育学习斗门区会计学会1欢迎参加

2013年度会计人员

培训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22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于1997年,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为此,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3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于1997年,自1998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二)资产(三)负债(四)收入(五)支出(六)净资产(七)财务报表4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

(一)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适用范围核算基础基建投资会计核算原则对折旧/摊销规定的适用问题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运用5(一)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5(二)资产1.进一步明确国库支付款项退回的处理规定了分以前年度和本年度购货支付款项的退回账务处理。直接支付:财政应返还额度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二)资产6

(1)财政直接支付

以前年度支付的退回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贷: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本年度支付的退回借:财政补助收入贷:事业支出/存货等(2)财政授权支付

以前年度支付的退回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本年度支付的退回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事业支出/存货等7(1)财政直接支付72.应收及预付款项

新旧主要变化:应收票据商业汇票到期收不到票款→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逾期3年或以上、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要报批核销先转入“待处置资产损益”,报批核销时计入“其他支出”,以后又收回时计入“其他收入”“预付账款”要通过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确认资金的性质。(区分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82.应收及预付款项83.存货新旧制度主要变化:(1)“存货”科目核算范围扩大(2)改进盘盈盘亏处理方法93.存货9重点关注:(1)进行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取得存货成本的资金来源(区分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2)自行加工存货设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不再限于内部成本核算)成本构成: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间接费用(3)接受捐赠/无偿调入存货有关凭据(加相关费用)金额→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相关费用)→名义金额入账10重点关注:10(4)购进存货一般纳税人购进非自用材料,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计入材料成本(5)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存货考虑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6)盘盈盘亏毁损盘盈:——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实际成本或市场价格→名义金额——计入其他收入。不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盘亏毁损:——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考虑进项税额转出)——价值处置部分计入其他支出——处置净收入→“应缴国库款”等11(4)购进存货114.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新旧制度主要变化:(1)区分长短期分设科目(2)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124.投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12重点关注:(1)投资成本的确定以货币资金取得: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评估价值+相关税费13重点关注:13(2)取得投资的账务处理以货币资金取得:借:短期投资/(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借:事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取得:借:长期投资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借:其他支出贷:银行存款/应缴税费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14(2)取得投资的账务处理14(3)取得利息利润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投资收益(4)转让或收回投资的账务处理出售或到期收回短期国债:借:银行存款(其他收入——投资收益)(投资亏损时)贷:短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溢)(投资收益时)15(3)取得利息利润的账务处理15转让长期股权投资:(1)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贷:长期投资(2)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3)获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4)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 贷:银行存款(5)转让完毕后,结转“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余额,贷方余额转入“应缴国库款”,借方余额转入“其他支出”。16转让长期股权投资:16

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权投资:借:银行存款(其他收入——投资收益)贷:长期投资(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事业基金17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权投资:175、固定资产新旧制度主要变化:(1)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2)固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3)引入折旧(4)明确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5)盘盈固定资产计价变化重置完全价值→按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名义金额185、固定资产18

重点关注:(1)固定资产的分类、范围(2)固定资产的取得1)外购固定资产的一般账务处理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19重点关注:19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购入时借: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时借: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20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20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在建工程21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21扣留质保金的处理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取得全款发票(含质保金)借:事业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等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质保金)取得发票金额不含质保金时借:事业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等期满支付时:借: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或事业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等22扣留质保金的处理222)改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和处理方法改扩建后的成本=原账面价值+改扩建/修缮支出-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会计处理方法A.将需改扩建的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32)改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和处理方法23B.实际支付改建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同时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用基金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C.改扩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在建工程24B.实际支付改建费用时243)融资租入/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租入时: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按确定的成本)贷:长期应付款(按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等支付租金时: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同时借:长期应付款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53)融资租入/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25(3)固定资产折旧1)折旧资产范围、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折旧政策提足折旧后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管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发生后续支出延长使用年限的,重新计算折旧额

