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贺知章1、贺知章简介与生平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命为太子宾客、正授秘书监,正三品。天宝二年(743)冬,因病请还乡,获赐镜湖剡川一曲。次年正月起行,玄宗亲赐诗,百官赋诗饯行。荣归不久病逝,年八十六,后赠礼部尚书。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武后证圣元年(695)状元,后任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入丽证书院,参加《六典》等修撰。开元十三年(725)为礼部和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一、贺知章1、贺知章简介与生平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贺知章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幼小聪颖懂事,勤奋好学,几年苦读,就能工诗文、善书法,其草隶尤为精绝。695年,贺知章中状元,在陆象先推荐下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后应兵部尚书张说之请,参与撰写《六典》及《文纂》等书。开元十三年(725),迁礼部侍郎。贺知章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幼小聪颖懂事,勤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
——《新唐书·贺知章传》古时对挽郎数量有明确规定:皇帝去世,挽郎为120人;皇后去世,挽郎为60人;王公级别的人物,挽郎一般40人左右。在当时,挽郎是个体面的角色,一般挑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中形象气质文采俱佳者担任。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墙贺知章在工部没待多久,就被调到太子李亨的东宫做太子宾客。“时东宫官积年不迁”,几乎一潭死水,属官之中有人挂冠而去。67岁的贺知章在东宫开始了大喝狂喝的辉煌日子。天宝初年(742),李白前来拜访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坐下来对饮畅谈,贺知章深感李白文学无量,称其为“谪仙人”。当时身上未带银钱,贺知章毫不犹豫地解下了佩在身上的“金龟”,换取酒菜。从此贺李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结为忘年之交。李亨贺知章在工部没待多久,就被调到太子李亨的东宫做太子宾客。“时工部尚书陆象先尝谓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
——《旧唐书·贺知章传》贺知章与李白、苏晋、张旭、王琎、焦遂、李适之、崔宗之等人时常饮酒赋诗,号称“饮中八仙”。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贺知章醉酒雕刻工部尚书陆象先尝谓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
——《旧唐书·贺知章传》送贺知章归四明(唐玄宗)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诗: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李林甫李隆基(刘威饰)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送贺宾客归越(李白)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天宝三年二月,贺老回到永兴,按玄宗旨意赐宅为“千秋观”(住宅兼道观,在今绍兴城外)颐养天年。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送贺宾客归越(李白)天宝三年二月,贺老回到永兴,按玄宗旨意赐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岗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养闲,因谈谐而讽谏。……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旧唐书·贺知章传》对酒忆贺监(李白)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其二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李白唐肃宗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2、贺知章的诗文与影响贺知章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他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他的诗都显示了当时的情景、地点、人物等实际情况如《回乡偶书》、《咏柳》亲切感人,情真意切,深受后人喜爱。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春兴(贺知章)泉喷横琴膝,花黏漉酒巾。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贺知章的诗文与影响贺知章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今存贺公书写《龙瑞宫记》摩崖,在浙江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述书赋》称贺公草书“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就。”明丰坊《书诀》中称“张旭得法于贺季真,其笔如空中抛弹,壮伟奇怪,高视千古。”高楼贺监昔曾临,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服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刘禹锡题洛阳洛中寺北楼贺知章草书《孝经》(局部)今存贺公书写《龙瑞宫记》摩崖,在浙江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1、张若虚的生平与孤寂二、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两《唐书》无传。据《旧唐书》贺知章传,知其为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1、张若虚的生平与孤寂二、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张若虚一生既不图名,也不图利。是个真正淡泊于世事的人,既没有像贺知章那样做了朝中大官,也没有像张旭那样在当时就声名鹊起。他在家乡扬州是寂寞的,从未激起过真正的涟漪。我们找不到一丁点可供作凭吊的踪迹,他的卓绝超出于这个城市市民的理解之上。张若虚一生既不图名,也不图利。是个真正淡泊于世事的人,既没有在漫长的诗史中,张若虚是寂寞的,李白、苏轼未对这位前辈诗人表示应有的尊敬,甚至未置一词。相反,他们对一些二流诗人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如李白对崔颢的深深叹服,苏轼对秦少游的备加推崇。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漫长的诗史中,张若虚是寂寞的,李白、苏轼未对这位前辈诗人表张若虚还是幸运的,相比于那些收获了口碑和赞美,却留不下名字的诗人们来说,即使只有只言片语,我们也已经知道,世界上来过张若虚这样一个人,他至今还占据着诗史一页。