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二十章1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1)绝对利益学说。斯密: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那些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的商品,然后进行交换。(2)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贸易双方应该按照现有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合作,都可从中获得利益。(3)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Hechscher,E.F.)和俄林(Ohlin,O.):国际贸易的成因不是各国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而是各国要素供给的不同。各国要素资源存量不同,相对价格不同,决定了成本差异。生产和出口本国比较丰裕的资源,进口本国比较稀缺的资源。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2对外贸易的绝对利益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绝对优势商品生产专业化及交换举例,下表列出单位产品生产需要的劳动量,结论是A生产电脑,B生产大米一台电脑一袋大米A国2015B国4010对外贸易的绝对利益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一台电脑一袋大米A国203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只要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两国分别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互相贸易,两国的资源配置都可以得到提高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只要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两国分4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因而各国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尽管一国可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而另一国处在绝对优势,但只要两国能在优势中取最优,劣势中取轻者进行分工和贸易,此时双方多会获得的利益称为比较利益。概念: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因而各国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5国别英国葡萄牙合计分工前毛呢1单位/100人1单位/90人2葡萄酒1单位/120人1单位/80人2分工后毛呢2.2单位/220人2.2葡萄酒2.125单位/170人2.125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一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或产品),称其有比较优势。
国别英国葡萄牙合计6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经过国际贸易,各国获得最大的福利。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7贸易保护论幼稚工业论汉密尔顿(Hamilton,A.)和李斯特(List,F.)认为,一国应选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给予适当、但必须是暂时的关税保护,逐步提高竞争力。保护期内,幼稚工业的生产成本高,一旦成长起来,逐步降低成本,消费者就会价格下降中得到好处,最终取消保护,实现国际公平竞争。贸易保护论幼稚工业论8其他贸易保护论(1)萌芽经济论。新兴工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并不是因为缺乏效率,而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必须提高关税,对所有工业进行保护。当百业俱兴,实现平衡增长后,才可以取消保护。其他贸易保护论(1)萌芽经济论。新兴工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并9(2)未利用资源论也叫剩余出路论,主要考察如何利用闲置资源(如剩余劳动力)来增加一国的产出和福利。与比较成本论不同:1.国内未充分就业,出口生产增加不用减少其他生产,贸易的作用不是重新配置既定资源,而是为剩余资源提供新的需求;2.生产资源不具完全的流动性和替代性,用于出口生产的资源难以转向国内生产。所以利用闲置资源来提高国民收入的机会成本很低。剩余出路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借助保护(或补贴)措施参与国际贸易,扩大对闲置资源的利用。(2)未利用资源论也叫剩余出路论,主要考察如何利用闲置资源(10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11实证研究:出口与经济增长强烈正相关经济史的研究刘易斯的“引擎”理论克鲁格的研究钱纳里等的研究《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结论实证研究:出口与经济增长强烈正相关经济史的研究12经济史的研究对19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欧洲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的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使原材料产地加拿大、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经济迅速增长,随贸易的发展,进入这些国家的投资也增多马歇尔(Marshall,1890)指出19世纪“决定各国经济进步的原因就是国际贸易”经济史的研究对19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欧洲英国工业革命引起13刘易斯的“引擎”理论刘易斯1979年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演说时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1873-1919年以及1954-1973年,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速度稳定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0.87倍国际贸易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传递到发展中国家,贸易是增长的“引擎”刘易斯的“引擎”理论刘易斯1979年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14克鲁格的研究克鲁格研究了15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实际GNP增长与出口增长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出口增长迅速的韩国、台湾、马来西亚、象牙海岸等GNP增长也迅速反之,印度、阿根廷、埃及等出口增长缓慢的国家,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克鲁格的研究克鲁格研究了15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实际GN15钱纳里等的研究钱纳里等将39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按对外贸易发展程度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和中间型三类越开放的经济,对外贸易程度越高,经济效率也越高,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制成品出口较多的国家,经济结构变化较快,国内外产业联系传递较大,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钱纳里等的研究钱纳里等将39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按对外贸易发展16《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报告》将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按对外贸易和保护程度分为“强烈外向型”、“适度外向型”、“适度内向型”和“强烈内向型”四类《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报告》将41个发展中国家和17指标及时期强烈外向型适度外向型适度内向型强烈内向型实际GDP年平均增长1963-1973年1973-1985年9.5%7.7%4.1%2.5%实际人均GNP增长1963-1973年1973-1985年6.9%5.9%1.6%0.1%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1963-1973年1973-1985年14.8%14.2%16.1%14.5%10.3%8.5%5.7%3.7%指标及时期强烈外向型适度外向型适度内向型强烈