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_第1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_第2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_第3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_第4页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约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加强幼儿爱惜大熊猫的情感。

3、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4、提高幼儿思维的机敏性。

【活动预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伙伴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测并讲解并描述大熊猫的形状特征。

小伙伴,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老师总结:刚才小伙伴们看的真认真,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大,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四周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爱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爱护动物。

2、伙伴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测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须要时予以援助。

2)画简约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留意画面的干净,涂色要匀称。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解并描述活动,进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技能和组合技能。

8、小伙伴,今日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装扮的这么美丽,它们可兴奋了。让我们一起庆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章和考前须知。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伙伴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伙伴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章:需要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考前须知: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伙伴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熊猫的可爱,学习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欲望。

2.尝试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的动态。

3.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育观测,比较技能。

活动预备:

1、老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图片、邮票、明信片及有关记录熊猫生活的VCD等。

2、与家长一起到动物园参观,观看熊猫表演,感知熊猫的形状特征和不同的动态特点。

3、收集各种美工材料。

指导要点:

1、幼儿相互沟通自己对熊猫的认识,共享有关熊猫的已有知识阅历。

2、依据收集的各种美工材料,引导幼儿思索: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熊猫?会遇到什么困难?鼓舞幼儿共同解决难点。

3、幼儿分组活动,鼓舞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用绘画、剪纸、拼帖、泥塑等不同方法,大胆表现熊猫的不同动态。

小百科: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化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那么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涌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觉了化石。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圆表现熊猫的基本特征,并用黑色和白色给熊猫涂色。

2、观测熊猫的图片,观测熊猫的形状特征,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动作姿态的熊猫形象。

3、喜爱熊猫,有爱护熊猫的意识。

4、培育幼儿动手操作的技能,并能依据所观测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沟通。

5、鼓舞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难点】

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活动预备】

1、幼儿的画纸、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2、熊猫的头、身体、脚、尾巴各4份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以猜谜活动为导引,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

1、老师:脑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

2、老师告知幼儿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国宝,我们人人爱惜大熊猫。

二、出示熊猫图片,引导幼儿观测熊猫的形状特征。

1、提问:

〔1〕熊猫长得什么样子的?熊猫哪个部位的毛是黑色的,哪个部位的毛是白色的?

〔2〕熊猫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熊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4〕熊猫的耳朵是什么外形、什么颜色的?

〔5〕熊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6〕熊猫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7〕老师总结:熊猫的头圆圆的,耳朵象半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象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象椭圆形,它的身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2、老师这里有了熊猫头、身体、脚、尾巴,请小伙伴上来放一放熊猫会有哪些姿态?

3、请3—4个幼儿上来摆放,大家一起学学熊猫姿态。

三、幼儿学习作画。

1、今日我们就要来熊猫。谁来告知大家,熊猫是怎么画的呢?老师依据幼儿的讲解并描述,在画纸上进行简约示范,让幼儿了解正面熊猫的基本画法。

2、老师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姿态的熊猫。

老师:熊猫乐园的熊猫都在干什么呢?熊猫们会做什么呢?老师依据幼儿讲解并描述绘画出1—2中不同姿态的熊猫。

四、交代要求,幼儿绘画熊猫,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鼓舞幼儿画出熊猫的不同姿态,并能想象肯定的情节,如熊猫爬树、熊猫玩球、熊猫顶伞等。

2、提示幼儿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轮廓线来回地涂色,保持画面干净。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进行讲评。

让幼儿烁烁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并选出自己喜爱的图画,说说为什么?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用此方法制作各种小动物,并应用于各游戏活动中。如:进行探究活动,用磁铁使熊猫动起来;语言角的故事表演〔边听故事边抚弄各种小动物,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用于教室的环境布置〔让孩子参加环境布置,体验胜利的欢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创作和想象的爱好,体会合作的欢乐。

2.进展幼儿表达与表现的技能。

3.鼓舞幼儿大胆创作,画出不同形态的猫。

4.在创作时体验色调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预备:

1.“猫”拼图假设干(大范例一套,小拼图幼儿每人一套)。

2.长卷画纸、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发幼儿爱好。

(1)老师一边演示拼图,一边讲故事的开头:“有一只猫,过着美满的生活,早上起床,猫先伸个大懒腰,[拼图:猫四肢伸展,头略歪]然后洗洗脸[拼图:上肢弯向脸部]、就出门找欢乐了。它走啊走……[拼图:猫走路,尾巴上扬]

(2)老师停顿,启发幼儿继续创编“发生了什么事?它看见了谁?它说什么?”并请1~2名说得好的幼儿来边讲边拼摆猫的动作。

2.幼儿制造性拼摆操作并讲解并描述。

(1)老师启发: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猫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请每个幼儿从信封中取出小拼图]请你来摆一摆、讲一讲。

3.幼儿分组合作绘画。

(1)老师鼓舞幼儿将猫的故事画下来,“猫的故事太有趣了,我们把它画出来好不好?”

(2)尝试合作画长卷画。[出示长卷画纸]“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长长的画,再一起编一个长长的、有趣的故事吧。”

(3)请幼儿取彩笔,分组选择喜爱的位置进行绘画。

(4)老师巡回指导。给与幼儿适时适当地援助。

(5)鼓舞先画完的幼儿串编故事并进行适当地添画。。

4.作品展示,讲评。

(1)过程讲评,幼儿绘画中进行随机讲评与鼓舞。

(2)请幼儿合作将画纸粘贴到展示墙上。

(3)自由观赏,鼓舞幼儿发表评论。

(4)鼓舞幼儿大胆讲解并描述自己串编好的故事。

(5)幼儿自由编讲故事。

5.延伸活动:继续编讲故事,并邀请小班幼儿参观,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反思:

幼儿对画猫活动特别感爱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画出了猫的主要特征,很是美丽。通过这次活动说明:只要我们教育得法,每一位幼儿都会成为画家!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5

设计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都见过猫,他们喜爱都喜爱猫,因此设计了这节美术课,利用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原有知识,发挥幼儿的思维的技能,绘画猫。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猫的爱好,体验绘画乐趣。

2.能画出猫的主要特征,掌控简约的布局方法。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尝试将观测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鼓舞幼儿乐于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画出猫的特征,以及绘画方法。

活动预备

1.关于猫的图片、磁带;

2.水彩笔、油画棒;

3.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及形态。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随音乐学猫的动作。

二、出示猫的图片:引导幼儿有序地观测部位。

三、观测与争论

1、直截了当:

——“你们喜爱猫吗?

2、进一步感知猫的生活习性:

——“猫有什么本事,吃什么呢?

3、观赏各种动态、各种样子的猫:

——“谁来说说猫会干什么”?

老师引导儿童了解猫能捕获老鼠,喜爱吃鱼,喜爱玩球,喜爱睡懒觉,还喜爱看电视。)

四、感知猫的身体

1、初步感知猫的身体:

——“谁来说说长猫有哪几部分组成”?

2、详细感知猫的头部特征:

——“那猫的头倒底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3、详细感知猫的躯干、四肢、尾巴等特征:

——“谁来讲讲猫的四脚,尾巴、躯干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老师启发儿童认识猫的身体由头、躯干、四肢、尾巴组成。头部为扁圆形,有两只小耳朵,两只圆眼睛,一个小鼻子,一张嘴。在嘴的两边长有胡须。?

猫眼的瞳孔随光线改变,白天光强时呈一条线,夜晚睁大呈圆形。猫的身体比较长,上面有皮毛掩盖全身,后边拖着长的尾巴。猫的四肢长在腹部下面,脚掌上长有肉垫,跳下来没有声音,有尖的爪藏在脚里。)

五、观测作画步骤,引起幼儿绘画爱好

1、解决难点,创新示范步骤:

——“那怎样画你喜爱的猫呢”?

