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药物课件_第1页
凝血药物课件_第2页
凝血药物课件_第3页
凝血药物课件_第4页
凝血药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凝血和促凝血药物概述

俞苗苗凝血机制人体受物理损伤后,血小板会受到损伤部位激活因素的刺激,出现血小板的聚集,成为血小板凝块,起到初级止血作用。二级止血作用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是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它是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机体凝血系统机体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和抗凝两个方面。正常止凝血,主要依赖于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正常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其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作用是主要的。凝血过程通常分为:①内源性凝血途径;②外源性凝血途径;③共同凝血途径2.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可以相互活化。3.凝血的共同途径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主要包括:⑴凝血酶的生成迄今为止,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14个。其中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个(从Ⅰ-Ⅷ,其中Ⅵ并不存在)。习惯上,前4个凝血因子常分别称为纤维蛋白原(因子Ⅰ).凝血酶(因子Ⅱ).组织因子Ⅲ)和钙离子(因子Ⅳ)。未编号的是激肽释放酶原子的命名及其部分的特点见表。

⑵纤维蛋白形成血浆凝血因子罗数字编号

名称

生成部位

半寿期(h)

参与凝血途径

Ⅰ纤维蛋白

肝46-144

共同

凝血酶原肝

48-60

共同

组织因子

脑.肺等

外源

钙离子

易变因子

肝12-15

共同

稳定因子

4-6

外源

抗血友病球蛋白

不明8-12

内源

血浆凝血活酶

24-48内源

Stuart-Prower肝

48-72

共同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48-84

内源

接触因子

48-60

内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48-122

共同

巨核细胞血小板

激肽释放酶原

内源

高他子量激肽原

144

内源

常用抗凝血药影响凝血因子药:肝素、香豆素类等促纤维溶解药:尿激酶等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等凝血酶抑制药:充组水蛭素及其衍生物(通心络胶囊、疏血通注射液)药物相互作用1、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加重出血危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发胃肠道溃疡出血)、双嘧达莫、右旋糖酐、尿激酶、链激酶2、并用碳酸氢钠、乳酸钠等纠正酸中毒药物可促肝素抗凝作用3、可与胰岛素受体作用,改变胰岛素结合和作用。4、与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有协同作用5、配伍禁忌:阿米卡星、红霉素、庆大霉素、氢化考的松琥珀酸纳、万古霉素、头孢孟多、氯丙嗪、异丙嗪、麻醉性镇痛药。华法林钠片用发用量:口服。避免冲击治疗,口服第1~3天3~4mg,年老体弱及糖尿病病患者半量即可。须立即产生抗凝作用,可在开始同时应用肝素,待其充分发挥抗凝效果后再停用肝素。与水合氯醛合用,其药效和毒性均增强,减量慎用。维生素k的吸收障碍或合成下降也影响其抗凝作用。妊娠早期3个月及妊娠后期三个月禁用。枸橼酸钠为输血用血液的抗凝剂,通过枸橼酸根离子与ca离子络合成难解离枸橼酸钙,是血中ca离子减少,凝血过程受抑制而抗凝,特点:⑴仅适用于体外抗凝⑵价廉主要不良反应:过量输入库存血可致低血钙,输注1000ml含枸橼酸钠血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或5%氯化钙10ml。抗血小板药本类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特点:不不易引起出血,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分类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2)TXA2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替罗非班凝血酶抑制剂(凝血酶是最强的血小板激活剂):水蛭素、阿加曲班同时改善微循环,治疗血栓前状态的药物:川芎嗪、血栓通、银杏叶奥扎格雷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梗死锁伴随的运动障碍。应避免与含钙输液(林格氏液等)混合使用,以免出现白色浑浊。禁忌:1、脑出血或脑梗塞并出血者;大面积脑梗塞伴深度昏迷患者。2、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者。3、血液病或有出血倾向者。4、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00mmHg者。5、孕妇慎用。特点:⑴溶解新鲜血栓效果好⑵易致出血。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不良反应:出血、过敏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等,发挥溶栓作用。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可用于肺栓塞,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防治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血栓形成,脓胸或心包积脓,溶解眼内出血引起的前房血凝块。常用促凝血药物(止血药)促凝血因子生成药:维生素k、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抗纤溶药:氨甲苯酸等凝血酶促血小板生成药:酚磺乙胺缩血管止血药:垂体后叶素等促凝止血药物1,促进凝血酶活性的药物:维生素K1、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巴曲酶(立止血);2,凝血酶制剂:凝血酶原复合物(300PE或400PE/支)、人纤维蛋白原(0.5g/支)、人凝血因子Ⅷ(400万iu);3,纤溶酶抑制剂:氨基乙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抑胰肽酶;4,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酚磺乙胺(止血敏)、垂体后叶素、卡络柳钠、安络血、去甲肾上腺素;5,鱼精蛋白。抗纤溶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及直接抑制纤溶酶,而发挥制止纤溶亢进性出血作用。特点:只适用于纤溶亢进性出血,但过量易致血栓。氨甲苯酸注意:⑴对于有血栓形成倾向者慎用;⑵不单独用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纤溶性出血,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肝素化的基础上才使用;⑶在凝血因子使用后8小时再使用较妥;⑷可导致继发肾盂和输尿管凝血块阻塞,血友病或肾盂实质病变发生大量血尿慎用;⑸治疗前列腺手术出血时用量应减少。相互作用:1)与青霉素或尿激酶等溶栓剂有配伍禁忌;2)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剂与其合用,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体内分布浓度依次为肾>肝>心>脾>肺>血液等。促血小板生成药通过促进血小板生成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发挥止血作用。故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性出血。不良反应少,偶见过敏。酚磺乙胺可与VK注射液混合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混合使用;右旋糖酐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