内向型实际GDP18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向型经济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内向型经济,尤其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强烈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表明内向型战略持续越久,经济增长越缓慢,在世界竞争中越处于劣势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向型经济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内向型经济,尤其是以19结论几乎所有的时间序列研究、国家之间的截面比较研究都表明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当然,简单的两变量关系并不能正面谁是因,谁是果更多的人赞成经济增长与出口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结论几乎所有的时间序列研究、国家之间的截面比较研究都表明经济20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社会成本高昂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21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中心——外围理论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贸易条件恶化国际收支恶化不同的声音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中心——外围理论22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提出世界经济的中心世界经济的外围中心与外围的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提出23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构成及主要出口品国家初级产品份额制成品份额主要出口产品埃塞俄比亚96%4%咖啡、茶、毛皮尼加拉瓜93%7%咖啡及替代品、肉类、棉花玻利维亚81%19%天然气、基本金属矿、锡布隆迪70%30%咖啡及替代品、茶危地马拉70%30%咖啡、糖及蜜、水果及坚果埃及67%33%石油、矿物燃料、纺织品哥斯达黎加67%33%蔬菜水果、咖啡哥伦比亚60%40%咖啡、石油、煤中非56%44%珍珠、宝石、咖啡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构成及主要24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技术差异引发的价格差异*初级产品替代品的开发和利用*生产的垄断程度差异*产品的收入弹性(食品0.6,农产品原料0.5)*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技术差异引发的价格差异*251965-1986年贸易条件的变化(%)1965-19731973-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低收入国家0.71.6-0.9-1.80.00.7-0.8-4.3中等收入国家0.62.5-0.8-2.0-0.10.6-1.0-5.0石油输出国0.313.419.5-5.4-6.61.3-1.3-56.2发达国家-1.0-3.0-1.83.00.10.31.08.31965-1986年贸易条件的变化(%)1965-1973126国际收支恶化(1)贸易条件恶化将导致国际收支恶化普雷维什的例子:中心与外围国家经济增长率同为3%,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1.3,初级产品0.8如果中心向外围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外围则反之,则有下列的结果国际收支恶化(1)贸易条件恶化将导致国际收支恶化27国际收支恶化(2)假设进出口的数量不变中心的出口增长率为3%×1.3=3.9%中心的进口增长率为3%×0.8=2.4%外围的进口增长率为3%×1.3=3.9%外围的出口增长率为3%×0.8=2.4%中心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而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则会出口增长慢于进口增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恶化(2)假设进出口的数量不变28不同的声音1969年,威尔逊(T.Wilson)等提出考虑到出口数量的变化,应区分不同的贸易条件,即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就是普雷维什的贸易条件*而收入贸易条件是商品贸易条件与出口量变化的乘积,收入贸易条件可能会随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而改善*《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就指出1970-1980年,巴基斯坦、泰国、加纳、秘鲁、孟加拉等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但出口收入反而增长了1980s以后,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条件与贸易条件都有所下降不同的声音1969年,威尔逊(T.Wilson)等提出考虑29社会成本高昂就个别企业而言,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或比较成本优势专门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是有利的,但大量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集中于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格局社会成本高昂: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产业联系很少;如为外国资本控制不利于国内资本形成和投资社会成本高昂就个别企业而言,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或比较成本优30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促进战略出口替代向进口促进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31进口替代战略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理论依据
进口替代的两阶段
主要政策手段
有效保护率典型案例:巴西
进口替代战略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32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尽快的工业制成品,有限发展本国的工业,是一种典型的内向型的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于1950-1960s提出并首先在拉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实施,随后,南亚、中东欧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到1960s后期,进口替代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贸易发展战略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33理论依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理论依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34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30s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提出一国在制造业发展的初期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政策,直到幼稚工业成熟为止*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得到了“边干边学”理论的支持*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30s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35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理论二元经济中农业有相当大的劳动力属于低效率或无效率,将这些劳动力转移出来加入其他产业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城市工业要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政府就必须采取干预和保护政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替代进口品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理论二元经济中农业有相当大的劳动力属于低36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