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永恒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发展是永恒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发展是永恒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发展是永恒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发展是永恒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哈尔滨市“烛光杯”高中政治课教学大赛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工作单位:哈尔滨市第五中学姓名:李荣课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授课教师李荣单位:哈尔滨市第五中学重点:发展的实质难点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含义教学手段多媒体、学案、教材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先学后教,课堂上注重小组合作;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设置法、社会调查法、置疑法、对比归纳法、列表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理解:发展的普遍性。运用:说明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⒈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⒉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下发学案,布置预习作业,教师检查,科代表分组分题,学生进行时政播报,导入课题第八课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师设问:什么是发展呢?发展有哪些特点呢?检查预习环节小组汇报知识点预习情况(小组加基础分)学生进行讲解,带领分析含义,特点。同学间质疑,提出疑问相互交流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课堂探究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的含义:(板书)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前进性和上升性变化【练一练】分组判断,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2.发展的特点:普遍性,小组汇报,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同时,播放幻灯片,青蛙的成长过程,动物的演变过程、中国的百年回眸,看时间,结论: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板书)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含义旧事物含义教师出示幻灯片:判断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引起同学们注意,对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结论:注意把握新旧事物的判断标准,正确把握发展的实质。【课上探究】◎判一判:(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改正:(2)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改正:()(3)对事物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就是认识的发展过程。改正:()(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改正:()(5)所谓的发展是指前进的、反复的运动。改正:()(6)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改正:(7)事物总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以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改正:()(8)变化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变化。改正:()情境设置,小组讨论交流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从2022年到2022年,中国用了10年时间,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改变的不仅是移动方式,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思考:中国进入汽车社会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1)世界超级计算机榜首之争非常激烈,轮流坐庄,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四、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发展的观点,要了解事物为什么会运动变化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五、点火预热:课后巩固。小组进行时政播报,激发学习热情巩固基础,大胆质疑加强组间交流自主探究,小组竞争小组汇报,质疑交流,归纳总结分析各案例小组汇报判断判一判,分组进行,同学间进行质疑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法指导: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抓关键词,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归纳整理落实重点培养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辨别,分析“运动、变化、发展”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发展的含义,普遍性进行教材整合,把第二框题中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拿到前面,帮助学生理解发展的实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落实难点情感教育深入理解,学以致用对于知识点深入理解,注意易混易错地方。深入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附件:学案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前预习★【感悟哲学】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22年,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学习要点】#发展的含义#发展的普遍性。(重点)#发展的实质(重点、难点)【新知预习】一、请查阅词典,发展的含义是:理解含义:发展是,是什么样的二、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1)表现:自然界总是处于由低级到___________、由简单到____________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前进和___________过程。(2)自然界发展的原因:是由物质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_________、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也就是说:是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_________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表现在:(1)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_____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过程。(2)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3)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的。4、发展的意义: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_______________,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_______________。三、发展的实质: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_______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2.新事物与旧事物(参考教材P64)(1)新事物是指:符合,具有强大和远大事物。(2)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最终走向灭亡。(3)新事物与旧事物联系: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的的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4)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或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练一练】判断下列哪些是发展:属于“运动、变化的是: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B机器工具代替手工工具()C恐龙灭绝()D候鸟迁徙()E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F退耕还林,鸟类回归()例:1.青海湖每年入湖沙量987万吨,湖深由20世纪初的米淤塞到现在的米,湖堤裸露面积达平方千米,成为近年来沙尘活动新的诱发地。这表明()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2.下列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运动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身上发展的过程C.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D.变化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注意】(认真阅读,画出关键词)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运动、变化、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联系,没有运动、变化、发展就没有联系。2.世界变化发展的原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相互作用正是事物内在的固有的运动变化规律。3.运动的性质:运动分前进的、上升的及下降的、倒退的两类运动,不可混淆。4.变化是表现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有向上与向下、前进与后退、好与坏的多样性。※※【原理归纳——必背】发展原理及方法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不良习惯。发展的含义【按图索骥】发展的含义自然界是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新事物和旧事物新事物和旧事物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课上探究★【主动思考】◎判一判:(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改正:()(2)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改正:()(3)对事物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就是认识的发展过程。改正:()(4)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改正:()(5)所谓的发展是指前进的、反复的运动。改正:()(6)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改正:()(7)事物总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以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改正:()(8)变化就是发展,发展就是变化。改正:()【课上探究】1.材料一: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才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材料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屈辱,中国濒临灭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00年,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向小康迈进,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2022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材料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台风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测会越来越准确。台风引起的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会因此而迅速减少。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从2022年到2022年,中国用了10年时间,进入了汽车社会。汽车改变的不仅是移动方式,更是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思考:中国进入汽车社会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2013年6月17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了最新便于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