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20学年度学期授课地点逸202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分配2学时课题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第一部分:运动系统与呼吸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生理特点,重点掌握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非常清楚地知道幼儿的保育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理论的教导下开展幼儿运动教学与保育工作,科学的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及保育工作,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合理化建议。教学重点幼儿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教学难点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备注*
组织教学:检查教具*
导入1.人体有多少块骨骼?2.刚生下来的婴儿和幼儿的骨骼跟成年人有何不同?*
讲授新课:一、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统(一)什么是运动系统组成:骨骨连结骨胳肌(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骨膜:幼儿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受伤后愈合快。2.骨髓:幼儿5岁前全是红骨髓,5—7岁时脂肪细胞增生,以后变为黄骨髓。3.骨质: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质地松软多孔,孔内有红骨髓,弹性较大。骨密质结构致密坚硬,耐压性强,主要在骨干和骨的外层。4.骨的化学成分:由无机盐(钙、磷)和有机物构成。使骨硬、脆
韧性和弹性幼儿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未完成。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容易变形。5.骨胳肌:是随意肌,年龄越小,水分越多,力量性差,易疲劳。6.儿童几种骨的发育特征:颅骨、腕骨(幼儿腕部力量不足,运用手的精细动作时,时间不易过长)、脊椎骨、(成人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新生儿只有骶曲,颈曲、胸曲在7岁时才固定下来,腰曲在性成熟时才完全被韧带固定,20—21岁时脊椎的骨化才完成)。幼儿的四个弯曲只在青春期后才固定,软骨才骨化完全。因此,脊柱的每个椎骨之间,软骨发达,当幼儿体位不正或身体长时间一侧紧张,容易引起脊柱的侧弯变形。骨盆:骨盆内容生殖系统,幼儿的骨盆在19---25岁才完全骨化成一块完整的骨,幼儿应避免从高处硬处往低处蹦。足弓具有弹性,起缓冲和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受压迫的作用。幼儿过于肥胖和长时间站立都会引起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7.关节:儿童的关节窝较浅,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范围较大,但关节的牢固性差,易脱臼。(三)幼儿运动系统保育要点:1.培养儿童的各种正确姿势,防止脊椎和胸廓的变形。2、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让孩子经常接受外界空气的变化,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佝偻病。3、供给足够的营养,多摄取含钙、磷、维生素D、蛋白质等丰富的食品,促进发育。4、衣服、草帽应宽松适度二、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导入:血液循环系统除了运送营养物质外,还运送什么物质?*
讲授新课: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它是通过呼吸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一)什么是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气体的交换场所。(二)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年龄特点1.呼吸道: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鼻腔
内前端有鼻毛,皮肤下有黏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鼻腔能阻挡灰尘和细菌的入侵,并能温暖和湿润冷空气。幼儿特点:幼儿的鼻腔黏膜柔嫩,富有血管,没有鼻毛,过滤空气能力差,易感染,感染时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鼻塞。咽
咽是呼吸与消化的共同通道。自上而下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鼻咽部后上方有一条通向中耳的耳咽管,下端与喉和食管相连。幼儿特点:耳咽管较宽、短,而且平直,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发中耳炎。喉
喉是气体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前方有会厌软骨,吞咽时,喉上升,会厌软骨盖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幼儿炎症时易引起喉头狭窄,易发生气管异物。气管、支气管:气管腔内黏液腺所分泌的黏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具有抑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呼吸道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幼儿易感染而发炎肿胀,引起呼吸困难。2.肺:左右各一,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手的场所。泡壁外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毛细血管与肺泡上皮紧贴在一起,结构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幼儿肺的弹力组织发育差,肺泡量少,易发生肺不张、肺气肿。3.呼吸运动吸气是主动的,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大,肺泡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时,胸腔内容积缩小,肺回缩,肺泡内气体排出体外。呼气是被动的。幼儿的呼吸特点:呼吸量少,频率快。该年龄段代谢旺盛,消耗氧气多,而吸入量小,所以频率快;呼吸不均匀。(三)幼儿呼吸系统保育要点1.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让儿童用鼻子呼吸,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不要用手挖鼻孔。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增加肺活量。4.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6.保护幼儿的声带,不宜唱成人歌曲。
*
作业课后习题:2、3
讨论:为什么要用鼻呼吸?能不能用口腔呼吸?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郦燕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卫生学》,郑晓边著,大象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顾荣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20学年度学期授课地点逸202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分配2学时课题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第二部分:
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循环系统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生理特点,重点掌握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非常清楚地知道幼儿的保育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理论的教导下科学的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及保育工作,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合理化建议;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能够说出胃、小肠的位置及结构特点;描述形成龋齿的原因;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分析归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另外,调查亲人"龋齿"分析产生原因,培养了学生关注他人、关注亲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幼儿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教学难点幼儿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备注*
组织教学:检查教具*
导入:每分钟小儿的心跳次数多,还是正常成年的多?*
讲授新课:三、循环系统(一)什么是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1.
