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基础知识_第1页
水处理基础知识_第2页
水处理基础知识_第3页
水处理基础知识_第4页
水处理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处理基础知识讲座

主讲人:清华大学

第1页,共73页。

概论常用术语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自然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技术活性炭法

臭氧氧化化学除磷离子交换脱盐技术消毒处理污泥浓缩污泥厌氧消化污泥好氧消化污泥脱水

污泥焚烧沼气利用最终处置

总论

一级(物理)处理

二级(生物)处理

三级(物化)处理

污泥处置基本内容第2页,共73页。第一章总论概论常用术语第3页,共73页。概论

[Imageinformationinproduct]Image:Notetocustomers:ThisimagehasbeenlicensedtobeusedwithinthisPowerPointtemplateonly.Youmaynotextracttheimageforanyotheruse.第4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按照来源不同,污水可分为三类:生活污水:人类日常生活中用过的水,包括厕所、厨房、浴室、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来自住宅、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以及工厂中生活间。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洗涤剂以及病原微生物菌、寄生虫卵等。这类污水需经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工业废水:在工业生产中排出的污水,来自车间和矿场。由于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和使用原材料不同,工业废水的水质繁杂多样。

降水:降水是指在地面上流经的雨水、冰雪融化水。这类水虽然较清洁,但径流量大,若不及时排除,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巨大影响。

污水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水。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称为污水。污水也包括降水。第5页,共73页。常用术语

城市污水

指排入城市排水管道中的生活污水和城镇生活区的工业污水,实际上是混合污水,这种污水随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污水中污染物质的特殊而异,这类污水也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经预处理,去除重金属等)初雨径流公共污水(公共场所污水)家庭污水(粪便、杂用污水)医院污水(经消毒预处理)城市污水城市污水的水质,在主要方面具有生活污水的一切特征;但在不同城市,因工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又同时受到工业废水的影响。第6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有机物生物降解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异养型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物的碳、氮组分分别氧化为CO2和NH3的过程,此过程可称为碳化过程或氨化过程,在此阶段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需氧量。第二阶段,在自养型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中间产物的NH3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硝化过程,在此阶段的好氧量称为硝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BOD)

指20℃、一定时间(通常5d)内、有足够溶解氧及适量微生物条件下,由微生物分解水样中的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引起,单位体积水样所消耗溶解氧的量,单位为mg/L或kg/m3。第7页,共73页。常用术语

BOD值可间接表示水样中有机物特别是可生化有机物的含量水平,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之一。BOD20:在水质分析中,将20℃规定为实际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温度。在此温度下,有机物氨化阶段的降解过程一般需要20d左右,用BOD20表示该阶段的需氧量,并将BOD20视为有机物的完全生化需氧量的衡量指标。BOD5:由于BOD20测定所需时间过长,难以在实际中应用,考虑到有机物的好氧降解速度一般在最初的几天最快,国内外普遍采用20℃下培养5d的生化过程需氧量(即五日生化需氧量)作为衡量有机物含量水平的指标,以mg/L为单位,记为BOD5。BOD第8页,共73页。常用术语

以BOD5作为衡量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尚存在的缺点:所需5天的测定时间仍然较长,仍难以迅速及时地指导实际工作。水样中如存在对微生物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或是不含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时,会影响测定结果。当水样中的难生物降解甚至是非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时,所测BOD5值的结果误差较大。第9页,共73页。常用术语

COD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又一重要综合指标之一。污水中某些有机污染物不具备被微生物降解的条件,无法用生化需氧量测定,可以用化学需氧量指标测定。

COD的测定方法分为:高锰酸钾法(简称锰法)和重铬酸钾法(简称铬法)。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分别记做CODMn、CODCr。我国的水质检验标准规定采用铬法测定COD值。为明确区分CODMn与CODCr,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我国均规定,CODCr称为化学需氧量COD,而CODMn称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第10页,共73页。常用术语利用BOD5/CODCr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第11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水中溶解氧饱和含量与水温、大气压力和水的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在一个大气压条件下,0℃的蒸馏水中溶解氧达到饱和时的氧含量为14.62mg/L,在20℃时则为9.17mg/L。海水中溶解氧含量约为淡水的80%。溶解氧是鱼类和好氧菌生存和繁殖所必须的物质。溶解氧低于4mg/L时,鱼类则难以生存。当水源被有机物污染后,由于好氧菌氧化有机物,从而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如果不能从空气中及时补充消耗的氧,则水中溶解氧不断减少,甚至接近于零。此时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使有机物腐败,水产生臭气。在静止的水中,水面的氧靠扩散作用进入水层,因此,湖、塘水溶解氧含量与深度成反比。在流动的水中,湍流使氧迅速进入水中,湍流越大,氧溶解于水中的速度越快。溶解氧(DO)

