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济损失理论与计算方法课件_第1页
事故经济损失理论与计算方法课件_第2页
事故经济损失理论与计算方法课件_第3页
事故经济损失理论与计算方法课件_第4页
事故经济损失理论与计算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

与计算方法授课人:马衍坤Telmail:ykma@七、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

与计算方法授课人:马衍坤本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重点1.了解事故经济损失的基本理论2.掌握事故经济损失的一般计算和分析方法3.掌握专门领域的事故经济损失计算分析方法本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重点1.了解事故经济损失的基本理论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等。1事故经济损失的基本理论1.1基本概念事故直接损失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事故间接损失包括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理解!这两部分具体包含哪些部分呢!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事故处理费、赔偿费、罚款等,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是与事故直接联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资源、设备、设施、材料、产品、财产的损失,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工作效率的影响、企业或政府的声誉受损、社会秩序的动乱等;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是与事故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环境的破坏、信誉的降低等;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1)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划分: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1.2事故损失分类了解!(1)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划分: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1.2事故(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3)按损失与事故和经济特征划分:4类,即前文所讲四种(4)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个人、企业、国家损失(5)按损失的时间划分:当时、事后和未来损失(6)按损失的状态划分:固定损失与可变损失(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3)按损失事故损失分类特点事故损失分类特点时间:1926年对象:工伤事故造成的事故损失费用直接损失:由生产公司申请,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为“直接损失”其他财产损失和停工损失等划分为间接损失结论:直间损失比为1:42海因里希法计算事故损失了解!时间:1926年直接损失:由生产公司申请,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负伤者的时间损失;非负伤职工花费在受伤者身上的时间损失;工长、管理干部及其他人员花费在事故上的时间损失(如调查事故、提交事故报告、寻找替代者等)救护人员、保险公司相关职员的时间损失机械、工具、材料及其他财产的损失;因生产阻碍而不能按时交货的罚金、相关的损失;海因里希间接事故损失项目:该部分为时间损失,时间就是金钱!该部分为财产损失和罚金,钱还是第二位的。负伤者的时间损失;海因里希间接事故损失项目:该部分为时间损失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由于工作能力降低而在一定时间内照付原工资而遭受的损失负伤者工作能力降低,不能使机械全速运转而遭受的损失事故发生对其他操作人员士气、工作热情的降低带来的损失对负伤者即使停工也要支付的照明、取暖等保健费用职工福利保健制度方面的损失;该部分为劳动效率下降带来的损失!该部分为员工福利,但也是企业负担!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由于工作能力降低而在一定时间内照付原工资而按照海因里希的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的总损失可以根据直间比来估算。即先计算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再按1:4的比例,以倍的直接损失数量作为事故总损失的估算值。按照海因里希的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的总损失可以根据直间比来3.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计算。前者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后者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19863我国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依据:计算原则:3.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费用善后处理费财产损失价值医疗护理费用丧葬抚恤费用补助救济费用歇工工资处理事故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赔偿费用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事中处理事后处理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费用善后处理费财产损包括停产和减产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工人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价值。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和减产价值;工作损失价值;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时间地点:2007年8月5日凌晨,江苏某厂苯酐车间加热炉。类别:锅炉和压力容器爆炸。伤亡情况:死亡5人,重伤1人。简单经过:2007年8月5日凌晨,苯酐车间粗制工段道生加热炉由于两名操作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1人离岗,1人睡觉)及道生炉缺乏完善的安全装置,致使该炉超温超压发生爆炸。例题(1):加热炉爆炸事故损失的计算时间地点:2007年8月5日凌晨,江苏某厂苯酐车间加热炉。例该厂为江苏明星企业,2012年创收2个亿,拥有员工约500人。入场职工均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后才能上岗。事故中两个严重违纪的员工为新进员工,到岗时间不超过1个月。事故发生后,将3人及时送往医院,2人到医院已死亡,只剩下重伤1人接受治疗。重伤人员在医院半年后出院,总共医疗费为7.5万元;死亡两人的丧亡费用约2万元。企业给死亡家属及子女的抚恤费用约为60万元,给予的死亡赔偿为80万。该厂为江苏明星企业,2012年创收2个亿,拥有员工约500人企业在整个事故救灾及处理中,先后聘请省外专家5人,每人1万元;整理事故现场过程中,雇佣铲车、货车约5辆,每辆每天付500元。事故约10天左右才清理结束。事故处理结束后,更换锅炉压力容器费用为50万元,配备安全设施费用为10万元。更换设备并试运行用时1个月。