实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将会恶化,并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附于发达国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建立本国的工业体系,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实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37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各产业之间都有前向或后向的联系制造业前后向的联系效应很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措施,在制成品和中间产品产业实现进口替代,可以带动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和发展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各产业之间都有前向或后向的联系38进口替代的两阶段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的两阶段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39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通过高关税等措施限制甚至排斥进口品,建立和发展食品、服装、家电等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加工等产业,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通过高关税等措施限制甚至排斥进口品,建立和40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当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即可以进入第二阶段进口替代转向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冶炼、煤炭工业等,为全面工业化奠定基础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当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基本41主要政策手段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汇率管制*主要政策手段关税*42典型案例:巴西1940s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1940s-1960s中期为第一阶段:严格的进口限制、外汇拍卖和国家配置、高关税、通过许可证体系给予资本品和农业机械进口优先1949-1964年,进口替代带来制造业25%的需求增长,制造业产品进口部分从1949年的14%下降到1964年的6%1970s进入第二阶段,资本品进口开始限制,对资本品的进口优惠开始撤销典型案例:巴西1940s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拥有巨大的国内43出口促进战略历史背景主要意图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主要政策手段典型案例:韩国出口促进战略历史背景44历史背景1950s-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是国际贸易环境最为有利的时期,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和需求也随之增长,同时发达国家普遍奉行贸易自由主义政策,且需求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相适应,由此给发展中国带来了极好的出口扩张机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内部市场比较狭小)抓住机遇,采取了出口促进战略,增加出口至市场水平之上历史背景1950s-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是国际贸易环45主要意图利用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维持和扩大与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联系,引进资本和技术使企业家超越国内市场的约束,通过国内和国际双重压力,提高效率,促进创新主要意图利用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带动整个经济增长46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第二阶段: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并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出口促进的两阶段是相继的产业升级的过程*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47主要政策手段关税进口配额优惠政策汇率政策主要政策手段关税48典型案例:韩国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取得骄人业绩*相关政策包括:给予出口企业种种优惠、对出口目标每日监测、奖励先进、惩罚后进、支持大型财团等*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1960s水泥、石油和石油化工,1960s-1970s钢铁、石化,1970s造船、耐用消费品、化工,1980s电子,1990s信息产业典型案例:韩国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取得骄人业绩*49进口替代向出口促进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的相继性进口替代向出口促进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50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进口替代战略加剧了这些国家在国际收支和外债方面的困难和危机原因:高保护率导致低效率*不利于发展出口*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加剧社会不均衡*产业带动作用也不大*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进口替代战略加51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等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也给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亚洲52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的相继性在经济起飞阶段,为保护幼稚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是必要的。事实上,日本等国家1940s-1950s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为以后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的阶段,积累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就必须相机实施出口促进战略,以本国比较优势为基础,发展出口,进入竞争,带动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促进已成为大势所趋。从1970s末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战略调整,先是拉丁美洲,然后是非洲,1990s初最后一个大国——印度也开始转向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的相继性在经济起飞阶段,为保护幼稚产业53[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时,典型的单一农作物经济,橡胶占其出口收入的1/2,占GDP的1/4。马来西亚人口较少,却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发展战略基于比较利益。不仅保持橡胶的竞争能力,而且投资于棕榈。1960年又增加石油出口和原木出口。1965年初级产品出口占90%。在此基础上,马来西亚在制成品出口上投资,1992年,制成品出口占到了61%。投资于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出口,使马国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人均收入达到8000$。[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时,典型的单一农54[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加纳在1957年独立时,是单一产品出口国,可可出口占60%,占GDP的1/5,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人均收入500$。在接下的发展中,加纳人在其领导人恩克鲁玛领导下,把投资从出口基地急转到进口替代产业。可可出口下降了一半,但其它产品出口没有弥补这一缺口。