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全套课件_第1页
教育研究方法全套课件_第2页
教育研究方法全套课件_第3页
教育研究方法全套课件_第4页
教育研究方法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

全套课件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本章重点:教育研究的特点、过程第一节教育研究特点、过程与分类一、什么是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以教育理论做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系统和步骤进行的一种活动或认识过程。 教育研究的宗旨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反映教育过程的规律,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二、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过程

1.创新性

2.客观性

3.系统性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本章重点:教育研究的特点、过程第一节教育研究特点、过程与分类一、什么是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以教育理论做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按照一定的系统和步骤进行的一种活动或认识过程。 教育研究的宗旨是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反映教育过程的规律,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二、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过程

1.创新性

2.客观性

3.系统性

1)确定研究问题(选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研究的设计、计划和实施

4)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5)得出结论

4.综合性三、教育研究的分类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拓展知识,例如对教育功能、本质的研究,对小学生学习相关因素的研究等。 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前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小学生自理能力调查研究、某种小学语文教材的实验研究等。 (二)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一个一个地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可以是个别学校、个别学生,也可以是一节课,等等。此类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针对性强,但其代表性小。 成组研究是对多数的对象进行研究。由于研究数量多,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处理,易得出科学结论,但不便对个别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其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归纳过程。定性研究并不强调在开始研究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一个理论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改变。定性研究强调事实和价值无法分离。定性研究用文字叙述和描述现象。

定量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关系、影响和原因。定量研究和演绎法更接近,即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情境中,所以研究一开始就往往要考虑以什么理论做基础。定量研究更强调标准的研究程序和预先研究设计。在定量研究中强调事实和价值的分离。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统计结果。 (四)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 教学研究主要指学校教学工作研究,往往侧重于解决教学中某些具体问题。教学研究比较多的是运用研讨的方法、总结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局部的、带有地区性的经验,不一定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教育科研所研究的范围很广,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教育规律,研究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强调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研究结果一般可以推广,常用论文、专著形式反映出来。

第二节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小学教育研究是以小学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小学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一、从事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二、教育研究人员的基本条件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人员,首先要有清晰的教育研究意识,了解什么是教育研究,它有什么特点,认识教育研究的意义等。 其次,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经验。 最后,要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三、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应当是一个研究型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有许多从事教育研究的有利条件,比如,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最了解教育的需求,积累了许多教育的经验等。 小学教师也有从事教育研究的不足,通常表现为不重视资料查阅和理论学习,研究方法简单粗糙等。

第二章选题和论证本章重点:

1.选择教育研究课题的原则

2.课题论证的过程

第一节选题课题选择就是指确定研究问题,这是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一个步骤。能否恰当地选择好课题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研究的价值和研究能否取得成功。一、课题选择的意义 选题决定研究价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也更难。表面看来,选择研究问题比较容易,因为在教育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尚未验证的理论很多。实际上,选择研究问题却是件困难的事,因为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研究价值的大小。二、课题选择的途径 实践阅读思考三、课题选择的过程1.形成假设2.了解情况3.深入思考4.确定课题四、课题选择的原则1.创新性原则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选择的课题应当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具有新颖性才具有研究价值。除验证性研究外,一般不应该重复别人的研究课题。

2.需要性原则 一般说来,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教育实践的需要,二是教育理论完善的需要。

3.可行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依据研究者个人的实际能力选择研究课题。 五、选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1.问题应具体、明确

2.要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第二节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指选题过程中或选题之后、开题之前,对所选课题及对该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进行评价性研究的过程。 课题论证的目的在于分析评价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设计的科学性、预测研究成果及其社会效益等。一、课题论证的内容与过程(一)课题论证的内容课题论证的内容包括: (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范围: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研究它的意义何在?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它们是否有研究的价值?

(2)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何种程度?状况如何? (3)本课题研究的途径、方法、手段。 (4)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课题研究涉及哪些客观条件?是否都能满足? (5)课题研究实施的计划:具体的研究过程和步骤是怎样的? (6)过程分析和结果预测: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研究结果可能出现哪些情况?(二)课题论证的过程

1.查阅资料,分析课题

2.论证价值,预测结果

3.论证研究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4.分析完成课题的条件,制定研究计划二、课题论证报告的形式与撰写(一)课题论证报告的形式立项报告(以表格为主);开题报告(以说明式为主)。(二)撰写论证报告的基本内容

1.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范围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4.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和成果形式

第三章文献的搜索和利用一、什么是文献?文献:1)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2)关于理论或事实的重要记载、记录。二、获得文献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图书馆、书店、网络等三、文献的利用

1.了解已有的思想观点

2.获取有关的材料或数据

3.借鉴同类研究的研究方法 注: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第四章研究过程的设计 本章重点:教育研究的设计第一节教育研究设计的意义一、什么是教育研究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就是引导教育研究进行的设计或策略。二、定量教育研究设计和定性教育研究设计一般来说,定量研究在研究设计中十分重视控制差异,从而保证研究的成功和对研究结论的解释。而定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比较灵活,主要是根据研究中进行的活动和任务制定研究工作的计划。第二节教育研究设计的过程教育研究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分析研究变量、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计划。

