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第课时数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例1~例3课堂活动。【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教学过程】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的数,还知道些什么?2、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回顾旧知出示小棒,单独1,1根,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根里有多少个一,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一是十,10十是一百。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2、探索新知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①数一数。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教师板书:10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②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③填一填。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2)认识一万。①数一数。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出示例2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②拨一拨。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1)看一看、读一读。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2)拨一拨、说一说。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1)互相说一说。()张1是1,()张1是10,()张10是100,10100元是()元,10一千元是()元。(2)完成第4课堂活动第1~4题,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集体反馈,评价课堂活动。[点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3)挑战题:看图思考。10里面有多少个乒乓球?四、课堂小结教师: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教师引导学生一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教学反思:第2时
数数(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例4、例5课堂活动。【教学目标】正确地数百以上、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正确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数“翻坎数”,万以内数的组成。【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用课件(或挂图)出示两堆小棒:一堆97,另一堆5。让学生猜一猜两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说为什么。二、主动探究,建立模型1、数一百零几(1)99后再数1是多少?100后再数1是多少?强调“一百”与“一”之间一定要加1“零”。1(2)101后再数1是多少?看着上图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百零几中间有
个“零”。2、数一百零几与一百几十学生拿出整的100小棒和散的20小棒各放一堆。同桌相互数一数,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注意109是100”与“9”合起来,110是100与起来,突出101与的区别。(3)引导学生观察120是1100210。(让学生动手捆大捆,2小捆)(4)引导学生发现120是由1100和个10成的。3、在计数器上数一百九十几到二百几十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197,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197的成。让学生接着往下数,当数到199到200时,怎样拨观察个位,9一再数1个一是多少个?(10个一)10一又是多少?(10一是1十)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在个位上拨去10一,在十位上拨上1个十)观察十位,已有10十。10十是多少?(10十是100)在计数器上又怎样表示?(在十位上拨去10十,在百位上拨上1百)4、类比迁移(1)突出990。教师出示计数器,拨出990,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990组成。请学生再拨上10,怎么拨?怎么数?[点评: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计数单位,突出10一是十,10十是一百,10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这个翻坎数。](2)突出1010,1020。1000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十位)拨几个?(1个10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须在“一千”与“一十”之间加1个“零”。1010后再数10么拨?从1020拨到1300么拨?从1300到1400以怎样拨?同桌互动:使用计数器一十一十地拨,从880到1100,一边拨一边数。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然后抽学生演示,教师重点指导990、1000一千零几十的拨法及数法。(3)突出2000,2010。1900后再数10,在计数器的哪一位上拨?拨几个?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1990后再数10,十位上是多少?(10一十)十位上怎么办?(10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个一百)百位上怎么办?(10个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一千是二千)从2000200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拨?三、巩固新知,深化拓展1、接龙游戏(教师重点指导“翻坎数”)一个一个地数,课堂活动第1题。(老师和全班学生接)一十一十地数,课堂活动第2题。(男、女同学接龙)一百一百地数,课堂活动第3题。(各大组接龙)一千一千地数,课堂活动第4题。(全班齐数)2、拨一拨、说一说先拨3500,再说由()个千和()个百组成。先拨4020,再说由()个千和()个十组成。先拨6003,再说由()个千和()个一组成。3、说一说5400由()个千和()个百组成。4070由()个千和()个十组成。2496由()组成。四、课堂小结你会数万以内的数吗?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写数
读数第时
