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1页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2页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3页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4页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中药作用广泛,在降血糖的同时,可以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等,从而减轻糖尿病症状,并有效地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其次,中药疗效比较稳定,作用温和持久,基本无毒性和不良反应。此外,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涉及全身多脏器病变的复杂疾病,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特点,符合复杂疾病的治疗要求。在我国,运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明确指出西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可以参考本病辨证论治。可见,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易将“消渴”和“消渴病”混为一谈。前者主要强调多饮、多食、消瘦之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尿崩症、神经性口渴症状等;后者指以“消渴”为主要症状的病名,与今之糖尿病相接近。故此,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以统称为“消渴病”较为合适。病名是对疾病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是共性和个性的复合体。对于糖尿病并发症诸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等的中医病证范畴,应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在充分整理、分析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经临床反复验证、推敲加以统一。目前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应分别归入中医学不同病证范畴讨论。见下表: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名范畴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范畴糖尿病消渴病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秽浊、脱证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中风糖尿病性心脏病心悸、胸痹糖尿病性肾病水肿、虚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糖尿病性白内障银内障、圆翳内障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血痹、脱疽糖尿病性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痹证糖尿病性非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痿证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气淋、劳淋、癃闭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痰证糖尿病性性功能障碍阳痿(男)、阴冷(女)糖尿病性口腔病变口疮、龈肿、齿摇糖尿病性皮肤病变痈疽、瘙痒、疖肿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呕吐第二,病因转化: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认为,消渴病主要由于禀赋不足如素体阴虚,饮食失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种复合病因的综合病症:病因的复杂性,导致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中医研究糖尿病病因,也要以系统方法,全方位把握。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为发病的主因、内因。《内经》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之论,与西医所说的遗传因素、体质因素是一致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使肾虚、肺燥、胃热,阴虚燥热的病机蕾线乃成,六淫侵袭,化热损阴,里应外合发为消渴病。六淫侵袭犯肺伤阴,与西医病毒感染启动了自身免疫,导致胰岛细胞的毁损而发生糖尿病的认识基本相同。情志不调,郁久化火,上损肺津,中伤胃液,下耗肾水发为消渴病,与西医理论紧张刺激可致内分泌失调、焦虑状态血胰岛素含量减少可诱发糖尿病观点一致。饮食不节,蕴热伤滓可致胃火亢盛,上耗肺津,下损肾阴发为消渴病,为发病的外因之一。西医亦十分重视饮食失控导致肥胖,产生胰岛素抵抗而诱发糖尿病。劳逸失度,房劳伤肾,使人的禀赋愈亏。体内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与胰岛素相拮抗,促进糖原异生,升高血糖而发生糖尿病。由此可见,糖尿病是先天不足,饮食、劳倦、房劳、六淫、七情等复合病因。耗伤肺、胃、脾、肾之阴所致,肺、脾、肾等脏腑柔弱,津液代谢失常,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可造成气滞、血瘀、痰凝。使病情迁延缠绵,变证百出。西医研究亦证实,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既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是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元凶。