2、张若虚的创作与影响代答闺梦还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张若虚还是幸运的,相比于那些收获了口碑和赞美,却留不下名字的王闿运闻一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后人将《春江花月夜》运用回环、往复、连珠、对偶等修辞手法及音韵调配的艺术特色,总结为“《春江花月夜》之格”。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王闿运闻一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曹雪芹《红楼梦》借林黛玉的形象,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夕》、《葬花吟》、《桃花行》等诗,表现黛玉才情。曹雪芹秋窗风雨夕曹雪芹《红楼梦》借林黛玉的形象,拟“《春江花月夜》三、王昌龄1、王昌龄的生平经历昌龄,字少伯,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李嶷榜进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辞,迁校书郎。
——《唐才子传》王昌龄家道式微,少时贫寒,“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力养不给”(《上李侍郎书》)。为摆脱困境,他四处奔波。20岁后,因碰壁失望、苦恼,遁入嵩山学道求仙。三、王昌龄1、王昌龄的生平经历昌龄,字少伯,太原人(一说京兆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王昌龄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他从军边塞,赴陇右、出河西、过玉门、达青海,戎马倥偬,金铎朔气。边塞的大漠、飞沙,关山的壮丽、雄浑,战斗的激越、悲壮,凯旋的兴奋、高歌,军士的厌战、思乡,人生的坎坷、沧桑……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大漠风尘月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他从军边塞,赴陇右、出河西、过玉门、达青海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告别军旅生涯,由边塞返京师考中进士,补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王昌龄又应博学鸿儒词试登第,改任汜水县尉。唐时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王昌龄佚诗《见遣至伊水》断句:“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可见王昌龄生性耿直,不为权贵所容,不免遭受“谤议”而连遭贬谪。→遍照金刚(774—835),法名空海,谥号弘法大师,为唐密第八代祖师。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告别军旅生涯,由边塞返京师考中进送王昌龄之岭南孟浩然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已抱沉疴疾,更贻魑魅忧。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稠。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巴陵送李十二王昌龄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送王昌龄之岭南巴陵送李十二孟浩然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龄任江宁县(今南京郊县,秦淮河流域)丞。世称王江宁。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二。——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岑参)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孟浩然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龄任江宁县(今南京郊县,留别岑参兄弟(王昌龄)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留别岑参兄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数年后,权臣杨国忠、高力士派人到江宁砍伐青龙柏木,大建私宅园林,王昌龄愤愤不平,有所抵制。杨国忠等四处搜集罪证,以王昌龄所作《梨花赋》讽刺朝廷和朝政并攻击皇上为由,陷害王昌龄。王昌龄之所以要在青春而浪漫的盛唐时期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去写作《诗格》,乃是为了承负起“诗家夫子”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也是为了抚补自己任江宁县丞时心灵上的空虚和无奈,消解其难耐的悲怨和痛苦。
——毕士奎(苏州市职业大学)昆曲《长生殿》中的杨国忠、高力士数年后,权臣杨国忠、高力士派人到江宁砍伐青龙柏木,大建私宅园朕观昌龄之错,止于不护细行,切勿以重刑处之。
——《新唐书·文苑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天宝七年初冬,王昌龄抵岳阳洞庭,八年春,过武陵郡,溯沅水南上,至卢溪(今沅陵)、溆浦,秋至龙标。昆曲《长生殿》中的唐玄宗朕观昌龄之错,止于不护细行,切勿以重刑处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王昌龄在龙标的日子相当清贫,但王昌龄办公事还是很到位,在龙标的政声不错,加上诗名满天下,经常有人在路上跪着向他求诗。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送柴侍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在龙标的日子相当清贫,但王昌龄办公事还是很到位,在龙标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离开龙标往东北方向出发,在安徽毫州,被刺史、亳州太守闾丘晓杀害。终年约60岁。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阎丘晓所忌而杀。
