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1类型一反应原理类简答题1.平衡移动类知能储备(1)找出平衡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等)。(2)列出题目改变的条件(温度的变化、容器容积的改变、浓度的改变等)。(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改变的条件导致平衡的移动方向。(4)得出结论(平衡移动以后导致的结果:体系颜色的变化、浓度的变化、沉淀的溶解或增加等)。类型一反应原理类简答题1.平衡移动类知能储备(1)找出平衡2典例示范【例1】
(2018·北京卷,27节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典例示范【例1】(2018·北京卷,27节选)近年来,研究3(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2
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
。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4思路点拨:(1)反应特点: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2)该反应中温度相同,p2压强下生成物浓度更大——p2时利于正反应。(3)结合(1)的结论,高压利于正反应。(4)结论:压强p2>p1。思路点拨:(1)反应特点: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5(2)>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2)>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6题组巩固解析:根据平衡可知,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答案: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题组巩固解析:根据平衡可知,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7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SO2)n(NO2)n(NO)甲T10.800.200.18乙T20.200.800.16丙T20.200.30a实验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SO8(1)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则0~2min时间内,用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
(2)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3)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
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1)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9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0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1答案:(1)0.05mol·L-1·min-1
2.613(2)40%(3)<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13,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答案:(1)0.05mol·L-1·min-12.6112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42.电化学类知能储备电化学类简答题在前几年频繁出现在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地方卷中,需要考生用语言表达出电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原理的应用。但近几年关于电化学在Ⅱ卷的设问主要集中在电化学计算或者用电极反应式等作答。(1)原电池①确定原电池的原理反应。②根据原理反应确定出电池的负极、正极。③确定出电子(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极上的电极反应。④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2.电化学类知能储备电化学类简答题在前几年频繁出现在高考全国15(2)电解池①确定电解池的阴极、阳极。②判断溶液中离子在两电极上的放电顺序。③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沉淀的生成;溶液pH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2)电解池16典例示范【例2】
(2014·全国Ⅰ卷,27节选)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典例示范【例2】(2014·全国Ⅰ卷,27节选)H3PO217(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思路点拨:(1)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硫酸溶液中OH-放电→H+浓度增大。(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18(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
。(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19(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20题组巩固1.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题组巩固1.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21(1)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1)CH3OH
(1)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答案:(1)22(3)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3)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2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242.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图所示。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
,说明理由:
.
。2.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图所示。Ⅳ中,电解25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26类型二实验操作类简答题1.实验现象的描述知能储备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做到全面:看到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逸出、液面的变化、生成烟雾等);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体的气味);摸到的(温度变化等)。还要叙述简洁准确,使用化学术语。(1)气体的变化现象①生成××色、××味的气体②气体由××色变为××色③气体先变××色,再变××色类型二实验操作类简答题1.实验现象的描述知能储备实验现象的27(2)溶液中的现象①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②溶液中产生××色沉淀③溶液变浑浊(澄清)④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差)⑤溶液发生倒吸⑥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有××色气体逸出)⑦液体分层(上层显××色、下层显××色)(3)固体的变化现象①固体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固体部分溶解)②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2)溶液中的现象28③固体由××色逐渐变为××色④溶液中有××色固体析出(4)其他常见现象描述①发出××的光②产生××色的火焰③产生××色的烟(雾)③固体由××色逐渐变为××色29典例示范【例1】
(2018·全国Ⅲ卷,26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实验步骤现象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③
.④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
.⑥
典例示范【例1】(2018·全国Ⅲ卷,26节选)硫代硫酸钠30(3)依据反应,描述现象。(3)依据反应,描述现象。31答案:③加入过量稀盐酸④出现乳黄色浑浊⑤(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⑥产生白色沉淀答案:③加入过量稀盐酸④出现乳黄色浑浊32题组巩固1.(2017·全国Ⅲ卷,26节选)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题组巩固1.(2017·全国Ⅲ卷,26节选)为探究硫酸亚铁的33(1)C、D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e.浓H2SO4解析:(1)FeSO4在分解时生成红色粉末即为Fe2O3,Fe的化合价升高,则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SO2生成,据原子守恒还应有SO3生成,所以检验产物SO3用BaCl2溶液,SO2用品红检验,故C、D中的溶液依次为c、a,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褪色。答案:(1)c、a产生白色沉淀、褪色(1)C、D中的溶液依次为(填标号)。C、D中有气泡34(2)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52.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上图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
B装置的目的是
;
x溶液为
。2.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试回答下3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37(2)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
,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两点)。
