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课件_第1页
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课件_第2页
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课件_第3页
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课件_第4页
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2011年5月深圳

1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20112

国际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呈“双轨”复苏态势,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差异,货币政策有所分化。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资本流入冲击。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跨境资金流动,法国提议在G20峰会上讨论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国内多年来面临持续较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资本净流入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

研究背景2国际

研究背景3IMF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来源:IMF,2011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3IMF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来源:IMF,2011年1月4

45

5201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情况6数据来源:彭博,BIS。正数表明升值幅度,负数表明贬值幅度

201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情况6数据来源:彭博,BIS中国主要经济金融指标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中国主要经济金融指标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8

2001-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余额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背景82001-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余额9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不含储备资产变动)。我国监测的跨境资金流动国际收支数据: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所有经贸往来。跨境收付数据:资金在境内外之间的划拨。结售汇数据:资金在外汇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以上三组数据涵盖了我国涉外经济活动全过程,包括物权交易与转移、资金跨境收付、本外币兑换。

分析方法9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

分析方法10国际收支、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数据关系图

分析方法国际收支跨境收付

结售汇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变动(剔除了汇率、资产价格变动等估值因素影响的外汇储备变动)10国际收支、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数据关系图

分析方法11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国际收支口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出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资金流出入总额与同期GDP之比达到51%的历史峰值,2008年有所下降,2010年开始回升。资本项下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2001-2010年资本净流入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25%。其中,直接投资是主体,过去十年占资本净流入的98%;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波动较大,顺逆差交替出现,十年合计大体相抵。

主要结论11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122001-2010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动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主要结论122001-2010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动情况

132001-2010年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差额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主要结论132001-2010年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差额14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跨境收付口径:除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外,2001年以来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总额与GDP之比呈递增态势。2010年该比例达59%,较2001年上升21个百分点。2001-2010年,扣除人民币形式的跨境收付后,外汇形式的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顺差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87%。

主要结论14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15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主要结论15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情况

16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结售汇口径:2001年以来,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总额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由2001年的28%升至2010年的38%。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4%。

主要结论16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17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主要结论17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情况

18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所谓“热钱”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热钱”在理论上一般定义为国际短期投机套利资金,但在规模测算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

主要结论18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19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热钱”估算方法主要有二:一是直接测算法,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加总。二是间接测算法或残差法,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

主要结论19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20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我们借鉴间接测算法,结合我国实际,估算了我国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主要确定了四项较稳定、合法合规的贸易投资项目,包括进出口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调回。在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中扣除上述四项,所得差额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或净流出)。

主要结论20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主要结论2010-2010年外汇储备增量与四项主要贸易投资项目差额测算表

注:①外贸顺差数据来自海关,直接投资(非金融领域)数据来自商务部,境外上市融资数据来自证监会,境外投资收益数据来自外汇局。②剔除人民币跨境净支付400亿美元后,2010年差额为355亿美元。21外贸顺差①直接投资净流入②境外投资收益③境外上市融资④前四项合计⑤=①+②+③+④外汇储备增量⑥差额测算⑦=⑥-⑤2001年225398919723466-2572002年3045007723905742-1632003年2555071486597413774032004年32155118578113619047682005年1021481356206206325264632006年177545450339431262853-2732007年2643499762127403246095772008年298150592546445747833262009年1957422994157353038212912010年1831467128935439414696755合计1331347855330145924887277772890主要结论2010-2010年外汇储备增量与四项主要贸易投资项22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四项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是我国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除主要贸易投资项目外,2010年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过去十年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上述资金不一定都是违法违规的,也不一定都是套利的,更不是无法解释的。其中包括: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交易、企业合理的进出口赊账行为、个人合法的外汇收支,以及银行部门外汇资产调拨等。

主要结论22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23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从1994-2010年的更长期看,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出约100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加额的3.5%,并具有两大特点:

存在较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1994-2002年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合计净流出近4000亿美元,2003-2010年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此类资金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2010年与同期GDP之比仅为0.6%。说明我国承受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结论23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主要结论1994-2010年所测算差额及其与GDP之比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24主要结论1994-2010年所测算差额及其与GDP之比24主要结论1994-2009年部分国家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与GDP之比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25主要结论1994-2009年部分国家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与GD26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境内机构和个人对汇率、利率等价格信号日益敏感。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外币正利差的情况下,市场主体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倾向增强。近年来,企业更多呈现负债外币化趋势,以国内外汇贷款等方式对外支付替代购汇,使得企业在结汇倾向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购汇意愿明显下降,净结汇规模甚至高于跨境外汇净收入。

主要结论26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

主要结论271999-2010年人民币汇率预期及中美利率差变动主要结论271999-2010年人民币汇率预期及中美利率差变1、直接投资282004-2009年直接投资存量变动1、直接投资282004-2009年直接投资存量变动1、直接投资292001-2010年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1、直接投资292001-2010年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的外商直1、直接投资302001-2010年港澳台地区与英属维尔京群岛来华直接投资占比1、直接投资302001-2010年港澳台地区与英属维尔京群2、证券投资312003-2010年QF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流动情况2、证券投资312003-2010年QF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2、证券投资322006-2010年QD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流动情况2、证券投资322006-2010年QD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2、证券投资332003-2010年H股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及调回结汇情况2、证券投资332003-2010年H股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及调3、其他投资—外债342001-2010年货物贸易跨境收付顺差与进出口顺差差距3、其他投资—外债342001-2010年货物贸易跨境收付顺3、其他投资—外债352001-2010年我国外债余额变动及相关指标3、其他投资—外债352001-2010年我国外债余额变动及3、其他投资—外债362001-2010年我国贸易信贷和登记短期外债变动情况3、其他投资—外债362001-2010年我国贸易信贷和登记3、其他投资—外债372009年末我国各项偿债指标及国际比较(单位:%)偿债指标我国数据国际标准安全线负债率8.620债务率32.2100偿债率2.925短债占比60.025短期外债/外汇储备10.81003、其他投资—外债372009年末我国各项偿债指标及国际比较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1994-2010年收汇结汇率、付汇售汇率及两个顺差背离情况

注:收汇结汇率=结汇/跨境收入;付汇售汇率=售汇/跨境支付。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38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1994-2010年收汇结汇39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近两年,国内商业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下,通过减持境外资产、增加境内外汇贷款,满足企业外币融资需求,加大跨境资金流入压力。2010年末银行国内外汇贷款余额较2008年末增加1500亿美元左右;国内外汇贷存比由2008年末的111%升至2010年末的161%。2009-2010年,如不考虑境外贷款影响,银行从境外共净调入资金1186亿美元。

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39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

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2003-2010年银行外汇资金跨境流动和外汇贷存比情况

注:正数为净流入,负数为净流出。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40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2003-2010年银行外汇41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历次专项检查发现了一批“热钱”违规流入的典型案例和渠道: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

主要结论41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42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我国存在法律风险。我国金融产品较少,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以服务贸易交易项目为例,外汇收支客观上存在真实性审核困难,但并不是当前“热钱”流入渠道,近两年反而呈现净流出态势。

主要结论42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主要结论2006-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差额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43主要结论2006-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差额44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以国内股票市场为例,影响我国股市发展的因素较多,跨境资金流动主导境内股市运行的观点缺乏数据支持。从两个重要时期看,

一是2007年10月-2008年9月,上证综指从高位下滑,但在此期间我国外汇净流入达到最高峰。二是2010年国内股市下跌14%,但全年人民币升值3%,外汇储备增量创历史次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在汇差利差因素驱动下,我国企业大量出口预收、进口延付。危机发生后企业转而集中还贷,短债余额急剧减少,但未发生外债违约,表明贸易信贷资金大都进入了生产领域。

主要结论44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主要结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和汇市波幅

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2010年1月-12月

数据来源:环亚经济数据库(CEIC)。45主要结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和汇市波幅4546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将“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从根本上如何实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拓宽资金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主要结论46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

47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当前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任务也很艰巨。必须承认和面对的两个现实:只要是开放的经济,就有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冲击;只要经济好,就要承受资金流入压力。目前我国资金流入以贸易投资等渠道为主,但不论是什么性质的资金流入,都可能会增加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加大央行对冲操作难度,提高通胀和资产泡沫风险。