请计算该事故造成的总损失为多少?企业在整个事故救灾及处理中,先后聘请省外专家5人,每人1万元3.2事故损失计算的理论分析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实际操作困难,操作性较差;前一种考虑更多的是有价损失,即可以用货币直接计算的损失,未考虑无价损失,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全面计算和反映事故损失,可采用理论计算方法,但可操作性较差。需要大量的实际调查统计数据作支撑,较难以实现。(1)与前一种的区别优点在此!3.2事故损失计算的理论分析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1)与前(2)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2)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A

=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材料、产品等流动资产的物质损失+资源遭受破坏的损失价值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A=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现场抢救处理费用事故事务性开支丧葬抚恤医疗护理补助救济费用休工工作价值损失事故罚款诉讼赔偿损失减产停产损失补充新工人培训费用(技术工人2000,技术人员10000)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现场事故丧葬休工事故减产补充新工人工作损失价值Di——某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M

——企业上年税利额(万元)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

——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工作损失价值:指受伤害人由于劳动能力一定程度的丧失而少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工作损失价值Di——某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工作损失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

(1)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损失(2)环境破坏的损失,包括环境污染处理费及未恢复的环境价值d—复工后至退休的劳动工作日数K—身体功能恢复系数V—考虑了劳动工作日价值增值的工作日价值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1)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损失(2)环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1)工效影响工效损失=影响时间(日)×工作效率(产值/日)×影响系数2)声誉损失声誉损失=原有的销售价值×事故影响系数3)政治与社会安定的损失可用占事故的总经济损失比例来估算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1)工效影响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与职业习惯的区别4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职业病患者劳动期间的工资职业病治疗费用劳动能力降低减少的为国家创造的财富死亡后丧葬费抚恤金职业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能死亡后职业病经济损失估算公式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x—抚恤时间(年);E—发病至死亡年均费用,j—发病至死亡的时间;F—损失劳动时间平均工资,y—损失劳动能力期间年均医药费;G—年均创劳动效益,t—患者实际损失劳动时间;Mi

—患病人数职业病经济损失估算公式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x—抚恤时间(年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90年代,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2009年1至8月份共发生火灾89664起(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730人,受伤398人,直接财产损失8.7亿元5火灾经济损失计算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5火灾经济损失计(1)火灾分类(GB/T4968-2008)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煤、棉、纸张等火灾。B类: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火灾。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火灾。E类: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1)火灾分类(GB/T4968-2008)A类:指①特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②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至100人重伤,或5000至1亿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③较大火灾,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至50人以下重伤,或1000至5000万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④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火灾等级2007年6月,公安部下发《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

①特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支出直接间接费用破损的物质和财产直接损失停产减产损失资源遭受破坏损失补充新工培训费用其他费用支出(3)火灾损失计算火灾损失人员破损停产资源补充其他(3)火灾损失计算建筑物的火灾损失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a)固定资产类火灾损失计算方法其中:重置完全价值指重新建造或重新购置建筑物所需费用;年平均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年限烧损率是指实际被烧损的程度建筑物的火灾损失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a)固定资产类某厂发生火灾后,共500㎡的建筑物遭到了不同的损失,其中完全烧毁200㎡,损失程度在50%的有200㎡,剩余的100㎡受损率为30%。而这些建筑物已经使用7年,规定的使用年限为70年,重新建造费用为2000元/㎡,求这次火灾给该企业带来的建筑物损失总额。火灾损失=重置完全价值×(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时间)×烧损率=2000×(1-7/70)×100%×200+2000×(1-7/70)×50%×200+2000×(1-7/70)×30%