心脏是人体的"生命之泵"。它通过自身节律性的活动—按自身特有的规律收缩、舒张,来实现血液的循环流动。心脏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肌上方,大小相当于自己的拳头。心室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心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2.
血液:由液体的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主要成分是水分,8%---10%是溶质。溶质中主要以血浆蛋白最多,还有少量葡萄糖、无机盐等,主要机能是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红细胞红细胞中主要含有血红蛋白,机能是通过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既能与氧气结合也能与二氧化碳结合,而且还能与一氧化碳结合,并且与一氧化碳的亲和力比与氧的亲和力大200倍。白细胞
分5种,有的能吞噬体内的微生物和坏死、受损的、衰老细胞,有的具有免疫功能。血小板
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3.
血管的主要分类和特点血管遍布全身,除角膜、毛发、指(趾)甲外,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如腕部的桡动脉,颈部的颈总动脉等。动脉的管壁厚,富有弹性,血流快。静脉壁薄,弹性小,血流慢,血容量大。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网状结构,分布最广,其壁极薄,血流极慢,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气体交换的场所。4.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淋巴结、脾、扁桃体组成,主要功能是运输全身的淋巴液入静脉。此外,淋巴结、脾、扁桃体还有免疫作用。(二)幼儿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1.
幼儿心脏的特点:相对大于成人,心排血量较少,心室壁较薄,收缩力差,每搏输出量少,心率较快,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幼儿不宜做时间较长或剧烈的活动。2.
幼儿血液特点是:
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重越大;血浆含水分较多,凝血物少,出血时血液凝固慢。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小,机体抵抗力量相对较差。3.幼儿血管的特点: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血流量大,供给全身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充足;管壁薄,弹性小;血压低。4.幼儿淋巴系统的特点:幼儿的淋巴结尚未发育成熟,屏障作用较差,感染易于扩散,淋巴结易发炎、肿大,化脓。(四)幼儿循环系统保育要点1.防治贫血
要供给充足的营养,多进食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2.服装宽松适度
3.一日活动要动静结合,劳逸结合4.科学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注意以下几点:
活动量要适当;活动程序要符合生理要求,活动前要做准备活动,活动后要做整理运动,剧烈运动时不应立即停止,运动后不宜马上喝大量的开水,否则会增强心脏的负担,最好喝少量淡盐水;多在阳光下活动或睡眠。四、消化系统*
导入:1.提问:内脏的概念和一般构造。2.消化系统的功能*
讲授新课: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成分的过程。吸收:经过消化了的食物成分及水、无机盐、维生素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一)什么是消化系统组成: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
消化腺(大消化腺:肝脏、胰腺;小消化腺:胃腺、肠腺)功能:摄食、消化;吸收、排遗(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内有牙齿、舌、唾液腺1.
舌组成、结构、功能2.