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案如下:①装置连接顺序:x→
;
②能证明上述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
(2)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可观察38解析:(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浓硫酸变稀,与锌反应会产生氢气,所以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H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合该实验原理及条件,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加快,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等。①若要验证该气体是氢气,根据可供选择的装置及药品,先除去二氧化硫,再吸水干燥,然后通入灼热的氧化铜,最后检验产物是水,所以装置连接顺序:x→c→d→e→f→a→b→g。②若E中(硬质玻璃管)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铜单质,同时H中(球形干燥管)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了水,由此可证明上述假设成立。解析:(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39答案:(2)H2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加快;反应放热①c→d→e→f→a→b→g②E中(硬质玻璃管)黑色粉末变红,H中(球形干燥管)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答案:(2)H2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402.物质的检验知能储备(1)气体检验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特征试剂→判断是否相互干扰(影响)→确定检验顺序→验证、确认。①单一气体检验:将气体通入(或通过)××试剂[××溶液(或××固体)]→描述现象→得出结论。②混合气体的检验:检验气体甲→除去气体甲→确定气体甲已除尽→检验气体乙。2.物质的检验知能储备(1)气体检验41②液体:取少量××溶液(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观察到××现象(产生××色沉淀或溶液变××色或生成××气体),表明溶液中存在××离子。②液体:取少量××溶液(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42典例示范【例2】
(2018·全国Ⅱ卷,28节选)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典例示范【例2】(2018·全国Ⅱ卷,28节选)K3[Fe43(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
、
。
解析:(1)空气中含有O2,为防止Fe2+被O2氧化,应先通入N2,隔绝空气,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答案:(1)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2)CO2
CO(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44(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
解析:(3)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倒吸,应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4)检验Fe2O3的方法是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答案:(3)先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4)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O3(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45题组巩固1.(2018·辽宁沈阳郊联一模)已知:甲醛(HCHO)与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1)在如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mol·L-1CuSO4溶液50mL和5mol·L-1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50mL,缓慢加热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题组巩固1.(2018·辽宁沈阳郊联一模)已知:甲醛(HCH46①仪器a的名称是
。
②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
.
。
解析:(1)①仪器a为三颈烧瓶,又名三颈瓶;②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和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即a中出现砖红色物质。答案:(1)①三颈瓶(或三颈烧瓶)②a中出现砖红色物质①仪器a的名称是。47解析:(2)甲醛被氧化为甲酸,甲酸被氧化为碳酸,若碱溶液中甲醛被氧化生成碳酸盐,加入稀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设计实验证明a中甲醛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的方法为: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清液,滴入过量的稀盐酸,未见气泡产生,说明甲醛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答案:(2)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清液,滴入过量稀硫酸,未见气泡产生,说明甲醛中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解析:(2)甲醛被氧化为甲酸,甲酸被氧化为碳酸,若碱溶液中甲48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49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50【教师用书备用】
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教师用书备用】为了探究AgNO3的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51(1)装置B的作用是
。
(2)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
。
解析:装置B两个导管都很短,是安全瓶,防止因产生的NO2易溶而发生倒吸。氧气的检验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答案:(1)防倒吸(2)正确取出集气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1)装置B的作用是523.沉淀的洗涤知能储备(1)洗涤沉淀一方面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滤液中的可溶性离子而得到更纯净的沉淀物;另一方面在定量实验中为了把附着在滤渣上的目标物质尽量转移到滤液中。(2)洗涤剂的选择洗涤试剂适用范围蒸馏水冷水产物不溶于水热水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特殊物质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固体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饱和溶液降低沉淀的溶解度3.沉淀的洗涤知能储备(1)洗涤沉淀一方面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53(3)洗涤的操作: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4)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检验①检验原则:滤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且易于检验。②检验操作(实际上就是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试剂(可与滤液中浓度最大的离子发生反应),若(没有)出现××现象,说明沉淀没有(已经)洗涤干净。(3)洗涤的操作: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54典例示范【例3】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解析:CuCl2·2H2O和NaOH溶液反应,除了得到Cu(OH)2沉淀,还有可溶性的NaCl生成,所以杂质除去的标准是洗涤液中不再存在Cl-。答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典例示范【例3】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55题组巩固1.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①称取1.222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②过滤并洗涤沉淀;③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质量为1.165g。回答下列问题:在操作②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
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题组巩固1.BaCl2·xH2O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56解析:洗涤沉淀,需要用蒸馏水冲洗;若沉淀洗涤后洗涤液中不含Cl-,则已经洗净,所以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Cl-即可。答案:(1)蒸馏水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洗净解析:洗涤沉淀,需要用蒸馏水冲洗;若沉淀洗涤后洗涤液中不含C57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58解析:(1)由加入的物质和目标产品可知,氧化剂是Cu2+,还原剂是SO2,氧化产物是H2SO4,还原产物是Cu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般方法即可写出方程式。(2)根据SO2是反应物以及目标产品CuCl易被氧化的性质即可判断SO2的作用。回答下面问题:(1)写出反应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在进行反应Ⅱ时,通入的SO2一般都要适当过量,目的是
.
