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诞生

2.关于非可再生资源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节约和合理利用,寻找和利用替代品B.加强保护,促进更新C.严禁开采利用D.全力开发,充分利用

3.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内蒙古高原——崎岖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C.四川盆地——多沙漠D.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4.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5.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常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6.北美独立战争爆发于()A.A.渡士顿B.华盛顿C.纽约D.来克星顿

7.当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们会感到()

A.只有左右摇晃B.只有上下颠簸C.先颠簸后摇晃D.先摇晃后颠簸

8.1949年4月欧洲成立的国际组织是()A.A.联合国

B.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和北方的春旱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

C.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D.夏季江淮地区的梅雨,是华南准静止锋停留此地造成的

10.明末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是()A.A.张楚B.大齐C.大西D.大顺

11.我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都丰富的地区是()

A.西藏B.内蒙古C.山西D.新疆

12.对比图幅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图,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比例尺大,包括的范围小B.比例尺大,包括的范围大C.比例尺小,内容越详尽D.比例尺小,包括的范围小

13.“十·一”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正处在()

A.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

14.郭守敬是元朝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下列哪些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①天文历法②数学③水利④地质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5.北回归线从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广西、海南、云南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C.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16.经过严重的经济困难,到1964年底,我国经济取得全面好转,这依赖于

A.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B.人民公社化运动展开C.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政策D.改革开放的正确指导方针

17.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问题

D.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18.棉花种植从广东扩展到我国淮河流域的时间是()

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

19.读下图,如果N是北极点,判断Q点在P点的()A.正西方向B.正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20.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事件是()A.A.《资政新篇》的颁布

B.洋务派创办的一批新式学堂

C.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D.《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1993年,泰国政府提出中老缅泰交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黄金四角计划”。“黄金四角”地区(图10中阴影部分)位于澜沧江一湄公河中上游,那里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黄金四角”地区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持续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大进步。(1)简述开发“黄金四角”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以泰国为例,说明实施“黄金四角计划”对该国发展的益处。(6分)(3)阐述流域综合开发对本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5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经济发展的全部迹象表明,在19世纪上半叶,事实上存在着两个美国:北方的美国和南方的美国。这两个美国以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从而在这个国家内部孕育着一种不可抑制的冲突。它最终对美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转折点。——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注图中地理事物名称:A()岛、B()列岛、C()溪、D()山。(2)台湾最大城市是()(图中字母());台湾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图中字母());台湾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图中字母())(3)从图中有关内容可判断台湾地形东部(),西部();气候类型:北部为(),南部为()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伊朗的阿巴丹至日本横滨的航海线,沿途经过的重要海域和海峡名称,依次有()(2)图中港口D为()港,港口C为()港。(3)—艘油轮由阿巴丹出发,沿途经过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沿途经过的海峡、运河依次有()(4)日本横滨某客轮跨太平洋去B海港,沿途是顺风顺水还是逆风逆水?请说明原因。

四、非选择题(5题)25.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图8—7),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在图8—7中相应位置填出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名称。

(2)从图8—7中可以看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字母__________代表的__________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名称是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洋。

(3)山脉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它与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一起共同构成大洲的分界线,山脉的西侧为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洲;东侧为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洲。

(4)②、③分别代表大洲的分界线,其中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运河。

26.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的政策,使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12分)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军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兵,顾谓融日:"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引自《资治通鉴》回答:(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双方分别是谁?(2)这场战役结局如何?原因是什么?(3)对这场战役的评价是什么?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图10示意的农业区(M)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L湖为该省级行政区最大的淡水湖。(1)简析M地成为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2)指出R河流图示河段的流向与主要补给水源。(4分)(3)简述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5分)

29.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认识到,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危机,如果他们进一步得逞,美国的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不过他们认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是同经济失调做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运动正要钻这个空子。”——《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1945年5月)

材料二我们应该尽其可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符合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美国某国务卿的演说(1947年6月)

回答:

(1)美国上述政策的名称通称什么?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美国实施上述政策的目的。

(3)这一政策的实施对西欧产生了什么影响?

五、问答题(2题)30.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______,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______,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______,D点的日期是______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______向______逐渐扩大。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______。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______向______逐渐移向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如何称谓?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应试指导】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使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由于参加运动的阶级成分、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运动发生时国际国内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使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

2.A本题考查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式等知识点。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在利用方式上是不同的,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不合理,也会成为非可再生资源,所以对可再生资源要科学利用,加以保护和促进更新;对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所以要特别注意节约和合理利用,同时要不断寻找和利用新的替代品。

3.D

4.CA项连接了黄河和海河,B项连接了黄河和淮河.D项连接了长江和钱塘江.