写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例1~3及堂活动。【教学目标】1、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写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写的方法。会正确地写数表达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教学重点】写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写中间、末尾有零的数。【教学准备】小鸟图、鸟巢图、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认识数位顺序创设情景:小鸟回家教师拿出5鸟巢,一边讲述一边贴在黑板上(贴在一横排);名学生分别拿张纸片,上面写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天黑了,玩了一天的鸟儿们该回家了。鸟儿们都还小,但愿他们都能记得自己的家。(叽叽叽叽)老师出示衔着数位的小鸟。个位鸟:我的家在哪儿?谁能帮我找一找?(请学生把这只鸟贴在右边第1鸟巢里)十位鸟和百位鸟也依次找到自己的家。千位鸟和万位鸟:天黑了,我们回不了家了,随便找个窝住下吧。学生:不行不行,住在外面你们的妈妈会担心的,我们送你们回家吧。(学生帮助千位鸟和万位鸟找到自己的家)教师:祝贺鸟儿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全班鼓掌祝贺)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些数位的顺序吗?(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其实,要记住数位顺序并不难,你们听,我们的聪聪还编了一首顺口溜呢。播放录音:记住数位并不难,找准方向是关键,右起第一是个位,往左依次十百千,要问万位在哪里,就在千位的左边。二、学习写数的方法教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这些数位呢?学生列举出计数器。教师:计数器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帮助我们写数、读数。1、写没有零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学生写:85。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面板书:85。请一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285)、四位数(3247),教师出示相应的算图。其余学生试着写数。(填写例1空)讨论:像这样没有0数怎么写?启发学生逐步说出:两位数先写十位数,再写个位数;三位数先写百位数,再写十位数,然后写个位数;四位数先写千位数,再写百位数,然后写十位数,最后写个位数(也就是从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写)。做第8的“试一试”。2写末尾有0的数教师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1)教师:这两个数与刚才(例1)的数有什么不同?刚才(例1)的3数从个位起,每一位上都有算珠,每一位上都是0外的数,写数时不会出现0。而这两个数中,第1数的个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第2个数的百位和十位都没有算珠。讨论:没有算珠的这一位怎么写?归纳: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然后做第9的“试一试”。3、写文字表示的数出示例3四千八百三千零七十五先让学生尝试写。选两个学生上黑板写这两个数,全班交流写法。归纳“用文字叙述的数”怎样写。得出:文字叙述的数的写法: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写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然后做例3面的“试一试”。三、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中的4题目。(独立完成,小组互相检查)(2)老师课外收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写。(如全校学生人数、电器商品的单价等)小结你会写万以内的数吗?怎么写?课外实践回家收集万以内的数,并与爸爸妈妈或同伴交流。教学反思:第2时写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例4、例5。【教学目标】
读数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读的方法。会正确地读数来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通过与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教学重点】读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读中间、末尾有零的数。【教学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电视机大约是3400,学校学生人数为2806,妈妈的工资一个月是1320,,(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让学生选用一个数,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教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中有0)这些数你们会读吗?今天我们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二、学习读数的方法1、读没有零的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315,在黑板上板书算珠图。学生写:315读作:三百一十五。请一名学生拨珠,可以拨三位数(659),也可以拨四位数(1236),教师出示相应的算珠图。其余的学生试着读数。讨论:像这样没有0数怎样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说出: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往下读,千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教师: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数吗?怎样读呢?(同桌练习)2、读末尾、中间有0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并在黑板上出示算珠图。先让学生试读这些数,并与刚才读过的数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中,有的0出来,有的0读,教师板书读法)讨论:什么样的0读,什么样的0读?引导归纳出:末尾的0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做第11、第12的试一试。3、出示例67318,1090,5800,让学生试读。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读的。(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归纳: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只一个0)三、巩固练习读数课堂活动第1,第2(1)题,读数是口头练习,不用笔写。