牙齿功能:切断、撕裂、磨碎食物,辅助发音外形:结构:龋齿:让学生描述形成龋齿的原因成因:牙本质受到酸的腐蚀脱钙,牙齿就会出现龋洞3.唾液腺唾液的功能:(1)滋润中腔、湿润与溶解食物,便于吞咽(2)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3)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杀菌的作用,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4.
胃胃的位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胃的排空时间与食物的量、质和胃的动状况有关。(水约10分钟;糖类约2小时;蛋白质2-3小时;脂肪5-6小时;混合性食物:4-5小时)婴儿漾奶5.
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吸收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肠套叠6.
大肠与肛门结构、功能7.
肝脏形态、生理功能(分泌胆汁;物质代谢;储藏养料;解毒)
*
作业1、熟练掌握各器官的形态、位置2、从各器官的结构出发,讨论以下部问题:为什么早、晚都要刷牙?津常咽,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科学道理?酒精对消化器官的危害有那些?为什么经常喝酒会引起脂肪肝?谈一谈细嚼慢咽是有利还是有害?课后习题:4、5
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来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讨论:1.为什么要保护乳牙?2.如何保护乳牙?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卫生学》,郑晓边著,大象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顾荣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20学年度学期授课地点逸202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分配1学时课题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第三部分:泌尿系统与皮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泌尿系统和皮肤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生理特点,重点掌握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非常清楚地知道幼儿的保育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理论的教导下开展幼儿教学与保育工作,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合理化建议。教学重点幼儿泌尿系统与皮肤的特点和保育要点教学难点幼儿泌尿系统与皮肤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备注五、泌尿系统(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包括肾脏(泌尿)、输尿管(输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二)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
从"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遗尿症:2.
儿童尿道短,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3.
注意小孩(3岁以后)急性肾炎。六、身兼数职的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一)皮肤的构成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物:汗腺;毛发;皮脂腺;指(趾)甲。(二)皮肤的功能1.
感觉器官2.
保护作用3.
调节体温4.
排泄器官(三)婴幼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要点1.
皮肤的保护功能差2.
皮肤调解体温的功能差3.
皮肤的渗透作用强4.
婴幼儿常见皮肤病及其保护①防痱毒②防疖种③防腌沤④防叮咬⑤防传染⑥防癣病⑦防暴晒
提问:1.五官指哪几种官能?2.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郦燕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卫生学》,郑晓边著,大象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顾荣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20学年度学期授课地点逸202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分配2学时课题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第四部分: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视觉器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视觉器官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生理特点,重点掌握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非常清楚地知道幼儿的保育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理论的教导下开展幼儿教学与保育工作,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合理化建议。教学重点幼儿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视觉器官的特点和保育要点教学难点幼儿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视觉器官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演示法、观察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备注七、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一)什么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荷尔蒙)。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胰腺和性腺等。(二)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1.脑垂体脑垂体位于颅腔底部,被称为"内分泌之王"。脑垂体有两个发育最快的时期,一是4岁前,二是青春期。生长激素的分泌特点:在一昼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并不均匀。夜间入睡后,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①垂体性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与同年龄段孩子相比,身材矮小,低30%;或者长到成人之后,身高不足130厘米。但智力正常,身材很匀称。②巨人症或者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分泌过量。2.甲状腺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土壤、水和食物中碘的含量很少所致。孕妇怀孕期间缺碘,胎儿缺少甲状腺激素,出生后容易得"地方性克汀病"。症状:患儿智力明显低下,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和语言障碍,身材矮小,上身长,下身短,身材不匀称。(聋、哑、矮、傻)八、人体的防御机构——免疫系统(一)什么是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①防御功能②稳定功能③监视功能3.免疫的种类按照免疫产生的方式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预防接种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二)婴幼儿免疫系统的特点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善2.容易得传染病*过敏九、眼睛——视觉器官(一)眼睛的结构眼睛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部分组成的。1.眼球:眼球壁:最外层——透明的角膜和坚韧的巩膜(白眼珠)。
中间层——虹膜(中间是瞳孔)、睫状体。
最里层——视网膜(感受光线的刺激)。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状体2.眼的附属部分: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二)眼睛的功能:视觉视觉形成的过程:物体光线→通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在此成像→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脑→最后,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三)婴幼儿眼睛的特点1.五岁以前有生理性远视2.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3.预防常见眼病:①色盲②夜盲症③斜视④沙眼4.预防眼外伤:①迷眼②钝挫伤③刺伤、划伤5.视觉的监测(四)幼儿眼睛保育要点1.