一、分析研究变量(一)变量的类型

1.因果变量和相关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相关变量

2.研究变量与无关变量(二)研究变量的选择二、确定研究对象(一)总体和样本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即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二)取样的基本要求取样:即遵循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取样有以下基本要求:

1.代表性抽取的样本要尽可能地代表总体,只有样本具有代表性,才能由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

2.合理的样本容量长期的研究经验提供了以下一些取样的参考值:调查研究:样本容量可为总体的10%,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能少于10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一般以教学班为单位,每班不少于30人。一般来说,定性研究样本容量较小。

3.防止抽样偏差,减少抽样误差 在取样中,样本未能代表它要代表的总体,就出现了抽样偏差。 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的指标数值与总体的指标数值之间存在的离差。(三)取样的基本方法

1.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

2)系统随机取样

3)分层随机取样

2.有目的取样

1)典型个案取样

2)极端个案取样 三、选择研究方法 (一)确定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现状研究、相关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研究分别适合运用哪些研究方法? (二)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四、研究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第三节教育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在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一、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

任何研究问题都有一定的内部结构,要将内容结构分析清楚,明确内容的层次网络。应明确研究内容具体有哪几个方面,研究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P59) 该部分应说明研究的总的逻辑思路,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方式方法,研究中的变量与观测指标,以及必要的测量工具和材料。在研究计划中要划分研究的不同阶段,并明确各阶段起始和终止。如果进行定量研究,还应说明如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怎样统计分析。 (四)研究的条件 研究的条件指研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五)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成果形式主要指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著以及有关的音像制品、教具、学具等。 教育观察法 第一节教育观察法概述一、教育观察的含义

1.观察的含义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自然状态下,或在人为施加作用的条件下发生的事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看考察,发现并捕捉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认识活动和研究方法。教育观察:如果把观察的范围限定在教育领域,且观察的目的是为研究教育服务的,那么,这种观察教育的认识活动就称为教育观察。观察可以分为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两大类,狭义的观察单指科学观察。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2.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科学认识经验层次中第一和基本的认识过程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或者说基本阶段离不开观察。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

二、教育观察的主要特点

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具有计划性;

3.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

4.可以借助观察仪器;

5.有翔实的观察记录。三、教育观察的意义

1.可以发现问题

2.可以积累资料

3.可以验证假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观察同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教育观察的原则

1.紧扣观察目的

2.坚持客观真实 在观察过程中,要始终让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要使被观察者在没有任何心理干扰的情况下自发流露感情和自然做出表现。

3.必须细心准确

4.做到全面系统 全面系统含两个方面意思,一是指凡是与观察目的有关,对课题研究有影响的各种情况都要观察;二是指对于每一种情况都要观察它的变化发展的全过程,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5.注意样本典型第二节教育观察的基本类型一、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官在事发现场直接观察客体的方法。间接观察是指人的感官通过仪器或媒体来观察客体的方法。例如观察某个活动的录像或摄影照片,可知活动现场及参加人员的表现等。二、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指观察者不同程度直接参加到被观察对象的群体中去,从系统内部进行的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是指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既可以采取公开的,也可以采取隐蔽的方式,从系统外部进行的观察。三、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事先设计好观察内容和项目,印制好观察表格或卡片,在观察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非结构式观察只有总的观察目的和大致内容,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和提纲,要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观察。四、自然观察与条件观察 自然观察是在完全自然的情况下进行的观察。条件观察是指观察者对观察环境预先进行设计与布置,观察过程中对现场有关因素进行调控的观察。 第三节教育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育观察的设计教育观察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教育观察的内容

2.选择进行观察的类型

3.制定观察记录表二、教育观察的实施教育观察的实施步骤如下:

1.界定研究问题并确定观察对象

2.了解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3.编制观察记录表

4.记录观察资料

5.分析材料三、教育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1.描述记录描述记录就是运用文字对观察到的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作客观、全面的描述式记载。这类方法又可分为以下三种:1)连续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即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对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作连续的、不间断的描述性记录。2)日记描述法日记描述法:即观察者采用记日记的方式将在不同时间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3)轶事描述法轶事:一般是指人们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过,是零零星星没有经过汇集的事迹。在这里是指独特的事件。这种方法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

2.取样记录取样记录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这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记录,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而且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了记录所需时间。取样记录可分为以下两种:

1)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是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时间取样法适用于研究经常发生的行为。

2)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注意记录某些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完整过程的方法。

3.行为检核表

主要是为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划出标记。四、教育观察的途径

1.上课

2.听课

3.其他

教育测量法 第一节概述一、教育测量的含义教育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领域里的事物或现象的某些属性加以确定的方法。教育测量的内容相当广泛,例如,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技巧、智力水平、学科成绩、兴趣爱好、态度动机、个性品质等;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方式、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水平、教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 二、教育测量的步骤确定目的→编制量表→实施测量→结果解释第二节教育测量的基本要求一、保证测量的信度信度即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程度。(一)信度的计算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把表示事物属性真实水平的数值称为真值,表示属性测量结果的数值称为测值。