主要结论47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

48

主要结论2009年以来人民币跨境流动情况48

主要结论2009年以来人民币跨境流动情况49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201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流入压力,有关国家和地区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收紧国内流动性;以本币升值抑制投机资本流入;以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压缩国内资产价格泡沫;以拓宽资本流出缓解外汇流入压力;以资本管制抑制“热钱”投机套利。

主要结论49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

50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目前实施有效资本管制的难度逐步提高,加强资本管制是为改革和调整争取时间。各类市场主体的趋利动机越来越强;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从事涉外贸易投资活动的企业和出入境人员,不排除有部分从事跨境资金投机套利活动;许多跨境套利活动是以长期投资的方式存续,常用的管理手段难以甄别。

主要结论50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

51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健全宏观调控手段、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我国抵御跨境资本流动冲击的根本。

主要结论51防范资本流动冲击是我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应有之义

52谢谢!52谢谢!53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2011年5月深圳

1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

——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201154

国际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呈“双轨”复苏态势,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差异,货币政策有所分化。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资本流入冲击。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跨境资金流动,法国提议在G20峰会上讨论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国内多年来面临持续较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资本净流入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

研究背景2国际

研究背景55IMF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来源:IMF,2011年1月《世界经济展望》3IMF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来源:IMF,2011年1月56

457

5201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情况58数据来源:彭博,BIS。正数表明升值幅度,负数表明贬值幅度

2010年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变动情况6数据来源:彭博,BIS中国主要经济金融指标5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中国主要经济金融指标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60

2001-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余额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背景82001-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及外汇储备余额61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不含储备资产变动)。我国监测的跨境资金流动国际收支数据: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所有经贸往来。跨境收付数据:资金在境内外之间的划拨。结售汇数据:资金在外汇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以上三组数据涵盖了我国涉外经济活动全过程,包括物权交易与转移、资金跨境收付、本外币兑换。

分析方法9国际通行口径的跨境资金流动

分析方法62国际收支、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数据关系图

分析方法国际收支跨境收付

结售汇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变动(剔除了汇率、资产价格变动等估值因素影响的外汇储备变动)10国际收支、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数据关系图

分析方法63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国际收支口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出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年资金流出入总额与同期GDP之比达到51%的历史峰值,2008年有所下降,2010年开始回升。资本项下呈现持续净流入态势。2001-2010年资本净流入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25%。其中,直接投资是主体,过去十年占资本净流入的98%;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波动较大,顺逆差交替出现,十年合计大体相抵。

主要结论11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642001-2010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动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主要结论122001-2010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动情况

652001-2010年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差额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主要结论132001-2010年我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差额66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跨境收付口径:除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外,2001年以来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总额与GDP之比呈递增态势。2010年该比例达59%,较2001年上升21个百分点。2001-2010年,扣除人民币形式的跨境收付后,外汇形式的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顺差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87%。

主要结论14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67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主要结论15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付情况

68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结售汇口径:2001年以来,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总额占GDP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由2001年的28%升至2010年的38%。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4%。

主要结论16过去十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规模69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主要结论172001-2010年我国非银行部门结售汇情况

70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所谓“热钱”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热钱”在理论上一般定义为国际短期投机套利资金,但在规模测算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

主要结论18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71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热钱”估算方法主要有二:一是直接测算法,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加总。二是间接测算法或残差法,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

主要结论19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72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我们借鉴间接测算法,结合我国实际,估算了我国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主要确定了四项较稳定、合法合规的贸易投资项目,包括进出口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筹资调回。在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增量中扣除上述四项,所得差额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或净流出)。

主要结论20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主要结论2010-2010年外汇储备增量与四项主要贸易投资项目差额测算表