第三,病机特点: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阴虚贯穿病程始终消渴病的主要病机为阴液亏损,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要有3大主要特点:首先,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胃、肾、脾.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其次,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本证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式微之候,亦有初起即兼有气虚或阳虚者,多与患者素体阳虚气馁有关,临床上虽属少见,但亦不应忽略。再者,阴虚燥热,常见变证百出:如肺失滋润,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盲、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阴经络,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成水肿。若阴津极度耗损,虚阳浮越,可见面红、头痛、烦燥,恶心呕吐、目眶内陷、唇舌干红、息深而长等。最后可因阻竭阳亡而见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象。此外,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阴虚燥热是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变可导致血瘀。生理情况下,胃的“游溢精气”、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小肠的“分清别浊”都靠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实现。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肾气亏虚,或年老肾气衰弱,肺、脾、肾发生病变,均以肾虚为病变中心,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无论何种因素,均可致。肾阴亏虚虚火内生,灼津耗液发为消渴病。高血糖是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渗注脉中,成为血糖的组成部分所致,为津停气阻,津亏血瘀,水湿痰饮与瘀血交阻的具体表现。脾肾气虚、升清降浊功能失职是发病的关键,肺、胃、肝也起重要作用。因此,糖尿病的病机需以整体观念动态把握,禀赋不足、五脏柔弱为发病的基础,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主要病位在脾肾、肺胃,与肝、小肠等亦密切相关,阴虚贯穿病程的始终。糖尿病早期般表现为阴虚燥热之征,很快即进入气阴两虚阶段,气阴两虚由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或阴虚燥热病程日久,气虚及阴,阴虚及气转化而来,为糖尿病较为漫长的病理阶段,当糖尿病出现慢性并发症后,病变终末期可表现为阴阳两虚。脏腑代谢功能紊乱,气血津液输布、运化障碍的病理产物水湿、瘀血、痰浊、湿热等常相互交阻,停于体内,留而不去,贯穿糖尿病整个病程的始终,把握病机时尤当注意。第四,辨证论治:注意病位标本,证型动态演变传统辨证一般强调三点:首先,辨部位。消渴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据其表现程度上的轻重不同,可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上消,以肺燥为主,临床表现以多饮烦渴为突出:中消,以胃火炽盛为主,临床表现以善渴、易饥、多食较为突出;下消以。肾虚火旺为主,临床表现以尿频量多,甚至饮一溲一,小便稠浊较为明显。其次,辨本证与变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消渴病本证的基本临床表现,而痈疽,而痈疽、眼疾、中风、水肿等为消渴病至后期之变证。消渴之临床表现。多以本证为主,以“三多”及消瘦等为其首发症状,随病情进展而变证百出。然亦有部分患者与此相反.以“三多”及消瘦等本证不甚突出,而以痈疽、眼疾、中风等变证为其主要表现,并以此为线索诊断为消渴病。再者,辨标本缓急。消渴病以阻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起病之初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阻虚与燥热互见,病至后则以阴虚为主。病机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证型也一样。根据大量现代研究,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基本按照阴虚燥热一气阴两虚一阴阳两虚规律动态演变。气阴两虚为发病过程中最主要的证型,指机体元气和真气不足,既有肺、脾、肾三脏元气亏虚之症,又有五脏阴液内耗之候,临床上有心肺气阴两虚、心脾气阴两虚、心肾气阴两虚、心肝气阴两虚及肺气阴两虚之异,必须准确地把握病位。气阴两虚也是糖尿病病理转机的关键,气阴两虚证得到有效控,可转化为气虚或阴虚,疾病向愈,否可很快进入阴阳两虚证,疾病恶化。此外,本病尚兼有瘀血、痰浊、湿热等标证,使病机更加错综复杂。临床只有认识到病机的动态演变规律,精确辨证,方可知常达变,合理处方用药,掌握治疗的主动权。糖尿病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肾亏虚是各证共病机本质。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其虚育偏阴虚、偏阳虚之异.且可涉及肺、胃、心、肝等脏腑,因此正虚长期存在,不易变化,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糖尿病常因正气先虚,五脏柔弱,诸邪乘袭引发为特征。感受外邪、情志不节、脏腑失和可产生瘀血、痰浊、湿热等兼挟之邪症,使病情迁延难愈,或变化、加重,因此必须把握疾病的标本缓急,灵活论治,正确处理好邪正关系,标本兼顾。