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病学邵学红温病学主讲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第六章温病的治疗第七章温病的预防与护理(略)中篇第八章风温第九章春温第十章暑温第十一章湿温第十二章伏暑第十三章秋燥第十四章大头瘟第十五章烂喉痧第十六章温疫(略)第十七章疟疾(略)第十八章霍乱(略)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掌握温病学的定义。了解温病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熟悉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对温病学的贡献。一、温病学的定义和地位定义: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四时温病病证及特点(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温病的病因与发病内容温病的辨证理论温病常用诊法温病的治疗温病的预防和护理二、温病学的地位1、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感病因辩证纲领诊断方法2、中医临床的组成部分外感病证一切热证治疗三、温病学发展概况(一)战国至唐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907年)—萌芽阶段此时期由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先后问世,中医学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体系,已有多方面涉及温病的论述,但是未形成专门论述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温病在概念上隶属于伤寒,为温病学的萌芽阶段。秦汉时期对温病的初步认识:1、《内经》中已有了关于温病因证脉治的记载(1)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苦”、“民乃厉,温病乃作”。(2)病因:《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是后世伏邪温病学说的最早理论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强调阴精在温病发生中的重要性。2、《难经》明确提出了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概念《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对此后人一般将“热病”释为发热的疾病,“伤寒”为广义的概念,也即外感热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温病属于广义伤寒中的一个病征。又从而可见,当时温病的概念与后世不尽相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伤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晋唐时代对温病认识的发展:1、晋代王淑和阐述了温病的病因学说:(1)伏寒化温说:冬伤于寒,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2)伏邪新感说:受寒为病的过程中更感异气重感于寒——温疟,更遇于风——风温更遇温热——温毒,更遇温气——温疫(3)时行之气说:《伤寒例》: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4、唐代孙思邈、王焘创制了一些治温病的方剂:孙氏方:葳蕤汤——治风温犀角地黄汤——治温病蓄血及出血太乙流金散、雄黄散——辟温气总之,《内》、《难》、《伤寒杂病论》之际,医界遵奉“伤寒有五”之说,由伤寒学一统外感热病。两晋至隋唐六百年间,温病学通过王淑和、巢元方、孙思邈、王焘等医家的阐幽发微,向前迈进了一步。但由于客观上仲景伤寒之学的权威性及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决定这一时期的温病学只能依附伤寒学隐而不现地积累资料,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北宋。故这一阶段称为温病学的萌芽阶段。但应注意的是,从此时期起,温病作为一个病名具有多种含义“伏气化温”春夏季春季时行,乖戾之气----传染、流行性的疾病。(三)宋至金元时期--成长阶段1、宋金元时代温病治疗学的新突破宋金元时代,温病在治法方药等方面,特别是在治疗学上开始有所突破,为温病学的自成体系初步奠定了基础。自《伤寒论》确立了外感病辨证施治的体系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治疗外感病都是以《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为准则。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宋代医家感到,完全遵循《伤寒论》方法统治一切外感热病,已不能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主张有所革新,从而开始突破晋唐以来墨守伤寒经方的局面。(1)宋代朱肱主张灵活应用经方《类证活人书》:“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唯冬及初春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半两,夏至后有桂枝证,可加知母一两、石膏二两,或加升麻半两。若病人素虚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减也。”(2)宋代郭雍突破了“冬伤于寒”的传统认识,蕴含新感学说的温病病因观:他说:“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这种观点,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和伏气两类奠定了理论基础。(3)金元时代刘河间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为主,开温病治疗学之先河。到金元时代,由于长期战乱,人民生活贫困,疫病劳役严重,温病漫延流行。当时的医家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感到“古方新病不相能也。”于是在医学领域中出现了一场革新。在这场变革中一位突出的人物是刘完素。他主张变革仲景之理论、治法和方药,以用于热病的治疗。在理论上,他据《素问.热论》,重申伤寒六经传变俱是热证,六气皆从火热而化。如《伤寒医鉴﹒论六经传变》引刘氏语云:”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其与仲景《伤寒论》三阳经证为热证实证,三阴经证以阴寒之证为主者不同,实是对仲景学说的一大变革,为应用寒凉清热为主治疗热病奠定了基础。同时,刘氏还认为仲景著述遗文,文深义奥,后学莫能崇之,以致错用《伤寒论》方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有误用麻黄汤治疗太阳中风,误用桂枝汤治疗太阳伤寒而致殒人性命者,故刘氏“革误人之弊。”主张采用辛凉之品以表里双解,因而自订了双解散、凉膈散、天水散等寒凉清里、辛散透表等表里两解的方剂。这类方剂为寒凉清热的温病治疗体系形成开了先河。故被后世称为“寒凉派”。刘氏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大大促进了温病必然脱却伤寒的趋势,所谓“伤寒宗仲景,热病主河间”,正是刘氏学术思想影响的结果。
