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周秦汉唐元明清475B.C1840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夏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演进物质文明——经济结构及特点精神文明——主流思想演变、科技与文化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第三讲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典题与题源B典题与题源D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2021年重庆高考1题〕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C【考查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A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2021年广东高考14题〕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答案】D【考查点】陆王心学〔2021年福建高考16题〕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答案】D【考查点】程朱理学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A典题与题源B典题与题源A〔2021年山东高考16题〕以下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开展的产物C.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答案】C【考查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典题与题源典题与题源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D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D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A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B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重点与热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典题〔2021年重庆高考3题〕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创造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典题与题源C典题〔2021年北京高考16题〕以下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答案】C【考查点】四大创造及其奉献“市〞的形成与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典题〔2021高考历史上海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大学开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典题与题源【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技术——印刷术【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创造、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答案】A典题〔2021年江苏高考3题〕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创造中出现最晚【答案】D

典题与题源1.概况(1)纸:西汉时创造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8世纪(唐)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印刷术: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后从西域传入欧洲(15世纪明朝)(3)火药:唐代创造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广泛用于军事;14世纪〔元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13世纪〔南宋〕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命题探源考点一:四大创造我国古代四大创造按创造时间的先后顺序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2.意义: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开展;火药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总之四大创造传入欧洲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1.战国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2.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水运浑天仪。3.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天仪——“简仪〞。编制?授时历?〔二〕三项数学成就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2.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奉献。3.?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一〕三项天文学成就考点二:其它成就〔三〕四部农书1.西汉的?氾胜之书?.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3.元代王祯的?农书?。4.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四〕三部医学名著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根底。2.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被后世称为“医圣〞。3.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1、古代中国科技开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开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满足封建农业经济的开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重点与热点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缺乏科技开展的内在动力;②政治上:专制制度,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科技开展失去了物质根底和动力;③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④思想上: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开展。⑤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的开展。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渐趋衰落的原因:〔16世纪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明清时期我国之所以没有产生与16~18世纪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主要原因是①封建自然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开展,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开展的推动力②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的条件③明清统治者依然推行重农抑商及其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④由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日趋淡薄,传统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B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典题〔2021年江苏历史,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表达“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考点】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可知?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与山歌相似、能表达“民间性情之响〞,应选A项。【答案】A典题与题源典题〔2021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迁移。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开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答案】D典题与题源典题〔2021年高考山东根本能力17题〕我国有许多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以下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答案】A【考查点】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典题〔2021年高考全国Ⅱ卷27题〕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说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开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C【考查点】明清小说变化:由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趋势:表达了化化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根源:商品经济开展,市民阶层扩大平民世俗考点一:古典文学开展历程命题探源典题(2007广东单科,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开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答案:A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美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宋代商品经济的开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词、传奇小说、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开展。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文学作品:注意把握所反映时代特点方法规律: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了其时代背景,从汉赋到明清小说,文学作品内容越来越接近生活,具有平民化、通俗化的开展趋势,而市民阶层的扩大和其需求是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1〕唐代诗歌繁盛原因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社会经济的繁荣思想:科举制的推行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民族关系上: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对外关系上: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考点二:理解不同文学形式产生的原因⑴经济:商业经济的繁荣⑵阶级:市民阶层扩大⑶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锋利,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2〕宋词兴盛原因〔4〕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政治:封建专制到达顶峰,政治腐败经济:商品经济开展,城市经济繁荣思想:理学封建礼教不适应时代,市民阶层的文化心里需求,要求个性解放阶级: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技术:印刷术完善。〔3〕元曲兴盛的原因商品经济开展,城市经济繁荣统治者享乐和市民文化的需要元代社会矛盾复杂,需要各种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疆域广阔,交通兴旺,内外交流频繁元杂剧形式活泼,语言通俗总结启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的开展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根底;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化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分析某一时期文化繁荣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开展繁荣。

②政治因素:A.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B.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C.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开展。D.分析各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开展的因素。典题(2021广东理基,6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B典题(2021海南琼海4月)以下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开展,市民阶层扩大无关的是()A.词的兴起和流行B.唐朝诗歌的兴盛C.明清小说的蓬勃开展D.元杂剧的繁荣