2)折旧账务处理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26(3)固定资产折旧26(4)后续支出的两种处理①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交付使用时转入本科目。有关账务处理参见“在建工程”科目。②为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修理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支出但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27(4)后续支出的两种处理27(5)固定资产的处置报经批准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均通过“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核算。在“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下设“处置资产价值”和“处置净收入”两个明细科目核算。①转入待处置资产时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28(5)固定资产的处置28②发生处置费用和获得处置收入时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银行存款等借:银行存款等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③处置完毕,按照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应缴国库款等29②发生处置费用和获得处置收入时29②发生处置费用和获得处置收入时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银行存款等借:银行存款等贷: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③处置完毕,按照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应缴国库款等30②发生处置费用和获得处置收入时306.在建工程主要核算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本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关于基建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另行规定。对于非基本建设项目的在建工程,如对现有国定资产进行改扩建,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需通过本科目核算,前面已作了讲解,这里不再赘述。316.在建工程317.无形资产新旧制度的主要变化:(1)无形资产摊销单备抵科目核算(2)不再区分是否内部成本核算(3)明确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327.无形资产32重点关注:(1)无形资产的取得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借:事业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等借:无形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取得其成本为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依法取得前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计入发生当期支出。33重点关注:33(2)无形资产摊销摊销资产范围: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除外。摊销年限:法律有效年限→合同/申请书受益年限→不少于10年。摊销方法:年限平均法摊销政策:自取得当月起,按月摊销。发生后续支出增加无形资产成本的,重新计算摊销额账务处理借: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贷:累计摊销34(2)无形资产摊销34(3)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分别以下情况处理:①为增加无形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对软件进行升级改造或扩展其功能等所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借:无形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同时,借:事业支出等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②为维护无形资产的正常使用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如对软件进行漏洞修补、技术维护等所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支出但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借:事业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35(3)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分别以下情况处理:35(三)负债新旧制度的主要变化1、原借入款项→区分长短期,分别计入“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2、应付票据到期无力支付时转入“短期借款”或者“应付账款”。3、应付账款不再限定内部成本核算单位。4、明确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专门借款利息,分别以下情况处理:36(三)负债36(1)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计入工程成本,按照支付的利息,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属于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后支付的,计入当期支出但不计入工程成本,按照支付的利息,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5、增加“长期应付款”科目6、合并(应付工资、应付地方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工资科目,设“应付职工薪酬”。37(1)属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支付的,计入工程成本,按照支付的利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将原来三个工资类科目合并加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计算薪酬:借:事业支出等贷:应付职工薪酬支付薪酬:借:应付职工薪酬贷:财政补助收入等代扣税金: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缴纳社保、公积金:借:应付职工薪酬贷:财政补助收入等38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387、明确应缴税费核算内容。事业单位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事业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均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印花税不通过应缴税费科目核算。应缴增值税的核算与企业基本相同。一般纳税人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进项税额转出包括:购进的非自用材料发生盘亏、毁损、报废、对外捐赠、无偿调出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397、明确应缴税费核算内容。39(四)收入1.财政补助收入重点关注:(1)核算范围变化。原制度核算范围是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拨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新制度核算范围为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40(四)收入40(2)明细核算要求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3)期末,将本期发生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41(2)明细核算要求41(4)主要账务处理①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对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事业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按照通知书中的直接支付入账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度终了,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贷记本科目。42(4)主要账务处理42②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根据代理银行转来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按照通知书中的授权支付额度,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本科目。年度终了,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本科目。43②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根据代理银行转来的《授权支③其他方式下,实际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④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直接支付款项退回的,属于以前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有关科目;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事业支出”、“存货”等有关科目。44③其他方式下,实际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2.事业收入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重点关注:(1)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事业收入中如有专项资金收入,还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2)采用财政专户返还方式管理的事业收入。1)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事业收入时,按照收到的款项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452.事业收入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2)向财政专户上缴款项时,按照实际上缴的款项金额,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3)收到从财政专户返还的事业收入时,按照实际收到的返还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3)期末结转期末,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事业结余”。462)向财政专户上缴款项时,按照实际上缴的款项金额,借