指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氧。一般以每升水所含氧的毫克数表示。第12页,共73页。常用术语

SS测定方法:悬浮固体要通过过滤法测定,滤后截留在滤纸或滤布的物质即悬浮物。可沉物是能够通过沉淀加以分离的固体物质。可沉物用沉淀筒或量筒测定,沉淀时间取1-2小时。几乎所有污水都含有可沉物,成分复杂。主要以有机物性质形成的可沉物称为污泥,主要是无机性物质的称为沉渣。

悬浮固体(SS)是污水的重要污染指标。它包括水面的漂浮物和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沉于底部的可沉物。第13页,共73页。常用术语水体自净指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水体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称为水体自净。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负荷量,称为水环境容量,又称为水体纳污能力。第14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则叫赤潮。富营养化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就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氧气的释放,而表层水面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富营养化水体中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富营养化水中含有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会中毒致病。

富营养化第15页,共73页。常用术语

含水率很高,初次沉淀池中排出的污泥含水95%左右,二次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96-99%。含水率大,不易处理。污泥中含有挥发性物质和灰分,前者代表污泥中所含有机杂质,后者代表所含无机杂质,都以污泥干重中所占百分比表示。

污泥中含有微生物,生活污水、医院污水、食品工业废水和制革工业废水等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污泥中含有有毒物质,如氰、汞、铬或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有机物。污泥

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包括污水中所含固体物质、悬浮物质、胶体物质以及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渣,统称为污泥。污泥的性质:第16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正常情况下,污泥因本身的絮凝作用可形成菌胶团,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含水率在99%左右。但当污泥变质时,其结构松散、体积膨胀、含水率上升、澄清液稀少、颜色也有变异。这种现象,称为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或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所致。一般污水中若碳水化合物较多或缺少氮、磷、铁等养料,溶解氧不足、水温高或pH值较低,都易引起丝状菌大量繁殖。超负荷运行、污泥龄过长、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时会引起结合水过多的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第17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污泥膨胀的预防措施:保证和维持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与供氧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根据污泥的沉降比及曝气池污泥浓度的要求严格控制排泥量和排泥时间。加强操作管理,经常检查废水水质、溶解氧浓度、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等,如果出现不正常情况,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通常,当污泥指数突增,超过正常范围后不久将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污泥膨胀现象。污泥膨胀污泥膨胀的抑制措施:加强曝气,使混合液中的溶解氧不少于1-2g/L。对于以碳水化合物成分为主的工业废水,通过人工补充适量的氮源或碳源,控制曝气池中碳氮或碳磷的比例。氯处理,即向回流污泥中投加漂白粉或液氯以消除丝状菌。加氯量可按干污泥量的0.3%-0.6%估计。调整pH。投加惰性物质,如石棉粉末、硅藻土、黄泥等也有一定效果。第18页,共73页。常用术语

污水处理

即采用各种技术与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污水处理方法第19页,共73页。常用术语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物、溶解物及胶体等)。主要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汽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化学处理法多用于处理生产污水。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主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法(好氧氧化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厌氧还原法)。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及有机性生产污水,其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后者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固体状态的污染物质。主要方法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气浮法,过滤法和反渗透法等。第20页,共73页。常用术语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同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一般只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即BOD,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三级处理是深度处理的同义语,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三级处理常用于二级处理之后,而深度处理则以污水回收、再用为目的,在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增加的处理工艺。污水再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源到成为生活用水等。第21页,共73页。常用术语

中水回用

指民用建筑物或居住小区内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居住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系统。杂用水主要用来冲洗便器、冲洗汽车、绿化和浇洒道路。中水系统由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中水系统按服务的范围分为三类: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城镇中水系统。第22页,共73页。第二章一级(物理)处理沉砂池沉淀池格栅气浮池污水一级处理

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

pH值,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和后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一般作为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手段。第23页,共73页。格栅格栅