1.再测信度采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测者在不同时间进行两次测验,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它表示两次测验结果变动大小,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因而又叫稳定系数。稳定系数越大,表明测验结果越稳定、可靠。在使用再测法估计信度时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两次测验之间的间隔要恰当。时间间隔太短,对前次测验记忆犹新,往往会造成假性高相关。间隔时间过长,测验结果会受被试身心特质改变的影响,使得相关系数降低。其次要求被试积极配合,两次测验都要同样认真对待,不能因为第二次测验与第一次相同就应付了事,影响测验信度。

2.复本信度在相隔很短的时间里,用两个等值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就是复本信度,也叫等值系数。使用复本法估计信度时应注意下列问题:首先,在测验中使用的必须是真正的复本,两套测验在题目内容、数量、形式、区分度、指导语、时限等方面都应该相同或相似。其次,两次测验间隔不能长。两次测验连续实施或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实施,相关系数所反映的才是不同复本的关系,而不掺有随时间增长而被试水平变化的影响。 第三,在实际测验中,为了避免顺序效应,可以使一半被试先做A本再做B本,使另一半被试先做B本再做A本。

(二)提高信度的方法

1.试卷容量要大 题目数量较多,内容取样越恰当,信度受题目取样的影响越小。

2.试题难度要适中 要使信度达到最高,能产生分数分布最广的难度水平是最合适的。

3.受测团体要异质

4.测验内容不可杂一般的测验总是想测量某种特质的。测验内容应紧紧围绕这种属性展开。

5.测验的程序要规范如测验之前试题要保密,测验时限要一致,方式要统一,监考要严格等。

6.测验时间要保证除速度测验外,测验时间一定要保证受测者能从容回答完所有试题。

7.评分要客观、准确二、提高测量的效度效度是指测验准确地测出它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一)估计效度的办法要判断一个测验的效度高低,需要知道要测量的事物特质的真实水平和对事物特质的测量结果,而要测量的事物特质的真实水平是不知道的,只有一个测量结果,怎么办呢?人们根据不同类型测验的特点,研究出几种估计测量效度的办法。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如果测验题目有较好的代表性,说明测验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结构效度也叫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正确验证了编制测验的理论构想。

3.实证效度

实证效度是指测验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这就是校标。(二)提高效度的方法

1.精选测验题

1)测验题应尽可能代表要测量的特质。

2)题目难度要适中,区分度要大。

3)增加题目数量,扩大覆盖率。

2.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团体评价测验的效度时,用作效度研究的样本必须是测验所要应用的团体的较好代表,与所要测量的团体性质非常接近。

3.选择适当的效标 在评价测验的效度时,测验所测量的行为与效标行为越相似,效度系数越高。

4.提高测验信度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三、把握试题的难度 (一)难度

1.难度的涵义难度即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我们所说的难度是心理难度,而不是绝对难度。

2.难度的计算方法题目的难度通常用难度指数表示。

1)客观题。这类题目的难度指数计算办法是求回答正确的人数与参加测验总人数之比,即通过率。例如有100个学生参加测验,答对某题的有60人,那么题目的难度就是0.6。

2)主观题。此类题目的难度指数计算办法是求全体受测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与该题满分的比值。例如某次数学考试,其中有一题满分值为10,全班人均仅为5,那么,此题的难度指数为0.5。(二)区分度区分度,即测验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这是衡量题目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测验的信效度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份测验来说,应怎样把握每一题的难度、区分度和整份测验的难度、区分度呢?一般地说,要将全体被试做最大程度的区分,每一题的难度应保持在0.2—0.8之间,整份测验的平均难度应在0.5左右。第三节常用测量方法一、成就测验成就测验是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教育或训练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手段。在教育研究中考察不同教材、教法等的使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常常需要通过成就测验进行。(一)标准化成就测验一般地说,如果某次考试从确定考试目的和进行考试设计,到编制试卷、实施考试、阅卷评分和对分数的处理解释等全过程都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这样的考试就可以称为标准化成就测验。具体地说,标准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编制试卷科学化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试卷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育测量专家集体编制。 编题前,他们要明确考试目的、内容、使用对象,编写考试大纲,制定编题计划。 编题时,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和计划内容编写,并由专门人员对试题进行审查,从中筛选一部分质量高的题目组成试测试卷进行测试,再根据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数据。如果有些数据不符合要求,还要对试题进行修改。只有那些经过筛选和修改后符合要求的题目方可存入题库。 当准备举行某次考试之前,由专家组按考试要求从题库中抽取一些题目组合成试卷。这样的试卷,在试题的数量多少,难度大小、区分度高低、题型类别等方面都尽量达到最优化,并形成最佳组合,使其具有很高的信效度。

2.实施考试统一化标准化考试的实施由主试机构统一设计、统一要求,严令每一个参考者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统一要求包括:考试定在哪几天,哪天考哪几门,每一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发卷,什么时候收卷;考场设在哪里,考场应保证什么条件,场外应达到什么要求;监考老师如何发卷,如何收卷,如何回答学生问话,如何防止学生作弊,如何查对和密封试卷,如何处理偶发事件;考生应怎样遵守考场纪律,如何填写答案等。