(自由读,和小伙伴互读互听,全班抽读)课堂活动第2(2)题老师收集一些生活、生产中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一读四、小结你会读万以内的数吗?读数时要注意什么?五、课外延伸收集万以内的数,并与同伴交流。教学反思:第3时认识算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例6、例7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算盘的基本构造,会在算盘上准确地记数,并能正确读取在算盘上表示的数。2、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算盘的基本构造,掌握在算盘上记数的方法。【教具准备】算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大算盘。介绍:前面我们尝过了用计数器数数和记数的方法,数数和记数除了可以用计数器外,还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工具,那就是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引导:你想认识算盘吗?你想了解有关算盘的哪些知识呢?请多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算盘”。)(板书课题:认识算盘)二、互动新授1.介绍算盘的构造。介绍:算盘形成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在使用算盘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让学生指着算盘说说其基本构造,然后介绍给同桌听一听。2.教学例6。(1)质疑:记数,必须用到数位,你知道算盘上怎样表示数位吗?介绍: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定好)。学生在小算盘上练习,选定一个档表示个位后,再在算盘上找一找、说一说其他的数位。同桌互相找一找给对方看,说一说给对方听。练习:教师在大算盘上指定一个档表示个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其他档所表示的。(2)引导: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空档表示。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出1~9.练习:学生在自己的小算盘上拨出1~9.游戏:①同桌说出一个1间的任何一个数,请同桌拨出来。同桌在算盘上拨出19间的任意一个数,请同桌说说拨出的数是几。填空。完成教材上例6面的填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3)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人下珠。(学生试拨)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人、拨去上珠。(学生试拨)3.学例7(1)质疑:10该怎么拨?100呢?试拨:从9到20,从80到100。特别提醒:遇到满5、满10时,应怎么珠?(2)在算盘上分别表示。71,509,6800.①学生独立尝试拨一拨,边拨边说一说拨珠的方法。②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拨珠的方法。71:在十位上拨1上珠和2下珠表示7十,在个位上拨1上珠表示1一。509:在百位上拨1上珠,表示5个;十位上用空档表示;在个位上拨1上珠和4下珠表示9一。6800:在千位上拨1上珠和1下珠表示6千;在百位上拨1上珠和3下珠表示8百;十位和个位上都用空档表示0.(3)出示“试一试”:在算盘上拨珠表示下面的数。105123487655261800750012013546961510000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例如教师出示一个数,让学生拨珠表示,看谁拨得又对又快。(4)教学读取算盘上表示的数。①在大算盘上出示309.引导:要读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先应该找准数位。在这个算盘上,哪个档表示的是个位呢?这个算盘上表示的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它的十位上是空档,表示的是几?引导:这个算盘上表示的数,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表示的数是多少?②在课件上出示大算盘表示的4008050.出示自觉要求:.在算盘上找出个位和这个数的最高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说说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③小结:读写算盘上拨出的数,要先在算盘上找到个位,然后找到最高位,弄清楚算盘上表示的数的组成,再将数读写出来。三、巩固练习1.戏性练习:同桌合作完成,一人在算盘上任意拨入一个万以内的数,由另一个同学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交替进行。看哪一桌学生读写的数最多?2.成教材第12“练习二”第3、5。学生集体交流、完成练习。3.盘的发展历史介绍。课件展示教材第22“你知道吗”的关于算盘的发展历史介绍的内容。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总结:1.认识算盘的构造。2.算盘记数的方法。3.读算盘上拨出的数。教学反思: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例1、例2课堂活动。【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数据,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掌握比较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式归纳出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3、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沙滩上有两只海龟正在争吵,它们都说自己的年龄大。(出示两只海龟,背部贴有表示年龄的卡片915)请同学们帮助它们比一比,哪只海龟的年龄大?怎样表示?(9<15)提问:9<15,你是怎样想的?(一位数小于两位数)这时沙滩上又爬来了一只51的海龟,它和15岁海龟比,哪只海龟的年龄大?怎样表示?(15<51)4只老海龟听说比年龄,也爬过来凑热闹,你们看,一只活了200,另一只活了800,第活了1000岁,第4活了1100,怎样比较海龟的年龄大小呢?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1教师出示例1线段图。先引导学生把4海龟的年龄在图中表示出来,并说一说这样表示的理由。比较4海龟的年龄。比较:200与800大小。(小合作,说出你是怎样想的)①图中前面的数都比后面的数小,所以200<800。②2百小于8百,所以200<800,,比较:8001000大小。(相互交流,说比较的方法)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所以800<1000。三位数都比四位数小,所以800<1000。8个百比10百小,所以800<1000。,,试一试。(小组合作,说出比较的方法)比较:8001000大小,1000大小。教师:请各小组汇报比较的情况,重点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讲解。