3.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重点关注:(1)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中如有专项资金收入,还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473.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7(2)附属独立核算单位上缴收入的账务处理收到附属单位缴来款项时,借:银行存款贷:附属单位上缴收入(3)期末结转期末,将“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将“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事业结余”。48(2)附属独立核算单位上缴收入的账务处理484.经营收入核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重点关注:(1)与事业收入的划分(2)权责发生制的确认:经营收入应当在提供服务或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确认收入。(3)期末将本期发生额转入“经营结余”。494.经营收入495.其他收入重点关注:(1)核算范围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支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2)单设“投资收益”明细科目对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实现的投资净损益,应单设“投资收益”明细科目进行核算;505.其他收入50(3)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其他收入中如有专项资金收入(如限定用途的捐赠收入),还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4)期末结转期末,将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将本科目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事业结余”。51(3)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51(五)支出

1.事业支出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重点关注:(1)核算范围:基本支出、项目支出(2)强化明细核算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52(五)支出

1.事业支出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3)账务处理借:事业支出贷:应付职工薪酬/存货/银行存款/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收入等(4)期末结转期末,将(财政补助支出)项目本期发生额结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将(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项目本期发生额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将(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本期发生额结转入“事业结余”科目。53(3)账务处理53

2.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是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重点关注:非财政补助性质附属单位期末结转期末将其本期发生额转入“事业结余”。542.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43.经营支出是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新旧制度的主要变化:包括经营活动相关的销售税金包括经营活动的基建支出重点关注:(1)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支出(2)应与经营收入配比、正确归集(3)财政补助收入不得用于经营支出(4)期末,将本期发生额转入“经营结余”。553.经营支出554.其他支出核算事业单位除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现金盘亏损失、资产处置损失、接受捐赠(调入)非流动资产发生的税费支出等。重点关注:(1)核算范围:利息支出、捐赠现金/存货支出、现金盘亏损失、资产(应收预付款/存货)处置损失、接受捐赠/调入非流动资产发生的税费支出等。564.其他支出56(2)如有专项资金支出,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3)严控列支(4)期末结转期末,将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资金支出)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将本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入“事业结余”。57(2)如有专项资金支出,应按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57(六)净资产1.非流动资产基金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重点关注:(1)明细科目(扩大了核算内容)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2)取得非流动资产或发生相关支出时予以确认(3)计提折旧/摊销时予以冲减(4)处置资产时予以冲销58(六)净资产582.财政补助结转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重点关注:(1)科目设置依据:专门核算财政资金:期末结转收支,年末结转结余(2)核算内容(3)明细科目设置①基本支出结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②项目支出结转¡具体项目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相关科目592.财政补助结转59(4)账务处理1)期末结转财政补助收支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支出)60(4)账务处理60

2)年末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借或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项目)贷或借:财政补助结余3)按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转或注销额度借:财政补助结转贷:财政应返回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4)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额度的。做与3)相反的会计分录(5)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调整的事项,也通过“财政补助结转”核算。612)年末结转财政补助结余613.财政补助结余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重点关注:(1)科目设置依据:专门核算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的结余资金(2)核算内容: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余,(3)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623.财政补助结余62(4)账务处理1)年末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借或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项目)贷或借:财政补助结余2)按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余或注销额度借:财政补助结余贷:财政应返回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3)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或额度的,做与2)相反的会计分录(5)需要调整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余的事项,也通过“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核算。63(4)账务处理634.非财政补助结转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重点关注:(1)核算内容:专门核算非财政的专项资金(2)按非财政专项资金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3)账务处理与财政补助结转相同644.非财政补助结转64