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一般斜置于污水流经的渠道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阻挡截留污水中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大块固体物,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堵塞或损坏。第24页,共73页。沉砂为从水中分离出砂、煤屑等无机颗粒。依重力分离方法,将沉砂池内的水流速控制到只能使比重大的颗粒沉降下来,而不让较轻的有机颗粒沉降,以便把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分离开,分别处置。一般沉砂池能够截留的砂粒粒径在0.15mm以上。沉砂池的型式很多,以平流沉砂池的处理效果为最好,应用最广。目前较先进的技术是曝气沉砂池,即在沉砂池一侧曝气,使污水在池内呈螺旋状流动前进,以曝气旋流速度控制砂粒的分离,当流量变化时仍能保持稳定的除砂效果。同时在曝气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也可使砂粒互相摩擦,擦掉附着在表面上的有机污染物,以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沉砂第25页,共73页。气浮气浮法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完成固液或液液分离。气浮法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比重小于1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并可用于污泥的浓缩。加压溶气气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气浮方法。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于水中,再使压力降至常压,把溶解的过饱和空气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加压溶气气浮工艺由空气饱和设备、空气释放设备和气浮池等组成。其基本工艺流程有全溶气流程、部分溶气流程和回流加压溶气流程3种。第26页,共73页。1)全溶气流程该流程如图2-1所示,是将全部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与其它流程相比,其电耗高,但因不另加溶气水,所以气浮池容积小。至于泵前投混凝剂形成的絮凝剂是否会在加压及减压释放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从分离效果来看并无明显区别,其原因是气浮法对混凝剂反应的要求与沉淀法不一样,气浮并不要求将絮体结大,只要求混凝剂与水充分混合。2)部分溶气流程该流程是将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其余废水直接送人气浮池。该流程比全溶气流程省电,另外因部分废水经溶气罐,所以溶气罐的容积比较小。但因部分废水加压溶气所能提供的空气量较少,因此,若想提供同样的空气量,必须加大溶气罐的压力。图2-l全溶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1-原水进入;2-加压泵;3-空气加人;4-压力溶气罐(含填料层);5-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8-刮渣机;9-集水系统;10-化学药剂3)回流加压溶气流程该流程将部分出水进行回流加压,废水直接送入气浮池。该法适用于含悬浮物浓度高的废水的固液分离,但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者大。第27页,共73页。沉淀沉淀是运用沉淀理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技术,在给水净化和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广泛。沉淀池的型式繁多,按池内水的流向不同可分为平流式、坚流式和辐流式三种,还有新型的加斜板或斜管的沉淀池。第28页,共73页。沉砂池沉砂池

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一般斜置于污水流经的渠道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阻挡截留污水中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大块固体物,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堵塞或损坏。第29页,共73页。沉淀池沉淀池

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一般斜置于污水流经的渠道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阻挡截留污水中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大块固体物,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堵塞或损坏。第30页,共73页。气浮池气浮池

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一般斜置于污水流经的渠道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阻挡截留污水中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大块固体物,防止后续处理设备堵塞或损坏。第31页,共73页。第三章二级(生物)处理污水二级处理

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

pH值,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和后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一般作为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手段。第32页,共73页。

