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课件第六章 儿童的个体化发展_第1页
《儿童发展》课件第六章 儿童的个体化发展_第2页
《儿童发展》课件第六章 儿童的个体化发展_第3页
《儿童发展》课件第六章 儿童的个体化发展_第4页
《儿童发展》课件第六章 儿童的个体化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儿童的个体化发展第二节性别发展第一节自我的发展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第一节自我的发展一、什么是自我?二、儿童的自我发展过程三、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思考1.自我何时产生?2.什么时候我们第一次用“我”指代自己?3.性别如何形成与发展?影响因素有哪些?4.气质理论如何解释气质差异?5.研究者如何将复杂的人格简化为人格因素的?第一节自我的发展一、什么是自我?威廉·詹姆斯主我(I-self):自我中积极地知觉、思考的主体宾我(me-self):自我中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库利“镜像自我”(looking-glassself):自我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米德自我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一节自我的发展二、儿童自我的发展过程婴幼儿时期——自我的诞生幼儿时期学龄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我是谁”婴幼儿时期——自我的诞生自我在个体与社会互动中产生

“主我”的诞生:新生儿一出生就能区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他人录音:另一个婴儿的哭声(哭)vs.自己的哭声(不哭)(Dondi,Simon,Caltran,1999)新生儿对外界刺激(他人触碰自己的面部)的反应>自我刺激(自己触碰面部)的反应(Rochat&Hespos,1997)婴儿的模仿能力研究(Meltzoff&Moore,1977)

过程:一个婴儿和一个成年人待在一起,当婴儿注视成年人时,成

年人对婴儿做鬼脸,同时记录婴儿的面部行为。

结果:婴儿在模仿他们看到的表情。婴幼儿时期——自我的诞生“主我”的诞生:新生儿一出生就能区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他人婴儿的自我意识探究实验(劳拉,2002)

过程:向婴儿呈现他们自己在镜子、录像带和照片中的图像。“宾我”的诞生:2岁时,婴儿逐渐发现自己不同于他人“点红实验”(rougetest,胭脂测验)(Lewis&Brooks-Gunn,1979)

过程:9-24个月的婴儿坐在镜子前,母亲借口要给婴儿擦脸,顺手

在其鼻子上涂上红色颜料。

结果:

较小的婴儿触摸镜像中的红点,大多数15-17个月大的婴儿

触摸自己的鼻子。婴幼儿时期——自我的诞生“宾我”的诞生:12-18个月时,婴儿的自我控制开始萌芽自我控制: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根据照料者的要求进行反应,即服从简单的命令和要求,按照成人的要求做出行为。“三任务实验”(劳拉,2008)

过程:任务一:被要求不去触摸电话玩具;任务二:等到实验者允

许才可拿起茶杯吃葡萄干;任务三:告知学步儿童在成人完成工作

前不可打开礼物。

结果:

婴儿的等待能力在18-30个月之间有所提高。幼儿时期自我概念:个体对作为一个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自我描述: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喜爱的活动、情绪状态等,不涉及心理层面。抽象心理特质性描述:迫选陈述(Eder,1990)

过程:“我喜欢自己玩”,“我喜欢跟朋友一起”两个迫选项,迅

速作答。

结果:

选择具有稳定性。幼儿时期自我评价: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自我评价发生转折的年龄为3.5-4岁,大多数5岁儿童已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韩进之,1986)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特点表现为:依从性和被动性表面性和局部性情绪性和不稳定性幼儿时期自我延迟满足:个体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且在等待过程中展现的自我控制能力(杨丽珠,王江洋,刘文,2005)延迟满足能力的比较研究(杨丽珠等,2005)过程:3-5岁儿童在大救火车和小卡车间选择前者,告知被试主试需离开,主试回来后幼儿可玩大救火车,若不想等,可按铃叫主试,但就只能玩小卡车,主试不在时,不可玩车。结果:澳大利亚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同龄幼儿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幼儿时期自我延迟满足:棉花糖实验(WalterMischel)视频链接:/x/page/v0191544n59.html幼儿时期自我概念:笼统的自我分化为多个方面的自我,某些方面做得好,其他方面做不好。自我评价:正确性日趋稳定,与他人评价日趋接近。(DavidR.Shaffer,2005)社会自我:8岁左右,逐渐有所发展,将自己与某个团体结合,逐渐形成社会身份。社会比较:通过社会比较,尤其是与同班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表现,其自尊出现明显的分化,如学业(数学表现、语文表现等)、社会(同伴关系、父母关系等)、体育/运动、身体相貌(Marsh&Ayotte,2003)。

青少年时期——“我是谁”(“自我的第二次诞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Erikson,1950)发展任务:同一性的确立:个体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时空中对“自己是谁”,对自我存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意识。玛西亚的同一性地位理论(Marcia,1966)同一性地位的维度及分类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18-22岁(Archer,1989;Waterman,1999),随年龄增长,同一性意识逐渐增强,同一性地位逐渐提升。

低承诺高承诺低危机/探索混乱型同一性(diffused)早闭型同一性(foreclosed)高危机/探索延缓型同一性(moratorium)达成型同一性(achieved)青少年时期——“我是谁”(“自我的第二次诞生”)同一性发展的模式:进步:总体而言,统一性的发展呈增强趋势。退步:与进步相反稳定