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立新法--治以寒凉为主,法当表里双解制新方--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剂2、元代温病理论上的新进展元代末年王安道在《医经溯回集》中指出,温病在名称上不得混称伤寒,温病的发病机理是热邪自内达外,虽有表证,是由里热怫郁之故;在治疗上主张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提出了温病与伤寒必须从概念、病因病理、治疗方法上明确划分界限。其在《医经溯洄集》中提出:(1)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正名(2)温病为里热外发,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病理(3)治疗以清里热为主,解表次之,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治疗至此,温病始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称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综上所述,这一时期的特点:变革了仲景学说,从而使温病学的理法方药都有了重大的发展,温病已从伤寒的概念中分化出来,有其自已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但在理论上还未形成自已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却为以后温病学自成体系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一阶段称为温病学的成长阶段。
(四)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温病学发展至明清时代已渐趋成熟,特别是清代,温病学获得蓬勃发展。表现在对温热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益完善,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理论方药等方面形成了完整体系。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1、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汪氏认为发于春天的温病,除了冬寒化温者之外,尚有感受春令温暖之气而病的新感温病,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温病都是伏寒化热的传统观念。他说,“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此新感之温病也。”需要指出的是,汪氏的”新感温病“说,可能受宋代医学家郭雍的影响。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温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新理论a:温疫防治大法:“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既入,则以逐秽为第一要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这种逐秽解毒的方法实为后世创立芳香化浊法的开端。而疫病分三焦论治的立论,未尝不可说是给予吴鞠通创立三焦学说的启示。b:补充《内经》“秋伤于燥”缺文,制清燥救肺汤:喻氏还认为,《内经》只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等论述,而没有论及燥气,不够全面,乃撰写《燥气论》,提出了秋伤于燥之说,并制定清燥救肺汤作为治疗燥病的主方,这确是发前人所未发。清代四大温病学家的杰出贡献:清代温病学说蓬勃发展,温病名家辈出,涌现出了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为代表的四大温病学家。他们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对温病学形成完整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1、叶天士提出温病发生发展新理论,创立辨证施治新体系。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以叶天士的成就最为卓著,实是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其门人根据他口授之语整理而成的《温热论》,是温病学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其主要贡献是:2、薛生白编著《湿热病篇》,使湿热性温病的辨治内容臻于完善。与叶天士同时代的医家薛生白,立湿热病为专论,著《湿热病篇》,进一步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他认为:(1)湿热病的成因是太阴内伤在先,复感时令之湿,内外合邪所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2)湿热病以阳明、太阴病变为中心。因为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湿热证阳明,太阴居多。其中气实者,邪从热化,病变偏于阳明;中气虚者,邪从湿化,病变偏于太阴。(3)湿热之邪侵入途径: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3、吴鞠通编著《温病条辨》,系统论述温病证治。继叶天士之后,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叶天士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已的实践体会,编著了一部系统论述温病证治的专书----《温病条辨》(1)倡导三焦辨证,补卫气营血辨证之不足。吴鞠通除了以卫气营血作为辨证的理论基础外,还独创性地提出了三焦辨证,弥补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在用于辨证温病虚证时的不足。两种辨证体系相结合,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治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2)采拾叶案,确立方证。吴氏还在大量总结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温、暑、湿等病的医案立法用药的基础上,整理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温病的治疗方剂,使温病学的辨证论治内容更趋于完善。特别是吴鞠通将叶氏治疗温病后期肝肾阴伤的治法用药经验列入该书下焦篇中,立加减复脉汤,使叶氏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对于指导温病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3、伤寒与温病学派论争简介从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与伤寒混称以后,就使伤寒与温病之争明朗化了,到清末时,争论激烈,直至今日实际上犹未平息。这是温病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寒、温两派学术争鸣。(1)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伤寒学派: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有白虎汤、承气汤等方同样适用于温病。提出“阳明病即是温病”,白虎、承气就是治疗温病的方剂。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风寒温热均在论中(伤寒论)。”认为温病学家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甚至提出“废伤寒则六经不传,废六经则百病失传。”