在扶正过程中,病情反复加重有邪实表现露头,当及早祛邪,以截断病邪深入,俟邪去后再予扶正,方可转危为安;在祛邪过程中,要重视邪实的影响,可能伤气或伤阴,当预护其虚,以防正虚的进一步加重。切不可混淆邪正的丰次地位,一味扶正或祛邪,犯“虚虚实实”之戒。第五,综合治疗:发挥中西医优势,合理用药传统中医认为,消渴当以清热润燥、养阴津为基本治则。因消渴之病以阴虚为本,病变脏腑以肾为关键,故无论上、中、下三消均应注重滋肾养阴。下消病久,阴损及阳者宜阴阳并补;消渴兼见血脉瘀滞者,当佐以活血化瘀;消渴后期的诸多变证,如痈疽眼疾、中风、水肿等,可分别配合清热解毒、滋补肝肾、化瘀通络、利水泄浊之法。上消肺热津伤,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宜清热润肺津渴,予消渴方加减。中消胃热炽盛,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选玉女煎加减;中消气阴亏虚,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治宜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予七位白术散加减。下消肾阴亏虚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沉细数。治宜滋阴固肾,方选六昧地黄丸为主方;下消阴阳两虚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而色黧黑,耳轮焦干,腰酸膝软,形寒畏冷,阳萎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阳滋肾固摄,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单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远远不能解决临床问题,必须结合西医方法,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但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长短,单纯西药治疗虽有易耐药即继发失效,胃脘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其降糖效果迅速,便服用或使用而被患者乐于接受。单纯中药治疗,虽无不良反应,且可控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但降糖作用缓慢,力度较小,惟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继发失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仍要在三个方面反复探索:①中西医结合点。中医辨证论治同时配合小剂量西药降糖药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小剂量两药降糖药配合使用,也要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全面考察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工作性质等具体情况下,根据血糖波动情况,具体选择相应的降糖西药。根据中医辨证原则,灵活吸收前人药理研究成果。经药理研究具有显著降血糖作用的中药,具有补益作用的人参、黄芪、黄精、山药、枸杞子、地黄、茯苓、淫羊藿、山茱萸、当归等;具有清利解毒、理气活血作用的苍术、玉米须、荔枝核、五倍子、丹参、桑叶、桑白皮、知母、番石榴等。在辨证的基础合理选药,确实可以提高疗效,但要注意辨证选药,否则不会有效,如阳虚之体而投之以知母、苍术之类确非所宜。根据病机本质,开发专方专药。抓住糖尿病某个证型或某一时期的主要病机的特点,确定治疗原则,开发方号药研究大有可为。如针对糖尿病气阴两虚的病机丰线,开发的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降糖甲片”和“渴乐宁胶囊”,根据糖尿病气阴两虚挟瘀血病机的特点,开发的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的“降糖通脉宁”用于临床效果显著。糖尿病(消渴)的中医治疗方案: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医学心悟》消渴(糖尿病)——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一、上消(肺热津伤)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消渴方加减(黄连,天花粉,生地汁,藕汁,姜汁,蜂蜜)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脉数乏力,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玉泉丸(黄连,干葛根,天花粉,知母,麦冬,人参,五味子,生地汁,莲肉,乌梅肉,当归,甘草,藕汁,梨汁,牛乳汁,甘蔗叶)或二冬汤(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荷叶)二、中消(胃热炽盛)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玉女煎加减(石膏,知母,生地,麦冬,牛膝,黄连,栀子)三、下消(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六味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小便频数,混浊如膏,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金匮肾气丸加减尿量多而混浊,加益智仁,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等益肾之品;后期多兼见瘀血,酌加丹参、川芎、郁金、红花、泽兰、鬼箭羽、山楂等。生活调摄: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并发症:肺痨,水肿,中风,厥证,疮疡,白内障,雀盲。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血脉涩滞,瘀血痹阻。①桑瓜饮:桑叶、苦瓜、葛根、山药。