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文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_第1页
明代诗文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_第2页
明代诗文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_第3页
明代诗文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_第4页
明代诗文 古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诗文明初诗文一、明初诗歌与散文1、吴中四杰高启:浑朴似汉魏,豪放如李白,平易似元白。杨基:诗风纤巧,神致隽爽张羽:深思冶炼,朴实含华徐贲:律法谨严,情喻幽深2、高启1336-1374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三、宋濂、刘基1、宋濂1310-1381文学观:维护“道统〞散文风格:文辞简练典雅,少作铺排渲染。但偶尔有秀美的描写片段。文章风格具有密吻于道德标准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纯熟的技巧。故能成为明初文学风气的典范。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假设不见。——?王冕传?2、刘基1321-1375文学思想:与宋濂大致相同诗文特征:更多表达了传统儒学中积极的因素,表现出对于社会政治、民生疾苦的关心,和个人追求事功的欲望。散文以短篇寓言著称。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局部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那么加鞭棰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那么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郁离子?二、台阁体与茶陵派1、台阁体产生于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主要指当时的内阁与翰林院,又称为“馆阁〞。台阁体是指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密切结合官方意识形态即程朱理学,故表现的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反映着上层官僚的生活内容,故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与当时〔特别是永乐之后〕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的状况相对应,表现出陶然悠然的满足心态2、茶陵派明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名。主张: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李东阳故居李东阳画像三、八股制义文章就四书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明中期诗文明中期诗坛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变化的特征就是复古思潮日趋活泼。最有代表性的是前后七子和唐宋派。他们希望从文学遗产中寻找改变文坛寂静和僵化的药方,寻找推动文学开展的动力。一、李梦阳与前七子1、前七子“前七子〞是明代中期〔弘治至正德年间〕出现的一个诗派,包括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七人。文学主张:复古论。提出了文必西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口号。从古诗中去寻找改变台阁体空洞无物的方法。主情说。不满理学风气盛行,提出“真诗在民间〞的主情说。论点的提出是因为对文学的现状不满和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也反映了七子的文学观念由雅向俗转变的开展轨迹。2、李梦阳李梦阳雕像①生平经历〔1473-1530〕②文学主张击宋、反理追求“风格〞讲究具体技巧李梦阳书法作品③创作内容:

大量的拟古之作。如李梦阳诗中总喜用常用的词和前人用过的词,特别喜用“风尘〞二字,故称他为“李风尘〞。

反映时政、干预时政之作。这类作品有较强的使命感、危机感和批判意识。表现民间生活、市井人物之作。李梦阳一生与许多商人有过密切的交往,他的诗文中出现了不少的商人形象。二、归有光与唐宋派1、“唐宋派〞“唐宋派〞是指对嘉靖间文坛颇有影响的、以反拨李、何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该派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一般把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都列入“唐宋派〞。唐顺之:“三代以下之文,莫如南丰;三代以下之诗,未有如康节者。〞王慎中:“由西汉以下,〔文章〕莫盛于宋庆历、嘉佑之间,而粲然自名其家者,南丰曾氏也。〞茅坤:理论上附和王、唐,但态度游移,“文人〞气较重。以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著称。2、理论主张3、归有光〔1507-1571〕①生平经历②文学主张归有光主张的“道〞,为传统儒家之道,而非宋代理学;在散文方面酷爱司马迁,对宋、元也不排斥;对文学的抒情作用比较重视三、王世贞与后七子1、后七子约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进士出身任职于京师的李攀龙、王世贞相结交讨论文学,决定重揭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文学复古的“旗鼓〞。后二年,徐中行、梁有誉、宗臣中进士,与李、王结成诗社,遂有“五子〞之称。后又增谢榛、吴国伦,遂成“七子〞。2、文学主张“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首尾开阖,繁简奇正,各极其度,篇法也。抑扬顿挫,长短节奏,各极其致,句法也。点缀关键,金石绮彩,各极其造,字法也。〞——王世贞?艺苑卮言?3、“后七子〞的文学地位一方面,“后七子〞对于还击“唐宋派〞的文学倒退的动向、维护文学的独立地位、强调文学的艺术特征起了极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学复古运动固有的弊病,在“后七子〞那里显得更加突出。4、王世贞王世贞石刻像〔1526-1590〕“才亦高,学亦博〞“不中于鳞之毒,所就当不止此〞——袁宏道匕首不肯避君鹿,一击波红写盘玉。乍如错落摧珊瑚,下泛碧海之醹醁。伊、尼右手大白左,两者并是神仙禄。已堪桓、陆片时欢,未烦梦、汉诸公逐。此生分绝安期驾,不死反并嵇康戮。王子欲罢仍踟蹰,忽忆少年诸猎徒。骅骝蹶起匹练色,日落不落云模糊。翻然草际出此物,银牌隐项垂流苏。少年拓弓霹雳响,鹿也宛转无前途。霞丝雪缕袒分割,一饱尽付黄公垆。凋零侠气久已甚,忽复遘此万事无。徐君徐君且莫歌,丈夫失据当如何?乔林丰草世无限,苦复扰扰趋田禾。宁为披袭酌涧水,鹿门山色青嵯峨。不然老作长安客,岂异尔鹿婴其罗!呜呼,岂异尔鹿婴其罗!