。(2)将Cu2+全部还原为CuCl,保护CuCl不被氧化解析:(1)由加入的物质和目标产品可知,氧化剂是Cu2+,还59(3)水洗时,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
(4)滤饼进行醇洗的目的是
。
(4)乙醇易挥发,可带走滤饼表面的水分且防止CuCl被氧化。答案:(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产生沉淀,证明已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4)加速干燥,防止CuCl被氧化(3)水洗时,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603.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路线如下:实验室中“漂洗”沉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
3.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1解析:“漂洗”沉淀就是洗涤沉淀,需要直接在过滤器中进行,(沿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答案:(沿着玻璃棒)向漏斗(或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解析:“漂洗”沉淀就是洗涤沉淀,需要直接在过滤器中进行,(沿624.气密性检查知能储备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根本原理都是形成封闭的空间,利用压强差造成的液面差维持不变作为气密性良好的标志。(1)微热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盛水烧杯中,用酒精灯微热(双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形成一段水柱,且维持一段时间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液差法①若是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向××中加水,一段时间后,漏斗中的水不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气密性检查知能储备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根本原理都是形成封闭的63②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和容器中液体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64典例示范【例4】(2014·山东卷,31节选)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典例示范【例4】(2014·山东卷,31节选)工业上常利用65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66解析:该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利用装置和液体封住一部分气体,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液体时,使得装置中的气体压强稍大于大气压,故长颈漏斗的长颈中形成液柱,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装置内压强不变,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若装置E中的液体倒吸,装置D可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液体倒吸入装置C中。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吸收可能逸出的SO2和H2S,这两种气体为酸性气体,故可采用NaOH溶液吸收。答案: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可)解析:该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利用装置和液体封住一部分气67题组巩固根据如图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题组巩固根据如图及描述,完成下列问题:68(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
。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
。
(3)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
.
。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69解析:分析气密性的检验时,要结合物理知识从气压差的角度分析,如B不能形成气压差;检验C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①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观察注射器活塞;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微热锥形瓶,观察注射器活塞;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比较后知方法③最简单。答案:(1)不漏气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形成稳定水柱(2)无法确定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若能回到原位置,则装置不漏气解析:分析气密性的检验时,要结合物理知识从气压差的角度分析,705.仪器或操作的作用及原因知能储备(1)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2)选择某种仪器或进行某种操作都是为了使实验过程更严密、实验结果更准确。明确缺少该仪器、操作带来的后果或对实验的影响。(3)对仪器操作要指明仪器名称(或编号)、操作方式(必要时要答出操作的时机)。(4)在回答仪器或操作的作用、原因时,需要从缺少仪器可能带来的后果分析。5.仪器或操作的作用及原因知能储备(1)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71典例示范【例5】
(2018·全国Ⅰ卷,26节选)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典例示范【例5】(2018·全国Ⅰ卷,26节选)醋酸亚铬[72(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
.
。仪器a的名称是
。
解析:(1)由题给信息,[(CH3COO)2Cr·2H2O]在气体分析中用作O2吸收剂,说明Cr2+具有强还原性,易被O2氧化,故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除去其中的O2,以免影响[(CH3COO)2Cr·2H2O]的制备。由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a为分液(或滴液)漏斗。答案:(1)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或滴液)漏斗(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73(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
。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74(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
.
