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框架整理_第1页
地理知识框架整理_第2页
地理知识框架整理_第3页
地理知识框架整理_第4页
地理知识框架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地理框架知识整理——自然地理部分位置〔经纬网区域定位中国部分.120°E,40°N:渤海,XX省与XX省交界处120°E,30°N:XX120°E,23.5°N:XX海峡116°E,40°N:北京110°E,40°N:XX附近34°N:秦岭-淮河110°E,30°N:巫山以南110°E,20°N:XX100°E,40°N:河西走廊〔XX100°E,20°-30°N:横断山脉90°E,40°N:罗布泊90°E,30°N:XX西北80°E,40°N:塔里木盆地.世界部分.0°,50°N:英吉利海峡0°,0°:几内亚湾20°E,0°:刚果盆地30°E,40°N:土耳其海峡30°E,30°N:尼罗河入XX50°E,40°N:里海60°E,60°N:乌拉尔山60°E,45°N:咸海90°E,23.5°N:恒河入XX〔达卡100°E,0°:苏门答腊岛115°E,30°S:珀斯140°E,35°N:东京150°E,35°S:堪培拉90°W,30°N: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入XX80°W,10°N:巴拿马运河70°W,33°S:圣地亚哥60°W,30°S:拉普拉塔平原43°W,23.5°S:里约热内卢60°W:南美洲中央经线100°W:北美洲中央经线.80°E:印度中央经线;科伦坡20°E:非洲中央经线120°E—150°E:澳大利亚二、气候0°0°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10°25°35°55°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0°10°20°30°40°60°模式图〔经纬度判断特殊气候的关键数值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500mm热带草原:年降水量<1000mm亚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000-1200mm左右温带季风:年降水量500-800左右温带海洋:年降水量>700mm温带沙漠:年降水量<250mm图表法〔降水和气温气温降水热带气候〔最低月大于15亚热带气候〔最低月在0-15温带气候〔最低月小于0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少雨型热带沙漠温带大陆夏雨型热带草原、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冬雨型地中海2、影响气候的因素方法一:纬度:气温——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风由低位吹向高纬〔盛行西风,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越弱,低温少雨;迎风坡,气温低,降水多;山脉阻挡暖湿空气,温度较低,降水较少。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海陆:受海洋影响大则温差小,降水多;受海洋影响小则温差大,降水少。大气环流:夏季风、盛行西风、赤道低压、副极地低压控制,降水多;冬季风、信风、极地东风、副热带高压、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方法二:降水降水少纬度、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影响少雨;极地高压或极地东风影响少雨;冬季风影响少雨海陆:深居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影响少雨;离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少雨地形: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对流弱降水少;山脉阻挡大气环流降水少洋流:寒流经过降水少降水多纬度、大气环流:赤道低压控制多雨;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海陆:沿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大陆轮廓破碎,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气环流,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地形:迎风〔大气环流坡,多地形雨降水多洋流:暖流经过降水多气温气温高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昼越长分季节,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大气环流:受夏季风影响气温高;〔低纬向高纬海陆:冬季受海洋影响大气温高;夏季受大陆影响大气温高地形:地势低温度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气温高;山脉阻挡冷空气气温高洋流:暖流经过气温高气温低纬度: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昼越短分季节,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大气环流: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低;〔高纬向低纬海陆:夏季受海洋影响大气温低;冬季受大陆影响大气温低地形:地势高气温低洋流:寒流经过气温低3.特殊和典型地区⑴、亚洲季风性强的原因:位于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过度地区。〔海陆⑵、欧洲海洋性强的原因:1、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的盛行西风带,终年受大西洋的湿润西风影响;〔大气环流2、地势平坦,山脉东西延伸利于西风深入大陆内部;〔地形3、大陆轮廓破碎,边缘海深入大陆内部;〔海陆4、受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有明显的增温增湿作用。〔洋流⑶、东非高原热带草原的成因: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地形⑷、马达加斯加东岸热带雨林的成因:1、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环流、地形2、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洋流 包括;澳大利亚东北、巴西高原东南、中美洲⑸、非洲热带沙漠面积广的原因:1、位于副热带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大气环流2、大陆北宽南窄;〔海陆3、信风从亚欧大陆吹来;〔海陆4、大陆西岸加那利寒流。〔洋流⑹、南美洲分布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原因:1、赤道从平原中部穿过,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纬度、大气环流2、南、北、西三面环山,地形向东敞开,利于信风带来大西洋湿润的水汽;〔大气环流、地形3、东部沿海受到暖流影响。〔洋流⑺、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的成因:位于盛行西风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大气环流、地形⑻、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分布狭长的原因:1、安第斯山脉南北走向;2、安第斯山脉阻挡东北风,处于背风坡降水少;3、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三、地形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经纬网<区域>定位;等高线;河流流向成因:内力作用生长边界海岭——板块运动大陆裂谷高大山脉消亡边界岛屿、岛弧海沟褶皱:背斜;向斜——地质构造断层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地垒:华山、庐山、峨眉山、泰山、万佛顶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风力侵蚀:雅丹地貌〔西北内陆、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荒漠——侵蚀作用流水侵蚀〔河流上游:V形谷、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流水溶蚀:石林、峰林〔XX、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冰川侵蚀:峡湾〔亚欧、北美大陆北部沿海、湖泊〔芬兰、五大湖、冰斗、角峰、U形谷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冰川沉积:冰碛地貌、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丘陵——沉积作用流水沉积:三角洲、冲击平原、冲积扇〔上游、山口风力沉积:沙漠〔移动沙丘、静止沙丘、黄土堆积〔黄土高原海流沉积:海岸地貌典型区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横断山脉:山河相间四、水文水文特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凌汛、含沙量、流速流量:影响因素——自然原因:气候〔补给方式;支流〔流域面积——人为原因:农业;人口汛期:影响因素——补给方式降水——雨热同期则夏季为汛期;雨热不同期则冬季为汛期。