3.阅卷评分公正化标准化考试的试题多数是客观性试题。 对于主观性试题,标准答案也有比较具体的回答要点和评分标准。在正式批阅之前,要组织教师试评,让其掌握要领,统一标准之后才正式进行批阅评定,在批阅之后,还组织专人进行复查。一般还采取每份试卷多人批改、流水作业的形式,以避免标准不一或徇私舞弊的行为发生。 对于试卷的合分、登分等容易出错的步骤,组织者应十分谨慎,安排专人进行。

4.分数解释合理化 标准化考试要求将原始分数转化成标准分数之后再进行比较。

(二)教师自编测验

1.制定考试计划

2.编写试题

1)选择试题类型

2)试题编写

3)审查试题,编写试卷审查试题,看有无科学性错误,有无题意不明确,答案有无歧义等。编制试卷应注意:从易到难,组成梯形结构;题目数量与考试时限是否相宜等。

4)编写参考答案等二、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的涵义 智力测验是测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手段。在教育研究中,为了研究某种教育方案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是否有不同影响,往往需要进行智力测验。(二)智力测验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测验目的主试者应根据测验目的和测验对象的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量表。例如只要一个智力总分的就可选用《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要区别言语智力和操作智力的或对成人的则可选用韦氏量表,要避免语言、文化等对智力测验的影响可选用瑞文渐进推理测验。

2.选择测验量表智力测验一般都是选用公认的现成的智力测验量表。目前,著名的智力测验量表有:

1)比奈—西蒙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此量表是比奈—西蒙智力测验传入我国后经三次修订而成的,适用于2—18岁被试。测验共51个题目,依难度顺序排列,每岁三个题目。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韦氏量表分为幼儿、儿童和成人3种,分别适用于4—6.5岁、6—16岁、16—74岁被试。量表包括言语和操作两部分。实施测验时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交替进行(P104)。 韦氏量表优点是覆盖面广,从幼儿至老年均可使用。它可以提供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能够全面地反映智力的各方面。

3)瑞文渐进推理测验瑞文渐进推理测验是一种非文字的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共有60道题目,分A、B、C、D、E由易到难的五组,每组12题,组内题目的难度也依次增加。每个题目左边有一张大图,右边有6张小图。大图上留有一块空白,6张小图中仅有1张补在这个空白上恰好合适(P105)。

3.实施测验 实施测验要注意3个问题:

1)严格遵照测验指导书中规定的指导语、程序、步骤、评分标准、注意事项操作,不能私自更改。

2)主试者应取得被试者的信任,让被试者轻松自如、心情愉快地参加测验。

3)测验环境要安静。对幼儿测验时间不能太长,可以适当引诱其注意试题等。

4.测验结果的评价和解释

1)直接比较原始分数

2)比较智力年龄例如,5岁儿童恰好通过5岁量表,则他的智龄是5岁,如果他能通过6岁量表,则智龄就是6岁。

3)比较智商大小 智商是智龄与实龄之比。智商用IQ表示,即IQ=智龄/实龄╳100。

4)与智商分布表对照

5)对智力测验的结果进行解释三、创造力测验(一)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该测验由美国芝加哥大学两位心理学家于20世纪60年代初编制。该测验一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阶段的儿童。共有5项课题,具体内容如下:

1)词语联想:要求被试对“螺丝”、“口袋”一类普通词汇尽量多地下定义,根据定义的数目和类别记分。

2)用途测验:要求被试对5个像“砖块”一类的普通物品说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用途,根据用途的数目和独特性记分。

3)隐蔽图形:向被试呈现18张画有简单几何图形的图片,要求其从隐蔽着这些简单图形的复杂图形中找出它们。

4)完成寓言:呈现4段没有结尾的短寓言,要求被试给每个寓言都续上三种不同的结尾——“道德的”、“幽默的”、“悲伤的”。根据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特性记分。

5)组成问题:向被试呈现4篇复杂的短文,内容都是关于买房子、建游泳池等有关数学的问题,要求被试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多地组成从文中能找到答案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的数目、恰当性和独特性记分。(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该测验是美国学者托兰斯于1966年编制的,它是目前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其被试主要取自学校,从幼儿园到研究院都适用。 托兰斯测验分言语创造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的创造思维测验三套。在三套测验中,记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言语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方面记分;图画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致性四方面记分;声音和词的测验只从独特性方面记分。 言语测验由7个分测验构成。前3个分测验是根据一张图画(画中有一个小精灵正在溪水里看他的影子)推演而来,它们是:提问题、猜原因和猜后果。后4个分测验是:产品改造、非凡用途、非常问题、假想。 图画测验则包括三项分测验,都是呈现未完成的或抽象的图案,要求被试完成它们,使其具有一定意义。 声音和词的测验全部指导语和刺激都用录音磁带的形式呈现。它包括两项分测验:音响想象好象声词想象。 四、个性测验个性测验也叫人格测验,是用心理测验方法对人的性格、气质、态度等个性进行的测量,即测量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与情感反应。(一)自陈量表法自陈量表法就是用一系列与所要测量的人格特征有关的陈述或问题组成问卷,请受测者根据自己的观点、态度、经验等作出回答,从其答案中考察受测者这项个性特征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信效度较高的自陈量表主要有: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两位教授编制的,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年人,要求被试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该量表共有五百多个题目,题目的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家庭、宗教、社会、政治、法律等问题的态度。

