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药流通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与现状分析医药流通行业准入壁垒医药流通行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特殊行业,国家对行业进入者实行行政许可制度,主要包括药品经营许可证制度等。在具体经营项目上,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商业经营资质采取分级认证模式,经营医疗器械(第三类)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GSP认证的取得都有严格的标准,在场地、设施、资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信息系统、规模以及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对新进入者将构成较高的壁垒。此外,为压缩流通渠道环节、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各地药品监督部门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企业设定了一定准入门槛,要取得一个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招标配送资格,必须通过省级采购中心的统一招标和该区域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遴选。例如,湖南省药监局对药品集中采购配送企业的资质、诚信、网络覆盖、配送能力等都进行了限定。另外,近年来两票制政策的推行也对医药流通企业的终端分销网络和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进入壁垒。上游产业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上游为医药工业行业。目前,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主要的医药新兴市场,厂商数量众多,产品丰富。但由于我国整体制药水平较低,在新药研发上投入不足,除少量规模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外,大部分厂商以生产仿制药为主。因此,我国医药市场同类型的医药产品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上游企业的竞争格局使得医药流通企业依托其终端销售能力,可以择优采购,不需要依赖个别制药企业。少量医药厂商凭借优质的产品资源,在选择下游分销企业时具备强势地位,通常要求医药流通企业具备覆盖广泛的医院网络、履约能力、及时回款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服务。医药流通行业纯销模式纯销模式为主要经营模式,是指医药流通企业直接向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提供药品销售及配送服务。向医疗机构销售是纯销业务最主要形式,目前,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占我国药品销售市场份额的60%以上,为我国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其特点为:市场需求明确且增长稳定、对终端的掌控能力较强,客户(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资信较好,但对服务要求较高,同时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且账期较长。对零售药店的终端销售目前为纯销业务的补充形式,其主要特点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激烈、销售形式灵活、资金周转较快。医药流通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与现状2019年药品流通行业总体呈现规模稳步增长、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的发展态势。2019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回落。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3,667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6%,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4,73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按销售渠道分类,2019年对生产企业销售额112亿元,占销售总额的0.5%,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对批发企业销售额6,87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29.0%,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对终端销售额16,636亿元,占销售总额的70.3%,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直接出口销售额43亿元,占销售总额的0.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在对终端销售中,对医疗机构销售额11,888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71.5%,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对零售终端和居民零售销售额4,748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28.5%,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医药流通行业面临的机遇(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及人口老龄化带动医药产品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健康意识增加以及医保体系的逐步健全,全社会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推动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规模随之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超过65岁的人口数量已从2005年的10,055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7%上升至11.94%。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报告称,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31%。老龄化群体因更易患有各类急慢性疾病通常具有更高的医药需求,随着老龄化人口比重上升,对医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二)医疗体系改革深化改善居民用药条件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体系改革持续深化。一方面,随着医疗体系改革的推进,促使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不断扩大,国家医疗保障局日前发布《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4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我国居民能够更多地使用医疗保险购买医药产品,从而有效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药品流通市场的规范也作为改革的重点,随着国家医保谈判持续推进,近年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谈判成功,更多的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多的药品选择,促使居民能够购买低价、优质的医疗产品。(三)专业化药房将成行业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处方外流已成趋势,国内药品零售企业纷纷建立特药药房、慢病药房,以满足肿瘤、血液、自身免疫系统等特殊疾病和慢性病患者的购药及服务需求。