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费用和利润管理培训-课件_第1页
收入费用和利润管理培训-课件_第2页
收入费用和利润管理培训-课件_第3页
收入费用和利润管理培训-课件_第4页
收入费用和利润管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二章本章重点内容各种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所得税核算程序和方法净利润分配内容及会计处理本章重点内容各种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第一节收入一、收入的定义及分类收入的定义广义狭义收益收入收益收入利得+=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外收入等收入与利得的区别第一节收入一、收入的定义及分类收入的定义广义狭义收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2、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三、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一)销售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三)销售退回(二)销售商品涉及销售折让“发出商品”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退回已确认收入的销货退回三、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一)销售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三)(五)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充分考虑退货因素(六)商品售后回购(七)商品售后回租四、其他业务收入(五)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充分考虑退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2011.1.162011.3.92011年1月2日K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不含增值税)400万元。营销条件如下:条件一:购货方若能在1个月内付款,则可享受相应的现金折扣,具体条件为2/10,1/20、n/30。条件二:购货方若3个月后才能付款,则K公司提供分期收款销售。约定总价款为480万元,2年内分4次支付(6个月一期、期末付款)、每次平均付款120万元。本题销售业务所发生的增值税略。要求:(1)根据营销条件一,采用总额法计算并填妥下表中与上项销售业务相关的各项指标。

K公司销售收入确认与收款计算表单位:元(2)根据营销条件二,计算确定上项销售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201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4000000(1分〉80000(1分)3920000(1分)2011.1.164000000(1分)40000(1分)3960000(1分)2011.3.940000000(1分)4000000(1分)19.(1)根据营销条件一,K公司发生的各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K公司销售收入确认与收款计算表单位:元(2)根据营销条件二,计算确定上项销售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400万元(2分)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42012年2月8日销售商品一批,不含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率17%,商品成本60万元;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2月15日购货方按规定付款。5月9日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全部退回,货款尚未退还购货方。不考虑其他税费,也不考虑增值税的现金折扣。要求:(1)计算2月15日实际收到的销货款、5月9日应退还的销货款(列示计算过程);(2)编制销售商品、收取货款以及收到退货的会计分录。2012年2月8日销售商品一批,不含税价款1(1)2月15日收到销货款=100(1-2%)+100*17%=115万元5月9日退货款

=100(1-2%)+100*17%=115万元(2)销售商品借:应收账款117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00

贷:库存商品600000(1)2月15日收到销货款收取货款借:银行存款1150000

财务费用20000贷:应收账款1170000收到退货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贷:应付账款1150000

财务费用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红字)借:库存商品6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0000收取货款第二节费用一、费用的定义与特征费用的定义广义狭义√第二节费用一、费用的定义与特征费用的定义广义狭义√二、费用的内容与分类(一)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二、费用的内容与分类(一)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第三节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第三节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会计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总额±按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会计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一、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帐面价值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确定当期的应交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一、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帐面价值确定资产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帐面价值资产、负债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结果,也即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金额。帐面价值资产、负债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结果,也即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帐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税基础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资产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即企业为取得某项资产支付的成本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此时帐面价值也是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这样资产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但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资产的初始成本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的税法认可,有的不认可,这样就会形成资产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一致。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但在资产持有过程中,1、存货、应收账款等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税法不核算税法不确认任何形式的资产减值1、存货、应收账款等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税法不核算税法不确认例:甲公司2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7500万元,该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750万元的坏账准备。税法规定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20×6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帐面价值为

7500-750=6750万元20×6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7500-7500×5‰=

7462.5万元例:甲公司2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6年12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未实现的,税法不确认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3、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成本-会计核算的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计税基础=成本-税法核算的累计折旧折旧方法不同、折旧年限不同、折旧范围不同3、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成本-会计核算的累计折旧例:一项机器的成本为10000元,则计税基础是多少?10000元上述机器会计和税法折旧要求相同,到第三年末已提折旧3000元,则计税基础是多少?7000元例:一项机器的成本为10000元,10000元上述机器会计和例: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原价为75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类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零。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按会计规定每年计提的折旧额:750÷10=75万元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后的帐面价值