晚明诗文自万历初开始,明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个领域,逐渐出现全面上扬的势头。而且,在倡导个性解放,要求摆脱礼教束缚、肯定人的自然欲望、重视表现真实情感等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都显示出鲜明的一致性。一、徐渭1、生平经历2、思想主张

徐文长吸取王阳明心学和禅宗思想而不为之束缚,对许多重要的社会与伦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颖见解。在文学方面,他把情感和个性的不受束缚的表现,放在了首要地位。二、李贽〔1527-1602〕李贽画像1、生平经历2、文学主张童心说:“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夫童心者,真心也。假设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假设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李贽?童心说?三、公安派1、三袁简介袁宏道1568-1610?袁中郎全集?袁宗道1560-1600?白苏斋集?袁中道1570-1623?珂雪斋集?2、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何必唐,又何必初与盛?要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耳。夫性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所偶触,心能摄之;心所欲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那么性灵无不毕达,是之谓真诗。——袁宏道①袁中郎的“性灵说〞是出于李贽的“童心说〞,它和“理〞,和“闻见知识〞——即社会既存的行为准那么、思维习惯处于对立的地位。②袁中郎在强调“性灵〞时,明确地肯定了人的生活欲望的流露与表现。③袁中郎所说的“性灵〞,还意味着独特的个性表现。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那么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袁宏道?叙小修诗?四、竟陵派1、代表人物钟惺〔1574—1624〕:字伯敬,号退谷,有?隐秀轩集?。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有?谭友复合集?。谭元春雕像2、文学主张竟陵派在理论上接受了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同时又从各方面加以修正。①看到公安派的流弊在于俚俗、浅露、轻率,便提出以“深幽孤峭〞的风格来纠正。②在重视自我精神的表现上,竟陵派与公安派一致,但二者的审美趣味迥然不同。五、晚明小品文1、晚明小品文的特点晚明人所说的“小品〞,其体制通常比较短小,文字喜好轻灵、隽永,多表现活泼新鲜的生活感受,属于议论的文章,也防止从正面论说严肃的道理,而偏重于思想的机智,讲究情绪、韵致,有不少带有诙谐的特点。近阅陶周望祭酒集,选者以文家三尺绳之,皆其庄严整栗之撰,而尽去其有风韵者。不知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必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于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马作史,妙得此法。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偶检平倩及中郎诸公小札戏墨,皆极其妙。石篑所作有游山记及尺牍,向时相寄者,今都不在集中,甚可惜。后有别集未可知也。此等慧人,从灵液中流出片言只字,皆具三昧,但恨不多,岂可复加淘汰,使之不复存于世哉!

——袁中道?答蔡观察元履?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者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2、公安派的小品文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文长既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袁宏道?徐文长传?

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那么奴,候过客那么妓,治钱谷那么仓老人,喻百姓那么保山婆。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