活性污泥法1传统活性污泥法向含有机污染物的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培养基,在有氧的条件下,在污水中形成大量微生物群体及与生物絮凝体,这种絮凝体称为活性污泥。利用这些活性污泥在污水中的凝聚、吸附、氯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化学处理法,称为活性污泥法。第33页,共73页。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段进水活性污泥法。其工整流程如图3-2所示。各种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设计与运行参数的建议值(对城市污水)表3-1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是针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弊端,作了某些改革的活性污泥系统。本工艺不同于传统法的主要特征是:原污水沿池长度分散进入曝气池。这种运行方式带来如下各项效果:1)有机底物浓度沿池长度均匀分布,负荷均衡,即一定程度缩小了供氧速度与耗氧速率之间的差距,有利于降低能耗,又能够充分发挥活性污泥生物的降解功能。2)污水分段注入,提高了反应器对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3)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步降低,出流混合液的污泥浓度较低,减轻二次沉淀池的负荷,有利于提高二次沉淀池固、液分离效果。图3-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2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第34页,共73页。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名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或接触稳定法。其工艺流程见图3-3。图3-3吸附再生活性污泥系统(a)分建式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b)合建式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这种运行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将活性污泥对有机底物降解的两个过程—吸附与代谢稳定,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内进行。污水和经过在再生池充分再生、活性很强的活性污泥同步进入吸附池,在这里充分接触30~60min,使部分呈悬浮、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有机底物为活性污泥所吸附。有机底物得以去除。混合液继之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水排放,污泥则从底部进入再生池,在这里进行第二阶段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反应,使污泥的活性得到充分恢复,在其进入吸附池与废水接触后,能够充分发挥其吸附功能。第35页,共73页。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吸附再生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内接触的时间短(30~60min),因此,吸附池的容积一般较小,而再生池接纳的是已排除剩余污泥的回流污泥,因此,再生池的容积也是较小的。吸附池与再生池容积之和,仍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容积。2)本工艺对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当在吸附池内的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内的污泥予以补救。3)处理效果低于传统法,同时也不宜处理溶解性有机底物含量较多的污水。第36页,共73页。4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又名完全氧化活性污泥法。本工艺的主要特点是BOD—SS负荷非常低,曝气反应时间长,一般多在24h以上,污泥在池内长期处于内源呼吸期,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勿需再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因此,也可以说这种工艺是废水、污泥综合处理设备。此外,本工艺还具有处理水稳定性较高,对原污水水质、水量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勿需设初次沉淀池等优点。本工艺的主要缺点是:曝气时间长,池容大,基建费和运行费用都较高,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等。延时曝气法只适用于处理对出水水质要求高且又不宜采用污泥处理技术的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水量不宜超过1000m3/d。应当说明,从理论上来说,延时曝气活性污泥系统是不产生污泥的,但在实际上仍有剩余污泥产生,污泥主要是一些难于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如细胞膜和细胞壁等。第37页,共73页。5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又称短时曝气活性污泥法或不完全处理活性污泥法。本工艺的主要特点是BOD—SS负荷高,曝气时间短,处理效果较低,一般BOD5的去除率不超过70%一75%,因此,称之为不完全处理活性污泥法。与此相对,BOD5去除率在90%以上、处理水的BOD5值在20mg/L以下的工艺则称为完全处理活性污泥法。本工艺在系统和曝气池的构造方面,同传统法。适用于处理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污水。第38页,共73页。6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本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污水与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后,立即与池内混合液充分混合,可以认为池内混合液是己经处理而未经泥水分离的处理水。本系统具有下列特点:l)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即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原污水在水质、水量方面的变化,对活性污泥产生的影响将降到极小的程度,正因为如此,这种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特别是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2)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各部位的水质相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近一致,各部位有机底物降解工况相同。3)池内需氧均匀,动力消耗低于推流式曝气池.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由于有机底物的生物降解动力低,活性污泥较易产生膨胀现象。此外,其处理水水质一般低于推流式。第39页,共73页。7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特点是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深度较大,一般在7m以上。由于水压增大,提高了混合液的饱和溶解氧浓度,加快了氧的传递速率,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和有机物的降解。曝气池向竖向深度发展,减少了占地面积。本工艺有下列两种形式:(1)深水中层曝气水深在10m左右,但曝气装置设在深4m左右处,这样仍可使用风压约为5m的风机,为了在池内形成环流和减少底部水层的死角,一般在池内设导流或导流筒。(2)深水底层曝气水深仍在10m左右,曝气装置设于池底部,需使用高风压的风机,但勿需设导流装置,在池内形成自然环流。第40页,共73页。8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又名超水深曝气活性污泥法。此工艺的充氧能力强,可达常规法的10倍,动力效率高,占地少,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处理功能不受气候条件影响,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考虑不设初次沉淀池等。本工艺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深井曝气池(曝气井)直径介于1~6m,深度可达70~150m,井中间设隔墙将井一分为二或在井中心设内井筒,将井分为内、外两部分。在前者的一侧,后者的外环部设空气提升装置、使混合液上升。而在前者的另一侧,后者的内井筒内产生降流。这样在井隔墙两侧和井中心筒内外,形成由下而上的流动。由于水深度大,氧的利用率高,有机物降解速度快,效果显著。第41页,共73页。9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又名殷卡曝气法(Inkaaertion)这项工艺的原理是:气泡只有在其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的氧转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移动高度无关,因此将曝气装置设于近水面处。浅层曝气的曝气装置多为由穿孔管组成的曝气栅,曝气装置多设置于曝气池的一侧,距水面约0.6~0.8m的深度。为了在池内形成环流,在池中心处设导流板。这种曝气法可使用低压鼓风机,有利于节省电耗,充氧能力可达1.8~2.6kgO2/kwh。第42页,共73页。10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又名富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空气中氧的含量仅为21%,而纯氧中的含氧量为90%~95%,纯氧的氧分压比空气高4.4~4.7倍,用纯氧进行曝气能够提高氧向混合液中的传递能力。采用纯氧曝气系统的主要效益有:氧利用率可达80%~90%,曝气池内混合液的MLSS值可达4000~7000mg/L,能够提高曝气池的容积负荷;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值较低,一般都低于100,污泥膨胀现象发生的较少;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纯氧池目前多为有盖密闭式,以防氧气外溢和可燃性气体进人。池内分成若干个小室,各室串联运行,每室流态均为完全混合。池内气压应略高于池外以防池外空气渗入,同时,池内产生的废气如CO2等得以排出。第43页,共73页。1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12氧化沟活性污泥法13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14生物除磷活性污泥法15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第44页,共73页。生物膜法是用好氧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基本方法之一。污水流经生长在固定支承物表面上的生物膜,通过各相间的物质交换和生物氧化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而去除。好氧微生物在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迅速繁殖增长,于是在滤料表面上形成一层主要是由微生物组成的薄膜,即生物膜。这种生物膜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能够大量吸附污水中呈各种状态的有机物,并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它与污水接触时,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并获得迅速的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使用生物膜法的主要设施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第45页,共73页。1生物滤池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一种构筑物。生物滤池一般是长方形或圆形,池壁内填有滤料,滤料上面是布水装置,滤层下是排水系统。污水通过布水装置均匀洒到滤料表面,呈滴状流下,一部分污水呈薄膜状吸附在滤料周围,成为附着水层;另一部分则呈薄膜流动状流过滤料,并从上层滤料向下层滤料逐层滴流,最后进入排水系统,排出池外。大气中的氧以自然形式通过滤料间的空隙而移动,当污水通过滤池时,滤料截留了水中的悬浮物质,并吸附了水中的胶体物质,使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有了栖息场所,并在此大量繁殖,逐渐生长起一层充满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的生物膜。随着生物膜上微生物的增殖,膜的厚度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生物膜层内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由好氧分解转变为厌氧分解,微生物逐渐老化和衰亡,使生物膜从滤料表面脱落,随处理水流出。因此,生物滤池后也应建有沉淀池。第46页,共73页。2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是由许多大直径的、轻质的盘片组成,其中心固定在氧化槽的水平轴上,并可随轴缓慢的旋转,盘片面积的40%左右浸没在氧化槽的污水中。盘片面上生长着一层生物膜。当旋转时,盘片携带污水水膜进入空气而吸收氧,盘片旋转到氧化槽里又将氧转移到水中。盘片的旋转对氧化槽里的废水产生混合作用。由于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将污水中溶解的和悬浮的有机物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当生物逐渐变厚,过剩的生物膜靠污水水流与盘面之间产生的剪切作用从盘片上剥落而进人氧化槽里。经过生物转盘处理的污水和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依次流入下一级生物转盘,最后流入二次沉淀池。第47页,共73页。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在生物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氧化作用,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水中同时还有2-5%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对污水也起净化作用。第48页,共73页。第49页,共73页。第50页,共73页。第51页,共73页。第52页,共73页。第53页,共73页。第四章三级(物化)处理污水三级处理