2、教学例2(1)出示3200○514,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的。小组汇报结果3200于514,因为3200四位数,而514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全班汇报交流,着重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比的。3、教学例3()出示4850○52003300○3250,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重点讨论怎样比较33003250的大小。全班汇报得出:3300>3250,先比较千位一样大,再比较百位,3300的百位3百位2大,所以3300>3250。归纳总结: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让学生独立做“试一试”,并给同桌说出怎样比的。4、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三、巩固运用做15的课堂活动第1,先让学生独立做,再全班汇报交流,让学生说出谁大谁小的理由。(尽可能体现方法的多样化)足球活动。(15第2题本题设计成实践活动的形式,在足球模型上写出数(教师在其中一个球上标出5000),另外准备两个篮子(一个写大于5000另一个写小于5000),学生按要求把球捡到指定的篮子里,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快又正确,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的大小比较。()游戏:比较大小。(第第3)①教介绍游戏规则:同桌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加起来填入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不记)。连续进行3,各自组成1三位数,数大者获胜。②师生先示范,然后同桌同学游戏。四、总结教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较大数的估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例1~例3课堂活动。【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景,经历对万以内数进行估计的过程。能用估计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探索和理解估计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估计预测兴趣和能力,发展数感。【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书、尺子、4小组每组1黄豆。【教学过程】一、议一议,估一估1、激趣引入教师:小朋友,看看谁在忙呀?学生:张小明。(课件出示张小明正在帮妈妈卖文具)教师:大家看,张小明多懂事呀!假期里帮着妈妈一起做生意。你们看,小明家大约准备了多少支笔要卖呢?课件出示货柜上的4笔。(特别提示:4笔一起出示)教师:大家想知道吗学生:想。教师:那谁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1:我可以一支一支地去数。学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们可以估计一下张小明家大约准备了多少支。教师:哦,这是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揭示课题:较大数的估计(板书课题。2、教学例1(1)课件出示3水果:橘子、苹果、柚子。(苹果中的“900”先不出现)议一议:这3水果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的大小,你感觉怎样?这3水果每堆大小大致相同,每堆水果的个数怎么样呢?个数为什么不同?(每个的大小不同)你觉得哪种水果的个数多?为什么?(橘子个数多,因为每个橘子小)哪种水果的个数少?为什么?(柚子的个数少,因为每个柚子大)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苹果的个数比橘子的个数少一些。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苹果的个数比柚子的个数多得多。,,为什么说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教师出示:在苹果图上标出:苹果有900。请大家具体估计橘子与柚子的个数。橘子大约有多少个?(950个、1000、1100,,)让学生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橘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一些)柚子大约有多少个?请大家估计。(学生可能估:大约是100、200、80个50,,请学生说出估计的理由。因为柚子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少得多)(5)学生活动:根据刚才估计的结果选出橘子、柚子的个数,学生独立完成第20页上面的表格。做完以后请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并说出理由。(6)做课堂活动第1(第21),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交流。3、教学例2教师:小朋友,你们已经估计出橘子、柚子的个数。现在你们估一估小明家货柜上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好吗?学生:好。教师:要估计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应先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我想先知道1铅笔有多少支。教师:真能干,和老师想的一样。刚才,小明已经悄悄告诉我了,1大约有50支铅笔。教师:现在,请聪明的孩子来猜一猜吧。学生纷纷猜支数。教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1:我已经知道了1笔筒里大约有50笔,3笔筒里就有50,所以大约有150铅笔。学生2:也可以是5050加上50,一共是150支铅笔学生3:3铅笔大约有150,那么4铅笔多少支就在150基础上再加1就是200支了。学生4:我是这样想的,1铅笔有50,那么4笔就有4,大约就是支了。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各有各的想法,那么你们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想法呢?多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方法: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可以先估计出1是多少,再看看要估计的是这样的几份,得出几份一共是多少。二、量一量,估一估1、教学例3教师:刚才大家估计了小明家笔筒里的铅笔数,现在一起来研究我们的数学书。(课件出示书上例3的3个问题,引学生逐一解决)教师:现在请大家用尺子量出你们的数学书的厚度,并填在书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数学书一共有多少张纸。1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cm;这本书大约有(70)张。教师:刚才大家量出了1数学书的厚度接近1cm,那么大家再猜猜到底要多少张纸才最接近1cm?