温病学派:认为《伤寒论》虽是治疗外感病的专书,但其内容毕竟是“详于寒,略于温”,承气、白虎虽可治温病,但只能用于温病邪在气分阶段的部分病证,远远不能概括温病的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可以“羽以伤寒”,即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发展,实际上,风寒外来治宜辛温解表,温邪在卫每应辛凉清解,病因不同,治疗当然有别。温病与伤寒病因、病机截然不同。概念不容混淆,治疗必须严格区别。因而极力主张“跳出伤寒圈子。”创新论以“羽翼伤寒。”(2)怎样理解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基础温病学又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伤寒论》虽详于寒而略于温,但已重点论述了温病的特点与证候,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指出了温病热象偏盛的表现,为后世立下了论述温病的提纲。《伤寒论》确立的某些辨证施治原则,尚为温病学派所汲取,而应用于温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四)新中国成立前后--新发展1、温病学的理论经验广泛应用,成效卓著2、理论研究取得进展3、温病治法方药研究不断丰富4、文献整理取得成绩第二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内涵:其一,温病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病种,而是包括了许多外感热病在内,即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其二,温病属于急性外感热病范畴,也就是说,在急性外感热病中有一类病称为温病。其三,温病的致病主因是温邪,其临床特征主要是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即说明所有的温病都是发热的,而且具有一系列显著的象,在病变过程中阴液耗伤的病理变化较突出,从而出现各种阴伤见症。二、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温邪即外感病因中具有“温热”性质的病邪。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特异性:1、从外感受2、具有温热的性质(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中医称染易性,是指病邪在人群中相互度著、换易。如《素问•刺法论》(遗篇)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诸病源候论·时气病后阴阳易候》说:“其毒度著于人,如换易也。”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2、流行性所谓流行性,是指温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流行,古代又称“时行”或“天行”,并将引起的疾病称为时行病、天行病。庞安常在《伤寒总病论》中说:“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其时村落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虽不与众等,然考其证,其合某年某处众人所患之病纤悉相同,治法无异。此即当年之杂气,但目今所钟不厚,所患者稀少耳。”3、季节性
由于温热病邪的产生和致病与四时气候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温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即某些温病多发于某一季节,而另一些温病又多发于另一季节,或以某一季节为多。春季气候温暖多风,易形成风热病邪,故多风热为病;夏季气候酷热,暑气炎蒸,易形成暑热病邪,故多暑热为病;长夏天气虽热,但湿气亦重,易形成湿热病邪,故多湿热为病等。因此,有许多外感病被称为“时病”,而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等则被称为“四时温病”。4、地域性温热病邪的产生及致病与地理条件及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有密切关系,所以许多温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区范围,形成了温病的地域性。即某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其他地域则少见或不见。如湿温病多发生于江南水乡地带或地势卑低而潮湿的四川盆地。如:《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陈平伯说:“东南地卑水湿,湿热之伤人独甚。”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1、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和过程:温病的发展多数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即温病初起之时一般多表现为卫表见证,病位较浅,对脏腑功能活动的影响较小。以后病邪可渐传入里,病势随之加重,每表现为里实热证。经过一段时间,或是病邪渐退而正气渐复,疾病逐步向愈;或是正气愈衰而病邪益甚,病情加重,甚至可因正气衰亡而致死亡。当然,这仅是从多数温病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向和过程来说的,也有少数在开始发病时就出现明显里热症状而不见表证者;也有起病之始即表现为表里同病者,而且各种温病的病程、轻重也有很大的差异。
2、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温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其病理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当温邪作用于人体后,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性的损害。一般来说,温病初起之时,多以上焦肺卫病变为主,如顺传阳明气分,导致里热炽盛;亦可逆传心包。如病变继续发展,可传入营分,深入血分。病变后期可出现肺胃阴伤或下焦肝肾阴液耗伤的病理变化。总的来说,在温病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调为主,如病情严重或发展至后期,侵犯营血、下焦,则有明显的实质损害,尤其可引起阴液耗伤,甚则导致阴竭阳脱。如属湿热性质的病邪为患,其所引起的温病在初起时多以湿象表现为主,继则湿邪逐步化燥化火,热象逐渐明显。如病情进一步发展,湿邪可完全化燥化火,亦可入营入血,伤及阴液。由此可见,温病的病理演变是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的,这就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客观基础。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1、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一般温病的发生较为突然和急骤,一旦发病,病情变化较快,病情较重,每致卧床不起,在病变过程中的传变较快,变化较多,甚至可见病情一日三变,或险情迭起。而最后除了造成死亡或留下后遗症外,好转及痊愈也较快。在温病中也有些病种起病较缓,传变不多、不快,例如一些湿热邪气引起的温病就是这样。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温病自始至终基本上都是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只是多数温病初起表现为表热,继为里热,后为虚热。除此以外,温病在证候表现上较突出的是热象偏重,表现为起病时就以发热重,恶寒轻为特点,在病变过程中热势较高,并伴有口渴,心烦,溲短赤,舌红,脉数等热势壮盛的表现。3、易化燥伤阴由于温邪属于阳邪,易灼伤津液。正如吴鞠通说:“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所以在温病过程中容易出现口渴,舌干,唇焦齿燥,溲短少等阴液不足的表现。到温病后期,这种化燥伤阴的表现尤为突出。一般来说,先以伤肺胃之阴为主,其阴伤程度较轻;甚则可伤肝肾之阴,其阴伤程度较为严重。当然,各种温病其化燥伤阴的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由湿热性质的病邪引起的温病,其化燥伤阴的病理变化出现较迟,证情较轻,如及时恰当治疗者,甚至没有明显的化燥伤阴症状。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说,化燥伤阴仍是其重要的病理变化。4、易内陷生变在温病过程中,如病邪较盛,正气不敌,病邪可以内陷而发生各种变证、危证。例如,病邪深入营血后可引起热盛动血,导致肌肤发斑疹,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溲血等;病邪内陷手足厥阴则可引起动风痉厥或闭窍神昏谵语;如邪险正脱而引起气阴外脱、阳气外脱或内闭外脱,更属危笃之证。以上各种变证还可同时出现,如救治不及时或治疗无效,则可危及生命。总之,温病的临床表现是有其特殊性的,上面是从温病全过程表现、症状特点、病理特点以及危重性等几个方面分析的。所谓温病的特点就是温病的共性,但就每个具体的病种来说,这些特点所表现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差别,这又是各种温病的个性,即使是同一个病种,在上述的共性表现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一点在学习温病学或以后从事临场工作时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二、温病的范围和分类(一)温病的范围在温病的定义中已经讨论过,温病包括许多急性外感热病,而这一类疾病范围的确立则主要是依据于温病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把外感热病中除去风寒性质以外的所有急性外感热病都归于温病的范围。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和范围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温病的范围逐渐地扩大,包括的病种越来越广泛。如:《素闻·热论》中所说的“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这里所说的温病范围只限于春季发生的一种温热病。《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所指的温病范围也较小。