;
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
、
、洗涤、干燥。
解析:(3)过量的Zn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H2,使装置c中压强增大,关闭K1和K2,打开K3时,溶液被压入装置d。由题给信息知,[(CH3COO)2Cr·2H2O]难溶于冷水,因此应用冰浴冷却,以便于[(CH3COO)2Cr·2H2O]析出,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可。答案:(3)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75【规律方法】
综合实验分析思路:(1)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围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需要选择何种药品?何种装置?(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3)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等。(4)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5)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规律方法】综合实验分析思路:76题组巩固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题组巩固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77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
.
。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
.
;
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
.
。完成下列填空:78解析:(1)由于是可逆反应,因此加入过量的乙醇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由于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因此实际用量多于此量;但浓H2SO4同时还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答案:(1)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解析:(1)由于是可逆反应,因此加入过量的乙醇增大反应物浓度79(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
、
,然后分液。
解析:(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答案:(2)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3)振荡静置(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80点击进入专题集训点击进入专题集训81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klgb4klebtlkb5ktkeirh893y89ey698vhkrnelkhgi8eyokbnkdhf98hodfhxvy78fd678t9fdu90gys98y9shihixyv78dfhvifndovhf9f8yv9onvkobkwkjfegiu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09705923y09y53b2lkboi2y58wy0ehtoibwoify98wy049ywh4b3oiut89u983yf9ivh98y98sv98hv98ys9f698y9v698yv98x98tb98fyd98gyd98h98ds98nt98d8gendsfdbsy384y982ythb3oibt4oy39y482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
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66gjfdghmghm5638486668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44444$§¦β↓×√㎜ɡ©≥≧ɑ←‰®↓←≠¥θ¥®÷㎝½¼¥$§¦β↓×√㎜②¥◎…ɡ©≥≧ɑ←‰®ɡ©≥≧¥◎…ɡ©≥≧ɑ←‰®ɡ©≥≧-¥¾½¼¥$§¦β↓×√㎜½¼¥$§¦β↓×√㎜↓←≠¥θ¥®÷㎝②¥◎…ɡ©≥≧ɑ←‰®½¼¥$§¦β↓×√㎜ɡ©≥≧ɑ←‰®↓←≠¥θ¥®÷㎝½¼¥$§¦β↓×√㎜②¥◎…ɡ©≥≧ɑ←‰®ɡ©≥≧¥◎…ɡ©≥≧ɑ←‰®ɡ©≥≧-¥¾½¼¥$§¦β↓×√㎜½¼¥$§¦β↓×√㎜≧ɑ←‰ɡ©≥←‰®½¼↓←≠¥θ¥®÷㎝②¥◎…ɡ©≥≧ɑ←‰®½¼¥$§¦β↓×√㎜ɡ©≥≧ɑ←‰®↓←≠¥θ¥®÷㎝½¼¥$§¦β↓×√㎜②¥◎…ɡ©≥≧ɑ←‰®ɡ©≥≧¥◎…ɡ©≥≧ɑ←‰®ɡ©≥≧-¥¾½¼¥$§¦β↓×√㎜½¼¥$§¦β↓×√㎜¥$§¦β↓×√㎜½¼¥$§¦β↓×√㎜¥$§¦β↓×√㎜½¼¥$§¦β↓×√㎜↓×√㎜↓←②¥←‰®½¼←‰®½¼←‰®½¼←‰®½¼←‰®½¼←‰®½↓←≠¥θ¥®÷㎝②¥◎…ɡ©≥≧ɑ←‰®½¼¥$§¦β↓×√㎜ɡ©≥≧ɑ←‰®↓←≠¥θ¥®÷㎝½¼¥$§¦β↓×√㎜②¥◎…ɡ©≥≧ɑ←‰®ɡ©≥≧¥◎…ɡ©≥≧ɑ←‰®ɡ©≥≧-¥¾½¼¥$§¦β↓×√㎜½¼¥$§¦β↓×√㎜¥$§¦β↓×√㎜½¼¥$§¦β↓×√㎜¥$§¦β↓×√㎜½¼¥$§¦β↓×√㎜↓×√㎜↓←②¥←‰®½¼←‰®½¼←‰®½¼←‰®½¼←‰®½¼←‰®½¼↓←≠¥θ¥®÷㎝②¥◎…ɡ©≥≧ɑ←‰®½¼¥$§¦β↓×√㎜ɡ©≥≧ɑ←‰®↓←≠¥θ¥®÷㎝½¼¥$§¦β↓×√㎜②¥◎…ɡ©≥≧ɑ←‰®ɡ©≥≧¥◎…ɡ©≥≧ɑ←‰®ɡ©≥≧-¥¾½¼¥$§¦β↓×√㎜½¼¥$§¦β↓×√㎜¥$§¦β↓×√㎜½¼¥$§¦β↓×√¥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84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5类型一反应原理类简答题1.平衡移动类知能储备(1)找出平衡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等)。(2)列出题目改变的条件(温度的变化、容器容积的改变、浓度的改变等)。(3)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改变的条件导致平衡的移动方向。(4)得出结论(平衡移动以后导致的结果:体系颜色的变化、浓度的变化、沉淀的溶解或增加等)。类型一反应原理类简答题1.平衡移动类知能储备(1)找出平衡86典例示范【例1】
