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3月四川攀枝花市西区科学技术局招聘1名临时聘用人员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模拟押题-全考点(共125题)1.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指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了躲避乙而将丙碰伤,丙将甲告上法庭,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B.某交警队因违法行政而成为被告,则该交警队队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C.某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饭店老板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D.甲将乙打伤,但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则乙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中的关键词。
客体: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原因: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被告人甲的行为不属于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不符合定义,应排除。
B项,交警队的队长为交警队的实际负责人,是诉讼的直接参与人,而并非因有利害关系而参与,不符合定义,应排除。
C项,饭店老板为饭店的法人,是诉讼的原告,而非有利害关系而参与,不符合定义,应排除。
D项,乙同提起诉讼的公安局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而参与到甲提起的行政诉讼之中,符合定义,当选。
第三步:再次标注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行政诉讼第三人”,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②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交警队队长作为交警队的负责人,是直接参与诉讼,不属于“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符合定义;
B项:甲为了躲避乙而将丙碰伤,丙将甲告上法庭,其中未涉及“行政行为”,并非“行政诉讼”,不符合定义;
C项:饭店老板作为饭店的负责人,是直接参与诉讼,不属于“参加到他人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符合定义;
D项:甲将乙打伤,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乙属于“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并且参加到甲“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行政诉讼和行政诉讼第三人两个定义,虽然只考查行政诉讼第三人一个定义,但其中也涉及行政诉讼的相关内容,因此需对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题干定义,发现行政诉讼的定义内容涉及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行政诉讼第三人定义的关键点为“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行政诉讼的定义要点:公民、法人等认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定义要点: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
A项,交警队违法行政,产生了行政诉讼,但交警队队长不一定与这一违法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B项,甲的行为并非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丙对甲提起诉讼不属于行政诉讼,乙也就不是行政诉讼第三人,明显不符定义。
C项,饭店对卫生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饭店老板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并非参与到他人的行政诉讼中,因此其不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D项,甲对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而乙与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因此其属于行政诉讼第三人。
故本题选D。2.试想,第一届的“超女”冠军安又琪尚未来得及成为令人追捧的唱片歌星,如今又匆匆推出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未必不是揠苗助长,将她们生生扼杀了。张曼玉熬了多少年才红啊!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
A.人才培养也应“物以稀为贵”
B.“超女”才华将要被扼杀
C.人才“快餐化”等于揠苗助长
D.演艺的人才造就是急不得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引出“超女”这一档节目,评论其第一届冠军还没走红,又推出了第二届,无疑是揠苗助长,接着介绍了张曼玉“熬”才是其“红”的原因。因此,文段通过“超女”与张曼玉的比较,得出结论,即“明星走红不能急于求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人才培养也应‘物以稀为贵’”无中生有。B项和C项:“‘超女’才华将要被扼杀”“人才‘快餐化’等于揠苗助长”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
3.火山爆发对于(
)相当于社会变革对于(
)。
A.火山灰生产力
B.压力矛盾
C.地幔民众
D.灾害改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因为“火山爆发”,所以产生“火山灰”,“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生产力”提高导致“社会变革”,前后均为因果关系,但前后词语顺序相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由于地球内部存在极大“压力”,所以造成“火山爆发”,由于社会存在“矛盾”,所以引发“社会变革”,前后均为因果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火山爆发”是“地幔”中的岩浆冲破地壳产生的,二者为现象与发源地的对应关系;“民众”参与“社会变革”,二者为人物与运动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火山爆发”是一种“灾害”,二者为种属关系;“社会变革”可能会起到“改良”社会的作用,二者为可能的因果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已知正月初六从某火车站乘车出行旅客人数恰好是正月初五的8.5倍,且恰好比正月初七少9%,则正月初七从该火车站乘车出行的旅客人数至少是:
A.850人
B.1300人
C.1700人
D.3400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简单计算问题。分析可知,题干只给出了初五出行旅客和初六出行旅客的倍数关系,以及初六出行旅客和初七出行旅客的比例关系,要求初七出行旅客的最少人数,可通过设未知数表示出初七的人数,利用互质和整数的性质来分析。根据题意,初六与初五的人数之比为17∶2,设初五有2x人,初六有17x人,则初七有=×100。因为初七的人数为整数,17和91互质,则x最小应为91,初七最少有×100=1700人出行,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其他最值构造,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设正月初七从该火车站乘车出行的旅客人数为x,由题意可知,正月初六的人数为x(1-9%)=0.91x,正月初五的人数为人。由于人数一定为整数,则要使正月初六的人数0.91x为整数,x一定为100的倍数,排除A项;要使正月初五的人数为整数,则x还应为8.5的倍数,排除B项;由于所求的是最少的人数,剩余两项中C选项人数更少。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设初五、初六、初七的旅客人数分别为a、b、c(均为正整数)。由题意可知,。根据倍数特性,c一定是100倍数,排除A项;两式整理可得,即,根据倍数特性,c应该是850的倍数,排除B项。题目问“至少”,则在C、D中选择较小的1700。
故正确答案为C。5.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端午节,放假1天
B.国庆节,放假3天
C.教师节,教师放假半天
D.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所以教师节教师放假半天的表述是错误的。