如果维持出口农业、林业等产品,获取足够的收入,用以推进向进口替代的循序渐进,也许能够取得发展。20世纪80年代,加纳人均收入只有340$。[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加纳在1957年独立时,是单一产品出口55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2)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3)技术进步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远洋运输技术、电子技术的进步。(4)不断强化的国际经济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1930年从纽约到伦敦打3分钟电话,话费高达300多美元,20世纪末期只需1美元。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奠定了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规则。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客观上要求分56全球化的负面影响(1)对国家主权和政府权威的影响。削弱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对政治结构尚不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主权超越是一种很大的威胁。(2)国际资本驱使发展中国家竞相进行政府管理创新来吸引外资,易给本国的制度管理造成混乱。(3)全球化导致经济弊病在全球范围内放大,给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均衡带来破坏。(4)全球化进程中,南北差距迅速扩大,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贫困问题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全球化潮流中,事实上存在着一种新经济殖民主义的杂质。全球化的负面影响(1)对国家主权和政府权威的影响。削弱了传统57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和格局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和格局
58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逐步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进程。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1、经济特区
2、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以浦东为龙头,沿江、沿边、沿线扩大内陆地区的开放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返回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59含义:指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展对外贸易而设置的实行优惠政策的特殊区域。世界各国的特区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目的,但有其共性。兴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特点:实行某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包括: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管理以市场调节为主;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出入境等方面给外商以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国家给特区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返回含义:指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展对外贸易而设置的60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珠江和闽南三个三角地区;1986年放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沿海开放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既要“外引”,又要“内联”。
返回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珠6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立对于科技创新,引进国外科研机构和人员,促进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升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立对于科技创新,引进国外科研机构62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市秦皇岛市天津市烟台市青岛市连云港市南通市上海市温州市福州市广州市湛江市北海市沿海地区长江三角珠江三角闽南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沿海地带沿边沿路沿江内陆省会城市返回经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大连市秦皇岛市天津市烟台市青岛市连云63
经历15年谈判历程,2001年12月11日,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加入WTO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利用国际经济规则,维护我国合法的经济权益;
二是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是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
四是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五是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返回
经历15年谈判历程,2001年12月11日,我国终于641.对外开放的特点
(1)在理论上确立了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价值增殖的开放经济观念;
(2)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的长期国策;
(3)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
(4)对外开放的形式由单一转为立体;
(5)对外开放具有双向性。
2.对外开放的主要成就
(1)改变了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全方位开拓了国际市场;
(3)利用外资规模扩大,成效显著;
(4)走出国门,积极发展跨国企业;
(5)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返回1.对外开放的特点
(1)在理论上确立了利用65第二十章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二十章66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1)绝对利益学说。斯密: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那些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的商品,然后进行交换。(2)比较利益学说。李嘉图:贸易双方应该按照现有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合作,都可从中获得利益。(3)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Hechscher,E.F.)和俄林(Ohlin,O.):国际贸易的成因不是各国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而是各国要素供给的不同。各国要素资源存量不同,相对价格不同,决定了成本差异。生产和出口本国比较丰裕的资源,进口本国比较稀缺的资源。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67对外贸易的绝对利益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绝对优势商品生产专业化及交换举例,下表列出单位产品生产需要的劳动量,结论是A生产电脑,B生产大米一台电脑一袋大米A国2015B国4010对外贸易的绝对利益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一台电脑一袋大米A国2068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只要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两国分别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互相贸易,两国的资源配置都可以得到提高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只要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两国分69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因而各国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尽管一国可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而另一国处在绝对优势,但只要两国能在优势中取最优,劣势中取轻者进行分工和贸易,此时双方多会获得的利益称为比较利益。概念: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因而各国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70国别英国葡萄牙合计分工前毛呢1单位/100人1单位/90人2葡萄酒1单位/120人1单位/80人2分工后毛呢2.2单位/220人2.2葡萄酒2.125单位/170人2.125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一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或产品),称其有比较优势。