1)期末结转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借:事业收入——各专项资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各专项资金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各专项资金收入其他收入——各专项资金收入贷:非财政补助结转借:非财政补助结转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各专项资金支出2)年末已完成项目剩余资金的处理借: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贷:银行存款(上缴)事业基金(留用)651)期末结转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65

5.事业结余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新旧主要变化:核算内容不再包括财政补助收支重点关注:(1)核算内容:非专项资金(2)账务处理1)期末结转相关非专项资金收支借:事业收入——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各非专项资金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各非专项资金收入其他收入——各非专项资金收入贷:事业结余665.事业结余66

借:事业结余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其他支出——各非专项资金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2)年末转入分配借或贷:事业结余贷或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67借:事业结余67(3)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事业亏损。年末结账后,本科目应无余额68(3)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686.经营结余核算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各项经营收支相抵后余额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余额。重点关注:(1)核算内容(2)年末如为经营结余,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如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3)账务处理1)期末结转经营收支借:经营收入贷:经营结余借:经营结余贷:经营支出696.经营结余692)年末如为贷方余额借:经营结余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如为借方余额,不予结转(4)本科目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经营结余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经营结余;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发生的经营亏损。年末结账后,本科目一般无余额;如为借方结余,反映事业单位累计发生的经营亏损。702)年末如为贷方余额707.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1)年末转入本年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2)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3)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4)将分配后的余额转入“事业基金”借或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或借:事业基金717.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718.事业基金核算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新旧制度的主要变化:(1)不再划分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2)不再核算财政补助基本支出结转重点关注:(1)核算内容:属于非财政补助资金,非限定用途,由单位支配的净资产主要来源: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728.事业基金72(2)账务处理1)年末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后余额。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2)年末转入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非财政补助专项剩余资金借: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贷:事业基金3)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时,借:长期投资贷:银行存款同时借:事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73(2)账务处理734)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本息时:借:银行存款贷:长期投资其他收入同时借: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贷:事业基金(3)发生需要调整以前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的事项,通过本科目核算。744)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本息时:749.专用基金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等。新旧制度的主要变化:原制度: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新制度: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等重点关注:修购基金提取时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事业单位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计提比例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执行。759.专用基金75(七)财务报表1.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作用(1)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2)解除管理层受托责任(3)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4)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76(七)财务报表762.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构成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编制要求:根据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根据账簿记录及相关资料,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3.资产负债表内容: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结构和格式:账户式资产/负债项目排列:区分流动/非流动填列方法772.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构成774.收入支出表内容: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支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结构和格式:多步式为主填列方法5.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新增)内容:反映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支及结转结余情况结构和格式:采用多步式填列方法784.收入支出表786.附注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1)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声明;(2)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3)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4)重要资产处置情况的说明;。796.附注79(5)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6)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7)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8)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80(5)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80第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所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以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为主线,通过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和监督的机制。81第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2、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②《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822、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依据:8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等。基本规范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等,是制定具体规范的基本依据,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起着统驭的作用。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是根据基本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办理具体业务事项从内部控制角度所作出的具体要求。8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具体规范和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1、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规范性文件。(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涉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84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84(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涉及财务会计业务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涉及财务会计业务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力。(5)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充分考虑相关的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等要素。(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随着国家的管理要求、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职能的调整和财政性资金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85(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应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涉及财务

(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应注意降低行政事业成本,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阻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3)确保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86(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应注意降低行政事2、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机构和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2)集体决策控制涉及重大财务收支预算调整、重大财务政策调整、重大收支改革措施等方面的财务会计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3)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评价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核、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872、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方法87(4)授权批准控制要求明确规定涉及财务重大收支业务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工作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和承担责任。(5)关键方面或关键环节风险控制要求树立风险意识,梳理查找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全面防范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业务各环节的风险和漏洞。。88(4)授权批准控制88(6)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财务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7)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89(6)内部报告控制89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规范:货币资金