注:①外贸顺差数据来自海关,直接投资(非金融领域)数据来自商务部,境外上市融资数据来自证监会,境外投资收益数据来自外汇局。②剔除人民币跨境净支付400亿美元后,2010年差额为355亿美元。73外贸顺差①直接投资净流入②境外投资收益③境外上市融资④前四项合计⑤=①+②+③+④外汇储备增量⑥差额测算⑦=⑥-⑤2001年225398919723466-2572002年3045007723905742-1632003年2555071486597413774032004年32155118578113619047682005年1021481356206206325264632006年177545450339431262853-2732007年2643499762127403246095772008年298150592546445747833262009年1957422994157353038212912010年1831467128935439414696755合计1331347855330145924887277772890主要结论2010-2010年外汇储备增量与四项主要贸易投资项74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四项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是我国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除主要贸易投资项目外,2010年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过去十年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上述资金不一定都是违法违规的,也不一定都是套利的,更不是无法解释的。其中包括:金融领域的直接投资交易、企业合理的进出口赊账行为、个人合法的外汇收支,以及银行部门外汇资产调拨等。

主要结论22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75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从1994-2010年的更长期看,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出约100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加额的3.5%,并具有两大特点:

存在较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1994-2002年波动较大的跨境资金合计净流出近4000亿美元,2003-2010年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此类资金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2010年与同期GDP之比仅为0.6%。说明我国承受跨境资金流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主要结论23我国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

主要结论1994-2010年所测算差额及其与GDP之比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76主要结论1994-2010年所测算差额及其与GDP之比24主要结论1994-2009年部分国家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与GDP之比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77主要结论1994-2009年部分国家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与GD78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境内机构和个人对汇率、利率等价格信号日益敏感。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外币正利差的情况下,市场主体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倾向增强。近年来,企业更多呈现负债外币化趋势,以国内外汇贷款等方式对外支付替代购汇,使得企业在结汇倾向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购汇意愿明显下降,净结汇规模甚至高于跨境外汇净收入。

主要结论26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

主要结论791999-2010年人民币汇率预期及中美利率差变动主要结论271999-2010年人民币汇率预期及中美利率差变1、直接投资802004-2009年直接投资存量变动1、直接投资282004-2009年直接投资存量变动1、直接投资812001-2010年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比1、直接投资292001-2010年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的外商直1、直接投资822001-2010年港澳台地区与英属维尔京群岛来华直接投资占比1、直接投资302001-2010年港澳台地区与英属维尔京群2、证券投资832003-2010年QF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流动情况2、证券投资312003-2010年QF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2、证券投资842006-2010年QD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流动情况2、证券投资322006-2010年QDII项下历年资金跨境2、证券投资852003-2010年H股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及调回结汇情况2、证券投资332003-2010年H股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及调3、其他投资—外债862001-2010年货物贸易跨境收付顺差与进出口顺差差距3、其他投资—外债342001-2010年货物贸易跨境收付顺3、其他投资—外债872001-2010年我国外债余额变动及相关指标3、其他投资—外债352001-2010年我国外债余额变动及3、其他投资—外债882001-2010年我国贸易信贷和登记短期外债变动情况3、其他投资—外债362001-2010年我国贸易信贷和登记3、其他投资—外债892009年末我国各项偿债指标及国际比较(单位:%)偿债指标我国数据国际标准安全线负债率8.620债务率32.2100偿债率2.925短债占比60.025短期外债/外汇储备10.81003、其他投资—外债372009年末我国各项偿债指标及国际比较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1994-2010年收汇结汇率、付汇售汇率及两个顺差背离情况

注:收汇结汇率=结汇/跨境收入;付汇售汇率=售汇/跨境支付。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90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1994-2010年收汇结汇91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近两年,国内商业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下,通过减持境外资产、增加境内外汇贷款,满足企业外币融资需求,加大跨境资金流入压力。2010年末银行国内外汇贷款余额较2008年末增加1500亿美元左右;国内外汇贷存比由2008年末的111%升至2010年末的161%。2009-2010年,如不考虑境外贷款影响,银行从境外共净调入资金1186亿美元。

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39市场主体合理的财务运作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

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2003-2010年银行外汇资金跨境流动和外汇贷存比情况

注:正数为净流入,负数为净流出。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924、银行部门—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2003-2010年银行外汇93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历次专项检查发现了一批“热钱”违规流入的典型案例和渠道: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

主要结论41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94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渗透。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我国存在法律风险。我国金融产品较少,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以服务贸易交易项目为例,外汇收支客观上存在真实性审核困难,但并不是当前“热钱”流入渠道,近两年反而呈现净流出态势。

主要结论42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