因此,选择C选项。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6.左边给定的是六面体的外表面展开图,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A、C项中全黑的面在题干中不存在,排除;B项,需要经过复杂的移面才可判定,暂时保留;D项,面与面相交,但两个黑色三角形的最大角没有公共点,而题干中两个黑三角形的最大角有公共点,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跨国公司主要特征的是(
)。
A.国际化经营
B.完全垄断
C.全球经营战略
D.一业为主,多样化经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有:全球战略目标、全球一体化经营、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虽然跨国公司在某些产品或地区带有不同程度的垄断性,但是并非完全垄断。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8.戒烟:疾病
A.酒驾:事故
B.核对:差错
C.过失:反思
D.斟酌:顾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戒烟是为了预防疾病。
第二步:逐一判断其他选项。
A项酒驾可能发生事故;B项核对是为了避免差错;C项过失可能引起反思;D项斟酌能够增加顾虑。A、C、D三项都和题干的关系相反,B项和题干关系相同。
故正确答案为B。9.三潭印月是台湾日月潭的美景之一。(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有“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
故表述错误。10.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解答这类题目主要根据尾句进行推断,本题尾句提出一个问题,那么接下来应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同时,需要学会排除三种信息,即与文段无关的信息、前文提到的信息、本文提到的信息。文段指出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是在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接着指出因为受众的趣味的变化,电视内容不能像以前那样按照制作人的设想,传递既定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而是由受众根据自己的趣味来理解、变造电视节目。所以,文章接下来很可能讲的就是电视制作如何面对受众趣味变化的挑战。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
A、D两项阐述的主体是“受众”,故排除;关于“受众的审美导向”文中并没有任何的信息,排除B。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最后提出了一个电视制作所面临的问题:电视人因为受众趣味发生变化而夜不能寐。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脉络,下文应该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即电视制作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文末的话题落在尾句提出了一个电视制作所面临的问题:电视人面临受众趣味发生变化而夜不能寐。故下文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即电视制作如何适应这一变化,C项表述能够与上文形成很好的衔接。
A、D两项只强调了受众,并没有提到电视制作和解决问题,排除。B项中的“引导”体现的是电视人的主动性,而由“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可知,电视人处于被动状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1.为保护凤凰山红枫林免受山顶季节性狂风的肆虐而不被刮倒,凤凰山国家风景管理局在山顶上设置了巨大的防风屏障。这些屏障的建立虽然挡住了狂风的侵袭,但就风景的整体性而言,有两个副作用,一是近乎将红枫林圈围起来了,二是红枫林山顶在狂风季节的“风”景,也因此屏障而大为逊色;另外也使本来就不太大的山顶显得更狭小了。
上述信息最支持的一项论断是(
)。
A.通过建筑防风屏障来保护红枫林,从长远来看,其作用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B.由于季风的猛烈程度不断加深,必须从红枫林周围建立起更多有效的防风屏障
C.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红枫林资源,应该是红枫林风景管理的首要目标
D.防风屏障永远不被风暴破坏,也不需要昂贵的维修和更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文段通过转折词“但”强调在凤凰山山顶设立防风屏障带来的两个副作用会破坏风景的整体性,因此从长远来看,防风屏障不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表述正确,当选;
B项,文段重点论述“屏障”的副作用,表明作者并不支持建立更多防风屏障,选项与文意相悖,排除;
C项,“首要目标”无中生有,排除;
D项,“永远不被风暴破坏”“不需要昂贵的维修和更新”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2.品质∶好坏∶质量
A.食物∶大小∶重量
B.分数∶高低∶成绩
C.旅游∶远近∶兴趣
D.人口∶多少∶密度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品质和质量是近义关系,且品质和质量都有好坏之分,为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食物是有重量的,二者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分数和成绩是近义关系,且成绩和分数都有高低之分,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旅游和兴趣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人口和密度不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铜
B.内蒙古境内最大的湖泊——呼伦湖
C.最早发现X射线的科学家——伦琴
D.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A项错误,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铝是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
B项正确,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之间,是内蒙古境内第一大湖、东北地区第一大湖。
C项正确,伦琴是德国物理学家,于1895年从事阴极射线的研究时,发现了X射线,1901年他成为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D项正确,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由祁连山脉的断层陷落形成。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14.战士:坦克:武器装备
A.记者:相机:镜头
B.农民:镰刀:农具
C.矿工:矿灯:照明
D.商人:计算:资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坦克是战士作战的工具,坦克属于武器装备。
坦克是武器装备中的一种,战士作战使用坦克。
A项,镜头是相机的一部分,记者采访使用相机,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镰刀是农具中的一种,农民耕种使用镰刀,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矿灯可以用来照明,矿工工作时使用矿灯,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商人与计算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15.一个单位的员工中,去过广州的有50人,去过上海的有50人,两个城市都去过的有30人,一个都没去过的有30人,则这个单位的员工人数为(
)人。
A.100
B.80
C.70
D.5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容斥问题,属于二集合容斥类。
第二步,根据二集合标准型核心公式“总数-都不满足的=集合A+集合B-都满足的”可得,总人数-30=50+50-30,解得总人数=100(人)。
因此,选择A选项。
16.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即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故表述错误。17.有医学研究显示,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尤其是香肠火腿类肉制品会导致癌症发病的可能性上升。因此,有专家提出结论,不要再吃肉了,而应该通过吃蔬菜和水果来延长寿命。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成果?