国别英国葡萄牙合计71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经过国际贸易,各国获得最大的福利。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72贸易保护论幼稚工业论汉密尔顿(Hamilton,A.)和李斯特(List,F.)认为,一国应选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给予适当、但必须是暂时的关税保护,逐步提高竞争力。保护期内,幼稚工业的生产成本高,一旦成长起来,逐步降低成本,消费者就会价格下降中得到好处,最终取消保护,实现国际公平竞争。贸易保护论幼稚工业论73其他贸易保护论(1)萌芽经济论。新兴工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并不是因为缺乏效率,而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必须提高关税,对所有工业进行保护。当百业俱兴,实现平衡增长后,才可以取消保护。其他贸易保护论(1)萌芽经济论。新兴工业之所以缺乏竞争力,并74(2)未利用资源论也叫剩余出路论,主要考察如何利用闲置资源(如剩余劳动力)来增加一国的产出和福利。与比较成本论不同:1.国内未充分就业,出口生产增加不用减少其他生产,贸易的作用不是重新配置既定资源,而是为剩余资源提供新的需求;2.生产资源不具完全的流动性和替代性,用于出口生产的资源难以转向国内生产。所以利用闲置资源来提高国民收入的机会成本很低。剩余出路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借助保护(或补贴)措施参与国际贸易,扩大对闲置资源的利用。(2)未利用资源论也叫剩余出路论,主要考察如何利用闲置资源(75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76实证研究:出口与经济增长强烈正相关经济史的研究刘易斯的“引擎”理论克鲁格的研究钱纳里等的研究《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结论实证研究:出口与经济增长强烈正相关经济史的研究77经济史的研究对19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欧洲英国工业革命引起的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使原材料产地加拿大、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经济迅速增长,随贸易的发展,进入这些国家的投资也增多马歇尔(Marshall,1890)指出19世纪“决定各国经济进步的原因就是国际贸易”经济史的研究对19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欧洲英国工业革命引起78刘易斯的“引擎”理论刘易斯1979年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演说时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1873-1919年以及1954-1973年,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速度稳定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0.87倍国际贸易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传递到发展中国家,贸易是增长的“引擎”刘易斯的“引擎”理论刘易斯1979年在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79克鲁格的研究克鲁格研究了15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实际GNP增长与出口增长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出口增长迅速的韩国、台湾、马来西亚、象牙海岸等GNP增长也迅速反之,印度、阿根廷、埃及等出口增长缓慢的国家,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克鲁格的研究克鲁格研究了15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发现实际GN80钱纳里等的研究钱纳里等将39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按对外贸易发展程度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和中间型三类越开放的经济,对外贸易程度越高,经济效率也越高,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制成品出口较多的国家,经济结构变化较快,国内外产业联系传递较大,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钱纳里等的研究钱纳里等将39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按对外贸易发展81《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报告》将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按对外贸易和保护程度分为“强烈外向型”、“适度外向型”、“适度内向型”和“强烈内向型”四类《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报告》将41个发展中国家和82指标及时期强烈外向型适度外向型适度内向型强烈内向型实际GDP年平均增长1963-1973年1973-1985年9.5%7.7%4.1%2.5%实际人均GNP增长1963-1973年1973-1985年6.9%5.9%1.6%0.1%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1963-1973年1973-1985年14.8%14.2%16.1%14.5%10.3%8.5%5.7%3.7%指标及时期强烈外向型适度外向型适度内向型强烈内向型实际GDP83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向型经济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内向型经济,尤其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强烈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外向型经济与内向型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表明内向型战略持续越久,经济增长越缓慢,在世界竞争中越处于劣势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向型经济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内向型经济,尤其是以84结论几乎所有的时间序列研究、国家之间的截面比较研究都表明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当然,简单的两变量关系并不能正面谁是因,谁是果更多的人赞成经济增长与出口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结论几乎所有的时间序列研究、国家之间的截面比较研究都表明经济85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社会成本高昂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86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中心——外围理论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贸易条件恶化国际收支恶化不同的声音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的恶化中心——外围理论87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提出世界经济的中心世界经济的外围中心与外围的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提出88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