5.D《南京条约》开放东南五口;《天津条约》则新增十个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到长江中游的汉口;《北京条约》则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天津为北京的门户,天津的开放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渗透到清朝统治中心的附近。

6.D

7.C

8.BA项成立于1945年.C项成立于1955年年.

9.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的气候等知识点。【应试指导】北方的春旱是由太阳高度角增大,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夏季风又未到达所导致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梅雨是江淮地区准静止锋造成的,而不是华南准静止锋。

10.D

11.A

12.A本题考查地图上比例尺的知识,当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图上包括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上范围越大,内容越粗。

13.B

14.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元朝郭守敬的杰出成就。【应试指导】郭守敬是元朝杰出的科学家,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和水利方面。

15.B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等知识点。北回归线从东向西依次穿过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个省级行政区。

16.C题干中“严重的经济困难,,即“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1960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具体办法是: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在城市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压缩城镇粮食供应。1964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A、B、D三项的发生时间分别是1956年、1958年和1978年。

17.C本题考查了世界人口问题等知识点。解答本题,需要对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的现状有基本的了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比重大;而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

18.B棉花种植推广到淮河流域是在南宋时期。淮河流域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棉花是适合温暖气候的农作物,由南方向北推广扩大到淮河流域说明农业经济的发达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因此会出这样的问题让考生回答。有关棉花的知识还要掌握与其相关的纺织知识,如黄道婆从海南黎族学习棉纺织技术等内容。元朝时,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松江人黄道婆向海南岛黎族人民学会了棉纺织技术,改进了棉纺织工具,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朝,时,松江地区出产的“乌泥泾被”远近闻名。

19.D本题考查地图上地理方向的判读等知识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据此可判断Q点在P点的东南方向。

20.B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能力.《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著作;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而洋务派创办的一批新式学堂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解题时应注意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1.(1)位于低纬度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条件充足;山水相连,有澜沧江一湄公河天然水道,水运便利;有丰富的(土地、矿产、生物、水能等)自然资源。(6分)(2)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合作;修筑了中泰之间的铁路,促进了中泰之间的合作;利用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劳力及土地优势,促进经济发展。(6分)(3)进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水陆交通网络;澜沧江一湄公河中上游的水土资源得到开发,转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跨境旅游发展;(边境贸易)经贸合作等。(5分)

22.(1)爆发的原因:领土的扩张加剧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废奴运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对联邦政府控制权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既存的矛盾。(6分)(2)南北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5分)

23.(1)钓鱼澎湖浊水玉(2)台北E高雄G基隆F(3)高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本题是对宝岛台湾地理的考查。本题的(1)和(2)问容易回答。(3)问中,台湾岛的山地约占2/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玉山为最高峰。西部是平原。台湾地区有两种气候类型,大约以北回归线为界,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24.(1)阿巴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巴士海峡→太平洋→横滨⑵孟买开普敦(3)阿巴丹→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基尔运河)→圣彼得堡(4)顺风顺水。原因:日本横滨与B海港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在西风吹拂下形成了由西向东的北太平洋暖流。所以由横滨向东去B海港,是顺风顺水航行。本题考查考生对世界主要大洋、海域、海峡、运河空间位置的识记能力,同时还考查洋流流向和风向与远洋航行的关系等知识及相应的判断能力。

25.(1)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2)B南极洲A北冰洋

(3)乌拉尔山D欧洲C亚洲

(4)③苏伊士运河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世界海陆位置、大洲、大洋的分布,考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记忆,做到胸中有图即可。

26.(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轻徭薄赋,减少田租。(3)提倡节俭。(4)减轻刑罚,“以德化民”。

27.(1)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2)东晋取胜,前秦兵败。东晋军队战斗力强;北方人民希望东晋取胜;前秦统治不稳固;前秦军队中的汉、羌、鲜卑士兵不愿意为秦军卖命。(3)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后不久,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解析这段文献,要首先明确材料当中的关键人物"秦王坚",指的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苻坚,这里的"晋军"指的是东晋的军队。另外,材料中提到了"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应该据此得知,这里讲的是著名的"淝水之战"。知道了这一点,就应该想到本次战役的相关内容:战役的双方是东晋与前秦,战役的结果是东晋以少胜多,战役的意义在于决定了南北分割的局面。至于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要会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28.(1)(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