2.库德一般兴趣量表库德一般兴趣量表适用于6到12年纪学生,可用于学生的课程选择和职业指导。该量表包含10个分量表,分别为:户外活动、机械、科学、运算、劝说、艺术、文学、音乐、社会服务、文书。该量表由168个问题组成,每题的选择是三个句子,与三种活动有关,要求被试从中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二)投射法 投射法就是主试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物,让受测者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对各种含义模糊的刺激自由作出反应,从而不知不觉地表露出自己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就是典型的投射测验(P110)。

调查研究法 第一节概述一、教育调查研究的定义 教育调查研究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揭示有关教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教育调查研究法的特点有: 第一,是在自然状态下收集资料,不必像实验法那样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他变量; 第二,是通过资料进行间接的研究,不必像观察法那样去直接感知现象; 第三,主要以教育的“现在事件”为研究对象,不像历史法那样以教育的“过去事件”为研究对象。第四,能够提供教育现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的线索,但并不能直接确定因果关系的存在。

二、教育调查的种类 (一)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把教育调查分为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等。

1.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一种描述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目前的状况和基本特征,目的是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述或寻找一般数据。 如“2008年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西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情况的调查”、“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情况的调查”等。

2.发展调查 发展调查是一种预测性调查,它主要调查某一类教育现象随着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推断出未来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势与动向。 如“21世纪我国教师所需素质的调查”、“因特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调查”等。

3.关系调查 关系调查是一种相关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分析与考察它们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目的是寻找某一种教育现象的相关因素,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与立体几何学习成绩的关系调查”、“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与高考成绩的关系调查”、“性别与职业选择的关系调查”等。

4.比较调查 比较调查是一种对比性的调查,它主要调查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地区、时期的教育情况,对比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异特点及规律,目的是弄清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不同性质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差异性、相似性及其内在联系。 如“东部与西北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状况的对比调查”、“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的对比调查”、“重点中学教师与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调查”、“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性别差别的比较研究”等。

5.原因调查 原因调查是一种因果性的调查,主要调查产生某一现象的可能原因。这种调查法在实践中应用得较多。如“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调查”、“优秀学生形成的原因调查”等。 (二)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教育调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又称为全面调查,是指对被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或个人都进行调查。如“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的调查”、“全国教师工资发放状况的调查”、“高三毕业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等。

2.抽样调查

3.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又称为典型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人或典型单位进行调查。这类调查深入、细致,对调查结果侧重于定性分析。

(三)根据调查采用的方式方法,教育调查可分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等。三、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一般情况下,课题的选择不要太大,涉及的范围不要太广,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确定课题。 2.选取调查对象 3.草拟调查提纲 4.制定调查方案 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调查课题和目的;调查对象及范围;调查地点及时间;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步骤及日程安排;调查的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调查报告完成的日期。调查计划的制定要切合实际,尽可能详细、周密。

5.准备性调查

准备性调查的目的不是要获得教育调查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而是力求发现并纠正研究者设计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中那些模糊、混乱或者不充分的问题。

6.正式实施调查

7.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叙述的材料要用明白流畅的文字加以整理、分析;数量的材料要用统计表、图表法加以整理、分析。

8.写调查报告 对调查事实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结论要准确、突出概括性;建议要从实际出发,中肯可行。

第二节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将事先编制好的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收回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所需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一、问卷题目的类型1.开放式题目2.封闭式题目3.混合式题目二、问卷的结构1.标题调查标题是对调查内容的高度概括。

2.前言前言是问卷前面的一段开头语,前言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意义与内容;关于匿名的保证,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调查者的个人身份或组织名称;如果是邮寄问卷,写明最迟寄回问卷的时间;对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等方面的内容。3.指导语指导语是向调查对象介绍问卷及其填写的规格要求、注意事项,鼓励他们真实地回答问卷的每个问题,以确保问卷的填写质量。指导语有时还附有例题,以帮助被调查者理解填写问卷的方法和要求。

4.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所在学校、住所、城市或乡村、性别、年龄、父母职业与教育程度、家庭情况等。让调查对象写明自己的基本情况,便于问卷回收后作分类统计分析,了解不同类别的调查对象的异同。5.问卷的正文这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即调查者所设计的所有问题。6.结束语请被调查者提出意见或表示谢意。结束语根据问卷的需要可以有也可以无。三、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2.问卷长度适中3.题目明确易懂4.被调查不署名5.进行预测6.封闭式、开放式题目相结合7.问卷题目排列有序容易回答或人们感兴趣的题目→不容易回答或人们生疏的题目静态资料的题目→行为题目→态度题目封闭式题目→开放式题目