A.一项对3万名妇女进行7年追踪调查显示,长期吃肉并没有给她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B.一项对1万名男性进行8年追踪调查显示,长期吃肉并没有增加他们患病的风险
C.一项对1万名均未吃肉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儿童的对照调查显示,他们的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
D.一项对2万名老人进行的3年追踪调查显示,不吃肉的人,超过平均寿命的概率较低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不要再吃肉了,而应该通过吃蔬菜和水果来延长寿命。
论据: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尤其是香肠火腿类肉制品会导致癌症发病的可能性上升。
A项:无关选项。是否对身体造成伤害与癌症和寿命并非同一概念,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是否患病与寿命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儿童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无法反映寿命上的差别,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反向论据。不吃肉的人,超过平均寿命的概率较低,说明不吃肉也无法达到延长寿命的效果,属举例反驳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18.目前食品包装袋上没有把纤维素的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一起列出。因此,为了促进民众的健康,国家应该规定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
以下各项都能支持上述论证,除了:
A.很多消费者都具有高纤维食品营养价值的常识
B.高纤维食品对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有重要作用
C.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多的是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
D.大多数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会注意包装袋上关于营养成分的说明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都能支持,除了”,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作为保护公众健康的一项措施,国家应该规定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
论据:目前食品包装袋上没有把纤维素的含量和其他营养成分一起列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很多消费者都具有高纤维食品营养价值的常识,那么国家规定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一做法是有意义的,可以让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品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指出高纤维食品对于预防心脏病、直肠癌和糖尿病有重要作用,那么国家规定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一做法是有必要的,可以让人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食品,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消费者更多关注的是食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那么国家规定应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一做法是没有意义的,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指出消费者能够注意到包装袋上关于营养成分的说明,那么国家规定食品包装袋上明确列出纤维素的含量这一做法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并进行购买,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19.虚数:复数
A.法律:刑法
B.麦子:水稻
C.祥林嫂:《祝福》
D.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虚数和实数组成复数。虚数是复数的一部分。
A项,刑法是法律的一部分,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B项,麦子和水稻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主要人物,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与题干关系一致。
故本题选D。20.世界石油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总的特点是相对分散的。(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度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到40°和50°到70°两个纬度带内。故“相对分散”的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21.张某早晨批发了1500元的苹果和葡萄,苹果每斤3.25元,葡萄每斤2.5元。到了下午全部售完后发现,苹果平均每斤盈利10%,而葡萄损耗严重,平均每斤亏损15%。两种水果共获利100元。问张某早晨批发了多少斤苹果?