全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则无汛期。季节性积雪融水——春汛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夏汛;冬季封冻补充:湖泊水、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关系补给方式:河流水位高时,河流补给湖泊或地下水;湖泊水位或潜水位高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作用:湖泊水对径流起调节作用。冰期:热带气候或亚热带气候无冰期;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有冰期。含沙量:含沙量大的原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流速:影响因素——地势;植被覆盖率凌汛:成因——纬度: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气候:最低月气温小于零度。影响——河水泛滥。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河套平原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支流、河道、流程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地势〔相对高度、倾斜方向、山脉走向、表层岩性五、土壤1、组成:矿物质、有机质〔肥力的标志、水分、空气2、分布:热带雨林带——砖红壤热带季雨林带——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燥红土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黑钙土亚寒带针叶林带——灰化土3、肥力判断:1肥沃土壤类型:黑土、紫色土 2沉积为主〔河流下游六、生物〔自然带水平分异——纬度地带分异〔主导因素:热量——经度地带分异〔主导因素:降水1、地带性分异垂直分异:主导因素——热量&降水规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甸-荒漠-冰川雪线:影响因素:气温〔正相关;降水〔负相关规律——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丰富——降水越多,热量越少,同一自然带的海拔越低2、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气候:气温:热带:天然橡胶、可可、热带水果〔香蕉、椰子甘蔗 亚热带:柑橘、毛竹 温带:苹果、甜菜 降水:水湿:芦苇、水葫芦 干旱:骆驼刺、仙人掌 光照:喜光:马尾松;喜阴:冷杉 土壤:酸性:茶树 地形 水源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纬度低气温高 2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明显3、非地带性分异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只在北半球存在〔海陆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巴塔哥尼亚沙漠〔地形同一自然带,受暖流影响的一侧向高纬延伸,受寒流影响的一侧向低纬延伸〔洋流荒漠带中呈斑点状分布的绿洲〔水源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语言、概括;利弊自然气候: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日温差大;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光照时间长;气候温和〔美国、阿根廷。气象灾害频繁。地形:地形平坦;地形类型多样,适宜发展立体农业〔我国南方。平地少,起伏大。土壤:酸碱性〔酸——茶树、柑橘;碱——甜菜、沙棘、枸杞;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堆积地形。土层薄〔侵蚀地形,云贵高原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年降水量小于250mm,布局在有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河套、XX、新疆;河流湖泊众多,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及规模交通:园艺业、乳蓄业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技术:机械、化肥、良种、冷藏政策、劳动力、历史、习惯、地价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实例按主导区位分类:热量: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XX的天然橡胶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新疆的棉花地形: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土壤:江南丘陵的茶树;XX的大豆技术:以色列的无土栽培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区位:平原;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人多地少;历史悠久;饮食习惯——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新西兰——区位:干旱、半干旱气候利于牧草生长;优良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紧急效益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位: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先进——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种植园农业——分布: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区位:高温多雨;交通便利——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规模大;密集型乳蓄业——分布:北美五大湖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区位:市场;饲料供应——特点:接近市场;集约经营;经济效益高混合农业——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特点:经济水平发达;谷物和畜牧都有发展地中海农业——分布:属地中海气候的地区——区位:光照条件好,晴日多;热量丰富;降水适中——特点:多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园艺业十分发达;以葡萄、柑橘、无花果和蔬菜栽培见长我国农业的分布我国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游牧业为主灌溉农业:XX平原、河套平原绿洲农业:西北,高山山脚——小麦、棉花、瓜果、畜牧河谷农业:青藏高原〔气温高,水源充足——青稞、畜牧立体农业:东南丘陵、西南山地〔横断山区坝子农业:云贵高原〔低地——水稻、茶鱼塘台田:华北〔缺水;旱涝;盐碱化——小麦、棉花、苹果桑基鱼塘:珠江三角洲〔防洪——水稻、桑树、甘蔗工业工业区位自然社会:交通、政策、基础设施〔工业协作、工业习惯、个人偏好〔侨乡经济〔五种指向型:市场: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化工原料:甜菜制糖产、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劳动力: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制鞋厂动力:炼铝厂〔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技术: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环境:废气:水泥厂、酿造厂——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季风垂直郊外废水:印染厂、造纸厂——河流下游,远离水源废渣:钢铁厂、火电厂——远离农田、居民区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传统工业:分布:日本太平洋沿岸;德国鲁尔区;中国东北;美国东北、五大湖区;英国中南;俄罗斯欧洲部分;意大利西北波河流域〔米兰、都灵、热那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典例: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有水源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冲击;环境污染整治措施: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调整工业布局;提高科技水平;治理环境污染;拓展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美国硅谷;德国南部、慕尼黑;英国北部苏格兰地区;北京、上海、XX;意大利东北、中部意大利区位:廉价劳动力;银行信贷体系;政府支持;经济开放硅谷区位: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技术支撑;军事订货;交通便捷意大利新兴工业:分布:意大利东北和中部地区、江浙一带〔苏南、XX区位: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支持整治措施: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械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我国的工业带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区位: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特点:重工业为主——限制:能源、水源不足——方向: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限制大能耗工业发展津京唐——区位:铁、石油、海盐资源;交通便利——特点:轻重工业都发达,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限制:水源缺乏沪宁杭——区位:技术发达;交通便利——特点: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区——限制: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珠三角——区位:靠近港、澳、台;多侨乡;外资利用水平高——特点:轻工业、出口加工业为主——限制: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五个经济特区:XX、XX、XX、XX、XX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XX、XX、天津、XX、XX、XX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兰新沿线工业聚集的意义: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物;有利于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人口人口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历史人口增长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世界平均自然增长率:1.8%我国平均自然增长率:1.4%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原始型,与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增长率极低传统型,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增长率较低"高—低—高":即过渡型,欧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终结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低—低—低":即现代型,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影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容量分布: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国〔13、印度〔10、美国〔3、日本〔2、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其他人口密集的地方:西欧、美国东北人口稀疏的地方:两极、热带雨林、荒漠〔澳大利亚我国人口分布界线:XX——腾冲我国人口最多省份:XX〔地形、历史人口容量概念: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在有效和持续的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影响因素:自然——气候、资源社会——历史、文化教育水平、开放程度经济——技术、发达程度人口迁移概念: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分类:国际迁移〔永久性居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国内迁移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旧大陆迁往新大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迁移: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乡村迁往城市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影响: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失业问题 措施:计划生育;加强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老龄化:表现:60岁人口大于7% 影响:劳动力缺乏;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问题 措施:计划生育〔我国;鼓励生育、移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迁出地影响:缓解人地矛盾;加强对外联系;人才流失人口迁入地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迁入地的城市化水平;人地矛盾加剧资源短缺、环境质量下降。交通交通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合理布局交通网〔通达性;技术铁路线布局自然:地形——平原;山地要沿等高线修筑地质——避免地质灾害多发区,避开断层,从背斜部位穿越水文——避开沼泽,尽量避开河流经济:尽量避免分割城市或穿越市中心区客运站与居住区和城市中心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居民生活关系不大的铁路设施应远离居住区联系沿线重要经济点社会: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公路布局国道〔高速公路:区位类似于铁路线省〔乡道:连接个居民点港口布局自然因素:水深〔便于停泊;海湾〔避风;地形平坦;有足够的海岸线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广阔〔铁路、河流入海、流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基础设施完善〔以城市为依托机场布局自然因素:地形平坦;云层〔雾少,风力小社会经济:城郊;与城市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内河航运自然因素:气候——流量大、变化小;无冰期地形——流速缓地域广、河网密布;河道宽、深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农业;工业;合理布局交通网〔京杭大运河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珠江、松花江、XX城市1、区位自然区位与实例气候地形河流:XX、XX、XX、上海资源:煤炭:XX、XX、鸡西、鹤岗油气:XX、克拉玛依铁矿:XX、XX社会经济区位与实例交通:古代——XX、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