四、题目设计应注意的问题例:

a.“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如果你捡到一部手机,你会怎么办?b.“你喜欢享誉中外的小说《红楼梦》吗?”c.“你经常教你的孩子识字和算术吗?”1.问题的表达要清楚、简洁、明了问题的表达要清楚、简洁、明了,便于回答,切忌繁杂。每一个问题在表达上只能有一个提问,不能兼问。例:1)你是否认为儿童有不想学好的?A.是B.否2)你认为玩具会对儿童产生影响吗?3)你在哪里读书?4)你喜欢生物和化学吗?2.不要使答卷者对问题的回答产生困扰应避免设计社会道德、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题目和答案应是中性的,以消除答卷者的顾虑。如:“你认为偷东西对吗?”“你认为你的校长的管理水平如何?”等。3.在问卷的问题中要避免不适当的假设如:你喜欢《狮子王》这部电影吗?4.问题的表述要避免对答卷者造成暗示或启发例:很多专家呼吁不要择校,你的意见呢?A.要B.不要5.在设计问题时,不要超出答卷者的知识范围例:你赞成中学会考采用标准分数吗?6.类别项目列举要完整,项与项之间必须相互排斥例:1)当你学习困难时,常常先找谁?A.父母B.老师C.同学2)你长大了想干什么?A.科学家B.物理学家C.教师D.工人E.其他7.对需要强调的概念,要在该概念下划线如:你赞成中小学分重点和非重点吗?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1.问卷发放的主要方式2.问卷的回收率第三节访谈调查一、访谈的概念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回答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访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即预先准备好的一定顺序的题目,逐个提出问题请访谈对象回答。也可以采用“自由提问式”,研究人员同访谈对象在自然亲切的日常接触中进行交谈,从选择话题入手收集资料。访谈调查适用于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适用于需要访问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的调查。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更详细、更准确地了解有关细节,更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

二、访谈的特点

1.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访谈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1)访谈获得的资料更可信有效。

2)调查对象广泛

3)回收率高访谈法的缺点在于: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三、访谈的类型(一)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结构式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的结果便于统计分析。

非结构式访谈,指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的非正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比较灵活,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但是,非结构式访谈的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二)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即访谈者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间接访谈,即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被访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谈。(三)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集体访谈可以由一到三名访谈者和六到十名参与者组成。四、访谈的步骤(一)访谈的准备

1.明确访谈目的,选择访谈的方法;

2.选择有代表性的被访者;

3.先确定访谈项目,然后按项目拟好提问的问题;

4.预访和正式访问。(二)访谈的进行

1.访谈的技巧

1)亲切善意的访问态度

应亲切称呼受访者,作自我介绍,使对方感到你的来访是善意的。同时,要向被访问者说明访问的目的意义,取得被访者的协助和支持。

2)善于提问与倾听 要注意不同问题的提问顺序,善于追问;应认真倾听被访者,而不只是埋头做记录。

3)提问明确,避免误解 提问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4)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记录应尽可能详细,尤其是那些围绕主题展开的额外说明更要注意记录下来。访谈结束后,要抓紧整理笔记,防止有效信息的遗漏。 征得被访者同意也可录音或录像。

2.访谈注意的问题

1)选择访问对象时应考虑到对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事实材料,是否乐意于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访问者对被访者的个人资料应有所了解。

2)访问的时间和地点应以不影响被访者的工作或学习为前提

3)事先约定会晤时间与地点,切忌不期而至。

4)应严格控制和掌握访谈时间。

5)访问者服装衣着要适合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不要过于随便。

6)如果需要,应为以后的访谈做好安排。第五节个案调查一、典型调查从调查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员作为典型进行深入调查,以认识同类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二、重点调查选择能够集中反映某种现象、对掌握全局的情况有决定性作用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三、追踪调查是对某个固定的调查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历史性的调查,以全面了解其发展和变化过程。研究案例:

《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陈向明,1996年第1期,刊于《教育研究与实验》)第六节抽样调查一、基本概念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即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二、取样的基本要求取样有以下基本要求:1.代表性抽取的样本要尽可能地代表总体,只有样本具有代表性,才能由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2.合理的样本容量长期的研究经验提供了以下一些取样的参考值:调查研究:样本容量可为总体的10%,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能少于10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一般以教学班为单位,每班不少于30人。一般来说,定性研究样本容量较小。3.防止抽样偏差,减少抽样误差抽样偏差:在取样中,样本未能代表它要代表的总体。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的指标数值与总体的指标数值之间存在的离差。三、取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2.分层随机取样3.整群抽样4.等距抽样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西方学者所做的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托克维尔及其《论美国的民主》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政治思想家。出身贵族世家,前期热衷于政治。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论美国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声誉。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二)本尼迪克特及其《菊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家。她于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ofCulture,1934年)一书,1940年完成《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andPolitics)一书,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其中对日本的研究——《菊与刀》一书的贡献最大。二战结束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二中国学者所做的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一)费孝通及其《江村经济》(《PeasantLifeinChina》) 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江苏吴江人。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以及晚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江村经济》1939共十六章,主要调查村民的家庭结构、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土地问题、乡村小工业的形态以及相关的贸易、资金等问题,书后附有“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二)秦晖及其《农民中国》

秦晖,1953年12月生,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民中国》对“农民问题”做了大量的历史考察,并且发表了五份“农村调查报告及实证分析”。 教育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西方学者所做的教育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一)科尔曼及其《教育机会均等》(1966)4000所学校60万学童,三个月的分析。研究报告的结论及其社会影响。(二)《国家在危急中》