同一性趋势达成型、延缓型上升早闭型、混乱型下降青少年时期——“我是谁”(“自我的第二次诞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呈下降趋势,受外表、受欢迎程度影响,女生的下降更为明显(Sadker&Sadker,1994)。抽象化分化与整合的矛盾性

第一节自我的发展三、影响自我发展的因素认知因素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认知因素18-24个月的婴儿能够再认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这与婴儿将自己的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心理表象有关(Shaffer,2005)依恋照看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促进自我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再认成绩: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

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镜像我”满意的同伴关系促进个体自尊的发展

第二节性别发展一、性别概述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三、性别发展与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第二节性别发展一、性别概述生理性别(sex):生物意义上的特征,如性激素、生殖器官及解剖学上的差异及特征,主要受先天、生理性因素(基因、染色体等等)的影响。心理性别(gender):心理社会意义上与性别紧密相关的行为和态度等等,主要受后天、社会性因素(家庭教养、文化、社会环境等等)的影响。一、性别概述性别发展:性别区分、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标准、性别认同及性别刻板印象等的发展。性别区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属于男性还是女性的辨别与认识。性别角色:一个特定社会中被看作是恰当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标准:为某一社会所认可的、更适宜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行为方式等等(Shaffer,2005)性别认同:个体对自身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的认识,具体包括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以及接受程度。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的固定印象(林崇德等,2003)。第二节性别发展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幼儿性别认同:基本性别认同:个体对自己及他人性别的标识。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第二节性别发展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幼儿性别刻板印象:2.5-3.5岁的幼儿已具有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孩说话比较多、从不打人等等,男孩喜欢玩卡车、打架等等(Kuhn,1978)。英国、冰岛和美国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大多数5岁和8岁的儿童都认为男性比较强壮、更富攻击性,女性比较温柔(Best,1977)。信念故事,发现4-6岁的幼儿比6-9岁的儿童性别刻板印象更强烈(Sigelman,2009)。第二节性别发展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幼儿性别分离现象:3岁,男孩会稳定选择男孩而非女孩作为自己的玩伴(Shaffer,2005)。4.5-6.5岁,美国儿童与同性同伴玩耍的时间多于与异性同伴玩耍的时间(Maccoby,1998)。第二节性别发展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学龄儿童性别分离现象:此阶段最为明显儿童更喜欢与同性同伴玩耍,形成男孩团体、女孩团体,且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Leaper,1994)。坚守性别界限并回避与“敌人(异性)”接触与交往的个体更受同性同伴的欢迎,与异性交往的个体更受同伴的拒绝(Kovacs,Parker,&Hoffman,1996)。第二节性别发展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张文新,2002):生物取向阶段(6-8岁):以性别的生理差异作为依据社会取向阶段(8-14岁):受社会文化要求和规范影响心理取向阶段(14-18岁):受内在心理品质影响性别强化现象:与性别有关的态度和行为日益刻板化,且朝传统的性别同一性方向进一步发展(劳拉,2008)第二节性别发展三、性别发展与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生物学因素:进化论染色体:决定个体的性别,且遗传的额外X染色体的数量越多,缺陷越明显。性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第二节性别发展三、性别发展与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家庭:刚出生的男婴和女婴在体重、身长或阿普伽新生儿评价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父母们仍认为男婴更坚实、更强壮、身材更高大等,女婴更温柔、容貌姣好等(劳拉,2002)。父母鼓励与儿童性别相适宜的行为,阻止与性别不一致的行为(Fagot&Leinbach,1998)。性别发展:父亲的角色榜样第二节性别发展三、性别发展与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学校:教师:教师对男孩的关注较多(C.K.Sigelman,2009),科学课堂上,男孩被提问的概率较大(D.Baker,1986)。教科书:男性扮演主角多出女性扮演主角3.3倍,女性多出现无知、低能、小气、狠毒、不信任等,男性多表现出知识渊博、能力高强、勇敢、正直、友爱等(左斌,1998)。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一、什么是气质与人格二、气质理论与研究三、人格理论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一、什么是气质与人格?什么是气质?个体的情绪特质,包括对情绪刺激的易感性、反应的强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状态的特征(Allport,1961)。“在情绪、活动和注意领域,反应性和自我控制方面的个体差异(WilliamDamon,2009)。什么是人格?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具有两个特点:稳定性;人际性(Burger,2002)。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二、气质理论与研究气质的维度托马斯和切斯的研究:容易型(easychild)困难型(difficultchild)慢热型(slow-to-warm-upchild)气质的三个基本成分(Rothbar,1981):情绪、注意、活动水平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二、气质理论与研究气质的维度凯根的气质研究:行为抑制(behaviorinhibition):抑制性:敏感、退缩、胆怯的行为等。非抑制性:不怕生、善于交往、主动接近陌生情境的行为等。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二、气质理论与研究气质相关研究稳定性vs.可变性稳定性:极端类型的儿童,气质类型通常较为稳定。可变性:中间状态气质类型的个体,气质会随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二、气质理论与研究气质相关研究气质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抑制和非抑制特征的遗传性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文化因素: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儿童的行为抑制性与母亲对孩子的积极态度(如接纳、不惩罚、鼓励儿童获得成就等)有关,加拿大儿童的抑制性与母亲的惩罚及过分保护有关(王争艳,2002)。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展三、人格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口唇期(0-1.5岁左右)肛门期(1.5-3岁左右)前生殖器期(3-6岁左右)潜伏期(6-11岁左右)青春期(12-18岁左右)第三节气质与人格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