1、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2、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行政事业单位关于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做到: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科学合理;(2)现金、银行存款、公务卡等的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批、核对、清理应当严格有效;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3)与货币资金有关的票据的领购、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的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90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规范:货币资金903、关于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1)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2)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①货币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②货币资金的保管与盘点清查;③货币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3)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4)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913、关于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91(5)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适时进行岗位轮换。(6)应当建立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7)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8)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92(5)应当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4、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1)单位应当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2)单位应当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应使用公务卡办理无法通过财政直接支付的公务支出,减少现金使用。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或超过现金开支限额的业务应当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3)单位现金收入应当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

单位借出款项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执行严格的审核批准程序,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934、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93(4)单位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5)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由单位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办理其他手续。单位应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禁止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单位应当定期检查、清理银行账户的开立及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填制、传递及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与控制。(6)单位应当加强与银行的对账工作,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对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与银行的对账工作应由出纳人员以外的会计人员负责。94(4)单位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7)以电子支付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单位,应当与承办银行签订操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资金安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交易范围等。操作人员应当根据操作授权和密码进行规范操作。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的单位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不应因支付方式的改变而随意简化、变更支付货币资金所必需的授权批准程序。单位在严格实行电子支付操作人员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的同时,应当配备专人加强对支付行为的审核。(8)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核算和报告。95(7)以电子支付方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单位,应当与承办银5、关于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1)单位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领购、保管、内部使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2)单位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965、关于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96(3)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账簿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4)单位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5)按规定需要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97(3)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账簿对票据的转交进行登记。不得跳号开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往来资金

1、往来资金的含义往来资金,是指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主要包括暂存暂付、应收应付等款项。2、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1)往来资金内部控制的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往来资金业务的发生依据应当充分适当,支付审批程序应当规范;(3)往来资金的发生、结算、清理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对其发生事由、结算金额、结算时间、结算要求、清理依据和要求等应当有明确的规定。98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往来资金983、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内部控制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1)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往来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往来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2)往来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应当包括:①往来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②往来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核监督。③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往来资金账目的登记工作。

993、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内部控制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99(3)应当建立往来资金发生核准制度。在每笔往来资金业务发生前,单位负责人或授权人员和财务人员应对其发生依据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予以审核、批准,确保业务的真实性、有效性。(4)应当建立往来资金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经办人、审批人对每笔往来资金业务发生前后环节的管理责任。(5)应当建立往来资金定期清理制度,明确清理依据和要求。(6)应当按照货币资金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办理往来资金支付业务100(3)应当建立往来资金发生核准制度。在每笔往来资金业务发生前4、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的发生核准控制(1)应当对往来资金的发生进行核准控制,做到发生依据充分适当,发生过程真实规范。(2)应当对往来资金发生依据的来源进行控制,审核其真实性、有效性。(3)应当对往来资金发生依据的运用进行控制,按照合法、合规、合理等要求,建立健全往来资金发生的审核、批准制度。1014、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的发生核准控制1015、往来资金的管理责任控制(1)应当建立健全往来资金管理责任制度,做到明确责任,管理有效。(2)应当明确经办人和审批人的职责分工、权限范围。(3)明确谁经办、谁核准发生的往来资金由其负责结算处理。(4)明确往来资金的结算管理要求,对其发生事由、结算金额、结算时间及结算要求等流程必须清晰可控。(5)明确往来资金的财务核算要求,既要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要求,又要符合本单位往来资金实际管理需要。1025、往来资金的管理责任控制1026、往来资金的清理控制(1)应当建立往来资金定期清理制度,明确清理依据和要求。(2)往来资金定期清理制度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①应当定期分析往来资金构成及余额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往来资金规模。②应当采取函证或实地调查等方式,定期与发生往来资金业务的单位进行对账。定期对往来资金中暂付、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予以评价,及时组织清算和催收,并取得合法催收证据或法律证明手续,使应收款项得以及时、足额回收,防止可能发生的意外或损失;对往来资金中暂存、应付款项,应及时清理,积极落实资金,保证按时进行结算。1036、往来资金的清理控制103

