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2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1第三课囚绿记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第一单元2经典晨读1高考导航2学习目标3课前预习4课堂互动5课后强化作业6名著博览7经典晨读1高考导航2学习目标3课前预3经典晨读经典晨读4于易水①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②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注释】①易水:在河北西部,战国末年,荆轲赴咸阳准备刺杀秦王,燕太子丹曾在易水边为他送行。②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端愤怒。于易水①送人5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6【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这首诗题为“送人”,却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人们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像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一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够、才愿意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胸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平常的送别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这首绝句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吧。【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7高考导航高考导航8(2015年高考北京卷)(原文在第一课上)24.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解析】
“情境”指的是“情景、境地”;“品质与格调”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品格。依题干要求,在倒数第三段中找到相关语句,如赏梅的情境“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梅花的品质“惊心动魄…绝处逢生¨“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等,然后进行提炼、概括。(2015年高考北京卷)(原文在第一课上)9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0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11【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书香”“诗心”的本义、语境义来理解句子的含意。“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语境义指有关梅花的书法、绘画作品和以梅花为题的诗歌作品;“诗心”本义指诗歌的情感,语境义指从古至今那些咏梅佳作所呈现出的梅花之美和诗性之美。“缭绕得骨清魂香”“陶冶得如此美丽”指梅花所凝聚的文化内涵已深入到血液灵魂里,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答案】
(示例)“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在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书香”“诗心”的本义、语境义来理1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31.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摹仿。2.结合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赏析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结合课文语境,品味重点语句。3.领会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4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5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62.解释词语(1)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2)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3)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4)婆娑:盘旋。(5)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6)猗郁:茂盛的样子。(7)攀援:①抓着东西往上爬,②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2.解释词语173.辨析词义(1)固执·顽固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著,不肯变通。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顽固:保守,不肯变通或改变;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不易制伏或改变。例句:①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②达赖一方面标榜“非暴力”,一方面对顽固坚持“西藏独立”的“藏青会”等极端组织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3.辨析词义18(2)慢慢·渐渐慢慢:速度低;走路或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表示速度的缓慢。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例句:①别着急,慢慢说。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变老。(2)慢慢·渐渐19(3)纤细·纤弱纤细:指非常细。纤弱:纤细而柔弱。例句: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②要求纤弱的女足姑娘打出德国女足那样的硬朗风格,就好比如要黄蓉抛弃逍遥拳学习降龙十八掌一样,注定要失败。(3)纤细·纤弱204.走近作者陆蠡,原名陆考源,入学后改名陆圣泉,笔名有陆放、卢蠡、大角等。浙江省天台县西乡平镇岩头下村人。父亲陆宗兰,毕业于师范学堂及造船研究所,且受过维新洗礼。陆蠡天资过人,十一二岁,已通时文,故有“神童”之称。1924年,入浙江大学机械系。1931年秋天,他来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他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作和翻译。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写出的。1934年来到上海,仍当数理化科的教师。一年后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当编辑。4.走近作者21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出版于1936年8月,全书是散文诗式的短篇,题材大多取自幼年时代的回忆。通过这些回忆,作家赋予思想的层面,配以纯熟、清晰的文字,纤细、流丽的描绘,以及色调、气氛的营造,读来扣人心弦。随着这本书的出版,陆蠡称誉文坛,跻身于著名的散文家之林。《竹刀》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于1938年3月。1940年8月出版的《囚绿记》,是他的第三本散文集,也是最后一本专集。全书收入1938年秋至1940年春之间的文字。共分三辑,有自序。这本书的题名,如同《竹刀》一样,寄寓了很深的含意。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出版于1936年8月,全书是散文诗式的短22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现了“生的欢喜”,也发现它总是朝着窗外延伸,尽管枝干是被“幽囚”的、渐渐失去青春之色的绿条,还是不屈地面向阳光之神生存。