750-75×2=600万元600万元﹥55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后的帐面价值600-50=550万元例: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按会计按税法规定第一年计提的折旧额:750×20%=150万元按税法规定第二年计提的折旧额:(750-150)×20%=120万元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750-150-120=480万元按税法规定第一年计提的折旧额:750×20%=150万元按税会计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5、无形资产税法开发阶段资本化研究阶段费用化研究费用按研发支出150%扣除摊销使用寿命确定使用寿命不确定按直线法或其他方法摊销按直线法摊销不摊销减值计提不确认会计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5、无形资产税法开发阶段资例:甲公司今年初投入使用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原价200000元,会计上未摊销也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按10年并采用直线法摊销.12月31日该资产的帐面价值为20万元12月31日,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8万元例:甲公司今年初投入使用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原价2计税基础负债负债的计税基础: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预收账款负债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负债的计税基础: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预收账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帐面价值-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纳税的预收款金额因不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会计上作为负债核算税法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帐面价值-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因不符合收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征税,计税基础是多少?300-300=0元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征税,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例、甲企业2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5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20×6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的帐面价值为500万元税法规定预计负债现在不能抵扣,将来才能抵扣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500-500=0元例、甲企业2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暂时性差异资产与负债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资产与负债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可抵扣暂时性差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例:A企业于20×5年年末以30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A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估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计税时,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会计与税法均按照直线法计列折旧,净残值均为零。20×6年该项固定资产按照12个月计提折旧。假定本例中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确定该项固定资产在20×6年12月31日的帐面价值及计税基础。例:A企业于20×5年年末以300万元购入一项该固定资产20×6年12月31日帐面价值=300-300÷10=27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20=285(万元)固定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差额15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该固定资产20×6年12月31日帐面价值=300-300÷1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

(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征税。计税基础=300-300=0元账面价值=300元帐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元。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计税基础=300-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类似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固定2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帐面价值=300-30×2-20=22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20%-240×20%

=192(万元)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差额28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2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帐面价值=300-30×2-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0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税法调整增加额-税法调整减少额当期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我们前面核算的递延所得税是其期末余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所得税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先确定这三个帐户的金额,最后根据借贷必相等的原理确定“所得税费用”帐户金额。所得税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先确定这三个帐户的金额2010年度E公司实现税前利润100万元,经查,本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8000元,支付罚金4000元。另外,公司于2009年底购入一环保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原价36万元,无残值,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0年折旧额为45000元,税法规定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本年折旧额为57000元。公司的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年初递延所得税余额为0,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经查,本年1~11月已预交所得税2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E公司2010年度的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额、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列示计算过程);(2)编制E公司年内(按预交总额)确认所得税费用与支付所得税的会计分录;(3)编制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与应补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2010年度E公司实现税前利润100万元,经查,本年确认国债(1)2010年纳税所得额=1000000-8000+4000-12000=984000元(2分)2010年应交所得税=984000*25%=246000元(2分)2010年末环保设备账面价值315000元、计税基础303000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2000元,由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00*25%=3000元(2分)(2)年内预交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2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000(2分)

实际上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2分)(3)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补交所得税46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49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6000(2分)(1)2010年纳税所得额2012年度Z公司的相关会计核算资料如下:(1)年初购入存货一批,成本30万元,年末提取减值损失2万元。(2)年初购入一项商标自用,成本150万元,会计上无法确定商标的使用寿命;税法则要求按10年并采用直线法摊销商标价值。(3)本年确认罚款支出2万元,尚未支付。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确定上述各项资产或负债本年末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2)逐笔分析是否产生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暂时性差异;如有,请确定各项暂时性差异的金额及类型。2012年度Z公司的相关会计核算资料如下:(1)存货账面价值=30-2=28万元

存货计税基础=30万元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50万元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150-150/10=135万元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2万元