×100=59.4万元例题(2):建筑物火灾事故损失计算某厂发生火灾后,共500㎡的建筑物遭到了不同的损失,其中完全(b)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船舶等按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如建筑物的计算方法相同(c)客运或货运车辆、大型设备、大型建筑机械等,按工作量进行折旧(d)固定资产的使用已接近、等于或超过规定年限的,但仍有实用价值的,按重置价值的20%计算(e)市场上已经没有此类机器、设备的,按原值代替(f)古建筑火灾损失,按修复费或古建筑的保护级别,分别按1000~5000元/㎡计算(b)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船舶等按完全价值折流动资产按购入价扣除残值计算商品类按进货价或材料价和加工价扣除残值计算;牲畜、家禽、粮棉油等按国家牌价计算园林、树林、草场按当地有关部门规定计价书画古董、工艺品、珠宝等特殊物品,按规定的国内牌价计算(4)其他火灾损失计算方法流动资产按购入价扣除残值计算(4)其他火灾损失计算方法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事故经济损失事故总损失=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事故经济损失=∑L1i+∑L2iL1i

—i类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L2i

—i类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6事故经济损失估算计算很多情况下,准确计算事故损失较为困难,因此估算也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事故经济损失事故总损失=事故经(1)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步骤1:把人员伤亡进行分级;步骤2:以死亡的权重系数为1,确定其他伤残的比例系数;步骤3:确定人的生命价值;步骤4:对事故伤残进行价值求和。6.1人员伤亡事故的价值估算方法(1)伤害分级比例系数法步骤1:把人员伤亡进行分级;6.1各类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系数表各类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系数表人的生命价值可取20年属地收入平均水平替代Ki

—第i级伤亡类型的系数值Ni

—第i级伤亡类型的人数VM

—死亡伤害的基本消费(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生命价值可取20年属地收入平均水平替代Ki—第i级伤亡某企业2008年发生多起伤亡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致残,休工估计7800日(终生残废致退休有26年),3人重伤,分别估计休工4500日、3000日和3000日;8人轻伤住院,分别估计休工日为200日2人,150日4人,50日2人,15人轻伤未住院,休工日均在10天左右,估算该企业2008年的伤害事故损失。该市平均工资为2000元/月。伤亡事故损失L=48万×(1×2+0.75×1+0.60×2+0.55×2+0.05×2+0.03×4+0.02×2+0.01×15)例题(3):事故人员损失价值估算某企业2008年发生多起伤亡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致如何无法确定各类伤害人员的休工日,难以进行伤害级别评定,可以采取“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2)伤害分类比例系数法如何无法确定各类伤害人员的休工日,难以进行伤害级别评定,可以步骤一:根据下表,计算伤亡的直接损失Ki

—第i级伤亡类型的系数值;Ni

—第i级伤亡类型的人数;VL

—受伤而未住院基本医疗费用.步骤一:根据下表,计算伤亡的直接损失Ki—第i级伤亡类型的步骤二:根据下表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计算伤亡的间接损失ni

—第i级伤亡类型的直间比系数步骤二:根据下表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计算伤亡的间(3)直间倍比系数估算法影响K值的因素:(1)行业危险性;(2)工作程序的合理性;(3)预防措施的完善程度;(4)失业率;(5)总体经济状况;(6)物质损失的可能性K值一般取4,但不同行业差别很大,如电力、通信、铁路交通等行业,K值甚至高达100(3)直间倍比系数估算法影响K值的因素:K值一般取4,但不我国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将其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计算。很多情况下,准确计算事故损失较为困难,因此估算也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比如对于人员损失的计算时就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本章小结我国事故经济损失计算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思考与练习题1.

根据你平时受伤的经历,分析你受伤这个事故的经济损失,并分析经济损失哪一部分属于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探讨两者的比例。2.

调查分析职业病伤害给企业会带来哪些不利。思考与练习题1.