构成及主要出口品国家初级产品份额制成品份额主要出口产品埃塞俄比亚96%4%咖啡、茶、毛皮尼加拉瓜93%7%咖啡及替代品、肉类、棉花玻利维亚81%19%天然气、基本金属矿、锡布隆迪70%30%咖啡及替代品、茶危地马拉70%30%咖啡、糖及蜜、水果及坚果埃及67%33%石油、矿物燃料、纺织品哥斯达黎加67%33%蔬菜水果、咖啡哥伦比亚60%40%咖啡、石油、煤中非56%44%珍珠、宝石、咖啡发展中国家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部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构成及主要89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技术差异引发的价格差异*初级产品替代品的开发和利用*生产的垄断程度差异*产品的收入弹性(食品0.6,农产品原料0.5)*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技术差异引发的价格差异*901965-1986年贸易条件的变化(%)1965-19731973-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低收入国家0.71.6-0.9-1.80.00.7-0.8-4.3中等收入国家0.62.5-0.8-2.0-0.10.6-1.0-5.0石油输出国0.313.419.5-5.4-6.61.3-1.3-56.2发达国家-1.0-3.0-1.83.00.10.31.08.31965-1986年贸易条件的变化(%)1965-1973191国际收支恶化(1)贸易条件恶化将导致国际收支恶化普雷维什的例子:中心与外围国家经济增长率同为3%,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1.3,初级产品0.8如果中心向外围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外围则反之,则有下列的结果国际收支恶化(1)贸易条件恶化将导致国际收支恶化92国际收支恶化(2)假设进出口的数量不变中心的出口增长率为3%×1.3=3.9%中心的进口增长率为3%×0.8=2.4%外围的进口增长率为3%×1.3=3.9%外围的出口增长率为3%×0.8=2.4%中心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而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则会出口增长慢于进口增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恶化(2)假设进出口的数量不变93不同的声音1969年,威尔逊(T.Wilson)等提出考虑到出口数量的变化,应区分不同的贸易条件,即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就是普雷维什的贸易条件*而收入贸易条件是商品贸易条件与出口量变化的乘积,收入贸易条件可能会随商品贸易条件的恶化而改善*《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就指出1970-1980年,巴基斯坦、泰国、加纳、秘鲁、孟加拉等国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但出口收入反而增长了1980s以后,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条件与贸易条件都有所下降不同的声音1969年,威尔逊(T.Wilson)等提出考虑94社会成本高昂就个别企业而言,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或比较成本优势专门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是有利的,但大量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一些发展中国家集中于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这种生产格局社会成本高昂:国际贸易条件恶化;产业联系很少;如为外国资本控制不利于国内资本形成和投资社会成本高昂就个别企业而言,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或比较成本优95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促进战略出口替代向进口促进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96进口替代战略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理论依据
进口替代的两阶段
主要政策手段
有效保护率典型案例:巴西
进口替代战略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97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尽快的工业制成品,有限发展本国的工业,是一种典型的内向型的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于1950-1960s提出并首先在拉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实施,随后,南亚、中东欧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到1960s后期,进口替代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贸易发展战略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98理论依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理论依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99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30s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提出一国在制造业发展的初期必须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政策,直到幼稚工业成熟为止*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得到了“边干边学”理论的支持*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30s由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100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理论二元经济中农业有相当大的劳动力属于低效率或无效率,将这些劳动力转移出来加入其他产业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城市工业要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政府就必须采取干预和保护政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替代进口品刘易斯的无限劳动供给理论二元经济中农业有相当大的劳动力属于低101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实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将会恶化,并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附于发达国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制成品的进口,建立本国的工业体系,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实行自由贸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102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各产业之间都有前向或后向的联系制造业前后向的联系效应很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措施,在制成品和中间产品产业实现进口替代,可以带动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增长和发展赫尔希曼的联系效应理论各产业之间都有前向或后向的联系103进口替代的两阶段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的两阶段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104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通过高关税等措施限制甚至排斥进口品,建立和发展食品、服装、家电等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加工等产业,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最终消费品进口替代通过高关税等措施限制甚至排斥进口品,建立和105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当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即可以进入第二阶段进口替代转向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冶炼、煤炭工业等,为全面工业化奠定基础资本品