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成考专升本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2.
第
6
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书不能太少,____也不能贪多,____。精读应循序渐进,扶摇直上,____,层层上升,迅速接近顶端。切忌贪多图快,囫囵吞枣,否则势必根基不稳,____。①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②太少则行而不远③贪多则消化不良④有如登塔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B.时间是一匹在宇宙间任意驰骋绝不驯服的天马,我们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
C.本届亚运会上,中国游泳队表现不俗,这支队伍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D.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市所有的消防车、消防官兵,为保障人们安全过节,而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岗位。
5.
6.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A.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7.下列词语中括号里面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拙)笨(黜)免(咄)咄逼人
B.(蕴)藏(瘟)疫不(温)不火
C.(臭)氧铜(臭)乳(臭)未干
D.(渎)职案(牍)买(椟)还珠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
A.《归田园居》B.《饮酒》C.《种豆南山下》D.《山居秋瞑》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畏葸参禅鸠占雀巢摩肩接踵
B.寒喧坎坷严惩不贷一愁莫展
C.伸张宏伟鞭辟入里轻歌曼舞
D.题纲参与功亏一溃牵强附会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切削
削足适履
削平叛乱
B.产量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C.泄露
藏头露尾崭露头角
D.眩晕
晕头转向月晕而风
11.()
1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的意思是()。A.A.所需求的是活马,怎么买来死马?却花了五百金!
B.所寻找的是活马,怎么买来死马?并且花了五百金!
C.所需求的是活马,死马有何用处?并且花了五百金!
D.所寻找的是活马,死马有何用处?却花了五百金!
13.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有些人看来,___________。不错,高尚的东西容易流行,但是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高尚。就拿现在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来说,有的是健康的、高尚的,而有的则是些低级趣味的。A.A.流行的东西不都是好的、高尚的
B.流行的东西就是好的、高尚的
C.流行的东西必定是好的、高尚的
D.流行的东西未必是好的、高尚的
14.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A.抵毁广袤蕴藉蜂涌而上
B.箴言膺品嘻笑变本加利
C.蹊跷轶事湮没恬不知耻
D.气忿世故飘缈众口烁金
15.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晋察冀北部有一条还乡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碧绿的芦苇像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云。①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②河边有个小村庄③河里长着许多芦苇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16.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A.A.时酒当歌,人生几何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7.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________。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④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A.A.⑤②④③①B.②④③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⑤①②④③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创造历史的是民众,
,使我们在影像背后发现了平凡生活中的审美趣味和思想光芒。①点亮历史的是英雄②捕捉着时代之魂和人性之美③游刃有余的镜头穿越着苍茫时空④定格历史的是艺术家的蒙太奇语言A.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1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鬼斧神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20.
第
2
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1.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A.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22.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A.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2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作者多年
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
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
,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A.A.积淀流淌契合B.积聚流淌吻合C.积淀流露吻合D.积聚流露契合
2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参禅畏蒽摩肩接踵鸠占雀巢
B.坎坷寒喧一愁莫展严惩不贷
C.宏伟伸张轻歌曼舞鞭辟入里
D.参与题纲牵强附会功亏一溃
2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参禅畏蒽摩肩接踵鸠占雀巢
B.坎坷寒喧一愁莫展严惩不贷
C.宏伟伸张轻歌曼舞鞭辟入里
D.参与题纲牵强附会功亏一溃
2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27.()
28.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有些人看来,______。不错,高尚的东西容易流行,但是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都高尚。就拿现在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来说,有吩是健康的、高尚的,而有的则是些低级趣味的。A.A.流行的东西不都是好的、高尚的
B.流行的东西就是好的、高尚的
C.流行的东西必定是好的、高尚的
D.流行的东西未必是好的、高尚的
29.将充电插头取下。
30.下列各句中画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位歌星的婚礼掀起了上海滩的新闻大战。当天,上海的娱乐媒体记者几乎倾巢出动,其他省市的娱乐媒体记者也一大早就纷纷来到举行婚礼的酒店等候。
B.海淀区十一学校甘兰佑老师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心系全体学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之歌。
C.清华大学水利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在一次野外勘察中,意外发现了一片原始喀斯特岩溶地貌,那些岩石形态优美,真是巧夺天工。
D.“秦晋之好”这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的秦、晋两个国家,两国之间几代都有婚姻关系,可谓是间不容发。
二、填空题(10题)31.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32.《爱尔克的灯光》在写作上一个重要特点是以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文。
33.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34.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___________。
35.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
36.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37.《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____体散文集。
38.请把下面的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以增删个别词语。(5分)①2017年“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晚会将充分满足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④晚会的主题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
39.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天下归心。”
40.《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5题)4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8题。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日:“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注]。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日:“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日:‘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疋,后以为郎。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五》)
[注]报闻:上书言事,上不采纳。
42.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日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日于公祠。
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之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衷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