1981年8月美国教育部长贝尔(Bell,T.)成立了“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指示该委员会调查美国的教育质量,并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向国家以及他提交一份报告书。在教育方面,委员会列举了“根据最简单的日常阅读、书写和理解测验,约2300万美国成人是半文盲”、“一半以上天才学生所测出的能力与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不相称”等13条“危急的标志”。针对这些危急,报告提出了“教育改革应集中在创造一个学习化社会的目标上”,严格学业标准,鼓励“优异”教育等一系列建议。就研究方法而言,该调查研究所采用的调查方式包括:

1.约请专家就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撰写论文;

2.组织各种座谈会、听证会和研讨会,与会者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专业人员和公众团体的代表、家长、企业领导、政府官员和学者;

3.搜集和阅读“现存的对教育问题的分析”材料;

4.搜集和分析各社会人士对教育问题提出的批评性意见的信函;

5.搜集和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 二中国学者所做的教育调查研究的著名个案

《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陈向明,1996年第1期,刊于《教育研究与实验》)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背景

3.研究方法

1)抽样 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

2)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的方法采用的是开放式访谈、非正式交谈和现场观察。访谈的时间每次大约一个半小时,地点是由学校指定的,在学校一位男老师的宿舍里。 每次访谈时,我都在征求了被访者的同意后用录音机录了音,并同时记下被访者的表情、形体动作以及自己对方法的反省。

3)成文

4)推广度及其他 定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有关人群,而是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4.研究结果

1)背景介绍

2)辍学的过程和原因

3)辍学后的去向

4)辍学后的心情

5)今后的打算

5.讨论如何总结他人的先进(成功)教育经验?1.确定研究对象与课题总结谁的教育经验和什么教育经验?2.搜集与记录经验经验与效果3.经验的初步归纳与提出例:某小学近年来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地改革教育教学,使全体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初步经验如下:1)提高教师素质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3)实施“自能化教育”4)办“少年体校”、“少年艺校”5)学生作文互批自改6)学生自办语文、数学学习小报7)学生广泛参加社会活动4.筛选经验先进经验的标准:1)有效性2)新颖性3)普遍性与稳定性5.教育经验的核实与验证6.教育经验的理论化教育经验总结法第一节教育经验总结法概述

一、教育经验总结法的界定经验:①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②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

教育经验: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②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有关教育的知识或技能。

经验总结:就是研究者(可以同是实践者)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某种实践活动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活动。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这里指的教育经验,可以是研究者本人的,也可以是别人的,如果是别人的,又可包括个体的与团体的两种。二、教育经验总结的性质和特点

1.教育经验总结的性质1)教育经验总结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教育经验总结可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一般性经验总结是具体地描述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经验,指出运用这些经验的优越性及其前景。科学性经验总结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积累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出别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这里所讲的教育经验总结是专指科学性教育经验的总结。2)教育经验总结是一种回溯研究

经验总结法是在某种实践活动大致告一段落,并且通过这种实践取得的经验已经大体形成之后才进行研究的。所以,科学性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科研活动中的回溯性研究,因而与其它科研活动有所不同。3)教育经验总结是一种追因研究

如果说实验法是先确定原因(假设),然后考察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那么,经验总结法则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结果追溯其原因。经验总结是通过“追因”以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

1)经验总结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成果,具有以下特征:①新颖性

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是从教育实践中产生和提炼出来的,是近期教育实践活动的理性概括,更是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必然具有新颖性,或观点、材料新颖,或形式、方法新颖,这种经验就是所谓新鲜的经验。②普遍性所谓教育经验的普遍性,一是在于经验要经得起一定的时间、空间的检验,在应有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经验都不失其存在的意义;二是在于经验要经得起相关实践的检验,在相同的条件下,经验的运用均能取得良好的成效。2)经验总结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①实用性。一方面,经验总结法作为一种常规性、普及性的教育科研方法,操作程序简单,易于掌握。另一方面,中小学校长、教师利用经验总结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既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又可以大大促进自己的本职工作。②适用性。经验总结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任何方面的教育问题都可以成为教育经验总结的对象,只要在这方面具有突出的经验即可。此外,运用经验总结法进行教育科研,没有特殊的科研条件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而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三、教育经验总结的意义

在中外教育史上,有许多关于教育经验总结的著述,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凡有重大建树的教育家,无不通过总结、借鉴前人的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推动了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从教育科研工作本身和中小学教育工作实际来看,教育经验总结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育经验总结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重要途径

进行经验总结,可以通过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分析和概括,认识或验证教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丰富或发展中小学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创造性的先进教育经验蕴含着对客观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我们按科学的方法来总结这些经验,那就必然可以正确地认识教育规律,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2.教育经验总结是提高中小学办学、管理水平的可靠保证

在教育实践中,结合工作实际,运用科学教育理论不断地总结经验,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经验,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逐步掌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成为教育的行家。第二节教育经验总结法的类型和步骤一、教育经验总结法的类型

根据教育总结经验的目的和从事总结工作者本人的不同情况,经验总结可分为三种类型。1.科学性总结

这种经验总结,是力求对经验实质的揭示能达到科学理论的高度。具体地说,就是对积累的经验材料,进行理论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包括揭示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实践上的新特点对理论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一经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等。2.教学性总结