A.200
B.80
C.300
D.40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早晨批发了x斤苹果,y斤葡萄。每斤苹果盈利3.25×10%=0.325元,每斤葡萄亏损2.5×15%=0.375元,根据总钱数和总盈利可列式:3.25x+2.5y=1500①,0.325x-0.375y=100②,①-②×10,解得x=400,y=80,即批发了400斤苹果。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利润率折扣类,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设早晨批发了x斤苹果,y斤葡萄。每斤苹果盈利3.25×10%=0.325元,每斤葡萄亏损2.5×15%=0.375元,根据总钱数和总盈利可列式:3.25x+2.5y=1500①,0.325x-0.375y=100②。
第三步,A选项代入方程②,得65-0.375y=100,y值为负数,不满足,A选项排除;B选项值更小,也可排除;C选项代入方程②,得97.5-0.375y=100,y值为负数,不满足,C选项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22.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
B.喝红酒前摇杯是为了增加酒与空气的接触面,让它的香味充分散发,促进它的氧化
C.眨眼能保持眼球湿润,使眼球转动时不会发生过多摩擦,是人眼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D.当发生煤气中毒时,应立即打开室内的灯光,并对中毒人员施救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蜻蜓点水即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卵孵化出来的稚虫,称为水虿。
B项正确,喝红酒前摇杯是为了醒酒,让杯中的红酒更好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软化单宁,散发酒香,让红酒中的香气尽量释放出来,提升红酒的风味。
C项正确,眨眼时,可以让泪液均匀地湿润角膜、结膜,使眼球不至于干燥,保持角膜光泽,清除结膜囊灰尘及细菌,起到保护作用。
D项错误,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可燃,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程度后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而打开室内的灯光可能产生电火花,因此是错误的行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3.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每一列图形中都有一些相似的长方形或椭圆形或箭头,优先考虑样式类。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没有明显规律,考虑竖向规律。
第二列运算规则:左箭头+右箭头=双箭头、椭圆形+椭圆形=拱形;第三列运算规则:双箭头+双箭头=2个双箭头、三角形+矩形=椭圆形。第一列:矩形+?=椭圆形、右箭头+?=双箭头,应用运算规则可知问号处应为三角形和左箭头。
因此,选择C选项。24.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再分配的是:
A.居民根据现有财产状况,依法缴纳动产税和不动产税
B.居民取得的工资收入
C.居民从政府获取用于维持最基本生活的生活困难补助金
D.居民缴纳社会保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
②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现有的财产属于“初次分配”的结果,依法缴纳动产税和不动产税,是政府对居民收入进行的调节,属于“实现现金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符合定义;
B项:工资收入是居民生产活动的劳动所得,属于初次分配的结果,不属于“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生活困难补助金是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符合定义;
D项:社会保险是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属于“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包括企业产品的收入,老板得到的利润,股东得到的分红,工人的工资等。
25.红绿灯∶交通
A.机场∶安检
B.手机∶通话
C.教育部∶学生
D.开关∶电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通过“红绿灯”可以直接控制“交通”,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进入“机场”需要通过“安检”,而非直接控制“安检”,排除;
B项:“手机”具有“通话”功能,而非直接控制“通话”,排除;
C项:“教育部”是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部门,而非控制“学生”,排除;
D项:通过“开关”可以直接控制“电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26.某实验员要做一个实验,需要连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员每隔5个小时就观察一次,当观察第120次时,手表显示为10点整,那么当观察第(
)次时手表的时针第一次与分针呈60°角。
A.3
B.5
C.7
D.8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钟表每12小时为一个周期,指针指示相同。第120次时,时间过了5×120=600(小时),为12小时的整数倍,指针指示与第0次(可理解为实验开始5小时后观察第一次)相同,即第0次手表显示为10点整。
第三步,代入选项验证,A选项,第3次,时间过了5×3=15小时,即只考虑余数,为1点整,时针与分针呈30°角,排除;B选项,第5次,时间过了5×5=25小时,即只考虑余数,为11点整,时针与分针呈30°角,排除;C选项,第7次,时间过了5×7=35小时,即只考虑余数,为9点整,时针与分针呈90°角,排除;D选项,第8次,时间过了5×8=40小时,即只考虑余数,为2点整,时针与分针呈60°角,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第0次手表显示为10点整,每次都经过整数小时观察,只有2点整和10点整时针与分针呈60°角,经历偶数小时,即可排除A、B、C选项。
2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同,小元素的位置发生变化,考虑动态位置类平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图一到图三,所有元素均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图三到图五,所有元素再次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图二到图四,所有元素均逆时针移动一个位置,所以问号处的图形应由图四中的所有元素逆时针移动一个位置得到,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28.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灵敏度明显低于平时。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小丽整个晚上没睡着觉,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工作效率极低
B.小明在考试前一晚通宵复习,但第二天考试依旧没有及格
C.张师傅开了一整夜的车,第二天他倒头就睡,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醒来
D.对失眠者进行脑电图扫描,发现大脑结构并无异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灵敏度明显低于平时。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丽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上班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低,说明睡眠不足导致其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灵敏度低,可以加强论点,当选;
B项:小明睡眠不足,考试依旧不及格,不能说明小明的考试不及格是由于睡眠不足导致的,无法加强论点,排除;
C项:张师傅通宵开车,但是没有说张师傅第二天是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灵敏度低,无法加强论点,排除;
D项:失眠者大脑结构无异常与睡眠不足是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映灵敏度低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9.财务自由指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的收入状态,一般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保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