李家庚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本草纲目》载“桑叶乃手足阳明经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中药大辞典》载“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中药大辞典》等记载苦瓜有清火明目、解毒降糖、益气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载:“葛根主消渴”。山药作为一种传统的降糖中药,频繁地出现在治疗“消渴病”的经典名方中,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四药合用,共凑清热生津、补肾健脾之功。李教授将这4味药按照4:6:3:3的比例,嘱糖尿病病人煎汤服用。同时,通过辨证辅以清热化湿、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的中药加以论治。桑瓜饮方化裁广泛运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每获良效。选方用药上,偏于湿热者,治以清热化湿,方用桑瓜饮配合藿香正气散加减;热毒甚者,治以清热解毒,佐以凉血活血,方用桑瓜饮配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对于慢性糖尿病者,缠绵不愈,久病入络,久虚入络,所谓“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治以活血化瘀佐以清热解毒,方用桑瓜饮配合桃核承气汤或者活络效灵丹加减。经典治疗消渴总结: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可加鹿茸粉3(冲服),桑螵蛸,金樱子,芡实,巴戟天,补骨脂,覆盆子,白术,人参,山药,去掉丹皮、泽泻。降尿糖药对:黄芪+山药,黄芪+地黄。降血糖药对:苍术+玄参。阴虚燥热,口渴口干,饮多,尿频,夜尿6-7次/晚,大便不爽,干燥,舌红苔黄,脉弦。知柏地黄丸+增液汤+石膏30(先煎)+丹参20,葛根20,天花粉20,桑螵蛸30,益智仁20,五倍子20。双肾结石,加威灵仙40,金钱草50,琥珀5(分两次冲服),桃仁15,石韦20。胃热重,可加黄连10,竹茹15。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栝楼瞿麦丸主之。(栝楼根,瞿麦,茯苓,山药,附子)肾阳不化,上燥下寒,水气内阻,小便不利。水气不化,津液无以上承。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肺胃热盛,津伤气虚。后人尊称仲景为“医圣”,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医经”,“医经”里的方剂为“经方”。经方即经典之方,是后世对仲景方的尊称。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用于治疗胃热炽盛,津气两伤之证。《金匮要略》用于治疗消渴。原文曰:“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糖尿病初起或血糖控制不良时常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等。方用:石膏、知母清泄胃热;粳米以淮山药代之;人参用太子参或西洋参,合用以达到益气生津之功。合玉泉散意,加天花粉、葛根、生地黄、玄参,其效更佳。饥甚,加黄连清胃火;渴甚,加黄芩清肺热。桃核承气汤《伤寒论》中用于治疗血热互结的蓄血证,是泄热逐瘀代表方。糖尿病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大便干燥,便秘,为胃肠燥热、灼伤阴津所致。又多见口唇紫暗,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下静脉青紫,脉沉涩,为胃热灼伤阴血,血脉涩滞难行,以致瘀血燥热相互搏结。方用: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经活血;大黄、芒硝、甘草攻下阳明燥热内结。全方有泄热通下,逐瘀活血之功。合增液汤意,加生地、玄参,更为对证。便秘重者,大黄、芒硝后下;轻者,大黄同煎;兼气虚者,酌情加黄芪或太子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阴肾阳虚衰,水气泛滥之证。糖尿病日久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出现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全身浮肿,头眩心悸,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沉迟弱(见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后期)亦可见。方用炮附子温肾助阳;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淡渗利水;生姜助阳散水;芍药敛阴和营。合为温阳化气行水。糖尿病往往兼瘀血者,加丹参、益母草、桂枝,通阳活血;气虚明显者,加黄芪,或再加党参,益气温脾;肝阳上亢(合并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平肝息风;焦燥渴者,宗《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加用栝蒌根、淮山药生津润燥,瞿麦淡渗利水,炮附子温阳化气。共奏温阳化气利水、生津润燥止渴之功。肾气丸肾气丸是温补肾阳代表方剂。仲景用于治疗消渴、虚劳、痰饮、妇人转胞等证。《金匮要略》消渴病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糖尿病日久,病入下焦,阴损及阳,导致肾阳虚损。证见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而弱。方用地黄滋阴补肾;山萸肉、淮山药补益肝脾;茯苓、丹皮、泽泻协调肝脾;附子、桂枝温阳暖肾。上药共奏双补肾阴肾阳之效。肾阳虚明显者,用肉桂易桂枝,以增温阳之力;小便多者,仿“水陆二仙丹”意,加金樱子、芡实,补肾涩精;气虚甚者,重用黄芪益气;下肢轻度浮肿者,加牛膝、车前子(性喜下行,以制黄芪之升提),仿济生肾气丸意,温肾活血利水。五苓散仲景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水停下焦之证。《伤寒论》太阳病篇及《金匮要略》消渴病篇均有“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的论述。