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当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到基本106主要政策手段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汇率管制*主要政策手段关税*107典型案例:巴西1940s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1940s-1960s中期为第一阶段:严格的进口限制、外汇拍卖和国家配置、高关税、通过许可证体系给予资本品和农业机械进口优先1949-1964年,进口替代带来制造业25%的需求增长,制造业产品进口部分从1949年的14%下降到1964年的6%1970s进入第二阶段,资本品进口开始限制,对资本品的进口优惠开始撤销典型案例:巴西1940s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拥有巨大的国内108出口促进战略历史背景主要意图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主要政策手段典型案例:韩国出口促进战略历史背景109历史背景1950s-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是国际贸易环境最为有利的时期,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和需求也随之增长,同时发达国家普遍奉行贸易自由主义政策,且需求结构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相适应,由此给发展中国带来了极好的出口扩张机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内部市场比较狭小)抓住机遇,采取了出口促进战略,增加出口至市场水平之上历史背景1950s-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是国际贸易环110主要意图利用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维持和扩大与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联系,引进资本和技术使企业家超越国内市场的约束,通过国内和国际双重压力,提高效率,促进创新主要意图利用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带动整个经济增长111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第二阶段: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并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出口促进的两阶段是相继的产业升级的过程*出口促进战略的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112主要政策手段关税进口配额优惠政策汇率政策主要政策手段关税113典型案例:韩国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取得骄人业绩*相关政策包括:给予出口企业种种优惠、对出口目标每日监测、奖励先进、惩罚后进、支持大型财团等*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1960s水泥、石油和石油化工,1960s-1970s钢铁、石化,1970s造船、耐用消费品、化工,1980s电子,1990s信息产业典型案例:韩国韩国的出口促进战略取得骄人业绩*114进口替代向出口促进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的相继性进口替代向出口促进战略转移是总的趋势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115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进口替代战略加剧了这些国家在国际收支和外债方面的困难和危机原因:高保护率导致低效率*不利于发展出口*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加剧社会不均衡*产业带动作用也不大*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1970s末开始遭遇困难进口替代战略加116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等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也给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实施出口促进战略的国家的成功榜样日本、中国、亚洲四小龙、亚洲117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的相继性在经济起飞阶段,为保护幼稚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是必要的。事实上,日本等国家1940s-1950s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为以后出口促进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但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的阶段,积累了相当的生产能力,就必须相机实施出口促进战略,以本国比较优势为基础,发展出口,进入竞争,带动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促进已成为大势所趋。从1970s末开始,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战略调整,先是拉丁美洲,然后是非洲,1990s初最后一个大国——印度也开始转向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战略的相继性在经济起飞阶段,为保护幼稚产业118[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时,典型的单一农作物经济,橡胶占其出口收入的1/2,占GDP的1/4。马来西亚人口较少,却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发展战略基于比较利益。不仅保持橡胶的竞争能力,而且投资于棕榈。1960年又增加石油出口和原木出口。1965年初级产品出口占90%。在此基础上,马来西亚在制成品出口上投资,1992年,制成品出口占到了61%。投资于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出口,使马国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人均收入达到8000$。[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时,典型的单一农119[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加纳在1957年独立时,是单一产品出口国,可可出口占60%,占GDP的1/5,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人均收入500$。在接下的发展中,加纳人在其领导人恩克鲁玛领导下,把投资从出口基地急转到进口替代产业。可可出口下降了一半,但其它产品出口没有弥补这一缺口。如果维持出口农业、林业等产品,获取足够的收入,用以推进向进口替代的循序渐进,也许能够取得发展。20世纪80年代,加纳人均收入只有340$。[案例]马来西亚和加纳加纳在1957年独立时,是单一产品出口120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2)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3)技术进步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远洋运输技术、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购销合同案例
- 图书出版合作协议书格式
- 汽车抵押借款合同协议书示例
- 个人合伙协议书格式
- 2024智能化工程维修合同
- 房地产抵押合同常见条款
- 教师临时雇佣合同
- 2023年高考地理重点难点考点通练-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原卷版)
- 工厂合作伙伴意向书
- 各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 3.4问题解决策略:归纳-2024-2025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招聘18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L∕T 5210.4-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 2024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 医疗器械(耗材)项目投标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完整版)链传动习题
- 出国留学高中成绩单最强模板
- 食安员抽考必备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19 思修 第三章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 幼儿园绘本故事:《神奇雨伞店》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