定期为孩子测查视力,做视觉监测。2.
尽快发现斜视,别等等看。3.教育孩子预防眼外伤。4.督促孩子养成好的用眼习惯。5.
膳食中要有适量的维生素A和胡罗卜素。6.孩子要有专用的脸盆和毛巾,最好用流动水洗脸。
提问:垂体性侏儒症智力是否正常?
提问:"大脖子病"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1.
近视形成的原因与防治?2.
如何预防沙眼?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卫生学》,郑晓边著,大象出版社《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顾荣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体解剖生理学》,钱梓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20-20学年度学期授课地点逸202课的类型新授课课时分配2学时课题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第五部分:听觉器官、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听觉器官、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幼儿听觉器官、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的特点及卫生保健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归纳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理论的教导下开展幼儿教学与保育工作,并为儿童家长提供合理化建议。教学重点幼儿听觉器官、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教学难点幼儿听觉器官、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演示法、观察法、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备注十、耳——听觉器官(一)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按听觉产生的过程,逐个介绍耳的各个部分的功能:耳廓(收集空气中的声波)——>外耳道(声音进入中耳)——>鼓膜(产生振动)——>鼓室内听小骨(把振动的声音放大)——>耳蜗(通过耳蜗把声音传到听神经)——>听神经(把声音传给大脑)——>大脑(产生听觉)耳的作用:第一,接受外界声音刺激,产生听觉,使人听到外面的声音。第二,具有平衡作用。内耳有感觉身体位置的功能,从而可维持身体的平衡。晕车、晕船往往与耳的平衡作用有关。听觉的产生:声波振动鼓膜则带动听小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并传向内耳。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二)婴幼儿耳的特点1.耳廓易生冻疮2.外耳道易生疥3.易患中耳炎4.对噪声敏感5.耳药物中毒6.家长要知音,教师要知音—听力监测(三)保育要点1.不要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2.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同时双手堵住耳,以免震破鼓膜;3.预防外耳道疖;4.预防中耳炎;5.预防噪音……
十一、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调节机构,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调节着人体各个功能不同的器官系统,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脑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脑位于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表面是沟回。脊髓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受来的刺激传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各个器官。脑脊液:在大脑和脊髓外面,有缓冲和滋养作用。周围神经: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个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都是脑神经的作用。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
植物神经
: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它们的作用却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加强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2.神经细胞的结构胞体:里面有细胞核,起到营养细胞的作用。树突:接收信息。轴突:传导信息。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起绝缘作用。神经末梢:传递信息。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几分包合同范本
- 农村耕地流转合同范本
- 产品免责合同范本
- 仓储临时合同范本
- 化妆产品合同范本
- 信息验收合同范例
- 书法装裱售卖合同范本
- 农村集体资源招租合同范本
- 免除追偿工伤合同范本
- 兄弟篮球合同范本
- 2024年-ITSS新标准培训学习材料
- 第2课《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第2框《做守家庭美德的好成员》-【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件
- (正式版)SHT 3227-2024 石油化工装置固定水喷雾和水(泡沫)喷淋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模)(附答案)
- 前庭功能锻炼科普知识讲座
- 供应链战略布局与区域拓展案例
- 上海话培训课件
- 注塑车间绩效考核方案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6篇(含答案)
-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课件
-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3 教材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