根据你平时受伤的经历,分析你受伤这个事七、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

与计算方法授课人:马衍坤Telmail:ykma@七、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

与计算方法授课人:马衍坤本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重点1.了解事故经济损失的基本理论2.掌握事故经济损失的一般计算和分析方法3.掌握专门领域的事故经济损失计算分析方法本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重点1.了解事故经济损失的基本理论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等。1事故经济损失的基本理论1.1基本概念事故直接损失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事故间接损失包括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理解!这两部分具体包含哪些部分呢!事故损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事故处理费、赔偿费、罚款等,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是与事故直接联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资源、设备、设施、材料、产品、财产的损失,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事故导致的工作效率的影响、企业或政府的声誉受损、社会秩序的动乱等;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是与事故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如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环境的破坏、信誉的降低等;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是与事故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1)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划分: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1.2事故损失分类了解!(1)按损失与事故的关系划分: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1.2事故(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3)按损失与事故和经济特征划分:4类,即前文所讲四种(4)按损失的承担者划分:个人、企业、国家损失(5)按损失的时间划分:当时、事后和未来损失(6)按损失的状态划分:固定损失与可变损失(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3)按损失事故损失分类特点事故损失分类特点时间:1926年对象:工伤事故造成的事故损失费用直接损失:由生产公司申请,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为“直接损失”其他财产损失和停工损失等划分为间接损失结论:直间损失比为1:42海因里希法计算事故损失了解!时间:1926年直接损失:由生产公司申请,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负伤者的时间损失;非负伤职工花费在受伤者身上的时间损失;工长、管理干部及其他人员花费在事故上的时间损失(如调查事故、提交事故报告、寻找替代者等)救护人员、保险公司相关职员的时间损失机械、工具、材料及其他财产的损失;因生产阻碍而不能按时交货的罚金、相关的损失;海因里希间接事故损失项目:该部分为时间损失,时间就是金钱!该部分为财产损失和罚金,钱还是第二位的。负伤者的时间损失;海因里希间接事故损失项目:该部分为时间损失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由于工作能力降低而在一定时间内照付原工资而遭受的损失负伤者工作能力降低,不能使机械全速运转而遭受的损失事故发生对其他操作人员士气、工作热情的降低带来的损失对负伤者即使停工也要支付的照明、取暖等保健费用职工福利保健制度方面的损失;该部分为劳动效率下降带来的损失!该部分为员工福利,但也是企业负担!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由于工作能力降低而在一定时间内照付原工资而按照海因里希的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的总损失可以根据直间比来估算。即先计算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再按1:4的比例,以倍的直接损失数量作为事故总损失的估算值。按照海因里希的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的总损失可以根据直间比来3.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计算。前者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后者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19863我国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依据:计算原则:3.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费用善后处理费财产损失价值医疗护理费用丧葬抚恤费用补助救济费用歇工工资处理事故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赔偿费用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事中处理事后处理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人身伤亡费用善后处理费财产损包括停产和减产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工人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价值。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和减产价值;工作损失价值;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时间地点:2007年8月5日凌晨,江苏某厂苯酐车间加热炉。类别:锅炉和压力容器爆炸。伤亡情况:死亡5人,重伤1人。简单经过:2007年8月5日凌晨,苯酐车间粗制工段道生加热炉由于两名操作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1人离岗,1人睡觉)及道生炉缺乏完善的安全装置,致使该炉超温超压发生爆炸。例题(1):加热炉爆炸事故损失的计算时间地点:2007年8月5日凌晨,江苏某厂苯酐车间加热炉。例该厂为江苏明星企业,2012年创收2个亿,拥有员工约500人。入场职工均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后才能上岗。事故中两个严重违纪的员工为新进员工,到岗时间不超过1个月。事故发生后,将3人及时送往医院,2人到医院已死亡,只剩下重伤1人接受治疗。重伤人员在医院半年后出院,总共医疗费为7.5万元;死亡两人的丧亡费用约2万元。企业给死亡家属及子女的抚恤费用约为60万元,给予的死亡赔偿为80万。该厂为江苏明星企业,2012年创收2个亿,拥有员工约500人企业在整个事故救灾及处理中,先后聘请省外专家5人,每人1万元;整理事故现场过程中,雇佣铲车、货车约5辆,每辆每天付500元。事故约10天左右才清理结束。事故处理结束后,更换锅炉压力容器费用为50万元,配备安全设施费用为10万元。更换设备并试运行用时1个月。

请计算该事故造成的总损失为多少?企业在整个事故救灾及处理中,先后聘请省外专家5人,每人1万元3.2事故损失计算的理论分析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实际操作困难,操作性较差;前一种考虑更多的是有价损失,即可以用货币直接计算的损失,未考虑无价损失,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全面计算和反映事故损失,可采用理论计算方法,但可操作性较差。需要大量的实际调查统计数据作支撑,较难以实现。(1)与前一种的区别优点在此!3.2事故损失计算的理论分析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1)与前(2)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2)事故损失计算方法事故总损失L=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A