1本书有(70)张纸——厚。学生纷纷猜想,师生一起得出最佳答案:件出示)教师:请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好吗?学生:好。(课件出示:估计这样的700的厚度大约是()cm。)学生自由活动,可以用笔算一算,也可两两商量,猜一猜。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1:70为1书,700纸里我估计有这样的10书。那么700纸有(10)本书厚,大约厚(10)cm吧。多请几位学生回答,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最后师生一起填出答案。(课件出示700纸有这样的(10)本书——厚(10)cm。那么这样的1400纸的厚度大约是()cm,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和刚才一样,我们首先应该估计出1是多少,再来推测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用这种方法,比较大的数都能估计出来。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吗?[点评:学生进行简单的推测后,再让学生说出700、1400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使学生体验由局部认识整体的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三、做一做,估一估教学例4教师:大家初步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老师这儿真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行吗?教师发给每组1黄豆,请大家小组内商量、讨论,用自己最喜欢的办法得出这碗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察看各组情况。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看书,先说说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探讨出各种可行的方法,完成此项推理方法。学生汇报讨论得出方法。学生1:我们这一组受了书上小朋友的启示,先抓1数一数大约有多少粒,再看1大约能抓多少把,就能推测出1大约有多少粒黄豆了。学生2:我们这一组认为可以先装一小杯黄豆,数出1大约有多少粒,再看1大约有多少杯,也能推测出1大约有多少粒黄豆。学生3:我们这一组认为可以不用工具,直接把黄豆均匀地铺在桌子上,然后划成相等的一块块长方形,再数出其中的1大约有多少粒,也可以估计出这几块大约一共有多少粒黄豆。,,教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其实对较大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就是先找出1是多少,再看有这样的几份,就能推测出一共有多少了。那么现在就请各小组赶快行动吧,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得出这碗黄豆的粒数。四、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第17的课堂活动第2。学生完成后,请学生说说估计的结果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多请几位学生回答。五、课堂小结教师:小朋友,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给同学们讲讲,好吗学生回答(略)教学反思: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教学目标】
理与复
习1、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能对本单元万以内数的数法、读法与写法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教学重点】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回忆整理教师: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二、自主复习1、数数以一个人数、小组一起数或全班一起数的方式进行。一个一个地数,从597到610;一十一十地数,从3990到4080;一百一百地数,从600到1300;一千一千地数,从1000到10000。2、写数读数复习计数单位。教师:小朋友们都会数这些数,真棒!我们要准确地数数,就要知道计数单位及数位。我们学过的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学生:个、十、百、千、万。(教师板书:万、千、百、十、个)复习进率。教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请小朋友们填一填书上第25页的第2题。学生填完后汇报:(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在刚才板书的计数单位间标示出进率。教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复习数位及数的组成。教师:每个单位都有它的位置,就是数位,如下图。千百十个·········〖4〗·教师:“千”所在的位置叫“千位”。你能说出计数单位“个、十、百”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吗?学生1:“百”所在的位置叫“百位”。学生2:“十”所在的位置叫“十位”。学生3:“个”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教师:千位上的小圆点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这个2示什么?(表示2千)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依次说出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师:也就是说2千、4个百、十和3一组成的数是(2413)。写数。教师:你会写几个数吗?请写在书上。并写出后面两个数,再说说这两个数的组成及读法。(主要是“0”的读法。)游戏:你说我写。游戏规则:同桌之间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然后交换。汇报写数情况。请两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他们刚才所写的数。(按左右各写一竖排)3、大小比较(1)(学生写好以后,教师在学生刚才写出的几组数中间画“○”)教师:你能比较出这几组数的大小吗?(抽学生口答)谁能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数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较大小,,写数小竞赛:每个大组报出1个数,要求用这4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或最小的四位数)。每个大组派1同学上台写数,并说一说怎样才能使写的四位数最大(或最小)。4、较大数的估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要用到估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估一估。教师:我们学校有6年级,每个年级2班。如果按每个班40算,你能估计出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吗?这样的几所学校大约有10000吗?请4小组讨论一下。教师:哪位勇敢的孩子来说说你们是怎样估计的?估计的结果怎样?学生:按每个班大约40算,1年级大约有80,1学校大约有480,这样的20学校,大约有10000。教师:还有不同的估计方法吗?学生:按每个班大约50算,1年级大约有100,1学校大约有600,这样的17学校,大约有10000。,,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过估计?学生:我用1走了多少步,可以估计出从我家到学校要走5,大约有多少步。,,[点评:通过对1学校学生人数的估计及说一说生活中的估计,让学生建立起估计和猜测的基本思想,并用于实际生活中。]三、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哪些知识?四、课堂作业教科书第26~27的练习三。教学反思:二、千米的认识第1时千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例1、例2相应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的长,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知道1km=1000m,知道1里=1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多媒体显示100m跑录像)教师:他们在训练100m跑,一组有10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学生1:1000。学生2:1米。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初步想象1米有多长,理解1000=1千(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跑道)这是一个100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学生:10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教师:对,1000米=1米,1km=1000m。(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学生1:我们测量学校小操场长40米,25个小操场那么长是1000米。学生2:学校的环形跑道长250,4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3:我们测得跑道长50米,20个跑道的长是米。,,()教师小:1000米也就是1米,1千米也叫1公里。2活动感知,体验想象1米的长度(1)活动1:组织全班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或教室里),任选8同学排成一横排。教师指出:8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来大约有米长。80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800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0有多长,使学生感受到1千米好长!在此基础上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米(公里)=1000。(2)活动2:学生亲自体验1米有多长。教师先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组长做记录,分工合作,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分组体验1米的长度。方案1:学生用卷尺测出教学楼到操场的距离。记录:我走了()米,走了()步,用了()分,估计走1千米用()分;我跑()米,跑了()步,用了()分,估计跑1米用()分。方案2:50的跑道,走路要用()分,跑要用()分,估计走1千米要)分,跑1米要()分。3100