③对长期挂账的往来资金,单位在清理的基础上,在履行规定程序和手续后,作出相应处理。④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视重要程度,定期将往来资金明细项目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示,接受监督,增强透明度。104③对长期挂账的往来资金,单位在清理的基础上,在履行规定程序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实物资产

1、实物资产的含义是指单位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办公用品及各种物料用品或低值易耗品等。2、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1)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2)实物资产取得依据应当充分适当,决策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3)实物资产取得、验收、使用(领用)、维护、盘点、处置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对实物资产购置(投资)预算、供应商的选择、验收使用、维护保养(保管)、内部调剂、盘点、重要材料物资的接触条件以及报废处置的原则及程序应当有明确的规定;(4)实物资产的价值核算、处置等会计处理方法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105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实物资产1053、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1)应当建立实物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实物资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部门或个人不得办理实物资产业务的全过程。(2)实物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①实物资产购置(投资)预算的编制、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②实物资产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③实物资产投保的申请与审批;④实物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⑤实物资产的取得、保管及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1063、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106

(3)应当指定部门并配备合格人员办理实物资产业务。单位内部各部门应当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健全制度。财会部门侧重做好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资产管理部门侧重做好资产的实物管理工作,资产使用部门侧重做好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4)应当对实物资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实物资产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实物资产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实物资产业务。(5)审批人应当根据实物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107(3)应当指定部门并配备合格人员办理实物资产业务。107(6)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实物资产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实物资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7)应当制定实物资产业务流程,明确实物资产购置(投资)预算编制、取得与验收、使用(领用)与维护(保管)、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开展情况,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实物资产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108(6)经办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实物资产业(8)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及成本效益原则选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和控制,但应加强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制定防范意外事项的有效措施。(9)单位内部除材料物资管理部门及仓储人员外,其余部门和人员接触材料物资时,应由相关部门特别授权。如材料物资是贵重物品、危险品或需保密的物品,应当规定更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必要时,材料物资管理部门内部也应当执行授权接触。109(8)可以根据业务特点及成本效益原则选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4、实物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控制(1)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预算管理制度。实物资产的购建应当在内部各部门或单位提出申请的基础上,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会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名、规格、数量,测算经费额度,进行充分论证后编制资产购置预算,经单位负责人审查批准,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后,编入单位的年度部门预算。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组织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单位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防止出现决策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1104、实物资产的取得与验收控制110(2)单位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实物资产的采购工作:①申请。内部各部门单位需要采购已批准列入当年预算的实物资产时,应提前向单位指定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②审批。单位应明确采购计划的审批权限和审批人。单位不得办理无审批人签字审批的采购活动。③采购。单位实物资产的采购应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单位可根据需要制定实物资产比价管理、集中采购、公开招标的制度。重大的实物资产采购,一般应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实物资产,应按政府采购的有关程序办理采购业务。111(2)单位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实物资产的采购工作:111④验收。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采购验收及入库登记制度。严禁未经资产管理部门验收直接送达使用部门。严禁未经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资产进行入账。单位对外购的固定资产,应当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固定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单或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库、编号、建卡、分配等手续,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识别与盘点。⑤付款。单位财会部门应对照采购预算审核实物资产的采购凭证。出纳人员根据经审核通过的实物资产采购审批单、验收入库单、采购发票等有关附件办理付款手续。对于手续不全的款项,出纳人员有权拒绝支付。112④验收。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采购验收及入库登记制度。严禁未经(3)单位各项实物资产均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已验收入库或直接交付使用但尚未取得正式发票的实物资产,应根据实际数量估价入账,待正式发票收到后再进行调整。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确认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对已完工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先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实际成本等估价转入固定资产核算,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进行调整。严禁已交付使用的实物资产不入账。113(3)单位各项实物资产均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113(4)单位对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填制固定资产移交使用验收单,移交使用部门使用;对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无偿划拨转入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均应办理相应的验收手续;对经营租入、借入、代管的固定资产,应设立登记簿记录备查。(5)单位对需要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