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

pH值,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和后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一般作为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手段。3.1稳定塘又名氧化塘,利用水中自然生存的微生物和藻类,对污水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的天然或人工池塘。稳定塘对污水的处理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很相近.污水进入稳定塘后,发生扩散、稀释、凝聚和沉淀等物理过程,也发生氧化、还原等化学过程和生物降解、合成等生物化学过程。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净化过程。第54页,共73页。第五章污泥处理稳定塘中有微生物和藻类共生。藻类利用光能,并以细菌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放出O2,供给好氧微生物以氧化分解有机物,又放出CO2为藻类利用。在一个完整的氧化塘体系中,除大量藻类和菌类外,还生存有漂浮生物(如水浮莲、水葫芦及水生昆虫等)、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等)、自游生物(如鱼类)、底栖生物(如螺、贝类)以及放养动物(如鸭等)。污泥处理

指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

pH值,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和后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一般作为污水处理的预处理手段。第55页,共73页。Diagram

Addyourtitleinhere

Addyourtitleinhere

Addyourtitle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第四章三级(物化)处理沉砂池沉淀池格栅气浮池第56页,共73页。Diagram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ClicktoaddText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第57页,共73页。Diagram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第58页,共73页。DiagramAddYourTextAddYourText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AddYourText第59页,共73页。DiagramYourTextHereYourTextHereYourTextHereYourTextHereTitleAddyourtitle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Addyourtitle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Addyourtitle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Addyourtitle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第60页,共73页。DiagramAddYourTextAddYourTextAddYourTextAddYourText第61页,共73页。Diagram

Add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第62页,共73页。Diagram

01.Titl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

03.Titl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第63页,共73页。DiagramText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ext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ext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extinhereTextinhereTextinhere第64页,共73页。ProgressDiagram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

Addyourtextinhere第65页,共73页。3-DPieChartText1Text2Text3Text4Text5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TextinhereText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extinhere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第66页,共73页。Diagram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TitleTitleTitleTitleTitleTitle第67页,共73页。DiagramTitleTitleAdd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