1方案4:200的跑道,走5,跑1用()分,跑5用()分。,,(3)学生汇报。先组内交流,再抽代表汇报。学生1:我走40,走了96,用了52秒学生2:我走50,走了106,用了近1,估计走1米要20左右。学生3:我走100,走了220步,用近2,估计走1米大约用20左右。学生4:我跑100用了48秒,估计了1米大约用8。学生5:我绕操场跑了5,跑了95,好累呀!学生6:我绕操场走了5,走了21,1米好长呀!,,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亲自体验了1米的长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长所以我们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米=1000。三、课堂总结教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第2时千米的认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的例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1、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例3情景图)教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学生1:我知道了三峡大坝全长2300米。学生2:我知道了隧道长3米。教师:你想提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我想知道“三峡大坝”与“隧道”谁长?教师:怎样比“三峡大坝”与“隧道”的长短呢?2、合作交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抽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学生1:因为3米=3000米,3000米2300米,所以隧道比三峡大坝长。学生2:因为2300比3000少,而3000=3米,所以隧道比三峡大坝长。,,教师:为什么想到这样比较?学生1:因为3米与2300米单位不同,3米=3000米,而30002300,所以我就想到了把千米换算成米再进行比较。学生2:我想到2300比2米多,比3米少,所以23003千米。教师:这两种比较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都是先把不同的单位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那么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学生1:一种是把千米数换算成米数。学生2:另一种是把米数换算成千米数。教师总结比较方法。教学反思:第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例4课堂活动。【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米=10米。.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3.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媒体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二、探索新知识1.观察直尺,看1米中间有些什么看一看,直尺上1米中间有些什么?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米,看一看1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4)数一数:1米中间有多少个1米。(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米=10米。练习:2米=(毫米8米=(毫米(=50米毫=)(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米可以写成1mm,那么1米=10毫米可以写成1cm=10mm。(板书写出)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米、3米、7米、10米、43米吗?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2实践活动,感受1米的长度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米?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米?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米的长度。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米?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毫米?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2)尝试量一量。媒体显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m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二、用新知,解决问题1.做教科书第26课堂活动第1题让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括号中。.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教师提醒学生用mm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铅笔的长可能是几厘米?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教学反思:三、三位数的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第课时十、整百数的加减(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的主题图,第31例1、例2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具准备】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学生: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可用80+50=130。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回答:8十加上5个十于13十,也就是130。8加上5共13,每袋10,13十就是130。从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20,130。从50面分1来,80+20=100,100+30=130。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教师: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教师:80-5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学生可能回答:8减5等于3袋,也就是。8十减5十等于3个十,就是30。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提问: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2.习31例1面“试一试”3.学例2出示例2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回答:从开,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4.练习31例2面“试一试”5.小结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三、课堂练习练习六1~4。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教学内容】教科书32例3、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教具准备】例3例4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复习下列口算各题。70+20=80-50=35+15=70+80=800-200=870-70=300+400=1000-600=720-200=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怎样算的?720-200又是怎样算?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教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教师: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教师: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算对了的呢?2.