那时,是在卢沟桥事件之后,它隐喻着“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的热望,“也许我们窥见了他那渴望阳光、渴望生命、渴望欢乐的灵魂。”这本散文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集内的其他文章,清澈、隽永,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除了散文,他也写过短篇小说。描绘“八·一三”战事爆发后,江南人民所受侵略战争带来的各种磨难和祸害,借此激发广大读者抗日救亡的热情和斗志。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23陆蠡是卓有成就的爱国主义作家。他为日寇所捕,受尽酷刑,还是不违背自己的信念:敌伪必败,抗战必胜。宁愿吐血身亡,决不屈膝变节。这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这位正直的爱国者的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1983年4月,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陆蠡也是一位翻译家。他精通英、法两种外文,还自修过日语、俄语和世界语。他的译作有: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以及单篇的自然科学论文等等。陆蠡是卓有成就的爱国主义作家。他为日寇所捕,受尽酷刑,还是不24陆蠡还是一位科普小品的积极倡导者。他以大角的笔名,撰写了一组《少年天文台》,用圣泉的署名写了《檐溜》《尘》《观察和实验》《雷电》和《星期日的由来》等等,发表在《少年读物》、桂林版《宇宙风》以及其他报刊上。尤为可贵的,在“八·一三”沪战期间,他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施放化学武器的法西斯暴行,曾收集剪辑当时各报揭露日寇施放“毒瓦斯”的报道材料,撰写了预防化学武器袭击的科普宣传文章。陆蠡还是一位科普小品的积极倡导者。他以大角的笔名,撰写了一组255.了解背景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巴金离开“孤岛”上海,去西南的大后方,就把文化生活社托给陆蠡照管,还请他照顾病中的三哥李尧林。1942年4月,文化生活社一批发往西南的抗日图书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文化生活社,还带走了两名员工。陆蠡去和对方交涉,遭到关押。5.了解背景267月21日,陆蠡死于日本人的酷刑下。这一年他34岁。据说陆蠡之死,完全是“嘴硬”,是“台州式的硬气”惹祸,巴金在《怀陆圣泉》中说:“据说他唯一的罪名就是他的口供强硬,他对敌人说,汪精卫是大汉奸,大东亚战争必败。他可能因这几句真话送命。”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276.开阔视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6.开阔视野28“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29课堂互动课堂互动30本课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二部分)(一)整体把握第一部分(1~4):寻绿。从窗户写起,交待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待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二部分(5~7):观绿,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本课设计两课时31(二)自主思悟1.这样一间毫无优点可言的小屋,“我”为什么还“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联系下文可知,那是因为有绿。因为它的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绿影照到了房内,“我”随意地一瞥,绿影便映入“我”的眼睛,更打动了“我”的心,“我”欢喜地决定住下。“占有”一词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二)自主思悟322.第3自然段开头那一组比喻排比句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这组比喻排比句热烈、奔放,高度评价了这珍贵的绿色,诠释了对“绿”的生命内涵的理性认识,表达了喜欢绿色的原因,生动而有气势。2.第3自然段开头那一组比喻排比句有什么作用?333.第5自然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一句中,用“焦”字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这里的“焦”字直接表达爱绿的心情。一个“焦”字,比“急”更形象,比“慌”更迫切,表达效果更强,内容更丰富。3.第5自然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一句中,用“焦”344.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绿色的热爱和期待。巧妙地化用“涸辙之鲋”的成语,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渴望就如同生命对水的渴望。4.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355.“绿色”为何让作者如此留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因为“绿”代表着自然,代表着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我”来说,“绿”代表着新生。5.“绿色”为何让作者如此留恋呢?366.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有几次不同的称呼变化?你觉得有什么用意吗?称呼用意①绿色对普通自然物的色彩的称呼绿友隐含着作者的②亲密喜爱之情绿囚饱含着对常春藤③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6.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有几次不同的称呼变化?你觉得有37(三)深入探究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三)深入探究38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独立成段?起笔独立成段,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出语平淡,含而不露。是什么样的事情值得我追述呢?开篇文章即在读者的心海里投下一粒石子,漾起层层涟漪。3.本来是租住房屋,文章为什么却说成“占有”?租住却说成“占有”,表达了作者“选定”这间原本有缺陷、不理想的“朝东房间”的急切和兴奋的心情,这就是为那个“小小理由”——靠近“绿影”作好了铺垫。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独立成段?394.第7自然段描画了对常春藤生长状态的守望,有什么作用?这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特写的镜头、饱满的激情、主观的感受描画了对常春藤生长状态的守望,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为下文作铺垫。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4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4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不暇择瑕不掩瑜侠路相逢侠肝义胆B.揠苗助长若隐若现玲珑剔透无微不致C.枝叶婆娑欢呼鹊跃情不自禁因噎废食D.绿树葱茏辗转反侧迥然不同烽烟四起【答案】
D(A.侠——狭;B.致——至;C.鹊——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2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瞥见(看见)涸辙(干涸的车辙)急不暇择(着急地选择)B.蕈菌(蘑菇)固执(顽固坚持)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形容非常坚决)C.原谅(对人的疏忽、过失或错误予以理解和宽恕)可怜(值得怜悯)烽烟(烽火)D.珍重(爱惜重视)爱抚(爱怜并关怀体贴)“绿囚”(拟人说法,指被拘系的绿枝)【答案】
