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饮食礼仪课件_第1页
一中国饮食礼仪课件_第2页
一中国饮食礼仪课件_第3页
一中国饮食礼仪课件_第4页
一中国饮食礼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饮食礼仪1、食礼的含义及分类2、中国古代饮食礼仪的发展3、现代中式宴席的各种礼仪主要内容第一节、食礼一、食礼概念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三、食礼的分类1、按时代划分2、按民族划分汉族食礼少数民族食礼原始社会食礼奴隶社会食礼封建社会食礼资本主义社会食礼社会主义社会食礼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3、按用途划分贺年馈节食礼民间应酬食礼最早出现的食礼,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

——据《礼记礼运》描述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第二节、古老的中国食礼为发挥“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孔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使之成为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与灵魂。

主要是为了沟通感情、表示友好、发展友谊,如:接风、送行、告别、聚会等。2、交谊性质3、工作性质

主人为解决某项工作而举行的宴请,以便在餐桌上商谈工作。二、请客方餐前须知1、宴请的准备确定宴请目的、名义、范围和形式确定宴请时间和地点发出邀请定菜单现场布置××女士:为×××,谨订于××年×月×日(星期×)晚×时在××宾馆举行宴会。敬请光临!请答复×××(盖章)电话×××××××年×月×日1、及时告知设宴主人是否赴宴,如赴宴是否能准时2、赴宴前应保持身体清洁3、赴宴的服装应与宴请的人士相符4、如果身体突然感到不适,应及时和主人联系取消赴宴5、切忌携带未受到邀请的其他友人和子女及配偶出席宴会。6、应携带一定数目的现金,已备救急之需。7、应事先告知家人自己赴宴的地址和大致时间8、如果是参加家宴,一定要事先购买礼品,不能空手赴宴9、尽量避免携带多余的物品,否则宴客方可能误认为所携带的物品为礼物而造成尴尬局面。

三、客人赴宴前须知1、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的宴会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四、入座礼仪2、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3、主人的陪客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4、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5、客人应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6、主人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7、需要中途离席时,跟同桌的人招呼一声是绝对必要的;8、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9、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它宾客方可离席。

宴会的成功有赖于主人的热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从礼节上讲,主人的职责是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到主人对自己的欢迎之意。五、进餐时主人须知3、上菜、介绍菜肴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主人应确保不冷落任一位客人,不应依客人的身份不同而加以明显的区别对待,应当关照每一名客人,令其感到备受重视和享受主人的友谊。4、侍应和斟酒顺序5、适时结束、送客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5、斟茶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负责斟茶,次序由最长者至最年轻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以示感谢和敬意。6、注意吃相要文雅、从容

不要发出声响或因进食过快而打嗝,席间不得不打喷嚏、咳嗽时,应转身用手捂住嘴鼻,并向邻座表示歉意;吃食物时要用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去就食物;嘴内有食物切勿说话,若进餐中遇别人问话,可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进餐时同别人讲话,最好放下勺子、筷子,如不放下,也不要用手中的餐具挥舞或指指划划。7、不要批评菜肴的质量和味道,决不要将此次菜品与既往历次相比,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8、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