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范勇-第四章 对乙酰基氨基酚课件_第1页
颜范勇-第四章 对乙酰基氨基酚课件_第2页
颜范勇-第四章 对乙酰基氨基酚课件_第3页
颜范勇-第四章 对乙酰基氨基酚课件_第4页
颜范勇-第四章 对乙酰基氨基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对乙酰基氨基酚(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原理概述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物,已人工合成100多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如阿司匹林)。此类药物种类繁多,有水杨酸类、乙酰苯胺类和吡唑酮类等。它们能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并可解除某些躯体疼痛。中文名称:扑热息痛

化学名称:对乙酰氨基酚

英文名称: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

别名:百服宁、必理通、泰诺、醋氨酚

扑热息痛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解热原理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皮肤血管扩张,散放出汗,而使升高的体温恢复正常。扑热息痛,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苯酚结构式为:本品为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熔点为168-172℃。Chem3D模拟的能量最小的分子结构:扑热息痛系乙酰苯胺或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它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非那西丁相仿,其解热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消炎效果较阿司匹林差。口服后吸收较迅速,在血液中的浓度能较快地达到峰值(约0.5-1h)。在体内代谢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盐及少量硫酸盐,自尿中排出。第一节、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由反合成分析知,合成对氨基苯酚是合成扑热息痛的关键,本节将着重介绍对氨基苯酚的几种合成路线。此路线反应经典,适合大生产,但原料供应常常受染料和农药生产的制约,有时很紧张;制备对硝基苯酚钠的中间体对硝基氯苯毒性又很大,且用铁屑/盐酸还原后,产生的铁泥在“三废”防治和处理上也存在困难。此法是目前我国扑热息痛生产采用的方法。2、苯酚硝化法由苯酚硝化可得对硝基苯酚,反应时需冷却(0-5℃),且有二氧化氮气体产生。因此设备要求较高。3、苯酚偶合法苯酚与苯胺重氮盐在碱性环境中偶合,然后将混合物酸化得对羟基偶氮苯,再用钯/炭为催化剂在甲醇溶液中氢解得对氨基苯酚。本法原料易得,收率可达95-98%。但氢解反应需用昂贵的钯/炭作催化剂,从成本考虑,这条路线并不理想。三、以硝基苯为原料的路线硝基苯价廉易得,它可由铝屑还原或电解还原或催化加氢等方法直接还原成中间体对氨基苯酚。工艺流程较短,值得探讨。早在1979年,HartingChemicals公司就建成了电解还原法生产对氨基苯酚的生产装置。这类反应经苯基羟胺(苯胲hǎi)中间体,由Bamberger重排(1894)完成。1、铝屑还原法苯胲是中间产物,不分离。此路线流程短,所得对氨基苯酚质量较好,副产物氢氧化铝可通过加热过滤回收。2、电解还原法此法也是经苯胲一步合成对氨基苯酚。一般采用硫酸为阳极溶剂,铜作阴极,铅作阳极,反应温度为80-90℃。其优点是可对还原过程进行控制,收率较高,副产物少。除日本某些公司采用外,本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不多,一般仅限于实验室合成或中型规模生产。原因是电解设备要求高,须用密闭电解槽防止有毒的硝基苯蒸气溢出,且电极腐蚀较多等。但在电力资源充足,成本可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用该法是可行的。但苯胲能继续加氢生成苯胺,这是本法最主要的副反应,其副产物生成量约为10-15%。铁、镍和钴等金属有利于苯胲转化成苯胺,而铝、硼和硅等元素及其卤化物可使硝基苯加速转化成对氨基苯酚,并使苯胺的生成量降至最少。苯胺等副产物可加少量氯仿或氯乙烷处理除去。实际上,如能解决反应的选择性问题、分离问题和催化剂的寿命与套用问题,硝基苯一步催化加氢法在氢源充足的地域是最好的合成对氨基苯酚的方法。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总结:第一节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一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的路线