这是一种最普遍、最通俗的总结。它主要包括:一是总结经验创造者的具体工作方式,提示其具体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并列举出明显的例子,这是最基本的部分;二是指出经验的优越性及其指导思想,以免在推广经验时产生那种仅仅是模仿经验中的一些具体工作方式、方法,而忽视其精神实质的倾向;三是指出运用这一经验时要达到最佳效果的工作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具体工作方法的建议。3.实践性总结这是一种对于教育实践说明性的经验总结。这种总结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地系统地描述某一教育实践的过程;二是归纳某一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成果;三是揭示某一教育实践的优越性及其运用的前景。

二、教育经验总结法的一般步骤

教育经验总结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集体进行,可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总结他人的实践经验,可以是校内组织进行,也可以是由教育行政机关、教育研究部门或大专院校组织进行。因此,一般不可能控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总结,也难于制定统一的方法步骤。我们只能根据经验总结的内容或具体实践过程,提出大概的方法步骤,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条件,灵活采用。

1.准备工作

1)确定题目应根据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是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确定总结经验的题目,否则就没有总结意义。题目的确定,要求从实际出发,从总结对象的教育实践的实际状况出发,否则总结就没有基础。

2)选定对象对象可以是地区、单位或个人。对象的选定主要是看是否具有代表性。对象常常应包括各种类型,以便获取完整的经验。选定对象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优选的方法,慎重从事,选定对象的过程也是弄清对象的过程。

3)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总结题目和对象确定后,就要围绕总结的中心内容,广泛收集、翻阅有关资料,如总结对象的有关历史和现实的资料等。这不仅对于进一步明确总结经验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和方法步骤等很重要,而且可以避免盲目摸索或重复已有成果,以提高总结的功效。

4)制订计划根据总结任务和对象的性质与特点,结合所具备的条件和力量,对总结的过程进行构想,这就是总结计划。计划应包括:总结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工作进程的轮廓,即总结的起始、程序、实施、分析和综合;设计具体总结的方法,以及总结的验证等等。计划要留有余地,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并对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料的问题做出应变的考虑。

2.收集材料

在搜集经验的过程中,记录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经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关于问题或现象的具体叙述。2)经验获得者对问题所作的分析与判断。3)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经验获得者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以及采取的相关态度。4)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总结经验要以具体事实为基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能反映先进经验全面情况的材料,这是总结工作的主要阶段、基础阶段。

3.分析和综合

分析和综合主要是这样一些步骤:一是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删繁就简,区别真伪,核实必要的数据,查对引证的实例,以求如实反映总结对象的全貌。二是对事实材料本身所提供的普遍意义和社会效果进行认真分析。分析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有所创新的,哪些是有待考察的。通过初步综合分析,为总结提供比较可靠的论据。

第三节教育经验事实的积累、筛选和理性提炼

一、教育经验事实的积累

经验总结的首要问题是对经验事实及各种背景材料进行全面、充分、细致的调查。经验总结中需要积累哪些事实材料呢?首先,需要总结的一般是那些在客观上已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其次,应该包括反映工作过程的事实,这样才能展示事物发展的全貌,使人们了解“经验”形成中各种条件、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使经验总结对于他人而言更具有可借鉴的意义。概括地说,经验总结中需要积累的事实材料,从其类型来讲,有数量化材料和非数量化材料、文字材料和声像材料等;从事实材料的性质来讲,有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主体材料和背景材料、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等。

采集和积累经验事实,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测试等多种途径进行。采集和积累的材料越充分详尽,就越能确保经验总结的质量。

二、教育经验事实的筛选经验总结者所掌握的一系列事实中,有些可能与“经验”有着直接的联系,有些可能与“经验”只有间接的联系,有些甚至可能与“经验”没有联系。这就需要探求某种措施对实际教育过程所产生的效果,进而从众多事实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问题实质、最能证实经验成立的事实材料来。三、教育经验事实的提炼

教育经验事实的提炼,是指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要求及其主题,从教育经验事实出发,依据教育基本理论,对事物或现象做出科学的概括和界定,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从局部经验中发掘其普遍意义,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探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理性提炼的经验总结,如同一般的工作总结。因此,进行科学性经验总结,必须对经验事实进行必要的理性提炼。

这里强调以下几点:1.掌握理论——提炼经验事实的前提

掌握理论武器,决不是为了在撰写总结论文时套用某些名词术语或预设一个框框,而是为了在对经验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全过程中学会概括问题,抓住本质,使经验总结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因此,掌握相关的理论,是提炼经验事实的前提。总结者自身的理论素养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结水平的高低。2.概括主题——提炼经验事实的根本经验总结的主题,是指贯穿于某项经验形成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反映经验本质特征,具有自己特色的某种思想观念、原则或方法论原理。主题是经验总结的“灵魂”,是经验的“纲”。任何经验的主题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其本身所固有的。它必须以充分的经验事实为依据,以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为指导。经过思维加工,从基本事实和感性认识中概括出来。3.揭示机制——提炼经验事实的关键科学性经验总结,主要为了说明事物或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某种变化,关键在于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人们的认识,增强探求事物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这就叫揭示机制。

第四节先进教育经验的总结及其推广

一、先进教育经验的标准

我们通常所讲的教育经验,包括正反两个方面,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所谓先进教育经验,其主要标准在于:

1.典型性

教育经验本身所提供的内容,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