到清代以后,温病包括的范围就渐渐扩大了。《温病条辨》:“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实际上该书还包括了伏暑一病,并附有痢疾,黄疸等病种。按现代的热病分类,在外感热病中不外风寒和温热两类,而其中属风寒性质的毕竟较少,多数表现为温热性质,因而,现代温病学所包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本教材中所讨论的温病是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风温(实际上有冬温在内)、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等。这些温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1、发病季节命名:春温,冬温。2、四时主气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3、临床特点命名:伏暑、大头瘟、烂喉痧。(二)温病的分类正如前述,温病的范围较大,为了掌握它们的共同规律,并有利于执简驭繁,便于学习,可根据它们的某些共同之处进行分类。温病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1、按病证性质是否兼湿分类:温热类与湿热类温热性和湿热性温病的区别温热性温病湿热性温病病因性质温热(如风热、暑热、燥热)湿热(如湿热、暑湿)初起病位多为肺卫或邪犯气分、营分多为脾胃起病特点较急,热象较著较缓,初起时热象可不明显传变较快较慢,但化燥化火后传变亦快病程较短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转归易伤阴精易伤阳气,化燥后也伤阴液病种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湿温、伏暑、大头瘟、烂喉痧2、按发病初起是否见里热证分类:新感和伏气两类。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证。如风温、秋燥等。伏气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等。暑温、湿温初起时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温病范畴。三、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一)温病与伤寒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急性热病都可称为伤寒。风寒性质——伤寒、中风温热性质——温病(风温等)狭义伤寒——为感受风寒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2、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有别于狭义伤寒在古代伤寒、温病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温病包括在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两者是隶属关系;它与狭义伤寒,则是外感病中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两者是平列关系。外感温邪引起的伤寒(广义)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的差别,所采用的治法方药也截然不同。必须严加区分(狭义伤寒)。(二)温病与温疫1、疫的概念:是指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较大范围流行的一类疾病。《说文解字》:“疫,民皆病也。”无寒热之性2、温疫的概念: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即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3、温疫与温病概念的区别:温疫实质上是温病中的一类疾病,因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故称之为温疫,以区别于一般的温病,但从温热性质的外感急性热病这一点来说并没有实质的区分。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中王孟英引喻嘉言说:“湿温一证,即藏疫疠在内,一人受之则为湿温,一方受之则为疫疠:”可见,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在其传染性及流行性的大小。一般把不传染或传染性小,呈散在发生的称为温病,把传染性强而引起大流行的称为温疫4、区别温病和温疫的意义:重视预防,果断治疗。(三)温病与温毒1、温毒的含义: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属病名概念。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属病因概念。此指病名概念,即温毒是感受了温热毒邪而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他们除了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证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有显著的斑疹等特征。包括了大头瘟、烂喉痧等多种温热性质疾病在内。2、温病与温毒概念的区别:温毒实际也属于温病的范畴,是温病中具有肿毒表现的一类特殊病种。(不是一个具体病种的病名)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一、温病的病因1、什么叫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叫做致病因素。2、温病的病因——温邪: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等。3、温病病因学的特点(1)以天人相应为认识基础:六气六淫(2)以“审证求因”为辨证关键:钱天来:“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4、温病病因学的临床意义(1)揭示发病特点(2)区分证候类型(3)指导立法制方二、各种温邪的治病特点1、风热病邪(1)形成:叶天士“春月受风,其气以温。”吴鞠通“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2)主病:冬温、风温(3)致病特点:
①、其性升散疏泄,易侵袭上焦肺卫叶天士:“肺卫最高,邪必先伤”吴鞠通:“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②、易于化燥,伤肺胃津液③、易逆传心包,出现重险证候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2、暑热病邪(1)形成:《说文解字》“暑,热也。”王孟英“须知暑即日之气也。张仲景“太阳中热者,暍是也。”《说文解字》“暍,伤暑也。”(2)主病:暑温(3)致病特点:
①、易伤气分,径犯阳明。叶天士:“热地如炉,伤人最速。”“暑伤气”“夏暑发自阳明”②、暑性酷烈,耗伤津气《素闻·举痛论》“炅则气泄”,“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③、直中心包,闭塞机窍《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④、暑热夹湿,兼感为病叶天士“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王孟英“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故曰挟……而治暑者,须知其挟湿为多焉。”3、湿热病邪(1)形成:(2)主病:湿温(3)致病特点: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程较长《直指方·中湿论》:“惟湿之入人,行住坐卧,实熏染于冥冥之中。”薛生白:“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②、好犯中焦,以脾胃为病变中心③、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吴鞠通:“湿闭清阳道路也”。“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4、燥热病邪(1)形成:俞根初:“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为温燥,此属燥热。”(2)主病:秋燥(3)致病特点:①燥热入侵,先伤手太阴②易耗伤津液③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5、温热病邪(由伏寒化温转来)(1)形成:(2)主病:春温(3)致病特点:①、初起即犯气分或营分②、病情复杂多变,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肝肾之阴6、疫疠病邪(1)形成:
晋代葛洪《肘后方》:“其年岁月中有疠气,兼夹鬼毒相注,名为温病。”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夫时气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染易,故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乖,即戾也;戾,暴疟之谓。疠气、戾气、乖戾之气三者意义基本相同。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杂气论》“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之为疠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时疫感天地之戾气”。(2)主病:瘟疫(3)致病特点:①致病力强,常常无分老幼,众人触之即病。②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④为病严重,病情凶险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分类:湿热疫邪主病:湿热疫侵犯途径:从口鼻而入,先犯膜原证候:初起憎寒发热,以后但热不寒,日晡益甚,头身疼痛,苔白如积粉,舌质红降等症。疫邪传变趋向:a、外出,见太阳病等表证b、入里化燥,出现阳明经邪热浮盛证或阳明腑实证。分类:暑燥疫邪主病:暑燥疫致病条件:多在夏季暑热亢盛而久旱干燥气候条件下。其性质火热炽烈,侵犯人体后每导致邪热充斥表里上下内外,出现一派热毒亢盛的见证。如:身壮热,头疼如劈,两目昏瞀;或狂躁谵妄,口渴,骨节烦痛,腰痛如被杖;或有吐衄、发斑,舌红绛,苔焦或生芒刺,脉数或沉细而数。疫邪发展极快,热毒可迅速蔓延脏腑,出现神昏,四肢厥冷,口噤,双目直视;或腹痛如绞肠等症状。7、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指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时毒。温毒病邪包括风热毒邪、风热时毒、暑热毒邪、湿热毒邪、温热毒邪等。吴鞠通:”温毒者,诸温夹毒。“(1)形成:(2)主病:温毒(3)致病特点: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二、温病的发病(一)发病条件(发病因素)1、温邪的致病力2、人体正气的防御能力3、自然和社会环境(二)感邪途径1、通过皮肤而感邪2、通过口鼻而感邪(三)发病类型1、新感温病:感受外邪即时而发,初起表现符合当令之邪致病特点的一类温病。包括: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2、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伏而后发,初起表现异于时令主气致病特点的一类温病。包括:春温、伏暑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比较表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成因感邪后立即发病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机演变病机单纯,病情较轻;由表入里,渐次内传。病机复杂,病情较重;里热外发,层出不穷。证候特点初起大多以肺卫见症为主要表现,没有明显的脏腑病变。初起必见里热证郁伏证候或脏腑病变的表现。治疗初起多以解表透邪为主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病种风温、秋燥、大头瘟等春温、伏暑等。新感伏气学说的临床意义不在于探究感邪后即发与伏藏,而主要在于:区分发病类型标志病情轻重提示传变趋势指导制定治疗大法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温邪?你认为温病的病因是“温热病邪”的提法是否妥当,为什么?2、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特点有何异同?3、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其致病特点如何?4、温热病邪、疫疠病邪及病毒病邪的致病特点主要有哪些?5、试述体质在温病发病中的作用。6、试述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原则。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概述1、温病辨证的概念温病辨证就是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正确阐明温病的发生原因、病变部位、病理变化、病程阶段、证候类型等。2、温病辨证的内容温病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这一理论体系是前代医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温邪侵犯人体后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性损害所致。因此,温病的辨证内容主要是阐明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等。3、温病的辨证意义(1)审辨外因性质,察明体质阴阳(2)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理变化(3)标志病位浅深,掌握病情轻重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4)阐明发病规律,认识传变形式吴鞠通“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王孟英“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5)确立治疗原则,制定处方用药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一、卫气营血辨证(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1、《内经》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素闻·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只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素问·八正神明论》:“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不可不谨养。”卫气营血生理功能(含浅深层次)
卫:温分肉充皮肤捍卫肌表
卫、气肥腠理司开合(脉外)气:熏肤充身生理活动动力
