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金属料的断裂和断我性现代设计与分析研究所何雪浤4金属材料的断裂和断裂韧性工程构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断裂、弹塑性失稳、磨损、腐蚀等断裂的不同形式疲劳断裂、蠕变断裂、应力腐蚀或腐蚀疲劳断裂等室温环境下单向加载时的金属断裂断裂类型:脆性断袈、韧性断裂■断裂过程与微观机制断裂的基本理论区分依据韧-脆转化断裂前是否发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断裂前是否明显地吸收了能量4金属材料的断裂和断裂韧性41脆性断裂42延性断裂4.3脆性—韧性转变44线弹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复习愚考45影响断裂韧性的因素46金属的韧化题4.7弹塑性条件下断裂韧性的概述4.1脆性断裂脆性断袈的宏观特征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很少,而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几近音速,故脆性断裂前无明显的征兆可寻,且断裂是突然发生的,因而往往引起严重的后果。在工程应用中,一般把平<5%定为脆性断裂,平=5%定为准脆性断裂,平k>5%定为韧性断裂。材料处于脆性状态还是韧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因材质、应力状态和环境等因素而相互转化。常见的脆性断裂有解理断裂和晶间断袈。4.11解理断裂解理断裂是材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遭到破坏严格地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即所谓“解理面″)劈开而造成的解理面一般是表面能最小的晶面,且往往是低指数的晶面解理断口的宏观形貌是较为平坦的、发亮的结晶状断面在电子显微镜下,解理断口的特征是河流状花样。河流状花样是由解理台阶的侧面汇合而形成的。“河流”的流向与裂纹扩展方向一致在通过扭曲晶界或大角度晶界时,由于相邻晶粒内解理面的位向差很大,裂纹在晶界受阻,裂纹尖端的高应变能激发了在晶界另一侧面的解理裂纹成核,即出现了新的河流花样,而且往往数量大增。解理断袈的另一个微观特征是舌状花样,它是解理裂纹沿孪晶界扩展而留下的舌状凸台或凹坑一些金属的解理面金属晶格类型解理面体心立方{001}001体心立方{001}Ma密排六方000131010i2}{101{0001}Zn(0.03/Cd{0001}密排六方{0001}{00i0zn(0.53%cd{0001}解理断口的河流花样(箭头所指为扩展方向)裂纹扩展和河流方向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