下列属于财务自由的是:
A.李先生有总价三百多万的两套房产,每月的租金正好抵平银行按揭,家庭日常开支由自己的薪水维持
B.某公司老总张先生准备负债经营、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已经用自家房产向银行申请了抵押贷款
C.刘先生辞去工作后,长年在国内各地旅游,饱览名胜古迹,用自己的银行存款利息轻松地支付了一切开销
D.股迷王先生用自家两百多万现金都用于炒股,随时关注股票走势,每一个涨停板、跌停板从不放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的收入状态;
②保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
③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李先生的租金正好抵平银行按揭,说明他并没有净资产,且薪水需要用来维持家庭日常开支,不属于“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的收入状态”,不符合定义;
B项:张先生负债经营公司,且用自家房产申请抵押贷款,未体现“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不符合定义;
C项:刘先生获得银行存款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辞去工作,说明“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且银行存款属于“一定量的净资产”,符合定义;
D项:王先生将自家现金都用于炒股,未体现“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且随时关注股票走势,未明确体现“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的收入状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一定量的净资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李先生的房产需要按揭还款,说明房产不属于李先生的“净资产”,并且薪水需要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并不是“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负债经营不能保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存款利息为“财产性收入”,存款为“净资产”,符合定义,当选;
D项:王先生随时关注股票走势,没有体现出他是否“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与C项相比,没有C项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保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财务自由的定义要点:①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②保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③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
A项,李先生用自己的薪水维持家庭日常开支,即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不符合要点①。
B项,张先生准备负债经营,用自家房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并未保持财产性收入现金流入,也没有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不符合要点②③。
C项,刘先生辞去工作,用银行存款利息支付生活开销,即不需要为钱而努力工作,符合要点①,利息收入符合要点②,银行存款符合要点③。
D项,王先生将自家现金都用于炒股,并未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不符合要点③。
故本题选C。30.严格来说,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这“新四大发明”并非首先出自中国、或者100%中国原创。但它们在中国得到广泛运用,并带来在其他国家无法忽视的创新。这绝非简单的技术发明、科技应用,背后是中国人选择的价值取向、欣赏的生活方式在支撑试错、检验创新。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新四大发明”并非100%中国原创
B.“新四大发明”不是简单的技术发明、科技应用
C.对“新四大发明”的广泛运用,已经超越了发明本身的价值
D.中国社会的创新活力,使“新四大发明”在中国得到广泛运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提出“新四大发明”并非100%中国原创。第二句和第三句由“但”引出文段的重点,即“新四大发明”在中国得到广泛运用,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欣赏生活方式的在不断的支持创新和试错。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B项:非重点且表述模糊,文段强调的是“新四大发明”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C项:“超越了发明本身”无中生有。
31.我国于(
)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A.1968
B.1962
C.1964
D.196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
第二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因此,选择C选项。
“两弹一星”指核弹、导弹、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32.生态工艺指的是把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生态工艺的生产模式是:
A.物质-产品-消费-残留物
B.原料-产品-剩余物-加工-产品
C.自然环境-房地产开发-旅游经济-消费
D.原料-生产-剩余物-废弃物-回收掩埋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定义关键词:(1)方式: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设计无废料的生产,闭路循环的形式;(2)目的: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A项最后剩余残留物,不属于无废料的生产,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B项从原料到产品产生的剩余物通过加工最终又成为产品,整个过程没有多余废料并且实现了产品—产品的闭路循环,符合定义,当选;C项没有体现出闭路循环,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D项最终还是产生了需要被处理的废弃物,不符合关键词(1),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无废料的生产,闭路循环的形式;
②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第四环节产生了残留物,不属于“无废料的生产”,不符合定义;
B项:从原料到产品,产生剩余物,用剩余物又进行加工生成产品,属于“无废料的生产,闭路循环的形式”,整个生产模式属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符合定义;
C项:四个环节都未涉及对废料的利用,也不满足“闭路循环”,不符合定义;
D项:第三环节产生了废弃物,对废弃物直接进行回收掩埋,并没有再利用废弃物,不属于“无废料的生产”,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生态工艺是一种生产模式,分析其特点和目的,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生态工艺的定义要点:①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②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
A项,残留物不符合要点②。
B项,原料到产品到剩余物,经过加工又到产品,实现了闭路循环的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符合定义。
C项,未体现出生产,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废弃物回收掩埋,不符合要点②。
故本题选B。33.介子是研究粒子与反粒子不对称的良好对象,因为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可算作是物质和反物质的混合系统。此外介子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变,其中的一个夸克会转变成新的夸克。原子核发生放射性衰变时,有三个夸克组成的中子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为了描述这种衰变过程,物理学家借助了所谓的费曼图。这种图标最初是为了更简洁直观地表示计算规则而发明的。不同夸克的相互转化是基本作用力弱相互作用的标志性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带正电或负电、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的W玻色子,带有2/3正电荷的上夸克、粲夸克和顶夸克可以转变为带有1/3负电荷的下夸克、奇异夸克和底夸克,反之亦然。
