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程标准】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封君封臣制度二元政治结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只知有教有侯而不知有国家欧洲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教堂思考1:存在于中世纪的这两个现象是什么?从卡诺莎之辱到阿维尼瓮之囚从封建等级制到等级或议会君主制二元政治结构开始向王权倾斜王权在契约下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从英法百年战争到清晰的国土疆域民族语言+民族融合+国家意志+王权思考2:概括这些历史现象的结论。王室与教会、与诸侯激烈博弈商品经济+城市自治+市民社会思考3:中世纪中后期,这些变动下的经济条件是什么?王权的变动民族的认同国家的观念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的渐变孵化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基因。白玫瑰-约克家族红玫瑰-兰开斯特家族1455年─1485年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1542年亨利八世《至尊法案》路易十四法国为君主专制国家思考4、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背景是什么?经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的发展政治: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世俗权力。2、表现:英国亨利八世与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专制王权国家思考5、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马赛曲》爱国主义的情怀捍卫祖国的意志博爱平等自由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民族国家意识国家公民意识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变为独立主权民族国家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专制王权的发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思想: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观念,战争传播自由平等思想。专制王权国家主权民族国家认同主体国民身份政体国王(个体)国家(共同体)臣民公民专制民主表现:1、个人对国家的忠诚逐渐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2、各国鼓励和组织对爱国人士的崇拜。3、出现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中古时期到近代西方国家的演变:中世纪:封君封臣制(教权与王权并存)中世纪后期:等级君主制(法国)、议会君主制(英国)14—17世纪:专制王权国家18—19世纪:近代民族国家【拓展】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形成阶段——清末民初发展阶段——“五四”时期高涨阶段——抗日战争四大特征:1、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2、始终与民主主义、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3、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4、本质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江河日下。1、国际法的形成《海洋自由论》主张公海自由航行,为新兴的英、荷提供法律基础,突破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海洋贸易的垄断。格劳修斯的国际法理论:1625年《战争与和平论》,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西班牙与葡萄牙争霸,1493“教皇子午线”1625年《战争与和平论》,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思考6、阅读教材的“史料阅读”内容,如何实践?1、1648年,各国签订《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结束欧洲混战。2、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3、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4、确认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1618-164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为争夺霸权也卷入其中。第一次全欧洲大战爆发。2、外交制度的建立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意义: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拿破仑战争1815年维也纳体系1、冲破了欧洲原有的威斯特法利亚体系2、动摇了主权与独立的国际法的基础特征: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作用: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应用范围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方。各国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和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平衡——失衡战争——秩序循环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为谋取利益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国际冲突不断,最终引发了世界大战。电气时代——垄断组织资本输出——瓜分狂潮不平衡性——力量对比要求重新瓜分世界3、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2)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机构:主权国际参加的国际联盟(1)苏俄发表《和平宣言》不兼并不赔偿原则,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开辟了新途径。a.缺乏权威性和普遍性b.约束性和有效性决议: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国际责任。c.难以落实的非战公约缔约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并未得到执行。被英法控制,美国置身事外,苏联很晚加入意大利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政权德国纳粹党德国法西斯运动日本军人密约日本法西斯运动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七七事变,二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抵抗。1941.6年苏德战场1941.12太平洋战场从经济危机到法西斯化从战争危机到绥靖政策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北大西洋宪章》启示:在无视国家主权的法西斯侵略面前,沉默、包容不仅人类带来灾难,而且终将自食其果。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阿拉曼战役《联合国家宣言》1942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转折和反攻诺曼底登陆苏军进攻东北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5.8德国投降9.2日本签署投降书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3)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1943年开罗1943德黑兰1945雅尔塔1945波茨坦积极: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处与合作。a.秩序:雅尔塔体系局限: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有明确的强权政治而成;严重损害一些国家的利益。b.机构:联合国具有普遍性;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上作用突出;“大国一致”原则,有助于国际法的实施。a.新的力量:民族国家独立,国际组织激增b.新的领域:裁军-防核武及生化武器扩张-人权-环境-海洋-外层太空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c.新的矛盾:国际法实施的局限。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或不经联合国授权进行制裁或战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4)二战后国际法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平等参与的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推进国际规则制定和完善的进程。国际法的基本原则遭遇单边主义冲击,同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呼吁要普遍遵循国际法的基本行为规则。思考7、:学习本课内容,试着给国际法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