114(4)单位对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应由建造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5、实物资产的使用与维护控制

(1)单位应加强实物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授权具体部门或人员负责实物资产的日常使用与维修管理,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支付已经核销、实物形态依然存在的办公用品,归口管理部门和人员应做好实物资产的登记、保管和盘查等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移动应当得到授权。(2)单位应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要求和自身管理的需要,确定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并制定和实施固定资产目录制度。1155、实物资产的使用与维护控制115(3)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险。固定资产修理应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安排修理。固定资产技术改造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批通过后予以实施。

116(3)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正(4)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性质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政策。单位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项目提出投保申请,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办理投保手续。必要时,可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公司。(5)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领用交回制度,制定资产领用业务的控制流程,规范资产的使用申请、审批、发放等环节的工作。实物资产的领用应经过主管领导(或授权部门负责人)批准;资产出库,保管人员应及时记录。办公用资产应落实到人,使用的人员离职,所用资产应当按规定交回并办理相关手续。117(4)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性质确定固定资产投保范围和政策。11(6)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资产保管、使用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善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7)单位应设立本单位占有使用资产的基础台账,记录资产的总量和分布情况以及变动信息,确保资产账面记录的真实完整,做到有物必有账,有账必有卡,有卡必有物。118(6)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8)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至少应当于每年年末对单位实物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一次,做到账、卡、物相符。实物资产的年度盘点工作应由单位负责人组织,由资产管理部门实施。实物资产清查盘点时应编制“实物资产清查盘点表”,对各类实物资产的清点实有数、账面数、差异情况和质量情况进行确认。实物资产清查盘点表须经清查盘点工作小组负责人签字确认。实物资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物资盘盈、盘亏、毁损或损失,单位应当认真分析,查明原因,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报批处理。财会部门应及时调整有关实物资产账簿记录。119(8)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实物资6、实物资产的处置与转移控制(1)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处置的相关制度,确定实物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相关内容,制定实物资产处置业务的控制流程,确保实物资产合理利用。对于重大实物资产的处置,应采取集体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实物资产处置涉及产权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1206、实物资产的处置与转移控制120(2)单位将占有、使用的实物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应由单位的资产和财会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并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报主管部门或有权部门审批后予以办理,并签订合同,对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单位用于出租、出借的实物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对其应当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披露。未经批准,单位不得将实物资产对外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提供担保等。(3)单位实物资产的处置收入、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实物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及相关的费用支出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121(2)单位将占有、使用的实物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应由单位的(4)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经有关负责人审批通过后,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调拨的价值应当由单位财会部门审核。(5)单位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和考评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及资产管理进行审计,防止资产使用不当造成损失。建立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资产管理人员调离、离任资产审计或检查制度,对审计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122(4)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内部调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6)单位应当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半年或年度)向单位领导报送资产统计报告,反映本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和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接受单位领导的监督检查。(7)应当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并改善资产的使用状况,减少资产的非正常消耗,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123(6)单位应当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半年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规范:收入

1、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含义包括预算资金收入、非税资金收入、其他资金收入等。预算资金包括经费拨款、办案经费补助、基建拨款等。该项资金由本级财政列入单位部门预算,按相关规定拨入。非税资金是指除税收以外,由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其他资金收入是指单位通过市场取得的不体现政府职能的经营、服务性收入及其他不属于预算资金、非税资金收入的部分。124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规范:收入124其中的非税资金具体包括:①行政事业性收费;②政府性基金;③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④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⑤国有资本经营收入;⑥彩票公益金;⑦罚没收入;⑧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⑨上级补助收入;⑩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⑪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125其中的非税资金具体包括:1252、收入业务的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1)单位应当建立收入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收入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其中收入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①收入预算的编制和批准;②票据的使用与保管;③收入征收与减免审批。1262、收入业务的岗位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