下列选项中,最合适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介子的作用
B.分子的衰变
C.中子的衰变
D.夸克的相互转化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介子是研究粒子与反粒子不对称的良好对象,随后指出介子中的夸克会进行转化这一话题,并且表示这种转化也会存在于中子,并不是介子独有。接着利用“这种衰变过程”指代前文夸克转变一事,介绍了物理学家借助费曼图对其进行描述,并详细解释了转化过程,所以整篇文段为前文引出“夸克转化”的话题,后文进行详细解释的分总分文段,主要围绕的核心话题为夸克的转化,对应D项。
A项“介子的作用”对应首句,为引出话题的作用,非重点,且文段后文表明,除了介子之外,中子也存在转化现象,选项表述片面,排除;
B项“分子的衰变”、C项“中子的衰变”均无中生有,文段只提及了介子的衰变和原子核放射性衰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介子是研究粒子的良好对象,并解释了原因,然后指出介子不稳定,会在短时间内衰变,接着解释了这种衰变的过程和衰变后的结果。这是一则说明文,论述的核心对象是“介子”。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A项提到了“介子”。
因此,选择A选项。34.盒子里有5种不同颜色的弹珠,数量分别为2、3、4、5、9,每次只拿一个,要确保拿到3个相同颜色的弹珠,最少需要拿多少次?
A.13
B.9
C.10
D.11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
第二步,要确保拿到3个颜色相同的弹珠,则需构造最不利的情况,即每种颜色的弹珠均刚好拿不到3个(即2个),此时共拿了2×5=10次,若再拿1颗弹珠即可确保有3颗颜色相同。则共拿了10+1=11(颗)。
因此,选择D选项。
35.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对培训机构打出的“儿童情商培养”的宣传心动不已,一年动辄几万的学费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有专家分析其原因,有几种可能:一种是意识到要对孩子进行情商的培养;另一种则是家长感觉到自己教育孩子出现了问题,宁愿将孩子送出去教育,而不从自己的教育理念上找原因,这实际上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表现;此外还有来源于白领阶层日常工作模式中铸就的“自我实现”价值观,使年轻的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过于焦虑,也是导致培训班火热的原因。
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是:
A.选择情商培训班的方法
B.儿童情商培训现存状态
C.如何理性认识情商培训
D.情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提出“家长不能理智对待儿童情商培训班”这一问题。然后从“意识到要对孩子进行情商的培养”“推脱责任”和“年轻的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过于焦虑”三个方面分析了家长追捧培训班的原因,体现了作者对儿童情商培训班火热的不赞同。文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则后文有可能解决问题,且与“情商培训”这一话题保持一致。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如何理性认识情商培训”,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和D项:与作者的否定态度不符。B项:为现状描述,属于问题本身。
36.公民杨某16岁,是我国某所科技大学学生,智力超群,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杨某属于: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民事行为能力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题干“公民杨某16岁”没有达到18周岁,也没有说他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公民杨某16岁”已超过8周岁。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题干“公民杨某16岁”未达到18周岁,因此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题干“公民杨某16岁”但是并没有说他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因此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7.下列被告人不属于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其提供辩护的是:
A.被告人是盲人
B.被告人经济困难
C.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
D.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B项:“被告人经济困难”不属于该情况,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38.25,50,76,103,131,(
)
A.143
B.160
C.150
D.15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8+1=29,故所求项为131+29=160。
因此,选择B选项。
39.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
下面符合无因管理的一项是:
A.甲的邻居久出未归,甲为防止其屋被暴雨冲毁而进行修缮
B.某人抢救落水儿童
C.售货员将别人遗忘在柜台上的雨伞保管起来,后来发现是丈夫买的
D.甲基于合同代乙保管贵物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为防止邻居屋被暴雨冲毁而进行修缮属于“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他人管理房屋的行为”,符合定义;
B项:抢救落水儿童,不属于“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售货员保管的雨伞是丈夫买的,不属于“为他人管理事务”,不符合定义;
D项:基于合同代乙保管货物,属于约定的义务,不属于“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40.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观察,没有明显规律,考虑竖向规律。
从上往下观察各图形,第一列图形线条数依次为3、3、3,呈常数数列;第二列验证规律,线条数依次为3、3、3,符合,第三列应用规律,前两幅图形线条数依次为4、4、?,所以问号处应该选择线条数为4的图形,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41.“实践十号”是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2016年4月6日发射升空。实践十号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实践十号于2012年12月31日正式立项,是我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开展科学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实践十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卫星(题干表述正确)。实践十号安全着陆,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返回式卫星迎来第二个春天。实践十号卫星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科学上讲的“微重力”,就是通常说的“失重”。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42.土豆∶马铃薯
A.树木∶森林
B.天气∶气候
C.芙蓉∶荷花
D.窗户∶阳台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二者属于全同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树木”是“森林”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排除;
B项:“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荷花”又名“芙蓉”,二者属于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窗户”与“阳台”都是房间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3.(
)对于美丽相当于春风满面对于(