A(瞥见:一眼看见。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3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一起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得了网友一片点赞。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4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答案】
A(B项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项语序不当“特有的”放在“北京人”后面。D项“减弱”与“风险系数”不搭配,应改成“降低”等词。)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45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抢座位之类的芝麻小事上,尚且如此,而在比座位更大的利益的争斗上,显示出的惨烈则更令人难以想象。它的结果,是让人变得更自私,让社会变得更暴戾,让世界变得更令人担心。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6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②这些丛林原则,是许多人秘而不宣却深入血液的潜规则,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③他们坚信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战斗,不输在起跑线上,不争抢就什么都得不到④它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等级,而将每个人置于潜在的危险之中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47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⑥谦和与礼让,曾是我们社会印在书面写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美德A.②④⑥⑤③① B.⑥⑤③①②④C.⑥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答案】
B(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486.(启东中学月考题)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B.“囚绿”写绿枝条艰难的生长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C.“囚绿”是文章的中心事件,用中心事件来命题,符合文章的写作规律。D.“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答案】
C6.(启东中学月考题)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下列理497.“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文章开头作这样的交代,作用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B.交代“囚绿”的理由,正因为屋子这样简陋,所以我才“囚绿”,为下文“囚绿”做铺垫。7.“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50C.本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D.这背景是寒碜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答案】
B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518.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交代“囚绿”的时间。说明作者对“囚绿”深愧于心,不能忘怀。B.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句话写出了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的特点。C.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8.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这句话是写虽然屋子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D.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这几句话写出了作者选定此房的原因。【答案】
A(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单独成段,说明这件事让作者难忘。)这句话是写虽然屋子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539.下面对“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和绿心灵相通,表达他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B.作者能了解并领会大自然的语言,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C.“绿”能够听懂作者对它说的话,说明作者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D.表明自然是作者亲密的朋友。【答案】
A9.下面对“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5410.对“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孕育了绿色,而绿色又养育着我们人类。B.作者认为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绿又是自然环境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中的。C.作者生活在常春藤掩映下的小屋内,整天有这绿色的陪伴。D.作者发现囚住的常春藤生长得更快,感受到了囚绿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答案】
B10.对“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句话理解正确55第二课时(讲读课文三、四、五部分)(一)整体把握第三部分(8~12):囚绿。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心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又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第四部分(13):放绿。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重获新生。第五部分(14):怀绿,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第二课时(讲读课文三、四、五部分)56(二)自主思悟1.文章以“爱”为中心,按“觅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的顺序结构文章,这五个方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结构思想感情相互联系核心线索觅绿见绿枝条而喜悦为“赏绿”做铺垫爱④绿赏绿①对绿极爱的真诚流露为“囚绿”做铺垫囚绿②爱绿之深的具体表现为“释绿”张本蓄势释绿升华内涵,揭示主旨③为“怀绿”创设遐想的空间怀绿真挚感情的集中展现“觅绿”“赏绿”“囚绿”“释绿”的必然结果(二)自主思悟结构思想感情相互联系核心线索觅绿见绿枝条而喜悦572.在作者眼里,常春藤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常春藤,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具有美的特点①“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②“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2.在作者眼里,常春藤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58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是柔弱的③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④“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是柔弱的③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59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内涵?