其他应付款计税基础=2-0=2万元(2)存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2万元

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10万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无差异;(1)存货账面价值=30-2=28万元第四节利润一、利润的构成二、营业外收支三、利润的合成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润表结法账结法第四节利润一、利润的构成二、营业外收支三、利润的合成利表结法账结法期末各损益类帐户期末余额不需要转入“本年利润”期末各损益类帐户期末余额需要转入“本年利润”各损益类帐户期末有余额各损益类帐户期末没有余额√平时可采用此法年终必须采用此法表结法账结法期末各损益类帐户期末余期末各损益类帐户期末余各损四、利润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四、利润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向投(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1、净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2、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1)用以后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2)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3)用盈余公积补亏(1)、(2)不做账,(3)要做账3、年终未分配利润的结转(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1、净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2、弥补亏损

第十二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二章本章重点内容各种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所得税核算程序和方法净利润分配内容及会计处理本章重点内容各种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第一节收入一、收入的定义及分类收入的定义广义狭义收益收入收益收入利得+=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外收入等收入与利得的区别第一节收入一、收入的定义及分类收入的定义广义狭义收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2、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企业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三、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一)销售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三)销售退回(二)销售商品涉及销售折让“发出商品”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退回已确认收入的销货退回三、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一)销售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三)(五)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充分考虑退货因素(六)商品售后回购(七)商品售后回租四、其他业务收入(五)附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充分考虑退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2011.1.162011.3.92011年1月2日K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不含增值税)400万元。营销条件如下:条件一:购货方若能在1个月内付款,则可享受相应的现金折扣,具体条件为2/10,1/20、n/30。条件二:购货方若3个月后才能付款,则K公司提供分期收款销售。约定总价款为480万元,2年内分4次支付(6个月一期、期末付款)、每次平均付款120万元。本题销售业务所发生的增值税略。要求:(1)根据营销条件一,采用总额法计算并填妥下表中与上项销售业务相关的各项指标。

K公司销售收入确认与收款计算表单位:元(2)根据营销条件二,计算确定上项销售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201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4000000(1分〉80000(1分)3920000(1分)2011.1.164000000(1分)40000(1分)3960000(1分)2011.3.940000000(1分)4000000(1分)19.(1)根据营销条件一,K公司发生的各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K公司销售收入确认与收款计算表单位:元(2)根据营销条件二,计算确定上项销售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400万元(2分)收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现金折扣支出实际收款2011.1.842012年2月8日销售商品一批,不含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率17%,商品成本60万元;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2月15日购货方按规定付款。5月9日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全部退回,货款尚未退还购货方。不考虑其他税费,也不考虑增值税的现金折扣。要求:(1)计算2月15日实际收到的销货款、5月9日应退还的销货款(列示计算过程);(2)编制销售商品、收取货款以及收到退货的会计分录。2012年2月8日销售商品一批,不含税价款1(1)2月15日收到销货款=100(1-2%)+100*17%=115万元5月9日退货款

=100(1-2%)+100*17%=115万元(2)销售商品借:应收账款117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000

贷:库存商品600000(1)2月15日收到销货款收取货款借:银行存款1150000

财务费用20000贷:应收账款1170000收到退货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贷:应付账款1150000

财务费用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红字)借:库存商品6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600000收取货款第二节费用一、费用的定义与特征费用的定义广义狭义√第二节费用一、费用的定义与特征费用的定义广义狭义√二、费用的内容与分类(一)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二、费用的内容与分类(一)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第三节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第三节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会计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总额±按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会计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税法税前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一、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帐面价值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确定当期的应交所得税确定所得税费用一、所得税核算的一般程序确定资产和负债项目的帐面价值确定资产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帐面价值资产、负债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结果,也即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金额。帐面价值资产、负债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核算的结果,也即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帐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税基础资产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资产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本,即企业为取得某项资产支付的成本在未来期间准予税前扣除。此时帐面价值也是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这样资产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一致但在资产持有过程中,资产的初始成本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的税法认可,有的不认可,这样就会形成资产的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不一致。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其计税基础一般为取得成但在资产持有过程中,1、存货、应收账款等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税法不核算税法不确认任何形式的资产减值1、存货、应收账款等存货计提的跌价准备,税法不核算税法不确认例:甲公司2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7500万元,该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750万元的坏账准备。税法规定按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20×6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帐面价值为