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支配膀胱的骶髓副交感神经及胸髓、腰髓的交感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异常。早期可见:偶在生气着急时,出现排尿时间延长。中期可见尿流变弱,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多次排尿后仍余沥不尽,甚或小便失禁。为糖尿病日久,气虚及阳,气化失职,水蓄膀胱所致。方用:桂枝通阳化气;白术、云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水;加黄芪益气。方中黄芪重用,使收缩无力之膀胱功能迅速得以恢复。遵仲景原方之意,桂枝只宜少量,取其辛温通阳,又不耗伤阴津。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血痹,即所谓:“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血痹乃阳气不足,阴寒凝滞,血脉痹阻所致。本证以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为辨证要点。糖尿病日久,气阴两虚,血脉瘀阻,肢端失养,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多呈对称性,下肢为甚。有麻木、触电感、蚁爬感,继而刺痛,甚则可呈放射性或痉挛性作痛,夜间尤剧。仿黄芪桂枝五物汤法,自拟方:黄芪、桂枝、熟地、玄参益气养阴以治本;当归、桃仁、牛膝活血通痹治其标;另可配合外洗方:桂枝、乳香、没药、苏木、川红花,煎水浸泡外洗,以温阳和络,活血通脉。酸枣仁汤《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之证。失眠亦为糖尿病常见症状,有的十分顽固,经久不愈。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早醒、或睡不宁、多梦。伴头晕、头胀、心烦、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失眠常可致血糖不稳定,血糖上升。方用:酸枣仁养血安神(用量最重);川芎调血养肝(用量其次),以清阴热;知母清热除烦(用量其次)以除虚烦;茯苓宁心安神(用量其次),以安心神;甘草和中(用量最轻)。胰岛素分类方法多样,按来源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按作用特点分为:餐时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按纯度分为:普通胰岛素、单峰胰岛素和单组分胰岛素。在这里为您介绍按作用特点分类的各种胰岛素制剂,该方法简单、易记,可让您快速区分各类胰岛素。肢体疼痛、麻木,皮肤青紫,心前区疼痛、痛处固定不移,面部晦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经量稀少,黑紫血块,舌质淡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怒张等,属糖尿病瘀血证。祝谌予降糖活血方:生黄芪30,生地30,苍术15,玄参30,葛根15,丹参30,川芎10,赤芍15,当归10,益母草30,广木香10。西医治疗糖尿病方案一、餐时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是伴随进餐分泌的胰岛素。此类胰岛素起效时间快,作用时间短。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作用强而快,持续时间短,可供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效,主要控制餐后高血糖。高峰一般出现在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6-8小时。常用的制剂有普通猪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使用方法为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超短效胰岛素为迅速起效的新一代速效胰岛素注射液,与短效胰岛素相比,作用时间更短,起效更快,15分钟即起效,作用高峰30-60分钟,持续时间为2-4小时。超短效胰岛素模拟人体生理分泌的胰岛素作用模式,低血糖发生率低,无免疫源性。常用的制剂有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赖脯胰岛素注射液。使用方法为餐前5-15分钟皮下注射。二、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为乳白色浑浊液体,起效时间为1.5〜4小时,作用高峰4〜12小时,持续时间为18〜24小时。由于其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较短效长,主要控制2餐后高血糖,以第2餐后为主。常用的制剂有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使用方法为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三、 基础胰岛素基础胰岛素主要提供基础水平胰岛素,不产生血浆峰浓度值,起效时间为3-8小时,作用高峰14-24小时,持续时间为28-36小时。常用的制剂有: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地特胰岛素注射液。使用方法为睡前皮下注射。四、 预混胰岛素将短效制剂和中效制剂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便产生了预混胰岛素。为满足不同需要,可将25%短效和75%中效混合、30%短效和70%中效混合、50%短效和50%中效混合,制成预混人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人胰岛素起效时间为30分钟,作用高峰2-8小时,持续时间为10-24小时。常用制剂有: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精蛋白生物合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50R)、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