句子修辞手法深刻内涵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排比①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绿的热爱之情,其情感气势喷涌而出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②比喻把对绿色的怀念之情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其情感是深沉浓烈的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拟人③把“绿枝条”称为“囚人”,并赋予情感。为“绿”的精神所折服,才有珍重地开释这“囚人”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内涵?句子修辞手法604.本文在写法上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你能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小见大的吗?小大简陋狭小的小屋有缺口的玻璃窗一株普通常春藤赞美“绿”蕴含的①生命力、希望,赞美②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4.本文在写法上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你能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小61(三)深入探究1.“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我”与常春藤都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都有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相通的。从全文看来,可以说“绿”是“我”的寄托,是“我”的灵魂,写绿就是在写“我”自己。“我”的“囚绿”,表面上违背了其生长的规律,但作者以之为中心来结构全文,正是因为“囚绿”才发现它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才发现它的执著,才能因爱而囚绿,放绿,最后达到咏物抒情的目的。(三)深入探究62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着精神所感染,作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故珍重地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633.最后一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表达了对“绿”的歉疚和祝福,希望常青藤永葆青春,希望象征和平的绿色能够永远存在,不再遭受蹂躏和欺凌。本段最后一声轻轻的询问,言尽而意无穷,使读者陷入深思。3.最后一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什么?644.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4.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65(四)概括主旨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四)概括主旨66(五)鉴赏艺术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以寻绿、观绿、囚绿、释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作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着,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囚绿”如此固执,却为何又要“释绿”?“释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五)鉴赏艺术67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章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思绿”部分虽只有短短三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回味,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章逆转,猛然682.语言含蓄,文笔优美。如文章第11~13段中,“我原是打算七月尾……”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每日须得留心……终于在一天早晨……”这里似在叙事,而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以及自己被迫离开故都的无奈之情。“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2.语言含蓄,文笔优美。69此外,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排比句:“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句:“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反复句:“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拟人句:“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等等。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此外,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70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家旅居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释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述中。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7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7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他那超然物外的态度,他那__________的神情,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②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然而我还是__________,随随便便。③这一夜,就是我对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即使偶尔过戏园,我们也__________,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④我们村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对群众的温饱问题,岂能__________。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73A.满不在乎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漠不关心B.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漠不相关满不在乎C.满不在乎漫不经心漠不相关漠不关心D.漠不关心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答案】
C(句④的特征比较明显:对群众的温饱,绝不能“漠不关心”,据此,淘汰了B、D两项;句③的主语是“我们”,说明是个复数。审视前面,发觉“我们”指代的是“我”和“戏剧”,据此,便能推断要选的成语“漠不相关”。)A.满不在乎漠不相关漫不经心漠不关心74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学术打假到今天的打架,从抄论文到今天的抄家伙,学术不端的问题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B.我写这本小说,并不是我要讲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让人们认识骨子里的北京人。C.全长约50公里,跨海逾3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将建6公里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建成后寿命长达120年,可抗击八级地震。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75D.在当今这个法制社会中,执法人员是为民保平安的,可是,部分执法者法制观念淡薄,动辄就出手伤人,令人堪忧。【答案】