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壬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益驷马车。”及子封西平侯。从文中看,东海孝妇终被杀的原因有哪些?4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子由①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曩余闻忠、万、云安②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弄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竞不知怪,虎查卒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方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注】①子由:苏辙,字子由。②忠、万、云安:均为地名。“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44.民间的打虎英雄武松,与文中三种不怕虎的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5.郭解的外甥被人杀死,郭解的姐姐为什么不收尸埋葬?答:四、现代文阅读(5题)46.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高节之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很好的例子。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_____________;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____________。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联想。听到声音知道说话的是谁,见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都是起于联想作用。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得根据过去的经验。由此可知联想的作用广泛。联想有时可用意识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种种意象总是不由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温,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由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钟子期何以负知音的雅名?因为他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笳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苏东坡怎样形容洞箫声?他说:“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婺妇。”这些数不尽的例子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创造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因此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都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任意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根据第一段的文意,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应该是哪两个词语?(4分)
47.A.对承受辛苦的自信心有充分的贮留是作者走到三叠泉的动力。
B.古代文人中的杰出人物都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的。
C.作者对三叠泉的描写,多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一种悲壮感。
D.朱熹是大哲学家,因此他能够通过画揣想出三叠泉的生命意义。
E.本文虽然写景记游,但是其中的内容更多的却是写作者的感悟。
48.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
从根据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理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想像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
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来作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连,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的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你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像活动的。从速一朵水莲花出发,想像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而又充满了离别的轻愁。为什幺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士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受到鼓励的这种想像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像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像为诗中的人。
但是,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注】文中“沙扬娜拉”即口语“再见”的意思。
从第一段的文意看,作者为什么把“诗歌的欣赏活动”看成是一种“阿创造的过程”。
49.
50.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辐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钙、二氧化硅、铜以及其它矿物质,它们还有人类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人工合成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B.人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C.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D.人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五、阅读题(2题)51.分析本文,找出能代表本文中心意思的一句。
52.下列选项中可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玻璃的功能和用途B.人造骨的最好材料——结晶玻璃C.玻璃家族的不断扩大D.玻璃与人造骨六、作文(1题)53.请写一篇短文,介绍你喜爱的一张邮票。要求:找出邮票图案的条理以及图案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然后抓往特征逐一说明,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2.D
3.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从“不能太少”、“不能贪多”的对比形式可判断出各自所接的句子形式相仿,又从内容上可判断应为“太少则行而不远”、“贪多则消化不良”。“扶摇直上”后衔接句应考虑到后面的“层层上升,迅速接近顶端”,所以应填“有如登塔”。最后一句是假设之下的结果,承接“根基不稳”自然为“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
4.BA项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应为“重视和发展”;C项成分残缺,缺少短语中的介词,应该在“由”后添加介词“从”;D项属于搭配不当,“消防车……放弃休假”不妥。
5.B
6.D
7.A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音。A项中“拙笨”的“拙”读“zhuō”,“黜免”的“黜”读“chù;”,“咄咄逼人”的“咄”读“duō”。B项中“蕴藏”的“蕴”读“yùn”,“瘟疫”的“瘟”读“wēn”,“不温不火”的“温”读“wēn”。C项中“臭氧”的“臭”读“chòu”,“铜臭’’的“臭”读“xiù;”。“乳臭未干”的“臭”读“xiù;”。D项中“渎职”的“渎”读“dú”,“案牍”的“牍”读“dú”,“买椟还珠”的“椟”读“dú”。
8.B
9.C
10.BA项中“切削”的“削”读“xiāo”其他加点字读“xuē”;C项“泄露”的“露”读“Iòu”,其他加点字读“lù”;D项“晕头转向”的“晕”读“yūn”,其他加点字读“yùn”。B项加点字均读作“liàng”。
11.B
12.D
13.B
14.C
15.D第一句的最后是“还乡河”,下面与其衔接的应该是“河”,由此A、B两项可以排除。同理可知,衔接在第二句后面的依然是“河”,由此又排除了C项。因此选D项。
16.C本题所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c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该诗句源自《诗经?小雅?鹿鸣》首章:“助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7.C
18.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创造历史”、“点亮历史”、“定格历史”的排列,“民众”与“英雄”的递进关系与④句中的“蒙太奇语言”引出下文,“穿越着”与“捕捉着”均为③句中“镜头”的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塑料凳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疫情务工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皮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矸石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北京某汽车线束项目申请报告
- 煤耗试验报告
- 汽车继电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申请备案
- 2025年中国血压仪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人生导师合同范本
- 2025年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品项目建议书
- C语言大学实用教程课后参考答案苏小红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全册课件PPT
- 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课件
- 全套桥梁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 2021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ppt课件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样例与说明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6 Tree
- 高压氧科工作总结高压氧科个人年终总结.doc
- 《政治学概论》教学大纲
- 食品生物化学习题谢达平(动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