——辛文房《唐才子传》昆曲《长生殿》中的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离开龙标往东北方向出发,在安徽毫州,被刺王昌龄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180余首,见载于《全唐诗》,主要有边塞诗、送别诗、宫怨诗等类别。2、王昌龄的诗歌创作与影响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180余首,见载于《全唐诗》,主要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照阳。西宫秋怨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闺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西宫春怨西宫秋怨春宫曲王昌龄在世时殷璠《河岳英灵集》收其诗多首。他的绝句更为人们所称道,有“七绝圣手”之誉。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李俊爽,王含蓄,两人辞、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叶燮《原诗》王昌龄七言绝句,少伯与李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明王世贞诗家夫子王江宁。——《唐才子传(卷二)》唐人《琉璃堂图》以昌龄为诗家天子,其尊之如此。——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卷三王昌龄在世时殷璠《河岳英灵集》收其诗多首。他的绝句更为人们所一、贺知章1、贺知章简介与生平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命为太子宾客、正授秘书监,正三品。天宝二年(743)冬,因病请还乡,获赐镜湖剡川一曲。次年正月起行,玄宗亲赐诗,百官赋诗饯行。荣归不久病逝,年八十六,后赠礼部尚书。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武后证圣元年(695)状元,后任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入丽证书院,参加《六典》等修撰。开元十三年(725)为礼部和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一、贺知章1、贺知章简介与生平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贺知章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幼小聪颖懂事,勤奋好学,几年苦读,就能工诗文、善书法,其草隶尤为精绝。695年,贺知章中状元,在陆象先推荐下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后应兵部尚书张说之请,参与撰写《六典》及《文纂》等书。开元十三年(725),迁礼部侍郎。贺知章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幼小聪颖懂事,勤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
——《新唐书·贺知章传》古时对挽郎数量有明确规定:皇帝去世,挽郎为120人;皇后去世,挽郎为60人;王公级别的人物,挽郎一般40人左右。在当时,挽郎是个体面的角色,一般挑选“公卿以下六品子弟”中形象气质文采俱佳者担任。申王薨,诏选挽郎,而知章取舍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知章梯墙贺知章在工部没待多久,就被调到太子李亨的东宫做太子宾客。“时东宫官积年不迁”,几乎一潭死水,属官之中有人挂冠而去。67岁的贺知章在东宫开始了大喝狂喝的辉煌日子。天宝初年(742),李白前来拜访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坐下来对饮畅谈,贺知章深感李白文学无量,称其为“谪仙人”。当时身上未带银钱,贺知章毫不犹豫地解下了佩在身上的“金龟”,换取酒菜。从此贺李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结为忘年之交。李亨贺知章在工部没待多久,就被调到太子李亨的东宫做太子宾客。“时工部尚书陆象先尝谓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
——《旧唐书·贺知章传》贺知章与李白、苏晋、张旭、王琎、焦遂、李适之、崔宗之等人时常饮酒赋诗,号称“饮中八仙”。饮中八仙歌(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贺知章醉酒雕刻工部尚书陆象先尝谓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
——《旧唐书·贺知章传》送贺知章归四明(唐玄宗)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又诗: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换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李林甫李隆基(刘威饰)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送贺宾客归越(李白)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天宝三年二月,贺老回到永兴,按玄宗旨意赐宅为“千秋观”(住宅兼道观,在今绍兴城外)颐养天年。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送贺宾客归越(李白)天宝三年二月,贺老回到永兴,按玄宗旨意赐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岗之良玉。故飞名仙省,侍讲龙楼,常静默以养闲,因谈谐而讽谏。……惟旧之怀,有深追悼,宜加缛礼,式展哀荣。可赠礼部尚书。
——《旧唐书·贺知章传》对酒忆贺监(李白)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其二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李白唐肃宗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肃宗以侍读之旧,乾元元年十一月诏曰:2、贺知章的诗文与影响贺知章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诗。他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他的诗都显示了当时的情景、地点、人物等实际情况如《回乡偶书》、《咏柳》亲切感人,情真意切,深受后人喜爱。文有《龙瑞宫记》、《会稽洞记》各1卷。春兴(贺知章)泉喷横琴膝,花黏漉酒巾。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贺知章的诗文与影响贺知章现存诗19首,多为祭祀乐章和应制今存贺公书写《龙瑞宫记》摩崖,在浙江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述书赋》称贺公草书“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就。”明丰坊《书诀》中称“张旭得法于贺季真,其笔如空中抛弹,壮伟奇怪,高视千古。”高楼贺监昔曾临,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服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刘禹锡题洛阳洛中寺北楼贺知章草书《孝经》(局部)今存贺公书写《龙瑞宫记》摩崖,在浙江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1、张若虚的生平与孤寂二、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两《唐书》无传。据《旧唐书》贺知章传,知其为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1、张若虚的生平与孤寂二、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张若虚一生既不图名,也不图利。是个真正淡泊于世事的人,既没有像贺知章那样做了朝中大官,也没有像张旭那样在当时就声名鹊起。他在家乡扬州是寂寞的,从未激起过真正的涟漪。我们找不到一丁点可供作凭吊的踪迹,他的卓绝超出于这个城市市民的理解之上。张若虚一生既不图名,也不图利。是个真正淡泊于世事的人,既没有在漫长的诗史中,张若虚是寂寞的,李白、苏轼未对这位前辈诗人表示应有的尊敬,甚至未置一词。相反,他们对一些二流诗人表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如李白对崔颢的深深叹服,苏轼对秦少游的备加推崇。