7500-750=6750万元20×6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

7500-7500×5‰=

7462.5万元例:甲公司20×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6年12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未实现的,税法不确认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3、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成本-会计核算的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计税基础=成本-税法核算的累计折旧折旧方法不同、折旧年限不同、折旧范围不同3、固定资产帐面价值=成本-会计核算的累计折旧例:一项机器的成本为10000元,则计税基础是多少?10000元上述机器会计和税法折旧要求相同,到第三年末已提折旧3000元,则计税基础是多少?7000元例:一项机器的成本为10000元,10000元上述机器会计和例: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原价为75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该类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零。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按会计规定每年计提的折旧额:750÷10=75万元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后的帐面价值

750-75×2=600万元600万元﹥55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后的帐面价值600-50=550万元例: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按会计按税法规定第一年计提的折旧额:750×20%=150万元按税法规定第二年计提的折旧额:(750-150)×20%=120万元20×8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750-150-120=480万元按税法规定第一年计提的折旧额:750×20%=150万元按税会计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5、无形资产税法开发阶段资本化研究阶段费用化研究费用按研发支出150%扣除摊销使用寿命确定使用寿命不确定按直线法或其他方法摊销按直线法摊销不摊销减值计提不确认会计内部研发形成无形资产5、无形资产税法开发阶段资例:甲公司今年初投入使用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原价200000元,会计上未摊销也未计提减值准备,税法规定按10年并采用直线法摊销.12月31日该资产的帐面价值为20万元12月31日,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8万元例:甲公司今年初投入使用一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原价2计税基础负债负债的计税基础: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预收账款负债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负债负债的计税基础: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预收账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

帐面价值-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纳税的预收款金额因不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会计上作为负债核算税法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帐面价值-未来清偿负债时不需因不符合收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征税,计税基础是多少?300-300=0元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征税,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

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例、甲企业2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5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20×6年12月31日预计负债的帐面价值为500万元税法规定预计负债现在不能抵扣,将来才能抵扣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500-500=0元例、甲企业20×6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暂时性差异资产与负债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资产与负债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可抵扣暂时性差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例:A企业于20×5年年末以300万元购入一项生产用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A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估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计税时,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20年,假定会计与税法均按照直线法计列折旧,净残值均为零。20×6年该项固定资产按照12个月计提折旧。假定本例中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确定该项固定资产在20×6年12月31日的帐面价值及计税基础。例:A企业于20×5年年末以300万元购入一项该固定资产20×6年12月31日帐面价值=300-300÷10=27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20=285(万元)固定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差额15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该固定资产20×6年12月31日帐面价值=300-300÷1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

(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按收付实现制征税。计税基础=300-300=0元账面价值=300元帐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元。例:一项金额为300元的预收收入,税法规定计税基础=300-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固定资产,原价为3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类似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20×8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A企业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项环保固定2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帐面价值=300-30×2-20=220(万元)计税基础=300-300×20%-240×20%

=192(万元)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差额28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2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帐面价值=300-30×2-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未来可抵扣税款的金额<0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帐面价值<(帐面价值-未来可抵扣税款的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会计税前利润+税法调整增加额-税法调整减少额当期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我们前面核算的递延所得税是其期末余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所得税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先确定这三个帐户的金额,最后根据借贷必相等的原理确定“所得税费用”帐户金额。所得税会计处理“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先确定这三个帐户的金额2010年度E公司实现税前利润100万元,经查,本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8000元,支付罚金4000元。另外,公司于2009年底购入一环保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原价36万元,无残值,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0年折旧额为4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