)
A.笑靥如花兴奋
B.楚楚动人愉快
C.心地善良滋润
D.眉开眼笑高兴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需要结合代入排除法进行解题,将选项中的词项依次代入题干括号中,构成两组词项,并分析这两组词项的关系,前后关系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代入A项,笑靥如花形容人美丽,笑起来像花一样漂亮;春风满面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其与兴奋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B项,楚楚动人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可以用来形容美丽;春风满面可以用来形容愉快的心情。前后关系一致。
代入C项,心地善良与美丽并无必然联系,春风满面与滋润并无必然联系。前后关系不一致。
代入D项,眉开眼笑形容人高兴愉快的样子,与美丽并无必然联系;春风满面可以用来形容高兴的心情。前后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B。44.李某对向他持刀抢劫的唐某进行反抗,在搏斗过程中李某刺中唐某要害,造成唐某当场死亡,则李某的行为:
A.属于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
B.属于防卫过当,但不负刑事责任
C.不属于防卫过当,但负刑事责任
D.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唐某持刀抢劫,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李某采取防卫行为,在搏斗过程中造成唐某死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①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②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③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
④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本人防卫
⑤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45.甲、乙、丙三人分别从事教师、工人和司机三个职业。某天三人聚到一起聊天,发现丙每月的工资高于工人,甲和司机每月的工资差距较大,司机每月的工资比乙少。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甲是司机
B.乙是教师
C.三人中教师每月的工资最高
D.司机每月的工资比工人少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①由“丙每月的工资高于工人”可知,丙不是工人,且丙>工人;
②由“甲和司机每月的工资差距较大”可知,甲不是司机;
③由“司机每月的工资比乙少”可知,乙不是司机,且乙>司机。
第二步:根据题干条件分析选项。
由②③“甲不是司机、乙不是司机”可知,丙是司机;再由①③“丙>工人、乙>司机(丙)”可知,乙不是工人,故乙是教师,B项当选。
甲是工人,乙(教师)>丙(司机)>甲(工人)。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C。46.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由于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则是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其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气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爆产生时就会出现音爆云
B.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
C.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
D.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音爆:“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会逐渐形成激波面”、“激波面上高度集中的声学能量引起巨大响声,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
音爆云:“以飞行器为中心轴、从机翼前段开始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产生主要是由于气流流速突破音速时比空气传导速度更快,无法有效向下拉气流,导致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水气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说明在跨音速飞行时也可能不会产生音爆云,而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说明音爆产生时也有可能不会产生音爆云,因此“音爆产生时就会出现音爆云”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B项: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意味着音爆云可能在非跨音速飞行时产生,而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因此可能出现有音爆云但没有音爆的情况,因此“音爆云出现标志着音爆产生”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C项:说的是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音爆是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而音爆云的出现并不能说明突破了音障,因此“音爆云出现说明突破了音障”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D项:说的是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符合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速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
(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跨音速飞行时会产生音爆,结合关键信息(2)可知音爆产生时不一定会出现音爆云,说法错误;
B项:根据关键信息(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不代表一定产生了音爆,说法错误;
C项:根据关键信息(2),音爆云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不代表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
D项:根据关键信息(1)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所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涉及音爆、音爆云两个定义,要求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需要对两个定义都理解到位,分析发现,音爆定义的关键点为“飞行器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让人耳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定义的关键点为“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
音爆定义的关键信息: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
音爆云定义的关键信息: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在跨音速飞行时常常出现,但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
A项,根据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云产生时需要存在一定量的水汽,但音爆产生时可能并不存在足量的水汽,说法错误。
B、C两项,根据音爆和音爆云的定义可知,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音爆云不仅在跨音速飞行时才能出现,因此音爆云出现时不一定产生了音爆,也不一定突破了音障,说法错误。
D项,根据“音爆只有在突破音障即超音速飞行时才会产生”可知,音爆产生时是超音速飞行,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47.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D.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B、C、D三项正确,亚洲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3)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8.唐代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北方饮茶风俗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而盛行起来,北方盛行饮茶的风气极大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据《茶经》不完全统计,当时已有8个道(或可称为茶产区)43个郡、44个县生产茶叶。