教学例4出示例4情景图和统计表。教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教师: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教师:600-400=200得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学生:把600-400再算一遍,如果两次都算出来是200,就说明算对了学生:可以算200+400,如果得600说明算对了。学生:我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如果得400明就算对了。三、练习巩固课堂活动1~3。练习六第5~8。教学反思:加减法的估算第1时加法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例5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加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认识约等号,并学会正确读写。.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引导谈话,揭示估计(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级某班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可能有50吧!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们在做操的时候,发现他们班站的队比我们班要短一些,我们班是55,所以我猜他们班可能有50。教师:这位同学真细心,我们可以说二年级某班大约有50。(2)教师:同学们再猜一猜二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而猜测它大约是多少,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2,教师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要给每个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支乙肝疫苗,仔细想一想需要先估计哪些数据。小结:刚才我们估计了每个年级的人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3.教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二、合作交流,探究估算1.华村小学也要为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看一看: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猜一猜:大约要准备多少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议一议:要求大约要准备多少支乙肝疫苗该怎样列式?(板书)列式后请同学们来研究怎样进行估算,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一个人先试试,如果不能想到好的办法就应该和同一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自己想到了好办法,那就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能估算出结果。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方法多。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学生中可能有以下方法:1看300,把3002:把看做300,把278280,结果大约是学生3:把278的8给295使295作300,278作270,结果大约是570。学生4:295、278比250比300,所以结果大于,小于600。学生5:295、278比300,所以结果肯定比600小,,(5)同们真能干,很快地帮医院的阿姨估算出了结果,那估算的结果该怎么写呢?认识≈,介绍≈的读写,试写≈,比一比谁写得又好又美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把式子补充完整。(教师板书)初步练习:45“试一试”。2.实践操作,巩固估算方法同学们估算得真不错,但果园的张大叔遇到了一个小难题,(课件出示: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917”,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470个”。最后现问题:两辆车一共大约装多少个?)张大叔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怎么解决?怎么估算?自己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来帮助张大叔。谁愿意向全班介绍一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估算把自己的估算方法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一听。初步练习:36“试一试”。三、愉快活动,发展认识完成第37练习七第1、2,多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估算问题?有什么遗憾?教学反思:第2时减法的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例6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去买学习用品。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随身听,标价为187;一件是复读机,标价为525。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①随身听和复读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张强有326,如果买1随身听大约还剩多少元?如果买1复读机,大约还差多少元?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好?()学生汇报。学生1: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00,187作200,结果大约是100。估算525-326时525作500,把326作300,结果大约是200。2:我们组估算时,把326看作350,187看200,结果大约是。525-326中把525作530,把326看320,结果大约是210。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学生:因为买东西的时候要带足够的钱才能买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带的钱不够,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的时候都把被减数看大一点,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去买东西。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总结: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或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初步练习:6“试一试”。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完成课堂活动。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什么遗憾?教学反思:三位数的加法第1时三位数的加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42例1,课堂活动第1~2,练习八1~4。【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播放儿童商场录像,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最后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滑板车220/辆,儿童录音机260/部,自行车433/辆,照相机/部教师: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买1辆滑车和1录音机共要多少元?买1自行车和1照相机共要多少元?(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教师:(指着第1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2.教学例2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滑板车和1录音机共要480,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433+418)(1)估算。请大家估一估,买1自行车和1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3)学生集体汇报交流算法。(学生说,教师板书)教师: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起!只不过用竖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都会算吗?请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学生交流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3.练习:38“试一试”三、巩固新知教师:小朋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智慧星,想要吗?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教科书第39课堂活动第1~3题。先估算,再计算:练习八的第2题。用竖式计算:练习八的第3题。四、课堂小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教学反思:第2课时位数的加法(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的例2,课堂活动第3题,练八第5~10题。【教学目标】.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展示台、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8+6+1=6+4+1=2.笔算下面各题