泽毛整体防御技能水谷卫气精微营血营:和调于五脏,营、血洒陈于六腑营养作用(脉内)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2、《伤寒杂病论》对营卫气血的认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等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主要是指人体的卫气营血功能失调后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和病变现象,它与《内经》所论述的正常生理状态有所不同。(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1、卫分证(1)概念:卫分证是温邪入侵,邪正斗争于卫分,引起卫外功能失常所表现出的证候。(2)主要证候及辨证要点: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卫分证的病因病理及转归:邪郁卫分,肺卫失宣。(4)卫分证的临床类型及其主要表现①风热在卫:②燥热在卫:③湿热在卫:(5)卫分证的治疗原则:卫分证由于病在肺卫肌表,治疗是以宣泄肺卫为法,辛凉透表为治。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既是此意。2、气分证(1)概念:气分证是邪热盛于里,导致人体脏腑气机失常而产生的证候(2)主要证候及辨证要点:主症: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凉饮,溺赤,舌质红,苔黄干燥,脉象浮洪。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3)气分证的病因病理及转归病理特点:里热亢盛,津液受伤(4)气分证的临床类型及其主要表现:邪热壅肺、阳明热盛、阳明热结等。(5)气分证的治疗原则:清气逐邪,泄热保津3、营分证(1)概念:营分证是指邪热炽盛于营分,劫烁营阴,扰乱心神,外窜血络所致的证候。(2)主要证候及辨证要点:主症: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3)营分证的病因病理及转归病理特点:热灼营阴,扰神窜络(4)营分证的临床类型及其主要表现:热灼营阴、热闭心包。(5)营分证的治疗原则:清营透热4、血分证(1)概念:血分证是热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动血的证候。(2)主要证候及辨证要点:主症:身灼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辨证要点:斑疹,出血见症,舌深绛(3)血分证的病因病理及转归病理特点:热盛迫血,血脉瘀滞(4)血分证的临床类型及其主要表现:热盛迫血、气血两燔、血热动风、热瘀交结等(5)血分证的治疗原则:清热凉血,化瘀散血(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病位浅深及相互传变。1、病位浅深:病位病情卫分浅轻气分较深较重营分深重血分最深最重上焦:肺浅轻心包深重中焦:脾胃较深较重下焦:肝肾最深最重2、传变形式:①卫气营血②不经卫分,直入气分或病发于气、营分③交叉重迭: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气营两燔;气血两燔;或卫气营血界限不清。④不复传变,如邪入卫分,可汗出病解,不传气分卫气营血辨证表证型病理证候辨证要点备注卫邪郁卫分,肺卫失宣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或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寒,口微渴。风热袭卫气邪入气分,热炽津伤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凉,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气分证的病变范围较大此以热盛阳明为代表。营热灼营阴,扰神窜络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血动血耗血,瘀热交结身热,躁扰不安,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斑疹,急性多部位、多腔道出血,舌质深绛。二、三焦辨证(一)三焦的含义1、部位三焦《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隔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将人体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2、脏腑三焦《素问·五脏别论篇》:“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子腑也。”------三焦是人体的传化之腑,具有通行水液的作用3、气化三焦《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4、辨证三焦------三焦主人体气化及水液运行功能是以临床证候表现辨别病变部位、脏腑,进而按所病之部位、脏腑划分为上、中、下三类证候。如《金匮要略》以“肺痿”为上焦热证;“坚满”为中焦热证;“淋泌溺血”为下焦热证。吴鞠通则根据温邪致病的特点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主次先后,把整个病程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依据。(二)三焦辨证的实际意义1、划分病位三焦辨证就是辨所病脏腑部位,了解病程阶段。吴鞠通“始上焦,终下焦。”肺、心包(心)——上焦病位脾、胃、大肠——中焦肾、肝——下焦2、辨证立法证候是发病后人体邪正消长变化的客观反映,在病变过程中,随着病变部位、病机变化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因此,掌握证候,是审因测机、辨证论治的关键。(1)上焦证①上焦证的主证与病理:肺卫证——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微渴,咳嗽,苔薄白,舌淡红,脉象浮数。手太阴肺病理:邪袭肺卫,肺气失宣。肺热证——主症:身热汗出,口渴,咳嗽,气喘,舌红,苔上焦证黄,脉数。病理:邪热壅肺,肺气闭郁。手厥阴心包:热闭心包——主症: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质鲜绛,脉细数。病理:邪陷心包,心神失常。②上焦证的治则: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③上焦证的转归(2)中焦证的主证及病理①中焦证的主症:足阳明胃——主症: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红目赤,汗大出,口渴,气粗,舌红,苔黄燥,脉洪大。病理:阳明热盛,津液受伤。中焦证手阳明大肠——主症: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或谵语,舌红,苔黄,或灰黑焦燥,脉沉实有力。病理:阳明热结,腑气不通。足太阳脾——主症: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泛恶欲呕,舌红,苔白厚腻,脉濡缓。病理:湿热困脾,气机郁阻。②中焦证的治则:清热化湿吴鞠通“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③中焦证的转归(3)下焦证①下焦证的主证及病理足少阴肾——主症:身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耳聋,舌下焦证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病理:邪热久羁,耗损肾阴。足厥阴肝——主症:手指蠕动,甚或瘈疭,神倦肢厥,心中憺憺大动,舌干绛而痿,脉虚弱。病理:水不涵木,虚风内动。②下焦证的治则:滋肾镇肝,育阴潜阳。③下焦证之转归3、三焦的传变(1)病在上焦,顺传中下,逆传心包(2)上中同病——上焦未罢而现中焦证(3)中下同病——中焦未罢而现下焦证(4)上中下焦同病(5)发而即止,无复传变——邪在上焦或中焦即止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一)二者的共同点1、辨证意义上的共同点2、病机及证候表现上的共同点(二)二者的不同点1、证候表现上2、病理变化上(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应用卫气营血上焦肺肺心包肺中焦脾胃胃
下肾肝焦复习思考题1、温病辨证理论对温病的临床有何指导意义?2、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的病机特点、证候表现及辨证要点各是什么?3、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各有哪些证候类型?其病机特点、证候表现及辨证要点各是什么?4、卫气营血证候传变和三焦证候传变有何规律?5、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有何区别?在临床上如何相辅运用?