A(B没有因果关系;C.语序问题,导致主语模糊;D.“令人”和“堪忧”重复)D.在当今这个法制社会中,执法人员是为民保平安的,可是,部分76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毫无疑问,我们对他人的尊严和权力有尊重的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自私、霸道、冷漠,也必定缺乏公共教养。①让自己的私欲无限扩张②他们自私、霸道、冷漠③这是一种公共教养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77④打着各种诸如“权利”“爱心”等看上去能够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旗号⑤无论愿不愿意承认⑥缺乏公共教养的人并没有给“他人”的存在和权利留下一席之地A.⑤③④①⑥② B.③⑤⑥②④①C.⑤③⑥②④① D.③⑤④①⑥②【答案】
B(③|⑤⑥|②④①)④打着各种诸如“权利”“爱心”等看上去能够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旗785.下列对课文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B.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C.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因为在文章的几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所处的艰难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家命运,也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表明了在当时的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的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并从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心志。D.作者描写绿枝条时,主要是实景实情,不带有感情与想象。5.下列对课文评价有误的一项是()79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80又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某些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哪吒的莲花化身及三头八臂、土行孙的遁地行走、雷震子的肉翅而飞、高明与高觉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等,极富神话色彩,颇能吸引读者。但作品不少地方表现了宿命论观点,多数人物的描写亦有千篇一律之弊。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81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2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82第三课囚绿记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第一单元83经典晨读1高考导航2学习目标3课前预习4课堂互动5课后强化作业6名著博览7经典晨读1高考导航2学习目标3课前预84经典晨读经典晨读85于易水①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②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注释】①易水:在河北西部,战国末年,荆轲赴咸阳准备刺杀秦王,燕太子丹曾在易水边为他送行。②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端愤怒。于易水①送人86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87【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人声呜咽,顿生感慨。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实为上乘之作。这首诗题为“送人”,却没有叙述一点朋友别离的情景,也没有告诉我们送的是何许人,人们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像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见那所送之人一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够、才愿意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胸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平常的送别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这首绝句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吧。【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却不含惜别之情,偏写荆轲在此别燕丹88高考导航高考导航89(2015年高考北京卷)(原文在第一课上)24.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解析】
“情境”指的是“情景、境地”;“品质与格调”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品格。依题干要求,在倒数第三段中找到相关语句,如赏梅的情境“万木萧瑟,大雪压境”“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梅花的品质“惊心动魄…绝处逢生¨“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等,然后进行提炼、概括。(2015年高考北京卷)(原文在第一课上)9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91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92【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书香”“诗心”的本义、语境义来理解句子的含意。“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语境义指有关梅花的书法、绘画作品和以梅花为题的诗歌作品;“诗心”本义指诗歌的情感,语境义指从古至今那些咏梅佳作所呈现出的梅花之美和诗性之美。“缭绕得骨清魂香”“陶冶得如此美丽”指梅花所凝聚的文化内涵已深入到血液灵魂里,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答案】
(示例)“书香”“诗心”传达了历代文人在几千年的书写绘画、题咏吟诵中赋予梅花的精神之美和诗性之美。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梅花所凝聚的深厚文化内涵。【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书香”“诗心”的本义、语境义来理9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941.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摹仿。2.结合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赏析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结合课文语境,品味重点语句。3.领会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95课前预习课前预习96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972.解释词语(1)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2)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3)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4)婆娑:盘旋。