7+5+1=9+3+1=175+1080=359+217=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出示课件。教师:有一位农民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奶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奶牛,其中一头奶牛说:“我们共有。”“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肥猪。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肥猪和奶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奶牛有153,肥猪比奶牛多270)你最想知道什么?(肥猪有多少头)你能估计一下肥猪大约有多少头吗?你们想知道肥猪到底有多少吗?请列式:153+270你会算吗?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算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然后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2.教学例4出示例4题图。教师: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自行车多少元?请学生列式:125+378让学生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特别提醒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后怎么办?小结: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3.初步练习53“试一试”。4.议一议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第3题,学生式计算,交流算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2)出示第54第2图。张全跳了多远?李勇呢?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集体讨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算一算。四、练习出示练习八第7图。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竖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第57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妙。五、课堂总结。教学反思:三位数的减法第1课时位数的减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例1、例2课堂活动。【教学目标】.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具准备】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文曲星”235。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二、探索新知.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展示交流。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1:我从300里拿掉100元,再40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学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3百减1百还剩2百,4个十减2十还剩十,2百与2个十合起来220。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教师:对,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学生1:因为把120作100,300减去100剩下200。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100多。学生2:也可以这样想,235元再加上100就是元,340元去掉235元,还剩下100元了。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元,刚才剩下200元了,再花100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元了。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学生:4035,300比200多100,最后剩下105。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学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法来做,不够减就从4。340-23510510-5=5,4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学生3:哪一位退了1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已经退了“1”呢?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学生:我在退了“1”的头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学生:我在退了“1”的4头上记个小“√”,也不会忘了。(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340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三、巩固深化(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1:知道了女生人数是448,还有总人数是876。学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学生1:和估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算出的结果也是400,说明计算是正确的。学生2:估算不够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得数与总数是否相符。教师:大家的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四、综合练习.59“试一试”.第59课堂活动教学反思:第2时
三位数的减法(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8例3、例4、例5课堂活动第1~3。【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具准备】计算器、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1-8=510-80=517-85=二、探索运用1.学习例4(1)引出问题。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女同学248,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什么新问题吗?学生: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也不够减,怎么办?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3)全班展示交流教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期手指发麻的健康宣教
- 《预算培训材料》课件
- 红痣的临床护理
-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第1章
- 李宁公司导购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
- 动量定理的应用课件
- JJF(陕) 104-2023 裂隙灯显微镜校准规范
- JJF(陕) 016-2019 呼吸器综合检测仪校准规范
- 《酒店对客服务培训》课件
- 标志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甘肃政法大学
- GB/T 18029.8-2024轮椅车第8部分:静态强度、冲击强度及疲劳强度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 工程伦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
- 国际经济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南大学
- 肿瘤的预防与早诊早治
- 25题战略规划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电子课件-《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第二版)》
- 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观点论述题
- 音乐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
- 胰腺囊性肿瘤鉴别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