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诊法即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方面。温病的诊法,即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病人的多种症状和体征,从而分析发病的原因、病症的性质和部位、邪正的关系、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及诊断的确立提供依据。由于温病的临床表现特殊,如有不同类型的发热,容易出现斑疹、白胚、舌脉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动态变化过程等,因此,逐渐形成了与之相连适应的辨舌验齿、辨斑疹白胚、辨神色脉象等一套较为独特而又系统的诊断方法。一、辨舌验齿(一)、辨舌:1、理论依据—舌苔、舌质与脏腑的关系舌是人身统一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有许多经络与其相通。温热病邪引起的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生理失常或实质损害等,均可反应于舌象的变化。温病的舌诊,包括察舌苔和舌质两个部分。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而胃与脾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胃气蒸腾,上潮于舌,则形成苔垢,故舌苔的变化,主要反应中焦气分的病变,其它脏腑病理变化,也会不同程度上反映于舌苔上。心主血属营,营血蒸腾,使舌之色泽、荣枯等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舌苔的变化候卫气分的病变,舌质的变化候营血分的病变。2、舌象是温病的主要体征:(1)能及时反映温病的病情:(2)对判断病情轻重,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3)在某种情况下是一不可多得的体征。观察舌象的变化,是温病诊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人和今人都重视辨舌。如《温热论》,辨舌占了一半的内容。《临症指南医案·温热门》,单凭舌辨病议药的几乎占了一半。薛生白《湿热病篇》把舌苔作为主要的症状。3、辨舌的临床意义辨舌主要观察舌苔、舌质、舌津、舌形的变化。一般说,舌苔主要反映卫气分阶段的病变,即功能障碍。舌质反映营血的病变,即实质损害。舌津反映津血阴液的耗损程度。总之,可以通过辨舌来区分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津液的存亡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1)辨别病邪的性质:由于四时温热邪气不同,致病后反映的舌象必然有异,临床上通过察舌苔的性状来区分病邪的性质。如湿热邪气致病多表现黄滑粘腻,程度较稀薄的为湿重于热;感受温热邪气(风热)舌苔多薄而欠润;感受疫疠之邪舌苔白如积粉;若舌苔腐垢为挟有秽浊之气;(2)区分病位的浅深:一般情况下,温病是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发展的:由卫到气入营入血是病由表入里,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舌苔舌质的色泽等变化,来判断病位之浅深,病情之轻重。如舌苔薄白,病在肺卫,病情较轻;如舌苔质红,病在里为气分,较卫分为重;如果出现黑苔或无苔,舌质变为红绛,标志病邪已深入营血,病情较危重。(3)分析病势之进退:温病的过程中,病势的进退,决定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邪盛正虚则病进,邪却正复则病愈。临床上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苔质的颜色、老嫩等来判断病势的发展趋向。一般说:舌苔由白变黄为病进;由黄转黑为病重;由薄变厚为邪盛,由厚变薄为邪衰;由有苔到无苔光亮如镜为胃阴衰亡,舌上渐生苔为正气来复。(4)判断津液之存亡:温病中,津液的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即所谓“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舌苔舌质的润燥等情况,来判断津液的存亡。舌苔润说明津未伤;舌苔欠润为津液初伤;舌苔干燥津液已伤;舌苔焦燥为津液大伤;舌质枯萎标志肾阴欲竭。相反,若舌苔水滑,是津未伤而痰湿盛。(5)标明病情之虚实《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临床上可以通过察舌苔的厚薄;质地的老嫩等情况来明确病情之虚实,一般说:舌苔厚,质地苍老,色泽鲜,甚则起芒刺属实证;舌苔剥脱或者无苔,质地虽红而娇嫩、或枯萎属虚证。总之,在临床上要仔细观察,全面了解,综合分析,使舌疹在温病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温病舌诊辨证:(1)卫分舌象:温病在卫分阶段,邪浅病轻,舌象变化也比较简单,其主要特点是:舌质一般正常或边尖红,舌体形态根据个人体质略有差异,舌苔主要表现薄白苔,但由于感受邪气不同,薄白苔的情况亦有区别。归纳如下:舌质-------淡红、边尖红薄白欠润-------风热在卫卫分舌象暑湿伤卫薄白滑腻舌苔----白苔湿浊困表燥袭肺卫薄白而干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表热未解,肺津已伤(2)气分舌象温病在气分阶段,邪气已由表入里,此时邪正剧争,人体功能活动极度亢奋,脏腑功能失调,舌象变化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是:舌质红,舌体正常,舌苔由白转黄。