(5)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6)猗郁:茂盛的样子。(7)攀援:①抓着东西往上爬,②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2.解释词语983.辨析词义(1)固执·顽固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著,不肯变通。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顽固:保守,不肯变通或改变;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不易制伏或改变。例句:①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②达赖一方面标榜“非暴力”,一方面对顽固坚持“西藏独立”的“藏青会”等极端组织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3.辨析词义99(2)慢慢·渐渐慢慢:速度低;走路或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表示速度的缓慢。渐渐: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例句:①别着急,慢慢说。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变老。(2)慢慢·渐渐100(3)纤细·纤弱纤细:指非常细。纤弱:纤细而柔弱。例句: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②要求纤弱的女足姑娘打出德国女足那样的硬朗风格,就好比如要黄蓉抛弃逍遥拳学习降龙十八掌一样,注定要失败。(3)纤细·纤弱1014.走近作者陆蠡,原名陆考源,入学后改名陆圣泉,笔名有陆放、卢蠡、大角等。浙江省天台县西乡平镇岩头下村人。父亲陆宗兰,毕业于师范学堂及造船研究所,且受过维新洗礼。陆蠡天资过人,十一二岁,已通时文,故有“神童”之称。1924年,入浙江大学机械系。1931年秋天,他来到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任理化教员。他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作和翻译。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写出的。1934年来到上海,仍当数理化科的教师。一年后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当编辑。4.走近作者102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出版于1936年8月,全书是散文诗式的短篇,题材大多取自幼年时代的回忆。通过这些回忆,作家赋予思想的层面,配以纯熟、清晰的文字,纤细、流丽的描绘,以及色调、气氛的营造,读来扣人心弦。随着这本书的出版,陆蠡称誉文坛,跻身于著名的散文家之林。《竹刀》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出版于1938年3月。1940年8月出版的《囚绿记》,是他的第三本散文集,也是最后一本专集。全书收入1938年秋至1940年春之间的文字。共分三辑,有自序。这本书的题名,如同《竹刀》一样,寄寓了很深的含意。第一本散文集《海星》出版于1936年8月,全书是散文诗式的短103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现了“生的欢喜”,也发现它总是朝着窗外延伸,尽管枝干是被“幽囚”的、渐渐失去青春之色的绿条,还是不屈地面向阳光之神生存。那时,是在卢沟桥事件之后,它隐喻着“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的热望,“也许我们窥见了他那渴望阳光、渴望生命、渴望欢乐的灵魂。”这本散文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集内的其他文章,清澈、隽永,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除了散文,他也写过短篇小说。描绘“八·一三”战事爆发后,江南人民所受侵略战争带来的各种磨难和祸害,借此激发广大读者抗日救亡的热情和斗志。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104陆蠡是卓有成就的爱国主义作家。他为日寇所捕,受尽酷刑,还是不违背自己的信念:敌伪必败,抗战必胜。宁愿吐血身亡,决不屈膝变节。这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正是这位正直的爱国者的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1983年4月,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陆蠡也是一位翻译家。他精通英、法两种外文,还自修过日语、俄语和世界语。他的译作有: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以及单篇的自然科学论文等等。陆蠡是卓有成就的爱国主义作家。他为日寇所捕,受尽酷刑,还是不105陆蠡还是一位科普小品的积极倡导者。他以大角的笔名,撰写了一组《少年天文台》,用圣泉的署名写了《檐溜》《尘》《观察和实验》《雷电》和《星期日的由来》等等,发表在《少年读物》、桂林版《宇宙风》以及其他报刊上。尤为可贵的,在“八·一三”沪战期间,他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施放化学武器的法西斯暴行,曾收集剪辑当时各报揭露日寇施放“毒瓦斯”的报道材料,撰写了预防化学武器袭击的科普宣传文章。陆蠡还是一位科普小品的积极倡导者。他以大角的笔名,撰写了一组1065.了解背景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巴金离开“孤岛”上海,去西南的大后方,就把文化生活社托给陆蠡照管,还请他照顾病中的三哥李尧林。1942年4月,文化生活社一批发往西南的抗日图书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文化生活社,还带走了两名员工。陆蠡去和对方交涉,遭到关押。5.了解背景1077月21日,陆蠡死于日本人的酷刑下。这一年他34岁。据说陆蠡之死,完全是“嘴硬”,是“台州式的硬气”惹祸,巴金在《怀陆圣泉》中说:“据说他唯一的罪名就是他的口供强硬,他对敌人说,汪精卫是大汉奸,大东亚战争必败。他可能因这几句真话送命。”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086.开阔视野“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6.开阔视野109“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10课堂互动课堂互动111本课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至第二部分)(一)整体把握第一部分(1~4):寻绿。从窗户写起,交待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待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二部分(5~7):观绿,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本课设计两课时112(二)自主思悟1.这样一间毫无优点可言的小屋,“我”为什么还“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联系下文可知,那是因为有绿。因为它的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绿影照到了房内,“我”随意地一瞥,绿影便映入“我”的眼睛,更打动了“我”的心,“我”欢喜地决定住下。“占有”一词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二)自主思悟1132.第3自然段开头那一组比喻排比句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这组比喻排比句热烈、奔放,高度评价了这珍贵的绿色,诠释了对“绿”的生命内涵的理性认识,表达了喜欢绿色的原因,生动而有气势。2.第3自然段开头那一组比喻排比句有什么作用?1143.第5自然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一句中,用“焦”字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这里的“焦”字直接表达爱绿的心情。一个“焦”字,比“急”更形象,比“慌”更迫切,表达效果更强,内容更丰富。3.第5自然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一句中,用“焦”1154.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绿色的热爱和期待。