以上材料的中心主旨是:
A.茶文化兴起于我国的南方
B.茶文化的兴盛与禅宗有关
C.《茶经》出现的时代环境
D.唐代茶叶经济高度繁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二句主要表述唐玄宗年间北方饮茶兴盛极大的促进了茶叶的生产和贸易。第三句讲述唐玄宗年间茶叶产量和消费量都相当的高。第四、五句通过陆羽的《茶经》来说明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综上,归纳概括得主旨,强调唐代茶叶经济繁荣。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文段主旨。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非重点,属于第一句引话题的内容。B项:表述片面且非重点,属于第二句的内容,文段不是强调茶文化与禅宗的关系,而是“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C项:非重点,文段不是强调《茶经》,而是“茶叶经济”。
49.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强项是处理“计算密集型”的任务,比如预测天气。这只要求按照某个成熟的算法模型________地算就行了。但在大数据时代,要从海量、特别是缺乏直接相关性的数据中,________出有价值的内容,超级计算机的系统设计需要创新,以适应新的计算模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
整理
B.周而复始
搜寻
C.一板一眼
提炼
D.按部就班
挖掘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成熟的算法模型”可知,现在已有“有规则、有规律、成体系”的固定算法,所以所填成语应表达“有规律、有规则”之意,且能形容“超级计算机”。A项“循规蹈矩”比喻不知变通,或缺乏创新精神,偏贬义,感情倾向与语境不符,排除A项。B项“周而复始”形容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强调周期性,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多用来形容人,不能形容超级计算机,排除C项。D项“按部就班”指办事情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能够体现“按照某种规律、规则去验算”之意,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海量,特别是缺乏直接相关性的数据”可知,此处强调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出有价值的内容。“挖掘”指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挖掘:①开掘,把埋藏的东西挖出来;②把人们不容易发现的事物揭露或揭示出来。提炼: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从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提取(所要的东西)。搜寻:到处寻找。
50.通缉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只有:
A.司法部
B.检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由此可知,有权发布通缉令的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
因此,选择C选项。
51.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泛滥成灾,极大地
着社会成本,
着世道人心。
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耗费扰乱遏止
B.消耗损害遏制
C.耗尽蛊惑禁绝
D.侵蚀破坏杜绝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与B项“消耗”与之搭配均可。C项“耗尽”是指消耗完毕、用尽所有,与“极大地”和横线后的“着”搭配不当,排除;D项“侵蚀”是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与“社会成本”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世道人心”,A项与B项填入均可。
第三空,填入的词语与“网络谣言”搭配。A项“遏止”强调用力阻止,侧重强调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且常见用法为“对暴动进行遏止”,后面基本不接宾语;B项“遏制”是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侧重强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后面常直接接宾语,如“遏制不良风气蔓延”。本题横线后直接搭配“网络谣言”,因此B项“遏制”更加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遏制网络谣言的治本之策》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可首先排除语义过重的C和与后文搭配不当的D。第二空较难排除,继续分析第三空。第三步,辨析第三空两项词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耗尽”程度过重,不能与“极大”“着”搭配,排除C。“侵蚀”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与“成本”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遏止”指阻止。“遏制”指制止、控制。从常理来看,完全阻止“网络谣言”是不可能的,句意强调的是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谣言泛滥成灾的现象得以控制,选择“遏制”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应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指消耗;B项“消耗”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二者均可与“社会成本”搭配,符合文意。C项“耗尽”指用尽所有,与“极大地”表意矛盾,文中并没有用完社会成本之意,另一方面“耗尽”不能与“着”搭配,排除C项。D项“侵蚀”指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文中没有侵占之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项“遏止”强调“阻止”,B项“遏制”强调“控制”,网络谣言目前来讲不太可能被“阻止”,所以只能“控制”其发展,A项“遏止”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B项“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损害着世道人心”指使世道人心受到伤害,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52.竞聘对于(
)相当于(
)对于回报
A.演讲;报酬
B.岗位;补偿
C.连任;投资
D.任期;付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达到“竞聘”的目的,二者为对应关系;“报酬”是一种“回报”,二者为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竞聘岗位”,二者为动宾关系;“补偿”与“回报”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发展规划及投资运作模式分析报告版
- 200字日记暑假60篇
- 2024年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的委托合同
- 2024年光伏发电系统建设销售合同
- 2024年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服务合同
- 2024年商业店面转让合同样本
- 2023年岳阳市华容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3年宁德市中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商标许可合同协议模板
- 2023年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职工履历表简介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 难忍之隐-肩颈疼课件
- 屋顶光伏安装安全施工方案
- 脑梗死的患者的心理护理
- 酒店业政策法规解读与合规管理
- 《西方经济学》-完整全套课件
- 中华律师协会 风险代理合同
- 急性肺栓塞的个案护理
- 20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