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此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千金方》的作者是()

A.孙思邈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A.1913~1917年B.1913~1918年C.1914~1918年D.1914~1919年

4.

40

2003年7月,“三江并流”区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图中三条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

A.怒江、金沙江、澜沧江

B.金沙江、怒江、澜沧江

C.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D.澜沧江、金沙江、怒江

5.世界人口总量在增长。图7示意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据此完成38~40题。图示世界人口总量的变化,直接反映了A.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B.人口机械增长的变化C.人口密度发生的变化D.人口平均年龄的变化6.在我国北方,一年中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达到最大时的日期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

7.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8.解决表中所反映的人口问题的措施主要是()

A.提高人口性别比B.健全社会保障制度C.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D.扩大国际劳务输出9.我国北方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A.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C.植树种草美化自然环境,兴修水利调节气候变化

D.改良盐碱、涝洼、沼泽、沙荒地、红黄壤,使黄土地变为黑土地

10.我国台湾省多地震,主要是因为()

A.地形多种多样B.属于火山岛C.处在三大板块碰撞处D.处在两大板块张裂处

11.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B.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刚进入梅雨期D.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12.南北朝时期,南方建立的4个政权的先后顺序是()A.A.梁、宋、陈、齐B.宋、齐、梁、陈C.齐、梁、陈、宋D.陈、宋、齐、梁

13.下列气候类型中,由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有()

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4.煮盐业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其中产于巴蜀地区的是

A.池盐B.海盐C.井盐D.岩盐

15.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合并,从工业布局因素考虑,主要是

A.原料供给方便B.环境条件制约C.争夺市场份额D.垄断资本发展

16.18.德、日、意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是()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d.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东亚扩张问题上矛盾尖锐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美B.美、日C.英、日D.英、法

18.37.我国四大高原特点概括为()

a.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

b.青藏高原地面平坦、开阔

c.黄土高原多高山、峡谷

d.内蒙古高原沟谷纵横交错

19.以下四个地区,位于中温带的是

A.山东半岛B.辽东半岛C.内蒙古高原D.洞庭湖平原

20.下列选项属于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是

A.华北平原农村广泛利用生物能,且热能利用效率高

B.青藏高原开发利用水能、太阳能、地热、煤炭

C.西北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

D.东南丘陵地区大力建设核电站

二、简答题(2题)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图7)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为主。水冬瓜地农业生产是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种生产方式。水冬瓜是一种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生长快,落叶量大,喜光喜湿,固氮能力强。图8示意独龙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时序。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进入21世纪,国家对该民族实行重点扶持,目前该族已整族脱贫。(1)独龙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封闭。指出独龙族与外界联系不便的自然原因。(5分)(2)根据图8示意的土地利用时序,分析该生产方式的农业生态价值。(6分)(3)为了促进独龙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6分)三、图表题(2题)23.下图为1992年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该图可知我国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是()。(2)造成我国近海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3)图中无机磷含量最高的是(),海中无机磷主要来源于()(4)图中无机氮含量最高的是(),这些无机氮主要来源于()(5)海洋中氮、磷含量过高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24.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曰期是()。(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四、非选择题(5题)25.读图5-7(亚洲大陆北纬60°各处1月平均气温柱状图),回答问题:(1)此时波罗的海处气温为____,比同纬度140°E处高出____;(2)试分析上述气温差异出现的原因:①从大气环流看,大陆西岸____,东岸____;②从洋流来看,大陆西岸____,东岸____;③从海陆轮廓看,大陆西岸更加________,更易受到________的影响,冬季气温________;(3)写出下列各处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26.读长江中下游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五大湖地区_____。(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_____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五大湖周围属_____农业带。(3)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共同之处是(至少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称:A_____;B_____。27.概述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作用。28.读下面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周围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著名的石油生产国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2)著名的蔗糖生产国是D______E______.

(3)F______海;G______运河.

(4)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成为世界上输出________最多的国家.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五、问答题(2题)30.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1861年)

(1)曾国藩文中讲的“和议”指的是什么?由曾国藩等人发起的这场运动叫什么?从文中分析这场运动的目的。

(2)简要列出这场运动的其他几个代表人物、时间及主要内容。

(3)怎样评价这场运动?