巧妙地化用“涸辙之鲋”的成语,表达了作者对绿的渴望就如同生命对水的渴望。4.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1165.“绿色”为何让作者如此留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因为“绿”代表着自然,代表着希望;对于身处逆境的“我”来说,“绿”代表着新生。5.“绿色”为何让作者如此留恋呢?1176.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有几次不同的称呼变化?你觉得有什么用意吗?称呼用意①绿色对普通自然物的色彩的称呼绿友隐含着作者的②亲密喜爱之情绿囚饱含着对常春藤③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6.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有几次不同的称呼变化?你觉得有118(三)深入探究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三)深入探究119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独立成段?起笔独立成段,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出语平淡,含而不露。是什么样的事情值得我追述呢?开篇文章即在读者的心海里投下一粒石子,漾起层层涟漪。3.本来是租住房屋,文章为什么却说成“占有”?租住却说成“占有”,表达了作者“选定”这间原本有缺陷、不理想的“朝东房间”的急切和兴奋的心情,这就是为那个“小小理由”——靠近“绿影”作好了铺垫。2.文章第一句为什么独立成段?1204.第7自然段描画了对常春藤生长状态的守望,有什么作用?这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特写的镜头、饱满的激情、主观的感受描画了对常春藤生长状态的守望,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为下文作铺垫。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2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22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不暇择瑕不掩瑜侠路相逢侠肝义胆B.揠苗助长若隐若现玲珑剔透无微不致C.枝叶婆娑欢呼鹊跃情不自禁因噎废食D.绿树葱茏辗转反侧迥然不同烽烟四起【答案】
D(A.侠——狭;B.致——至;C.鹊——雀。)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23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瞥见(看见)涸辙(干涸的车辙)急不暇择(着急地选择)B.蕈菌(蘑菇)固执(顽固坚持)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形容非常坚决)C.原谅(对人的疏忽、过失或错误予以理解和宽恕)可怜(值得怜悯)烽烟(烽火)D.珍重(爱惜重视)爱抚(爱怜并关怀体贴)“绿囚”(拟人说法,指被拘系的绿枝)【答案】
A(瞥见:一眼看见。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24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一名女乘客晕倒在公交车内,司机当机立断,和4名热心乘客一起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很快转危为安,司机和乘客的爱心之举赢得了网友一片点赞。B.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C.“侃”是特有的北京人的休闲方式,也是谈生意的重要形式,就像广东人的喝早茶,许多生意往往是在“侃”中谈成的。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25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答案】
A(B项结构混乱,“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C项语序不当“特有的”放在“北京人”后面。D项“减弱”与“风险系数”不搭配,应改成“降低”等词。)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126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抢座位之类的芝麻小事上,尚且如此,而在比座位更大的利益的争斗上,显示出的惨烈则更令人难以想象。它的结果,是让人变得更自私,让社会变得更暴戾,让世界变得更令人担心。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27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②这些丛林原则,是许多人秘而不宣却深入血液的潜规则,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根③他们坚信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战斗,不输在起跑线上,不争抢就什么都得不到④它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文明等级,而将每个人置于潜在的危险之中①在拼抢中亲人间必须只帮亲不帮理128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⑥谦和与礼让,曾是我们社会印在书面写在墙上挂在嘴上的美德A.②④⑥⑤③① B.⑥⑤③①②④C.⑥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答案】
B(注意语句内容的衔接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⑤但这种美德,与某些人私底下所信奉并传诸孩子们的信条却不一样1296.(启东中学月考题)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B.“囚绿”写绿枝条艰难的生长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C.“囚绿”是文章的中心事件,用中心事件来命题,符合文章的写作规律。D.“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答案】
C6.(启东中学月考题)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下列理1307.“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文章开头作这样的交代,作用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介绍所住公寓的大小、地面、墙壁、天棚、窗户、窗帘,突出其简陋的特点。B.交代“囚绿”的理由,正因为屋子这样简陋,所以我才“囚绿”,为下文“囚绿”做铺垫。7.“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131C.本段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D.这背景是寒碜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答案】
B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328.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交代“囚绿”的时间。说明作者对“囚绿”深愧于心,不能忘怀。B.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句话写出了光照时间长、小屋内炎热的特点。C.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8.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33这句话是写虽然屋子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到喜悦而满足,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地引出下文。D.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这几句话写出了作者选定此房的原因。【答案】