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漫长的诗史中,张若虚是寂寞的,李白、苏轼未对这位前辈诗人表张若虚还是幸运的,相比于那些收获了口碑和赞美,却留不下名字的诗人们来说,即使只有只言片语,我们也已经知道,世界上来过张若虚这样一个人,他至今还占据着诗史一页。2、张若虚的创作与影响代答闺梦还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张若虚还是幸运的,相比于那些收获了口碑和赞美,却留不下名字的王闿运闻一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后人将《春江花月夜》运用回环、往复、连珠、对偶等修辞手法及音韵调配的艺术特色,总结为“《春江花月夜》之格”。如果刘希夷是卢、骆的狂风暴雨后宁静爽朗的黄昏,张若虚便是风雨后更宁静更爽朗的月夜……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王闿运闻一多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曹雪芹《红楼梦》借林黛玉的形象,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夕》、《葬花吟》、《桃花行》等诗,表现黛玉才情。曹雪芹秋窗风雨夕曹雪芹《红楼梦》借林黛玉的形象,拟“《春江花月夜》三、王昌龄1、王昌龄的生平经历昌龄,字少伯,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李嶷榜进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辞,迁校书郎。
——《唐才子传》王昌龄家道式微,少时贫寒,“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力养不给”(《上李侍郎书》)。为摆脱困境,他四处奔波。20岁后,因碰壁失望、苦恼,遁入嵩山学道求仙。三、王昌龄1、王昌龄的生平经历昌龄,字少伯,太原人(一说京兆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王昌龄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他从军边塞,赴陇右、出河西、过玉门、达青海,戎马倥偬,金铎朔气。边塞的大漠、飞沙,关山的壮丽、雄浑,战斗的激越、悲壮,凯旋的兴奋、高歌,军士的厌战、思乡,人生的坎坷、沧桑……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大漠风尘月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他从军边塞,赴陇右、出河西、过玉门、达青海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告别军旅生涯,由边塞返京师考中进士,补任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734),王昌龄又应博学鸿儒词试登第,改任汜水县尉。唐时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地卷《十七势》引王昌龄佚诗《见遣至伊水》断句:“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可见王昌龄生性耿直,不为权贵所容,不免遭受“谤议”而连遭贬谪。→遍照金刚(774—835),法名空海,谥号弘法大师,为唐密第八代祖师。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告别军旅生涯,由边塞返京师考中进送王昌龄之岭南孟浩然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已抱沉疴疾,更贻魑魅忧。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稠。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巴陵送李十二王昌龄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送王昌龄之岭南巴陵送李十二孟浩然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龄任江宁县(今南京郊县,秦淮河流域)丞。世称王江宁。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二。——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岑参)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孟浩然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龄任江宁县(今南京郊县,留别岑参兄弟(王昌龄)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留别岑参兄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数年后,权臣杨国忠、高力士派人到江宁砍伐青龙柏木,大建私宅园林,王昌龄愤愤不平,有所抵制。杨国忠等四处搜集罪证,以王昌龄所作《梨花赋》讽刺朝廷和朝政并攻击皇上为由,陷害王昌龄。王昌龄之所以要在青春而浪漫的盛唐时期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去写作《诗格》,乃是为了承负起“诗家夫子”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也是为了抚补自己任江宁县丞时心灵上的空虚和无奈,消解其难耐的悲怨和痛苦。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反诈安全课件
-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题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 2024年裁判员等级考试解答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新型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路基水稳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 公路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2024年种子繁育员考试中最关键的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务实创新的2024年足球裁判员等级考试新思路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集中育种技巧试题及答案
- 《寻找消失的分数》期中考试分析班会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31校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烟草公司办公楼物业服务方案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工会会计报表完整版(内有6张表)
- 双碱法脱硫设计计算
- 巴基斯坦1X150MW设备清册
- 增值税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标准模板)
- 医用耗材分类目录 (低值 ╱ 高值)
- competition-model
- 退档申请书怎样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