答案:B典题〔202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5题〕?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开展冲击传统观念【答案】C【考查点】明清小说多姿多彩的艺术考点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根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秦始,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2)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标准化、稳定化。(3)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典题(2021年江苏高考2题〕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答案】D【考查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典题〔2021年高考山东根本能力72题〕图15是古文字“马〞开展演变的过程,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甲骨文金文小篆A.“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B.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C.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D.小篆字形标准,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答案】C【考查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典题〔2021年高考山东根本能力18题〕印章是在方寸之间进行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品。根据印面形式划分,文字凹陷下去的印章称为阴文印,文字凸起的称为阳文印。图3中的阴文印钤盖出的印拓应是ABCD【答案】C【考查点】中国的古代艺术

典题(2021·福建高考)?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以下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考点】古代中国汉字的演变【解析】考查根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根据提供的象形文字和解释容易判断选C项。【答案】C考点二.书法(1)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2)开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自发阶段经济开展,国家统一,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隶书

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工具的改进。王羲之行书飘假设浮云,矫假设惊龙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张旭怀素草书楷书狂放不羁注重标准法度、理论成熟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苏黄米蔡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经济繁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自觉阶段虚玄灵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李斯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时期开展到自觉阶段:对汉末社会动乱的深刻反思,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隋唐时期到达新顶峰:一统盛世,书法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有注重标准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书法强调个性化的创造。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典题〔09年浙江〕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古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A典题(202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解析】依据题干“唐代〞的限制可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B、C、D三项均为唐代书法家,B项颜真卿擅长楷书、行书,C项柳公权擅长楷书,D项怀素擅长草书。上表日文平假名具有草书的特点。【答案】D典题〔2021年安徽文综历史,12〕2021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BCD【考点】古代中国的汉字与书法【解析】此题考查根底知识的再现。结合各种字体的特点可知A、B、C、D项分别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应选C项。【答案】C典题〔2021年四川高考1题〕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以下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ABCD【答案】D【考查点】中国书画的根本特征考点三.绘画艺术(1)魏晋以前:绘画艺术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调,画风质朴。(2)魏晋: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表达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3)唐代:表达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4)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逐渐开展成独立的画种。(5)明清: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6)民俗画: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木刻版画、年画等。历史成因时间历程及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魏晋南北朝唐朝出现凸显人物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绘画艺术逐步走向成熟顾恺之?女士箴图?社会动乱;佛、道教开展;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创制法度;题材丰富、手法创新的繁荣时代;展现盛唐气象阎立本吴道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开展历史成因时间历程及特点代表人物/作品宋代明清文人意趣文人意趣民间风情民间风情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寄托情怀马远夏圭重轻武文;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百姓绘画艺术兴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商业兴盛、城市开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繁荣涌现一批风格鲜明的文人画家及作品八大山人朱耷

扬州八怪时代变化社会动乱木刻版画成为小说、剧本插图;年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繁荣文化普及思考:1、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绘画特点的1.魏晋时期:社会动乱和佛教、道教的开展,对儒学的反省,士人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此时期的绘画凸现个性。2.唐朝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从而导致绘画更加追求法度和标准,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3.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此时画家更加注重意境。4.明清:政治思想专制,社会动乱,商品经济开展,从而出现一些风格奇特、个性鲜明、风格清新狂放的画家。思考:2、宋代文人画兴盛的原因?文人画有哪些特征?

兴盛的原因1、政治:重文轻武的国策2、经济:商业开展,城市繁荣3、思想: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4、阶级:市民、文人阶层壮大特征1.追求抒情写意,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3.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表达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典题2021年安徽文综13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表达其风格的是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答案】A

【解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到达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反响的文人画的写意风格。B项是写真风格,C是文人画的形式,D是文人画的内容。考点4.戏曲(1)戏曲的起源:“傩〞在先秦时期被国家礼仪所吸收,成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2)南戏与杂剧: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一种戏剧形式,人们称之为南戏;到了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3)京剧的形成: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流行于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博采众长,融入秦腔、昆曲和北京语言。道光在位时期形成京剧。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典题〔2021年高考全国Ⅱ卷28题〕“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群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