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页共10页小学老师读教学论著心得体会〔共3篇〕第1篇:读教育论著心得体会郏县新世纪小学郑桂珍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拟,不由有了感慨,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大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就应当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先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乃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停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就更应当勤奋的读书学习。终究到达一种境地: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份。老师读书不同凡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题目读书,深化考虑、大胆疑心、努力理论、勇于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如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换,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等。不但学大师们的理论精华和理论经历,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寻求探究的人生境地和献身事业的人格气力。同时要知道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才能,这样才能进步自己的业务程度,提升寻求的境地。很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历和指导意见。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觅题目带着题目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题目的观点、态度、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态度、方法解决现实题目在解决题目的进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融会贯穿,学以致用,值得大家鉴戒。特级老师宋如郊以为:读书学习这个进程贵在坚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老师读书的要点: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天天读一点。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目上的积累进而构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转化为能量。行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目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经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当多看几遍,每遍都有新收获。在教育新情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第2篇:读教育论著心得体会读教育论著心得体会张彬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局部。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场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以下就是我的心得。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老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开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进步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缺乏龋为了使读书到达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擅长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考虑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考虑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考虑,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考虑的结果,便于日后比拟、综合、分析^p。这对于我们进步写作程度,也是很有帮助的。假如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假如要参考、模拟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考虑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展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复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假如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才能,也没有生成才能。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详细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承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化到生理反响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分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可以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快乐,遇到不同的甚至否认的事物,我更加快乐。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读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纯洁。可以说:“是读书是我开场喜欢上了老师这个职业。开场让我明白了一个老师的伟大,明白了教育人的乐趣。相信在以后几年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的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我的人生。第3篇:读《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心得体会读《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心得体会邓守鹏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德育思想,是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红线。自叶圣陶研究会成立以来,十多年间对此有专家论及。普遍认为叶圣陶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根底,他的著名论断——“一切的知识的根就是道德”,教育是学习科学的“必要的和正当的动力”,教育是要使受教育者“作一个合格人”,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一、叶圣陶教育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才能。假如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华,那就是“都是为了到达不教”。为了不教而教,这外表上似乎看来互相背离,但仔细研究就会觉得并不矛盾。叶圣陶认为:“老师当然必须,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教是因为学生可以自己学习了„„到达不需要教,就是要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为了到达这一教育目的,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观。二、叶圣陶教育思想非常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的提出正是基于学生的今后的开展,学生的终身开展的教育思想正是关注人的开展的详细表达。教是手段,不需要教是目的。要到达不需要,在教的过程中就应“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在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步自求得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如何做呢?如何“导”呢?首先,老师心中有学生,要想到学生将来的开展,要想到学生今后的不需要教也能终身学习这个目的。有了这样的目的,老师就可能时时处处考虑到,如今的每一堂课,都将使学生获得一辈子的才能,每一次的教都将使学生获得“自求得之”的详细方法。其次,老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实树立学生的主体的观念,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导”,是辅导、引导、开导。第三、老师在面对学生时,应该肯定学生的差异,而绝对不能强求一律,强求整齐划一,应该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丰富多样。让我们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塑造人的个性。老师应以学生的学为重心,以教学的对象为主体,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展,让老师的导,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心中有了学生,想到了学生的将来,就能自然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是为了到达不需要教”,有了主体地位,就能关注学生的个性,而一旦关注了充满个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老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程教学中。一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活泼好动,适时地应用鼓励性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传授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展着心灵的接触。这就是说,老师要具有一颗“童心”,愿意走进学生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情感世界。老师要有同理心,时刻想着假如我处在学生的位置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反响,不然就可能以教育的名义伤害了学生而不自知,在动机和结果之间出现宏大反差。除了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以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认知程度。每个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都能成才、成功。这是教育的真谛。孩子们知识程度和才能的进步是双方都要付出心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程度还存在一定局限的学生需要我们去关心,去呵护,去引导,而不是“拔苗助长”、“越俎代疱”。学生开展过程中会有“真实的残缺”,而“真实的残缺胜过虚假的完美”。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才是可贵的。因为是残缺的,所以才需要我们去关心,才需要我们去引导,才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完善。所以关注、呵护学生的认知程度,是一个认知过程,成长的需求。我们经过努力会收获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三、叶圣陶教育思想非常重视老师自身的专业开展和成长。所谓教学相长,教与学互为前提而存在,一个理想的课堂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在这一个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那么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叶圣陶所强调的“导”。学生居于主体地位,而老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引导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确立,老师的主导并不是可有可无,即使有了导也不是放羊式的消极的形同虚设的导,而是应该像叶圣陶所提出的“致力于导”。能致力于导的老师,才是我们新课程所大量需求的老师。叶圣陶先生提出,实现不教的关键在于老师素质的进步。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从需要老师到逐步不需要老师的过程中,老师是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宁陕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版个人房产出售交易资金监管及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阻燃塑料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3D激光雷达扫描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低截止光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有机硅柔性皮肤粘合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无证二手房交易合同纠纷调解及赔偿协议3篇
- 委托接送子女上下学合同
- 教育政策解读与汇报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个人工作室聘用合同规范4篇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中医诊疗方案肾病科
- 2025年安庆港华燃气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玩具有害物质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2024年3月天津第一次高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精校打印)
- 2024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GB/T 44351-2024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
- T-CHSA 020-2023 上颌骨缺损手术功能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
- Hypermesh lsdyna转动副连接课件完整版
- 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