黄苔是气分证最多见的一种舌苔,但因气分证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变化较多,舌苔表现也复杂多样。归纳如下:舌质--------色红,体态正常白厚而腻-------湿阻气分白厚而干燥-------脾湿未化,胃燥气伤。白苔质如碱状-------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白厚白砂苔(水晶苔)-------胃中燥热,津液被灼。气分舌象白滑黏腻如积粉-------湿热疫邪郁伏募原。白苔黏腻质红绛------湿遏热伏。白霉苔-------秽浊之气内郁,胃气衰败。黄苔微带白色或黄白相兼-------邪入气分,表邪未尽。薄黄不燥-------邪气初入气分,津液未伤。舌苔黄苔苔黄干燥-------气分热盛,津液已伤。老黄焦燥起芒刺或有裂纹-------阳明腑实。黄厚腻或黄浊-------湿热内蕴。灰而干燥-------阳明腑实,阴液已伤。灰苔灰而黏腻-------温病挟痰浊内阻。灰滑苔-------阳虚有寒。黑苔黑苔焦燥起刺质地干涩苍老-------阳明腑实,阴液大伤。遍舌色黑而润-------温病兼挟痰湿。腻苔主湿,白而厚腻主湿重;白而润者主津未伤;白而燥者主津已伤;白而厚浊黏腻者主湿痰秽浊,白而干硬粗糙者主里热实结。在温病过程中见白苔者,一般病情多较轻,预后也较好。但白苔中的白砂苔、白霉苔却为危重证的表现。此外,还要结合舌质状况,如苔白如积粉又见紫绛舌质者,主瘟疫凶险之证。对这些特殊的白苔表现,在诊断病情和判断预后时应予注意。黄苔主热,为里、实热证,是邪在气分的主要舌苔表现。如薄者邪势尚轻浅;厚者则邪势较为深重;润者津伤不甚,黄腻或黄浊者则主湿热;干燥者为津已伤,厚实者主里有燥实。另外,也要注意如素体内热较重者,特别是湿热素盛者,平时就有黄苔或黄腻苔的表现。(3)营分证舌象:温病邪入营分,病势较为深重,已有气分证的正邪俱盛,转为邪盛正虚,由功能障碍发展到物质基础损伤。因此温病到了营分阶段,由于营阴耗损,血液黏滞,血运失常,舌质变化较为突出。营分证的舌象特点是:舌的形体偏瘦,舌质红绛,质地糙老,一般无苔或仅见薄黑而干燥。由于营分阶段,正邪盛衰的程度亦有不同,舌象变化也不完全一样,现归纳如下:舌苔----无苔(或薄黑苔)舌尖红赤起刺----邪初入营,心火亢炽。营分证舌象中有人字形裂纹或生红点----心营热毒极盛。红舌光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邪热初退,津伤未复。舌质淡红而干,其色不荣----温病后期,心脾亏虚,气阴两虚。纯绛鲜泽----热入心包。绛舌绛而干燥----热入营分,营阴受伤。绛兼黄苔----气营两燔。绛舌上罩有黏腻苔垢----热在营血,兼挟秽浊之气红舌,温病过程中见红舌的诊断意义有虚实之别:如红色鲜明、质糙生刺、生点或有裂纹,多为邪热亢盛,或邪热入于心营之象,其证属实;如其色光红柔嫩,则为阴液亏虚之象,其证属虚(4)血分证舌象:血分证是温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病情危重。血分证有虚实之分,一方面表现为温毒邪热极盛,另一方面表现真阴耗竭。因此,舌象变化也较复杂。血分舌象变化的特点是,舌形与舌质的改变:舌质多呈绛紫舌,甚至有瘀斑或瘀点;舌形多见干瘦、干枯、龟裂、短缩、萎软、卷缩、舌体歪斜等变化。具体讨论如下:
绛而不鲜,舌体干枯而萎,黑苔干燥甚或焦枯----肾阴耗竭。绛舌光亮如镜----胃阴衰亡。舌质紫绛焦紫起刺状如杨梅----血分热毒极盛。紫晦而干,色如猪肝----肝肾阴竭。紫而瘀暗,扪之潮湿----内兼瘀血。舌质淡白无华,苔干黑----湿热化燥,深入营血,灼伤血终,气随血脱血分舌象舌体强硬,运动不能自如温热逆传心包。气液不足,络脉失养----动风之象舌体短缩----内风扰动,痰浊内阻。舌斜,舌颤----肝风发痉之象。舌体形态舌体萎软不能伸缩或伸不过齿----肝肾阴液将竭。舌卷囊缩----病入厥阴。舌体胀大,兼黄腻苔垢满布----湿热蕴毒,上泛于舌。舌体胀大,色紫晦----酒毒冲心。紫舌所反映的病候有虚实之别,焦紫起刺为热毒极盛,紫而瘀暗为兼瘀血,属实证。紫晦干枯为肝肾阴竭,属虚证。至于紫而青滑多属虚寒,温病中较少见。(二)验齿1、验齿的意义:验齿包括验齿和察齿龈两部分,是温病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创新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检测仪器市场供需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2地理高考抢分秘籍-共享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抢分秘籍(解析版)
- 2024年国际物流多式联运合作合同-欧洲至亚洲航线
- 2(2024版)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 2024年家具租赁:抵押担保合同
- 2024年大数据分析与使用权合同
- 2024年客运服务出租汽车协议
- (2024版)大运河数字地图制作与授权合同(2024版)
- 压疮用具的使用护理课件
-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研究报告
- 长春工业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 六年级【科学(湘科版)】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课件
- MOOC 3D工程图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TWI培训教材完整版
- 家庭农场创业项目计划书
- 第5.3课《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工匠精神》(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斐乐管理制度
- 健康管理的四大关键饮食、运动、休息、心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