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胃痛腹痛课件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腹痛课件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腹痛课件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腹痛课件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胃痛腹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痛、腹痛

主讲:何婉婉问题:1、胃痛和腹痛的部位?中医“腹痛”与西医“腹痛”的部位是否一致?2、疼痛的性质?3、疼痛的病因?病机?4、胃痛、腹痛可能是西医哪些疾病?【定义】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注:胃脘部——鸠尾至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之间的梯形区域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注:本节主要讨论内科胃痛和腹痛,外科、妇科所致的不包括在内。回答问题:1.中医“腹痛”与西医“腹痛”的区别?2.中医“胃痛”可以是西医哪些疾病?3.中医“腹痛”可以是西医哪些疾病?4.如何与外科腹痛、妇科腹痛相鉴别?病因相同点:外感时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脏腑虚弱不同点:腹痛的病因增加“跌扑手术”【病因病机】病机相同——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胃痛:胃气雍滞不通和降失司则痛中阳不足不荣胃阴受损则痛腹痛:气机郁滞不通脉络痹阻则痛

阳气不足不荣经脉失养则痛

病位胃痛: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腹痛:病位——脾、胃、肝、大肠、小肠,与足少阳、足三阴、手足阳明、冲、任、带脉有关。胃痛真心痛腹痛胁痛病位胃脘(胃)胸(心)胃脘以下,毛际以上两胁(肝胆)病机胃失和降心脉痹阻腹中气机紊乱或经脉失养少阳枢机不利症状胃脘部疼痛,伴嗳气、反酸、上腹痞闷或饿痛或饱痛胸前闷痛,压榨感伴心悸、气促、手足青至节、脉结代脐周或少腹、小腹疼痛伴肠鸣。大便失常(或腹泻或便秘)两胁胀痛或窜痛刺痛,或见积块,或见发热、黄疸,多由气滞、血瘀、湿热所致治疗重在调和胃气重在宣痹通阳重在调畅气机重在调达少阳,治从肝胆【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相同点:1.辨疼痛性质

2.辨在气在血不同点:腹痛还要辨部位。辨腹痛部位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脐腹疼痛——多为小肠病变或虫积。胁腹、上腹疼痛——多为厥阴肝经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膀胱受病。治则——以“通”字立法如何理解通法?

“通法”并非单纯的通下,而是在审因论治基础上结合理气通导之法,标本兼治。【分证论治】胃痛证型1.寒邪客胃2.脾胃湿热3.饮食伤胃4.肝气犯胃5.瘀血停胃6.胃阴不足7.脾胃虚寒腹痛证型1.寒邪内阻2.湿热壅滞3.饮食停滞4.气机郁滞5.瘀血阻滞6.中脏虚寒

1、寒邪客胃/寒邪内阻症状:胃痛暴作/腹痛急起,疼痛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加重,伴恶寒肢冷,口淡不渴,大便溏烂,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紧。

【分证论治】

2、脾胃湿热/湿热壅滞症状:胃痛/腹痛痛势急迫,灼痛,胀满拒按,遇热加重,身热汗出,烦渴引饮,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胃痛治法:清中化湿,

理气和胃方药:清中汤腹痛治法:通腑泄热方药:大承气汤清中汤——黄连、栀子、草豆蔻、陈皮、法夏、云苓、甘草。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川朴、枳实。胃痛治法: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

腹痛治法:消食导滞,

理气止痛。方药:枳实导滞丸保和丸——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法夏、陈皮、连翘。枳实导滞丸——大黄、黄连、黄芩、枳实、神曲、泽泻、白术、茯苓。4、肝气犯胃/气机郁滞症状:胃脘/腹部胀痛连及两胁,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则发作或加重,舌苔多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川芎、陈皮、香附。

胃痛治法:化瘀通络,

理气和胃方药:失笑散合

丹参饮

腹痛治法:活血化瘀

和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失笑散——蒲黄、五灵脂。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肉桂、延胡索、没药、当归、

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6、脾胃虚寒/中虚脏寒症状:胃痛/腹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饥饿劳累时加重,泛吐清水,大便溏薄,手足不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胖、嫩),苔薄白,脉虚弱或沉细。

胃痛治法: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方药:黄芪建中汤

腹痛治法:温中补虚,

缓急止痛。方药:小建中汤小建中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饴糖。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转归预后】胃痛预后一般较好。

实证治疗较易,邪去则胃安。

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者,则治疗难度较大,易反复发作。

久病伤及血络,可至呕血便血,有时可危及生命。

腹痛

预后与病因有关,如急症腹痛,只要及时得到正确诊治,则大多预后良好。若属病程长,则治疗比较困难。若腹痛暴急,伴或不伴有便血,并见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为厥脱之象,属危重之候,应积极治疗。

[预防与调摄]1、注意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以防损伤脾胃,食积停滞为患;2、顺应季节气候变化,防止外邪入侵,尤应注意勿使脘腹部受寒;3、避免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4、急性腹痛或慢性患者腹痛发作时应适当休息,勿滥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如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时应及时诊治,密切观察,谨防变端。【病例分析】病例一:患者女性,43岁,教师。因“反复脐周疼痛3年余”于1999年8月23日来诊。患者3年前因饮食不洁出现阵发性腹部疼痛,腹泻水样大便,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以后每每因为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而导致脐周疼痛,痛引少腹,伴有脘腹胀满不舒,嗳气,纳差,大便每日2-3次,质软,便后或矢气后疼痛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请问:该患者患何病?辨为何证?用何治法、何方药?答案:诊断:腹痛分型:气机郁滞型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病例二张××,女,31岁。上腹部疼痛不适一周,加重一天。患者为银行工作人员,经常加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