参考答案

1.C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万隆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共识,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2.A本题四个选项中的人物都是古代著名的医生,分别有着著名的医学成就。孙思邈是唐代的著名医生,被称为"药王",要记住他的主要成就是写出了《千金方》;东汉的医生华佗的成就在于创制了麻沸散和五禽戏;明代的李时珍最著名的成就是编写了《本草纲目》;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的复习,要打破朝代限制,将知识点集中在一起,效果最好。

3.C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1918年10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4.C

5.A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人口增长只包括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增长率即人口净增率。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而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题干中指的是人口净增率,没有涉及人口迁移问题,故选A。

6.D在我国北方,一年中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太阳照射高度在该地一年中最小。在我国北方,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是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本题答案为12月。

7.C这是所学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会议中除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以外最重要的第四次会议。中共七大的内容、召开时间、历史影响都是应该掌握的内容。从解题的角度来分析:“八七”会议时毛泽东在党内还没有成为重要领导人,遵义会议时毛泽东才被初步确立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都不可能到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程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已经是一次为建设新中国作准备的会议,在那时毛泽东思想的地位早已经确立了。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答案。

8.B当前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是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些老人曾经为社会做出过贡献,因此进入老龄后,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社会保障,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故B项正确。

9.B

10.C

11.B本题结合地球运动,综合考查有关气候、河流等知识。地球运行到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河流处于丰水期。我国夏秋季节雨带自南而北推移,5~6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12.B

13.B

14.C先秦、秦汉是中国古代盐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晋国的池盐、齐国和燕国的海盐皆闻名于世,岩盐主要集中在一些山区,而井盐则主要产于川滇地区,尤以巴蜀地区的井盐最为著名。秦国蜀守李冰开凿了广都盐井,揭开了蜀郡井盐生产的序幕。

15.C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理性认识及分析判断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空前紧密,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利用其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先进技术、完善的设施、健全的法制等优势,主导世界金融市场,抢占世界贸易的最大份额,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为C。

16.D

17.B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日本借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之机,迅速在中国扩大其势力,引起美国的不满。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争夺亚洲霸权也成为美国的目标。再加上一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这样在争夺东亚的霸权问题上,美日矛盾逐渐尖锐起来。

18.A

19.C本题考查我国的温度带等知识点。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位于暖温带;洞庭湖平原位于亚热带。

20.C本题考查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知识点。新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常规能源主要包括生物能、煤炭、石油等。核电站建设,地区适应性强,宜建在能源匮乏,但又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地区。

21.(1)解放全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2)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3)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保卫了中国安全;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粉碎了阶级敌人的复辟阴谋;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4)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加强市场管理,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22.(1)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5分)(2)水冬瓜生长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大量落叶,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6分)(3)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便于与外界联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6分)

23.(1)无机氮(2)工业污水排放、海运事故溢油(3)海口湾人们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工业含磷污水和化肥(4)杭州湾农业化肥和工业污水(5)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随着这些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导致鱼类窒息死亡由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洼地,来自陆地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最终都汇集到海洋;还有海上的油井和船舶排放的废水以及泄漏的石油;大气污染物通过气流运行到海洋上空随雨水降落等,都会造成海洋污染,特别是靠近工业发达的水域,水污染最为严重。海水中无机氮含量偏高的原因:一是来自工业排放的污水,二是来自农业施用化肥后产生的後流。海水中无机磷含量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使用含磷较高的洗涤剂、工业排放含磷污水、衣业施用化肥和农药等。24.(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4)赤道南南回归线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的考查。解答该题的思路有三条:第一,掌握本图中A、B、C、D四处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和这四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二,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第三,掌握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问中,A点的地球北极背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季节变化顺序,B点为春分日,C点的季节是夏季,D点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2)问中,地球运动由B到C,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3)问中,已知A点为12月22日前后,近日点的日期是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变快,在远日点附近变慢的规律,可知,由A到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渐快,由近曰点到B时地球公转速度渐慢。(4)问中,地球运行由D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25.(1)-4℃;32℃(2)①盛行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性质暖湿盛行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性质干冷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受千岛寒流影响,降温降湿③支离破碎(曲折);海洋高(3)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解析:该题考查的重点是亚欧大陆中高纬度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以及气温柱状图的判读能力。首先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然后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现象,再从中总结出规律,最后尝试在其他案例中“举一反三”,这是地理学科常见的解题思路。题目可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气候的形成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强化“一地气候是由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重要结论。第(1)题,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定位,找出波罗的海和同纬度140°E处的位置,根据气温柱状图准确读数并计算。第(2)题,后两问比较直白,容易作答;第1问需要考生理解“从大气环流角度看”的含义,并能区分出大陆西岸受三圈环流中中纬西风的影响,而大陆东岸则受季风环流影响。解答本题的3个问题需要考生各章节的主干知识脉络清晰,思路明确。第(3)题,熟记世界气候分布图即可。26.【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粮、棉乳畜(3)水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水资源丰富(4)武汉芝加哥【解析】左图中可以认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武汉铁路枢纽,这一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还是我国的商品棉基地。右图中铁路线经过的城市B,位于密歇根湖附近,应为芝加哥。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农业带。两地的工业都是在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发达的农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7.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困难。(4分)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3分)作用:(1)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方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化。(2分)(2)政府的收入增多,农民的负担依然很重。(2分)28.(1)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

(2)古巴巴西

(3)加勒比巴拿马

(4)现代化地区生产专业化农产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进行图上国家定位.根据图形轮廓,A是美国,B是墨西哥,C是委内瑞拉,D是古巴,E是巴西.然后结合已经掌握的美洲地理知识,回答其他问题.29.(1)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