A(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单独成段,说明这件事让作者难忘。)这句话是写虽然屋子简陋、狭小、炎热,而作者却选择了它,并且感1349.下面对“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和绿心灵相通,表达他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个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B.作者能了解并领会大自然的语言,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C.“绿”能够听懂作者对它说的话,说明作者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D.表明自然是作者亲密的朋友。【答案】
A9.下面对“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13510.对“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孕育了绿色,而绿色又养育着我们人类。B.作者认为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绿又是自然环境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中的。C.作者生活在常春藤掩映下的小屋内,整天有这绿色的陪伴。D.作者发现囚住的常春藤生长得更快,感受到了囚绿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答案】
B10.对“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句话理解正确136第二课时(讲读课文三、四、五部分)(一)整体把握第三部分(8~12):囚绿。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写实景伴随着写心理、写情感。开始囚绿时欢喜,发现绿枝条抗争后执意囚之,既怜爱又恼怒,但最终打算释放。第四部分(13):放绿。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重获新生。第五部分(14):怀绿,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第二课时(讲读课文三、四、五部分)137(二)自主思悟1.文章以“爱”为中心,按“觅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的顺序结构文章,这五个方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结构思想感情相互联系核心线索觅绿见绿枝条而喜悦为“赏绿”做铺垫爱④绿赏绿①对绿极爱的真诚流露为“囚绿”做铺垫囚绿②爱绿之深的具体表现为“释绿”张本蓄势释绿升华内涵,揭示主旨③为“怀绿”创设遐想的空间怀绿真挚感情的集中展现“觅绿”“赏绿”“囚绿”“释绿”的必然结果(二)自主思悟结构思想感情相互联系核心线索觅绿见绿枝条而喜悦1382.在作者眼里,常春藤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常春藤,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具有美的特点①“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②“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2.在作者眼里,常春藤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139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是柔弱的③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④“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性格特点具体描写它是柔弱的③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140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内涵?句子修辞手法深刻内涵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排比①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绿的热爱之情,其情感气势喷涌而出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②比喻把对绿色的怀念之情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其情感是深沉浓烈的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拟人③把“绿枝条”称为“囚人”,并赋予情感。为“绿”的精神所折服,才有珍重地开释这“囚人”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内涵?句子修辞手法1414.本文在写法上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你能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小见大的吗?小大简陋狭小的小屋有缺口的玻璃窗一株普通常春藤赞美“绿”蕴含的①生命力、希望,赞美②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4.本文在写法上可以说是以小见大,你能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小142(三)深入探究1.“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我”与常春藤都有一种执着的精神,都有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相通的。从全文看来,可以说“绿”是“我”的寄托,是“我”的灵魂,写绿就是在写“我”自己。“我”的“囚绿”,表面上违背了其生长的规律,但作者以之为中心来结构全文,正是因为“囚绿”才发现它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才发现它的执著,才能因爱而囚绿,放绿,最后达到咏物抒情的目的。(三)深入探究143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着精神所感染,作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故珍重地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1443.最后一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什么?文章最后一段照应前文,表达了对“绿”的歉疚和祝福,希望常青藤永葆青春,希望象征和平的绿色能够永远存在,不再遭受蹂躏和欺凌。本段最后一声轻轻的询问,言尽而意无穷,使读者陷入深思。3.最后一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什么?1454.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同时也写了“我”的“魔念”:“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包括植物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却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当然,所谓自私、偏执、阴暗心理,也是有限度的,“我”最后还是开释了绿枝条。4.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146(四)概括主旨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真石漆施工合同中常见问题
- 房地产中介出租房屋合同流程
- 便利店24小时值班制度
- 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 电气设备安装工岗位实习周记原创范文
- 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简讯范文
- 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
- 软件源码购买合同
- 2024年5G通信产业研发合作投资合同
- 软件著作权转让及许可使用合同
- 《囚歌》教学课件
- 营养快餐计划书
-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件:《植物的生长》
-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解读
- 汽轮机本体检修三措两案
- 索道应急救援培训课件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普洱茶与黑茶
- 译林版小学六年级Unit7单元测试卷
- 合规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