面对专业药房不断涌现和行业发展需要,依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制定了《零售药店经营特殊疾病药品服务规范》《零售药店经营慢性病药品服务规范》等相关行业标准,对药品的存储管理、处方审核以及专业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的出台将对药房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起到指导作用。随着更多的院内药品销售转移到院外零售渠道,将一定程度上倒逼国内零售药店行业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四)互联网+医疗的推进,促进处方外流2018年4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并相应提出需要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等规范发展。医药流通行业中的医药批发企业概况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000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医药物流直报企业(450家)配送货值(无税销售额)15,744亿元,共拥有1,267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1,196万平方米,其中常温库占28.1%,阴凉库占69.3%,冷库占2.6%;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6,244辆,其中冷藏车占15.6%,特殊药品专用车占1.6%。自运配送范围在省级及以下的企业数量占81.4%;配送范围覆盖全国的企业数量占4.1%。药品批发企业集约化水平持续提高。从销售增速来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速稳中有升。2019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从市场占有率看,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9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3.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2019年,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与扩围,对药品流通企业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反向影响是由于药品销售价格下降,企业收入减少。正向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带量采购政策执行后,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由于具备网络布局广、集约化程度高、规模效益好等优势,成为生产企业遴选配送企业的首选,加之两票制政策效果显现,流通渠道更加多元化和扁平化,政策叠加促使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二是且被纳入医保及带量采购范畴,为药品流通行业带来新的增量。估计当前市场需求(一)总市场潜量总市场潜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一定行业营销努力水平下,一个行业中所有企业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量。(二)区域市场潜量企业在测量市场潜量后,为选择拟进入的最佳区域,合理分配营销资源,还应测量各地区的市场潜量。较为普遍的有两种方法:市场累加法和购买力指数法。前者多为工业品生产企业采用,后者多为消费品生产企业采用。1、市场累加法先识别某一地区市场的所有潜在顾客并估计每个潜在顾客的购买量,然后计算得出地区市场潜量。如果公司能列出潜在买主,并能准确估计每个买主将要购买的数量,则此法无疑是简单而又准确的。问题是获得所需要的资料难度很大,花费也较高。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料,主要有全国或地方的各类统计资料、行业年鉴、工商企业名录等。2、多因素指数法借助与区域购买力有关的各种指数以估算其市场潜量。例如,药品制造商假定药品市场与人口直接相关,某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则该地区的药品市场潜量也占全国市场的2%。这是因为消费品市场上顾客很多,不可能采用市场累加法。但这个例子仅包含人口因素,而现实中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通常采用多因素指数法。美国《销售与市场营销管理》杂志每年都公布全美各地和大城市的购买力指数。(三)行业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企业为识别竞争对手并估计它们的销售额,同时正确估量自己的市场地位,以利在竞争中知己知彼,正确制定营销战略,有必要了解全行业的销售额和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状况。企业一般通过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新闻媒介公布的数字、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所收集和公布的数字,以此来了解全行业的销售额。通过对比分析,可计算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可将本企业市场占有率与主要竞争对手比较并计算相对市场占有率。例如,全行业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增长率为8%,本企业增长率为6%,则表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已被削弱。为分析企业市场占有率增减变化的原因,通常要剖析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产品本身因素,如质量、装潢、造型等;价格差别因素;营销努力与费用因素;营销组合策略差别因素;资金使用效率因素等。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1、客户关系管理内涵客户关系管理指企业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为发现客户、获得客户、维系客户和提升客户价值而开展的所有活动。2、客户关系管理目标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是在产品、管理与营销同质化的背景下运用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关系差异,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和帮助客户获利来留住客户,提升客户价值,使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快速普及,同类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由于企业间在营销策略上相互模仿,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之间在营销策略上也难以形成显著差异,造成客户转换成本低,转换行为就会经常发生。企业仅仅凭借良好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同质化的营销策略并不能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通过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相互信任和愉快合作,在诸多无形之处建立差异以构筑竞争者难以逾越的屏障。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理论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将客户看作是销售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外部的组织而非内部的成员;传统的企业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管理,并不包括对企业外部客户的管理。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将外部的客户视同企业内部的成员,将“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扩大到了外部的客户,要求客户关系管理人员要像了解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了解客户资源,像管理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管理客户资源。