(2018·北京卷,27节选)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典例示范【例1】(2018·北京卷,27节选)近年来,研究87(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2
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
。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88思路点拨:(1)反应特点: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2)该反应中温度相同,p2压强下生成物浓度更大——p2时利于正反应。(3)结合(1)的结论,高压利于正反应。(4)结论:压强p2>p1。思路点拨:(1)反应特点: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89(2)>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2)>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90题组巩固解析:根据平衡可知,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答案: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右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当少量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向左移动,使H+浓度变化较小,血液的pH基本不变题组巩固解析:根据平衡可知,当少量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平衡91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SO2)n(NO2)n(NO)甲T10.800.200.18乙T20.200.800.16丙T20.200.30a实验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SO92(1)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则0~2min时间内,用SO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
(2)实验丙中,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
。
(3)由表中数据可推知,T1
T2(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1)实验甲中,若2min时测得放出的热量是4.2kJ9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94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95答案:(1)0.05mol·L-1·min-1
2.613(2)40%(3)<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2.613,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T1<T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答案:(1)0.05mol·L-1·min-12.6196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97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982.电化学类知能储备电化学类简答题在前几年频繁出现在高考全国卷及各省市地方卷中,需要考生用语言表达出电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原理的应用。但近几年关于电化学在Ⅱ卷的设问主要集中在电化学计算或者用电极反应式等作答。(1)原电池①确定原电池的原理反应。②根据原理反应确定出电池的负极、正极。③确定出电子(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极上的电极反应。④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2.电化学类知能储备电化学类简答题在前几年频繁出现在高考全国99(2)电解池①确定电解池的阴极、阳极。②判断溶液中离子在两电极上的放电顺序。③得出结论:电极质量的变化;气体的逸出;沉淀的生成;溶液pH的变化、离子向某电极移动等。(2)电解池100典例示范【例2】
(2014·全国Ⅰ卷,27节选)H3PO2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典例示范【例2】(2014·全国Ⅰ卷,27节选)H3PO2101(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思路点拨:(1)阳极阴离子失电子→硫酸溶液中OH-放电→H+浓度增大。(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102(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
。(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103(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电渗析104题组巩固1.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题组巩固1.某研究所组装的CH3OH-O2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105(1)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1)CH3OH
(1)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答案:(1)106(3)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并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表示)。(3)以此电池作电源,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107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082.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图所示。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
,说明理由:
.