鉴于国内主要采用对硝基苯酚钠生产扑热息痛,本节重点介绍此法。1对硝基苯酚的制备(1)工艺原理对硝基苯酚钠用酸中和,即析出对硝基苯酚,它易溶于热水中。因此向对硝基苯酚钠中加入强酸,中和到pH<4以后,放置冷却,可使对硝基苯酚结晶析出。工艺流程框图:2、对氨基苯酚的制备2.1铁屑还原工艺原理用铁屑将对硝基苯酚还原为对氨基苯酚。2.2铁屑还原工艺过程配料比:对硝基苯酚(湿品):工业盐酸:铁粉(60-80目):上批母液:亚硫酸氢钠:活性炭=1:0.23:0.88:0.11:0.031:0.067(质量)。操作方法:向反应釜中投入约一半量的母液,开动搅拌加热升温到80℃,加入约1/4-1/3量的铁粉及盐酸全量,继续升温至95℃,分批投入对硝基苯酚和铁粉,通过渗圈实验观察反应终点。方法:用试棒沾取反应液滴在洁净滤纸上,观察尚未反应的对硝基苯酚的黄色渗圈,可以据此判断反应终点。达到终点后,用母液或水使体积增加1倍,然后用碳酸钠调pH7.5-8.0,加活性炭,搅拌脱色10min,静置0.5h后放料过滤,滤液中加亚硫酸氢钠,冷却至40℃后,转入结晶釜中,温度降至30℃时离心分离,得对氨基苯酚粗品。上述粗品再用热水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冷却结晶,抽滤得精品。再用气流干燥得成品对氨基苯酚。2.3对硝基苯酚催化氢化还原工艺流程框图二、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的路线1对亚硝基苯酚的制备工艺原理:以苯酚为原料合成对氨基苯酚的合成路线,首先是苯酚的亚硝化反应,其主要反应过程是亚硝酸钠先与硫酸在低温下作用生成亚硝酸和硫酸氢钠对亚硝基苯酚的合成工艺框图2、以对亚硝基苯酚合成对氨基苯酚工艺原理:对亚硝基苯酚与硫化钠溶液共热很容易还原成为对氨基苯酚,生产中注意温度控制,它是在碱液中还原,生成的对氨基苯酚钠可用稀酸中和,使对氨基苯酚析出。合成工艺框图第三节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1)工艺原理对氨基苯酚与醋酸或醋酐加热脱水,生成扑热息痛。可逆反应,采用蒸馏除水的方法可以使反应趋于完全,提高收率。由于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达148℃)进行,未酰化的对氨基苯酚有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亚胺醌及其聚合物等,致使产品变成深褐色或黑色,故通常需加入少量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等)。此外,对氨基苯酚也能缩合,生成深灰色的4,4’—二羟基二苯胺。主要的副反应:生产上一般采用稀醋酸(35-40%)与醋酐混合使用,即套用回收的稀醋酸,蒸馏脱水,最后加醋酐减压蒸出稀醋酸。通过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和反应液的酸度来控制反应终点。另外,酰化时,采用适量的分馏装置严格控制蒸馏速度和脱水量,是反应的关键。也可利用三元共沸的原理把酰化生成的水及时蒸出,使酰化反应完全。(2)工艺过程配料比:对氨基苯酚:冰醋酸:母液(含酸>50%)=1:1:1(质量)。操作方法:将物料投入酰化釜,用夹套蒸气加热至110℃左右,回流反应4h,控制蒸出稀酸速度为每小时蒸出总量的1/10,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验对氨基苯酚残留量<2.5%时,加入稀酸(含量>50%),转入结晶釜结晶,离心,先用少量稀酸洗,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近无色,得扑热息痛粗品。搅拌下将扑热息痛粗品、水及活性炭加热至沸腾,调节pH5.0-5.5,保温5min。将温度升至100℃时,趋热压滤,除去活性炭。滤液冷却结晶(加适量联二亚硫酸钠),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