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市场细分的原则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生产者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可实现性可实现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例如,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产品可以进入所选中的目标市场;通过适当的媒体可以将产品信息传达到目标市场,并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购买到产品。(二)可营利性可营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具有能够盈利的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值得营销者为之设计一套营销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群体。例如:如果专门为2米以上身高的人生产汽车,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就是不合算的。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三)可衡量性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予以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四)可区分性可区分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分;汽车市场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变量进行区分。竞争者识别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确定自身的业务范围并随着实力的增加而扩大业务范围。企业在确定业务范围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导向支配。企业的每项业务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要服务的顾客群;要迎合的顾客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运用这些技术生产出的产品。企业确定自身业务范围时着眼点不同,业务范围导向就不同,竞争者识别和竞争战略也随之不同。1、产品导向与竞争者识别产品导向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经营某种定型产品,在不从事或很少从事产品更新的前提下设法寻找和扩大该产品的市场。对照确定业务范围的四方面因素可知,产品导向指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既定的,而购买这种产品的顾客群体和所要迎合的顾客需求却是未定的,有待于寻找和发掘。在产品导向下,企业业务范围扩大指市场扩大,即顾客增多和所迎合顾客的需求增多,而不是指产品种类或花色品种增多。实行产品导向的企业仅仅把生产同一品种或规格产品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产品导向的适用条件是:市场的产品供不应求,现有产品不愁销路;企业实力薄弱,无力从事产品更新。当原有产品供过于求而企业又无力开发新产品时,主要营销战略是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市场渗透是设法增加现有产品在现有市场的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开发是寻找新的目标市场,用现有产品满足新市场的需求。2、技术导向与竞争者识别技术导向指企业业务范围限定为经营以现有设备或技术为基础生产出来的产品。业务范围扩大指运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或对现有设备和技术加以改进而生产出新的花色品种。对照确定业务范围的四方面因素可知,技术导向指企业的生产技术类型是确定的,而用这种技术生产出何种产品、服务于哪些顾客群体、满足顾客的何种需求却是未定的,有待于根据市场变化去寻找和发掘。实行技术导向的企业把所有使用同一技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适用条件是某具体品种已供过于求,但不同花色品种的同类产品仍然有良好前景。与技术导向相适应的营销战略是产品改革和一体化发展,即对产品的质量、样式、功能和用途加以改革,并利用原有技术生产与原产品处于同一领域的不同阶段的产品。技术导向未把满足同一需要的其他大类产品的生产企业视为竞争对手,易于发生“竞争者近视症”。例如,钢笔的竞争产品包括圆珠笔、铅笔、墨水笔、毛笔和电脑等。当满足同一需要的其他行业迅猛发展时,本行业产品就会被淘汰或严重供过于求,继续实行技术导向就难以维持企业生存。3、需求导向与竞争者识别需求导向指企业业务范围确定为满足顾客的某一需求,运用可能互不相关的多种技术生产出分属不同大类的产品去满足这一需求。对照确定业务范围的四方面因素可知,需求导向指所迎合的需求是既定的,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产品和所服务的顾客群体却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而变化。根据需求导向确定业务范围时,应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实力,避免过窄或过宽。过窄则市场太小,无利可图;过宽则力不能及。例如,铅笔公司若将自身业务范围定义为满足低年级学生练习硬笔字的需求则太窄,其他的铅笔市场被忽视;若定义为满足人们记录信息的需求则太宽,衍生出许多力不能及的产品,如电脑、录音机等。实行需求导向的企业把满足顾客同一需求的企业都视为竞争者,而不论他们采用何种技术、提供何种产品。适用条件是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企业具有强大的投资能力、运用多种不同技术的能力和经营促销各类产品的能力。如果企业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而无法按照需求导向确定业务范围,也要在需求导向指导下密切注视需求变化和来自其他行业的可能的竞争者,在更高的视野上发现机会和避免危险。需求导向的竞争战略是新产业开发,进入与现有产品和技术无关但满足顾客同一需求的行业。4、顾客导向顾客导向指企业业务范围确定为满足某一群体的需求。业务范围扩大指发展与原顾客群体有关但与原有产品、技术和需求可能无关的新业务。对照确定业务范围的四方面因素可知,顾客导向指企业要服务的顾客群体是既定的,但这一群体的需求有哪些,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是什么,则要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加以确定。实行顾客导向的企业把满足同一顾客群体的企业都视为竞争者,而不论他们采用何种技术、提供何种产品、满足顾客的何种需求。顾客导向的适用条件是企业在某类顾客群体中享有盛誉和销售网络等优势并且能够转移到新增业务上。换句话说,该顾客群体出于对公司的信任和好感而乐于购买公司增加经营的与原产品生产技术上有关或无关的其他产品,公司也能够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促销新产品。顾客导向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企业在原顾客群体中的信誉、业务关系或渠道销售其他类型产品,减少进入市场的障碍,增加企业销售和利润总量。缺点是要求企业有丰厚的资金和运用多种技术的能力,并且新增业务若未能获得顾客信任和满意将损害原有产品的声誉和销售。5、多元导向多元导向指企业通过对各类产品市场需求趋势和获利状况的动态分析确定业务范围,新发展业务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机学课件-清华大学
- 2024年全新装修设计合作协议2篇
-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消防讲座课件张琳敏课件
- 房屋担保租赁合同(2篇)
- 2024年互联网租赁平台自行车退租退款及押金返还协议3篇
- 2025年贵州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州货运从业资格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克拉玛依b2考货运资格证要多久
- 2025年塔城货运资格证培训考试题
- NJR2-D系列软起动器出厂参数设置表
- 中药合理应用
- 服务礼仪考核标准
- 光缆分光分纤盒施工及验收方案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讲述
- 五年级上学期开学家长会(课堂PPT)
- 病理报告模版
-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人物访谈PPT教学模板
- 宁波市地面沉降基础资料
- 臀疗话术63089
- 关于21三体综合症的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