=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材料、产品等流动资产的物质损失+资源遭受破坏的损失价值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A=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现场抢救处理费用事故事务性开支丧葬抚恤医疗护理补助救济费用休工工作价值损失事故罚款诉讼赔偿损失减产停产损失补充新工人培训费用(技术工人2000,技术人员10000)事故间接经济损失B现场事故丧葬休工事故减产补充新工人工作损失价值Di——某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M

——企业上年税利额(万元)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D

——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工作损失价值:指受伤害人由于劳动能力一定程度的丧失而少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工作损失价值Di——某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工作损失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

(1)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损失(2)环境破坏的损失,包括环境污染处理费及未恢复的环境价值d—复工后至退休的劳动工作日数K—身体功能恢复系数V—考虑了劳动工作日价值增值的工作日价值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C(1)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损失(2)环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1)工效影响工效损失=影响时间(日)×工作效率(产值/日)×影响系数2)声誉损失声誉损失=原有的销售价值×事故影响系数3)政治与社会安定的损失可用占事故的总经济损失比例来估算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D1)工效影响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与职业习惯的区别4职业病经济损失计算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职业病患者劳动期间的工资职业病治疗费用劳动能力降低减少的为国家创造的财富死亡后丧葬费抚恤金职业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能死亡后职业病经济损失估算公式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x—抚恤时间(年);E—发病至死亡年均费用,j—发病至死亡的时间;F—损失劳动时间平均工资,y—损失劳动能力期间年均医药费;G—年均创劳动效益,t—患者实际损失劳动时间;Mi

—患病人数职业病经济损失估算公式P—平均每年的抚恤费,x—抚恤时间(年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90年代,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2009年1至8月份共发生火灾89664起(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730人,受伤398人,直接财产损失8.7亿元5火灾经济损失计算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5火灾经济损失计(1)火灾分类(GB/T4968-2008)A类: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煤、棉、纸张等火灾。B类: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火灾。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等火灾。E类: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1)火灾分类(GB/T4968-2008)A类:指①特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②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至100人重伤,或5000至1亿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③较大火灾,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至50人以下重伤,或1000至5000万元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④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火灾等级2007年6月,公安部下发《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

①特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火灾损失人员伤亡支出直接间接费用破损的物质和财产直接损失停产减产损失资源遭受破坏损失补充新工培训费用其他费用支出(3)火灾损失计算火灾损失人员破损停产资源补充其他(3)火灾损失计算建筑物的火灾损失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a)固定资产类火灾损失计算方法其中:重置完全价值指重新建造或重新购置建筑物所需费用;年平均折旧率=1/规定的使用年限烧损率是指实际被烧损的程度建筑物的火灾损失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a)固定资产类某厂发生火灾后,共500㎡的建筑物遭到了不同的损失,其中完全烧毁200㎡,损失程度在50%的有200㎡,剩余的100㎡受损率为30%。而这些建筑物已经使用7年,规定的使用年限为70年,重新建造费用为2000元/㎡,求这次火灾给该企业带来的建筑物损失总额。火灾损失=重置完全价值×(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时间)×烧损率=2000×(1-7/70)×100%×200+2000×(1-7/70)×50%×200+2000×(1-7/70)×30%

×100=59.4万元例题(2):建筑物火灾事故损失计算某厂发生火灾后,共500㎡的建筑物遭到了不同的损失,其中完全(b)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船舶等按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如建筑物的计算方法相同(c)客运或货运车辆、大型设备、大型建筑机械等,按工作量进行折旧(d)固定资产的使用已接近、等于或超过规定年限的,但仍有实用价值的,按重置价值的20%计算(e)市场上已经没有此类机器、设备的,按原值代替(f)古建筑火灾损失,按修复费或古建筑的保护级别,分别按1000~5000元/㎡计算(b)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飞机、船舶等按完全价值折流动资产按购入价扣除残值计算商品类按进货价或材料价和加工价扣除残值计算;牲畜、家禽、粮棉油等按国家牌价计算园林、树林、草场按当地有关部门规定计价书画古董、工艺品、珠宝等特殊物品,按规定的国内牌价计算(4)其他火灾损失计算方法流动资产按购入价扣除残值计算(4)其他火灾损失计算方法事故非经济损失=比例系数×事故经济损失事故总损失=事故经济损失+事故非经济损失事故经济损失=∑L1i+∑L2iL1i

—i类事故的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