。2.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图所示。Ⅳ中,电解109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10类型二实验操作类简答题1.实验现象的描述知能储备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做到全面:看到的(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逸出、液面的变化、生成烟雾等);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体的气味);摸到的(温度变化等)。还要叙述简洁准确,使用化学术语。(1)气体的变化现象①生成××色、××味的气体②气体由××色变为××色③气体先变××色,再变××色类型二实验操作类简答题1.实验现象的描述知能储备实验现象的111(2)溶液中的现象①溶液颜色由××色变为××色②溶液中产生××色沉淀③溶液变浑浊(澄清)④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差)⑤溶液发生倒吸⑥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有××色气体逸出)⑦液体分层(上层显××色、下层显××色)(3)固体的变化现象①固体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固体部分溶解)②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2)溶液中的现象112③固体由××色逐渐变为××色④溶液中有××色固体析出(4)其他常见现象描述①发出××的光②产生××色的火焰③产生××色的烟(雾)③固体由××色逐渐变为××色113典例示范【例1】
(2018·全国Ⅲ卷,26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实验步骤现象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③
.④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
.⑥
典例示范【例1】(2018·全国Ⅲ卷,26节选)硫代硫酸钠114(3)依据反应,描述现象。(3)依据反应,描述现象。115答案:③加入过量稀盐酸④出现乳黄色浑浊⑤(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溶液⑥产生白色沉淀答案:③加入过量稀盐酸④出现乳黄色浑浊116题组巩固1.(2017·全国Ⅲ卷,26节选)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题组巩固1.(2017·全国Ⅲ卷,26节选)为探究硫酸亚铁的117(1)C、D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e.浓H2SO4解析:(1)FeSO4在分解时生成红色粉末即为Fe2O3,Fe的化合价升高,则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SO2生成,据原子守恒还应有SO3生成,所以检验产物SO3用BaCl2溶液,SO2用品红检验,故C、D中的溶液依次为c、a,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褪色。答案:(1)c、a产生白色沉淀、褪色(1)C、D中的溶液依次为(填标号)。C、D中有气泡118(2)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92.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上图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
B装置的目的是
;
x溶液为
。2.某化学小组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金属与浓硫酸的反应。试回答下120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配套课件:微专题5-语言描述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与规范(81)-121(2)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
,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两点)。
验证该气体的实验方案如下:①装置连接顺序:x→
;
②能证明上述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
(2)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可观察122解析:(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段浓硫酸变稀,与锌反应会产生氢气,所以实验后阶段可观察到倒立漏斗边缘有气体冒出,且越来越快,该气体可能为H2;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合该实验原理及条件,气体产生越来越快的原因可能是: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加快,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等。①若要验证该气体是氢气,根据可供选择的装置及药品,先除去二氧化硫,再吸水干燥,然后通入灼热的氧化铜,最后检验产物是水,所以装置连接顺序:x→c→d→e→f→a→b→g。②若E中(硬质玻璃管)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生成了铜单质,同时H中(球形干燥管)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了水,由此可证明上述假设成立。解析:(2)若将上述实验中的铜改为黄铜(铜锌合金),实验后阶123答案:(2)H2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生H2速率加快;反应放热①c→d→e→f→a→b→g②E中(硬质玻璃管)黑色粉末变红,H中(球形干燥管)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答案:(2)H2黄铜为铜锌合金,反应后期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产1242.物质的检验知能储备(1)气体检验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特征试剂→判断是否相互干扰(影响)→确定检验顺序→验证、确认。①单一气体检验:将气体通入(或通过)××试剂[××溶液(或××固体)]→描述现象→得出结论。②混合气体的检验:检验气体甲→除去气体甲→确定气体甲已除尽→检验气体乙。2.物质的检验知能储备(1)气体检验125②液体:取少量××溶液(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观察到××现象(产生××色沉淀或溶液变××色或生成××气体),表明溶液中存在××离子。②液体:取少量××溶液(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126典例示范【例2】
(2018·全国Ⅱ卷,28节选)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典例示范【例2】(2018·全国Ⅱ卷,28节选)K3[Fe127(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
、
。
解析:(1)空气中含有O2,为防止Fe2+被O2氧化,应先通入N2,隔绝空气,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答案:(1)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2)CO2
CO(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128(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4)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硕士生指导全解析
- 《学生会工作总结》课件
- 东南亚聚醚市场分析
- 《电影那些事儿》课件
- DB32-4148-202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022幼儿家长教育心得体会
- 梁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专高六理论(全部)复习测试题
- 2025版一轮高考总复习数学第五章 数列第四节 数列的通项公式
- 初一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 2024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社区服务实务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2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综合实践项目(一)制作细胞模型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 2024年新疆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谁说职业教育没前途-中职开学第一课(奥运全红婵)-【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主题班会课件
- 浙江省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15
-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用)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扁鹊治病》说课稿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