——引导幼儿观测课件中作画步骤:在纸的一侧先画猫的头部形状,然后添画五官,想一想猫在做什么?画出脸上的神情。画出猫长长的身体,以及腿和脚,再车出尾巴,添画环节。还可以画出身体上皮毛上的花纹。

2、激起幼儿绘画爱好:

——“谁想看看其他小伙伴画的有趣的猫!

六、幼儿自由作画,老师辅导(播放音乐)

——行间巡察鼓舞儿童大胆表现形象,并不断留意与儿童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

——出示典型作业,启发思索,激活制造力。

——对不同心理发育阶段儿童的视觉符号制造予以充分确定。

七、作品评赏

——展示全体幼儿作品。

——相互观摩,指出自己喜爱的作业。

——对多种形式的造型了多种形象的'猫。从他们所画的形象中不难拭睦出老师的知识引导。如猫眼睛的瞳孔改变、胡须、脚上的肉垫……

八、活动延伸

可在各个区域活动中继续猫的活动。如手工区中设计给猫造房子、科学区中设计猫吃食物的活动、语言区中设计讲解并描述《我的猫咪趣事》可结合此次活动进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与教学,幼儿对画猫爱好深厚,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尊敬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伙伴、支持者、合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开心、亲切的氛围,我发觉孩子们都能很仔细,很快乐的画绝大多数能画出猫的主要特征。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6

情景描述:

这个星期我们的教学主题是《娃》,在这一周的教学中,我们小伙伴了解了好多有关的知识,今日的午餐过后,我让小伙伴看了水墨画《熊猫》后,请孩子们说说这些画与我们平常用水彩笔、蜡笔画的画一样吗?〔不一样〕有谁知道这是用什么来画的?〔毛笔〕这些与我们看到过的很多画不一样,我们叫它画,是用毛笔画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学习画《熊猫》。

分析:

毛笔画是我们特有的绘画种类,人、外国人都特别的喜爱。但由于国画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显得非常地生疏,这一次的绘画活动用毛笔来画熊猫意在援助幼儿从美术的角度接近中华文化,感受特有的风格,事实上对幼儿的作画技巧倒没有过高的要求。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曾说过:“儿童只要被予以充分的时间、援助,获得与制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制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如《国宝熊猫》一课,我首先是在教室中挂置了一些画供幼儿观赏,让孩子们说说这些画与我们平常的水彩笔、蜡笔画有什么不同;再用手摸一摸毛笔,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让幼儿观看熊猫的图片或让孩子讲解并描述一些有关熊猫的故事等,在了解了有关熊猫的结构后争论一下用墨的方法。再让幼儿分析熊猫的生活习性,或者讲解并描述熊猫有关的动画片等,最末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以及四周环境作进步的练习,这样孩子们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

所思所悟:

1、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作为老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奇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控技能,深入生活。

2、幼儿的国画童趣味深厚,但对作画的技巧并不是很高,而是应当着重培育幼儿形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3、在教学之前,可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绘画作品等,丰富幼儿的阅历知识。

幼儿园大班美术《猫》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约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加强幼儿爱惜大熊猫的情感

3、鼓舞儿童发觉生活中的美,培育幼儿对美术的喜爱之情。

4、培育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预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伙伴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测并讲解并描述大熊猫的形状特征。

小伙伴,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老师总结:刚才小伙伴们看的真认真,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大,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四周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爱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爱护动物。

2、伙伴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测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须要时予以援助。

2〕画简约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留意画面的干净,涂色要匀称。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进行讲解并描述活动,进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技能和组合技能。

8、小伙伴,今日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装扮的这么美丽,它们可兴奋活动延伸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查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惜大熊猫,发动家人和伙伴一起爱惜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活动反思】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欢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伙伴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欢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控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予以幼儿援助。多鼓舞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舞幼儿。

最末,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约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爱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爱护动物。

小百科: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